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技术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61135972 上传时间:2022-03-10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41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网络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网络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网络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资源描述:

《网络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技术(3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网络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技术第1章 网络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技术21.1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21.2 网络综合布线技术的发展31.2.1六类布线31.2.2七类布线41.2.3光纤网51.3 综合布线系统的基本概念61.4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的各个子系统71.4.1工作区系统71.4.2水平干线系统71.4.3垂直干线子系统81.4.4 管理间子系统81.4.5 楼宇(建筑群)子系统91.4.6 设备间子系统10第2章 网络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技术常用标准22.1 综合布线现行标准体系及发展动态22.1.1 综合布线相关国际标准组织与机构22.1.2 综合布线系统的主要国内外标准32.1.3 我国综合布线

2、标准发展的四个阶段72.1.4 综合布线标准发展中用户关注的问题82.1.5 综合布线其他相关标准92.2 我国综合布线标准内容介绍112.2.1 系统设计112.2.2 系统指标15第1章 网络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技术综合布线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多学科交叉的新工程技术领域,涉及许多理论和技术问题,它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与建筑技术紧密结合的产物。现在,无论是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还是商住楼、写字楼,都离不开现代化的办公及信息传输系统,而这些系统都是由综合布线来支持的。1.1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几乎与计算机的发展一同起步。1968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主

3、持研制的ARPA计算机网络的诞生,是计算机网络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自从它投入运行以后,世界各地的计算机网络迅速发展,极大地提高了资源的共享。20世纪80年代,随着微机的发展产生了局域网,以及Internet的飞速发展,使计算机不再是孤单的机器,而成为联结整个社会的基础设施。现在网络的使用正在被扩展到新的领域,多种系统的横向整合,迫使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综合布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最近的几年之内,综合布线技术在突飞猛进地发展着。Intel公司的摩尔曾阐述了著名的“摩尔定律”:即每18个月到2年,计算机硬件的速度提高一倍、体积缩小一倍、价格降低一陪。如果照此发展速度来计算,作为信息网络物理

4、介质的综合布线,现有的五类布线系统很快就会用到极限,但事实上,作为一个优质的综合布线系统,其设计寿命一般都在15年以上,这种矛盾如何解决呢?我们的布线产品的生产厂商未雨绸缪,已经为我们准备了超五类、六类、甚至七类的布线产品。1.2 网络综合布线技术的发展1984年,世界上第一座智能大厦产生。人们对美国哈特福特市的一座旧式大楼进行改造,对空调、电梯、照明、防火防盗系统等采用计算机监控,为客户提供语音通信、文字处理、电子文件以及情报资料等信息服务。同时多家公司转入布线领域,但各厂家之间产品兼容性差。1985年初,计算机工业协会(CCIA)提出对大楼布线系统标准化的倡议,美国电子工业协会(EIA)和

5、美国电信工业协会(TIA)开始标准化制定工作。1991年7月,ANSI/EIA/TIA568即商业大楼电信布线标准问世,同时,与布线通道及空间、管理、电缆性能及连接硬件性能等有关的相关标准也同时推出。1995年底,EIA/TIA568标准正式更新为EIA/TIA/568A,同时,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推出相应标准ISO/IEC/IS11801。1997年TIA出台六类布线系统草案,同期,基于光纤的千兆网络标准推出。1999年到今,TIA又陆续推出了六类布线系统正式标准,ISO推出七类布线标准。综合布线是自20世纪90年代初传入我国的,随着我国政府大力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市场需求在不断的扩大,

6、庞大的市场需求促进了该产业的快速发展。1.2.1六类布线2002年6月17日,前后长达五年的六类布线系统标准终于尘埃落定,综合布线六类双绞线传输标准正式获得了通过。六类双绞线布线正式标准(标准号:ANSI/TIA/EIA-568B.2-1)的推出,对布线厂商、系统集成商、测试服务提供商及用户都有非常大的意义,迈出了结构化布线历史性的一步。TIA568B从此真正成为一个能够全面满足目前的网络发展状况,解决网络建设的基础标准集。在千兆网络即将成为网络建设的普遍需求时,作为网络的骨架,六类布线标准的推出成为千兆网络的及时雨,为建设基于千兆以太网的新一代网络在物理层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TIA宣布

7、6月24日正式出版六类布线标准,作为商业建筑布线系统系列标准TIA/EIA-568-B中的一个附录,这是TIA发布的最成功的标准之一。新的六类标准对平衡双绞电缆、连接硬件、跳线、通道和永久链路作了详细的要求,提供了1250MHz频率范围内实验室和现场测试程序的实际性能检验。六类系统保证在200MHz时综合衰减串扰比ACR(功率累加衰减串扰比PSACR)时为正直,它提供两倍于超五类的带宽,大大提高了信噪比性能余量。此外,六类标准还包括提高电磁兼容性时对线缆和连接硬件平衡建议。六类布线标准将是未来UTP布线的极限标准,为用户选择更高性能的产品提供依据,同时,它也应当满足网络应用标准组织的要求。六类

8、标准草案中的规定涉及到介质、布线距离、接口类型、拓扑结构、安装实施、信道性能及线缆和连接硬件性能等多方面的要求。六类标准规定了铜缆布线系统应用当能提供的最高性能,规定允许使用的线缆及连接类型为UTP或STP;整个系统包括应用和借口类型都要向下兼容性,即新的六类布线系统上可以运行以前在三类或五类系统上运行的应用,拥护接口应采用8位模块化插座。同五类标准一样,六类布线标准也采用星型拓扑结构,要求的布线距离为:基本链路的长度不能超过90m,信道长度不能超过100m。六类产品及系统的频率范围应当在1250MHz之间,最高可到达到350MHz,对系统中的线缆、连接硬件、基本链路及信道所有频率点都需测试以

