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文明进程划分

上传人:w****3 文档编号:60905041 上传时间:2022-03-0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4.1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人类文明进程划分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类文明进程划分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类文明进程划分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人类文明进程划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类文明进程划分(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人类文明进程划分不朽的书法艺术和人类文明进程与时同长文/观鹅会意自从传说盘古开天劈 地产生了人类,人们就在生活中无时无刻地发现着美创造着文明。在冰河时代, 人类最早居住在很深的洞窟里,他们把生活经历狩猎中所见所闻的马牛鹿等动物, 用矿物质颜料绘画在了岩壁上,手法极为简练,形象十分传神,故称洞窟壁画, 这就是人类艺术作品的起源,所以说艺术作品它是一种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 精神产物。当代艺术作品的范畴是比较宏大的, 归纳起来可分为两大类:一类属 于视觉艺术(造型艺术);一类属于听觉艺术。从表现手法上可分为:音乐、舞 蹈、戏剧、书法、绘画、工艺、摄影、雕塑、建筑、影视、动漫、文学等。艺术 家不论是

2、创作的哪一类艺术作品,在其作者娴熟技法表现的背后,必然凝聚着作 者的学识修养、思想境界、思想情感、生活经历、时代背景、以及作者对人生观 与世界观的认识。书法艺术大概是人类艺术种类中最早的艺术形式之一,因为它是伴随着人类文明发展,早期汉字甲骨文而诞生的,简单地说书法就是高于写字 的艺术创作。被誉作书圣晋代书法家、文学家、政治家王羲之前辈,他在用笔 赋中论书法日:藏骨抱筋,含文包质。意为:一幅震撼灵魂精美的书法艺术作 品,必然饱含着作者的精、气、神、骨、肉、血;必然包含着作者的学识修养、 精神品质;必然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他书写的兰亭序集被誉为天下 第一行书。欣赏高水平的书法艺术作品,是一种

3、沉浸在艺术美的精神享受过程, 看客怎样才能用高水平的鉴赏眼光和欣赏标准去欣赏高超的书法艺术作品呢? 这就需要看客是否具备了一定的学识修养、艺术修养和书法艺术专业知识,同时 也涉及到欣赏标准和欣赏方法的问题。会欣赏与能创作是一个习书者进入成熟阶 段的标志。当一个书法爱好者,经过多年的读帖临帖实际,打好了坚实的书法技 巧基础,娴熟地掌握了运笔、结构、章法、纸墨相发,以及书外功国学修养、文 学修养、艺术修养,自然就进入了脱茧化蝶阶段,为什么在打好了坚实的书法技 巧基础之后,还要去欣赏历代书法家书法作品呢?这和博览群书是同出一辙,为的是广取博收开阔眼界,如得到名师指点,将别人的书法艺术技巧和修养,融入

4、 自己书法艺术的实践之中,使之逐渐形成自己的书风。欣赏书法艺术作品的标准 是什么呢?古人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雅者见雅、俗者见俗,因为每个人的思想境界与文学水平高低不同,所以看客的欣赏能力也是不尽相同的。从古至今的 书法者都是经过长时间临摹前人碑帖,然后脱帖加入自己掌握的综合知识和对书 写内容的感悟,带着思想激情而创作出来的书法艺术作品, 可以肯定地说书法作 品的标准就是万变不离其宗,因而书法的欣赏标准主要看作品的结字标准不标准。 篆书是汉字的鼻祖,大篆文字的依据是甲骨文、钟铭文,其特点是独体字比较多。 文字的兴盛与发展大概在春秋时期,春秋战国每个国家的篆书文字已经涉及到了 小篆,也就是说已经

5、发展到具备了偏旁部首, 只是有一些字体的写法是各不相同 的。小篆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把六国文字进行了统一规范,形成了统一的偏旁 部首,因此而大大地提高了书写速度。书写篆书字体临习的碑帖一般有甲骨文、 钟铭文、小篆和篆书字典,知识渊博者为了突破布局呆板,往往在作品中书写几 个象形文字。欣赏篆书的标准要一看字体间架结构上紧下松笔画等粗均匀美;二看笔画自然对称美;三看通篇统一舒畅美;四看笔画圆润枯涩节奏美;五看章法 布白古朴美。书法者一般临写的大篆拓本有大盂鼎、毛公鼎、散氏盘、号季子白盘,石鼓文,以及秦代李斯前辈书写的大篆字帖 会稽铭文峰 山刻石泰山石刻。临写的小篆字体除书法字典外,还有唐代李阳冰前

