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理学重点内容

上传人:w****2 文档编号:60884257 上传时间:2022-03-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医学生理学重点内容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医学生理学重点内容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医学生理学重点内容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医学生理学重点内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生理学重点内容(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名词解释1滤过分数:肾小球滤过率和每分钟肾血浆流量的比值。2心输出量: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液量。3射血分数:每搏输岀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成为射血分数。4应激反应:机体遇到缺氧、创伤、手术等有害刺激时,可引起腺垂体促肾上皮质激素分泌增加,导致血中糖皮质激素浓度升高并产生 一系列代谢改变和其他全身反应。5应急反应:当机体遭遇特殊紧急情况时,使肾上腺髓质激素分泌明显增多,以适应在应急情况下机体对能量的需要。在紧急情况下交 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发生适应性反应。6肾小球滤过率:单位时间内两肾生成的超滤液量。正常成年人平均值125mL|min。衡量肾小球滤过功能的基本指标。7牵扯性痛:由于内脏疾病

2、而引起远隔的体表部位疼痛或痛觉过敏8允许作用:有些激素本身并不能直接对某些组织细胞产生时生理效应,然而在它存在的条件下,可是另一种激素的作用明显加强,即 对另一种激素的效应起支持作用的现象。9阙值:能引发动作点位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刺激的阙值。10肝肠循环:胆盐从肠到肝,再从肝回到肠的循环过程。进入十二指肠内的胆盐约有95%左右在回肠被重吸收入血,并经门静脉回到肝脏,被肝细胞重新分泌出来。胆盐的肝肠循环具有刺激肝胆汁分泌的作用。11脊休克:是指人和动物在脊髓与高位中枢之间离断后反射活动能力暂时丧失而进入无反应状态的现象。12红细胞沉降率:通常用红细胞在第一小时末下降的距离表示红细胞的沉降速度。

3、13肺表面活性物质:由肺泡H型细胞分泌的,以单分子层的形式覆盖于肺泡液体表面的一种脂蛋白14内环境:人体的绝大部分细胞不与外环境直接接触,细胞直接接触的环境是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就是肌体中细胞所处的内环境15心力贮备:心输岀量随着机体代谢的需要而增加的能力。包括播岀量贮备和心率贮备。16渗透性利尿:肾小管液中溶质所形成的渗透压,是对抗肾小管重吸收水分的力量。如果肾小管液溶质浓度很高,渗透压大,就会妨碍 肾小管对水的吸收,使尿量增多。临床上以使用不易被肾小管重吸收的药物以增加肾小管液溶质浓度和渗透压,妨碍水的重吸收,从而达 到利尿的目的,这种方式成为渗透性利尿。17耳蜗微音器点位:当耳蜗受到声波刺

4、激时, 在耳蜗及其附近结构可记录到一种局部的电位波动,此电位变化的波形和频率与作用于耳蜗的声波波型和频率相一致。18牵张反射:是指骨骼肌受外力牵拉时引起受牵拉的同意肌肉收缩的反射活动。19去大脑僵直:在中脑上下丘之间切断脑干后,动物出现抗重力肌紧张亢进,表现为四肢伸直,僵硬如柱,头尾昂起,脊柱挺硬的现 象。20稳态:内环境的各项物理化学因素保持相对恒定状态。21液态镶嵌模型:是关于膜分子结构的假说,基本内容是,以液态的脂质双分子层为基架,其中镶嵌着许多具有不同结构和功能的蛋白 质。22兴奋性:可兴奋细胞接受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成为细胞的兴奋性。23潮气量:指平静呼吸时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体量

5、。24分节运动:小肠的分节运动是一种以肠壁环形肌为主的节律性收缩和舒张运动。25球-管平衡:肾近端小管重吸收率随着肾小球滤过率的变动而发生定比例变化的现象。26肾小球的滤过:血液流经肾小球毛细血管时,除蛋白质分子外血浆成分被滤入肾小管囊腔形成超滤液的过程。27肾小管的重吸收:是指肾小管上皮细胞将物质从肾小管液中转运至血浆中去的过程。28内分泌:某些腺体或细胞能分泌高效能的生物活性物质,通过血液或其他体液途径作用于靶细胞,从而调节他们的功能活动,这种有 别于通过导管排除腺体分泌物的现象成为内分泌。简答题1骨骼肌兴奋一收缩耦联的过程:1肌膜上的动作电位沿肌膜和横管膜传播,同时激活膜上的L型钙通道2