9、下几种参数:衰减(Attenuation)、回损(Return Loss)、延迟/失真(Delay/Skew)、功率累加近端串扰(PowerSum NEXT)、等效远端串扰(ELFEXT)、功率累加等效远端串扰(PowerSum ELFEXT)、平衡(Balance:LCL,LCTL)。1.2.2七类布线 七类标准是一套在100欧姆双绞线上支持最高600MHz带宽传输的布线标准。1997年9月,ISO/IEC确定七类布线标准的研发。与四类、五类、超五类和六类相比,七类具有更高的传输带宽(至少600MHz)。从七类标准开始,布线历史上出现了和“RJ”型和“非RJ”型接口的划分。由于“RJ型”接口

10、目前达不到600MHz的传输带宽,七类标准还没有最终论断,目前国际上正在积极研讨七类标准草案。 “非RJ型”七类布线技术完全打破了传统的8芯模块化RJ型接口设计,从RJ型接口的限制脱离出来,不仅使七类的传输带宽达到1.2GHz,还开创了全新的1、2、4对的模块化形式,这是一种新型的满足线对和线对隔离、紧凑、高可靠性、安装便捷的接口形式。 七类布线有着较大的竞争优势。(1至少600MHz的传输速率正在制定中的“非RJ型”七类标准,不仅要求七类部件的链路和信道标准将提供过去的双绞线布线系统不可比拟的传输速率(逼近光纤传输速率,目前标准要求七类的传输带宽高达750MHz),而且要求“全屏蔽”的电缆,

11、即每线对都单独屏蔽而且总体也屏蔽的双绞电缆,以保证最好的屏蔽效果。七类系统的强大嗓声免疫力和极低的对外辐射性能使得高速局域网不需要更昂贵的电子设备来进行复杂的编码和信号处理。与六类、超五类比较,“非RJ型”七类在传输性能上的要求更高。六类/E级是目前不采用单独线对屏蔽形式而提供最高传输性能的技术,对绝大多数的商业应用,六类/E级的250MHz带宽在整个布线系统生命周期内对于用户来说是足够的,因此六类/E级是商业大楼布线的最佳选择。而七类/F级的目标是要比任何平衡电缆的每一个传输参数性能要好。例如,其信道要求至少在600MHz时PSACR(功率累加衰减串扰比)要大于零。(2低成本人们可能有这样的

12、疑问:既然“非RJ型”七类布线可以达到光纤的传输性能,为什么不使用光纤来代替“非RJ型”七类布线系统呢?主要的原因是:首先,成本问题。与一个光纤局域网的全部造价相比较,“非RJ型”七类布线具有明显优势,对24个SYSTEM7(SYSTEM7采用全屏蔽的TERA连接头,具有每一线对可达1GHz传输性能的标准双绞线布线系统解决方案)和62.5/125m多模光纤信道系统的安装作为一个成本比较研究后发现,二者的安装成本接近,但一个光纤局域网设备大约是铜缆设备的六倍。但考虑全部的局域网网络安装成本时,SYSTEM7不仅能提供高带宽,而且其成本只是多模光纤的一半。其二是“非RJ型”七类/F级具有光纤所不具

13、备的功能,由于“非RJ型”七类/F级的每线对均单独屏蔽,极大地减少了线对之间的串扰,这样允许SYSTEM7能在同一跟电缆内支持语音、数据、视频多媒体等应用。在工作区或电信间,TERA有1对、2对、4对模块连接插头形式,实现了在同一个插座连接多种应用设备。由于“非RJ型”七类布线系统采用“全屏蔽”电缆,它能填补那些以屏蔽的双绞线系统为主的地区,如部分欧洲和亚洲市场的需求。全屏蔽解决方案主要应用于严重电磁干扰环境,如一些广播站,电台等。另外,应用于那些处于安全目的,要求电磁辐射极低的环境。采用“非RJ型”七类/F级布线系统可以受益于其尖端技术性能,在财政、保险和那些信息传输量需求很大的企业很适用。

14、另外宽带智能小区和商业大楼也是潜在的市场。1.2.3光纤网全光网,原理上讲就是网络中一直到终端用户节点之间的信号通信道仍然保持着光的形式,即端到端的全光路,中间没有光电转化器。数据从源节点到目的节点的传输过程都在光域内进行,而其在各网络节点的交换则使用高可靠、大容量和高度灵活的光交叉连接设备(OXC)。全光网的基本结构可以分为光网络层和电网络层。光链路相连的部分称为光网络层,该层引入了WDM(波分复用技术)技术,可以在一个光网络中传输多个波长的光信号。在网络节点之间采用OXC,通过对光信号进行交叉连接,能灵活有效的管理光纤传输网络。光纤用户网的主要技术是光波传输技术,目前光纤传输的复用技术发展

15、相当快,多数已处于实用化。复用技术用得最多的有时分复用(TDM)、波分复用(WDM)、频分复用(FDM)、码分复用(CDM)等。根据光纤接入用户可分为FTTC、FTTZ、FTTO、FTTF、FTTH等FTTH是接入网的长期发展目标,各个国家都有明确的发展目标,但是由于成本、用户需求和市场等方面的原因,FTTH仍然是一个长期的任务。目前主要是实现FTTC,从而ONU到用户仍利用已有的铜线双绞线,采用xDSL传送所需信号。根据业务的发展,光纤逐渐向家庭延伸,从窄带业务逐渐向宽带业务升级。WDM-PON超级PON可以适应将来更进一步发展的需要。我国接入网当前发展战略重点已经转向能满足未来宽带多媒体需

