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二年级语文上册《狐狸分奶酪》教学设计一等奖

上传人:风*** 文档编号:61175092 上传时间:2022-03-1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4.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部编本二年级语文上册《狐狸分奶酪》教学设计一等奖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部编本二年级语文上册《狐狸分奶酪》教学设计一等奖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部编本二年级语文上册《狐狸分奶酪》教学设计一等奖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部编本二年级语文上册《狐狸分奶酪》教学设计一等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本二年级语文上册《狐狸分奶酪》教学设计一等奖(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狐狸分奶酪教案设计设计说明狐狸分奶酪是一篇匈牙利民间故事,讲的是两只小熊捡到一块奶酪,狐狸趁他们拌嘴时提议帮他们分奶酪的事。在分奶酪的过程中,狐狸故意分配不均,而小熊哥儿俩都不愿吃亏,让狐狸一次一次地有机会吃奶酪。最后一块整奶酪都被狐狸吃光了,两只小熊这才恍然大悟,可狐狸还狡辩说,他分得很公平。故事中的狐狸非常狡猾,他从一开始就打着如意算盘要吃掉奶酪。而两只小熊却傻乎乎的,总在奶酪的大小上斤斤计较,看不清狐狸的用意。因此,应着重引导学生明白面对物资分配的时候,要互相信任、互相谦让的道理。同伴之间斤斤计较反而会让别有用心的人有机可乘。课程教材研究所的郑宇,在做二年级上册

2、语文教材分析时指出:教学应当遵循儿童的认识规律,由浅入深,充分展开,从错误走向正确,从朦胧走向清晰,让学生亲历学习过程。由于课文的情节简单,通俗易懂,通篇以对话为主,适合学生朗读和表演,因此在设计教学时,将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上,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用小组合作的方式,采用多角度、多形式朗读的方法,让学生在读中想象,在读中思考,在读中感悟,真切地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熊哥哥、熊弟弟、狐狸头饰、相关课件及生字词的卡片。2搜集相关民间故事。学生准备:自学生字,自主朗读课文。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激发兴趣1导入:

3、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篇关于狐狸的寓言故事,你还记得吗?你还学过哪些关于狐狸的故事?狐狸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一篇跟狐狸有关的故事,它是匈牙利的民间故事。(板书课题:狐狸分奶酪)2教师出示奶酪图片,介绍“奶酪”是用牛、羊等的奶汁做成的半凝固食品。3指导读准“酪”,强调“酪”的读音是lo,不要读成no。4齐读课题,引导学生质疑:狐狸是怎么分的奶酪?他给谁分奶酪?奶酪分得公平吗?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前奏曲,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向学生提出新颖、巧妙的问题,使学生产生疑问,激起学生强烈的阅读期待,让他们以跃跃欲试的心态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把学习当成一种乐趣,促使教学

4、任务顺利完成。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教师范读课文,引导学生注意听准字音及长句的停顿。2自由练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教师随机纠正和帮助有困难的同学。3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引导学生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设计意图: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领会文章中心思想的前提,是读懂一篇文章的基础。在课文讲解之初,让学生通过听读、自由读,了解、概括文章大意,有助于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主题,为下一步的精读打下坚实的基础。三、精读课文,随文识字(一)学习第1自然段。1先鼓励学生自由读,然后指名读。2引导学生交流,找到故事的起因:小熊兄弟为了分一块捡到的奶酪,拌起嘴来。3认读“捡”“俩”“始”“拌”。(1)

5、“捡”“拌”本义都与手有关,所以部首是“扌”,可以与“脸”“胖”换偏旁识记。理解“拌嘴”是吵嘴的意思。(2)强调“始”是翘舌音;鼓励学生通过组词加强认知,再读一读,记一记。(3)“俩”的读音是li,表示两个,要与“两”区分开。4小组交流:本来捡到奶酪是件让人高兴的事,为什么兄弟俩会拌起嘴来?课文中是用哪一个词把“高兴”和“拌嘴”两部分内容连起来的?5小组汇报:兄弟俩因捡到的奶酪不知道怎么分而拌嘴;把“高兴”和“拌嘴”两部分内容连起来的词是“可是”。6指导朗读,要读出兄弟俩捡到奶酪时高兴的语气,为了怎么分奶酪而拌嘴生气的语气。(二)学习第25自然段。1自由读第25自然段,用“_”画出狐狸说的话,