6、型钙通道通过变构作用激活连接肌质网膜上的钙释放通道,使连接肌质网内的Ca2+释放入胞质3胞质内钙离子浓度增高使钙离子与肌钙蛋白结合而引发肌肉收缩4胞质中钙离子浓度升高的同时激活纵行肌质网膜上的钙泵,将胞质的钙离子回收入肌质网,胞质内的钙离子浓度降低,肌肉舒张2、影响骨骼肌收缩的主要因素 :1前负荷:在最适前负荷时产生最大张力,达到最适前负荷后再增加负荷或增加初长度,肌肉收缩力降低;2后负荷:是肌肉开始缩短后所遇到的负荷。后负荷与肌肉缩短速度呈反变关系;3肌肉收缩力,即肌肉内部机能状态。3、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特征及各期离子机制:1特征:复极化过程比较复杂,持续时间长,升支和降支明显不对称,

7、分为0、1、2、3、4期5个时相2离子机制:0期去极化是快Na通道开放形成,Na+大量内流;1期K+外流;2期平台期为Ca+持久缓慢内流与K+外流处于平衡状态,使 复极缓慢形成平台;3期为K+迅速外流;4期为Na+ K+泵启动及Ca2+-Na+交换使细胞内外离子浓度的不均衡分布得以恢复4、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1前负荷:前负荷即心肌初长度,为异长调节,通过心肌细胞本身长度的改变而引起心肌收缩力的改变,从而对心搏出量进行调节。心肌 初长度改变取决于静脉回心量,在一定范围内,静脉回心量增加,心舒末期充盈量增加,则每博输岀量增加,反之减少2后负荷即动脉血压:当后负荷加大时,心肌射血阻力增加,等容收缩期

8、延长而射血期相应缩短,射血速度相应减慢,搏出量减少。进而 室内剩余血量增加,静脉回流若不变,心肌初长度由心舒末期充盈量增加而加长,引起收缩力增强3心肌收缩力:为等长调节,通过心肌收缩力的改变,影响心肌细胞力学活动的强度和速度,使心脏搏岀量发生改变4心率:以40次/分和180次/分为分界点,通过处在不同阶段的心率调节心输出量五、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1每搏输出量:搏出量增大,射入动脉中的血液增多,对管壁的张力增加,使收缩压升高,从而使血流速度加快,如果外周阻力和心率不变,则大动脉中增多的血量仍可在心输期流至外周,到舒张期末,大动脉内留存血量和搏岀量增加之前相比,增加并不多,使舒张压增高 不多,因此

9、搏岀量变化主要影响收缩压2心率:在搏岀量和外周阻力不变时,心率加快,心舒期缩短在此期流向外周的血液减少,心舒期末主动脉内存留的量增多,舒张压升高, 收缩压升高不明显,脉压减小。心率变化主要影响舒张压3外周阻力:若心输出量不变而外周阻力加大,则心舒期内血液向外周流动的速度减慢,心舒期末存留在主动脉中的血量增多,故舒张压 升高,但收缩压升高不明显,脉压减小。故外周阻力主要影响舒张压4 大动脉的弹性 :弹性扩张可以缓冲血压变化的幅度,使收缩压降低,舒张压升高;反之则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5 循环血量与血管容量比例 :此因素对收缩压和舒张压都有影响。正常情况下,循环血量和血管容量相适应,血管系统充盈较

10、好,可维持 一定的体循环平均充盈压6、 CO2 对呼吸的影响:适当浓度的 CO2 是维持呼吸运动的生理性刺激。 CO2 对呼吸的刺激通过两条途径实现,一是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当 Pco2 升高时,刺激 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的外周化学感受器,使窦神经和迷走神经传入冲动增加,作用到延髓呼吸中枢使之兴奋,导致呼吸加深加快。二是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它对 H+敏感,血一脑屏障对H-和HC03 相对不通透,但C02很易通过,当血液中Pco2升高时,C02通过上述屏障 进入脑脊液,与水结合成 H2CO3,随即解离出H+以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而增强呼吸,其中,中枢化学感受器的途径是主要的。在一定范 围内,动脉血

