信息技术为何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491632 上传时间:2022-03-11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512.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信息技术为何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信息技术为何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信息技术为何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为何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为何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2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三章信息技术为何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51 -第三章信息技术为何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任何时代的先进技术都是同时代人类已有创造性能力和社会文化的浓缩和集中体现。掌握 这些技术的过程也是一个好的学习者与时代同步的过程。以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 息技术对教育教学而言是一个新的要素,对教师个体而言信息技术既是学习的对象,又是认知 的工具。而从根本上说利用这些技术,驾驭这些技术最终将改变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式。从本章 起,我们将焦点聚集在信息技术为何、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问题上,力图从理论与实 践相结合的角度探讨信息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话题。第一节信息技术与教师专业发展信息时代的教师是幸运的,因为

2、其专业发展有信息技术的强大支持。信息时代的教师又是 辛苦的,因为信息技术不能自发地促进其专业发展,教师必须首先正确地认识信息技术,深刻 地理解信息技术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只有这样,教师才有可能学好和用好信息技术。一、技术、信息技术及其作用1. 技术的隐喻:信息技术人们对于技术并不感到陌生,但往往片面甚至错误地理解技术。人们往往“把技术看成是 机器或有形的物体”,这种看法“犹如错把甲壳当作蜗牛,把蜘蛛网当成蜘蛛一样是大错特错了”(Sim on)。从技术的起源和发展来看,技术是指在解决实际问题或完成现实任务过程中,系 统运用科学和其他有组织的知识,它包括物化技术和智能技术。物化技术是指所使用的

3、工具和 设备,如仪器、视听媒体、计算机及其软件等。智能技术是指所使用的知识、策略、方法和技 巧,如思维方法、学习策略、教学设计等。有效地支持教育改革或改善学习成效,必须综合物 化技术和智能技术3。当前,从技术发展的主流趋势看,信息技术无疑已成为时代的主流技术,因而我们所处的 这个时代被称为信息时代。因此,我们可以把技术约定为信息技术,即现代信息技术一一以多 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为核心的技术形态。例如,面向学习者的美国教育技术标准一课程与技术 整合一书开篇就对“技术”予以注释:本书中的“技术”一 词。一般情况下指 信息技术。类 似的例子还有戴维乔纳森 的名著学会用技术解决问题一一一个建构

4、主义者的视角。把技术约定为信息技术(或把信息技术约定为技术)已成为教育技术 领域的普遍现象和趋势。本 书认同把技术约定为信息技术。传统技术 观偏重技术的“硬件”方面,关注物化技术。但技术 远不等同于 硬件,它包括学 习过程设计和学习 环境创设,包括一 切能引发、支持 投入性学习的技巧和方法(如认知学习策 略和批判性思维技能),包括一切环境和一系列专门的学习活动。技术并 非是意义的传送手段, 而是支持学习者学习的工具,学习者与技术是智能伙伴关系,学习者和技术 各自承担、表现最”4拿手 的事情(Jonassen,1999 )。综上所述,技术的隐喻包括如下三方面:(1)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

5、术为核心的物化技术形态。(2)以探索智能技术 应用为重心,着力改善学习成效,包括学习过程设计和 学习环境设计策略,学习 活动、技巧和方法。(3)技术作为学习工具,表现为学习者控制技术,学习者与技术是智能伙伴关系。2. 技术的作用关于技术对变革教育、教学和学习方式的作用,已有许多理论假设和实证研究。概括起来,技术的作用表现为如 下四个方面:是适应时代生存与发展需求的必备素养;有利于引发和 支持教育变革;有益于促进学习者的有效学习;有助于培植、创设和维 护新型的学习生态环境。总之,技术既是目的(作为技术素 养或信息素 养),又是工具 手段(引发和支持教育改革、 促进有效学习、创设新 型学习环境)。

6、但是,技术的实际成效 取决于正确的技术 应用观。二、信息时代的教师专业发展信息时代的教师专业发展不同于以往的教师专业发展,最显著的标志就是它面向教育信息化(信息化教育)。因此,人们往往把信息时代的教师专业发展称为“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简称“信息化教师专业发展”。本书认同信息时代的教师专业发展、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 业发展包含基本相同的内涵。1. 信息时代的教师专业发展、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个新课题近年来,教育信息化和新 课程改革已成为我 国教育研究、教育改革与实践的 两大主题,信 息时代的教师如何面向教育信息化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成为焦点。美 国国家教育协会推荐教师工作的50%寸间应

7、该放 在专业发展上。从本 质上来说,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个体专业不断发展的历程,是教师不 断接受新知识和 增长专业能力的过程。教师要成为一个成熟的专业人 员,就需要不断地学习与探 究,进而不断拓展其专业 内涵,提高专业水平,从而达到专业成 熟的境界。 顾小清给岀了信息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定义:专业发展是一个 超越了“培训”的概念,它涵盖了正式的和 非正式的学习方法,而 且是教师岀于自身的需要主动地、自觉地行动。不仅学 习新的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而 且形成结合了新的技术的教学方法及教学理念,对自己的教学实践产生新的认识,探究对课程内容和资源的新的更深入的理解。此外,信息时代的专业发展, 还注重对

8、教师在实 施新的教学理 念的过程中所面 临的挑战提供 支持。比如随着教师对技术理解 的深入,开始尝试利用技术来支持学生进 行探究学习,期间所遇到的困难,正是专业发展所要 帮助解决的5。信息时代的教师专业发展、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对各国都是一个新 课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6年9月在日本学芸大学举办的“亚太教育技术地 区研讨一2006”将年度主题确 定为“ IT与教师专业发展”。与会研究者特别重视是三个方面:IT与课程的整合;教师培训与 专业发展方面的创新实践 ;利用IT提高教师培训与专业发展的 行动计划案例等。胡小勇等认为: 信息化带来教师 职业状态的新变化,无论是教学的 环境设施、信息