16、求的宽带接入领域(网络瓶颈之所在)。而在现实宽带接入的各种技术手段中,光纤接入网是最能适应未来发展的解决方案,特别是ATM无源光网络(ATM-PON)是综合宽带接入的经济有效的方式。在国外,美国南方贝尔、法国电信、英国电信、CNET、日本NTT、德国电信、KPN、SwissCom、SBC 、Telecom Italia/CSELT等国际机构在全业务接入网的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均已做出基于ITU-TG.983建议的系统级APON实验或商业用产品。在国内,我国在光宽带网络的研究、开发方面起步较晚,在ASIG芯片工艺、微电子、元器件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有较大的差距。另外,接入网的规划涉及到技

17、术、经济、标准、政策法规等多方面的问题,并非某一商家持有先进技术就能投入市场运营。近年来化为等公司推出了基于PON的产品,但仍然属于窄带系统。随着未来宽带业务的增加,市场驱动将使宽带接入成为必然趋势。相对于铜缆布线或光纤+铜缆布线的来说,全光网络在技术领先、安装维护简单、使用环境更广。但全光网络在系统总造价、光网络设备价格方面仍是制约其推广的瓶颈。全光网络逐步代替铜缆网络将是一个大的趋势。1.3 综合布线系统的基本概念综合布线系统(也称为建筑物与建筑综合布线系统)指用通信电缆、光缆、各种软电缆及有关连接硬件构成的通用布线系统,它能支持语音、数据、影像和其他信息技术的标准应用系统。综合布线系统是

18、建筑物或建筑群内的传输网络,他能使语音和数据通信设备、交换设备和其他信息管理系统彼此想连接,包括建筑物到外部网络的连接点与工作区的语音或数据终端之间的所有电缆及相关联的布线部件。综合布线是集成网络系统实现的基础,它能够支持数据、话音及其图像等的传输要求,成为现今和未来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系统的有力支撑环境。同时,作为开发系统,综合布线也为其他系统的接入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综合布线系统与智能大厦的发展紧密相关,是智能大厦的实现基础。智能大厦具有舒适性、安全性、方便性、经济性和先进性等特点。智能大厦一般包括:中央计算机控制系统、楼宇控制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通信自动化系统、消防自动化系统、安保自动化系统

19、等,它通过对建筑物的四个基本要素(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以及它们内在联系最优化设计,提供一个投资合理、同时又拥有高效率的幽雅舒适、便利快捷、高度安全的环境空间。综合布线系统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另一方面,综合布线系统是生活小区智能化的基础。社会的信息唤起了人们对住宅智能化的要求,人们从没有如此近的被各种信息和媒体联系在一起。业主们开始考虑在舒适的家中了解他们想知道的各种信息。在家办公、在家炒股、互动电视住宅自控等等新生事物为他们所关注。智能化住宅小区近几年成了一个热门的话题。智能住宅小区系统这个概念有两层含义,他是有智能住宅(小区)综合布线系统和基于该系统上的人性化的各种各样多媒体应用所组

20、成。所以说综合布线系统又是智能化小区实现的基础。1.4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的各个子系统1.4.1工作区子系统工作区子系统又称为服务区子系统,它是由跳线与信息插座所连接的设备(中断或工作站)组成,其中信息插座包括协墙上型、地面型、桌上型等,常用的终端设备包括计算机、电话机、传真机、报警探头、摄像机、监视器、各种传感器件、音响设备等。在进行终端设备和I/O连接时可能需要某种传输电子装置,但这种装置并不是工作区子系统的一部分,如调制解调器可以作为终端与他设备之间的兼容性设备,为传输距离的延长提供所需的转换信号,但却不是工作区子系统的一部分。在工作区子系统的设计方面,必须要注意以下几点:(1从RJ45插

21、座到设备间的连线用双绞线,且不要超过5m。(2RJ45插座必须安装在墙壁上或不易被触碰到的地方。(3RJ45信息插座与电源插座等应尽量保持20cm以上的距离。(4对于墙上型信息插座和电源插座,其底边沿线距离地板水平面一般应为30cm。1.4.2水平子系统水平子系统又称水平干线子系统,它将垂直干线子系统线路延伸到用户工作区,实现信息插座和管理间子系统的连接,包括工作区与楼层配线间之间的所有电缆、连接硬件(信息插座、插头、端接水平传输介质的配线架、跳线架等)、跳线线缆及附件。一般采用星型结构,它与垂直干线子系统的区别是:水平干线系统总是一个楼层上,仅与信息插座、管理间子系统连接。在综合布线系统中,

22、水平干线子系统通常由4对UTP(非屏蔽双绞线)组成,能支持大多数现代化通信设备,如果有磁场干扰或信息保密时可用屏蔽双绞线,而在高 带宽应用时,则可以采用光缆。从用户工作区的信息插座开始,水平干线子系统在交叉处连接,或与小型通信系统中的一下任何一处进行互联:远程(卫星)通信连接间、干线接线间或设备间。在设备间中,当终端设备位于统一楼层时,水平干线子系统将在干线接线间或远程通信(卫星)接线间的交叉处连接。在水平干线子系统的设计中,综合布线的设计必须具有全面介质设施方面的知识,能够向用户或用户的决策提供完善而经济的设计。水平干线子系统的设计要点如下:(1确定介质布线方法和线缆的走向。(2双绞线的长度

