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与修辞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61172587 上传时间:2022-03-10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26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语法与修辞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语法与修辞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语法与修辞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资源描述:

《语法与修辞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法与修辞试题及答案(2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现代汉语语法修辞思考与练习一、填空 1、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性质表现为( )、( )和( )。 2、实词和虚词的重要区别在于:( )。 3、代词分为( )、( )、( )。 4、一个语法单位的分类,可以按其外部的( )分,也可以按其内部的( )分。 5、兼语短语是由一个( )短语和一个( )短语套叠构成的。 6、主谓谓语句是指以( )作谓语的句子。 7、一部分不能做谓语但具有分类作用和对立性质的词叫( )。 8、划分词类是根据词的语法功能,词的语法功能指的是词的( 和词的( )。 9、词的分类是逐级进行的,根据能否充当句子成分把词分为( )和( )两大类 10、虚词的特点是:(1)虚词总是( )

2、在实词或短语上边,表示一定的语法作用;(2)虚词不能单独充当( );(3)虚词在句法结构中的位置比较固定。 11、将结构助词“的”“地”“得”分别填入下边句中的空格内。 (1)他说( )我没听清楚。 (2)月亮悄悄( )爬上了树梢。 (3)我们按规定作( )处理。 (4)高兴( )眼泪围着眼圈儿转。 (5)你别说( )太过分了。 12、根据句子的( )分出的类别叫句类,它包括:( )、( )、( )和( )四种;根据句子的( )分出的类别叫句型,它可以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 13、“生命之树常青”这一句话中用了比喻,这种比喻属于( )。 14、“我最近在读鲁迅”这一句话中用了借代,其借代方式是

3、( )。 15、辨别句型:把句型的代号字母填在括号里。A、连谓句 B、兼语句 C、双宾句 D、主谓谓语句 E、主谓短语作宾语 (1)他让我骑自行车。( ) (2)我每天骑自行车上班。( ) (3)他知道我不喜欢挤公共汽车。( ) (4)骑自行车我从没出过事。( ) 16、“向前看”、“向无此例”和“心里向着他”的这三个“向”的词性分别是( )、( )和( ) 17、指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词性。 (1)小王曾经跟老张到过俄罗斯。( ) (2)小王跟老张都到过俄罗斯。( ) (3)小王跟着老张到过俄罗斯。( ) (4)他的思想跟不上形势。( )二、单项选择1、句子“这东西你吃过没有?”中“没有”

4、的词性属于( )A、动词 B、形容词 C、副词 D、区别词2、下列句子属于连谓谓语句的是( )A、他看见了就上前去搀扶她。 B、差人带着张好古来到考场。C、中午,老杨同志到老刘家去吃饭。 D、母亲站起身,出去了。3、下列句子属于兼语句的是( )A、最有趣的事是捉了苍蝇喂蚂蚁。 B、雷锋发现一个背着小孩的妇女丢了车票。C、闰土的父亲把闰土带走了。 D、这件事使大家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4、“刚才指导员宣布一班的三个同学去训练,其余的同学去看彩色电视节目。”这个句子中加点词的词性分别为( )A、副词、副词、形容词 B、名词、代词、区别词C、副词、代词、形容词 D、名词、副词、区别词。5、“一锅饭吃

5、十个人。”中的宾语属于( )A、断事宾语 B、施事宾语C、受事宾语 D、工具宾语6、“盘子买来了”中的主语属于( )A、施事主语 B、受事主语C、断事主语 D、用事主语7、“善者不来,来者不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运用的修辞格是( )A、借喻 B、回环 C、比拟 D、借代8、下列句子中“谁”表示任指的是( )A、明天开会谁的主席? B、咱们几个谁也不能推卸责任。C、谁说明天不上课? D、这句话我好像听谁说过。9、中心语是体词性,修饰语是( )A、定语 B、状语 C、同位语 D、插入语10、以下各例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格的是( )A、这孩子像他爸爸。 B、这孩子像个猴子。C、这孩子好像感冒了。