9、 资源的形态与 数量,还是教 师的专业素养、教学的工具、工作的方式、教师的角色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信息时代的技术、教学思想和教学内容都与以往不同,教师 职业状态的变化引发信息时代教师的专业发展。信息 时代对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要求凸显,信息化条件下教师专业发展的 直接目标包括:应用信息技术 开展有效的教学;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学术及教学研究;利用信息技术进 行交流协作;利用信息技术进 行学习。我们认为这 四个目标立足 于国内实际,是对信息技术与教师专业发展 的研究方向的一个重要参照。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是: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 应达到怎样的标准?如何评价?促进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

10、策略是什么?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如何有效地应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对于教师专业发展有 什么作用?信息技术为何能 够促进教师专业发 展?教师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促进自身专业发展?当前,教师利用信息技术促进自身专业发展有哪些值得借鉴 的经验?等等。2. 信息时代的教师专业发展具有新特点(1)面向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改革信息时代的教师专业发展不同于以往的教师专业发展,最显著的标志就是它面向教育信息化(信息化教育)。因此,人们往往把信息时代的教师专业发展称为“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简称“信息化教师专业发展”。信息时代的教育改革 呈现岀常态化的趋势,“教师即研究者” 成为信息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必 然要求。(

11、2)教师专业素 质呈现岀信息化特 色在教育信息化和新 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为了提高学生的信息素 养,学校的许多课程在教学 中采取了信息技术与 课程整合的方式。将信息技术 引入到教学中,增加了教师劳动的复杂程度, 增强了教师 劳动的创新性 质,使得教师的专业知识、 专业技能和专业态度 呈现岀信息化的特点。(3)教师角色多元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多种学习 模式的岀现,教师角 色从权威的知识传授者向多元化角色 转变一一教师成为 研究者、反思者、终生学习者、信息时代的知识领航者、协作与合作学习的参与者和引导者、课程开发者、教学 资源设计者和组织者,等等。(4 )信息技术成为教师专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工具信息

12、时代的教师专业发展 比历史上任何时 候更离不开信息技术。有人把信息技术形象地比作教师专业发展的“翅膀”,插上信息技术“翅膀”的教师能 够在专业发展的“天空”高飞。信 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体现在六个方面:(1)为教师 提供学习和教学工具、实践与 反思的利器、交流与协作的平台。(2 )促进教师专业素 养的提升。(3)加快教师专业发展的进程。(4)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方式的变革。(5)提高教师绩效。(6)引发教育变革,促进教师教育 观念的转变。三、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我们的实践与认识多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于通过 职前培养和职后教育打通结合的方式(对 高师生进行信息技 术教育和现代教育技术能力 培

13、养,对在职中小学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包括信息技术与 课程 整合培训、教育技术 培训)培养民族地区中小学急需的信息化教学人才,借助信息技术 推动基础教育信息化和教师专业发展。 我们在承担第二期广西21世纪园丁工程自治区级骨干教师培训 多个学科的信息技术与 课程整合专题培训工作中发现,民族地区的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 迫在 眉睫。中小学教师迫切需要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指 导,特别是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理 论、方法、途径和经验技巧,需要提供大量活生生的个案,启发他们如何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 促进自身的教师专业发展,并 且在适当的指导下,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设计岀一条适合自己 的教师专业发展 之路。

14、我们发现,民族地区的高师生和在 职中小学教师对于“信息技术促进教 师专业发展”的话题 普遍感到比较陌生,他们只有在 弄清楚信息技术为何能 够促进教师专业发 展的道理,并且掌握信息技术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法、途径和技巧之后,才会提高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利用信息技术的自觉性、可持 续性和有效性,才有可能将信息技术融入工作、学习、生活和专业发展。那么,信息技术为 什么能够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基于多年来的研究与实践,我们将从以 下 几个方面进行阐释:1. 从教师专业发展的 取向看:无论采取哪一种取向,信息技术(IT )都能够用来促进教师 的专业发展:对理智取向而言,IT是教师学习和教学的工具。 对实践一

15、反思取向而言,IT就是 教师进行教育教学实践与 反思的利器。对生态 取向而言,IT是教师交流与协作的平台。2. 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知识更新和知识结 构优化。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技能 提高,包括信息化教学能力、信息化教学管理能力、教学 监控能力、组织 协调能力、教学 反思能力和教育教学 研究能力的提高。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 态度养成和升华。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结 构各要素互动。3. 信息技术 加快教师专业发展的进程:信息技术 介入教师职前培养可以提升师范生培养的 质量,信息技术 介入教师职后发展可以使教师专业发展 各个阶段提速,即缩短各个阶段所需要 的时间,更重

16、要的作用是 帮助教师迅速走岀高原期突破最困难的瓶颈时期。4. 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方式的变革: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建设。信息技术促进教师教育的变革。信息技术促进教师自我 更新方式的变革。5. 信息技术 提高教师绩效:乔纳森(Jonasse n )把信息技术工具 划分为认知工具与效能工 具。其中,效能工具(product ivity t ool s)重在帮助人们提高工作效率,例如文 字处理系统、 作图工具、数据处理工具、电子报表系统等。6. 信息技术 引发教育变革,促进教师教育 观念的转变:由于教育是一种信息 型实践,信息技术更有可能引发教育方式、方法的变革。从整个教育发展的 历史

