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四单元古典诗歌114诗经两首练习粤教版必修1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60907528 上传时间:2022-03-0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69.2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古典诗歌114诗经两首练习粤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古典诗歌114诗经两首练习粤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古典诗歌114诗经两首练习粤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古典诗歌114诗经两首练习粤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第四单元古典诗歌114诗经两首练习粤教版必修1(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小学+初中+高中第四单元古典诗歌(1)14诗经两首时作业基础夯实一、语言基础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A.氓之蚩蚩(m cn g)B.静女其娈(luC.夙兴仪寐(s功D.洵美且异(x un),有误的一项是(静女其姝(sh u)乘彼境垣(史。)自牧归英(ku 1)自我徂尔(c u)隰则有泮,(p cn)贻我彤管(y 1)无与士耽(d m)匪我愆期(qi cn)小学+初中+高中解析:A氓应读meng。2 .下列各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体无咎言夙兴夜寐B.及尔谐老言笑晏晏C.若即若离尔虞我诈D.载笑载言其黄而殒踌躇满志受益非浅屡试不爽虚怀若谷泣涕涟涟信誓旦旦怡然自得温文尔雅B项,“匪”通“非”贫”

2、形容词用作名词,贫苦B项,“至于”古义是动词D项,“涕”古义是“眼“用” ;D项,“以”是承接解析:CA项,非一匪;B项,谐一偕;D项,殒一陨。3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爱而不见B.匪女之为美C.隰则有泮D.反是不思解析:DA项,“爱”通“菱”,隐藏,遮掩;“见”通“现”,出不是;“女”通“汝”,你(英草);C项,“泮”通“畔”,边,岸。4 .下列各句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靡室劳矣靡:没有B.无食桑甚食:吃C.女也不爽,士贰其行爽:差错D.将子无怒将:将来解析:DD项,将:动词,请,愿。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夙兴夜寐B.三岁食贫C.桑之未落

3、D.二三其德解析:CA项,“夙”“夜”名词作状语,在早晨,在夜晚。B项,的生活。D项,“二三”,数词用彳动词,经常改变,三心二意。6 .下列各句中,没有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A.以我贿迁B.至于顿丘C.女也不爽D.泣涕涟涟解析:CA项,“贿”古义是“财物,此指嫁妆”;今义是“贿赂”。“至IJ,到达”;今义,作连词用,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表示另提一事。泪”;今义是“鼻涕”。C项,“爽”古今义均有“差错”之意。7 .下列各句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两项是()A.秋以为期B.以我贿迁C.以尔车来D.以望复关解析:ABA、B两项,“以”都是介词“把”;C项,“以”是介词连词,可不译。二、阅读鉴赏(一)阅读

4、兼葭,完成89题。兼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河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兼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河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地。兼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滨。溯河从之,道阻且右”二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扯【注】兼葭(jimji。:芦苇。溯河:逆流而上。从:跟随,这里是追寻的意思。溯游:顺流而下。萋萋:与下文的“采采”均指茂盛的样子。晞:干。湄:岸边,水与草相接的地方。跻:高。土氐(ch。:水中的高地。滨(s1):水边。右:弯曲。注:水中的小块陆地。8 .兼葭这首诗歌中描写了很多景物,请描绘景物特点并简要赏析这些景物描写的作用。解析:写

5、景其实是为抒情服务的 传情。答案:这首诗歌描写了深秋清晨 感,它既有烘托环境气氛的作用,成功的写景能做到情景交融,河边的芦苇上沾满霜露的景象,又有主人公凄婉感情的流露。,以景,这一景象给人以萧瑟冷清之 这首诗歌还描写了河边道路漫长险阻、地势越来越高、迂回盘曲的景象,突出了主人公对意中人爱情的真挚和不畏艰难的执着追求。9 .兼葭这首诗歌大量运用了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充分表达了诗人细腻的思想感情,请从诗中找出一处,反复朗读,加以体会。解析:此题意在让学生了解诗经中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重章叠句宜于咏唱,于反复中表达隽永的情感。答案:重章叠句的形式,即重复的几章节,意义和字面只有少数的改变。如兼葭全篇

