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积岩实验指导书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61133818 上传时间:2022-03-10 格式:DOC 页数:62 大小:96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沉积岩实验指导书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沉积岩实验指导书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沉积岩实验指导书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资源描述:

《沉积岩实验指导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沉积岩实验指导书(6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沉积岩实验指导书沉积岩实验指导书季汉成季汉成张琴张琴编编中 国 石 油 大 学二八年一月1目目录录第一部分第一部分碎屑岩的沉积构造碎屑岩的沉积构造.1实验一沉积构造.5第二部分第二部分碎屑岩的肉眼观察及镜下鉴定碎屑岩的肉眼观察及镜下鉴定. 6实验二碎屑岩结构组分.17实验三砾岩及石英砂岩类.18实验四长石砂岩类.19实验五岩屑砂岩类.20实验六杂砂岩类.21实验七粉砂岩和粘土岩.22第三部分第三部分碎屑岩沉积物的沉积后作用碎屑岩沉积物的沉积后作用. 23实验八碎屑岩成岩作用.27实验九碎屑岩镜下综合研究.28第四部分第四部分火山碎屑岩的肉眼观察及镜下鉴定火山碎屑岩的肉眼观察及镜下鉴定.29实验

2、十火山碎屑岩.30第五部分第五部分碳酸盐岩的肉眼观察及镜下鉴定碳酸盐岩的肉眼观察及镜下鉴定.31实验十一 碳酸盐岩的结构组分.46实验十二 石灰岩.47实验十三白云岩类.48第六部分第六部分碳酸盐沉积物沉积后作用碳酸盐沉积物沉积后作用.49实验十四碳酸盐岩成岩作用.56第七部分第七部分其他沉积岩其他沉积岩.58实验十五其他沉积岩类.58附录附录目测估计百分含量比较图目测估计百分含量比较图.59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601第一部分第一部分碎屑岩的沉积构造碎屑岩的沉积构造沉积构造是恢复沉积岩形成过程和沉积环境的重要标志。 为了便于在实验中观察各种沉积构造,现将沉积构造分类及研究内容列表如下(表 11

3、)。表 1-1沉积岩构造的分类成因类型沉积岩的构造类型流动成因构造波痕:流水波痕、浪成波痕、风成波痕、干涉波痕与改造波痕、孤立波痕、皱痕层理:水平层理、平行层理、交错层理、上攀砂纹层理、波状层理、压扁层理和透镜状层理、波状层理、递变层理、韵律层理、块状层理流动侵蚀痕:槽模、沟模、刻蚀、冲刷充填构造、叠覆递变构造同生变形构造层面变形构造:干裂和脱水收缩裂隙、撞击坑、雨痕及冰雹痕层内变形构造:负荷构造、砂球和砂枕构造、包卷层理、滑塌构造、泄水管和碟状构造、碎屑岩脉生物成因构造生物活动痕迹:停息迹、爬行迹、觅食迹、搜索迹、居住迹生物扰动构造:弱扰动、中等扰动、强扰动、极强扰动生长痕迹:叠层构造、植物

4、根迹化学成因构造结核、缝合线、叠锥其它沉积构造鸟眼构造、示顶底构造等下面以层理和波痕为例说明沉积构造的描述方法。一、层理的描述层理是沉积物呈层沉积时岩石性质沿垂向变化而产生的层状构造, 可通过矿物成分、颜色、粒度等的突变或渐变而显现出来。层理要素包括纹层、层系、层系组。纹层:通常也称细层。纹层是组成层理的最基本的最小的单位,纹层之内没有任何肉眼可见的层。它是在一定条件下同时沉积的结果。其厚度甚小,一般为数毫米至数厘米,后者仅见于砾岩中。层系:由许多在成分、结构、厚度和产状上近似的同类型纹层组合而成,它们形成于相同的沉积条件下, 是一段时间内水动力条件相对稳定的水流条件下的产物。层系组:也称层组

5、,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岩性(成分、结构)相似的层系或成因上有联系的层系叠覆组成,其间没有明显间断。2按层内组分和结构的性质,层理划分为:非均质层理,包括水平层理、平行层理、波状层理、交错层理;均质层理;韵律层理和粒序层理。对层理进行描述,首先从纹层的观察入手,然后对层系、层系组进行描述,判断层理的类型,测定层系的倾角,分析其成因。观察内容见表 1-2,表 1-3。表 1-2 细层的研究内容(据波特文金娜,有修改)1233表 1-3 层系的研究内容(据波特文金娜,有修改)层系的标准层理类型倾斜的波状的水平的形态1.层系界面的形状(1)直线的对称凹 ( 槽形)凹凸凸规则的不规则的(2)弯曲的a.凹b.

6、凹凸c.凸不对称凹凹凸凸2.层系之间的关系(1)平行的(2)楔形的(3)交错的(1)平行的(2)楔形的(3)交错的永远是平行的3.层系的结构相邻细层中细层的方向(1)同方向的(2)不同方向的(3)不规则的方向变化明显,对斜波状层理可以是:(1)同方向的(2)不同的或不规则的没有成分物 质 的 变化(1)同种(2)分异的同左同左4.包体及其位置成分同细层的,位置可以是(1)在上部(2)在中部(3)在下部同左但在上部者少见同左配5. 在 层 内层系的配置(1)层系厚度的变化a.均匀的b.按一定方向变化c. 无规则的变化同斜层,但表现不清楚与斜层相同(2) 层系物质的变化a.均一的b.按一定方向变化

7、c 不规则的变化(3)层系内细层倾角的变化a. 上部变陡b.上部变缓没有变化定量指数(测得)6.层系的厚度(1)小型100cm(1)层系的厚度和斜层同(2)测波长 L(3)测波高 H(4)算波痕指数 L/H(5)不对称指数 l1/l2如有层系,分类和斜层相同,若无层系就不必进行分类7.层系对岩层的倾角(1)水平的,和层面平行(2)一个防向的(3)不同方向的(1)和层面平行(2)和层面倾斜无置4二、波痕的描述描述内容包括波长、波高、波痕指数、不对称指数、波脊的形态及波痕类型等。一般来讲,不同成因类型的波痕,其波痕指数、不对称指数和波脊的形态也不相同。1浪成波痕:波峰尖锐,波谷圆滑,形状对称,不对

8、称指数近于 1,波痕指数一般 413,多数为 67。拍岸浪的波痕指数可达 20,显不对称状,其陡坡朝向岸一方。2流水波痕:波峰波谷均圆滑,不对称状,不对称指数等于 2(或 2.5),波痕指数大于 5,大多为 815,对于波长大于 60cm 的大型流水波痕一般大于 15,其陡坡倾向指示水流方向。在海、湖滨岸,波峰走向与岸线延伸方向大致平行,陡坡朝向陆地。3风成波痕:极不对称,不对称指数远远大于 2,波痕指数变化大,范围在 1070, 一般在 1520 以上, 个别可达 50, 甚至更大。 波峰波谷都较圆滑开阔,但常常谷宽峰窄,陡坡倾向与风向一致。5实验一实验一沉积构造沉积构造一、目的要求1学会观

