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背肌筋膜炎中医诊疗方案.docx

上传人:黑** 文档编号:61064807 上传时间:2022-03-1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1.0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腰背肌筋膜炎中医诊疗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腰背肌筋膜炎中医诊疗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腰背肌筋膜炎中医诊疗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腰背肌筋膜炎中医诊疗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腰背肌筋膜炎中医诊疗方案.docx(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 痹病(腰背肌筋膜炎、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结缔组织病)腰背肌筋膜炎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 中医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XZY/T001. 1- 94)和中医筋伤学(孙树椿、孙之镐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二版)进行 诊断。 可有外伤后治疗不当、劳损或外感风寒等病史; 腰背部酸痛、肌肉僵硬发板、有沉重感,疼痛常与天气变化有关,阴雨天及后可使症状加重; 腰背部有固定压痛点或压痛较为广泛,背部肌肉僵硬,沿竖脊肌走行方向 常可触到条索状的改变,背部功能活动大多正常,X线检查无阳性体征。2. 西医诊断:参照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

2、(邱贵兴主编,人 民卫生出版社,第一版)进行诊断。 腰背部、臀部广泛疼痛,常因剧烈活动或寒冷诱发;并具引发放射区,即 重压肌筋膜区皮下结节,除在该点有酸胀感外,还可在该点周围或距离稍远区域 引发疼痛或肌紧张。 腰部活动受限、肌肉痉挛,部分患者有明确的疼痛扳机点; X线检查无阳性体征。(二)证候诊断1. 气血凝滞证:发病前常有外伤史,腰背部弥漫性刺痛,腰背僵硬,俯仰 活动受限,晨起及夜间痛甚,常在剧烈活动后加重,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舌苔 薄白或薄黄,脉沉涩或脉弦。2. 风寒湿阻证:腰背部冷痛重着,背部僵硬,转侧不利,虽静卧亦不减或 反而加重,日轻夜重,遇寒痛增,得热则减,每逢受凉时疼痛加重,舌质

3、胖淡, 苔白腻,脉弦紧、弦缓或沉紧。3. 肝肾亏虚证:腰背部酸痛,遇劳则发,乏力、不耐劳;包括肝肾阴虚及 肝肾阳虚证。阴虚证症见:心烦失眠,口苦咽干,舌红少津,脉弦细而数。阳虚 证症见:四肢不温,形寒畏冷,筋脉拘挛,舌质淡胖,脉沉细无力等症。二、治疗方案1.体针(1)取穴 主穴:委中 脊中 腰阳关 肾俞 大肠俞阿是穴方义:委中是腰背足太阳经两分支在胭窝的汇合点,“腰背委中求”,可疏调 腰背部经脉之气血;腰为肾之府,肾俞可壮腰益肾;大肠俞、脊中、腰阳关、阿 是穴可疏通局部经脉、经络及经筋之气血,通经止痛。 辩证加减穴:气血凝滞证:膈俞(双侧)以活血化瘀;风寒湿阻证:腰眼,本穴以温针灸为主温阳散寒

4、;肝肾亏虚:肝俞以补益肝肾。(2)针具:选用30号1.5寸、2寸中研太和牌针灸针。(3)刺法:诸穴位均直刺,患者须有得气感。捻转针体180度,共510次, 广2分钟内完成,留针30分钟。每日1次,10次1疗程。2. 手法治疗(1)松解手法,包括点法、压法、摇法、滚法、推法、掌揉法、拍法、弹拨 法等放松肌肉类手法,适用于急性期或者整复手法之前的准备手法。松解类手法 要求:均匀、持久、有力、柔和、深透,要做到“柔中有刚、刚中有柔”。(2)手法治疗注意事项:有下列情形之-的,忌用或慎用手法: 体质较弱,或者孕妇等; 患有严重心脏病、高血压、肝肾等疾病患者; 体表皮肤破损、溃烂或皮肤病患者;有出血倾向