23、一般不超过90m。(3尽量避免水平线路长距离与供电线路平行走线,应保持一定的距离(非屏蔽线缆一般为30cm,屏蔽线缆一般为7cm)。(4用线必须走线槽或在天花板吊顶内布线,尽量不走地面线槽。(5如在特定环境中布线要对传输介质进行保护,使用线槽或金属管道等。(6确定距离服务器接线间距离最近的I/O位置(7确定距离服务器接线间距离最远的I/O位置1.4.3垂直干线子系统垂直干线子系统也称骨干(Riser Backbone)子系统,提供建筑物的干线电缆、负责连接管理间子系统到设备间子系统的子系统,实现主配线架与中间配线架,计算机、PBX、控制中心与各管理子系统间的连接,该子系统由所有的布线电缆组成,

24、或由导线和光缆以及将此光缆连接到其他地方的相关支撑硬件组合而成。干线传输电缆的设计必须既满足当前的需要,又适合今后的发展,具有高性能和高可靠性,支持高速数据传输。在确定垂直子系统所需要的电缆总对数之前,必须确定电缆中话音和数据信号的共享原则。对于基本型每个工作区可选定2对,对于增强型每个工作区可选定3对双绞线,对于综合型每个工作区可在基本型或增强型的基础上增设光缆系统。传输介质包括一幢多层建筑物的楼层之间垂直布线的内部电缆或从主要单元(如计算机房或设备间)和其他干线接线间的电缆。为了与建筑群的其他建筑物进行通信,干线子系统将中继线交叉连接点和网络接口连接起来。网络接口通常放在设备相邻的房间。干

25、线子系统布线走向应选择干线线缆最短、最安全和最经济的路由。但干线子系统在系统设计施工时,就预留一定的线缆做冗余信道,这一点对于综合布线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可靠性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垂直干线子系统的设计要点如下:(1垂直干线子系统一般选用光缆,以提高传输速率。(2垂直干线子系统应为星形拓扑结构。(3垂直干线光缆的拐弯处不要用直角拐弯,而应该有相当的弧度,以避免光缆受损,干线电缆和光缆布线的交接不应该超过两次,从楼层配线到建筑群配线架间只应有一个配线架。(4线路不允许有转接点。(5为了防止语音传输对数据传输的干扰,语音主电缆和数据主电缆应分开。(6垂直主干线电缆要防遭破坏,确定每层楼的干线要求和防雷电设

26、施。(7满足整幢大楼的干线要求和防雷击设施。1.4.4 管理间子系统管理间子系统(Administrator Subsystem)主要是放置配线架的各配线间,由交连、互联和I/O组长。管理间子系统为连接其他子系统提供工具,它是连接吹主干线子系统和水平干线子系统的设备,其主要设备是配线架、交换机、机柜和电源。当需要多个配线间时,可以指定一个为主配线间,所有其他配线间为层配线架或中间配线间,从属于主配线间。管理间子系统应采用定点管理。场所的结构取决工作区,综合布线系统规模和选用的硬件。应根据应用环境用标记插入条来标出各个端接点。在交接区应有良好的标记系统,如建筑物名称、建筑物位置,区号,起始点和功

27、能等标志。管理间的配线设备应采用色标区别各类用途的配线区。交连和互联允许将通信线路定为或重定位在建筑物的不同部分,以便更容易地管理通信线路。I/O位于用户工作区和其他房间或办公室,使在移动终端设备shirt能够方便地进行插拨。在使用跨接线或插入线时,交叉连接允许将端接在单元一端的电缆上的通信线路连接到端接在单元另一端电缆上的线路。互联与交叉连接的目的相同,但它不使用跨接线或插入线,只使用带插头的导线、插座、适配器。互联和交叉连接也适用于光纤。在远程通行(卫星)界限区,如果是安装在墙上的布线区,交叉连接可以不要插入线,因为线路经常是通过跨接线连接到I/O上的。管理间子系统的布线设计要点如下:配线

28、架的配线对数由管理点信息点数决定。配线间的进出线路以及跳线应采用色表或者标签等进行明确标识。交换区用有良好的标记系统,如建筑物名称、位置、功能、起始点等。配线架一般由光配线盒和铜配线架组成。供电、接地、通风良好、机械承重合适,保持合理的温度、湿度和亮度。有HUB、交换器、路由器的地方要配有专用的稳压电源。采取防尘、防静电、防火和防雷击措施。1.4.5 楼宇(建筑群)子系统楼宇(建筑群)子系统,主要实现楼与楼之间的通信连接,一般采用光缆或同轴电缆,并配置相应设备,它支持楼宇之间通信所需的硬件,包括导线电缆、光缆以及防止电缆上的脉冲电压进入建筑物的电气保护装置。设计时应考虑布线系统周围的环境,确定

29、楼间传输介质和路由,并使线路长度符合相关网络标准规定,当然建议优先采用。在楼宇子系统中,会遇到室外敷设电缆问题,一般有三种情况:架空、直埋、地下管道。具体情况应根据现场的环境来决定,表1-1所示是建筑群子系统线缆敷设方式比较表。表1-1所示是建筑群子系统线缆敷设方式比较表。方式优点缺点管道提供比较好的保护:敷设容易、扩充、更换方便;美观初期投资高直埋有一定保护;初期投资低;美观扩充、更换不方便控架成本低、施工快安全可靠性低;不美观;除非有安装条件和路径,一般不采用在设计方面要注意的要点与垂直干线系统相同。1.4.6 设备间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也称设备子系统(Equipment)子系统,主要用于放

30、置各种电气设备,其位置和大小应该根据系统分布、规模以及设备的数量来具体确定,由电缆、连接器和相关支撑硬件组成,通过电缆把各种公用系统设备互连起来。设备间的主要设备有数字程控交换机、计算机网络设备、服务器、楼宇自控设备主机等。它们可以放在一起,也可分别设置。在较大型的综合布线中,可以将计算机设备、数字程控交换机、楼宇自控设备主机分别设置机房,把与综合布线密切相关的硬件设备放在设备间,计算机网络设备的机房在离设备间不远的位置。设备间子系统在设计方面要注意的要点如下:(1设备间的位置和大小应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布线规模和管理方式及应用系统设备的数量综合考虑。(2设备间要有足够的空间。(3良好的工作环境