6、辈书写 的小篆字帖缙云县城隍庙记、牺先莹记、李氏三坟记般若台铭,清代 邓石如前辈书写的小篆字帖 白氏草堂记等,这些既是书法者临习的范本和创 作的母本,也是欣赏者必须掌握的书法艺术鉴赏知识。 隶书起源于秦代,是由小 篆发展而来的字体,兴于汉代。1973年12月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了 20余万 字的帛书和竹简,内容涉及战国至西汉初期政治、军事、思想、文化及科学等各 方面,有如老子、周易等传世文献,也有我国最古老的天文书、医书,还 记载了养生方、房中术等,堪称百科全书。这些帛书和竹简不仅可作为校勘传 世古籍的依据,也是研究历史的第一手资料,还是研究汉代书法及隶书演变、 发 展提供了珍贵的依据。记载历

7、史的帛书字体就是古隶字体,其书风古朴、自然, 笔墨饱满流畅,用笔已具规范化,波笔、挑笔形成了特色,蚕头燕尾已具稚形, 字体多于长形而富于变化,错落有致而又气脉贯通。后人学习和借鉴它,定然能 够给我们今天的书法临摹与实践找到更多、 更广阔的路子来,在隶书字典里, 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古隶”的本来面目。现代人书写临摹隶书的最佳字帖书籍, 是清代钱泳前辈编撰的汉碑大观。该书共分七集收录汇集了相景君碑;武氏石阙;司隶校尉杨君石门颂;孔庙置守庙百石卒史碑;宛令益州刺史李孟初碑; 曲阜孔君残碑;孔谦碑;孔宏碑;鲁相韩敕造孔庙礼器碑(上下);执金吾丞武荣碑;郎中郑周碑;苍颉庙碑;泰山都尉孔庙碑;西岳华山庙碑

8、;曲阜东关残碑; 豫州滋事孔褒碑;郃阳令替全碑;幽州刻史朱龟碑;荡阴令张迁表颂;鲁相史晨 乡孔庙后碑;竹邑侯相张寿碑;卫尉卿衡方碑;鲁相史晨奏祀孔子庙碑;北海淳 于长夏承碑;博陵大守孔彪碑;析里桥都阁颂;成阳灵台碑;司隶校尉杨淮碑; 司隶校尉忠惠父鲁峻碑;围令赵君碑;戚伯著碑;西门豹祠残碑等大中华汉代五 十多种名碑。该书集钱泳父子三人的必生心血, 字体印刷清晰,完好无损地再现 了原碑的精神风貌,是后人学习隶书的最佳范本和创作的母本,也是欣赏者必备 的书法艺术鉴赏知识。现代书法家刘炳森先生书法艺术造诣功力深厚,篆、隶、 楷、行、草皆通,擅长隶书,隶书风格凝厚稳健而又俊逸潇洒,在传统隶法运笔 功力

9、的基础上,加入了自己的文学素养元素和时代发展元素, 并充分发挥自己的 创造性,在遵循传统书法艺术的基础上,用现代的审美意识并加以综合艺术的许 多韵律和情趣,形成了鲜明的个人风格,在当代中国书坛上独树一帜,世称刘体 隶书。欣赏隶书的标准是一看蚕头燕尾自然美; 二看结享扁方周正美;三看笔画 粗细节奏美;四看笔画运墨饱满流畅美;五看通幅布局古朴飘逸美;六看综合元 素创新美。楷书始于汉末时期,成形与魏代时期,发展于晋代、南北朝时期,兴 盛于隋、唐朝时期,延续于宋、元、明、清时期,它是在隶书的基础上创新出来 的一种字体,人们通常把楷书称作正书或真书。三国时期曹魏两朝著名书法家钟 繇前辈,他的书法艺术颇有

