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话题作文题目预测:传统文化类作文

上传人:1528****253 文档编号:61367189 上传时间:2022-03-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18高考话题作文题目预测:传统文化类作文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8高考话题作文题目预测:传统文化类作文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8高考话题作文题目预测:传统文化类作文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2018高考话题作文题目预测:传统文化类作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高考话题作文题目预测:传统文化类作文(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18 高考话题作文题目预测:传统文化类话题一共享:传统手艺传承新思路承载着匠人匠心之情的非遗文化,彰显着巧夺天工之技的非遗项目,急需在时代的版图上,找到专业化与大众化的完美契合点。非遗传承人公开独家配方青瓷被誉为瓷器之祖,以青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造型端庄浑朴、色泽纯洁着称于世。宜兴青瓷曾被外交部、 文化部定为国礼, 远销数十个国家和地区,被外国人赞为东方的蓝宝石,精美的碧玉器。遗憾的是,宜兴青瓷近年渐有衰败之势,技艺传承更面临断代危险。年月日,江苏无锡非遗传承人詹杏娣打破常规、开先河,将宜兴青瓷独家釉料配方无偿捐出并公之于众,只盼望这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能继续流芳百年。无偿公开独

2、家配方,意在以降低门槛来壮大门户。这种开放共享的心态,既是非遗文化传承的大胸襟与大格局,更是促进非遗项目社会化、市场化的有益尝试。非遗传承人詹杏娣之举,着眼大利、裨益大局,她以实际行动探索着非遗项目的现代化传承之路。模拟考场 :独门绝活、私家秘方是传统手艺人的饭碗,从来都是秘而不宣。对于詹杏娣捐出配方的举动,你有什么看法 ?请以传统手艺遇上传承困境为。以开放共享探索非遗传承之道当非遗保护遭遇小众之惑时,群策群力是必由之路 ;当非遗传承遭遇现实困境时,革故鼎新是不二法门。任何技艺失之于应用,那就真的变成了遗产,徒供观瞻与喟叹,失去了本来的生命力。对非遗文化和非遗项目来说,保护不等于抱残守缺,传承

3、不等于僵化保守,恰恰相反,敞开门户、全民共享,让扎根民间的非遗重新归于火热的现代生活,传统技艺才能真正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从这个意义上说,小众的非遗需要融入大众生活,民族的非遗需要绽放在世界舞台上。话题二融合:古诗文传诵新载体古诗文与音乐作品的融合,既丰富了音乐的内涵,又有利于古诗文的广泛传诵,同时也增加了我们对传统文化的关怀与热爱。改编琵琶行为流行歌曲提到古诗文,人们脑海里立马跳出枯燥乏味的字眼,背诵古诗文对于学生来说更是一种折磨。但如果把枯燥的古诗文变成朗朗上口的歌曲,会是怎样一种效果呢?年月,一群毕业于国内顶尖艺术高校的后艺术生,把白居易的琵琶行改编成了流行歌曲,不仅旋律动听、朗

4、朗上口,副歌部分还用上了戏曲腔,使得诗句充满韵律感,便于记忆。这段分半钟的歌曲视频在网络上收获大量点赞,受到中学生的追捧,很多学生称看完视频后找到了背书的正确方式。这也使创作者备受鼓舞,他们接下来打算尝试改编出师表 蜀道难逍遥游等古诗文,希望大家听完以后,可以把考试中古诗文填空的分全拿到手。模拟考场:你有过学古诗文难, 难于上青天的吐槽吗 ?如果为古诗文插上音乐的翅膀,你会喜欢上背诵古诗文吗 ?请以换种方式背古诗文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示范片段给古文插上音乐的翅膀古诗文变身为流行歌曲,不只是简单地加上曲子,更表现了谱曲者对于古诗文的理解。于听者而言,演唱者的表现加上曲调的搭配,让人对古诗文有了更

5、丰富的体验与理解维度。创造性传承,赋予了古诗文新的生命力。让人们知晓创作者的原意当然重要,但引导人们挖掘自身对传统文化作品的看法,并借此创造新的继承方式,于文化传承的角度,应该更为重要。因为归根结底,古诗文并不是拿来背诵的,接续其内嵌的传统文化意蕴才是关键。话题三年轻化:传统戏曲革故鼎新在新与旧之间,不抛弃传统戏曲的正宗艺术与美学风貌,赋予古典遗产以青春的生命,让经典的故事散发青春的魅力,才能为现代观众提供与传统、古典对话的空间。给年轻人的青春版昆曲牡丹亭四百多年间,物换星移,百戏之祖昆曲由盛而衰, 牡丹亭的演出也随着昆曲的衰落而难得一见。珍爱昆曲如生命的着名作家白先勇,看到了昆曲目前面临的危