11、Pco2 升高,可以使呼吸加强,但超过一定限度,可抑制呼吸。7、肺表面活性物质成分作用及意义成分 :二棕榈酰软磷脂和表面活性物质结合蛋白作用:降低肺泡液 气界面的表面张力,减少肺泡的回缩力意义:消除表面张力对肺通气的不利影响a有助于维持肺泡稳定性;b、减少肺组织液生成;c、降低吸气阻力8 神经元的传递方式及特点方式: a 经典的突触传递 :神经元间以突触的形式相互联系b 非定向突触传递 :曲张体释放的递质以弥散的方式抵达附近的效应细胞而发挥胜利效应c电突触联系:两个神经元间通过缝隙连接而进行信号的电传递,传递速度快9 突触传递的特征 :单向传播,中枢延隔,兴奋的总和,兴奋节律的改变,后发放,对

12、内环境变化敏感且容易疲劳。 10、微循环的血流通路及特点 :微循环指微动脉与微静脉间的血液循环迂回通路:完成血液与组织液的物质交换直捷通路:使部分血液迅速回流动脉 静脉短路:调节体温11 影响肺换气的因素 :呼吸膜的厚度 :气体扩散速度与其成反比呼吸膜的面积 :成正比通气/血流比值 :此值增大相当于增加了无效腔气体的分压差、温度和扩散系数 :气体扩散速度与此成正比12 氧解离曲线各段意义及影响因素:A、上段:Po2在60100mmHg间时的Hb氧饱和度,反应 Hb与02的结合部分意义:保证氧分压低时的稿载氧能力B中段:P02在4060mmHg间的Hb氧饱和度,反应 Hb释放02的部分意义:维持

13、安静是组织的供氧C、下端:P02在1540mmHg间的氧饱和度,反应两者解离的部分 意义:维持活动时组织的供氧影响因素:PH和PC02、温度,2.3二磷酸甘油酸、其他因素13 试述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 答:通常将生物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伴随发生的能量的释放、转移、储存和利用称为能量代谢。因素:肌肉活动:肌肉活动增强,增量代谢增强; 精神活动: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时,能量代谢增强; 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蛋白质的特殊动力作用最大; 环境温度:温度低于 20 C或高于30 C时能量代谢率增强14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特点 :对同一效应器的双重支配,互相拮抗紧张性支配对效应器所处功能状态的影响,自主神经

14、的外调性作用与效应器本身的功能有关对整体生理功能调节的意义:在环境急骤变化时,交感神经系统可以发挥各脏器的潜在功能以适应环境的急变。内脏机能的中枢调节。本 能行为和情绪反应的调节15 水利尿和渗透性利尿都可使尿量增加,但机制不同。1 水利尿是大量饮用水使尿量增加的现象。在大量饮用。清水后血液被稀释,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量的减少,肾对 水的重吸收减少,导致尿液稀释,尿量增加。2 渗透性利尿是由于小管液浓度升高,渗透压随之升高,结果妨碍了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而照成尿量增加。糖尿病的多尿就是属于渗透性 利尿。16 大量出汗后对尿量的改变和机制1大量出汗后尿量减少。2排除的汗液是低渗透

15、的 a大量出汗照成身体水分丧失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表现为高渗透脱水。血浆晶体渗透 压的升高可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b大量出汗使血容量减少,因此抑制抗利尿激素的作用减弱,抗利尿激素增强。使远端小管饿集合管重吸收水明显增加,结果导致尿液浓缩,尿量减少。17 大脑皮层主要运动区位置,功能:中央前回和运动前区。 功能:交叉支配,但头面部多为双侧支配;功能定位精细,功能代表区大小与运精细复杂程度有关:呈倒置安排。18 神经纤维传递兴奋的特征: 完整性神经纤维只有在结构和功能上都完整才能传导兴奋:绝缘性一根神经干内含有许多神经纤维,但多条纤维同时兴奋时基本 上互不干扰:双向性神经干的兴奋可沿着纤维同时向