10、造诣,据说钟繇前辈学书的师傅是大才女蔡文姬, 所 以后人称他是东汉文学家、书法家蔡邕的第二代传人。钟前辈善于书写篆、隶、真、行、草多种书体,是楷书(小楷)的创始人,被后世尊为楷书鼻祖。钟繇对 后世书法影响深远,王羲之等后世书法家都曾经潜心钻研学习钟繇前辈书法,后人把他与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并称为钟王。 楷书其字形特点是:形体方正,笔画平 直,容易辨认,所以人们认为真书是汉字的榜样、模范、法式和楷模,因而人们 同声同气把它称之为楷书。楷书可分为两大类,一是魏楷,二是唐楷(欧体) 。 魏楷又称魏碑,是指北魏为主的各种刻石记铭(如墓志、造象记、碑亥IJ等)中的一 种楷书书体,其特点落笔方正、横画斜起、笔

11、姿厚重、质朴雄健、沉稳大方,由 于轻形尚神,似欠成熟,给人以彪悍雄宏莽撞之感觉,代表作有张猛龙碑等。后人把古代书写楷书突出风格各异的四位书法家的字体称为四大楷书,他们分别指:唐朝欧阳询前辈(欧体)、唐朝颜真卿前辈(颜体)、唐朝柳公权前辈(柳体)、 元朝赵孟st (f 口)前笈赵体)。虽然后人称颜体与柳体为颜筋柳骨,但是在四位 杰出者中首位应为欧阳询前辈。因为他的重大贡献就是把繁杂的汉字间架结构, 剖析归纳出通俗易懂便于掌握的三十六法结字纲要,成为了后人学写楷书的重要 教材和大众化赏楷依据,字体风格特点于平正中见险绝,于布白舒朗中见稳健,于瘦硬清寒中见秀美。代表作有九成宫醴泉铭,化度寺邕禅师塔铭

12、,虞恭 公温彦博碑,皇甫诞碑等,在书学理论方面有付善奴传授诀及行笔法。 在楷书领域值得一提的是清代书法家黄自元前辈,他继书法家欧阳询前辈书法之大成,在其三十六法结字纲要的基础上,总结提出了九十二种汉字结构书写方法, 并书有间架结构摘要九十二法楷书问架结构法帖,具有较高的书学艺术价值。 现代魏楷书法家的代表有康殷(大康)、康雍、康庄三兄弟,在三兄弟中尤为康庄 先生书艺突出,他把魏楷和唐楷(欧体)融会贯通地结合在一起,以欧体为筋骨, 以魏碑为血肉,在刚劲笔力中透露出浑朴秀美之韵,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楷书风格, 代表作有康庄隶楷正气歌。现代书法家欧体楷书的代表有田英章先生。楷书 作品是最能显示书法者功力

13、的一种书体, 首先看字体的间架结构是否妥当,然后 看字体的点画之美,还要看作品的章法布局之美。行书,唐朝张怀琬前辈在书 断中提到:案行书者,后汉颖川刘德升所造也,即正书之小。务从简易,相问 流行,故谓之行书。有书圣之称的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前辈,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他的最大贡献就是把行书推向了一个历史性的成熟,代表作兰亭 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兰帖书写风格笔道劲健,自然有法,字体多变、 布局酣畅,通篇飘荡着作者酒酣而略带放纵的洒脱。传说唐太宗因对其书作爱之 过甚,曾嘱死后将其陪葬。唐代行书杰出的代表人物当属颜真卿前辈, 尤其是祭 侄稿字帖,循理入法,合情应节,达到法书之极高的境界,被誉为

14、天下第二行 书。宋代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轼前辈,在论书中自谓:吾书虽不甚佳, 然自出新意,不践古人,是一快也。他的代表作黄州寒食诗帖,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行书的书写,相对于缓慢的楷书和疾速的草书, 是一种中速的书写书 体,因此更要注重字体的偏旁部首的协调搭配。楷如立,行如走,书写不可杂乱 无序,书写运笔时的入收、长短、疏密、向背、附勾、呼应不可大起大落,但要做到字与字之间顾盼有情遥相呼应,大致可从六个方面去思考运笔和练习:1、入收有法;2、正侧有姿;3、提按有序;4方圆有规;5、轻重有度;6、缓急有 节奏,通篇书写要注意竖看中轴横看线之章法布局。一幅完美的书法作品就是凝 周的音乐,在行书创作