17、轨迹看,事实确实如此,几次大的教育变革 均缘于信息技术的大发展,促进教师在教育观念、教学思想、教师角色、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和 手段上发生了大 转变。本节结语以计算机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助力作用可以从以 下几个方面去认识:完善教师 适应信息化教学的知识结 构和能力结 构,转变专业发展的方式,加快教师专业发展的进程、帮助教师克服“高原效应”提高日常教学工作的 绩效。当然,基于上述的作用,它 带给 教师的效能感、教学自信、自我实现的成就感和幸福感也是不 容忽视的。第二节 从教师专业发展的取向看信息技术的作用本书第二章讨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 四类取向:理智取向、实践一反思取向、生态 取向

18、和技 术取向。无论 采取哪一种取向,信息技术(IT)都能够用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对理智 取向而言,IT是教师学习和教学的工具,如网络 课程、在线培训、网络探 究学习、研究性学习、网 络资源应用与开发等。对实践-反思取向而言,IT就是实践与反思的利器,如IT与课程的整 合(方法、途径、效果)、教师(教育) 博客(教学性 博客、反思性博客、教育叙事等)。对生 态取向而言,IT是交流与协作的平台,如实践中的教师网络 联盟、网络虚拟教研、网际协作学 习、基于社会性软件的人际 交流(QQ E-mail、博客圈子等)。、Learn from IT 与Learn with IT :两种技术应用观“ Lea

19、r n fr om IT”(从技术中学习)与Lear n wi th IT”(用技术学习),代表两种不同 的技术应用观。前者为 客观主义倾向的技术 应用观,后者为建构主义倾向的技术 应用观。“ Lear n fr om IT ”的基本假设是:技术在 某些方面可以 替代教师教学习者学习。知识 镶 嵌在技术化的 课程中,技术能把知识 传递给学习者。学习者只是学习技术 呈现的知识,就像跟 教师学习一样。技术的作用就是给学习者 传递知识,就像卡车 把食品运送到超市一样(Clark ,19 83)。这种技术 应用观把信息技术看作是教师教的工具。“ Lear n wi th IT ”的基本假设是:技术的真

20、正作用在于 充当学习者的学习工具,而不是 通过预先设定的程 序内容来教学习者学习。在教学习者学习方面,技术并不比教师更有效。但当技术作为学习工具时(学习者用技术学习或和技术一起学习),学习的本 质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学习者不能 直接从教师或技术中学习 什么,只能从思维中学习,思维的发展需要相应的技术支持,技术 应当作为学习者思维发展的参与者和帮助者。客观主义的技术应用观,一是过 分强调了学习是知识 外部输入的过程;二是没有正确认识到技术与人 之间的和谐关系,让技术和 人各自发挥独特的作用。我们认为,如同 建构主义是对客观主义的一种制衡一样,“用技术学习”也是对“从技术 中学习”的一种 制衡。客

21、观主义偏重于教的方面, 建构主义则强调学的方面。从教学设计的角 度来看,客观主义注重外 部刺激的设计和知识结 构的建立,建构主义则特别关心学习环境的设 计。因此,尽管“ Learn wi th IT”正在成为技术 应用的主流趋势, 但“ Lear n fr omIT ”和“ Learn wi th IT”是一种 连续统的技术 应用观。二、技术作为学习工具技术作为学习工具,是 建构主义技术应用观的具体反映,有多种角 色和功能。如表3-1所示。表3-1技术作为学习工具的种类、功能和例证种类功能例证效能工具提高学习效率,支持知识建构文字处理软件、作图工具、数据处理工具等信息工具获取资源、探究知识,支

22、持在建构中学习各种搜索引擎、搜索工具和搜索策略、方法等情境工具创设情境,支持做中学各种学习情境,如 CBL、PBL、微世界等交流工具支持协作学习各种同步和异步通讯技术认知工具支持高阶学习,发展高阶思维数据库、电子报表、语义网络工具、专家系统等评价工具记录学习过程,展示学习作品,促进反思EPSS和电子学档(ELP )等如前所述,作为学习工具,建构主义认为技术 应当作为学习者思维发展的参与者和帮助者在学习过程中,技术可以通过如下方式促进学习者的知识 建构和思维发展4。如表3-2所示表3-2技术支持知识建构和思维发展工具角色支持方式活动作用作为知识建构工具在建构中学习学习者表述观点、理解和看法;形成

23、组织化、多媒化知识库作为信息搜寻工具在建构中学习学习者自由获取必需的信息;比较不同的观点、看法和世界观作为情境创设工具做中学学习者描述、模拟有意义的现实问题,创设相关情境或背景; 表现他人的观点、看法或论点;定义问题空间作为交流媒介在交流中学习学习者与他人协作;与学习共同体成员一起讨论、争辩或达成 共识;支持知识建构共同体的内部或外部交流作为智能伙伴在反思中学习清晰地解释和表达所知;反思学习结果和学习过程;进行内部 协商和意义建构,建构个人化的意义;支持高阶思维的发展三、认知工具与高阶思维发展“用技术学习” 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习者 高阶能力,尤其是高阶思维能力(如批判性思维、 问题求解、决策、

24、创新)的发展。所谓认知工具(Cognitive Tools),简言之,是帮助学习者进 行认知处理的计算机支持技 术。Jonasse n (1996)认为是指促进学习者发展 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综合思维能力的各种软件系统,如 数据库、电子报表、语义网络、专 家系统、多媒体 建构工具、微世界、动态建11模工具、视图化工具和计算机会 议系统等 。学习者应用认知工具进 行学习活动的主要形式有: 建构数据库、建构语义网络、使用视 觉化工具、探 索微世界、建构专家系统、用 动态建模工具 表征思维模型12。研究表明,认知工具对促进学习者 高阶思维发展的作用或 意义是多方面的。(1) 认知技能的 培育、发

