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课整合论文路大伟

上传人:雪*** 文档编号:60951140 上传时间:2022-03-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1.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课整合论文路大伟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课整合论文路大伟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课整合论文路大伟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课整合论文路大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课整合论文路大伟(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课整合带来的优势阜阳市颍州区九龙镇刘湾小学 路大伟:男 小一 大专 15805586756 1051860514 叶朝伟:男 小一 大专 18156269716 9756300162015年6月8日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课整合带来的优势阜阳市颍州区九龙镇刘湾小学 路大伟:男 小一 大专 18156269716 975630016叶朝伟:男 小一 大专 18156269716 975630016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课程整合”一词已深入到各个学科领域中。计算机主要是进行信息加工处理,现代化的网络为信息的传递提供了新的环境,多媒体技术则使信息能以更多的形式或样式进行

2、交流和传播,通过结合自己对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课教学整合的一些认识和实践,探讨整合对科学事物本质的优化过程;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优化学生的认识过程;突出重、难点;加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等几方面给科学课教育教学带来优势的几点粗浅认识。关键词 现代信息技术 小学科学教学 课程整合在信息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在信息技术悄然走入我们课堂的今天,在我们教学主阵地课堂,作为小学科学教师如何、怎样才能有效的实施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课堂是学习知识的主阵地。科学教学要让学生在课堂中认识自然界诸多事物、现象及其相互关系,由于受时空限制,课堂教学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学生也不可能都要亲自到大自然中观察和感知。根据这些特

3、点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了声、像、文并茂的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使教学的诸要素得到合适配置,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创造欲,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一、揭示事物本质,优化教学过程小学生好动,对动画较感兴趣,因此,在教学中,要依照学生的年龄特点,紧紧抓住学生,想尽办法让静止的教材动起来,让学生动起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在水的变化一课,通过自制的课件来模拟水的三态变化,远比用教材上静止的图片,效果要好得多。学生的每一台电脑上都会出现“水的变化?”几个字。“你想知道水到底是怎么变化的吗?”我适时地发问。“那么随便移动一下鼠标,它会告诉你该怎么做。”学生很好奇地移动一下鼠标,发现鼠标无论

4、走到哪儿,后面都紧紧跟随一句话:“点击我,你就会明白一切。”孩子们的好奇心被提到了极点。他们按鼠标的提示去做,发现画面一下变了。北方寒冷的冬季,北风呼呼地刮着,大片大片的雪花纷纷飘下来,河里的水渐渐地结成了冰。孩子们被色彩鲜艳的动画深深的吸引住了,他们的眼睛睁得大大的,生怕错过一个镜头。屏幕中心出现一个大大的“水”字,这个字闪呀闪地变成了“冰”字;在学生们正看得兴致勃勃的时候,鼠标提示:“想继续看,再点击我啊!”寒冬腊月过后,春天来临,气温逐步上升,天气开始转暖,河里的冰慢慢地融化了,变成了哗哗流淌着的河水。屏幕中心大大的“冰”字,又慢慢地变成了“水”字;鼠标再提示:“后面有更精彩的,继续点击

5、我啊!”就这样孩子们在鼠标的提示下,一步步进入情节。到了炎热的夏季,太阳火辣辣地照向大地,地上的一小滩水,经过太阳的暴晒,变成丝丝的水气飘向天空。屏幕中心的“水”字,闪呀闪地变成了“水蒸汽”三个字;水蒸汽继续上升,越到高空,温度越低,遇见了冷空气,变成云,云和云相互碰撞,形成了雨,撒向大地。屏幕中心的 “水蒸汽”三个字,闪呀闪地合成“云”字,又慢慢地变成“水”字。至此,完成了冰水水蒸汽的演变过程。学生们似乎意犹未尽,思绪还没有从动画中回来。这时,屏幕中心出现“我到底是什么”几个大字并慢慢地合拢成一个大问号组织学生们围绕这个“?”进行讨论。把孩子们拉回到课堂中来。讨论也相当激烈,有的同学说:“我

6、就是水。”有的同学说:水遇冷转化成冰,冰遇热转化成水,水再加热转化成水蒸汽,水蒸汽遇冷又转化成水。”甚至有的同学还提出了疑问:“冰能化成水,水能结成冰,那么冰能不能直接转化成水蒸汽呢?”于是大家又围绕这个问题开始了新的讨论。学生在激烈地讨论过后,很快得出结论:水有液体、固体、气体三种状态,这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利用多媒体演示,不仅克服了条件的限制,而且能让学生更好地集中注意力,学生们都说跟看动画片似的,既好看,又能增长知识,兴趣特别高。这是传统教学方法所不具备的。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科学教材中,有些内容比较抽象,小学生不容易理解,成为教师教学中一个突出的难点

7、。信息技术的介入可使抽象事物具体化,对难点的化解有积极作用,达到变难为易的目的,让学生学起来更轻松一些,使学生愿意去学,有兴趣去学。如果说水的变化一课,是通过学生单纯点击鼠标使他们一步步进入情节的话,那么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一课就是让学生自己去找你已设计好的内容。在教学环境对生物的影响这一课时,我用FrontPage自己制作课件(内含大量图片、文字、和录相资料)把整节课分为四块。先以色彩鲜艳的图片切入,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学生熟悉的猫眼瞳孔的变化为例,用电脑出示一组图片,我提示学生:“你动一动鼠标,看能看到什么?”学生很好奇地动了一下鼠标,鼠标提示:“点击我可以放大图片呦!”放大了的图片看起来更

