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生厌学原因及对策

上传人:ba****u6 文档编号:60946737 上传时间:2022-03-0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2.0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职学生厌学原因及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职学生厌学原因及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职学生厌学原因及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中职学生厌学原因及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职学生厌学原因及对策(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职学生厌学原因及对策The document was finally revised on 2021中职学生厌学原因及对策重庆师范大学计信学院计算机技术16级王伟摘 要:申胎彥望厌样梧况矗各个彥馥都很普匾.同时申职摩望也属于轶特矮的一矣. 卑盾“来敎弄、来抛畀”的凍则,我出爰啟申职彥生厌彥的凍闵务自身掀乏彥习信皿、 掀乏卷片目标、梧績来稳定及彥醱、莓札、私会劣方而也苇箜要彩初。通过凍闵我出对 策心加强彥坐皿理詆有,克服彥生厌彥梧借;改进彥馥詆彥棲式,激欢彥生彥习兴擬, 加女私会实濾力衣,惓槿彥坐的职北唸识;规剋彥歿规章期衣,痕用人世化管理孚段。 关键词:中职学生厌学原因对策中职学校的招生质量

2、近年来下降明显。这些学生大多数是十五、十六岁,总体素质 不高,行为习惯较差。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懒散、纪律散漫,整天无所事 事,当一天和尚敲一天钟。他们从小学、中学以来学习成绩可能不是很好,学习带给他 们的不是乐趣,而是父母的指责、老师的失望。这样自然就形成了他们厌学的情绪。面对中职生的厌学,我们现在要做的并不是过多的指责和抱怨,而是应该分析学生 厌学思想的原因,寻找解决的办法。以下内容是我几年来对中职学生观察和了解,做出 的一点点分析,抛砖引玉,希望可以为中职教育教学尽绵薄之力。一、中职学生厌学原因造成中职学生厌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清楚学生团体的组成再来了解了这些方面, 我们才能更

3、好的分析、解决厌学这个问题。(-)自身因素1.缺乏对学习的信心由于学习方法或学习习惯的不正确这些学生可能很早就在成绩排行榜的后半部分 或者一直处于中等水平。在老师过多的关注成绩优秀的学生而他们由于长时间的压抑, 所以在学习上或多或少存在自卑心理,并经常会出现自我否定的心理暗示。正是这种学 习自卑心理,导致他们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严重影响了他们前进的动力,由于 学生对中职教育认识的不正确,由于中考失利,家长强大的压力下进行中职学校,瞧不 起自己觉得不如人丢脸。所以在学习过程中烦忧不安,加上初中阶段基础太差.听不 懂,开始放纵自己。2缺乏奋斗的目标多数中职学生不仅仅是学习上比较自卑,在人生态

4、度上通常也比较消极,他们没有 明确的奋斗目标和理想。虽然毕业后,他们将踏入工作岗位,由于年龄较小还处于青春 懵懂期,但是多数同学根本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不知道工作中将要面临什么样的考 验,承担什么样的责任,认为一切都离自己很远还把自己当成孩子。整曰浑浑噩噩,得 过且过。3.情绪意识不稳定有些学生容易受到错误观念的影响,类似读书无用,出去挣钱容易等说法,造成诱 惑,迫于家长不同意,只能呆在学校,还有学生会出现这些反应,只接受表扬,老师批 评就挫败感强烈垂头丧气。自尊强者还容易与老师发生口角,甚至觉得是故意争对,漠 视学校的规章制度,养成大事不犯、小事不断的错误心理。巨(二)外部因素1. 社会因素

5、当前社会对人才评价大多还是以“高学历、“高文凭”为评价标准。中职学生没有正 确认识到自己的重要性,总是觉得自己属于中专生、技校生等,属于中考、高考淘汰下 来的人员,以后在工作中肯定是无法受到重视,无法和大学生进行竞争的。这样的想 法,也直接影响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其次,有些同学也耳闻目睹社会潜规则,认为有 钱就有了一切,有“关系“后门”即使学习不好,也能找到理想的工作。致使有“关系”的同 学不思进取,渐渐影响想通过努力学习改变生活环境的同学学习兴趣下降,甚至放弃学 习。2. 家庭因素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行为,对他们起着至关重 要的作用。可怜天下父母心,我相信每位家

