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灌砂法密度试验稻谷文书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61143528 上传时间:2022-03-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5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标准灌砂法密度试验稻谷文书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标准灌砂法密度试验稻谷文书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标准灌砂法密度试验稻谷文书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标准灌砂法密度试验稻谷文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标准灌砂法密度试验稻谷文书(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标准灌砂法密度试验执行标准GB/T50123-2019土工试验方法标准1) 仪器设备本试验需用下列仪器设备灌砂法密度试验仪见附图。包括有:1.漏斗;2.漏斗架;3.防风筒;4.套环;附有三个固定器。2)台称:称量10kg,感量5g,或称量50kg,感量10g;3)量砂:粒径0.250.5mm干燥,清洁均匀砂1040kg;4)其他:量砂容器(有盖),直尺、铲土工具等。灌砂法密度试验仪(2)操作步骤(用套环)1)在试验地点,将面积约400c40c的一块地面铲平。如检查填土压实密度时应将表面未压实土层清除掉,并将压实土层铲去一部分(其深度视需要而定),使试坑底能达到规定的取土深度。附图4.2灌砂法质

2、量密度试验仪2)称盛量砂的容器加量砂的质量,按附图4.2:将仪器放在整平的地面上,用固定器将套环位置固定。开漏斗阀,将量砂经漏斗灌入套环内,待套环灌满后,拿掉漏斗,漏斗架及防风筒(无风可不用防风筒),用直尺刮平套环上砂面,使与套环边缘齐平。将刮下的量砂细心倒回量砂容器,不得丢失,称量砂容器加*次剩余量砂质量。3)将套环内的量砂取出,称其质量,倒回量砂容器内,环内量砂允许有少部分仍留在环内。4)在套环内挖试坑。其尺寸大致如附表4.5。试坑尺寸与相应的zui大粒径,附表4.5挖坑时要特别小心,将已松动的试样全部取出。放入盛试样的容器内,将盖盖好,称容器加试样质量,并取代表性试样,测定其含水量。灌砂

3、法容重试验仪5)在套环上重新装上防风筒、漏斗架及漏斗。将量砂经漏斗灌入试坑内。量砂下落速度应大致相等,直至灌满套环。6)取掉漏斗、漏斗架及防风筒,用直尺刮平套环上的砂面,使与套环边缘齐平。刮下的量砂全部倒回量砂容器内,不得丢失。称量砂容器加第二次剩余量砂质量。7)本试验称质量精度:称量小于10kg为5g;大于10kg时为10g。灌砂法容重试验仪8)按下式计算湿质量密度及干质量密度:式中po质量密度(g/cm);pd干质量密度(g/cm);m1量砂容器加原有量砂总质量(g);m2量砂容器加*次剩余量砂质量(g);m3从套环中取出的量砂质量(g);m4试样容器加试样质量(包括少量遗留量砂质量(g)

4、;m5量砂容器加第二次剩余量砂质量(g);m6试样容器质量(g);w1含水量(%);pn往试坑内灌砂时量砂的平均质量密度(g/cm);ps挖试坑前,往套环内灌砂时量砂的平均质量密度(g/cm),计算至0.01(g/cm)。,灌砂法容重试验仪若量砂被浸湿或混有杂质时,应充分风干过筛后再行使用。土中有很大孔隙,量砂可能进入其孔隙时,可按天然地面或试坑外形,松弛地放一层柔软纱布,再向套环或试坑中灌入量砂。因量砂质量密度随灌砂时量砂的落距及试坑尺寸而不同,故式中的量砂质量密度ps及pn必须采用与灌砂条件相适应的质量密度。若经量砂质量密度校验证明ps与pn相差很小时,式中ps可用pn代替。,灌砂法容重试验仪3)操作步骤(不用套环)1)按用套环操作步骤准备试验地点,在刮平的地面上按其操作步骤4)的规定挖坑。2)称盛量砂容器加量砂总质量,在试坑上放置防风筒和漏斗,将量砂经漏斗灌入试坑内,量砂下落速度应大致相等,直至灌满套环。3)试坑灌漏量砂后,去掉漏斗及防风筒,用直尺刮平量砂表面,使与原地面齐平,将多余的量砂倒回量砂容器,不足时可以补充。称量砂容器加剩余量砂质量。,灌砂法容重试验仪4)按下式计算湿质量密度及干质量密度:式中m7量砂容器加剩余量砂质量(g),计算至0.01(g/cm)。5)本试验需进行二次平行测定,取其算术平均值记录。3建筑业c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