31、:温度应保持在0度到27度、相对湿度应保持在60%80%、亮度适宜。(4设备间内所有进出线装置或设备应采用色表或色标区分各种用途。(5设备间具有防静电、防尘、防火和防雷击措施。第2章 网络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技术常用标准熟悉和了解综合布线现行标准对于综合布线系统设计、项目实施、验收和维护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本章对有关综合布线行业标准的发展历史、变更和最新标准做了比较详细的介绍,重点介绍了2007年4月6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311-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2.1 综合布线现行标准体系及发展动态 随着综合布线系统技术的不断发展,与之相关的综合布线系统的国内和国际标准也更加规

32、范化、标准化和开放化。国际标准化组织和国内标准化组织都在努力制定更新的标准以满足技术和市场的需求,标准的完善也使市场更加规范化。 2.1.1 综合布线相关国际标准组织与机构 ANSI 美国国家标准协会 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s Institute BICSI 国际建筑业咨询服务 Building Industry Consulting Service International CCITT 国际电报和电话协商委员会 Consultative Committee on International Telegraphy and Telephony EIA 电子行业协会

33、 Electronic Industries Association ICEA 绝缘电缆工程师协会 Insulated Cable Engineers Association IEC 国际电工委员会 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 IEEE 美国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 ISO 国际标准化组织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 ITU-TSS 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化分部 International Telec

34、ommunications UnionTelecommunications Standardization Section NEMA 国家电气制造商协会! National Electrical 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 NFPA 国家防火协会 National Fire Protection Association TIA 电信行业协会 Telecommunications Industry Association UL 安全实验室 Underwriters Laboratories ETL 电子测试实验室 Electronic Testing Laboratori

35、es FCC 美国联邦电信委员会 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U.S.) NEC 国家电气规范 National Electrical Code(issued by the NFPA in the U.S.) CSA 加拿大标准协会 Canadian Standards Association ISC 加拿大工业技术协会 Industry and Science Canada SCC 加拿大标准委员会 Standards Council of Canada 这些组织都在不断努力制定更新新的标准以满足技术和适应市场的需求。 2.1.2 综合布线系统的主要国

36、内外标准 目前我国布线行业主要参照国际标准、美洲标准、欧洲标准、国家标准、国内行业标准及相应的地方标准实施。 1.国际标准 最早的综合布线标准起源于美国,1991年美国国家标准协会制定了TIA/EIA568民用建筑线缆标准,经改进后于1995年10月正式将TIA/EIA568修订为TIA/EIA568A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技术委员会(ISO/IEC)于1988年开始,在美国国家标准协会制定的有关综合布线标准基础上修改,1995年7月正式公布ISO/IEC 11801:1995(E)信息技术用户建筑物综合布线,作为国际标准,供各个国家使用。随后,英国、法国、德国等国联合于1995年7月

37、制定了欧洲标准(EN 50173),供欧洲一些国家使用。 目前常用的综合布线国际标准有: 美国国家标准协会TIA/EIA 568A 商业建筑物电信布线标准 国际布线标准ISO/IEC 11801:1995(E)信息技术用户建筑物综合布线 国际标准ISO/IEC 11801是由联合技术委员会ISO/IEC JTC1的SC 25/WG 3工作组在1995年制定发布的,这个标准把有关元器件和测试方法归入国际标准。 目前该标准有三个版本: ISO/IEC 11801:1995 ISO/IEC 11801:2000 ISO/IEC 11801:2000(目前是草案)。 ISO/IEC 11801的修订稿

38、ISO/IEC 11801:2000修正了对链路的定义。ISO/IEC认为以往的链路定义应被永久链路和通道的定义所取代。此外,该标准还规定了永久链路和通道的等效远端串扰ELFEXT、综合近端串扰、传输延迟。而且,修订稿也将提高近端串扰等传统参数的指标。应当注意的是,修订稿的颁布,可能使一些全部由符合现行5类布线标准的线缆和元件组成的系统达不到D级类系统的永久链路和通道的参数要求。 另外,ISO/IEC即将推出第2版的ISO/IEC 11801规范ISO/IEC 11801:2000。这个新规范将定义6类、7类布线的标准(截至目前只有瑞士和德国有相应标准问世),给布线技术带来革命性的影响。第2版

39、的ISO/IEC 11801规范将把5类D级的系统按照超5类重新定义,以确保所有的5类系统均可运行千兆位以太网。更为重要的是,6类和7类链路将在这一版的规范中定义。布线系统的电磁兼容性(EMC)问题也将在新版的ISO/IEC 11801中考虑。 ISO/IEC 11801:Draft Amendment 2 to ISO/IEC 11801 ClassD(1995 FDAM2) 这个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对应于TIA/EIA-568-A-1和TIA/EIA-568-A-5两增编内容的规范,这个标准将成为下一个新的D级链路布线的标准内容。 PROPOSED ISO/IEC 11801-A(即将公布

40、的ISO/IEC 11801-A) 这是即将公布的下一个11801规范,它集合了以前版本的修正并加入了对E级和F级链路布线电缆和连接硬件的规范。它也将增加关于宽带多模光纤(50/125m)的标准化问题,这类系统将在300m距离内支持10Gbps数据传输。 欧洲标准EN 50173建筑物布线标准 美国国家标准协会TIA/EIA 569A商业建筑物电信布线路径及空间距标准 美国国家标准协会TIA/EIA TSB67非屏蔽双绞线布线系统传输性能现场测试规范 美国国家标准协会TIA/EIA TSB72集中式光缆布线准则 美国国家标准协会TIA/EIA TSB75大开间办公环境的附加水平布线惯例 各国制