6、D、这孩子好像活过来了。 11、“墙上挂着横幅”变换成别的格式后意义有差别的是( )A、横幅在墙上挂着。 B、横幅挂在墙上。C、横幅被挂在墙上。 D、把横幅挂在墙上。12、“书我看完了”中的“书”是( )A、主语 B、宾语 C、状语 D、插入语13、实词是( )A、能单独充当主语、宾语的词 B、能单独充当宾语、补语的词C、能单独充当定语、状语的词 D、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的词14、“年年出口商品”中的“出口商品”是( )A、偏正关系 B、动宾关系 C、主谓关系 D、中补关系15、下面这个短语第一层的正确切分是( ) 走 进 来 一 个 男 孩 子A、B、C、D、16、状语是( )A、动词的修饰语

7、 B、形容词的修饰语C、名词的修饰语 D、谓词性偏正短语中的修饰语17、下列句子中,“跟”属于连词的是( )A、我昨天跟他去公园了。 B、我跟他昨天去公园了。C、我昨天跟他一块去公园了。 D、我跟他没关系。18、下面短语属于兼语短语的是( )A、别让雨淋坏了 B、让他再说一遍C、你就让着他点儿 D、把这本书让给你19、“他清清楚楚地听见人在说话。”这个句子是( )A、连谓句 B、兼语句 C、一般主谓句 D、主谓短语作宾语的句子20、下面的句子里使用了拈连辞格的是( )A、人老心却不老。 B、舍不得孩子打不住狼。C、酒好不怕巷子深。 D、有一分热,发一分光。21、下面的句子使用了比喻修辞格的是(

8、 )A、来者不善,善者不来。 B、浇树浇根,交人交心。C、天寒地冻冻不坏我们的决心。 D、高山低头,河水让路。22、“怎么少了个人?”这个非主谓句的下位句型是( )A、名词句 B、动词句 C、形容词句 D、叹词句23、“你看、你听、严格说、毫无疑问”等用作插入语时,可以( )A、表示呼应和感叹 B、表示提醒和强调C、表示推测和估计 D、表示依据和来源24、下面问句中是特指问的是( )A、你说的像话吗? B、你这个人到底说不说实话?C、他讲过什么话呢? D、你是买东西,还是买态度?25、“土豆买回来了。”中的主语属于( )A、施事主语 B、受事主语 C、于事主语 D、断事主语三、判断正误1、“跑

9、了一匹马”和“杀了一匹马”的宾语“一匹马”都是受事。( )2、“很聪明”和“很了解”都能受程度副词修饰,因而可以归入形容词。( )3、“他总是说这孩子很聪明。”“他总是夸奖这孩子聪明。”前一句的“聪明”是形容词,后一句里的“聪明”是名词。( )4、“武侠小说我从来没看过。”是个倒装句。( )5、夸张可以通过其他修辞格来实现。( )6、语法讲的是词、短语和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 )7、主谓短语和动宾短语主要是依靠语序这种语法手段。( )8、“他家有机会出国”和“他家有人出国”都属于连谓短语。( )9、“请他参加”和“希望他参加”都属于兼语短语。( )10、“一本新书”的第一层次划为“一”和

10、“本新书”是违反了意义的原则。( )11、“不好的习惯”的第一层次应划分为“不”和“好的习惯”。( )12、“残害人民的刽子手”的第一层次划分为“残害”和“人民的刽子手”是违反了意义的原则。( )13、“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宾语“山”是受事宾语。( )14、“打扫卫生”的宾语“卫生”是目标宾语。( )15、“多威风啊,仪仗队!”是一个非主谓句。( )16、“篇章指的是由句子连接成篇的语言体。”这个句子的谓语是“是”。( )17、“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可以改变我们的计划。”是一个单句。( )18、“你再说也没有用。”是一个单句。( )19、不直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借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

11、这种辞格叫借喻。( )20、“他一直是魂思梦想着打飞机,眼前飞过一只雁,一只麻雀,一只蝴蝶,一只蜻蜓,他都要拿枪瞄瞄。”这个句子使用了排比兼反复的修辞手法。( )五、语言现象分析(一) (一) 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列多层次短语1、 1、 昨 天 从 家 乡 传 来 振 奋 人 心 的 好 消 息2、 2、 希 望 参 加 去 北 京 的 旅 行 团3、 3、 派 人 去 通 知 小 王 马 上 来 报 到4、 4、 痛 得 我 差 点 掉 眼 泪5、 5、 他 能 不 能 马 上 来 还 是 个 问 题6、 6、 把 你 妹 妹 小 英 的 情 况 给 大 家 介 绍 一 下 7、 7、 做 一