9、察和描述各种沉积构造的方法及不同成因沉积构造的特征。2掌握常见沉积构造的特征并分析、判断其形成过程和沉积环境。二、实验内容1层理:水平层理、平行层理、波状层理、槽状交错层理、楔状交错层理、板状交错层理、羽状交错层理、块状层理、粒序层理、韵律层理2波痕:直脊波痕、曲脊波痕、对称波痕、干涉波痕3槽模4暴露成因的构造:干裂、雨(冰雹)痕5化学成因的构造:石盐假晶、黄铁矿晶体印痕、结核、叠层石(柱状、锥状、波状)、叠锥6生物成因构造:居住迹、觅食迹、爬行迹三、报告要求选择典型沉积构造类型,观察标本,画出素描图,并分析其成因。具体内容如下:1岩石类型2沉积构造类型3构造形态、要素,并画出素描图。4分析水

10、动力特征和沉积环境。对流动成因的构造要指出水流方向(图示)。四、思考题1试述碎屑岩沉积构造的主要类型?2图示并说明层理的基本类型和描述术语?3说明与河流、波痕、潮汐、风、浊流等作用有关的层理类型及其特征?4图示并说明流动体制、底床形态和层理类型之间的关系?6第二部分第二部分碎屑岩的肉眼观察及镜下鉴定碎屑岩的肉眼观察及镜下鉴定碎屑岩的观察分为手标本(野外露头)和薄片两部分内容,前者具有宏观和空间(三维)性,后者则是微观和断面(二维)的显示,两者相辅相成。按照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观察总是从总体开始,逐渐深入到各个细节,再从细节回到整体,有时甚至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对岩石的特征获得较全面、深刻的认识

11、。在实验过程中,首先详细地观察手标本,对岩石的成分、结构、构造、风化特点有较全面的了解之后,再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镜下薄片观察,以弥补手标本鉴定中的不足之处。显微镜下岩石薄片的鉴定是沉积岩室内研究的基础,为此要很好地学习掌握。沉积岩室内鉴定的目的是为了仔细确定沉积岩中各种组分的成分、 含量及结构、构造等方面的特征,以便对岩石进行准确的定名、推断岩石形成条件、形成后的变化以及与油气方面的关系。现将砾岩、砂岩、粉砂岩和粘土岩的观察描述内容说明如下。一、砾岩一、砾岩(一)肉眼观察1颜色:指出岩石总的颜色(岩石新鲜面的颜色) ,并推断其成因。2成分:包括颗粒(砾石) 、填隙物的类型、含量和特征。(1)

12、砾石的成分:砾岩中砾石成分以岩屑为主,少量矿物碎屑。对砾石成分的鉴定应从砾石的表面特征(光滑程度) 、断口特征(贝壳状、平坦状、砂状)及岩石物理性质等着手。如:脉石英砾石:表面光滑,断口贝壳状,油脂光泽,色浅等为其特征。石英砂岩砾石:表面较粗糙,砂状断口,由碎屑及填隙物两部分组成,碎屑具油脂光泽。燧石岩砾石:表面光滑,黑色或灰色,断口致密,隐晶结构,硬度大。石灰岩砾石:浅色,表面光滑,硬度低,滴稀盐酸剧烈起泡。千枚岩砾石:灰色,丝绢光泽,硬度低,具片理。(2)填隙物成分:包括杂基和胶结物。砾岩中杂基的粒度上限有所提高, 是充填于砾石之间与砾石同时沉积的机械7混入物,由粘土、粉砂和砂组成。常见的

13、胶结物有硅质、铁质和钙质。硅质:一般为石英、玉髓和蛋白石,白色,硬度大于小刀,岩石致密坚硬。铁质:多为赤铁矿或褐铁矿,常使岩石呈红色。钙质:以方解石为主,加稀盐酸起泡。3结构(1) 砾石大小:一般粒径,最大的粒径,最小的粒径,说明其分选性。说明砾石在岩石中的百分含量(一般经砾石统计得出)。(2) 砾石的圆度、球度,并说明其磨圆的程度及长、中、短三个轴的情况。(3) 砾石的形状及表面特征。(4) 支撑性,指杂基支撑或颗粒支撑。4构造:注意砾石有无定向排列或优选方位及粒序变化等,否则定为块状构造。(二) 镜下鉴定一般用低、中倍镜,进一步鉴定砾石成分和填隙物的成分、结构及显微构造等。(三) 举例野外

14、定名:细角砾岩;层位:CP;产地:北京西山郝家坊。室内手标本描述:灰褐色,块状构造,砾石含量 65,以硅质岩岩屑(硬度大) 为主, 次为泥岩; 填隙物约 30, 为泥质; 孔隙约占 5; 砾石直径 210mm,平均 4mm,分选差,棱角次棱角状;孔隙直径达 lmm,呈杂基支撑结构。镜下鉴定:砾石成分有硅质岩、泥岩和页岩,硅质岩单偏光下无色,有的被泥质交代,边缘污浊;正交光下具小米粒状结构,约占砾石总量的 23。泥岩和页岩表面污浊,泥质结构,页岩显水平层理,填隙物为粘土矿物,已发生绿泥石化和绢云母化。定名:灰褐色块状构造单成分(燧石)细角砾岩。成因分析:鉴于砾石分选、磨圆差,杂基支撑,故为近源快

15、速堆积的泥石流沉积。二、砂岩二、砂岩8(一)肉眼观察1颜色:观察风化面及新鲜面的颜色,并推断其成因。2成分及含量:首先指出碎屑在整个岩石中的含量,然后再分别描述其碎屑成分,并估计各种碎屑在岩石中的含量。标本上鉴定砂岩碎屑的成分时,因颗粒小有一定困难,但只要掌握几点主要鉴定特征还是不难定出的。如:石英:浅色、透明或半透明(因磨蚀而呈毛玻璃状) 、油脂光泽。长石:肉红色或灰白色,新鲜者具闪光的解理面,玻璃光泽;蚀变者则为浅色泽,具碎屑轮廓,以此与粘土杂基相区别。云母:片状,珍珠光泽,多为白云母。岩屑:多为暗色颗粒,特征变化大。其次描述填隙物成分及含量:包括胶结物和杂基。(1) 胶结物:应定出成分及

16、含量。常见的胶结物有:碳酸盐:加稀盐酸起泡者为方解石,加稀盐酸不起泡,但加浓盐酸起泡者为白云石。硅质:浅色、断口致密,岩石坚硬。铁质:氧化铁显暗红色,断口致密。磷质:暗褐色,断口致密,加浓硝酸,再加钼酸铵出现黄色沉淀。(2) 杂基:主要是粘土物质,浅色,比较疏松,无定形态。充填于碎屑颗粒之间的孔隙内。3结构:包括颗粒粒度(最大、最小,一般)、磨圆度、分选及接触关系、胶结类型、支撑性质等。4构造:主要在野外观察,标本上有微细构造时也应加以描述,显均一构造时定为块状构造。(二)镜下鉴定1成分及含量(1)碎屑颗粒:指出占整个薄片的含量。石英:占碎屑颗粒的含量及其特征。石英:无色,透明,粒状,无解理,

17、有时有裂纹,折光率略高于树胶,突起糙面不显著,表面光滑。干涉色一级灰白,最高时可达一级淡黄,一轴晶,正光9性。除此以外,常见波状消光现象及气液体或其它矿物的包裹体。长石:占碎屑颗粒的含量及其特征。长石:在碎屑岩中含量仅次于石英,由于长石较石英易风化,应区分: “新鲜的”和“风化的” 。在砂岩中最常见的长石是正长石和微斜长石,还有较少的酸性斜长石,中基性斜长石很少见。根据光性特征应区别开正长石、微斜长石、透长石和斜长石。通常在砂岩中,由于颗粒较小,正长石的卡氏双晶常见不到,而其它光性又与石英很相似,主要是根据其折光率略低于树胶、颗粒表面常因风化而污浊、微带浅棕色、土状等特点与石英区别。长石易风化