25、展和习 得(认知留存)。如学习者在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工作、 计划、写作、设计和 交流的过程中,使相 关能力得到拓展。(2) 反思所知及其过程、建构知识、改变 传统评估方式。如学习者用认知工具所建构的知识库或知识产品可作为学习效 果的主要评估依据。(3) 支持协作学习和作为设计、分析工具。如 语义网络和 数据库,是组织 观点或过程的 有效设计工具。(4 )认知工具的有效组合可用来表征观念的深层复杂性,拓展看问题的视角。用不同的认知工具 提供多元表征,能为同一观念提供 多种理解视角,促进学习者思维模式的发展。(5 )理解和思 考现实世界,发展创新和实践能力。如帮助教育者 履行教育的主要 职责一创造

26、条件引导学习者学会思 考和实践。认知工具 之所以能有效地促进学习者 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是因为学习者在将技术作为认 知工具学习时,其角色和学习性质发生了系列变化。(1 )学习者是设计者。思维 活动和知识 建构是一种设计过程。作为设计者,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分析现象、获取信息、解 释和组织个人知识,并 清晰地陈述、表现和 反思自己的 知识,从而 达到深刻理解学习对象的 目的。(2)学习者 需要投入高阶思维才能正确使用认知工具,如评价信息、分析信息、贯通观点、产生新知识、引导学习者学会思考和实践。认知工具 之所以能有效地促进学习者 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是因为学习者在将技术作为认 知工具学习时,其

27、角色和学习性质发生了系列变化。(1 )学习者是设计者。思维 活动和知识 建构是一种设计过程。作为设计者,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分析现象、获取信息、解 释和组织个人知识,并 清晰地陈述、表现和 反思自己的 知识,从而 达到深刻理解学习对象的 目的。(2) 学习者 需要投入高阶思维才能正确使用认知工具,如评价信息、分析信息、贯通观 点、产生新知识、运用 复杂思维解决问题或表 征知识。(3)构成人与技术的和 谐关系,取得理想的学习成本效 益。认知工具通 常是价格低廉、 易学易用的日常化软件,它能 恰当地分担认知处理和认知 负荷,帮助学习者超越心智局限,如 记忆、思维或问题 求解等。(4) 学习者学习

28、和使用新 语言(可视化方式)来思 考问题。认知工具能以多种形式化方 式表征知识,其中 许多都是高度结构化和视 觉化的,如 语义网络能形象 描述复杂观念 的关系。(5)学习者和技术是智能 伙伴关系。智能 伙伴关系比单一的学习者或技术具有 更高的智 能。在伙伴关系中,技术是智能工具包 (包括系列表征和思考观点的不同工具),这些工具促使 学习者反思所学,培养深度批判性思维能力;促使学习者多样化和可视化地表 征所知,促进学 习者深入理解所学 内容。四、智能伙伴:学习者与技术的关系 “教育不是为了 更有效地传递信息,也不是为了 控制学习者的思想和行为,而是允许或促 进学习者反思与表达其所知和所信,并运用

29、技术支持学习者的学习行为活动。因为谁能运用技术创造现实, 谁就是技术的真正控制者”(Jonassen,2000)问。学习者与技术的 关系,不是技 术控制学习者(技术决定论),也不是学习者 恐惧技术(后现代主义),而是学习者控制技术, 与技术形成一种智能 伙伴关系。这种关系是生态化的人机 关系,它使学习者与技术 分布式地承 担认知责任,形成学习者与技术最 优化的智能整合。学习者与技术是智能 伙伴关系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分布式认知 研究指岀,人的认知不是 局 限于大脑之内,而是在人与其 环境构成的整个系统中完成的,人往往要借助外在的环境线索、文化工具(如计算机)和与他人的互动来完成各种认知活动。分布

30、式认知包括社会和物 质两个维度(Pea,1993 )。社会维度指在完成 某种认知活动过程中可借助的他人的认知 资源。物质维度 指在认知活动中要利用各种心智的和物理的工具 制品。工具是认知 活动中的一个重要要素,它 可以对认知 活动起到指弓I、增强和组织作用,可以 帮助认知者节省心理资源,提高效率。从分 布式认知的视角来看,技术不是简单传递知识的媒体,它本 身是分布式认知系统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支持认知和学习 活动的工具,可以 更好地实现认知 活动的社会性和物 质性延伸,促进 学习者与 导师、同伴、其他社会成 员以及社会文化的 互动,同时以 丰富的信息资源(学习者的 “外部记忆库”)和有力的认知

31、工具支持学习者的认知活动。学习者把技术作为智能 伙伴,革新了学习者作为 接受者的角色,使学习者成为生 产者、创 造者和传播者。它将有利于学习者 清晰地表达所知,反思所学内容和学习过程,支持 意义制定 的内部协商,建构个人化的意义表征,支持有目的和深入的思考。有效的智能伙伴技术包括如下七种:语义组织工具(数据库、语义网络):组织学习者 的所学和所知。动态建模工具(专家系统、电子报表和系统 建模):创建模拟和表征的心智模 式。微世界:对某种现象进 行探索和实验。同步、异步交流环境:支持意义的社会性 建构。知识建构环境(超媒体、多媒体、网络 岀版)。信息解释工具(视图化工具、搜索引擎):更好地理解信

