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中的困惑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61448223 上传时间:2022-03-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2.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作文教学中的困惑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作文教学中的困惑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作文教学中的困惑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作文教学中的困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文教学中的困惑(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作文教学中的困惑现在的作文课越来越难上了,你说指导得细一点吧,学生写出来的都差不多了,不指导吧,差一点的学生根本无从下手。小学五年级,学生的习作有一半以上还停留在二三年级的水平,潦潦草草的就几句话,让人看了都心寒.困惑一:学生写作厌烦情绪严重,写作兴趣不高。“我很喜欢写作文”说这样话的学生肯定是一个不诚实的学生。据笔者的调查,几乎没有一个学生喜欢写作文,就笔者所接触过的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写作情绪障碍,这种厌烦情绪不仅妨碍学生习作水平的提高,也降低了教育对学生的有效影响。如以往的惯例是带学生出去春游,然后由学生写一篇以春游为题的作文,因此大大降低了学生对春游的兴趣,严重影响了学生对大

2、自然的兴趣。困惑二:绝大部分学生深感可写的素材少,到让学生写作文的时候,总有学生问写什么,作文题目中都有明确的要求,学生却感觉无内容可写,更多是天马行空,闭门造车,胡说八道,乱写一通。我认为这不能全怪罪于学生,学生生活经验少,家长更是望子成龙,学生的生活和劳动体验都很少,没有可写的素材也是情理之中。 困惑三:学生手中的作文类辅导书利用率低。 每一届学生的作文类辅导用书,人均占有量都很多,有甚者拥有21本从购买作文类辅导用书的数量,就可以看出学生对写作的情绪障碍程度,拥有数量越多的,对写作的情绪障碍越高,因为学生在购买这类书的时候都本着一个非常功利的目标:似乎只要多拥有一本作文类辅导用书,自己的

3、习作水平立马就可以得到提升。困惑四:没有固定可行的经验.先前成功的经验,只能属于过去。每一批学生的生活环境,思维方式大不相同,面对新的学生,先前成功的经验不一定可行有效,几乎没有一条作文教学经验是可以固定下来,并可以一成不变地长期使用。教师只有必须不断地总结,不断地修改自己的教学经验,才能满足于日常的作文教学。原因一家长干涉多,要求高现在很多家长文化素质普遍较高,对孩子的学习也相对比较重视。每次孩子们做完作业都得经家长检查,尤其是作文。由于很多家长在读孩子的文章时都抱着成人的眼光,结果在他们眼里,我们的孩子作文可谓是一无是处。于是家长们常常惊呼:“这样的文章能算文章吗?交上去不把你们老师气死!

4、重写!”结果沮丧的孩子只得乖乖地回到书桌前重新提起笔。刚才费了好大的劲写的文章在爸爸妈妈眼里竟然这么糟糕,我是不是很笨啊?孩子一边提笔一边思索着。家长看看自己的孩子迟迟不动笔,便“帮”了起来。她坐在一旁说,孩子呢则像个记录员似的“唰唰”地动着笔。 久而久之,我们的孩子对作文充满了迷茫。原因二教材把握困难一二年级的写话,只要求学生将话写完整就行了,没有什么限制,也没于过多的要求,学生都挺喜欢写,尤其喜欢图文并茂的形式来表达。有些基础好的孩子已能写一件完整的事,且很有童趣。可到了三年级开始,感觉作文的要求一下子高了。很多学生对作文产生了畏难情绪,作文教学变得沉重了许多。要学生一下子从写话跳到作文,

5、感觉很累。一是阅读教学中三年级还是对句段的认识,对篇章结构的知识涉及不多。而学生要写一篇完整的作文就要考虑到开头、结尾,突出重点等等。而此时有的学生连怎么把一段话写具体,写生动都还做不到,更别说考虑文章的完整了。其次,写作与观察大有关联,学生的观察还不细致,不全面,很多东西视而不见,所以往往在作文选材时觉得无话可写。倒是写一些小练笔时学生较能发挥。新教材给老师很大的空间,但有时标准的把握确实很难。现在普遍感觉我们对学生的作文要求有些拔高,使一些学生开始害怕作文。但又不知具体该怎样操作,实在是最大的困惑原因三、写作自由度太大细读新课程的每一次习作,发现要求很宽泛,可以写什么,可以写什么,可以写什

6、么。三个可以,即学生想到的都可以写,而要使学生对写作有兴趣,对所写的作文有质量,就必须给予他们一定的要求。但是自由度过大反而学生无所适从。原因四、课程资源开发不力调查发现,当前,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虽然普遍受到了重视,但由于安全、时间等各方面的原因,真正投入到其中的不多。老师也没有再大的胆子组织学生去参加综合性学习等活动,致使有几篇作文的教学简直纸上谈兵。 怎样指导学生写好作文一、蹲下来看孩子学生的习作因智力水平、生活经验、认识程度、表达能力等方面的限制,难免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正因为有了这些不足和缺陷,才有教育的生命和意义所在。“生活、社会永远是有缺憾的,生命进取的力量就是在有缺憾的人生

7、中追求完美。”(叶澜语)教育艺术的本质就在于发现、唤醒、激励和鼓舞,我们当然要看到学生习作中的缺点,可我们不能一味地批评和指责。毕竟学生不是作家,而我们成人也不是评论家,我们应该明白即使再差的一篇习作,都会有它耀眼的亮点。哪怕是一个优美的句子或一个生动的词语;再不然就是一个用对的标点符号,一个写得比以前更好的字。尤其是在作文的起步阶段,我们不能以高年段的要求来评价我们的学生。习作的过程中出现了词不达意、错别字多等问题也不能操之过急,不能因为这些,而把学生的习作批得一无是处,只要学生有习作的愿望,能努力地把它写出来,就应该给予肯定。二:注意事项和写作方法1、兼顾了写实和想象。既让学生练习写实,又