18、,正长石和微斜长石常风化成高岭土,使长石表面呈浅棕黄色、土状。 一般情况下, 微斜长石风化程度比正长石差。 斜长石风化后易产生绢云母,其光性与白云母相似,只是呈极小的鳞片状。长石风化后透明程度减低。长石风化程度常分级表示,若是长石表面大部分被风化物质掩盖,则风化程度深;若不及 14,则风化浅,两者之间为风化中等。岩屑:占碎屑颗粒的含量及其特征。在砂岩中可见到各种成分的岩石碎屑,在镜下要准确地鉴定出各种岩屑,必须有岩浆岩、变质岩和各类沉积岩的镜下鉴定基础,并且碎屑岩中的岩屑是母岩经过风化搬运,在一定环境下沉积而成,本身的成分、结构、构造等特征远没有母岩那样清楚,所以鉴定时要十分小心。各种岩屑的特

19、征参考沉积岩石学教材。其它;包括重矿物、云母等。(2)杂基:主要指泥质和细粉砂,也包括泥、粉晶碳酸盐矿物。在镜下呈隐晶质。由于经常被铁质浸染而带浅褐色,在含油砂岩中,杂基常被原油浸染而呈棕色、黑色。有时粘土矿物经后期重结晶而呈细小鳞片状或纤维状矿物。也要统计杂基占整个岩石的含量。(3)胶结物:含量(占整个薄片) 、类型和特征。铁质: 最常见的铁质胶结物为赤铁矿或褐铁矿, 在显微镜下为红色、 褐色,不透明或半透明状。硅质:有石英、玉髓和蛋白石等。10蛋白石:无色透明,折光率比树胶低得多,为 1.401.46,正交光下全消光,是均质体矿物。玉髓:无色透明,折光率与树胶接近,在正交光下可见小米粒状的

20、微晶结构或呈放射纤维组成的球粒状、十字花状或扇形的集合体,一级灰干涉色。碳酸盐:以方解石和白云石为主。在染色片中可区分开方解石、铁方解石和白云石、铁白云石。方解石染成红色;铁方解石紫红,白云石不染色,铁白云石蓝色。除此以外有时尚有石膏、硬石膏、海绿石等物质作胶结物。一块岩石中若有两种以上的胶结物,应注意不同胶结物之间、胶结物与颗粒之间的接触关系,以判断其生成顺序。胶结物成分确定后,便估计其含量,挑选有代表性的几个视域,估计每个视域中碎屑颗粒占多少面积,胶结物占多少面积,几个视域平均一下,就直接得出其百分含量。2结构(1)颗粒结构:颗粒大小(最大、最小、一般)、形状、分选、磨圆等。(2)填隙物结

21、构,包括杂基和胶结物的结构,参考沉积岩石学教材。(3)孔隙结构:包括孔隙含量、类型、大小、几何形状,连通性、分选性。(4)颗粒接触关系、支撑性质和胶结类型,参考沉积岩石学教材。3显微构造:如微递变、微冲刷、微细层理。4其它:含油情况,含化石情况。5定名:颜色+构造+粒度+成分如灰白色块状中粒长石砂岩。有时也把自生矿物等反映在岩石名称上,如灰绿色海绿石石英砂岩。6砂岩的成岩作用常见的成岩作用有:(1)胶结作用:应注意胶结物的成分及结晶程度,胶结物的结构或世代关系,以便了解胶结作用的强度及固结历史。(2)压实及压溶作用:主要根据颗粒的填集程度(是否紧密填集)、颗粒间的接触强度(由点接触线接触凹凸接

22、触缝合线状接触)及胶结物的多少,颗11粒变形,如云母弯曲、假杂基等来加以确定。(3)重结晶作用:砂岩的重结晶作用主要发生在填隙物中,如方解石胶结物形成连生胶结;硅质胶结物形成再生石英(次生加大边) 、粘土杂基转变成正杂基等均为重结晶现象。(4)交代作用及自生矿物的形成:交代作用的发生与外来物质的加入和介质 Eh、Ph 条件的变化有关。通过对于矿物交代共生关系的研究,可以了解砂岩的成岩变化历史。(5)溶解或溶蚀作用7砂岩成因分析通过砂岩标本和薄片的研究,应对岩石的特点加以综合分析,作出某些成因推论。成因分析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从碎屑成分看物源区母岩的性质及大地构造状况。(2)从成分成熟度看

23、风化作用的强弱和搬运距离的远近。(3)从结构成熟度(分选、磨圆及杂基含量)及沉积构造特征看搬运沉积介质的性质、搬运方式及对碎屑的改造作用,并推断沉积环境。(4)从化学胶结物的成分、结构、胶结类型、自生矿物、颗粒接触关系等看成岩环境及成岩历史。油区碎屑岩成岩阶段的划分见表 21。(5)从岩石及胶结物的颜色、成分推断古气候。(三) 举例岩石名称:海绿石石英细砂岩。时代:青白口群龙山组,产地:石门寨鸡冠山。1室内手标本肉眼观察(1)颜色:风化面红褐色、新鲜面绿灰色,绿色由海绿石引起,故绿灰色属自生色。(2)构造:平行层理。(3)成分:颗粒占 70,填隙物约 30,颗粒成分为石英,具油脂光泽,无杂基,

24、胶结物为自生海绿石(占 20)和石英次生加大。(4)结构:碎屑石英约 0.3mm,分选好,次圆状圆状。自生海绿石呈团粒状。122镜下鉴定(1)成分颗粒占 70, 几乎全由单晶石英组成, 含量99%, 偶见脉石英, 含量1。又由于有海绿石出现,故为浅海环境。成岩作用: a胶结作用:形成海绿石和石英加大边;b压实压溶作用:石英颗粒呈点接触及缝合接触;c交代作用:海绿石交代石英颗粒及其加大边,及海绿石的褐铁矿化和粘土化。成岩顺序是:海绿石形成褐铁矿化、粘土化石英加大海绿石等交代颗粒和石英加大压溶作用。13表表 2-1 油区碎屑岩成岩阶段划分油区碎屑岩成岩阶段划分14三、粘土岩三、粘土岩粘土岩是主要由

25、粘土矿物组成的沉积岩,粒度50,故粘土岩的一切特征都是由粘土矿物的性质决定的。粘土岩的研究也和其它岩石的研究一样,首先从野外露头、手标本、岩心及岩石薄片的观察鉴定开始。而未解决的问题可以配合室内粒度分析、染色分析、差热分析、加热脱水失重分析,电子显微镜鉴定、X射线衍射法、油浸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等手段,得到进一步解决。根据教学要求和现有的设备情况,着重介绍粘土岩的肉眼观察及镜下鉴定。同时也介绍粘土矿物染色鉴定法。(一)肉眼观察1颜色:首先要区别是原生色还是次生色。原生色可反映粘土岩的成分及形成条件。较纯的粘土岩呈浅色(白色、 灰白色) ; 如混入有机质呈黑色; 含有高价 Fe3+时呈红色。不同颜