32、息。 可视化工具:视觉化地表现学习者所生成的观点(Jon asse n, 2000 )问。五、信息技术在课程整合中的作用从技术应用的连续统观来考察,技术在 课程整合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1) 媒体观角度:技术是教师、媒体、内容、学生之间相互作用的中 介。(2) 工具观角度:技术是信息工具、效能工具、情境工具、认知工具、 交流工具和评价 工具。(3)生态观角度:技术具有“拟人”和“拟物”作用。媒体观是客观主义的技术应用观,是传统媒体观对信息技术作用理解的 延伸,把技术看 做 是教学信息 内容的传递媒体或播放演示工具。工具 观是建构主义的技术应用观,主张学习者用技术学习,把技术作为学习工具,特别是

33、认知工具。生态 观则综合了媒体 观和工具观的特点,认为技术可以起到“拟人”和“拟物”的作用,形成一个有利于师生一起学习和共同发展的综合性生态 环境。口这种环境是探究发现空间、个性展现 空间和集体智 慧发展空间。如图3-1所 示。第三章信息技术为何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55 -图3-1 技术应用的生态观技术应用的连续统观有利于我们 全面把握技术在 课程整合中的作用。从技术与 课程整合的 实质和整体思维框架来看,技术在 课程整合中的作用如图3-2所示。课程内容1变甲歆学结构L1政誉评榆右式1技术kA TT F Mil zJ J- V* 個世芮阶住力 取斯钗学方成建型聖墮创“ 円丨51图3-2 技术在

34、课程整合中的作用从图3-2可以得知,技术既是技术与 课程整合或“用技术学习”的定 位和努力方向,也是 获取技术与课程整合理想效果的条件。技术与 课程整合应充分与新课程改革精神相融通。新课 程改革在 课程目标、结构、标准、实施、开发与管理、评价等方面提岀了明确的要求。“大力推 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 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 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 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18。本节结语从教师专业发展的 取向看,无论教师 选择了何种取向的专业发展,信息技术无一

35、例外地融入其中,信息技术所起的作用也都能够外显岀 来。我们 没有必要一定要在 各种取向的内涵和信息技术工具 之间找到对 应的关系。技术在发展,教师专业发展纳入技术、技术 融入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也在发展。我们 更应该关注 的是,从 建构主义者的角度看,技术到 底能做什么, 这有助于我们更深刻把握技术运用于教育中时的特殊性。第三节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本书第二章讨论了教师的专业结 构和专业素 养,我们认为,信息技术在促进教师专业知识 更新、结构优化、专业技能 提高和专业态度 养成等方面都具有 重要作用。教师专业结 构包括教师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态度,信息技术在这三个方面均可以发挥重要的促

36、进作用。一、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知识更新和知识结构优化教师的专业知识可分为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三个方面。教师可以利用合 适的信息技术工具支持自 己的知识更新和知识结 构优化(1)知识检索技术工具一一GOogle (学术搜索、大学搜索、图书搜索、GOogl e实验室)与Bai du (百度知道、百度百科)、新浪(iask爱问、知识人)航訥1日主贡-关干 GdqciIb - ifeT Goonlg-创。加 心冋利 in English3-4百度百科(2)知识更新技术工具一一信息技术支持知识更新的四种方法“实践法、交流法、学习图3-3 Google学术搜索法和反思法”。“实践出真知”,

37、信息技术支持 下的教育教学实践 扩展了教师探 索教学新模式、新 方法和新技术的视 野和实践领域,有助于教师 获得更多的实践性知识。 网络技术特 别是veb2.0 技术(包括 博客BLOG内容聚合RSS、百科全书 Wki、网摘Social Bookmark s、社会网络 SNS、 对等联网P2P、即时通讯IM等)可以帮助教师通过 各种方式的 反思和交流进行知识更新。此外, Gbogle、Baidu、新浪等知识检索工具,以及 数字图书馆、学术期刊CNK、电子期刊、教育网 站、网络课程、精品课程、教学网站、教育网站、教师网联、知识博客(K-Bl og)、教师博客圈 为教师通过网络化学习 更新知识提供

38、了好用的技术工具和 丰富的学习资源。总之,信息技术支 持的教师知识 更新正向着人类梦寐以求的“ 4W目标迈进,无论是 谁(Whoever )、无论在何时(When ever )、无论在何地(Wherever)均可以获得任何(What ever)想要的知识,泛在学习成为可能(3)知识管理工具一一包括知识 获取工具、知识 开发工具、知识 锁定工具、知识 共享工 具、知识利用工具和知识 评价工具等。知识 管理的关键就是共享知识。基于Inter net的IE收 藏夹、社会性 书签、论坛、新闻组、群件软件包、博客、博客圈,以及基于数据库技术的教育 教学资源库(包括课件库、素材库、论文库、教案库、学生电子

39、作品集等)、个人知识管理工具 软件(例如PKIAnager)都可以被教师用来 共享知识和管理知识。(4)知识结 构优化一一信息技术 除了帮助教师随时随地快速获 取新知识以夕卜,还提供 思 维汇聚技术ConceptMap概念图工具与 Mn d Map脑图工具,帮助教师把新知识 融入已有的知识框架(同化),或改造 旧有的知识结 构(顺应),在此基础上进行知识结构优化和更高层次 的知识融合与知识创新。 概念图是用来组织和表 征知识的工具,它通 常将某一主题的有 关概念 置于圆圈或方框之中,然后用连线将相关的概念和命题连接,连线上标明两个概念之间的意义 关系。概念图以直观形象的方式进 行表达和思考,非

40、常接近 人的自然思维过程。脑图(思维 导 图)是一个 打开大脑潜能的强有力的图解工具,它同时运用大脑皮层的所有智能,包括 词汇,图像,数字,逻辑,韵律,颜色和空间感知,使人 更清晰地思维,让大脑发挥最佳。笔记、温 习、小组学习、创作、选择、展示和计划,其作用包括 提高效率、打开思路、增强条理性和促进反思。概念图和脑图工具有 Startr ee、In spr at io n、Mn dMap、Mn dManager、EasyThi n kin g、 Mn dGeni us、Mn dMapper、Keyst one ConceptMap、易乐谷概念图工具等。二、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技能提高教育技术能

