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考卷答案

上传人:s****a 文档编号:60928800 上传时间:2022-03-09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54.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考卷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考卷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考卷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资源描述: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考卷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考卷答案(2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一、名词解释题 ( 每小题 4分,共 20 分)1 具体形象思维:指依赖于事物的具体形象、表象以及对表象的联想而进行的思维。2依恋: 是婴儿与母亲或其他养育者之间形成的亲密的、持久的情感关系, 婴幼儿以依恋行为 ( 如微笑、 啼哭、吸吮、喊叫、抓握、偎依和跟随等 ) 表达对依恋对象的依恋关系。3 观察学习:就是通过观察他人 ( 范型或称榜样 ) 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习得新行为。 4性别稳定性:是指儿童对自己的性别不随其年龄、情境等的变化而改变这一特征的认识。 5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 0 至 6 岁学前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和发展规律的科学。二、解释概念或术语题(本大题共 5 小

2、题,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16记忆的恢复现象 P142 指学习某种材料后,像个一段时间所测量到的保持量,比学习后立即测量到的保持量要高17直接判断 P205、 主要是感知形式的判断,不需要复杂的思维加工18转导推理 P208 是一些从特殊事例到另一些特殊事例的推理,这种推理还不是逻辑推理,而是属于以前概念的推理 19出声的自言自语 P250 是内部言语发展的初级形态,是在外部言语基础上,产生内部言语的过度形态 20自我意识 P327 是个体对自己所作所为的看法和态度,包括对自己存在以及自己对周围的人或物的关系的意识二、填空题 ( 每空 1 分,共 24 分)1 个体心理是在遗传因素、环

3、境因素和个体自身心理因素的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这就体现了发展 的普遍性2 颜色视觉方面的一个重要缺陷是色盲。3 婴儿三种不同的典型气质类型是容易抚育型、抚育困难型、启动缓慢型。 4观察他人的过程有注意、保持、运动复现、动机等4 个组成部分。5美国心理学家吉布森设计的视崖装置是知觉研究 中的一个经典实验装置。6研究表明儿童方位知觉的发展顺序为先上下,再前后,然后是左右 7儿童在音乐世界中扮演着感知者、表现者和欣赏者的角色。8婴儿的情绪和情感表现为易变换、易冲动、易感染、易暴露的特点。9在儿童语言发展的过程中,儿童既能理解又能使用的词称为积极词汇。 10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工具

4、性侵犯,一种是敌意性侵犯。11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要表现为自我评价 的发展。三、简答题 ( 每小题 8 分,共 24 分 )1 他律道德阶段儿童的特点 ?对规则的理解上认为规则是万能不变的; (2 分) 评定行为的态度上,抱极端态度,并认为别人也这样看;(2 分)判断行为时根据后果的大小; (2 分) 看待惩罚上,把惩罚看成天意,赞成严厉惩罚。(2 分)2 儿童思维发展的总趋势是什么 ?直觉行动思维在先; (2 分)具体形象思维随后; (2 分)抽象逻辑思维最后; (2 分)其发展顺序而言是固定的、不 可逆的。 (2 分)3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 ?环境因素; (2 分)认知因素; (2 分

5、)移情; (2 分)强化。 (2 分)2136 岁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 P126 记忆保持时间的延长。 记忆提取方式的发展。 记忆容量的增加。 记忆内容的变化。22幼儿想像夸张性的表现及原因。 P162 幼儿想象夸张性表现在: 夸大事物某个部分或某种特征。如:幼儿画小孩放风筝,会把小孩的手画得很比身体长3倍。 混淆假想与真实。如:幼儿常常把自己想象的事情当作真实的事情。造成幼儿想象夸张的原因有: 认知水平的限制。 情绪对想象的影响。 想象表现能力的局限。23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P185儿童思维的真正形成是在 2 岁左右, 幼儿期是思维开始发展的时期。 学前儿童最早发展的是直观行动思维,

6、 其发 展具有如下特点:思维解决的问题复杂化;思维解决问题的方法概括化;思维中语言的作用逐渐增强。在直观行动思维的基础上, 幼儿思维具体形象性逐渐发展, 成为幼儿期思维的主要形式。 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是 具体性和形象性,另外还具有经验性、拟人性、表面性、片面性等派生特点。在幼儿期末,幼儿明显出现了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24学前儿童恐惧分化经历的阶段。P283学前儿童恐惧分化经历了四个阶段: 本能的恐惧阶段; 与知觉和经验相联系的恐惧阶段; 怕生阶段; 压力感阶段。四、论述题 (共16 分) 试论述今天学习格塞尔的成熟势力学说有什么现实意义。1 个体成熟的原则的含义:个体的发展取决于成熟,而成熟的

7、顺序取决于基因决定的时间表,儿童在成熟以 前,处于学习的准备状态。 (6 分)2 育儿观念及其启示: (10 分) 不要以为你的孩子成为怎样的人完全是你的责任, 你不要抓紧每一分钟去 “教育”他;学会欣赏孩子的成长, 观察并享受每一周、每一月出现的发展新事实;尊重孩子的实际水平,在尚未成熟时要耐心等待; 不要老去想“下一步应发展什么了” ?应该让你和孩子充分体验每一个阶段的乐趣。未详细阐述,酌情减分四、论述题(本大题共 2小题,请任选 1 小题回答,全答的只按前 1小题评分。每小题 12分,共 12分) 25怎样理解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特性?为什么在谈到儿童心理发展时要强调年龄特征?P18儿

8、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指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在谈到儿童心理发展时要强调年龄特征是因为年龄是儿童生活时间的标志,而时间对儿童的心理发展有重要意 义。一方面,儿童心理发展要以生理发展为基础,而儿童的生理成熟受生活时间年龄的影响。另一方面,儿 童的心理发展与他们的知识经验有关, 而知识经验的积累是需要的。 时间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 而年 龄是儿童生活时间的标志。 年龄对儿童心理发展起着带有客观规律性的制约作用。 但值得注意的是, 年龄不能决 定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此外,在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时还要注意与儿童心理发展的个别特征相区别。个