26、色的粘土工业价值亦不同,浅色者可作耐火粘土。2成分:由于粘土矿物颗粒十分细小,肉眼鉴定困难。肉眼主要估计其所含的机械混入物(砂和粉砂)及钙质、铁质和有机质。纯的可塑性粘土岩断口呈油脂光泽或丝绢光泽, 纯的可塑性粘土岩则具平坦状断口或贝壳状断口。蒙脱石粘土岩在水中易泡软且膨胀,而高岭石粘土岩则相反。含有少量砂和粉砂的粘土岩用牙咬即可发现,如含量多时断口呈粗糙状。3结构:纯的粘土岩具粘土结构。除此还有含砂(粉砂)粘土结构、粉砂(砂)质粘土结构、含鲕粒粘土结构等。4构造:主要是观察页理发育程度及层面特征。(二) 镜下鉴定1进一步鉴定粘土岩成分。包括所有机械混入物成分和含量,自生矿物种类、大小、形状和

27、含量,生物化石的类型和含量等。某些粘土矿物也能在镜下鉴定出来。蒙脱石(胶岭石) :在薄片中无色,有时带黄、绿或粉红颜色并有多色性。负突起,折光率随其中的 Fe、Mg 含量的增加而增高。晶体为鳞片状。平行(001)解理完全。干涉色为二级,但由于颗粒极为细小,而往往不超过一级黄,主要鉴15定特征是晶形、突起及干涉色。高岭石: 在薄片中无色透明, 有时为浅黄色。 晶体为片状、 鳞片状, 平行(001)解理完全。低正突起。干涉色为一级灰白色。伊利石:在薄片中无色,有时带淡绿色、淡黄褐色。晶体叶片状。低中正突起。干涉色可达二级顶部,但常见为一级黄红。近于平行消光。2进一步鉴定结构。3构造4次生变化5定名

28、:如果能鉴定出粘土矿物成分则按成分定名,如灰白色高岭石粘土岩,但一般不易定出粘土矿物成分。粘土岩定名主要包括颜色、次要成分(或特殊成分)、构造。如灰白色钙质泥岩,灰黑色碳质页岩等。(三) 粘土矿物染色鉴定法1原理:这种方法是用有机染料,使粘土矿物染上不同颜色的方法,实质是基于各种粘土矿物一般为小于 0.01mm 的质点,不同有机染料具有不同选择吸收能力。因而,使不同粘土矿物染上深浅不一及不同的颜色,然后根据染色结果来定出矿物成分。2试剂及仪器:浓度为 0.001的亚甲基蓝(MT) 、浓度为 0.1的盐酸联苯胺(BH) 、浓度为 0.01的二氨基偶氮苯(C) 、饱和 KCl 溶液、试管架、小试管

29、 12 个、悬浮液及滴管等。3操作步骤:(1)取已制备好的三种悬浮液分别注入 12 个试管(配成三套,每套四个试管) ,每试管注入样品均为 2ml。(2)每套样品分别注入亚甲基兰、盐酸联苯胺及二氨基偶氮苯,每套有一试管注入 2ml 的亚甲基蓝和 2ml 的饱和 KCl。(3)摇均匀,静置一昼夜或更长。4记录解释结果一般主要观察沉淀物的颜色, 先观察沉淀物的着色情况, 如果颜色鲜明纯净,该情况表明矿物成分纯,颜色灰暗混杂者,表明粘土成分不纯。另要观察沉淀物16是致密状还是乳胶状。再观察悬浮液的颜色。将分析结果与标准样品分析结果(表 22)对比,就可以得出粘土矿物的成分。观察以 MT 和 MT+K

30、Cl 结果为主,再配合“C”和 BH 的染色结果。因为亚甲基蓝对各类粘土均可染色。但在不同 pH 值的介质中,MT 染色结果对拜来石和蒙脱石是不同的,而对另外两种矿物(高岭石和伊利石)则相同。对拜来石,MT 在碱性介质中为绿色,酸性介质中为淡绿色;而蒙脱石在碱性介质中为紫蓝或蓝色,酸性介质中为天蓝色或天蓝绿色。表表 2-2 粘土矿物的染色结果粘土矿物的染色结果试剂试剂结果结果矿物矿物盐酸联苯盐酸联苯胺(胺(BH)二氨基偶氮苯二氨基偶氮苯(C)亚甲基蓝(亚甲基蓝(MT)亚甲基蓝亚甲基蓝(MT)+氯氯化钾(化钾(KCl)沉淀沉淀溶液溶液沉淀沉淀溶液溶液沉淀沉淀溶液溶液高岭石不染色黄浅黄致密浅蓝紫致

31、密浅蓝紫蒙脱石浅蓝灰砖红浅砖红胶凝状紫蓝胶凝状浅天蓝、绿天蓝伊利石蓝、蓝灰浅红浅红致密紫蓝、 蓝致密紫蓝、 蓝拜来石蓝色、着色慢同上颜色, 稍发棕色胶凝状绿蓝、 绿胶凝状绿、 蓝绿17实验二实验二碎屑岩结构组分碎屑岩结构组分一、目的要求1掌握碎屑岩结构组分的类型和特征;2掌握常见岩屑的镜下鉴定特征。二、实验内容1观看手标本。2描述下列薄片中的结构组分,识别各种岩屑,并提交实验报告。序号名称片号备注1铁质石英砂岩42长石砂岩53岩屑杂砂岩64岩屑砂岩85细角砾岩10三、思考题1砾岩中的杂基和砂岩中的杂基有何不同?2碎屑岩的结构组分有哪些类型?试述它们的特征和成因。3何谓砂岩的成分成熟度?研究成分

32、成熟度有何意义?4何谓碎屑结构?它包括哪些方面?5试从搬运方式、沉积特点、流体性质、颗粒接触关系及粒间填隙物等方面对比颗粒支撑和杂基支撑结构。6何谓结构成熟度?研究结构成熟度有何意义?它与成分成熟度有何关系?18实验三砾岩及石英砂岩类一、目的要求1初步掌握碎屑岩鉴定及描述方法;2掌握砾岩、角砾岩及石英砂岩类的主要鉴定特征及命名原则。二、实验内容1观看手标本。2系统观察和描述下列薄片,并提交实验报告。序号名称片号备注1细角砾岩102火山质角砾岩113含长石石英砂岩14含海绿石石英砂岩25海绿石石英砂岩3*6铁质石英砂岩4*7海绿石石英细砂岩7注:打“*”为重点观察和描述者。三、思考题1何谓单成分

33、砾岩、复成分砾岩、底砾岩、层间砾岩、洞穴角砾岩?2海(湖)成砾岩有几种?试述其特征。河成、洪积、冰川、残积砾岩的特点如何?3何谓砂岩的三组分端元、四组分端元分类法?4砂岩分类应解决哪些问题?5石英砂岩具有哪些特征?它形成在什么样的环境条件下?19实验四长石砂岩类一、目的要求1进一步掌握碎屑岩鉴定及描述方法;2掌握长石砂岩类的主要鉴定特征及命名原则;3观察含油砂岩的含油状态及镜下特征。二、实验内容1观看手标本。2系统观察和描述下列薄片,并提交实验报告。序号名称片号备注1含长石石英砂岩12长石砂岩5*3长石砂岩68注:打“*”为重点观察和描述者。三、思考题1比较长石砂岩和石英砂岩在成分和结构方面的