16、两端传播:相对不疲劳性连续刺激神经纤维数小时甚至几小时,神经纤维仍 能保持其传导兴奋性的能力。19 生长激素的生理作用: 促进骨和软骨肌肉以及其他他细胞的分裂增殖和蛋白质合成,促进生长发育:调节代谢,促进蛋白质的合成20 切断家兔双侧迷走 N 对呼吸影响: 呼吸变得深而缓慢。肺扩张反射的感受器位于气管到支气管的平滑肌中。吸气时,使肺扩张牵拉呼吸道,使感受器兴奋,冲动沿着迷走神 经的传入纤维到达延髓。在延髓内通过一定神经联系使吸气切断机制兴奋,切断吸气转为呼气,这样使呼吸保持在一定的深度和频率。当 切断家兔双侧迷走神经后,失去了肺扩张对吸气的抑制,呼吸变得深而缓慢。21 心交感 N 在心血管活动

17、调节中的作用:心交感N节后纤维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可与心肌细胞膜上的B 1肾上腺素受体结合,弓I起窦房结自律性增高,房室传导加速,心肌收缩力增强等,最终使心输出量增,血压升高。22 心肌生理特性以及与骨骼肌相比有何差异特性: 自律性,兴奋性,传导性,收缩性。差异 心肌有自动节律性,而骨骼肌无自动节律性,在整体内心肌由自律性较高的细胞控制整个心脏的节律性活动,而骨骼肌收缩的放生 有赖于运动神经的传出冲动;心肌兴奋后的有效不应期特别长,不会发生强直收缩,而总是收缩舒张交替进行以完成射血功能,而骨骼肌 的不应期很短,容易发生强直收缩,以维持姿势和负重;心肌的收缩有全或无的现象而骨骼肌为非功能性合胞体

18、,整块骨骼肌的收缩强弱 随着受刺激的强度变化而不同;心脏上有特殊的传导系统,保证心房心室先后有序收缩,骨骼肌上不存在特殊传导系统,活动受躯体神经支配:心肌细胞的肌制网不发达,容积小,心肌收缩高度依赖于细胞外Ca2,骨骼肌收缩不依赖细23、钠泵的主要功能是:1钠泵活动造成的细胞内高 K+ 是许多代谢反应进行的必要条件2 维持胞内渗透压和细胞容积3建立Na+的跨膜浓度梯度,为继发性主动转运的物质提供势能储备4 钠泵活动造成的跨膜浓度梯度,是细胞发生电活动的前提条件5 钠泵活动是生电性的,可直接影响膜电位,使膜内电位的负值增大胞外 Ca2.24、血浆蛋白的主要功能:1 形成血浆胶体渗透压,保持部分水

19、分于血管内2 与某些激素结合,使之维持在血液中相对较长的半衰期3 作为载体运输低分子物质4 参与血液凝固,抗凝和纤溶5 抵御病原微生物6营养功能25、生理性止血的基本过程:1 血管收缩 2 血小板止血栓的形成 3 血液凝固26、血液凝固的过程 :1 凝血酶原酶复合物的形成2 凝血酶原的激活 3 纤维蛋白的形成27、胃液成分及其作用:成分:盐酸、胃蛋白酶原、黏液、内因子盐酸: a 激活胃蛋白酶原,提供胃蛋白酶适宜环境; b 水解蛋白质,利于蛋白质分解; c促进小肠对钙和钾的吸收 d 促进小肠液、胰液、胆汁的分泌; e 抑制、杀死细菌; 胃蛋白酶原:在盐酸作用下转化为胃蛋白酶,水解蛋白质黏液:形成

20、胃黏膜,保护胃自身内因子:促进回肠末端对维生素 B12 的吸收28、胆汁的作用:a 乳化脂肪 促进脂肪分解; b 促进脂肪吸收; c 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d 其他作用29、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 :1体循环平均充盈压 2骨骼肌的挤压作用 3心脏的收缩能力 4 呼吸运动 5体位改变30、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动力,影响因素:1) 有效滤过压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囊内压)2)a有效滤过压:1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 2囊内压3血浆胶体渗透压b 透过膜的通透性 c 肾血浆流量31 下丘脑对内脏功能的调节1 体温调节:在下丘脑前部视前区 2摄食行为调节 3水平衡调节 4 对腺垂体激素分泌的调节 5对生物节律的控制 6 对情绪生理反应的影 响33 尿浓缩与稀释发生位置 :外髓部高渗梯度是氯化钠形成的,内髓部的高渗梯度是氯化钠、尿素的重吸收形成的。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