9、别特征是指每个儿童身上表现出来的具体特征, 它与年龄特征之间是一般性与个别性、 共性与个性之间的关系。 年龄特征是从许多个别 儿童的心理表现、 心理特征中概括出来的, 只代表这一年龄阶段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趋势和典型特点, 而不是说, 这一年龄阶段中每个儿童都具有这些特点。 因此,在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问题上, 要正确处理一般性与个别 性、典型性与多样性、本质与非本质的辨证关系,既不能用一般性否定个别性,用典型性否定多样性,用本质特 征否定非本质特征,更不能反过来以个别性否定一般性,用多样性否定典型性,用非本质特征否定本质特征。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分两个阶段: 亲社会行为的萌芽阶段(2岁左

10、右) 这个阶段的儿童已表现出初步的分享、援助等行为。 各种亲社会行为迅速发展,并出现明显个别差异(36、7岁)这个阶段的儿童合作行为发展迅速,分享行为有所变化,并表现出明显的各性差异。影响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社会生活环境,如社会文化、电视媒介等。 儿童日常的生活环境,如家庭、同伴相互作用等。 移情五、案例分析题 (共 16分)强强对妈妈提出了一个要求, 让他独自在洗衣机中洗自己的一双袜子, 并且要把手伸到洗衣机里去操作, 他说大 人都是这样做的,他也要这样做。妈妈告诉他小孩子是不可以去弄洗衣机的,这样很危险的。强强不愿意听,偏 要去弄,妈妈只得拔掉了洗衣机的电源插头。强

11、强折腾了半天,这边扳扳摸摸,那边敲敲打打,发现洗衣机没能 转动起来,于是他大怒了,哭闹着:“我自己来”、“我要”。请你运用儿童个性发展的有关理论对上述案例进行分析。 学前儿童性格特征表现为:好动;好奇、好问;好模仿;好冲动。(6 分 )作为家长要充分了解学前儿童在此阶段的性格特征, 在教育过程中让孩子多动, 激发他的好奇心, 对孩子冲 动的不良行为要有耐心,并晓之以理。 (6 分)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15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 多选或未选 均无分。1独立性的出现是以下哪一种心理现象开始

12、产生的明显表现?( B社会性 B 自我意识C.情绪D 意志2 3岁前儿童的注意基本上都属于 ( A )A. 无意注意B 有意注意C.选择性注意D 定向性注意3以下对婴儿注意偏好描述错误的是 (A)A. 偏好简单的刺激物 B 偏好曲线C.偏好对称的刺激物 D 偏好集中的刺激物4起先儿童观察图画只能认识到个别对象,后来逐渐能观察到图画的整体内容,把握图画的主题,这说明的是 儿童观察 ( D )A. 目的性的加强B .方法的形成C.细致性的增加 D .概括性的提高5. 儿童最晚出现记忆的是 (B)A.形象记忆B .语词记忆C.情绪记忆 D .运动记忆6. 最能体现幼儿记忆发展中质的飞跃的方面是( D

13、 )A.无意识记的发展 B 有意识记的发展C.机械记忆的发展 D 意义记忆的发展7. 幼儿认为男的是“头发短短的”,女的是“梳小辫的”,这说明儿童所掌握的概念( C )A.以低层次概念为主 B .外延不恰当C.内涵不精确D 能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8. 儿童最初出现的推理是 ( D )A.演绎推理B .归纳推理C.类比推理 D .转导推理9. 儿童的数概念的形成,经历的四个阶段分别是( B )A. 口头数数一按数取物一给物说数一掌握数概念B. 口头数数一给物说数一按数取物一掌握数概念C. 按数取物一口头数数一给物说数一掌握数概念D. 按数取物一给物说数一口头数数一掌握数概念10掌握言语表情技巧是下

14、列哪一方面发展的表现 ?( A )A. 口语表达能力B 书面语阅读能力C.词汇数量和词义 D 语音及语法意识11. 儿童出生后,立即可以产生情绪表现,这可称为本能的情绪反应,或( A )A.原始的情绪反应B .基本的情绪反应C.混合的情绪反应 D .高级的情绪反应12. “男孩摔倒,从来不哭。”是家长、教师等对儿童自我情绪控制的有效( C )A.鼓励B .转移C.暗示D 自我说服13. 儿童坚持性发生明显质变的年龄约在 ( B )A. 34岁 B. 45岁C. 56岁 D. 6岁以后14. 幼儿期儿童占优势的动机是 ( D )A.直接、远景、外部动机 B .间接、近景、内部动机C.间接、远景、

15、内部动机 D .直接、近景、外部动机15. 儿童选择同性别伙伴的倾向日益明显的时期约在 ( B )A. 2岁以后 B. 3 岁以后C. 4岁以后 D. 5 岁以后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15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 多选或未 选均无分。1. 孩子刚出生时,最发达的感觉是( C )A. 嗅觉 B. 听觉C. 味觉 D. 痛觉2. 幼儿最容易辨别的几何图形是( B )A. 三角形 B. 圆形C. 长方形 D. 半圆形3. 儿童最初的情绪反应是与( C )A. 尊重的需要相联系的 B. 归属和爱的

16、需要相联系的C. 生理需要相联系的 D. 自我实现的需要相联系的4. 婴儿先是用整只手臂和手一起去够东西,以后才会用手指去拿东西。动作发展的这种规律属于(C )A. 从整体到局部的规律 B. 首尾规律C. 近远规律 D. 大小规律5. 儿童开始使用单词句的时间一般是在( B )A. 0.5岁1岁B. 1 岁岁C.岁2岁D. 2 岁3岁6. 父母对孩子和蔼可亲, 善于与孩子交流, 支持孩子的正当要求, 尊重孩子的需要; 但同时对孩子有一定的控制,常常对孩子提出明确而又合理的要求,并给予引导。这种亲子关系属于(A )A. 民主型 B. 专制型C. 放任型 D. 溺爱型7. 先将重量、 质地和颜色完