34、差异?2 长石砂岩中常见的长石类型有哪些?它们在显微镜下的主要光学特征有哪些?3如何根据长石的结构成热度进行成因分析?4观察和总结各类长石的次生变化特点?20实验五岩屑砂岩类一、目的要求1熟练掌握碎屑岩鉴定和描述方法;2掌握岩屑砂岩类的主要鉴定特征及命名原则;3掌握主要岩屑的鉴定特征。二、实验内容1观看手标本。2系统观察和描述下列薄片,并提交实验报告。序号名称片号备注1岩屑杂砂岩6*2岩屑砂岩83油砂岩(岩屑砂岩)94岩屑砂岩69注:打“*”为重点观察和描述者。三、思考题1砂岩和砾岩中的岩屑有哪些不同?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2岩屑砂岩中有哪些具有成因意义的特征?试作具体分析?21实验六杂砂岩类一

35、、目的要求1掌握杂砂岩的主要鉴定特征及命名原则;2掌握杂砂岩与净砂岩的异同。二、实验内容1观看手标本。2系统观察和描述下列薄片,并提交实验报告。序号名称片号备注1岩屑杂砂岩6*2铁质石英砂岩43长石砂岩5注:打“*”为重点观察和描述者。三、思考题1何谓净砂岩、杂砂岩和硬砂岩?2何谓杂基、假杂基?它们在显微镜下有哪些识别标志?3试述杂砂岩的一般特征及其成因。4总结对比石英砂岩类、长石砂岩类和岩屑杂砂岩类在物质成分、结构、构造、沉积环境、形成条件(母岩、气候、大地构造,搬运和沉积作用)等方面的特征及差异性。22实验七粉砂岩和粘土岩一、目的要求1掌握粉砂岩和粘土岩的岩性特征及命名原则;2通过实验进一

36、步了解粘土岩的石油地质意义。二、实验内容1观看手标本。2系统观察和描述下列薄片,并提交实验报告。序号名称片号备注1含粉砂质水云母粘土岩74*23注:打“*”为重点观察和描述者。三、思考题1试述粉砂岩的一般特征及成因?2比较粉砂岩和砂岩在成分和结构上的异同?3. 在手标本上如何区分粉砂岩和泥质岩类?4常见的粘土矿物有哪几种类型?试述粘土矿物的晶体构造特点?5试述伊利石粘土岩、高岭石粘土岩、蒙脱石粘土岩的一般特征及成因。23第三部分第三部分碎屑岩沉积物的沉积后作用碎屑岩沉积物的沉积后作用沉积岩成岩作用是指沉积物自沉积后一直到遭受变质作用或风化作用之前,所发生的各种物理的、化学的及生物的作用。陆源碎

37、屑沉积物在沉积后,在盆地演化、构造运动、沉积作用、埋藏环境及埋藏历史等一系列因素控制下,将发生各种物理、化学、物理化学及生物化学成岩作用。一、物理成岩作用主要指机械压实作用及构造应力作用。 这两种作用所产生的效应或标志往往易于区别。就机械压实作用而言,在上覆负荷重力及静水压力作用下,使沉积物产生脱水、孔隙度降低,岩石体积减小,岩石填集程度增强等效应。在偏光显微镜下,机械压实的标志有:碎屑颗粒之间由点接触(或不接触)变为线接触,甚至凹凸接触、缝合接触;塑性颗粒(如泥岩、页岩岩屑等)发生塑性形变,被压弯、压扁、压断,甚至形成假杂基;刚性颗粒(如石英、长石等)被压折、碎裂、双晶错位等, 受上覆沉积物

38、的压应力作用而产生的脆性形变与由于构造应力作用而产生的脆性形变具有明显的不同,前者比后者往往具有明显的定向性;石英可出现波状消光,注意与来自变质岩母岩的石英相区别;软韧性颗粒也可发生各种塑性变形,镜下常见到弯曲的黑云母和白云母,这些受挤压云母可发生水化而变成粘土矿物;从岩石组构上看,有时镜下可观察到压实定向,注意与沉积定向及压溶定向之区别。二、化学成岩作用化学成岩作用类型较多,我们不仅要识别出各种成岩现象,而且要通过各种成岩现象去分析成岩环境,这是成岩作用研究的最重要内容之一。1胶结作用和自生矿物充填作用严格地讲,这两个名词应是同义词。胶结物一般有硅质胶结物(蛋白石、玉髓、石英质)、碳酸盐胶结

39、物(包括方解石、白云石、菱铁矿等) 、铁质胶结物(如赤铁矿、褐铁矿等)及硫酸盐胶结物(如石膏、硬石膏)等。偏光显微镜下,通过染色可较容易地辨认出方解石、铁方解石、铁白云石、白云石等碳酸盐矿物。阴极发光显微镜下可区分出不同成因的石英及各种碳酸盐胶结物, 尤其对自生石24英及碳酸盐胶结物环带的鉴定对于成岩历史、成岩环境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这也是胶结物地层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在偏光显微镜下,初学者有时会出现胶结物与杂基区分不开的现象。在鉴定过程中,首先必须清楚二者的定义,杂基是细粒的机械碎屑物质,它应有一定的颗粒形态, 且十分细小、 粒径在 0.01mm 以下, 而胶结物则是一种化学沉淀物质,

40、一般呈他形分布于颗粒之间或颗粒内部的孔隙之中。自生矿物充填作用是指在成岩作用过程中,一些自生矿物如自生石英、自生长石、 自生黄铁矿、 自生粘土矿物、 自生沸石等在孔隙中形成并充填孔隙的作用。偏光显微镜下,自生石英除石英次生加大现象产生外,还可以微粒石英形式与自生长石等起充填于粒间。自生长石一般为细微长条形的自生钠长石,偏光显微镜下可看到自生长石在孔隙中“搭桥”的现象。自生黄铁矿的形成往往与丰富的有机质有关。自生粘土矿物常见有自生高岭石、自生蒙脱石等,自生高岭石在偏光显微镜下呈淡黄色、纯净、蠕虫状、一级灰白干涉色。自生高岭石及自生蒙脱石在成岩后期将向伊利石或绿泥石转化。自生沸石常见有方沸石、片沸

41、石、柱沸石、丝光沸石、斜发沸石、浊沸石等。在偏光显微镜下一般能比较容易地鉴定出方沸石、片沸石、柱沸石、丝光沸石、斜发沸石等。浊沸石等则需在扫描电镜下详细鉴定。自生矿物充填孔隙,能减少油气的储集空间,降低喉道半径或渗透率。引起油气储层研究者们越来越高度的重视。 对自生矿物及其分布特征的鉴定已成为成岩作用研究的基本要求之一。2交代作用是一种矿物被另一种矿物替代的作用,这两种矿物之间没有成分上的联系,仅有位置上的替换,为纯物质的交替。交代作用常与胶结作用、自生矿物充填作用共存。常见的胶结作用有氧化硅与方解石的相互交代、碳酸盐矿物及粘土矿物等交代石英及长石、方解石交代粘土矿物等。偏光显微镜下,随着交代

42、作用的逐渐增强,依次可出现的交代作用标志可有蚕食边、矿物交叉切割、残余结构、矿物假象、幻影构造等。在大庆白垩系钙质砂岩中,这些现象或标志均可观察到。在一个薄片中, 有时可出现几种交代事件标志或同一交代事件多次发生的标25志, 这就需要鉴定不同时期的交代作用及成岩环境,确立交代作用演化史及成岩演化史。一般可以通过交叉切割等标志来判断成岩事件发生的早晚。3溶解作用及溶蚀作用所谓溶解作用,是指在埋藏成岩过程中,由于孔隙水中 PH 值、温度等因素变化而使不稳定组分发生溶解并形成新的孔隙的作用。 它是一种固相均匀的一致溶解,未溶解固相的新鲜面成分不变。最常见的是碳酸盐组分的溶解,如碳酸盐胶结物、碳酸盐岩