12、 个 有 理 想 有 作 为 的 青 年8、 8、 世 界 珍 贵 稀 有 动 物 熊 猫 的 故 乡 中 国9、 9、 王 才 喝 口 水 站 起 身 走 了 出 去10、告 诉 我 他 怎 样 来 这 儿(二) (二) 分化下列歧义短语 1、他的哥哥和妹妹的三位朋友 他的哥哥和妹妹的三位朋友 2、看打乒乓球的中小学生 看 打乒乓球的中小学生 3、我们 五人 一组 我们 五人 一组 4、关于植树造林的建议 关于植树造林的建议 5、骂 他朋友的孩子 骂他朋友的孩子 6、安排 好工作 安排好 工作 7、非洲 语言研究 非洲语言 研究 8、他兄弟 小刚和小明 他兄弟小刚和小明 9、撞倒他的自行车

13、撞倒他的自行车 10、摩托车和汽车的零件 摩托车和汽车的零件(三)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型并分析它们的层次成分1、 这 件 事 给 了 他 很 深 刻 的 教 训。句型: 2、我 弟 弟 极 力 主 张 到 杭 州 去 旅 游。句型: 3、据说,厂 长 已 经 找 了 你 三 回 了。句型: 4、这 个 问 题 回 答 的 人 不 多。句型: 5、 这 台 计 算 机 学 校 的。句型: 6、老 王 劝 他 马 上 骑 车 去 请 医 生。句型: 7、 我 们 对 他 的 品 德 还 是 很 清 楚 的。句型: 8、 叔 叔, 你 去 动 员 他 留 下 来 看 戏。句型: 9、中 国 女 排 飞

14、到 漳 州 开 始 训 练。句型: (五)指出下列一段话中使用的修辞格1、也妙,本来也算有点气魄的昆明湖,看起来只象一盆清水。万寿山,佛香阁,不过是些点缀的盆景。( )2、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3、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4、你是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而有些人却是出风头第一,休息第一,与自己第一。( )5、我想:翻身农奴索朗阿爸,不正是一颗亮闪闪的夜明星吗?( )6、这种感情象红松那样,根深蒂固,狂风吹不动,暴雨浸不败,千秋万载永不凋谢。( )7、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象火,粉的象霞,白

15、的象雪。(回环兼拟人、排比套比喻)8、这就是文人学士究竟比不识字的奴才聪明,党国究竟比贾府高明,现在究竟比乾隆时候光明:三明主义。( )9、春分刚刚过去,清明即将到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是革命的春天,这是人民的春天,这是科学的春天:染我们张开双臂热烈地拥抱这个春天吧!( )10、足以纪念鲁迅的,是鲁迅自己的文章,自己的精神,自己的对于仇敌的认识与战斗。( )11、在血雨腥风里,毛竹青了又黄,黄了又青,不向敌人弯腰。竹叶烧了,还有竹枝;竹枝断了,还有竹鞭;竹鞭砍了,还有深埋在土里的竹根。( )12、风失去了雨前的野性,轻轻地抚摸着草根;水珠在草尖上闪光,象粒粒珍珠在闪耀;朵朵

16、野花开得那么娇丽,红的似火,黄的似金( )13、朝日不如残阳,晴天不如阴天,阴天不如月夜月夜,再加上点儿萤火,一闪一闪的在寻觅荒草里的幽灵似的。( )14、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又是多么高尚啊!( )15、于今,汉匈一家,情同兄弟,兄弟之间,不就要长命相知,天长地久吗?长相知,才能不相疑;不相疑,才能长相知( )16、他品味着香醇的酒味,品味着众人的甜蜜的笑声,品味着新的生活。 ( )17、总理的轿车开动了,我们的心哪,跟着总理向前,向前,忘记了卸装,忘记了时间,忘记了春寒许久许久,周总理的音容笑貌,在我脑际萦绕;周总理的谆谆教诲

17、,在我心中回响。( )18、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 ( )19、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将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20、这种感情像红松那样,根深蒂固,狂风吹不动,暴雨浸不败,千秋万载永不凋谢。( )14、举例说明“把”字句的特点。22、举例说明比拟和比喻的区别。23、指出下列两个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归纳出它们的区别。正是这些剥削阶级留下的臭垃圾阻塞着我们的去路 一间阴暗的小屋子里,上面坐着两位老爷,一东一西。东边一个是马褂,西边一个是西装。24、举例说明排比与对偶的区别:25、举例说明层递与排比的区别:2