17、全相同的两块球形橡皮泥让幼儿进行重量比较,然后当着幼儿的面把其中的一块压成扁平状,这时,幼儿一般会认为球形的橡皮泥比压成扁平状的橡皮泥更重一些。这说明幼儿的思维具有(B )A. 可逆性 B. 不守恒性C. 守恒性 D. 自我中心化8. 幼儿最初的想像都属于( B )A. 有意想像 B. 创造想像C. 幻想 D. 再造想像9. 认为个体心理发展是人类进化过程的简单重复,个体心理发展是由种系发展决定的。这种观点是( B ) A. 成熟势力说 B. 二因素论C. 环境决定论 D. 复演说10. 在幼儿的记忆中,占主要地位、比重最大的记忆形式是( C )A. 运动记忆 B. 情绪记忆C. 形象记忆 D

18、. 语词记忆11. 幼儿思维的主要形式是( B )A. 直观行动思维 B. 具体形象思维C. 形式运算思维 D. 抽象逻辑思维12. 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是( A )A. 感觉和知觉 B. 记忆C. 想像 D. 思维6岁儿童注意的特点是(A )A. 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逐渐发展 B. 有意注意占优势,无意注意逐渐发展C. 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都没什么发展 D. 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同步发展14. 好奇好问、活泼好动是幼儿( C )A. 气质特征的表现 B. 能力特征的表现C. 性格特征的表现 D. 思维特征的表现15. 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最基本的方法是( B )A. 投射法 B. 观察法C.

19、 测验法 D. 问卷法二、解释概念或术语题 (本大题共 5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0分)16亲社会行为 指个体帮组或打算帮助他人的行为及倾向,具体包括分享、合作、援助、谦让等 17能力指人们成功地完成某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18记忆恢复指学习某种材料后,相隔一段时间所测量到的保持量,比学习后立即测量到的保持量要高19选择性注意指儿童偏向于对一类刺激物注意得多,而在同样情况下对另一类刺激物注意得少的现象20最近发展区 指儿童能够独立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儿童在成人指导下所能够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4小题,请任选 3 小题回答,全答的只按前 3小题评分

20、。每小题 8分,共 24分) 21幼儿句型发展的趋势是什么?P237( 1 )从不完整句到完整句。( 2 )从简单句到复合句。( 3 )从无修饰句到修饰句。( 4 )从陈述句到非陈述句。 22动作和语言在儿童思维活动中的作用发生变化经过的三个阶段是什么?P177 思维活动主要依靠感知和动作进行,语言只是行动的总结。 思维主要以表象为工具,边做边说,语言和动作不分离。 思维依靠语言进行,语言先于动作而出现,并起着计划动作的作用。23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P356 亲子关系的发展。 同伴关系的发展。 性别角色行为的发展。 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攻击性行为的发展。24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趋

21、势有哪些?P117 记忆保持时间的延长。 记忆提取方式的发展。 记忆容量的增加。 记忆内容的变化。四、论述题(本大题共 2小题,请任选 1 小题回答,全答的只按前 1小题评分。每小题 12分,共 12分)25举例说明56岁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P50 好问、好学。56 岁儿童有强烈的求知欲和认识兴趣,他们喜欢探索,还经常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他们想知道为什么收音机 能说话,电视机里那些人躲在哪里。 56 岁儿童喜欢学习。他们喜欢动脑筋,做算术题、编故事、编谜语、下棋 等等,都是他们喜欢的活动。每当学到一些新知识或解答一些智力活动问题时,他们会感到很满足。 抽象思维能力开始萌发。56 岁儿童已经

22、能够根据概念分类,如能将物体图片按照交通工具、家具、水果等概念分类;在日常生活中喜欢 运用已经学会的一些概念,如能发现生活环境中的“三角形”;对因果关系有所理解,懂得物体沉浮的原因等。 开始掌握认知方法。56 岁儿童出现了有意地自觉控制和调节自己心理活动的能力,如在观察活动中能学会按一定的方向或路线观 察;在注意活动中,能采取各种方法使自己不分散注意;能用默默地跟着念、复述等方式帮助记忆。 个性初具雏形。 56岁儿童对事物已经开始有了自己比较稳定的兴趣,如有的爱玩球,有的爱看书;情绪也变得比较稳定、不那 么外露。26 联系实际说明社会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P402社会环境是指儿童的社会生活

23、条件, 包括社会的生产发展水平,社会制度, 儿童所处的家庭状况, 周围的社会气 氛等等。社会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所起的作用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社会环境使遗传所提供的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没有社会环境, 那么即使是人的后代也不可能具备人的心理。 印度狼孩卡玛拉和 阿玛拉就是典型的例子。 早期隔离或剥夺实验的大量事实也充分说明人类的社会生活环境对儿童心理发自的重要 影响。 宏观的社会环境和教育从根本上制约着儿童心理发展的水平和方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影响国民经济生活, 影响科学文化和教育水平, 从而影响儿童心理的发展水平。 现在的儿 童比过去的儿童聪明就是一个说明

24、。 生产关系对儿童心理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资本主义社会, 工人的后 代得不到教育,心理发展水平可想而知。社会风气不但制约儿童心理发展水平,也影响儿童个性形成的方向。 微观的社会环境是影响儿童心理个别差异的最重要的条件。 微观的社会环境主要是指儿童所处的具体的生活条件, 如家庭生活环境与教育, 托儿所、 幼儿园的环境与教育等。 对儿童来说, 家庭环境是最重要的因素, 而其中的家庭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作用最大。 家长的教育观点、教育内 容、教育态度和教育方法都会影响孩子心理的发展。家长的教育观点正确,教育态度民主,教育方法适当,则孩 子个性品质良好,反之则会造成诸如任性、孤僻、不求进取等问题

