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体会

上传人:lis****211 文档编号:60930299 上传时间:2022-03-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0.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体会(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体会一、一段回忆1994年9月,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周远清同志在华中 科技大学做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报 告,将大学文化素质教育作为教育观念改革的切入口而提 出,就是说由文化素质教育揭开大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帷幕。 报告论点明确、论证严密、思路开阔,符合我国高等教育的 实际情况。接着同年 12月8日,在北京大学报告厅举办了 大学文化素质教育报告会,会上季羡林先生、杨叔子校长等 做了生动活泼、内容深刻的讲演。在十年前的这一天,我的 日记这样写道:“尽管窗外刮着京城冬日常见的寒风,可是 北大报告厅却是春意融融。 报告会开了一整天,离座者很少, 许多有关高等教育的名言警句从教

2、师们的心灵深处涌出。我 真切地感到,我国高教的春天来到了。”今天我有机会在这里发言,首先想说:庆祝大学开 展文化素质教育十周年正是时候。二、素质教育的理论来源文化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中的一部分,因此谈文化素质教育要从我国高教实施素质教育谈起。我国基础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始于上个世纪八十年 代。高等教育试行素质教育是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正式开 展是1999年全国第四次教育工作会议; 这次会议公布了中 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 定。我国高教近些年来取得的成绩都和素质教育有关。由 于实施的时间不长,对它不可以苛求。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是什么?简洁地说就是人的 全面发展的思路。“人的

3、全面发展”的理论来源不止一个。其中有我 国百年来高教的实践经验、特别是新中国建立以来高教的经 验和某些教训,同时借鉴了我国古代优秀的教育思想和全人 类教育思想中的精华。最重要的一个来源就是马克思、恩格 斯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论,这在他们的主要著作 中都有所论述。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自由”是有严格界定的, 根据我国一些专家的研究,认为有三种含义:1、指法律上的自由观念,公民享有的各种权利,以及个人的自由不能妨 碍他人自由;2、哲学上的自由观念,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 越充分,获得的自由越大。毛泽东同志有一大段关于从必然 王国到自由王国的论述,就是阐述马、恩的这个观点的;3、社会制度上的自由

4、观。马、恩认为他们面对的19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制度束缚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他们希望在新的社会 制度、即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中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他 们有一句名言:“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 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 39卷131页)我们在教育观念上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的基本论 点,直接用“人的全面发展”,这并不有损原意,也符合我 国国情。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什么?李岚清同志有一个很好 的说明,他说:“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全 面发展,这是党的教育方针的核心部分。”(李岚清教育访谈录,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6年版第304页)又说:“全 面发展不等于平均的全面发展,而是和谐

5、的全面发展”(同 上,第305页)。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 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 须把德育、体育、智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 环节中,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 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 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可 见素质教育不能单一化;如果单一化,没有素质教育中各方 面的协调发展,那就不是素质教育。只有从素质教育的目的 出发,才能准确地理解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意义所在。文化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除此还有道德素 质、思想素质、身心素质、科学素质。它们相互促进。大学

6、应培养出优良综合素质的人才。文化素质教育的内容主要是 人文学科和艺术教育,简称为文化艺术教育。三、从新的视角看加强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必要性第一,今天我国大学面临全球文化多元化和信息化 的挑战,除去正常的、有益的文化交流外,不能不看到世界 上某些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颠覆性文化渗透的情况。这并不 是危言耸听,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去年我听到国务院新闻 办一位负责同志的报告,他列举了许多具体事实说明文化渗 透的存在。在这种情况下,亟需增强我国大学生对民族优秀 文化的认同。要做到这一点,除加强和改善对大学生的思想 政治教育,还需要有文化素质教育与之并行。大家知道,民 族优秀文化的介绍是文化素质教育中的重要

7、部分。大学生对 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以此为基点进一步学习和吸收人类的 优秀文化,才能辨别哪些是必须加以发展的中外文化交流, 哪些是必须加以抵制的文化渗透。第二,大学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引起的思考。刚闭 幕不久的十六届五中全会,进一步阐述了以人为本、全面协 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强调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和社会发 展全局的重大意义。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展第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将经济和社会各个方面的协 调可持续发展提到最重要的位置。这就给我们教育工作者一 个启示:在教育上(含高等教育)如何更好的落实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这就需要大力推进素质教 育的协调发展,使素质教育中的

8、各个部分相互渗透和相互促 进。围绕这个中心,今年上半年我在学习2016年8月26日 下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 政治教育的意见的基础上,研究了大学文化素质教育与德 育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认为它们可以而且必须相互渗 透、促进,但不能相互代替,写成的论文大学文化素质教 育的特色,已在中国高教研究 2016年第9期上发表, 在这里不再重复,其中如有不妥,请同志们批评指正。第三,科技创新、创新人材的培养需要文化传承、文化创新。西方科技发展的历史说明: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 相互联系。从培养科技方面的创新人才来说,需要有文化传 承与文化创新与之相配合。这一点,许多世界级科学家都有

9、过论述。如杨振宁教授的美与物理学一文,(收于杨振宁文集华东师范大学 1998年版第841至853页),阐述 物理学的“美”不仅体现在物理学的公式、理论架构之中, 而且在物理学家的精神世界中表现得尤为明显;科学与艺术 二者是相互促进的。这里还要提到李政道教授的一篇文章:科学与艺术,其中有这样的话:“现在大家可以相信科 学和艺术是不能分裂的。艺术和科学事实上是一个硬币 的两面。它们源于人类活动最高尚的部分,都追求着深刻性、普遍性、永恒性和富有意义。”(海外学者论中国华夏出版社1994年版第126页)。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艺术是 激发科学家创新思维的一种动力,其中关于追求真、善、美 的熏陶,直接推动

10、科学家们去进行新的创造。这里特别要提到今年 7月29日上午温家宝总理来 到解放军总医院康复楼看望94岁高龄的钱学森先生。钱老说:“我要补充一个教育问题,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问 题。一个具有科学创新能力的人不但要有科学知识,还要有 文化艺术修养。没有这些是不行的。小时候,我父亲让我学 理科,同时又送我去学绘画和音乐。我觉得艺术上的修养对 我后来的科学工作很重要,它开拓科学创新思维。现在我要 宣传这个观点。”(见 2016年7月31日人民日报李斌 采写的长篇通讯)总之,从培养科学方面的创新人才看,大学需要加 强文化素质教育。今天大学文化素质教育需要从“普及”和“深 化”两个方面继续做工作。所谓“普及”是指除重点大学 外,其它有条件的高校也要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即或有的兄 弟学校在这方面的师资较缺少,可以就近请教师做文化素质 教育的讲座。在重点大学,文化素质教育除更加普及地面向 大学生以外,还要注意提高大学教师的人文素养和整个学校 的文化品味。所谓“深化”,主要指大学的文化素质教育应 在制度化和课程化上有所建树。文化素质教育包含校园文 化,但校园文化并不等于全部的文化素质内容,除去努力建 设校园文化,还需要顾及文化素质教育的整体(如面向全校 有计划地开设人文选修课以及使大学生们有机会参加艺术实践等)。总之任重道远。最后我祝愿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在大学园地上生根、开花、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