8、让学生练习写想象,这是课标给我们提出来的要求。我们发现在每一册教材里面都安排了两次想象作文。2、注意激发兴趣,让学生不拘形式地自由表达。这是习作教材的一个很突出的特点,也是课标对中年级习作所提出的重要思想。3、重视习作以后的交流和展示。这个是作为中年级习作的目标要求提出来的。我们也在习作教材里面得到了印证。4、注意引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5、激发兴趣,乐于表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写作最重要的内驱力。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调动学生乐于表达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前提条件。一旦学生的写作兴趣被激发起来,他们就会乐于去写作,而只要愿意写作,就会有收获,从收获中感受到写作成功的喜悦

9、,便又会产生新的乐于表达的欲望。目前,小学生对写作存在怕写、厌写的畏难情绪,缺乏写作欲望,不敢于写,不愿意写,不乐于写。为此,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乐于表达。(1)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感兴趣的、印象最深刻的内容。(2)积极运用激励理论激发学生写作的成就动机。 学了翠鸟,让学生写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随文续写燕子专列一课也可安排几次小练笔:“我想对贝蒂说几句话,再写下来。”有的同学写道:我想对贝蒂说:“你真是一个有爱心又勇敢的小女孩。你把小燕子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你不怕寒冷,顶着漫天飞舞的大雪,踏着坚硬的山路,去寻找冻僵的小燕子,你真了不起。”在文章的最后一句

10、:“燕子在车厢里叽叽喳喳,好像在向人类致谢。”在学完课文之后,可让学生想象,你就是燕子专列里面的燕子,你要向谁致谢呢?,都不失为进行练笔的好时机。应对策略三:培养和锻炼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结合阅读教学,唤起学生重视观察生活。只有懂得观察同作文的联系,认识了观察生活的重要性,才能做生活的有心人,才能随时随地捕捉到“貌不惊人”却又“异彩纷呈”的生活素材。在生活中,有一些发人深省的小事、平常事,它不像独立鸡群的白鹤,让人一眼就看出它的高和美来。如不留心观察和分析,就会稍纵即逝、一闪而过。要使学生懂得,只要重视观察,善于观察,只要精心选择,深入开掘,注意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小事也可以表现出具有现实意义

11、的不小的主题来。结合实例分析,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当学生逐渐注意观察生活时,教师要联系实际,具体指导学生观察生活,教给学生观察和分析的方法。这些方法是:一、由表及里,深入思索。要由生活的表象入手,深入思考其内在的意蕴。二、由点到面,目力集中。观察,宜“细”不易“粗”。走马观花,只能“见大不见小”,写出来也免不了“一般化”。只有把视线集中在某一“点”上,落实在某一个人或某一件事上面,才能发现特征,辨别异同。三、由分到合,先分后合。集中目力于某一个人或某一件具体事物,不能“囫囵”地看,而是要“化整为零”,从各个侧面去看。由于看得细致,描写也就细腻得多,生动得多。如看“菊展”。只有仔细地看,从名称

12、、形态、色彩等方面仔细观察,才能发现特点,找出特征。如果只是浏览一遍,泛泛地扫一眼,那么除了看见“五色斑斓”之外,是不会留下什么具体印象的。四、由此及彼,展开联想。观察与思维、联想等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在观察的同时,展开由此及彼的联想,才能丰富材料,充实内容,突出特征。否则,不是浮泛,就是干瘪。学生的观察文之所以往往瘦而瘪,浅而直,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想不开、拓不开。比如写人,要能够通过察言观色、听话听音等来联想到人物的内心活动,并能够通过语言描写、神态描写、行动描写等反映人物的心理活动和精神面貌。五、随手采撷,及时记录。“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也要培养学生勤于动笔,随时记

13、录观察、思索所得的习惯。对周围的事物多看、多想,并且把观察所得随时记录下来,养成习惯,看了写,写了看,久而久之,观察能力也就会逐渐提高。应对策略四:加强口语训练口语交际是习作的前提,习作是口语交际的延伸”。作文源于生活,重在积累,得益于练笔。作文过程是观察、活动、思维、想象、表达等有序的训练过程,而整个过程需要对话的支持。学生学习作文,不完全是个体的经验与感悟,他们需要在交流互动中借鉴、模仿、领悟、创新。作文也是思维的碰撞过程,生命的运动过程,心智的沟通过程。所以把口语交际与习作结合起来,给习作提供了桥梁,减缓了习作的难度。应对策略五:教学作文的常规流程一、分析班级作文状况二、作文前指导三、利

14、用阅读语段,为学生提供写作材料每次做阅读题,不是单独让学生完成题目,更重要的是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文章中精美的段落,精彩的句子都是写作的材料,遇到这样的内容就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仿写、识记、积累在笔记本上,并要求他们在写作中能运用。四、用评语激励学生写作五、间隔一周让学生修改作文六、修改作文不光教师改,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改。每次让学生先修改,老师后改,老师先把修改作文的方法交给学生,由教师指导改到放手改,学生的修改能力提高很快,会判断文章的中心是否与标题一致,修改病句,标点等内容,这对修改小作文也很有帮助。有利于整个语文成绩的提高,学生改后老师再改,避免了学生中随意现象,应付的毛病。七、训练学生的写作速度八、鼓励发表作品作文成果展示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