25、。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 14 分)27小班幼儿莉莉的妈妈是个善于帮助孩子控制情绪的母亲。一天, 莉莉跟着妈妈逛商店时看到一个玩具要妈妈买,妈妈认为这与家里已有的一个玩具很类似,便不想给她买,可莉莉又哭又闹,一定要买这个玩具。这时,莉 莉妈妈略一沉思,便对莉莉说:“莉莉,走,咱们到另外一个地方去看看有没有比这更好的玩具。”说完便领着 孩子迅速离开了原地,接着就给孩子讲故事、做游戏,一起唱歌莉莉很快就沉浸在妈妈所引发的欢乐的情绪 中。请根据学前儿童情绪发展的有关理论回答下列问题:(1) 莉莉妈妈所采用的是哪种帮助幼儿控制情绪的方法? 莉莉妈妈所采用的是转移法,当莉莉又哭又闹时,妈妈采用了带莉莉

26、离开原地、讲故事、做游戏、唱歌等方法转 移莉莉的注意,从而达到控制莉莉情绪的作用。(2) 联系实际说明成人帮助幼儿控制情绪的另几种方法。 此外,成人帮助幼儿控制情绪的方法还有: 冷却法。即当孩子情绪十分激动时,采取暂时置之不理的办法。比如,孩子上床睡觉前非要吃糖不可,不给吃 就哭闹。如果妈妈说:“你再哭,我打你!”或“你哭什么,不准哭。”会使孩子的情绪更加激动。可以采用给 孩子擦眼泪,把孩子哭的声音录下来再让他听,然后和他讲道理的方法。 消退法。 即孩子的消极情绪采用条件反射消退、 不予理睬的方法。 如,孩子上床睡觉一定要妈妈陪, 否则哭闹, 成人可以采用不予理睬的方法,孩子每天晚上哭闹的时间

27、会逐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20小题,每小题 2分,共 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 多选或未选 均无分。1. 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年龄段是 ( D ) 6、 7 岁 6、 7 岁1 2岁一18岁2. 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被称为( C )A.儿童发展的年龄特征 B.儿童生理发展的年龄特征C. 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D.儿童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3. 学前儿童在游戏活动中,能逐渐与别人联系、合作活动,这说明他们的注意的( B )A. 选择性增强 B. 范围扩大C .稳定性提

28、高 D. 分配提高4. 视触协调出现的主要标志是 ( A )A. 能伸手抓到东西B. 看到喜欢的东西时会手舞足蹈 C. 一抓到东西就不放,且将它塞到嘴里D. 不断地把成人放在他手上的物体扔到地上5. 儿童记忆策略发展的转变期,约出现在( C )3岁 5 岁7岁 8岁6. 幼儿时常会提出一些不平常的问题,具体表现的是( B )A. 再造想象 B. 创造想象C .无意想象 D. 有意想象7. 幼儿看到天上白云的形状, 一会儿想像它是一匹飞奔的“骏马”;一会儿想像它是一座会动的“山”这种想象属于 ( C )A. 再造想像 B. 有意想像C. 无意想像 D. 幻想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A.

29、 学前儿童对昨晚和明早的认知水平高于对上午、下午、晚上的认知B. 学前儿童对明早的认知水平高于对昨晚的认知水平C. 幼儿的时间知觉,主要是依靠生活中接触到的周围现象的变化D. 学前儿童对一年四季的认知早于对“周”的时序的认知9. 在幼儿期,幼儿大量使用的判断是 ( A ) A. 直接判断 B. 间接判断C. 形式判断 D. 客观判断10. 在学前儿童思维工具的发展变化中,语词的作用( B )A. 基本不变 B. 越来越大C. 越来越小 D. 始终很小11. 我国的一项研究表明:儿童词汇量增长的活跃期是 ( B ) 4 岁 5 岁6岁 7 岁12. 与儿童最初出现的情绪反应相关的是 ( A )A

30、. 生理需要 B. 社会性需要C. 社会性适应 D. 脑成熟13. 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有 ( D )A. 从局部到整体的规律 B. 尾首规律C. 远近规律 D. 大小规律14. 与儿童自我意识的真正出现相联系的是( A )A. 言语的发展 B. 动作的发展C.意志的发展D.情感的发展15.婴儿与主要照顾者的依恋大约出现于第 (B )、6个月 、7 个月、8个月 、9 个月16. 提出“成熟势力说”的心理学家是 ( C )A. 高尔顿 B. 华生C. 盖塞尔 D. 斯金纳17. 儿童空间维度形容词出现的顺序是 ( A )A. 大小高矮、长短粗细高低B. 大小高矮、长短高低粗细C. 大小高低粗细高

31、矮、长短D. 大小粗细高矮、长短高低18. 布里奇斯认为 3个月以后,婴儿的情绪分化为 ( D )A. 快乐和愤怒 B. 快乐和厌恶C. 快乐和恐惧 D. 快乐和痛苦19. 儿童坚持性发展的关键年龄是 ( C ) 3 岁 4 岁 5 岁 6 岁20. 具有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刚强、易感情用事等典型特征的气质是 ( A )A. 胆汁质 B. 多血质C.粘液质D.抑郁质二、简答题 ( 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6分,共 30 分)21. 一般地,了解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具体方法有哪些? P10 答:一般地,了解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具体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测验法、调查访问法、问卷法、谈话法、 作品

32、分析法。22. 儿童痛觉发展的规律及帮助幼儿减轻疼痛的方法有哪些? P97儿童痛觉发展的规律是: 随着年龄增长而发展,表现在痛觉感受性越来越提高。 新生儿的痛觉感受性很低, 婴幼 儿年龄越大,对痛刺激的感受越敏感。减轻疼痛的方法有: 改善外部环境。 减少环境中可能引起碰撞并造成伤害的因素, 如降低地面的硬度、 楼梯和家具尽可能做成圆角 调节情绪。采用积极暗示和分心等方法减少儿童在碰撞过程中产生的紧张、恐惧、伤心、焦虑、烦躁等情绪, 增强儿童对痛的耐受力。23. 简述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P185答:儿童思维的真正形成是在 2 岁左右,幼儿期是思维开始发展的时期。 学前儿童最早发展的是直观