18、6、辨认下面的修辞格,并说明二者的区别。 大门朝东,对着大车路。大车路前面是一片沙滩,沙滩的尽头,横着一条小河。小河的那边又是沙滩 科学需要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更需要科学27、举例说明对比与对偶的区别:现代汉语语法修辞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一、填空 1、概括性、稳固性和民族性 2、能否单独充当句子成分 3、疑问代词、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 4、组合特点、结构特点 5、动宾、主谓 6、主谓短语 7、区别词 8、组合能力、造句功用 9、实词和虚词 10、附着、句子的结构成分 11、(1)的 (2)地 (3)的 (4)的 (5)得 12、语气、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结构 13、暗喻 14、以作者代作

19、品15、(1)B (2)A (3) E (4)D 16、介词、副词和动词 17、 (1)介词(2)连词(3)动词(4)动词二、单项选择1、C 2、C 3、D 4、B 5、B 6、B 7、B 8、B 9、A 10、B 11、D 12、A 13、D 14、B 15、B 16、D 17、C 18、B 19、D 20、A 21、B 22、C 23、B 24、C 25、B 三、判断正误1、 2、 3、 4、 5、 6、 7、 8、 9、10、 11、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四、改错:1 “的”多余,应删除。2、 “的”的存在造成歧义,应删除。3、宾语残缺,应

20、在“奖金”之后加上“制度”。4、动宾搭配时顾此失彼,应把“坐”改为“用”。5、 动词“感到”要带动词性宾语,可改为“感到了婆媳之间的气氛相当紧张”。6、“减少”不能用倍数,可改为“饲料成本减少一半”。7、 该句缺少一个必要的主语,删去“使”,“终于”移到主语“我们”的后边。8、 “不管”改为“尽管”,“终于”改为“还是”。9、“在上”,“在下”等句法格式中,只能嵌入名词性的词语,而“起早睡晚、终日劳动”是动词性短语,应改成“在的情况下”10、 关联词语位置不当,分句主语相同,关联词语要放到分句主语之后。五、语言现象分析(三) (三) 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列多层次短语1、 1、 昨 天 从 家 乡

21、 传 来 振 奋 人 心 的 好 消 息状 中 状 中 动 | 宾 定 ) 中 定 )中2、 2、 希 望 参 加 去 北 京 的 旅 行 团动 | 宾 动 | 宾 定 ) 中 动 | 宾3、 3、 派 人 去 通 知 小 王 马 上 来 报 到兼 语 主| 谓 连 谓 兼 语 主 | 谓 连 谓 状中4、 4、 痛 得 我 差 点 掉 眼 泪中 补 主 | 谓 状 中 动| 宾5、 5、 他 能 不 能 马 上 来 还 是 个 问 题 主 | 谓 主 | 谓 状 中 状 中 动 | 宾 联+合 状 中 定) 中6、 6、 把 你 妹 妹 小 英 的 情 况 给 大 家 介 绍 一 下 状 中

22、 介 | 宾 状 中 定 ) 中 介 | 宾 中 补 同 = 位 定)中7、 7、 做 一 个 有 理 想 有 作 为 的 青 年动 | 宾 定 ) 中 定 ) 中 联 + 合 动 | 宾 动| 宾8、 8、 世 界 珍 贵 稀 有 动 物 熊 猫 的 故 乡 中 国 同 = 位 定 ) 中 同 = 位 定 ) 中 定 )中 联 + 合9、 9、 王 才 喝 口 水 站 起 身 走 了 出 去主 | 谓 连 谓 动 | 宾 动 | 宾 中 补10、告 诉 我 他 怎 样 来 这 儿 动 | 宾 动 | 宾 主 | 谓 状 中 动| 宾(四) (四) 分化下列歧义短语 1、他的哥哥和妹妹的三位朋