5、的血液病患者。3. 辨证中药治疗(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气血凝滞证治法:行气活血,祛瘀止痛。推荐方药:身痛逐瘀汤加减。川萼、当归、五灵脂、香附、甘草、羌活、没 药、牛膝、秦充、桃仁、红花、地龙等。中成药:通痹胶囊等。 风寒湿阻证治法:温经散寒,祛湿通络。推荐方药:独活寄生汤加减。独活、桑寄生、杜仲、牛膝、党参、当归、熟 地黄、白芍、川芍、桂枝、茯苓、细辛、防风、秦充、螟蚣、乌梢蛇等。中成药:小活络丹等 肝肾亏虚证治法:补益肝肾,通络止痛。阳虚证推荐方药:右归丸加减。山药、山萸肉、杜仲、附子、桂枝、枸杞子、 鹿角胶、当归、川芍、狗脊、牛膝、川断、桑寄生、菟丝子等。阴虚证推荐方药:虎潜

6、丸加减。知母、黄柏、熟地、锁阳、龟甲、白芍、牛 膝、陈皮、当归、狗骨等。中成药:独活寄生胶囊等。4. 中药辨证外治:中药离子导入:根据不同的辨证分型,将煎煮好的中药汤剂,用离子导入的 方式,深透入腰部。每日一次,每次15-20分钟。中匆贴敷:用自制止痛散,75%酒精调制成膏剂,选取肾俞、腰阳关、命门、 关元俞、气海俞、阿是穴等穴位聒敷。每日一次,10次一疗程。功能补益肝肾, 活血通络,壮腰止痛。耳穴治疗:腰、腿、肾、龈骼,取王不留行籽置于菱形胶布上,贴一侧耳穴 上述各穴,嘱患者每日按压4次,每次每穴按压20次左右,两耳交替,每周2 次,10次为1疗程。功能理气活血止痛。主治腰背痛。5. 穴位注

7、射疗法用当归注射液或丹参注射液0. 2-0. 4ml循经取穴或痛点注射,2日一次,6 次为一疗程。6. 灸法:直接灸、艾条灸、温针灸、雷火灸等。7. 物理治疗电脑中频、微波、红外线照射、电磁疗法、蜡疗、热敏灸等,可根据患者情 况每日予以单项或者多项选择性治疗。8. 运动疗法运动疗法可明显增强患者腰腹肌肌力和腰部协调性,增加腰椎的稳定性,有 利于维持各种治疗的疗效。急性期过后,即开始腰背肌运动疗法,主要有:(1)仰卧架桥:仰卧位,双手叉腰,双膝屈曲致90 ,双足掌平放床上,挺 起躯干,以头后枕部及双肘支撑上半身,双足支撑下半身,呈半拱桥形,当挺起 躯干架桥时,双膝稍向两侧分开。每日两次,每次重复

8、10-20次。(2)“飞燕式”:患者俯卧。依次以下动作;两腿交替向后做过伸动作两 腿同时做过伸动作两腿不动,上身躯体向后背伸上身与两腿同时背伸还原, 每个动作重复1020次。9. 其他治疗:在急性期根据疼痛程度,选择性使用脱水、止痛、消除神经根 炎症药物等对症治疗。(如甘露醇、西乐葆、双氯芬酸钠、地塞米松、甲强龙等)。三、疗效评价(一)评价标准: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诊断治疗标准,制定如下治疗评 估标准,对腰背部疼痛、压痛按不同程度分为正常、轻度、中度、重度4级,并 分别给予不同的分值。腰背部疼痛:(VAS法)正常:无疼痛,。分;轻度:1-4,1分;中度:47, 2分;重度:7-10, 3分。以腰背部疼痛、压痛作为主要依据,按临床痊愈、显效、有效、无效4级评 定。临床痊愈:主症消失或积分W1分;显效:主症积分下降32/3且1分,疼痛基本消失,肌肉紧张、痉挛、压 痛等症状明显;好转;有效:主症积分下降N1 / 3且2 / 3,疼痛、酸胀、肌肉紧张、痉挛、 压痛等症状明显减轻;无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无变化,积分下降未达1/3。(二)评价方法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年5月第 一版)相关内容进行评价,采用尼莫地平法:(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 疗前积分X100%o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