33、行动思维, 其发展具有如下特点: 思维解决的问题复杂化; 思维解决问题的方法概括 化;思维中语言的作用逐渐增强。 在直观行动思维的基础上, 幼儿思维具体形象性逐渐发展,成为幼儿期思维的 主要形式。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是具体性和形象性,另外还具有经验性、拟人性、表面性、片面性等派生特点。 在幼儿期末,幼儿明显出现了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24. 简述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总趋势。P387 从简单到复杂(从不齐全到齐全,从笼统到分化)。 从具体到抽象。 从被动到主动(从无意到有意,从主要受生理制约到自己主动调节)。 从零乱到成体系。25. 影响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因素有哪些? P379 父母的惩罚 榜样 强

34、化 挫折三、论述题 (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0分,共 20分)26. 如何利用幼儿注意选择性发展的规律来组织幼儿园活动?P71注意的选择性是指幼儿倾向于对一类刺激物注意得多,而在同样情况下对另一类刺激物注意得少。 随着年龄的增大, 幼儿期注意的选择性表现较以前更加明显。 它一方面依赖于生理的成熟, 另一方面与后天的学 习、训练,个人的知识经验以及兴趣、情绪有关。根据幼儿注意选择性发展的特点,在组织幼儿活动时应注意以下方面以提高幼儿活动的效果: 一是应当根据幼儿心理发展水平和教育的目的要求, 有意识地训练幼儿注意的选择性, 使幼儿的注意指向和集中 到有利于其身心健康发展的活动内容上来。二

35、是教师或家长在安排幼儿教育教学内容时,一定要适合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 三是教师要了解、研究幼儿的兴趣及当时的情绪状态。27. 试述影响学前儿童意志行动发展的因素。P312学前儿童意志行动的发展受许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不是孤立地起作用的,它们是相互影响的。 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对儿童动作发展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而动作发展是意志行动的基础,因此, 遗传因素会影响儿童意志行动的发展。 动作的发展与整个身体的发育有密切关系, 而在体格发育上, 遗传因素占有相当大的 比例,如身高的增长方面遗传因素为 63%,男女儿童动作能力发展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遗传决定的。 此外,体型在相当程度上

36、也与遗传有关。而遗传带来的身体个别部位的特征或缺陷,对相应动作的发展也有影响。 成熟。 儿童动作的发展受生理成熟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比如, 当婴儿生理上没有成熟到会坐时就让他学坐是 无效的, 也不利于他身体的发育。 儿童动作发展有关键期和敏感期, 如果抓住时机,在儿童最容易掌握某种动作 的时候,促进其发展,则可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教育和练习。 儿童各种基本动作的发展都要经过练习,也就是说, 在成熟的时间范围内, 教育和练习起着十分 重要的作用。对婴幼儿来说,在学习各种动作时,练习与不练习,动作发展区别很大。指导孩子掌握各种动作, 主要依靠手把手教,通过小步子的学习和模仿进行的。如,教孩子爬行

37、和穿衣服,都可以采用分步训练的方法。 激发动机。婴幼儿自身的积极性,是促进其动作发展,特别是意志行动发展的主要力量。如激发孩子的兴趣, 鼓励和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通过降低诱惑物的价值、 提高幼儿对意志行动理解、 同伴间进行比较等方法使幼儿产 生积极的心态,这些方法能激发孩子良好的动机,促进他们动作和意志行动的发展。四、案例题(本大题共 10 分)28. 认识三角形、长方形时,采用让幼儿边观察边触摸边说出边角的方法,和让幼儿观察并说出边角的方法,哪 一种方法会更有利于幼儿辨识和记忆?并运用心理学原理加以分析说明。认识三角形、长方形时,采用让幼儿边观察边触摸边说出边角的方法更有利于幼儿辨识和记忆。

38、 从幼儿感知觉发展特点角度分析,在视觉、触觉、动觉的协同活动中,幼儿对几何形状知觉的效果最好。研究表 明,只用视觉辨别三角行和长方形,幼儿的错误率高,而在视觉、触觉、动觉的共同参与下,幼儿的正确率则得 到提高。因而,边观察边触摸边说出边角的方法有利于幼儿对三角形和长方形的辨识。从幼儿记忆发展特点角度分析, 幼儿无意记忆占优势, 当被记忆的物体成为幼儿认知活动的主要对象或活动所追 求的事物, 而且在活动中感官参与的数量多, 则幼儿记忆的效果好。 案例中所述的边观察边触摸边说出边角的活 动中, 认识三角行和长方形成为幼儿辨识和记忆活动的主要对象,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有眼、 耳、手等多种感官的 参与,因

39、此有利于幼儿对三角形和长方形的记忆。综上所述,采用让幼儿边观察边触摸边说出边角的方法更有利于幼儿辨识和记忆。 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15小题,每小题 2分,共 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 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成熟论”的提出者是心理学家 ( C ) A.霍尔 B. 华生 C. 盖塞尔 D. 施太伦2. 当物体触及新生儿手掌心时,他会立即把它紧紧握住,这种反射属于(B ) A.莫罗反射B.达尔文反射C.巴布金反射 D. 巴宾斯基反射3. 人们吃过糖以后再吃桔子,会感到桔子很酸,这种现象属于 ( B ) A. 感觉适应 B