23、友 他的哥哥和妹妹的三位朋友 联 + 合 定 ) 中 2、看打乒乓球的中小学生 看 打乒乓球的中小学生 定 ) 中 动| 宾 3、我们 五人 一组 我们 五人 一组 主 | 谓 主 | 谓 主 | 谓 同 = 位 4、关于植树造林的建议 关于植树造林的建议 介 | 宾 定 ) 中 5、骂 他朋友的孩子 骂他朋友的孩子 动 | 宾 定 ) 中 6、安排 好工作 安排好 工作 动 | 宾 动 | 宾 7、非洲 语言研究 非洲语言 研究 定 | 中 定 | 中 8、他兄弟 小刚和小明 他兄弟小刚和小明 同 = 位 联 + 合 9、撞倒他的自行车 撞倒他的自行车 动 | 宾 定 ) 中 10、摩托车和

24、汽车的零件 摩托车和汽车的零件 联 + 合 定 ) 中(三)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型并分析它们的层次成分1、 2、 这 件 事 给 了 他 很 深 刻 的 教 训。句型:主谓句动词谓语句动宾 主 | 谓 谓语句双宾句 定)中 动 | 宾 动 | 宾 定 )中 2、 3、 我 弟 弟 极 力 主 张 到 杭 州 去 旅 游。句型:主谓句动词谓语句动 主 | 谓 宾谓语句 定 )中状 中 动 | 宾 3、据说,厂 长 已 经 找 了 你 三 回 了。句型:主谓句动词谓语句动补谓语 主 | 谓 句 状 中 中 补 动 | 宾 4、这 个 问 题 回 答 的 人 不 多。句型:主谓句主谓谓语句 主 | 谓

25、定 ) 中 主 | 谓5、 这 台 计 算 机 学 校 的。句型:主谓句名词谓语句 主 | 谓定 ) 中 的字短语 6、老 王 劝 他 马 上 骑 车 去 请 医 生。句型:主谓句动词谓语句兼语连谓 主 | 谓 连用句 兼 语 主 | 谓连 谓7、 我 们 对 他 的 品 德 还 是 很 清 楚 的。句型:主谓句形容词谓语句 主 | 谓 状 中 状 中 动 | 宾8、 叔 叔, 你 去 动 员 他 留 下 来 看 戏。句型:主谓句连谓兼语连谓 主 | 谓 连用句 连 谓 兼 语 主 | 谓 连 谓9、中 国 女 排 飞 到 漳 州 开 始 训 练。句型:主谓句动词谓语句连谓 主 | 谓 谓语句

26、 定 ) 中 连 谓 中补 动| 宾(四)分析下列多重复句4、 4、 车摇慢了,| 线抽快了,| 线就会断头;| 车摇快了,| 线抽慢了,| 毛并列 假设 并列 并列 假设 卷、棉条就会拧成绳,| 线就会打成结。 并列5、 5、 掌柜是一幅凶脸孔,| 主顾也没有好声气,| 教人活泼不得;| 只有孔乙己到店, 并列 因果 并列 | 才可以笑几声,|所以至今记得。条件 因果6、 6、 里有许许多多的事他不明白,| 听朋友们在茶馆里议论更使他发胡涂,| 因为一 递进 因果人一个说法,| 而且都说得不到家。 递进 4、虽然是满月,| 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 所以不能朗照;| 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 转

27、折 因果 转折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是别有风味的。 5、固然,如果不认识矛盾的普遍性,| 就无从发现事物运动发展的普遍原因或普遍的根 因果据,| 但是,如果不研究矛盾的特殊性,| 就无从确定一事物不同于它事物的特殊本质,| 转折 假设 并列就无从发现事物运动发展的特殊原因。 6、内容有分量,| 尽管文章短小,| 也是有分量的;| 如果内容没有分量,| 不管写 假设 转折 并列 假设多长,| 也没有分量,| 所以不能只看量,| 要讲求质。条件 因果 递进 7、北京是美丽的,我知道,| 因为我不但是北京人,| 而且到过欧美,| 看见过许多西 因果 递进 顺承方的名城。8、只要我们在今后进一步改善对

28、青年的思想教育工作,| 把国家的真实情况告诉他们, 并列|并且努力纠正我们工作中的错误,| 我们就一定能够帮助广大青年自觉地克服自己的弱点,递进 条件| 勇敢地迎接自己的战斗任务。并列9、现在一些中低焦油含量的香烟虽然减少了对肺部的损害,| 但是并不等于此类香烟 转折无毒,| 因为只要香烟燃烧,| 就会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和其他有毒物质,| 就会对机体继因果 条件 并列续造成损害。10、他早想在路上拾得一注钱,| 但至今还没有见;| 他想在自己的破屋里寻到一注 转折 并列钱,| 慌张的回顾,| 但屋里是空虚而且了然。 顺承 转折 11、塑料不腐烂分解是一大长处,| 因为当塑料垃圾被深埋时,它永远

