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61168178 上传时间:2022-03-10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6.83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1课: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第1课: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第1课: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资源描述:

《第1课: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课: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2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五谷:五谷:黍黍稷稷粟麦麦豆豆麻麻稻稻粟、稷、黍、稻、麦、菽粟、稷、黍、稻、麦、菽 考考你:六畜有哪些?考考你:六畜有哪些?猪猪马马牛牛羊羊鸡鸡狗狗2022-3-102022-3-10第第1 1课课农耕的主要方式和土地制度农耕的主要方式和土地制度一一. .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二二. .土地制度的变化土地制度的变化1.1.原始农业的发展(发展水平)原始农业的发展(发展水平)采集狩猎 种植养殖1)原始农业生产方式刀耕火种李志雄 张缘子摄影:新囡寨刀耕火种的流程陕西历史博物馆文物旧石器时期生产工具新石器时期生产工具陕西历史博物馆文物耒耒耜耜据说神农氏时期使用开始思考:原始农业的耕

2、作方式思考:原始农业的耕作方式 为什么是集体的石器锄耕?为什么是集体的石器锄耕?商周时期商周时期:金属与木、石农具并用贵重的青铜农具冶铁技术成熟冶铁技术成熟 铁犁牛耕是农业发展的革命性进铁犁牛耕是农业发展的革命性进步,极大的解放劳动力。步,极大的解放劳动力。“二牛抬杠”,也即文献中所说的“耦犁”。 一牛耕作操作更便捷牛耕技术的改进曲辕犁曲辕犁(唐唐)直辕犁直辕犁(唐之前唐之前)犁技术的改进不变的锄头不变的铁犁铁犁牛耕铁犁牛耕成为传统农业的基本耕作方式。生产方式变化:生产方式变化: 开沟排灌、除草培土、沤制绿肥、治虫灭害井田制井田制包括:国国家家、地主、地主、农民的土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地所有制国家

3、和地主国家和地主占大部分土占大部分土地,无地少地,无地少地的农民依地的农民依附于他们附于他们春秋形成,战国确立春秋形成,战国确立原因:生产力发展原因:生产力发展土土地私有化,地私有化,税制改革。税制改革。西周鼎盛,春秋崩溃西周鼎盛,春秋崩溃溥天之下溥天之下 莫非王土莫非王土二二. .土地制度的变化土地制度的变化封建土地所有制隐藏的可怕问题封建土地所有制隐藏的可怕问题土地兼并土地兼并 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 汉书食货志 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

4、百金,莫不志在良田。租核推原 清代从顺治初期到嘉庆中期,无锡地价上涨了20倍。土地私有、土地高保值、商品经济发土地私有、土地高保值、商品经济发展、土地买卖流行展、土地买卖流行思考:土地兼并严重的原因? 凡15岁以上的男子,每人授给种植谷物的露田(露田都是无主荒地)40亩,女子20亩。所受之田不准买卖,年老身死,还田给官府。 “北魏均田令内容节选”国家对策:国家对策:“均田均田” “限田限田”、政、政策策1.1.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革命最早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革命最早出现在出现在 ( )( )A.A. 西周晚期西周晚期 B.B. 春秋战国春秋战国 C. C. 秦朝秦朝 D. D. 汉朝汉朝B B2.2.从秦代到清代,在各种形式的土地私从秦代到清代,在各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有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 ( ( ) )A.A.君主土地私有制君主土地私有制 B.B.贵族土地私有制贵族土地私有制C.C.地主土地私有制地主土地私有制 D.D.自耕农土地私有制自耕农土地私有制C C3.3.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社会生产力显著提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是高的标志是 ( )( )A.A.牛耕的推广牛耕的推广 B.B.手工业的发展手工业的发展C.C.商业和城市的发展商业和城市的发展 D.D.铁器时代的到来铁器时代的到来A A 要交的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