40、. 相继对比 C. 同时对比 D. 感 觉相互作用4. “绘人测验”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属于( C ) A. 观察法 B. 访谈法 C. 作品分析法 D. 实验法5. 人按照特定社会对男性和女性的期望而逐渐形成的行为,是(D ) A.亲社会行为B.攻击行为C.合作行为D.性别角色行为6. 当孩子情绪十分激动, 又哭又闹时, 有经验的幼儿教师和妈妈常常采取暂时置之不理的办法, 结果孩子自己会慢慢停止哭闹。这种帮助孩子控制情绪的方法是(D ) A.转移法B.自我说服法C.反思法D.冷却法7. 认为儿童智力最初是混沌不明晰的,儿童智力因素的数量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这种理论属于(A ) A.智力分化论 B

41、. 智力复合论 C. 智力内容变化论 D. 智力多元论8儿童积极说话发展的阶段指(B )1岁半 岁半2、3岁、34、5岁、56、7岁9. 在儿童思维发展过程中,动作和语言对思维活动作用的变化规律是(B ) A.动作的作用由小到大,语言的作用由大到小 B. 动作的作用由大到小,语言的作用由小到大 C. 动作和语言的作用均由大到小 D. 动作和语言的作用 均由小到大10. 儿童想像的萌芽是在(A ) 岁半2岁 岁1岁半 岁2岁半 岁半3岁11. 幼儿机械记忆与意义记忆效果的比较,是(A ) A.意义记忆效果好 B.机械记忆效果好 C.两者都很好D.两者都很差12. 幼儿正在教室里画画,教室外突然传

42、来一阵喧哗声,孩子们不由自主地探头去看,或侧耳倾听。这种现象属于(D ) A.注意的分配B.注意的转移C.注意的广度D.注意的分散13. 学前儿童先会走、跑,后会灵活地使用剪刀,这说明儿童动作发展具有(C ) A.整体局部规律B.首尾规律C.大小规律 D. 近远规律14. 某婴儿生活较有规律,愉快情绪多,情绪反应适中,对新异刺激一般反应积极,较易适应环境。按托马斯、切斯等的气质分类理论,该婴儿的气质属于(D ) A.困难抚育型B.兴奋型C.启动迟缓型D.容易抚育型15. 在皮亚杰关于儿童思维发展的阶段理论中,27岁儿童的思维处于(A ) A.前运算阶段B.感知运动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 D. 形

43、式运算阶段三、名词解释16. 原始情绪反应 是儿童出生后立即可以产生的情绪表现,如,最初几天的新生儿或哭,或安静,或四肢划动等17、学前儿童心理学 是研究从初生到入学前儿童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18、选择性注意是指儿童偏向于对一类刺激物注意得多,而在同样情况下对另一类刺激物注意得少的现象19. 儿童心理年龄特征 是指儿童心理在一定年龄阶段所表现出来的那些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20、幼年健忘是指 3 岁前儿童的记忆一般不能永久保持的现象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4小题,请任选 3小题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 3小题评分。每小题 8分,共 24分) 21. 运用观察法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应注意哪些问题?

44、P10(1)制定观察计划时,必须充分考虑到观察者对被观察儿童的影响(2)观察记录要求详细、准确、客观(3)对学前儿童的观察一般应反复多次进行22. 幼儿活动动机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P334答:学前儿童活动动机的发展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从动机互不相干到形成动机之间的主从关系。从直接、近景动机占优势发展到间接、远景动机占优势。 从外部动机占优势发展到内部动机占优势。3岁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P39(1)学会直立行走(2)学会使用工具(3)言语和思维真正发生(4)出现最初的独立性24. 学前儿童句型的发展有何趋势? P237 答:幼儿句型发展的趋势是: 从不完整句到完整句。 从简单句

45、到复合句。 从无修饰句到有修饰句。 从陈述句到非陈述句。四、论述题(本大题共 2小题,请任选 1小题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 1小题评分。每小题 12分,共 12分) 25. 举例说明幼儿个性形成的标志。 P324(1)心理活动整体性的形成 孩子刚出生时,心里刚刚开始发生,只具备简单的感觉现象,如微弱的视力、听力及嗅觉、味觉等(2)心理活动稳定性的增长如,一个 2 岁半的小女孩,手里拿着一根塑料棍摆弄, 听到外面鞭炮声后马上说: “新娘子。 ”鞭炮声刺激了她, 使她想起了枪炮声,说:“我有大枪,咚咚”(3)心理活动独特性的发展 在能力方面,幼儿的智力的差异及特殊能力也开始显露出来,特别是作为个性特

46、征核心部分的性格开始形成(4)心理活动积极能动性的发展 在兴趣爱好方面,有的孩子对事物充满好奇,喜欢探索,有的对什么都无所谓;有的喜欢昆虫,有的喜欢画画, 有的则喜欢舞蹈等。26. 联系实际说明学前儿童无意想像的特点。P153(1)想象无预定目的 ,有外界刺激直接引起 如,看见小碗小勺,就想象喂娃娃吃饭;看见小汽车,就要开汽车;看见书包,有想象去当小学生(2)想象的主体不稳定如在游戏中,幼儿正在当“医生” , 忽然看见别的小朋友在“包糖果”, 他就跑去当“工人”,和小朋友们一起 “包糖果”(3)想象的内容零散,无系统 幼儿绘画常常有这种情况,画了“小人”,又画“螃蟹”;先画了“海军”,然后又画

47、了一把“牙刷”(4)以想象过程为满足幼儿常常在一张纸上画了一样又画一样, 直到整张纸画满为止,甚至最后把所画的东西涂满黑色, 自己口中念念 有词,感到极大的满足(5)想象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 幼儿的形象不仅容易受外界刺激所左右,也容易受自己的情绪和兴趣的影响五、案例分析题 (本题 14分) 27.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社会, 很多年轻父母工作都十分繁忙, 或经常外出工作, 所以,有的父母就把孩子长期托付给家中老人或其他亲属抚养;有的父母则干脆把孩子送到全托幼儿园。其中, 第一种现象在当前我国农村尤为突出。 这样使得很多学前儿童不能经常与其父母见面, 与父母的关系越来越疏远, 亲子关系越来越淡漠