29、不会变成任何有 解说 毒的化学物质污染人类生存的环境,| 即使是被焚烧,| 大部分塑料也不会释放出有毒气体。因果 假设12、宋师毕竟是个快乐的人,| 虽然也苦恼了几天,| 装过几天病,| 但过了那股劲, 因果 并列 转折| 憎恨的情绪慢慢也淡了,| 对小娥也管得不那样紧了。因果 并列 13、拉车的人们,只要今天还不至于挨饿,| 就懒得去张罗买卖:| 有的把车放在有些条件 解说阴凉的地方,| 坐在车上打盹;| 有的钻进小茶馆去喝茶;| 有的根本没有拉出车来,| 顺承 并列 并列 并列只到街上看看有没有出车的可能。 14、这个院子,虽然不气派,| 甚至连一条平坦的路也没有,| 下雨到处是水塘和泥坑

30、, 递进 解说| 但却时有漂亮的卧车驶入,| 都是找人事局那位陈科长的。转折 目的15、尽管古代的一些作家,并不完全是唯物主义者,| 但是他们既然是现实主义者,| 转折 因果他们思想中就不能不具有唯物主义的成分,| 因而他们能够从艺术描写中反映出一定的客观因果真理。16、我们所以要隆重纪念阿耳伯特爱因斯坦,| 不仅是因为他一生的科学贡献对现代 因果科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而且还因为他勇于探索、勇于创新、为真理和社会而献身的 递进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是鼓舞我们为加速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奋斗的力量。 并列17、在周副主席的号召和影响下,整个村子的部队都搓米:| 有瓦片对瓦片搓的;| 有 解

31、说 并列石头对石头搓的;| 有的干脆就用手搓,| 手上磨出了血泡,| 但仍然愉快地搓。 并列 顺承 转折 18、叭儿狗如此宽容,| 别的狗也大可不必打了,| 因为它们虽然势利,| 但究竟还有 假设 因果 转折些像狼,| 带有野心,| 不至于如此骑墙。并列 因果19、我们无论认识什么事物,| 都必须全面地去看,| 不但要看到它的正面,| 而且 条件 并列 递进还要看到它的反面,| 否则,就不能有比较完全的和正确的认识。 条件20、革命精神是非常宝贵的,| 所以没有革命精神就没有革命行动,| 但是革命又是 因果 转折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 如果只讲革命精神,| 不讲物质利益,| 那就是唯心论

32、。 因果 并列 假设(五)指出下列一段话中使用的修辞格1、也妙,本来也算有点气魄的昆明湖,看起来只象一盆清水。万寿山,佛香阁,不过是些点缀的盆景。(两个比喻前后连用)2、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反复、比拟连用)3、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对偶套比喻)4、你是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而有些人却是出风头第一,休息第一,与自己第一。(对比套排比、反复)5、我想:翻身农奴索朗阿爸,不正是一颗亮闪闪的夜明星吗?(比喻兼反问)6、这种感情象红松那样,根深蒂固,狂风吹不动,暴雨浸不败,千秋万载永不凋谢。(比喻兼排比)7、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

33、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象火,粉的象霞,白的象雪。(回环兼拟人、排比套比喻)8、这就是文人学士究竟比不识字的奴才聪明,党国究竟比贾府高明,现在究竟比乾隆时候光明:三明主义。(排比、谐音双关、仿词、反语、借代)9、春分刚刚过去,清明即将到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是革命的春天,这是人民的春天,这是科学的春天:染我们张开双臂热烈地拥抱这个春天吧!(对偶、引用、对偶套比喻、排比套反复兼双关和借喻、拟人)10、足以纪念鲁迅的,是鲁迅自己的文章,自己的精神,自己的对于仇敌的认识与战斗。(排比兼反复)11、在血雨腥风里,毛竹青了又黄,黄了又青,不向敌人弯腰。竹叶烧了,还有竹枝;竹枝