43、岩屑、钙质生物碎屑和钙质内碎屑的溶解作用。溶解作用的大量发生及次生孔隙的大量产生往往是中成岩期 A 阶段的标志。与溶解作用不同的溶蚀作用则是岩石组分与周围溶液发生反应, 有物质的带入和淋出,并产生新的矿物,新矿物与原岩石组分之间具有成分上的继承性。如长石及火山玻璃质的不一致溶解作用,往往形成高岭石、蒙脱石等新矿物。溶解作用和溶蚀作用的标志主要为各种类型的次生溶孔及溶缝等, 如粒间溶孔、粒内溶孔、晶内溶孔或溶缝等。溶蚀作用的标志还有颗粒溶蚀后产生的表面新矿物。所有这些标志在偏光显微镜下均可观察到,其中晶内孔、新矿物等在扫描电镜下可以观察得更加清楚。溶解作用及溶蚀作用往往同时发生。4重结晶作用它是

44、矿物组分以溶解再沉淀或固体扩散等方式使细小晶体重新组合和结晶而形成大晶体的作用。如北京西山侏罗系岩屑杂砂岩(九龙山砂岩)中的水云母杂基,现已重结晶为正杂基,向绢云母转化,造成强烈绢云母化的斜长石,其边缘模糊不清。三、物理化学成岩作用这类成岩作用中最常见的莫过于石英的压溶次生加大作用。 上覆地层压力或构造应力超过孔隙水所能承受的静水压力时, 会引起颗粒接触点上晶格变形或溶解,这种局部的溶解即为压溶作用。简言之,在压应力作用下,在颗粒接触处平行于应力方向发生溶解,对于石英颗粒来说,在垂直于应力方向上发生石英的次生加大,这种二氧化硅加大作用为充填型加大。石英颗粒富集的砂岩中,由于压溶次生加大作用的发

45、生,往往可形成成岩压溶定向组构, 当然, 对于石英的成岩早期加大来说, 石英颗粒本身趋于加大自形,如海绿石石英砂岩中的石英次生加大作用。在埋藏成岩作用过程中,石英的次生26加大程度往往反映了成岩作用强度,并划分出三级或五级石英次生加大情况。一般情况下,石英压溶次生加大的发生标志着岩石已进入了晚成岩期阶段,而趋于自形的石英次生加大作用则发生于早成岩期。发生压溶或缝合接触。判别石英次生加大及鉴别石英颗粒原形的最有效手段是用阴极发光显微镜进行鉴定。四、孔隙的鉴别对于深埋于地下的砂岩来说, 孔隙类型主要为次生孔隙及原生成因与次生成因的混合成因孔隙。偏光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主要为各种类型的次生溶解孔、溶蚀

46、孔、溶缝及成岩收缩缝等。在鉴定孔隙过程中,可将锁光圈稍锁上一点以便于观察孔隙。溶解及溶蚀孔隙一般具有锯齿状边缘。成岩收缩缝主要出现于泥、页岩中,有时杂基含量高的砂岩中杂基富集处也可出现。成岩收缩缝缝宽不稳定、弯曲状,往往无明显的延伸,以此可与制片过程中产生的人为裂缝或构造裂缝相区分开。五、成岩序列及成岩演化成岩事件发生的顺序无疑反映了成岩环境的演化。在进行偏光显微镜鉴定时,通过交叉切割、围生切割等标志来判定成岩序列。如河北庞家堡震旦系铁质石英砂岩中有两种胶结物存在,即硅质胶结物和铁质胶结物,在薄片中我们可以观察到硅质胶结物往往围生于石英颗粒周围呈次生加大状,铁质胶结物十分丰富,不仅交代了石英次

47、生加大边,而且还交代了石英颗粒本身,有的甚至形成了残余结构或将石英颗粒交代殆尽。很显然,石英的次生加大作用的发生要早于铁质胶结物的胶结作用。反映成岩演化程度的标志有许多,除镜质体反射率、地温、孢粉指数、蒙皂石混层比等直观标志以外,在偏光显微镜下,可通过岩石固结程度、自生矿物及其序列、 孔隙演化、 成岩事件的发生情况等方面来分析成岩演化史及成岩阶段 (表2-1) 。27实验八碎屑岩成岩作用一、目的要求1进一步掌握碎屑岩的镜下鉴定;2掌握镜下各种成岩现象的鉴定和描述方法;3学会分析成岩序列;4掌握成岩演化分析的步骤和方法。二、实验内容鉴定报告要图文并茂,既要绘出所看到的各种成岩作用的现象,又要配上

48、相应的文字说明。要求素描图绘制清晰、形象。序号名称片号备注1海绿石石英砂岩32铁质石英砂岩43长石砂岩54岩屑杂砂岩65油砂岩(岩屑砂岩)9三、思考题1什么叫成岩作用?陆源碎屑沉积物的成岩作用类型有哪些?2常见的胶结类型有几种?这些胶结类型与颗粒或杂基支撑方式有何关系?3何谓交代作用?如何确定?常见的交代现象有哪些?成因如何?4何谓重结晶作用?5什么叫压实作用、压溶作用?如何区分?常见的压实标志有哪些?6如何区分溶解作用、溶蚀作用及交代作用?7如何区分压实形变与构造应力形变?8何谓自生矿物充填作用?常见的自生矿物如何形成?9如何分析成岩序列并推断成岩环境?10简述成岩作用阶段的划分及其标志?2

49、8实验九碎屑岩镜下综合研究一、目的要求1进一步掌握碎屑岩的镜下鉴定;2学会根据镜下鉴定结果对碎屑岩的成因进行综合分析。二、实验内容1系统观察下列薄片,思考不同薄片所看的的现象为何不同?序号名称片号备注1海绿石石英砂岩32铁质石英砂岩4*3长石砂岩54岩屑杂砂岩6*5油砂岩(岩屑砂岩)9注:打“*”为重点观察和描述者。2从下述方面对比杂砂岩(6 号)和铁质石英砂岩(4 号)的成因:(1)母岩区的性质,包括岩石组合、地形高差、风化强度;(2)搬运流体的性质,包括流体的密度、粘度、搬运方式等;(3)搬运距离、沉积速度和沉积环境;(4)成岩作用。三、思考题沉积岩成因分析包括的内容有哪些?石英砂岩、 长

50、石砂岩和岩屑砂岩的成因有何不同?29第四部分第四部分火山碎屑岩的肉眼观察及镜下鉴定火山碎屑岩的肉眼观察及镜下鉴定集块岩和火山角砾岩由于碎屑颗粒粗大,易于肉眼观察和描述。观察和描述方法基本上与砾岩和角砾岩相同,而凝灰岩颗粒较细,除肉眼观察和描述外,镜下观察和描述就显得更加重要了。一、肉眼观察1颜色:特殊的颜色是火山碎屑岩的鉴定特征,火山碎屑岩色彩鲜艳,多呈白、浅红、浅黄、浅绿等色。风化的凝灰岩表面呈不均匀的彩色。2成分:集块岩和火山角砾岩主要由熔岩碎屑组成。可根据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确定为何种熔岩。凝灰岩除注意岩屑外,要注意鉴定晶屑成分。火山灰和火山尘实际上对岩石起胶结作用,估计出百分含量。3结构