6、机主要是由于观众老化和演员老化所致,他希望通过青春版牡丹亭的演出,造就一代年轻演员,培养昆曲人才,以年轻的演员面对年轻的观众,让传统的昆曲重新焕发出青春的生命力。为了打造经典,青春版昆曲牡丹亭创作团队遵循尊重古典而不因循守旧,利用而不滥用现代的原则,在书法、佛像、水墨画、古琴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根基上谨慎加入现代元素,使其回归雅部,变成一出既古典又现代的艺术精品,使很多观众对古老戏曲的青春魅力发出了由衷的赞叹。模拟考场传统戏曲需要接纳年轻观众,自身转变已刻不容缓。请以传统戏曲的转变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示范片段传统戏曲也要与时俱进专业演员稀缺、经典剧目面临失传、经营不善、受众群体狭窄,这些问题让

7、传统戏曲岌岌可危。传统戏曲源自民间,其历史上的发扬光大也在民间,让这样的艺术形式重新焕发生机,同样离不开民间的认同与滋养。传统戏曲要吸引新的受众特别是年轻人,有必要在保留精髓的基础上与时俱进。文化始终处于动态的演进过程中, 抱残守缺只会让文化隔绝于世。一张照片、一段视频、一组漫画,都可能成为传统戏曲发展的契机。话题四生活化:当二十四节气遇见美食在数千年的岁月里,二十四节气总结的一整套农耕时间制度指导着人们的农业生产活动,并由此衍生出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食气时代:美食版二十四节气晶莹剔透的面条漂浮于鲜美的浓汤上,栩栩如生的中国龙倚靠在瓷碗旁,欢乐的小人偶忙碌着做面的各道工序 这是后女生罗书环眼

8、中的雨水节气与龙须面。罗书环凭借丰厚的艺术造诣,通过将二十四节气与美食的完美结合,设计出了食气时代 二十四节气美食插画设计 。这一作品获得年德国红点传达设计大奖。古时农耕文明,大家都过着朴素却夯实的生活,很多神圣的祭祀时间都在节气时进行。罗书环说,她创作的食气时代将美食用手绘的形式来突出视觉元素,提升传统美食的艺术性,不仅让人感觉别有趣味,更能使二十四节气的展现更多元化。她希望通过这种妙趣横生的表达手法,让人们更加乐于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模拟考场你会背二十四节气歌吗?你认为怎样才是对二十四节气真正的保护?请谈谈你的看法。示范片段在生活中活着才是真正的保护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

9、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在古代社会, 二十四节气是民众社会生活的重要节点与时间坐标。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它的功能虽日渐减弱,但依然具有重要的文化认同价值。年,我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 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申遗成功不应是终点,而应是一个新的里程碑。我们要做的, 不是将二十四节气束之高阁, 而是赋予其新的形式,让更多人了解它的内涵,让它在生活中活着。话题五创意化: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意相契合博物馆是一国文化的精粹之地,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文创产品就是连接博物馆文化与游客的载体,研发者需要将传统元素与新潮的思维融于文创产品

10、之中。打造博物馆的最后一个展厅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殿堂。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博物馆着眼于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意进行结合,打造文创产品。苏州博物馆老馆有一棵紫藤树, 为年前明代画家文徵明亲手所植。经历岁月变迁,这棵树依旧生命力旺盛。于是,工作人员亲手采集、晾晒、筛选、试种,选出合适的种子配以精美雅致的包装,作为文徵明大展的配套文创产品,获得了游客们的点赞。一颗小小的种子,不仅凝结着紫藤老树的沧桑历史,更是带着文徵明印迹的风雅艺术。一件优秀的文创产品,不仅具有纪念意义,也能引起更多人对博物馆、对馆藏文物的好奇心。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文创产品就是博物馆的最后一个展厅,是可以被游客带回家的展厅。模拟考场你买过文创产品吗 ?在选择一个文创产品时,你更看重产品形式还是文化内涵 ?请谈谈你的看法。示范片段给产品以文化增值曾经,台北故宫博物院的翡翠白菜文创产品与朕知道了胶带纸被人们津津乐道,北京故宫博物院推出的故宫古建筑纹饰填色书与故宫日历等文创产品也掀起了购买热潮。近年来,古老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创意产业相契合,引领着文化风潮。文创产品带动了社会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喜爱,也为创作者带来物质收益,这诚然是好事。然而,需要注意的是, 目前多家博物馆的文创产品都存在简单化、同质化的问题。若想真正把文创产品打造成传统文化的最后一个展厅,那就不能一味制造缺乏文化增值的产品。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