41、力已经成为教师专业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教育技术能力是以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基础的。教师一旦具备了较强的信息技术 应用能力,就可以带动教师专业技能中与信息技 术密切相关的专业能力的 提高,例如带动信息化教学能力、信息化教学管理能力、教学 监控能力、组织 协调能力、教学 反思能力和科 研能力的提高。(1)信息技术促进教学能力的提高信息技术 整合应用于学科教学,形成信息化教学能力,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为学习者 提供良好的信息化学习 条件,实现教学过程最 优化,达到提高教学效果、教学效 率和教学效 益的目的。基于数据库技术的教学 案例库汇集了 特定教学 情景

42、下教师教学过程的 客观描述,目前正在 逐渐成为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强有力工具。(2 )信息技术促进科 研能力的提高知识检索、知识更新、知识 管理、知识结 构优化是教师科 研能力的基础。数字图书馆、学术期刊CNK、电子期刊、教育网站、教师网 联为教师提供数字化的教育科 研资源,用于科 研选题、文献研究、文献引用、论文发表等。E-mai l、BBS、丨CQ和Web2. 0技术则为教师提供反思、交流、虚拟教研、协作研究的网络 环境。网络调查工具、统计软件、数据分析软件、课堂教学分析软件、课题网上申报平台、网上投稿平台可以大大 提高教师从事教育科 研的效率、效益和效果。教师可 登录“教师专业发展与 教育

43、信息化网站(www.etk eyl ab.c om)教育信息化网站和教育科学岀版社网站 (c n)下载信息化教育科 研方法工具包,该工具包中包 含以下数据表格及统计工 具:课堂观察表、实物 收集清单、田野课堂观察日志、定性资料分析编码系统表、S -T分析软19件、FI AS互动系统、Ucinet6.0软件 。(3)信息技术促进 反思能力提高博客工具简单易用,在线编辑、即时发 布、效率非常高,教师轻松发布教学反思,推动教 师反思常态化、可视化、网络化,通过 查看留言和评论看到反馈信息,日积月累,教师的反思 能力得到提高。、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态度养成和升华教师专业态度包括专业理 想、专业 情操、

44、专业性向和专业自我。中小学教师的工作一方面具有创造性 劳动的特点,同时也 存在工作 量大、负担重,琐碎、大量重复性劳动的问题,日积 月累,教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感到专业的无 趣、无益、无成就,教育也 就有可能变 得死板、 僵化,缺乏开拓与创新。信息技术 应用得当能够显著提高 教师工作、学习和 研究的效率,大大 减轻教师的劳动量和日常工作的负担,能够有效地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在降低教师重复性劳动的同时提升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教得轻松、教学有乐趣、有成就感、有创造性的体 念,教 师才会更加热爱自己的教师职业,进一步 升华为终身追求的事业,努力达到至高的专业境界。图3-5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态度升华

45、第三章信息技术为何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第三章信息技术为何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四、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结构三要素互动信息技术可以促进教师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态度三个要素之间互动,以信息技术为第三章信息技术为何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63 -信息图3-6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结构三要素互动纽带,教师的专业结 构能够得到更合理、更协调的发展。本节结语面向教育信息化的教师必须具备信息化的教学能力。信息技术对教师专业素养的意义在于:它能够促进教师专业结 构更新和优化、促进教师专业技能 提高、促进教师专业态度 养成和 升华、促进教师专业结 构三要素互动,进而能够帮助教师形成对信息技术与 课程整合

46、的正确认 识和积极适应的态度。这也是信息时代教师不 断获得成功的关键所在。第四节 信息技术加快教师专业发展的进程教师专业发展不是一 蹴而就,而是一个 漫长的过程。研究者把教师的 职业发展划分为几个 阶段。卢真金把刚从师范院校毕业的见习期教师到理想的学者型教师分为四个阶段,即适应阶 段;定型阶段;突破阶段和成熟阶段。宋广文将教师的专业发展 划分为五个阶段,即新手阶段; 优秀新手阶段;胜任阶段;熟练阶段和专家阶段。亦有人把教师专业成 长分为职前的准备阶段 (师范教育)和 职后的求生阶段、巩固阶段、更新阶段、成熟阶段,共五个阶段20。钱兵、郑 友训依据“高原现象”把教师专业发展 划分为“开始阶段一迅

47、速成长阶段一高原期阶段一 克服高原期阶段一迅速发展阶段。我们认为,无论 划分为多少个阶段,信息技术在教 师专业发展的 各个阶段都大有可为。信息技术 介入职前培养可以提升职前培养的质量,信息技 术介入职后发展,一方面可以使 各个阶段提速,即缩短每个阶段所需要的时间,更重要的作用 是帮助教师迅速走岀“高原期”,突破最困难的瓶颈时期。一、信息技术在教师专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1. 准备阶段(师范教育)这一阶段师范生获得基本的教育专业理论和实践知识的教育,具备初步的教育实践能力 水平。信息技术的 介入,使得师范教育发生了重大变革。师 范生通过信息技术 基础教育、教育技 术课程学习、教学 见习、微格教学训练