51、:鉴定火山碎屑的粒度、圆度、分选等方面特征。4构造:通常为块状构造,无层理。但向熔岩过渡的凝灰岩有流动、气孔、杏仁构造。向正常沉积岩过渡的凝灰岩层理清楚。5次生变化:不同成因类型的火山碎屑岩次生变化特点不同。酸性凝灰岩易发生斑脱岩化和去玻璃化,基性凝灰岩易发生绿泥石化和沸石化。6其它方面。二、镜下鉴定进一步鉴定火山碎屑岩各种组分及其相对含量。 如岩屑、 晶屑的成分、 外形、大小等方面的特征以及玻屑的形状和光性特点。观察凝灰岩的结构以及次生变化等特征。定名: 对凝灰岩定名要包括下列内容: 颜色、 火山碎屑成分、 火山碎屑物态。如灰白色流纹质晶屑玻屑凝灰岩。30实验十火山碎屑岩一、目的要求1掌握火

52、山碎屑岩的主要鉴定特征;2学会和掌握火山碎屑岩与正常沉积岩的区别特征。二、实验内容1观看手标本。2系统观察和描述下列薄片,并提交实验报告。序号名称片号备注1火山质角砾岩112凝灰岩12*3假流纹状凝灰岩134晶屑岩屑凝灰岩145晶屑玻屑凝灰岩72注:打“*”为重点观察和描述者。三、思考题1试述火山碎屑岩的一般特征? 并分别说明集块岩、火山角砾岩、凝灰岩的一般特征。2何谓凝灰岩、熔结凝灰岩和沉凝灰岩?它们的区别特征有哪些?3火山喷发沉积作用形成的岩石与油气储集有何关系?31第五部分第五部分碳酸盐岩的肉眼观察及镜下鉴定碳酸盐岩的肉眼观察及镜下鉴定近二十年来碳酸盐岩岩石学的飞速发展,与其研究方法的发

53、展是分不开的。碳酸盐岩的研究方法很多,但归纳起来,基本上可以分为野外和室内两大类。野外研究工作是碳酸盐岩研究的基础,许多重要的问题如岩类学、沉积环境分析、生储油层的判断等都应在野外工作阶段有初步的宏观了解。 室内研究工作只是野外工作的补充、 修正及深化。 室内碳酸盐岩的研究方法也很多, 其中包括薄片法、揭片法、酸蚀法、染色法、化学分析法、差热分析法、难溶组分分离法、热发光法、电子显微镜法、X 射线衍射法、稳定同位素法、放射性碳测定年龄法、阴极发光法等。但是最基本、最常用的仍是岩石薄片鉴定法。碳酸盐岩实验课将对常见的岩石标本和薄片进行系统观察和描述,掌握碳酸盐岩鉴定的基本技能。一、手标本观察碳酸

54、盐岩的手标本观察内容如下:(一)颜色颜色是岩石最直观和最醒目的标志,它可以反映岩石的成分、结构和成因,可作为相分析的项重要标志。在描述岩石时常把颜色放在最前面,并参加岩石定名。碳酸盐岩的颜色多种多样,但基本分为三类:浅色类,如白色、灰白色、浅灰色等;暗色类,如灰色、深灰色、灰黑色、黑色等;红色类,如红色、紫红色、红褐色等。此外还有杂色。总体而言,碳酸盐岩的颜色以灰色居多。碳酸盐岩的颜色除了与岩石的成分、结构有关外,般还与有机质和其它有色金属元素的含量有关。所以在观察岩石颜色时要注意原生色和次生色的区别,通常以岩石新鲜面的颜色为准。(二)矿物成分首先用 5浓度的稀盐酸检验方解石和白云石的相对含量

55、。在石灰岩白云岩系列,反应强度大致分为四个等级:1强反应:起泡迅速而剧烈,并伴有小水珠飞溅和嘶嘶声。具此反应者属石灰岩类,方解石的含量75。2中等反应。起泡迅速,但无小水珠飞溅和嘶嘶声,具此反应者属白云质灰岩类,方解石 7550,白云石 2550。323 弱反应。气泡出现较慢较少,有的气泡可滞留在岩面上不动。具此反应者属灰质白云岩,白云石 7550,方解石 2550。4 不反应。 长时间都无气泡出现, 但粉末有中等强度的反应, 为白云岩类,白云石75,方解石0.5mm)、中晶(0.50.25mm)、细晶(0.250.05mm)和微晶(0.05mm)等结构。5颗粒含量和特点的描述:首先估计颗粒的

56、总含量,如不止一种颗粒时,33还要估计出各种颗粒所占的比例,即颗粒的组成。要仔细观察颗粒的自身特点,如砾屑的内部结构和氧化圈(有无、厚薄情况)、鲕粒、核形石的核部及同心层的圈数,生屑的类型等,尽可能对颗粒作进一步划分。6填隙物:这是针对颗粒结构而言的。主要是区分泥晶和亮晶方解石。一般说来, 泥晶致密且多少含有一些杂质, 看上去暗淡无光泽; 亮晶粒粗杂质很少,常呈白色或浅灰色,比较透明,有时甚至可以看到晶体解理面。在不能区分开二者时,可将它们统称为填隙物,但要指出胶结或支撑方式。如果颗粒含量较少而呈“漂浮”状者,则肯定为泥晶(可能会有重结晶) 。需要指出的是,要确切区分泥晶和亮晶必须在镜下进行。

57、(四)沉积构造碳酸盐岩中出现的沉积构造类型多样,除了在碎屑岩中常见的类型外,还有一些特殊的构造,如叠层构造、鸟眼构造、示顶底构造、缝合线构造等。对构造的观察应主要在野外进行,在手标本上观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一般说,在手标本观察中应注意层理类型、层面沉积构造等特征描述。(五)孔、洞、缝碳酸盐岩的孔、洞、缝是油气水的储集空间和运移通道,是碳酸盐岩储层研究的主要内容。尽管它们在成因上多属于派生的,但对石油地质研究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孔隙和洞穴大小有别, 通常以孔径 lmm 为界, 前者小于 lmm, 后者大于 lmm。裂缝包括构造裂缝、溶解缝、层间缝和缝合线等。在描述时,应注意观察孔、洞、缝的规模

58、大小、延伸方向、形态、连通情况、发育程度、充填物质和充填类型等内容。(六)手标本定名1先按矿物成分定名。作为岩石成分的名称(石灰岩、白云质灰岩、灰质白云岩和白云岩) ,通常用 75、50、25三个界限便可。2结构定名。包括结构组分和结构类型。3颜色、构造等作为岩石的附加名称,也要参加定名。命名格式:颜色+构造+结构+矿物成分34如:灰白色块状亮晶鲕粒石灰岩、暗灰色水平纹层泥晶石灰岩。二、碳酸盐岩薄片镜下鉴定二、碳酸盐岩薄片镜下鉴定碳酸盐岩薄片在显微镜下的观察内容与手标本基本相同, 大体包括下列六个方面:(一)矿物成分碳酸盐岩的矿物成分主要为方解石和白云石,此外还有自生的硅质矿物(玉髓或自生石英