6、并圈出狐狸的动作。2小组交流。3小组汇报。(1)狐狸说的话:“小家伙们,你们吵什么呀?”“这事好办,我来帮你们分吧!”(2)狐狸的动作:跑、问、笑、拿、掰。4引导学生交流:为什么狐狸是“跑”过来“问”?他心里会想什么?5指导朗读狐狸说的第一句话,要读出狐狸假装好奇和热情的语气。6学习“吵”字。引导学生理解“吵”字的部首为什么是“口”,再小组交流识记字形。7指名读狐狸说的第二句话,思考:说这句话时,狐狸为什么“笑”?8交流汇报:(1)指导学生做“笑了笑”的表情,体会狐狸的“笑”有什么不一样。(2)猜一猜:此时狐狸是怎么想的?(狐狸心生诡计,用笑来掩饰。)(3)根据狐狸的心思,指导朗读句子。9认读

7、“帮”字,学生组词后,让学生读一读,记一记,并选择一个词语说一句话。10四人小组合作练一练,分角色朗读第25自然段。11分角色朗读展示,学生互评。设计意图:随文识字的编排意图在于将识字与阅读结合在一起,赋予了识字教学双重的目的。儿童识字离不开具体环境,离不开反复接触,反复实践。“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通过诵读课文,生字词及时得到复习,对以后的巩固也极为有利。在规范语言的同时,进一步加深对字词的理解,孩子们在以后的写话、作文中就会少写错别字。四、细心观察,指导书写1课件出示生字:奶、吵。让学生仔细观察,发现字形的共同特点。2引导学生观察汇报,发现它们都是左右结构的字。3重点指导,逐一分

8、析写字要点。奶:左右宽窄相当,女字旁靠近竖中线,“乃”的横折折折钩的第二折刚好在横中线上,最后一撇稍短,收笔在竖中线上。吵:左窄右宽,“口”要写得小而高,第三笔横在横中线上,右边“少”的第一点在竖中线左侧,最后一撇要舒展,延伸到左半格。4学生练习书写,描一个,写一个。5展示,师生点评,学生修改后再次练写。设计意图:通过师生间的相互点评,观察他人写字的优点及不足,能够让学生及时地提醒自己,在写字中扬长避短,把字写得更规范。五、课后小结,激发探究这节课我们了解了课文大意,学习了文章的前5个自然段,狐狸知道小熊兄弟俩为分奶酪拌嘴,主动来帮助他们分奶酪。那么,狐狸把奶酪分得公平吗?下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

9、。设计意图: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借助文本提供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巧妙设疑,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积极地诱导学生思索和探究。课时结束时,通过设疑“狐狸把奶酪分得公平吗”,激起学生在下节课继续学习探究的兴趣。第二课时一、巩固旧知,激趣导入1复习:(1)出示生字卡片,随机点名认读并组词。(2)认读带有生字的词语并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奶酪捡到兄弟俩始终拌嘴争吵帮忙2导入:狐狸把小熊兄弟俩捡到的奶酪分好了吗?他分得公平吗?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来学习狐狸分奶酪这篇课文。设计意图:根据“先快后慢”的遗忘规律,儿童在识字教学课后对生字的复习、巩固尤为重要。上课前,通过认读生字,帮助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生

10、字词,并设疑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二、抓住主线,朗读感悟1自由读第910自然段,思考:狐狸帮小熊兄弟俩分好奶酪了吗?小哥儿俩最后得到奶酪了吗?从课文的哪些句子可以知道?2思考交流教师提出的问题,用“_”画出相关句子。(1)没有!是从“咬着咬着,奶酪全被他吃光了,一点儿也没剩下”这句话看出来的。(2)没有!是从“整块奶酪都被你吃光了”这句话知道的。3认读生字“剩”“整”,理解“一点儿也没剩下”和“整块”。4指导朗读第10自然段,读出小熊兄弟俩无奈和生气的语气,再鼓励学生猜想小哥儿俩此刻的心情。5学法总结:通过联系上下文,展开想象,体会故事中人物的心情,就能把故事读得有滋有味。6出

11、示自学提示,引导学生自学第68自然段。(1)狐狸先是怎样分的?(2)看到奶酪分得不匀,狐狸是怎么说,怎么做的?用“_”标出狐狸说的话,用“”标出写狐狸做法的语句。7学生交流汇报:狐狸故意把这块奶酪分得不均匀。(半块大、半块小。)8相机学习“匀、嚷”。“匀”可与“均”比较,“嚷”可与“喊、叫”比较。理解两个字的意思。9指导朗读小熊兄弟俩的话。10引导学生思考:听了小熊兄弟俩的嚷叫,狐狸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呢?11组织学生汇报,相机理解“仔细”“不停”这两个词语,识记“仔”“剩”两个字。12小组合作,利用学具“奶酪”演示狐狸分奶酪的过程,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狐狸是怎样分奶酪的。13读第11自然段,引导学