48、、教育实习、教育技术 竞赛、社团活动、学生业余科研、 导师课题研究、毕业论文、家教、暑期社会实践、顶岗实习支教等实践 环节培育教育技术能力、 增长才干。教学见习、微格教学训练、教育实习、 家教、顶岗实习支教使师 范生提前进入求生 阶段。通过创 建大学生成 长记录袋来促进职前教师专业 得到有效发展。2. 求生阶段一般认为在任 职头一、两年内,教师获得处理日常教学事务的基本技能及对学生 行为的指 导能力。新 手教师很容易借助信息技术(例如 老教师、优秀青年教师的录像或教学案例等)获 得处理日常教学事务的基本技能。此夕卜,师范教育的变革也使 得师范生毕业后求生阶段的时间 大大缩短。3. 巩固阶段一般

49、认为任职第三、四年,教师获得相对熟练的教育教学策略,具备处理和解决学生 行为 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的 介入,使得新手教师通过DVD录像、网络远程视频会议、教学案例库、 现场观摩,获得各种特定教学 情景下教师教学的 间接经验,在较短的时间内成长为熟练教师。4. 更新阶段一般认为任职第四、五年,教师探 索教育教学的新 观念和新方法,调整、更新、充实和提 高自己的能力。信息技术的 介入,使得教师有更多、更有效的方式进 行更新:基于信息技术的 自学研习、校本培训与校本研修,基于网络的 远程培训(例如全国教师网络联盟和区域性教师 网络联盟实施的学科培训和教育技术 培训),基于web2.o的学习共同体、实

50、践 共同体、研究共 同体(虚拟教研项目组)等。5. 成熟阶段一般认为任 职四、五年后通过多种 途径(如参加研讨会、到大学进 修等)进一步 丰富、充实和提高自己。开始形成程序自动化能力和实现教学 行为的自由控制,具备深度 反省能力,并 拥有一些有 关教育教学的 缄默知识。博客、教师成 长电子档案袋等反思、评价工具帮助教师进 一步走向成熟。更新和成熟两个阶段是连续循环、交叉重叠的两个过程,正是在不 断地“求新一成熟一再 求新一再成熟”的过程中,教师的专业 水平不断提高,专业能力 得到增强,期间会遇到“高原 反应”或发展瓶颈(例如理论 局限或技术门槛)。信息技术的 介入加快了“更新一成熟”循环的 周

51、期,帮助教师迅速突破 发展瓶颈(例如提升理论素养,打破或降低技术门槛),走岀高原期, 形成良性循环,更快地向高层次迈进。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教师专业同步发展信息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 显著特征就是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同步进行,教师的专业发展的过程也 就是教师的信息技术 应用能力提升的过程,如 下图所 示。期台平上升期上平台期升胜任阶股期.Y上升期专家阶段期台平上科期图3-6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教师专业同步发展本节结语如果将教师的专业发展 比喻成一个有关键标志点的螺旋上升过程,则在这个过程中,在从 一个节点到达另一个节点时,技术运用 就是一个最重要的效率问题。理论上我们可

52、以步 行到达 目的,但如 果可以插上信息技术的 翅膀,我们就拥有了更开阔的视野和更自由的境界。第五节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方式的变革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式包括教师专业发展相关制度建设、教师教育和教师自我 更新三种方式。信息技术的 介入,引发了这三种方式的变革。1. 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相关制度建设的变革教师专业发展所 需要的基本制度包括教师资格制度、教师资格认证制度、从业教师的 管理 制度等。在教师专业发展的 制度建设中引入信息技术和信息化 管理,可使教师的工作或业务 考评、专业技术 职务评定、聘任或任用 更加高 效、规范、合理、公平和公正,使教师 管理更好地 服务于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

53、教师不断进取,提高专业发展 水平。信息技术的 引入,一方面提高了教师专业发展相 关制度管理的效率,同时催生了信息化 环 境下教师专业发展的新 制度,例如教师教育 标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 标准,教师专业发 展电子档案管理制度,教师专业发展网络 平台的使用和维 护管理制度,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师发 展学校、校本研修机制和教师自主发展 制度,等等。2004年2月,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研制 教师教育机 构资质认证标准、教师教育 课程标准和教师教育 质量评估标准等各类教 师教育标准。同年12月,教育部颁布我国关于教师培训的第一个标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 力标准(试行)。2005年4月,教育部启动“全国

54、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 建设计划”提出 建立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 培训和考试认证制度,形成 全国统一规范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 水平培 训和考试认证体系,并 且要逐步将教师 应用教育技术的能力 水平与教师资格认证、教师聘任、 教师考核和职务晋升挂钩,形成鼓励广大教师不 断地提高自身教育技术 应用水平的动力机制。2. 信息技术促进教师教育的变革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是教育改革发展中一个 永恒的主题。实现这个 神圣任务要靠教师教 育。教师和教师教育是教育 链上两颗璀璨的明珠。教师教育是对教师 培养和培训的统称。在终 身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 阶段,对教师的 职前培养,职初培训和在职研修 通

55、盘考虑,整体设计,教师教育专业 应该包括学科专业和教育专业,教师教育体现了对教师的 教育是连续性的,可发展的,一体化的。通过改革、完善、发展教师教育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提高教师专业化 水平,加快教师专业化进程(马立,2003年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 力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信息技术在教师 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推动了教师教育信息化和教师 教育一体化的改革。2002年2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 建设的意见,提 岀了“十五”期间我国教师教育信息化 建设的发展目标。19992003年,教育部按照面向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要求,组织实施“中小学教师 继续教育工程”