6、长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成才。一部分父母,过 多的关注学习成绩、而忽略培养孩子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的错误教育方式,灌输学习 成绩好才有出息,拿成绩好的亲戚家、朋友家、班上好的同学作比较,给学生的学习心 态造成了不良影响。一些父母过于溺爱孩子,对他们百依百顺,甚至家庭作业都要帮孩 子完成,使学生存在依赖心理,认为一切都是理所当然,从而使他们养成了不良的学习 习惯和生活习惯。还有一些父母对孩子过于放松,不闻不问,认为教育孩子就是老师的 责任。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反而怪老师教得不好,这样也会造成了学生自由、散漫,推 卸责任等的不良习性。久而久之,学习成绩越来越差,以至于最后完全丧失了学习兴 趣。3.学校因素

7、学校的教风、学风、德育管理、教学制度等各方面因素对学生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 用。学校应该真正发挥“因材施教”的作用。毕竟中职教育和高中那种一刀切式的教学模 式是不同的,高中教育是以高考为唯一目的,而中职教学是以“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 的技能型人才”为目的的。怎么才能让他们更加符合社会发展需求,才是学校的真正目 的。如果学校教育方式还像他们中小学时那样机械化,学校的教育工作并不能从根本上 解决学生厌学的问题,而学生对课程设置的问题意见比较失望,以为到中职学校就是理 论加实践的学习方式,但是却是先学习文化基础课程,促使他们对专业兴趣的好奇心和 神秘感逐渐消失,影响学习情绪。復二、应对中职学生厌学的建

8、议通过以上对中职学生厌学原因的分析,我们应该从学生、教师、学校三方面着手纠 正现状,使学生彻底放弃厌学情绪,积极面对未来!(一)加强学生心理教育,克服学生厌学情绪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因此,我们应该首 先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加强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如何去克服自卑、焦虑心理是首 先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自信、坚强、乐观、开朗、积极的面对学习还有生活。其次, 开展贴近学生生活、内容丰富积极向上的校园活动,并以他们喜欢的方式开展。通过这 些活动,建立学生对校园生活的兴趣,在活动中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再次,师生之间 应多进行沟通。中职生的年龄处于自我意识急剧发展时期他

9、们的自卑心和自尊心都较 强。常常目空一切,不愿与人交流,认为别人都不能理解他们,常常用一些极端的行为 来倾泄烦恼,引起其他人的注意。我们要根据这些学生的兴趣爱好,采用不同方法与之 沟通和交流,走进学生的内心站在学生的立场思考问题,让他们信任并愿意和你成为朋 友,从而解决他们存在并关心的问题。(-)改进学校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多数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比较薄弱,理论课的说教模式已经无法引起他们的兴 趣和注意;反而对动手动脑较多的实践操作让他们比较感兴趣。我们应该因势利导改革 教学形式,将理论课与实践操作结合起来。既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又利于理论知 识的讲解可以很好提高教学效率。此外,教

10、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善于发现并肯定学生 的专业优势及特长,及时鼓励和帮肋他们探索新知。(三)加大社会实践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虽然社会对于人才评价的观点还没有完全转变过来,但是目前,这个标准也渐趋多 元化,中职生在人才交流市场中同样受社会的青睐。他们的优势不在学历和理论水平, 而是实际技能水平。现在优秀技师的待遇也丝毫不亚于管理阶层,这些信息的发布,也 可以很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利用他们寒暑假的时间组织学生到专业对口的企 业进行学习实践,感受企业文化,社会对人才的需要的要求。致使他们有紧迫感、有压 力。(四)规范学校规章制度,采用人性化管理手段首先,学校在制度上要做到赏罚分明,以确保营

11、造良好的学习和教学风气。其次,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做到个性化管理,对学生的学习、生活、纪律方面做出严格规定,并 根据制度严格考核做到奖惩分明。此外,教师不仅仅要严格,还要把爱融于教育、用心 教育。理解、尊重、宽容我们的学生,对学生倾注关爱。中职生所受到的打击比高中生 多,他们本来就缺乏自信,比较自卑我们更应该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激发其内在的 潜力。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长处。教师适时地赞扬可唤醒 学生的自信、启迪他们的智慧。因此,我们不要吝啬自己的表扬和鼓励。我们不要轻易 地责怪,错误是可以一点一点地改,学生可以一步一步前进。老师宽容学生的同时,也 教会了学生宽容待人。总之,中职学校在教育教学上面对的问题的难度要远远高于普通高中,因此做好中 职教育的意义就更加深重,希望本文可以激起一丝涟漪,让我们中职教学能帮助到更多 的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