12、生思考:狐狸把奶酪分得公平吗?狐狸说他分得很公平,谁也没多吃一口,谁也没少吃一口。你同意狐狸的说法吗?14组织学生汇报,体会狐狸的第二次“笑”,相机引导学生深思:从这次“笑”中体会到了什么?引导学生体会这次“笑”是狐狸得逞之后暗自得意的笑。15分角色朗读全文。(1)重点指导学生理解狐狸得逞后暗自得意的笑,要读出假装无辜的语气。(2)进入角色,入情入境地朗读。(3)小组内先练习,再请几组展示表演。(4)戴头饰,分角色表演课文内容。重点读好狐狸和小熊兄弟俩的四次对话。设计意图:此环节抓住文章的主线“分奶酪”,从结果入手,并利用教具,通过角色转换,实际操作,引导学生朗读、表演,突出了文章的重点,有助

13、于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本环节的两个问题设计正是关注了学生的个性理解,给予了学生充分表达自己阅读感受的机会,同时很好地贯彻体现了文本的编写意图和主旨。三、抓住重点,指导书写指导书写本课剩下的6个生字“始、仔、急、咬、第、公”。1课件出示字的笔顺,学生跟着书空。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字的笔顺规则及间架结构,重点讲解“急”“第”两个字:(1)“急”和“第”都是上下结构的字。(2)“急”的部首在下面,是“心”,书写时上长下短。(3)急:上长下短,上半部分紧凑,第四笔写在横中线上,心字底扁一些。第:上短下长,第八笔写在横中线上,末笔撇起

14、笔在竖中线上,第九笔竖折折钩要比第七笔横折写得宽大。始:左窄右宽,女字旁要靠近竖中线,“台”的撇折的折段在横中线上,“口”要写得扁一点。仔:左窄右宽,“子”最后一横要从竖中线的左侧起笔,写在横中线上。咬:左窄右宽,“交”比单独成字时要窄瘦,长撇从横中线起笔,撇尖伸到“口”下,捺的捺脚低于撇尖。公:上宽下窄,第三笔撇折起笔在田字格中心点上,撇段的运笔方向同第一笔撇平行。3教师范写,学生认真观察。4学生临写。5反馈交流,展示评议。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第一学段要关注学生写好基本笔画和基本字,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所以在写字指导上要从细微的笔画、结构入手,提高学生的书写质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

15、字习惯。四、总结提高,拓展延伸1自由读文,梳理故事脉络。(1)课件出示填空:()捡到一块(),()趁他们拌嘴时提议帮他们分()。在分()的过程中,()故意分得不均,而()都不愿意吃亏,让()一次又一次有机会吃()。最后,一整块的()都被()吃光了。(2)学生自由读文,小组内交流填空。(3)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板书。2正确评价狐狸。(1)组织学生讨论:通过狐狸分奶酪这件事,可以发现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为什么?(2)引导学生明确:狐狸的行为是损人利己的行为,所以这是一只狡猾的狐狸。3想象体会,感悟真谛。(1)引导学生想,如果自己是其中一只小熊,应该怎么做?不让狐狸分,自己分吃,大一点儿,小一点儿都没

16、关系。兄弟间要学会礼让,哥哥让着弟弟。两只小熊不该分捡来的奶酪,他们应该把奶酪归还失主。(2)结合学生回答,正确引导,帮助学生体会到团结的重要性,不团结就会给坏人可乘之机。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想象,培养学生结合实际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了识字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明确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提高识字教学效率,同时强调了对学生识字兴趣和习惯的培养。低年级教材的最大特点是识字量大,如果集中识记字形,会增加识记难度且枯燥无趣,也不科学。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在学习课文的时候分散识字。随文识字教学既是一种教学要求,同时,它也是一种教学策略。它根据儿童的语言思维发展水平与特点,从儿童的兴趣与接受能力出发,构建学习体系与内容;同时把识字与阅读及发展语言结合起来,以识字与学习书面语言互相促进的方式,贯穿于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之中。本课识字写字内容较多,很适合使用“随文识字”这一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理解会认、会写的字。对一些重点字词,也可扩展延伸,如借字组词、扩展造句等。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