56、,开展全国中小学教师岗 位培训,组织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取得了积极成效。2003年9月,教育部启动实施全国教师 教育网络 联盟计划,运用远程教育手段,整合优质教师教育 资源,高质量、高效益地实施新一 轮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包括10万名骨干教师省级培训、100万名以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为重 点,以综合素 质提高为主要目标的骨干教师市(地)级培训和全国1000万中小学教师的全员培 训。教育部20032007年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 计划提岀了 5点实施策略与工作要 求: 树 立先进培训理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以终 身学习和教师专业化理论为指 导,学习和 借鉴国际 先进的教师 培训理论和实践,总结以往教师

57、 培训经验,坚持以人为本,以教师发展为本,重视教师主体 参与、开展实践反思、加强合作学习、体 验成果分享,突出研训一体,发展 校本研修, 促进教师学习 型团队建设和学校学习型组织建设,使教师 培训的过程成为教师人力 资源开发的 过程,成为教师专业成 长和专业发展的过程。突岀培训重 点,讲求培训实效。把 开展教师非学历素质提高教育与开展教师学 历学位提升教育相结合,重在教师实际教育教学能力的 提升; 按照“面向全员、突出骨干、倾斜农村”的原则,制定培训规划,突出重点,带动全员;坚持 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和师 德教育为重点内容,力求科学合理地设计 培训课程,精选 培训内容,开发培训资源,最

58、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教师的实际需要,使广大教师 都能在培训过程中学有所 获,学有所用。 完善培训制度,探索有效机制。建立和完善教师 继 续教育制度,形成教师 培训的激励机制,促进教师 培训工作健康可持续发展。建立教师学历学 位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沟通的机制;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建立政府、学校、个人三者共同承 担教师培训经费的分担机制。整合优质资源,创新培训体系。积极整合教师教育 资源,构建 以高水平大学为龙头和核心,师 范院校和其他举办教师教育的 高校为主体,区域教师学习与 资 源中心为 服务支撑,中小学校本研修为基础,教师教育系统(人网)、卫星电视系统(天网)、 计算机互联网(地网)

59、相融通,系统集成, 优势互补,共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现代高效的教 师培训体系。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优质资源,提高教师培训的质量水平。 更新培训手段,变革培训模式。以信息化 带动教师培训的现代化,充分发挥“人网”、“天网” 和“地网”在教师 培训中的作用;坚持培训与教研、教改相结合,集中 研修与分散研修相结合, 短期面授和长期跟踪指导相结合。积极探索以参与式为主的多种 行之有效的教师培训模式,提 高教师培训的质量和效益。3. 信息技术促进教师自我更新方式的变革从教师专业化的 历史发展进程来看, 经历了由“教师群体专业化-教师个人被 动专业化- 教师个人主 动专业发展”的过程。教

60、师专业发展的“自我 更新”取向把教师本人看作是自 身专 业发展的主人,为自 己的专业发展 负责。教师专业发展的最 高境界是自我更新,自我 更新是一 种积极的自我分析、自我评价、自我否定、自我发展的过程。自我 更新的关键在于教师要有一 个正确的自我 意识,能够正确认识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白益民认为自我 更新取向的教师专业发 展是未来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趋向,他提岀了自我更新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的 背景、机制与建议22。我们认为,信息技术在自我 更新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中,其作用不但没有减弱,在转变的过程中反而会进一步 加强。信息技术为教师的自我 更新提供了更多、更有效的策略。(1 )易用、好用、高效的反思

61、工具帮助教师保持自我反思的常态化和系统化。(2)博客日记、电子作品集、教师成长电子档案袋忠实地记录了教师专业发展的 历程(特别是各个阶段的关键事件),帮助教师保持与自我专业发展的对话,明了自己专业发展的起点、目标和路径。(3)E-mail、BBS、I CQ和 Web2. 0技术方 便了教师之间的相互合作与 交流。本节结语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的动机可以分为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一般认为外部强化是激发外 在动机的必要 条件,在强化 条件下个体会产生对下一步强化的 期待,从而以获得外部强化为个 体的行为目标。教师专业发展的 动机也有外在和内在之分,前者产生外拉力(外推力),后者产 生内驱力。在促进教师

62、专业发展的方式上,以往主要采用教师专业发展相 关制度建设、集中式的教师培训等方式,这是一种 外力推动模式。伴随对教师专业发展认识的 加深,促进教师专业 发展的方式 更多地转向教师内在推动的发展,如 基于信息技术的 校本研修、教师自我 更新、自 主(autonomy)发展等模式。在我们看来,信息技术在其中的作用,在转变的过程中 反而会进一步加强。第六节信息技术提高教师绩效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财富。时间不可以替代、存储、增减、停留和倒 流,但我们可以 管理时间,并且可以控制时间的“流向”,这就是通过提高绩效来让时间流向有 意义的地方。时 间的内涵、意义、特性和 价值早已被广大中小学

63、教师所认识。问题的 关键是如 何提高绩效?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 绩效(result s; eff ect s; achievements )包 含有成绩和效 益的意 思。绩效是一个组织或个人在一定时 期内的投入产岀情况,投入指的是人力、物力、时 间等物 质资源,产岀指的是工作任务在 数量、质量及效率方面的完成 情况。2009年1月1日,我国开始执行教师绩效工资标准。绩效工资是指通过对 员工的工作业 绩、 工作态度、工作技能等方面的综合 考核评估确立员工的绩效工资增长幅度以科学的 绩效考核制 度为基础。这说明我国开始高度重视教师的工作 绩效,并且注重把提高教师的工作 绩效与教师 的专业发展结合起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使用越来越高效、方便、智能化的工具使自 身从繁重的劳动中逐步解脱出来,这是社会进步的 标志,是社会发展的必 然规律。人类教育的发展也 遵循这一规 律。在信息时代,人们 更多的是利用信息技术来 提高学习和工作 绩效。乔纳森(Jonassen)把 信息技术工具 划分为认知工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