41、定的标准有所侧重,美洲一些国家制定的标准没有提及电磁干扰方面内容,国际布线标准提及一部分但不全面,而欧洲一些国家制定的标准很注重解决电磁干扰的问题。因此美洲一些国家制定的标准要求使用非屏蔽双绞线及相关连接器件,而欧洲一些国家制定的标准则要求使用屏蔽双绞线及相关连接器件。2.美洲标准TIA/EIA标准主要包括内容: 568(1991)商业建筑通信布线标准 569(1990)商业建筑电信布线路径和空间标准 570(1991)居住和轻型商业建筑标准 606(1993)商业建筑电信布线基础设施管理标准 607(1994)商业建筑中电信布线接地及连接要求 商业布线系统的标准制定计划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

42、年代中期,在此之前主要是由关键厂商对布线系统的分类起主导地位。标准内容如下: (1) TIA/EIA-568 1991年7月,由美国电子工业协会/电信工业协会发布了ANSI/TIA/EIA-568,即“商务大厦电信布线标准”,正式定义发布综合布线系统的线缆与相关组成部件的物理和电气指标。 1995年8月,ANSI/TIA/EIA-568-A出现,TSB36和TSB40被包括到ANSI/TIA/EIA-568的修订版本中,同时还附加了UTP的信道(Channel)在较差情况下布线系统的电气性能参数。 自TIA/EIA-568-A发布以来,随着更高性能产品的出现和市场应用需要的改变,对这个标准也提

43、出了更高的要求。委员会也相继公布了很多的标准增编、临时标准,以及技术公告(TSB)。为了简化下一代的568-A标准,TR42.1委员会决定将新标准“一化三”。每个部分都与现在的568-A章节有相同的着重点。 ANSI/TIA/EIA 568-B.1:第一部分,一般要求。该标准目前已发布,它最终将取代ANSI/TIA/EIA-568-A。这个标准着重于水平和主干布线拓扑、距离、介质选择、工作区连接、开放办公布线、电信与设备间、安装方法以及现场测试等内容。它集合了TSB67、TSB72、TSB75、TSB95、ANSI/EIA-568-A-2,A-3,A-5,TIA/EIA/IS-729等标准中的

44、内容。 ANSI/TIA/EIA 568-B.2:第二部分,平衡双绞线布线系统。这个标准着重于平衡双绞线电缆、跳线、连接硬件的电气和机械性能规范以及部件可靠性测试规范、现场测试仪性能规范、实验室与现场测试仪比对方法等内容。它集合了ANSI/TIA/EIA-568-A-1和部分ANSI/TIA/EIA-568-A-2、ANSI/TIA/EIA-568-A-3、ANSI/TIA/EIA-568-A-4、ANSI/TIA/EIA-568-A-5、IS729、TSB95中的内容。 ANSI/TIA/EIA 568-B.2.1:ANSI/TIA/EIA 568-B.2的增编,是目前第一个关于6类布线系统

45、的标准。 ANSI/TIA/EIA 568-B.3:第三部分,光纤布线部件标准。这个标准定义光纤布线系统的部件和传输性能指标,包括光缆、光跳线和连接硬件的电气与机械性能要求,器件可靠性测试规范,现场测试性能规范。该标准将取代ANSI/TIA/EIA 568-A中的相应内容。 (2) TSB36 1991年11月,TIA公布了技术白皮书TSB36,即“非屏蔽双绞线附加参数”,该白皮书进一步以“Category”定义了UTP性能指标。TSB36包括1类至5类线的定义,并明确地列出了3类、4类、5类线的物理和电气参数指标。 (3) TSB40 为了使布线连接硬件与线缆类别匹配,TIA发布了TSB40

46、,即“非屏蔽双绞线连接硬件的附加传输参数”。TSB40将布线连接硬件分为3类、4类、5类,同时,由于布线过程也会影响到布线性能,TSB40还包含了布线的具体操作规范。 (4) TSB95:1004对5类布线附加传输性能指南。 TSB-95提出了关于回波损耗和等效远端串扰(ELFEXT)的新的信道参数要求。这是为了保证已经广泛应用的传统5类布线系统能支持千兆以太网传输而设立的参数。由于这个标准是作为指导性的TSB投票的,所以它不是强制的标准。 一定要注意的是,不要用这个指导性的规范对新安装的5类布线系统进行测试。我们注意到,过去安装的5类布线系统即使能通过TSB-95的测试,但很多都通不过TIA

47、 568-A-5-2000的这个超5类即Cat.5e标准的检测。这是因为Cat.5e标准中的一些指标要比TSB-95严格。 (5) TIA/EIA/IS-729:100外屏蔽双绞线布线的技术规范。 这是一个对TIA-568-A和ISO/IEC 11801外屏蔽(ScTP)双绞线布线规范的临时性标准。它定义了ScTP链路和元器件的插座接口、屏蔽效能、安装方法等参数。 (6) TIA/EIA-569-A:商业建筑电信通道和空间标准 1990年10月公布,是加拿大标准协会(CSA)和电子行业协会(EIA)共同努力的结果。目的是使支持电信介质和设备的建筑物内部和建筑物之间设计和施工标准化,尽可能地减少