8、清晰,有的同学很快反应过来是光线对猫眼产生了影响。学生有了小小的成功后,鼓励他们继续讨论和探索其他图片,对于学生能自己解答出来的,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对于他们不知道的,追问:“你们想知道吗?你们可以自己来查查文字资料。”学生在老师的鼓励下,带着疑问动手操作鼠标点击第二部分文字介绍。学生了解了基本知识后,接着再问:“你们还想知道更多的有关这方面的知识吗?那么自己试试点击录像资料吧。”电脑出示2个录相片,(分别是环境对动物的影响、环境对植物的影响)扩展知识,加深印象。通过动画让学生了解自然界中环境会对很多生物产生影响。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看了上面那些文字、图片、录像资料,最后的总结学生基本上

9、能自己说出来了。有的学生说:“环境的变化会对生物产生影响。”有的学生说:“生物要在变化了的环境下继续生存下去,就必须去适应环境,如果不适应,就会灭绝,就像恐龙一样。”还有的学生说:“如果世界上的生物都灭绝了,那势必要影响到我们人类。”在学生讨论出这些结果以后,因势利导地问:“我们要怎样保护生物呢?”学生们会很快说出:“我们要保护生物,就要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教师再问:“看看咱们讨论的结果是否和科学家们总结的一样呢?你们点击课上总结看看。”学生们看到自己总结出来的结果和科学家的一样,别提多高兴了。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兴趣,又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学生认识过程我认为信息技术和科

10、学课的整合,不应该只停留在教师做做课件,学生动动鼠标。而应该让学生真正学会怎样运用信息技术去搜集想要的资料,到哪里去找资料。我在讲水资源一课时,事先做了充分的准备,找了很多关于水资源这方面的网址,讲课时,先问学生:“你们听过三人行,必有我师这句话吗?”大部分学生都说听过,继续问:“谁能给大家说说这句话的意思?”世界上到处都有我们的老师,书是我们的老师、报纸是我们的老师、电视是我们的老师、网络也是我们的老师。希望大家以各种方式,用各种途径获取知识。网上的天空很大,不光只有你们爱玩的游戏,还有很多科学知识。今天咱们就来学一学如何从网络上找你要的资料。一会儿你找到资料,你来给大家上水资源这一课。学生

11、一听说可以自己上网找资料,还可以当老师都来了精神。瞪大眼睛,生怕落下一步,耽误自己的操作。我把事先准备好的关于水的网址都出示在黑板上,告诉他们如何上网。然后分小组上网找资料,比一比看看哪个小组找到的资料最好。打破了以往的方式(给现成的资料,让他们读一读,看一看。)放手让孩子们自己上网。最初很乱,一会儿这个学生这儿不会操作了,一会儿那个学生那儿出问题了。我都是采取小组同学互帮互助,会的同学帮不会的同学解决问题。这样过了没一会儿,教室里逐渐安静下来了。我细看之下,所有的同学都在认真地盯着电脑,小手控制着鼠标,不停的在网页上搜寻。一会儿这个学生说找到“水污染”了;一会儿那个学生说找到“水的用途了”;

12、还有的学生找到了“水的循环”;有的学生找到了“海水淡化”孩子们找到的资料是多种多样的,由学生来给大家讲解新课,我还是头一次尝试,尽管时间拿捏的不很准,尽管后来孩子们有点偏离了教材的重点,但我还是认为这样的尝试是值得的。学生在本节课中不光是学会了有关水资源的知识,还学会了本课以外的相关知识。最重要的是学生学会了把网络作为一种工具和手段来搜集资料。我们是要教会学生怎样去学习,而不是学习了什么。是信息技术帮我达到了这一点。 四、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在课堂教学中,通常只有文本教材,其信息的存储、传递、再现能力受到限制,“动态”展示上几乎是一片空白,尤其在表述一般实验条件下难以再现的内容方面,如大到宏

13、观世界的科学规侓,小到微观世界的精细结构等,教师无法准确表达,学生学得朦胧迷茫。现代教育技术就能将微观的、不可见的、抽象的,变化太快的或变化太慢的教学内容,逐层展示给学生观察,形象直观,效果显著。如教学种子的萌发一课,学生对种子里面的胚看不清楚,对胚的生长发育过程更是不甚了解。如果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就能使学生不仅清楚地看到种子的构造,还能利用其连续播放画面的技术,使学生看到种子发芽的全过程。而这正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五、 加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益 教学信息的传播需要一定的时间,教学设计中一定要研究课堂教学时间的有效利用,想方设法加快教学节奏,提高信息传播的密度和速度。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14、,加快教学节奏,提高信息传播的密度和速度呢?首先,准备工作要充分,避免占用课堂时间在传统教学中,课堂教学由于受资源、媒体等因素的限制,常常会被一些与教学内容没有直接联系的事情占去不少时间,如板书、演示过程。现代教育技术则具有传播速度快,预设性能好的特点,许多准备工作以及课堂上与教学无关的操作时间都可以省略,从而做到充分、有效地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益。由于电化教学直观形象、生动有趣,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之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欢乐的情景中获取知识,因此,利用电化教学手段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途径。 在科学教学过程中,现代教育技术作为一种辅助手段,与科学实验等媒

15、体有机结合,充分利用视觉和听觉去获取知识,综合利用各种仪器进行学习,既丰富了教学内容,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取更多的知识,又启迪了学生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科学课堂教学活动之中。实现科学课堂教学的优化,让学生在各自认知的基础上,通过新知识与原有知识的结合整合、重组、迁移、从而产生新的认识结构,形成自己的科学网络,对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提高素质等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总之,课堂的教学千变万化,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捕捉、获取、处理信息的能力我们将更好地把多媒体应用于自然科学的课堂教学,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之中学科学、用科学,提高学生的素质。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 参考文献:1小学科学学科新课程标准、科学新课程标准(3-6年级) 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深化学科教学改革的根本途径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