48、请您结合案例, 分析早期依恋对儿童发展的作用, 并谈谈如何帮助学前儿童形成良 好 的依恋。(1)依恋对儿童发展的作用安全的依恋有助于儿童积极的探索能力 研究表明,早期安全性一脸的孩子在 2 岁时产生更多复杂的探索行为, 儿童对事物产生积极的兴趣, 主动去活动、 探索婴儿期的依恋质量影响到儿童的同伴关系 研究证明,安全型一脸的儿童比不安全型儿童更容易接触,情绪比较愉快,牢骚少,攻击性低,具有更强的社会 性适应能力(2)形成良好依恋的措施 注意“母性敏感期”的母子接触 有研究认为,最佳依恋的发展需要在“母性敏感期”孩子与母亲的接触 尽量避免父母亲与孩子的长期分离 研究表明,孩子与父母的长期分离会造

49、成孩子的“分离焦虑”,而影响孩子正常的心理发展 父母亲与孩子之间要保持经常的身体接触如抱孩子,还要适当和孩子一块玩耍 父母亲对孩子发出的信号要及时做出反映 要注意孩子的行为,如找人、哭闹,并给予一定的关照五、案例分析题 (本题 14分) 27.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社会, 很多年轻父母工作都十分繁忙, 或经常外出工作, 所以,有的父母就把孩子长期托付给家中老人或其他亲属抚养;有的父母则干脆把孩子送到全托幼儿园。其中, 第一种现象在当前我国农村尤为突出。 这样使得很多学前儿童不能经常与其父母见面, 与父母的关系越来越疏远, 亲子关系越来越淡漠 请您结合案例, 分析早期依恋对儿童发展的作用, 并谈

50、谈如何帮助学前儿童形成良 好 的依恋。(1)依恋对儿童发展的作用安全的依恋有助于儿童积极的探索能力 研究表明,早期安全性一脸的孩子在 2 岁时产生更多复杂的探索行为, 儿童对事物产生积极的兴趣, 主动去活动、 探索婴儿期的依恋质量影响到儿童的同伴关系 研究证明,安全型一脸的儿童比不安全型儿童更容易接触,情绪比较愉快,牢骚少,攻击性低,具有更强的社会 性适应能力(2)形成良好依恋的措施 注意“母性敏感期”的母子接触 有研究认为,最佳依恋的发展需要在“母性敏感期”孩子与母亲的接触 尽量避免父母亲与孩子的长期分离 研究表明,孩子与父母的长期分离会造成孩子的“分离焦虑”,而影响孩子正常的心理发展 父母

51、亲与孩子之间要保持经常的身体接触如抱孩子,还要适当和孩子一块玩耍父母亲对孩子发出的信号要及时做出反映 要注意孩子的行为,如找人、哭闹,并给予一定的关照岁儿童的有意注意有哪些特点? P69 (1)幼儿的有意注意受大脑发育水平的局限;(2)幼儿的无意注意是在外界环境,特别是成人的要求下发展的。(3)幼儿逐渐学习一些注意的方法;(4)幼儿的有意注意是在一定的活动中实现的。22. 学前儿童判断的发展变化有哪些趋势? P204判断形式间接化 判断内容深入化 判断根据客观化 判断论据明确化23. 学前儿童言语发生发展有哪些阶段及口语表达能力发展的表现怎样? P218P243 学前儿童言语发生发展的阶段:

52、前言语阶段(01岁) 言语发生阶段(13岁) 基本掌握口语阶段(36、7岁) 学前儿童口语表达能力发展的表现: 对话言语的发展和独白言语的发生 情境言语的发展和连贯言语的发生 讲述逻辑性的发展 掌握言语表情技巧24. 学前儿童兴趣发展有哪些阶段及特点? P336(1)兴趣发展初级阶段(出生 1 岁)。可以分为三个小阶段: 13月是先天反射性阶段, 49个月是相似性物 体再认的知觉阶段, 9 个月以后是新异性探索阶段。 2)多种兴趣开始发展阶段( 13岁)。进入 1 岁以后,孩子 的兴趣逐渐丰富起来。对活动的、微小的物体、突然消失的物体、成人的动作或活动以及因果关系感兴趣。2 岁后,孩子对语音的

53、兴趣加强,避开那个开始有意识的模仿。( 3)兴趣的广泛发展并逐步稳定阶段( 36 岁)。进入幼儿期后,在婴儿兴趣发展的基础上,幼儿兴趣发展主 要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特点: 第一, 在兴趣的范围方面: 孩子对任何新鲜的事物都感兴趣,对客观世界充满了好 奇,对游戏的兴趣是幼儿期占主导地位的兴趣,对因果关系的兴趣发展迅速, 对动画片、 活动的东西产生了浓厚 的兴趣。第二,在兴趣的稳定性方面:幼儿兴趣开始出现比较明显的个别差异。四、论述题 (本大题共 2小题,请任选 1 小题回答,全答的只按前 1 小题评分。每小题 12分,共 12分) 25. 联系 实际,谈谈如何根据记忆的保持和遗忘规律,科学地安排学

54、前儿童的活动。 P139P144 保持就是已经获得的知识经验在头脑中储存和巩固的过程。 在保持阶段, 头脑中存储的知识经验会发生量和质的 变化。 保持的数量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下降,最显着的表现就是遗忘。 质的变化是由于每个人原有的知识经验不同,加工、 组织经验的方式不同, 因而回忆出来的内容会发生多种形式的变化。 遗忘是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 和回忆,或者再认和回忆时发生错误。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进程是先快后慢。因此,在安排学前儿童的活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学过的东西要及时的复习。( 2 )合理分配复习时间。如,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复习时眼耳手脑并用等等,以提高复习的积极性