48、对厂商设备和介质的依赖性。 (7) TIA/EIA-570-A:住宅电信布线标准 TIA/EIA 570-A主要是订出新一代的家居电信布线标准,以适应现今及将来的电信服务。标准提出了有关布线的新等级,并建立一个布线介质的基本规范及标准,主要应用支持话音、数据、影像、视频、多媒体、家居自动系统、环境管理、保安、音频、电视、探头、警报及对讲机等服务。标准主要规划于新建筑,更新增加设备,单一住宅及建筑群等。 (8) TIA/EIA-606:商业建筑电信基础设施管理标准 606标准的起源是TIA/EIA 568、TIA/EIA 569标准,在编写这些标准的过程中,委员会试图提出电信管理的目标,但很快发

49、现管理本身的命题应予以标准化,这样TR41.8.3管理标准开始制定了。这个标准用于对布线和硬件进行标识,目的是提供与应用无关的统一管理方案。 TIA/EIA-606标准的目的是提供一套独立于系统应用之外的统一管理方案。与布线系统一样,布线的管理系统必须独立于应用之外,这是因为在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内,应用系统大多会有多次变化。布线系统的标签与管理可以使系统移动、增添设备以及更改更加容易、快捷。 (9) TIA/EIA-607:商业建筑物接地和接线规范 制定这个标准的目的是在了解要安装电信系统时,对建筑物内的电信接地系统进行规划、设计和安装。它支持多厂商、多产品环境及可能安装在住宅的工作系统接地。

50、3.国内标准 (1) 协会标准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在1995年颁布了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CECS 72:95)。该标准在很大程度上参考了北美的综合布线系统标准EIA/TIA 568,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规范。 经过几年的实践和经验总结,并广泛征求建设部、原邮电部和原广电部等主管部门和专家的意见后,该协会在1997年颁布了新版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CECS 72:97)和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ECS 89:97)该标准积极采用国际先进经验,与国际标准ISO/IEC 11801:1995(E)接轨,增加了抗干扰、防噪声污

51、染、防火和防毒等方面的内容,与旧版有很大区别。 (2) 行业标准 1997年9月9日,我国通信行业标准YD/T 926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正式发布,并于1998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2001年10月19日,由我国信息产业部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YD/T 926-2001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第二版,并于2001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 (3) 国家标准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与建设部联合于2007年4月6日发布的国家标准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 50311-2007)、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50312-2007) 2007年10月1日开始执行

52、。 我国国家及行业综合布线标准的制定,使我国综合布线走上标准化轨道,促进了综合布线在我国的应用和发展。 在进行综合布线设计时,具体标准的选用应根据用户投资金额、用户的安全性需求等多方面来决定,按相应的标准或规范来设计综合布线系统可以减少建设和维护费用。相关各标准的详细内容请读者阅读本书的附录相关内容。 2.1.3 我国综合布线标准发展的四个阶段 综合布线系统的技术、标准、产品的推广应用在我国已有十几年的时间了。从整个发展过程来看,综合布线系统对智能建筑的兴起与发展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综合布线系统作为建筑物的基础设施,为建筑物内的信息网络及各种机电设备系统信息的传递提供了宽带的传输通道,已成为

53、智能建筑必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综合布线系统在我国的整个发展过程,大致可以经过以下四个阶段 (1) 第一个阶段为启蒙、引入、消化吸收阶段,体现为19931995年由国际著名通讯公司(如:AT&T, NORTEL),计算机网络公司(如:IBM) 基于对完善和提供自有系统的解决方案,推出了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 并将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的理念、技术、产品带入中国。由于工程的造价较昂贵,因此很少有人问津。当时,大家对“结构化布线系统”、“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综合布线系统”这一概念性的定义和内容有不同的争议和看法,主要一点就是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在建筑物中的应用场合究竟在什么范围之内。 标准以TIA/

54、EIA 568为主。 因为当时的网络技术是以星型10Mbps的以太网和环型16Mbps的令牌环网以及总线式的粗细缆铜轴网为主。 在TIA/EIA-568布线标准的基础上,以及某布线厂商所提供的相关资料的参考,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通信工程委员会起草了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规范CECS 72:95。这标志着综合布线系统在我国正式开始规范化地应用于智能建筑。 这段时间内,国内有关电缆生产厂家也处在产品的研发阶段。同时也是布线系统性能等级和标准的初级阶段, 布线系统性能等级以三类(16MHz)产品为主。 (2) 第二个阶段为广泛推广应用,注重工程质量阶段,体现为19951997年。此时,国外

55、的标准不断推陈出新,标准以TIA/EIA 568A,ISO/IEC 11801,EN 50173等欧美及国际新标准为主。 而此时的网络技术基本上淘汰了总线型和环型网络,更多地采用10/100Mbps以太网和100MbpsFDDI光纤网。 特别是ISO/IEC 11801:1995(E)的发布,使综合布线系统在抗干扰、防噪声、污染、防火、防毒等方面的技术有了新的突破和发展。 随着布线工程的实施与建设,大家更加关心的是工程的质量与实效问题。各国的布线厂家看好中国这一“大市场”,国外的主要布线厂商纷纷进入我国的布线市场,产品发布会和技术研讨会频繁举行,布线产品在建筑物中被得到广泛应用,布线行业的队伍

56、也不断壮大,而且屏蔽布线系统的应用呈现上升的趋势。此时,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通信工程委员会起草了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修订本)CECS72:97和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验收规范CECS89:97。这两本标准为我国布线工程的应用配套标准,为规范布线市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许多的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也相继出台和颁布。 布线系统性能等级和标准随着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 也在不断的完善和升级, 此阶段布线系统性能等级以五类(100MHz)和多模光纤产品为主,并且对有关工程验收及测试仪表的选用引起了关注和重视。另外,由欧洲的标准所提出的屏蔽布线系统所具有的电磁兼容性(EMC)特征及