59、) 、海绿石、石膏、黄铁矿(可氧化成褐铁矿)和陆源碎屑等。对于矿物成分鉴定而言,至关重要的是区别白云石和方解石。1碳酸盐矿物成分的鉴定鉴别方解石、 白云石等碳酸盐矿物的准确简便方法是染色法, 即用 0.1 克(100毫克)的茜素红 S 粉末,溶解在 100 毫升浓度为 0.2的盐酸中,把这种溶液滴在未加盖片的岩石薄片上,稍等 1030 秒后,方解石、高镁方解石、文石均呈深红色;含铁白云石、铁白云石呈紫蓝色,白云石、菱镁矿、石膏等均不染色。如果用茜素红 S 和铁氰化钾混合染色剂, 便可区分方解石和白云石中铁的含量多少。此溶液的配置方法是:将 1 克茜素红 S 和 5 克铁氰化钾一起溶于 100毫

60、升浓度为 0.2的稀盐酸中。按染色情况可对 Fe 的含量进行半定量鉴定。其结果为:无铁方解石(FeO2mm) 、 砂晶 (粒径 2-0.05mm) 、粉晶(粒径 0.05-0.005mm)和泥晶(粒径95,粘土 2,铁质矿物、有机质约为 3。结构组分及类型:岩石以细晶白云石为主,约占 85,中晶白云石零星分布,约占 7,粉晶极少,约占 3%,其它为粘土和铁质矿物、有机质。白云石晶粒多为半自形晶,自形晶和它形晶较少。晶体多互相切割、连晶或嵌晶结构。表面较污浊,有的晶体具有泥质边或泥质雾心。在单偏光镜下,隐约可见鲕粒轮廓, 鲕粒内部结构基本被破坏, 白云石晶体切割鲕粒边缘。 鲕粒粒径大小较均匀,一

61、般为 0.4mm 左右,分布亦较均匀。有的鲕粒核部仍可见到棘皮类生物碎屑。若对鲕粒含量进行统计,约占 60%左右。填隙物几乎全为晶粒状白云石。胶结类型及支撑方式: 根据填隙物含量较多, 鲕粒之间排列松散等特点分析,推断原岩为孔隙-基底式胶结,基本上以灰泥支撑为主。成岩作用及次生变化:主要表现为强烈的白云岩化作用,发生在成岩期或成岩期后。沉积环境分析:根据鲕粒粒径较小,且为孔隙基底式胶结、灰泥支撑为主的特点,推测原岩的沉积环境可能为水动力条件不高的局限海沉积。46实验十一 碳酸盐岩的结构组分一、目的要求1学习掌握三大类型碳酸盐岩中各种结构组分;2观察常见的几种颗粒类型、泥晶、亮晶、晶粒、生物格架

62、等结构组分的特征。二、实验内容1通过观察,认识和了解各种结构组分及其特征。2对照手标本,在镜下观察颗粒类型及其特征。3观察下列薄片及标本,观察描述五种结构组分特征,提交实验报告。序号名称片号备注1黑色鲕状石灰岩152竹叶状灰岩173鲕粒石灰岩784细晶白云岩805生物碎屑灰岩88三、思考题1碳酸盐岩结构组分有哪几种类型?与碎屑岩的结构组分对比,说明它们的主要特点及成因?2试说明各种内碎屑的形成环境?3鲕粒有哪几种类型?论述鲕粒的形成机理及控制条件?4如何在镜下区分泥晶、亮晶和重结晶后的泥晶方解石?5试说明亮晶胶结物的形成条件?47实验十二 石灰岩一、目的要求1掌握石灰岩的一般特征及观察描述方法

63、;2了解碳酸盐矿物的染色分析方法;3学会区分泥晶、泥晶重结晶与亮晶方解石的方法;4学会和掌握石灰岩分类和命名的原则。二、实验内容系统观察、描述下列标本和薄片,提交实验报告。序号名称片号备注1黑色鲕状石灰岩152竹叶状灰岩17*3鲕状石灰岩78*4生物碎屑灰岩885豹皮状灰岩93注:打“*”为重点观察和描述者。三、思考题1试述福克、邓哈姆、莱顿碳酸盐岩分类的基本指导思想及优缺点?2何谓碳酸盐岩的结构成熟度?以竹叶石灰岩为例作以说明?3根据教材中试用的碳酸盐岩分类方案,说明石灰岩的类型及其主要特征,论述内碎屑灰岩、鲕粒灰岩、生物碎屑灰岩、泥晶灰岩的形成环境?4碳酸盐岩中具有哪些特殊构造类型?试述这

64、些构造的成因及环境意义?48实验十三白云岩类一、目的要求1学会和掌握白云岩类的鉴定特征及描述方法;2掌握白云岩的分类、命名原则;3初步了解各类白云岩的成因。二、实验内容系统观察下列标本和薄,提交实验报告。序号名称片号备注1含砂白云岩202细晶白云岩803白云岩101*三、思考题1试说明白云岩的基本特征、分类和命名方法?2试述白云石原生沉淀作用、毛细浓缩白云岩化作用(蒸发泵作用) 、回流渗透白云岩化作用、混合白云岩化作用、调整白云岩化作用及淡水白云石形成的机理及环境?3试述原生白云岩、同生白云岩、准同生白云岩、成岩白云岩、后生白云岩的基本特征及镜下区分标志?49第六部分第六部分碳酸盐沉积物沉积后

65、作用碳酸盐沉积物沉积后作用一、沉积后作用类型碳酸盐沉积物的沉积后作用,主要包括成岩作用、后生作用和表生作用。这些作用将使碳酸盐沉积物或岩石发生重大变化,直接影响到储集空间的发育状况,与油气聚集有着密切关系。碳酸盐岩沉积后作用的类型很多,但归纳起来,主要有溶解作用、矿物的转化作用、重结晶作用、胶结作用、交代作用、压实作用以及压溶作用等。(一)溶解作用溶解作用是由于碳酸盐沉积物或岩石孔隙中水介质的性质发生变化, 引起碳酸盐矿物或质点发生溶解的作用。它对岩石中的孔隙起着扩大和增加的作用。溶解作用可以发生在沉积后的不同阶段,但它们的表现特征不完全相同。成岩期的溶解作用常具有选择性。这种选择性溶解作用往

66、往在颗粒内进行,形成溶模或铸模。如鲕粒灰岩中的负鲕就是此成因的。在泥晶颗粒灰岩中也可见到基质被溶解而颗粒保存完好的情况。在成岩晚期,表生作用和后生作用阶段的溶解作用不具有选择性,大气水或淡水沿节理、裂隙和在原生孔隙中流动,常常形成溶孔、溶缝、溶沟和溶洞。(二)矿物的转化作用矿物的转化作用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同质多象转化,这种转化仅发生晶格和晶形的变化,化学成分不变,如文石向低镁方解石的转化即属这种类型。另一种是转化时有镁离子的带出,但晶格和晶形不发生变化,如高镁方解石向低镁方解石的转化就是如此。不管哪一种转化,它们多发生在成岩早期。在镜下,常常见到有的化石碎片如软体动物门的瓣鳃、腹足、头足类、绿藻和六射珊瑚类,其骨骼硬体的矿物成分为文石,后转变为低镁方解石,其结构由原来的纤维状转变为次生晶粒结构。有的生物化石如棘皮类,矿物成分为高镁方解石,后经转化作用变为低镁方解石,晶体形态不变,其显微结构为单晶。(三)重结晶作用重结晶作用是在成岩过程中, 矿物的晶体形状和大小发生变化而矿物成分不改变的作用。 在一般情况下, 重结晶作用趋于出现晶体增大现象, 福克称之为 “进变,新生变形”作用。在特殊情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