55、和 增强复习的效果。( 3)利用记忆恢复的规律。幼儿有一种特殊的记忆恢复现象。即学习某种材料后,相隔一段时间后测量的记忆 的保持量, 比学习后立即测量到的保持量要高。 我们应当以记忆恢复的规律来正确看待学前儿童的记忆, 并利用 这一记忆规律来组织孩子的学习、游戏等活动,以提高记忆的效果。( 4)排除影响学习材料之间的干扰。在同一时间内不要求孩子学习、识记的内容太多,否则,产生干扰,加重 孩子的负担。要求孩子记牢的材料或事情,要一件一件地巩固。( 5 )排除疲劳的干扰。学习或识记活动的安排,要动静交替,劳逸结合;不同性质的学习内容交替安排,以使 大脑皮质神经细胞轮流工作,轮流休息,以利于提高记忆

56、效果。26. 学前期儿童情绪培养的策略。 P286(1 )营造良好的情绪环境。A保持和谐的气氛;B建立良好的亲自情和师生情。 (2)成人的情绪自控。成人的情绪示范对孩子情绪的发展十分重要。对孩子的爱是孩子情绪发展的必要营养。但不能过分溺爱和过分吝啬爱。为人之师也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教师还要理智地对待每个幼儿的情绪态度。(3 )采取积极的教育态度。 A肯定为主,多鼓励进步;B耐心倾听孩子说话;C正确运用暗示和强化。(4)帮助孩子控制情绪。A转移法B冷却法C消退法(5) 教会孩子调节自己的情绪表现。A反思法B自我说服法C想象法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 14 分) 岁的成成在看动画片时,往往能看上

57、半小时甚至更长时间而不分散注意力; 但当他看图书时, 相比时间就短了很多, 请从影响儿童意志行动发展因素的角度分析: (1) 造成这一差异现象的 主要原因是什么?(1)影响因素:A遗传因素。B 成熟因素。敏感期。C教育和练习。成熟只是提供了一种生理上的可能性。在成熟的时间范围内,练习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指导需要技术。D激发动机。婴幼儿自身的积极性,是促进其动作发展,特别是意志行动发展的主要力量。兴趣;鼓励和增加自 信心;幼儿自己的态度。一、选择题1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C 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6 岁2以时间为标准,在同一时间对某个年龄组或几个年龄组的儿童的心理发展进行研究的方法属于A 横向研究

58、3对一组或一个儿童进行定期的系统的随访观察,找出心理发展过程特点的方法称B纵向研究二、填空题I 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法和理论研究法两大类。2.我们通常所讲的遗传物质存在于人体的基本单位细胞里,全名叫脱氧核糖核酸 , 简称3在怀孕后的第四周,胚胎第一个形成的就是/神经系统/。4首先发展起来的是神经系统的/低级部位/。5 儿童大脑机能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条件反射/的形成和巩固;/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增强;/第一、第二信 号系统协同活动的发展等几个方面。6新生儿的神经活动,主要在皮层下部位进行。他们利用先天遗传的无条件反射来适应环境。这些基本反射包 括食物反射和防御反射 抓握反射巴宾斯基反射

59、惊跳反射等。7/明确的条件反射/的出现被认为是心理发生的标志,也可以笼统地把新生儿时期视为心理发生的时期。8大脑皮层机能的发展,不仅表现在兴奋过程中,还表现在抑制过程中。儿童年龄越小,神经的/兴奋过程/ 比抑制过程占优势就越强,兴奋也就特别容易扩散。9 大脑皮层/抑制机能的发展/是大脑机能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10在儿童条件反射发展的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的刺激物逐渐占据主导地位,那就是/语词。II 对第一信号发生反应的皮层机能系统叫/第一信号系统/对第二信号发生反应的皮层机能系统叫/第二信号 系统12事实证明, 许多先天缺陷并不完全决定于遗传, 而往往是由于胎内环境的危害与遗传的某种相互作用 引起

60、的。13影响胎内环境的因素主要有/母亲年龄/(育龄)、营养、药物、辐射、健康状况、Rh因子以及情绪和态度等。14新生儿视觉调节机能较差,视觉的焦点很难随客体远近的变化而变化。15婴儿从 4 个月起,开始对颜色有分化性反应,能辨别彩色和非彩色。 16研究表明儿童方位知觉的发展顺序为先上下,再前后,然后是左右。 17早期运动经验丰富的婴儿,对深度更敏感,表现出的恐惧也越少。 18有研究表明在出生后第一周中,婴儿就具有大小恒常性了。19研究表明婴儿(尤其是 6个月以前的婴儿)的记忆主要属于内隐记忆。20婴儿期的记忆主要是再认,大约5 个月左右,儿童对熟悉对象特点的明显变化 ,会给予新的注意。21婴儿

61、末期回忆开始出现,主要表现是出现客体永久性和延迟模仿的行为。227 个月以后的婴儿能寻找从视野中消失的物体,说明婴儿已经具有了回忆。23 年幼的儿童更倾向于无意识记随着年龄的增大,幼儿有意识记的能力逐步增强 24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是儿童识记的两种方法。25从思维发展的方式看, 儿童的思维最初是直观行动的,然后出现具体形象的, 最后发展起来的是 抽象逻辑思维。26皮亚杰将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 段。27在感动运动阶段,儿童只能对当前感觉到的事物施以实际的动作进思维,于阶段中、晚期,形成物体 永久性意识,并有了最早期的内化动作。28. 前运算阶段

62、,物体永久性的意识巩固了,动作大量内化。 29在表象思维的过程中,儿童主要运用符号(包括语言符号和象征符号)的象征功能和替代作用,在头脑 中将事物和动作内化。30具体运算阶段儿童智慧发展的最重要表现是获得了守恒性和可逆性的概念。 31微笑是婴儿的第一个社会性行为。婴儿通过笑能引起其他人对他作出积极的反应。 32一般来说,新生儿的面部表情在很大程度上是反射性的。33随着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 4-5 岁幼儿能正确判断各种基本情绪产生的外部原因。348个月以后的婴儿主要采用两种方式开展交流活动,一种是陈述 ,. 另一种是请求。 35学前儿童口语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口语表达能力以及语用技能的发展等方面。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