57、它的应用场合在国内产生了巨大的反响和探讨。 (3) 第三阶段体现为19972000年,这段时期进入中国的国外厂家已达20家,为降低成本,不少厂家在中国建立生产基地,市场竞争激烈。而网络技术也在10/100Mbps以太网的基础上, 提出1000Mbps以太网的概念和标准。但是由于布线市场竞争的日益白热化,布线产品的利润逐年下滑,一些国际著名的通讯公司逐渐放弃其布线产品,将其卖给一些专业制造商。 大家深入认识到布线系统是智能建筑的基础,与信息网络的关系密切,主要侧重于电话、数据、图文、图像等多媒体综合网络传输的建设。布线系统性能等级和标准随着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在不断的完善和升级,此阶段布线系统性

58、能等级以超5类(100MHz)和光纤产品为主。 TIA/EIA 568A,ISO/IEC11801和EN 50173等欧美国际标准已开始包含了6类(200MHz)布线标准的草案,我国自己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也正式出台。布线系统的国家标准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和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50312以及我国通信行业标准YD/T926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正式发布和施行,使布线市场更加规范,随着对标准的宣贯工作和培训工作的深入,大家已开始理智、客观的看待这个行业了。国内也建立了相应的布线产品检测机构,为布线产品的国产化和国外产品在中国市场中的应用起到了

59、质量把关的作用。 布线工程的应用也从一个建筑物扩展至建筑群和住宅小区。(4) 第四个阶段体现为2000年至今,一些国际著名的建筑电气公司携其高端布线系统正式亮相中国,使布线和网络通讯市场重新细分和定位。这些国际著名的建筑电气公司面对低利润的布线市场,靠着规模化生产,严格的产品质量控制,完善的物流体系以及可靠售后服务保障,立足、发展重组这个市场并逐渐展现其作为市场的领跑者的姿态。由于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和千兆以太网标准的出台,超5类、6类布线产品发展势头强劲,光纤产品的应用随着信息化的建设需要,被得到了广泛认可。欧美国际标准也升级为TIA/EIA 568B,ISO/IEC 11801第二版和EN 5

60、0173第二版,并提出了7类(600MHz)布线的概念,而网络技术也在10/100Mbps和1000Mbps 以太网的基础上,提出10Gbps以太网的概念和标准。建筑行业及布线厂家对国内布线标准的编制工作十分重视和迫切体现于与国际标准的接轨。国际布线标准的出台将会进一步推动布线市场出现一个新的热点和局面。面对这种形势,市场应当遵循规范、排除误区、有序健康的发展。 2.1.4 综合布线标准发展中用户关注的问题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综合布线系统的标准问世已经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了。随着电信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许多新的布线系统和方案被开发出来。国际标准化委员会ISO/IEC,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

61、ENELEC和北美的工业技术标准化委员会TIA/EIA都在努力制定更新的标准以满足技术和市场的需求。在参考布线的标准时,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标准体系来入手:美洲标准TIA/EIA568、欧洲标准EN50173、国际标准ISO11801。在对布线系统进行设计和测试时,如果不了解相关的标准,就会出现差异,比如:布线的现场测试对布线系统的设计、器件、安装等与标准要求是一致的,这些概念都是布线工程相关人员应该了解和关心的问题。 在这些标准的发展中,我们对大多数用户特别关心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1) TIA/EIA568A与TIA/EIA 568B的区别?两者都属于TIA/EIA568标准系列,前者是

62、1995年制定的,它是由TIA(Telecommunications Industry Association)TR41.8.1工作组发布的。它定义了语音与数据通信布线系统,适用于多个厂家和多种产品的应用环境。这个标准为商业布线系统提供了设备和布线产品设计的指导,制订了不同类型电缆与连接硬件的性能与技术条款,这些条款可以用于布线系统的设计和安装。后者是前者的升级和完善,但是后者还处于草案阶段,包含永久链路的定义和6类标准。 (2) 5类布线系统与超5类布线系统为什么不同?5类布线系统和超5类布线系统的不同主要是应用的不同,5类布线系统在网络使用中一般使用其中的两对线缆,采用的是半双工,而超5类

63、布线系统为了满足千兆以太网的应用,采用四对全双工传输。因而远端串扰(FEXT)、回波损耗(RL)、综合近端串扰(PSNEXT)、串音衰减比(ACR)和传输延迟也成为必须考虑的参数。所以超5类布线系统比5类布线系统有着更高的传输性能要求。 (3) 6类布线系统与5类布线系统实质的区别在哪里?6类布线系统和5类布线系统实质的区别在于其所支持的传输带宽不同,5类布线系统只有100MHz,6类布线系统是250MHz。它们支持的应用场合也因传输带宽的不同而不同,6类布线系统支持更高级别的网络应用。在性能指标上,6类布线系统也比5类布线系统有更高的要求,为了提高性能,6类布线系统在产品结构上比5类系统也要

64、复杂一些。 2.1.5 综合布线其他相关标准 1.防火标准 线缆是布线系统防火的重点部件,国际上综合布线中电缆的防火测试标准有UL 910和IEC 60332。其中UL 910等标准为加拿大、日本、墨西哥和美国使用,UL 910等同于美国消防协会的NFPA 262-1999。UL 910标准则高于IEC 60332-1及IEC 60332-3标准。 此外,建筑物综合布线涉及的防火方面的设计标准还应依照国内相关标准: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1997年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建筑室内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 2.机房及防雷接地标准 机房及防雷接地标准可参照以下标准: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定GB50174-93 计算机场地技术要求GB 2887-2000 计算机场站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