34、断了,还有竹鞭;竹鞭砍了,还有深埋在土里的竹根。(回环、顶真、层递)12、风失去了雨前的野性,轻轻地抚摸着草根;水珠在草尖上闪光,象粒粒珍珠在闪耀;朵朵野花开得那么娇丽,红的似火,黄的似金(拟人、比喻、对偶套比喻)13、朝日不如残阳,晴天不如阴天,阴天不如月夜月夜,再加上点儿萤火,一闪一闪的在寻觅荒草里的幽灵似的。(排比、顶真、反复、比喻)14、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又是多么高尚啊!(拈连、通感、对比兼比拟)15、于今,汉匈一家,情同兄弟,兄弟之间,不就要长命相知,天长地久吗?长相知,才能不相疑;不相疑,才能长相知(顶真、比喻、反

35、问、回环)16、他品味着香醇的酒味,品味着众人的甜蜜的笑声,品味着新的生活。(排比、拈连、通感)17、总理的轿车开动了,我们的心哪,跟着总理向前,向前,忘记了卸装,忘记了时间,忘记了春寒许久许久,周总理的音容笑貌,在我脑际萦绕;周总理的谆谆教诲,在我心中回响。(比拟、反复、排比、对偶)18、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设问兼暗喻)19、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将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比拟套比喻)20、这种感情像红松那样,根深蒂固,狂风吹不动,暴雨浸不败,千秋万载永不凋谢。(明喻、夸张兼对偶)七、简答1、写出A、B、

36、C三组的重叠形式,说明为什么不能依照同形的重叠形式归并词类。A组不能受“很”修饰,D组却可以,为什么A组为形容词,D组反而是动词? A、笔直、血红、滚烫、雪白B、干净、漂亮、马虎、文静C、打扫、布置、调查、整理D、同情、害怕、理解、担心答:A组ABAB方式重叠,如“笔直笔直”,B组AABB方式重叠,如“干干净净”,C组也按ABAB方式重叠,如“打扫打扫”。虽然A和C在重叠方式这一点上相同,但它们之间的不同点更多:C组可以带宾语,A组不行;A组既不能受“很”修饰,也不能受“不”修饰,但可以进入“是的”格式中,而C组这些及物动词虽然不能受“很”修饰,但却能受“不”修饰,不能进入“是的”格式中。因此

37、,不能仅仅只凭重叠形式相同这一点来把A和C两组归为一类。D组可以受“很”修饰的同时又可以带宾语,如“很同情他”,因此还是动词。2、“爱、恨、希望”等是动词,经常受程度副词修饰;“笔直、雪亮、红彤彤、绿油油等是形容词,却不能受程度副词修饰,为什么说前者是动词,后者是形容词?答:一般动词不能受程度副词的修饰,但是“爱、恨、希望“等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有程度之别,所以可以手程度副词修饰。我们之所以判定这些是动词,是因为这些词都能做谓语中心,又能带宾语,如“爱祖国”、“恨敌人”。一般形容词可以受程度副词修饰,但是“笔直、雪亮、红彤彤、绿油油”等不受程度副词修饰,因为这些词本身含有程度深的意思。我们之所

38、以判定它们为形容词,是因为它们都可以做定域和谓语,不能带宾语。例如“笔直的大道”、“眼睛雪亮”等。3、举例说明动词和形容词的关系这两类词共同的语法功能主要有两条:(1)大都能受到副词“不”的修饰;(2)都经常作谓语或谓语中心词。它们相对立的语法功能差别主要也有两条:(1)能不能带宾语,能带的是动词,不能带的是形容词;(2)能不能受程度副词“很”的修饰,能加“很”的是形容词,不能加“很”的是动词,这两条要同时作鉴别标准。请看下表:例 词能不能带宾语能不能加“很”词 性1洗、赠送+-动 词2短、平常-+形容词3想、喜欢+动 词4休息、出发-?5碧绿、共同-?第一行是动词,第二行是形容词,功能对立,界线清楚。第三行能带宾语,又能加“很”,也是动词,不过主要是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困难在于第四、第五两行,都不能带宾语,也都不能加“很”。这就要用第三条功能差别来鉴定了,能不能受副词“没有”修饰,能加“没有”的是动词,不能加“没有”的是形容词。据此,可以确定,“休息”、“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