6、共九十九个字,只变动了十几个字,不但写出了芦苇茂盛的状态,爱情道路的曲折绵长,伊人虽近在咫尺但又遥不可及的痛苦心情,而且通过不断重复的旋律,表现出诗人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似乎有一种合唱、轮唱的味道。参考译文:河中芦苇莽苍苍,晶莹露珠凝成霜。有位丽人真可爱,站在河水那一方。逆流而上去追寻 河边芦苇茂又青 逆流而上去追求 河边芦苇郁葱葱 逆流而上去追她,道路崎岖又漫长。,晶莹露珠一层层。,道路艰险难攀登。,晶莹露珠明晃晃。,道路艰险曲又弯。顺流而下再追寻 有位丽人真可爱 顺流而下去追求 有位丽人真可爱 顺流而下去追她,仿佛就在水中央。 ,站在河水那一边。 ,仿佛就在河之洲。 ,站在河水那一旁。 ,仿佛

7、就在水中滩。(二)阅读关雎一诗,完成10T3题。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井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外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外菜,左右莘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10 .这首诗歌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解析:鉴赏古典诗词的人物形象,要注意确定好鉴赏对象后,分析诗词中对人物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的文字,如本诗中对形象的塑造主要是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动作行为的描写来实现的,那就要认真分析其动作行为所表现出来的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性格特征。答案:这首爱情恋歌,描写了一位追求幸福爱情的小伙子的形象。他因为对心上人的

8、爱慕,所以大胆而执着地追求着,其痴情和朴实的形象非常可爱。11 .这首诗的首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赏析。解析:分析诗经时,要特别注意“赋”“比”“兴”手法的特点与作用。答案:运用了“兴”的手法,以雎鸠相向而鸣,相依相恋,兴起“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联想,为下文内容作铺垫。12 .这首诗歌在不同章节使用了“流”“采”“友”等动词,请你简要赏析这样写的好处。解析:诗经中经常使用重章叠唱、反复咏叹的手法来强化表达某种思想和情感。因此在不同的篇章中,经常运用动词的变化来使意思逐层渐进,阅读时要注意体会。答案:使用“流”“采”“友”等动词,描述小伙子的心理变化的过程,表现了主人公

9、对其心上人执着的相思与追求。13 .请结合你学过的诗经中的有关篇目,从结构和语言等角度,探究本首诗歌在艺术技巧方面的成就。解析:从篇章结构上来看,诗经最大的特点是重章叠唱,反复咏叹,以强化语意的表达;而从语言方面来看,叠词、双声、叠韵等词语的使用,强化了诗歌的节奏,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性。答案:全诗运用重叠形式,反反复复吟唱男子对女子的思恋、追求过程,诗意层层递进,感情奔放炽热,体现了民歌朴实清新的风格特色。全诗语言优美,善于运用双声、叠韵和重叠词,如“参差”“窈窕”“辗转”“关关”等,增强了诗歌的音韵美和写人状物、拟声传情的生动性。参考译文:关关鸣叫的水鸟,栖居在河中沙洲。善良美丽的姑娘,好男儿

10、的好对象。长短不齐的外菜思念追求不可得长短不齐的外菜长短不齐的外菜,姑娘左右去摘米。 ,醒来做梦长相思。 ,姑娘左右去摘米。 ,姑娘左右去摘取。善良美丽的姑娘悠悠思念情意切善良美丽的姑娘善良美丽的姑娘,醒来做梦都想她。 ,翻来覆去难入眠。 ,弹琴鼓瑟亲近她。 ,敲钟击鼓取悦她。(三)阅读下面的诗经风雨,完成1415题。风雨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风雨潇潇,鸡鸣胶胶。既见君子,云胡不携?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注】喈喈(jie):鸡叫的声音。夷:通“怡”,喜悦。胶胶:鸡叫的声音。度(ch:病愈。14 .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表达作用?解析:赋就是铺陈直