15、时要注意五点布局要领:1、成竹胸有;2、统筹安排;3、 首字领篇;4、映带连贯;5、末字如首。汉至两晋南北朝时期的行书方家有司马 炎、都鉴、庚亮、刘伶、王羲之、庚翼、谢安、谢万、沈嘉、都超、王痢、王涣 之、王献之、谢庄等。隋唐五代时期的行书方家有欧阳询、虞世南、楮遂良、李 世民、释怀仁、李邕、鉴真、颜真卿、白居易、柳公权、杜牧等。宋金时期的行 书方家有周越、范仲淹、文彦博、蔡襄、沈辽、蔡京、米芾、蔡卞、米友仁、杨 补之、范大成、朱熹、赵孟坚、王庭筠等。元代时期的行书方家有赵孟、鲜 于枢、黄公望、赵雍等。明代时代的行书方家有陈献章、吴宽、李东阳、文征明、 唐寅、丰坊、王宠、王世贞、张凤翼、董其昌

16、、傅山等。清代时代的行书方家有 陈洪绶、法若真、徐彷、朱聋、石涛、华的、汪士慎、李皤、高翔、郑燮、李方 膺、邓石如、左宗棠等。近代的行书方家有吴昌硕、沈曾植、赵朴初、潘龄皋、于右任、章士钊、启功、沙孟海、林散之、范曾、沈鹏、欧阳中石、张海、康庄等。这些书法家的字帖或作品,都是习书者欣赏和临摹的范本。 草书是伴随着隶 书而产生的,只不过当时人们不认为它是正式的字体。草书分为两大门派,一种 是草草;一种是今草。古代人书写草草有严格的规矩和法则,今草是楷书的草化, 书写自由性比较大,规矩法则也比较少。草书后人把东汉张芝前辈誉为草圣, 他 也是今草的创始人。对今草的推进起到巨大作用的代表人物当属王羲之

17、前辈,他为了把今草规范起来,书写了一本如字典般的王羲之草书诀,专门用来校对今草字形。古人还把草书分为小草书和大草书。 大草书又称狂草,是最为肆意放 纵的草书。狂草的开派应该是唐代的张旭前辈,因他创大草而得草圣之名,而稍 后著名的狂草书法家有怀素前辈。 张旭前辈书写草书的神态,在杜甫前辈饮中 八仙歌中写到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书林记事中的记载更为详细张旭嗜酒,每大醉呼叫狂走,乃下笔,或以头濡墨而书,既醒 自视以为神,不可复得也。世呼张颠。米芾在海岳书评中赞:怀素书如壮士 拔剑,神彩动人,而回旋进退,莫不中节。所以说书写大草是作者进入一种忘我 的极度狂放的精神世界,甚至激

18、动到狂颠的艺术创作境界。书法艺术是囊括万殊,载为一相的艺术,而草书又是集书法众美与一身的书体。它是笔画狂放不羁的大 秧歌,它是线条变幻无常的交响曲,它是文学与书法两种艺术高度抽象的结晶体。 所以在欣赏草书艺术作品时,看客要具有一双境界很高的火眼金睛, 要通过文学 艺术联想去补充书法艺术思维,要带着和作者同样的激情去达成艺术情感的沟通, 进入作者的艺术生活和人生经历的氛围,去感受作者的胸怀,去品味作者的压抑, 去赞叹作者的洒脱,或手舞足蹈,或顿足提胸,或泪流满面,使作者和看客的人 生价值观碰撞出强烈的共鸣。面对一幅绝妙的书法艺术作品, 不论是篆书、隶书 还是行书、草书,他们都是一位位气度不凡的高人君子, 当你面对丰神飘洒器宇 轩昂的高人君子,当然首先是站的远一点,统览它那摄人魂魄的仙气。其次可登 堂入室和高人君子促膝谈心,交谈书法艺术、文学艺术和人生经历思想境界的认 识。最后是以自己的审美体验去理解作品的创作构思,在绝美书法艺术作品中得到熏陶,使自己的书法艺术达到一个质的飞跃。赞 (散文编辑:滴墨成伤)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