11、叙,即诗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兴则是触物兴词,客观事物触发了诗人的情感,引起诗人歌唱,所以大多在诗歌的发端。“风雨凄凄,鸡鸣喈喈”“风雨潇潇,鸡鸣胶胶”“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是触物兴词,由物引发感慨,是兴的手法,起到烘托环境的作用。答案:主要运用赋、兴的手法,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气氛,烘托了主人公相思、惆怅之情。15 .诗中是如何表现主人公情感变化的?解析:抓住诗中关键词,深刻理解主人公情感变化。答案:诗中变换了三个表心理状态的动词一一“夷”“携”“喜”来表示思妇一刹那间感情的变化。参考译文:风吹雨打多凄凄,雄鸡啼叫声不停。既已见到意中人,心中怎能不喜悦!风吹雨打多潇潇,雄

12、鸡啼叫声不停。既已见到意中人,心病怎能不治好!风吹雨打天地昏,雄鸡啼叫声不停。既已见到意中人,心中怎能不欢喜!(四)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617题。木瓜诗经卫风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瑁。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注】“琼瑁(ju)”及下文的“琼瑶”“琼玖(ji0”均指佩玉。16 .从木瓜一诗的内容来看,应是写青年男女互赠信物以定情的诗,从口吻上推测,诗中的“我”应是。解析:从交换的礼物上看,诗中的“我”应该是男子,礼物较贵重,以求永久好合。答案:男子17 .木瓜一诗中的内容和劳动的场景结合很紧密,这可以由投于“我

13、”的东西为证,同时这个“投”字用得也非常精当,你能否从诗歌鉴赏的角度分析一下这个“投”字使用的妙处?解析:鉴赏用词准确性,要结合词义解释句子含意,并说出手法和表达效果。答案:“投”即是扔,像是送,又像无意扔去,写出了女子赠物时羞涩的心情,显得含蓄自然,又很生动。参考译文:你用木瓜送给我,我用美玉回报你。美玉不单是回报,也是为求永相好。你用木桃送给我,我用琼瑶作回报。琼瑶不单是回报,也是为求永相好。你用木李送给我,我用琼玖作回报。琼玖不单是回报,也是为求永相好。三、语言运用18 .将下面文字中画横线的部分改写为以“儒家学者”为主要陈述对象的句子。诗经一开始,还没有被赋予儒家经典的意义,人们习惯地

14、称它为“诗三百”,但它的本来面目逐步被儒家学者掩盖,断章取义,歪曲篡改,被拿去附会剥削阶级所需要的道德伦理解析:改写时,注意写出儒家学者做了什么事,出现了什么结果即可。注意不能改变原意。答案:儒家学者拿诗经去附会剥削阶级需要的道德伦理观念,逐步掩盖了诗经的本来面目,对它断章取义,歪曲篡改。19 .清人王夫之在姜斋诗话里这样评价下面这四句诗:“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你认同吗?请简要陈述理由。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一一诗经解析:回答认同或者不认同都可以,但必须言之有理,自成一说。依据环境气彳II的优劣,来衬托小学 +初中 +高中主人公的心情悲喜,是作品中常见手法

15、。答案:(示例一)认同。诗歌运用衬托(反衬)的手法,将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春光旖旎杨柳依依正是亲人朋友团聚踏青快乐的时候,(士卒)却不得不离家出征,乐景衬悲伤之情,更显其哀;如今走在回家的路上,哪怕大雪纷飞也阻挡不了回家的脚步,回家心情之迫切突显,哀景衬乐情,倍增其乐。(示例二)不(完全)认同。前两句是乐景衬托哀情。但后两句中回乡士卒心里未必“乐”这位士卒可能一直非常牵挂家里,当他终于能够结束服役回家的时候,他的心里不只是单纯的高兴,当是百感交集:希望回家,又对家里有所担心(毕竟离开家里太久了)。因此,拿“雨雪霏霏”与“杨柳依依”对比,给人一种不胜今昔之感,正符合此时他复杂的心情。小学 +初中 +高中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