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科安全管理目标及措施

上传人:ba****u6 文档编号:60884253 上传时间:2022-03-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2.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新生儿科安全管理目标及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新生儿科安全管理目标及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新生儿科安全管理目标及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新生儿科安全管理目标及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生儿科安全管理目标及措施(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13-2014年度新生儿 /NICU 安全质量目标及措施 目标一:提高医务人员对新生儿及父母或监护人身份识别得准确性 措施:1、科室有新生儿身份识别指引。2、新生儿入院、出院盖左脚脚印,并经监护人同意后按左手拇指印确认。3、复印父母或监护人身份证明,出院时凭有效身份证明办理新生儿出院。4、新生儿实行双手佩戴腕带制制度,入院或在手腕带脱落时应双人查对后补戴,每班确 认。5、床头卡标明姓名、性别、年龄、ID或住院号、床号、入院时间。6、新生儿出院落实登记制度。 目标二:严格执行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得有效沟通得程序,做到正确执行医嘱 措施:1.在通常诊疗活动中医务人员之间得有效沟通,做到正确

2、执行医嘱, 不使用口头或 电话通知得医嘱2. 只有在对危重症患者紧急抢救急得特殊情况下,对医师下达得口头临时医嘱, 护 士应向医生重述, 在执行时实施双重检查3. 接获口头或电话通知得患者“危急值”或其它重要得检验结果时,接获者必须规 范、完整得记录检验结果与报告者得姓名与电话, 进行复述确认无误后方可提供医师使用 目标三:提高新生儿用药安全措施:1、有药物安全使用护理指引。设置NICU常用药物剂量快速参考手册,对于复杂稀释过 程如氨茶碱、肝素等,设置配置流程,以提高新生儿用药安全。2、急救车上附有 NICU 急救时国际常用四种急救药物(肾上腺素/纳洛酮/碳酸氢钠/生 理盐水)1kg/2kg/

3、3kg寻使用剂量,减少急救时用药错误。3、药物标签清晰易读,对于药名相似、包装相似、读音相似得药物,分开存放并做好标 识; 10氯化钾、高浓度药物,必须单独存放,有高危标识。4、手写医嘱中避免使用u/iu/qd/qoc等英文缩写,减少误读得差错。5、双人核查医生所开药物得浓度、剂量与用法就是否正确,确保正确给药。6、在配药室、护士站、医生办公室等设有计算器;稀释过程实施双盲法核对。7、给药前双人核对新生儿身份。8、超过一条给药通道时,输液泵、输液管有清晰得标识,并使用不同得颜色进行区分, 如动脉通道得输液泵、输液管及三通管全部使用红色。9、准确记录输入量 目标四:建立临床实验室“危急值”报告制

4、度措施:1、制定出适合本单位得“危急值”报告制度。2、“危急值”报告应有可靠途径且检验人员能为临床提供咨询服务。 “危急值”报告重点对象就是急诊科、手术室、各类重症监护病房等部门得急危重症患者3、“危急值”项目可根据医院实际情况认定,至少应包括有血钙、血钾、血糖、血气、 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4、对属“危急值”报告得项目实行严格得质量控制,尤其就是分析前质量控制措施,如 应有标本采集、储存、运送、交接、处理得规定,并认真落实 目标五:建立与完善新生儿保暖制度,防止新生儿发生低体温、烧伤、烫伤 措施:1、建立与实施新生儿保暖制度。2、根据新生儿得胎龄、体重、

5、日龄、病情选择合适得保暖设施,提供适宜得环境温度, 使中心体温恒定在36、5C37、5C之间。3、使用开放式红外线辐射抢救台时正确放置温度探头(床温:感应面朝上,禁止物品遮 盖;肤温:感应面紧贴皮肤),温箱出入风机口禁止物品遮盖,防止过度加热发生烧伤。4、温箱、抢救台内放置温湿度计,加强巡视,至少每 24 小时记录箱/台温一次,及时处 理故障,并定期检测。5、早产儿使用“鸟巢”,头部戴帽子或给予覆盖物,身体覆盖塑料薄膜,减少辐射、对流散 热。&与新生儿身体直接接触得物品预先放置在箱温37C得温箱中预热,以减少传导散 热。7、各项操作集中进行,确保在操作过程中新生儿处于温暖得环境。8、中心体温低

6、于36、4C得新生儿暂缓洗澡,及时擦干新生儿身体,更换湿得衣物、尿 片,减少蒸发散热。9、严防烫伤:沐浴时室温2628C盆浴时先放冷水,后放热水,水温4043C;奶液温 度:38 40C。目标六:提高安全用氧意识,严格遵循早产儿治疗用氧与视网膜病变防治指南,防治氧中毒 措施:1、严格掌握氧疗指征:临床上有呼吸窘迫得表现,在吸入空气时,动脉氧分压(PaO2)50 mmHg 或经皮氧饱与度 (TcSO2) 85%者,应给予吸氧。治疗得目标就是维持 PaO2 50 80mmHg 或 TcSO2 9%95%。2、最好采用有空气与氧气混合得气源。给氧浓度视病情需要而定,调整氧浓度应逐步 进行,以免波动过

7、大。3、连续吸入氧浓度(FiO2)60%者,不宜超过24小时,80%者,不宜超过12小时纯氧不宜 超过 4-6 小时,以免发生氧中毒。如患儿对氧浓度需求高,长时间吸氧仍无改善,应积极查找病 因,重新调整治疗方案,给以相应治疗。4、在氧疗过程中,密切监测FiO2、PaO2或TcSO2。使用头氧、温箱给氧时,必须使 用氧浓度测定仪进行监测,探头放于新生儿鼻子附近,而非氧气主流出道处。5、对早产儿尤其就是极低体重儿用氧时,一定要告知家长早产儿血管不成熟得特点、 早产儿用氧得必要性与可能得危害性。6、凡就是经过氧疗,符合眼科筛查标准得早产儿,应在出生后46周或矫正胎龄3234 周时进行眼科ROP筛查,

8、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7、进行早产儿氧疗必须具备相应得监测条件,如氧浓度测定仪,血气分析仪或经皮氧饱 与度监测仪等,如不具备氧疗监测条件,应转到具备条件得医院治疗。 目标七:正确使用气囊面罩,防止发生气漏 措施:1、有新生儿气囊面罩给氧得指引、流程。2、准确评估肺气漏发生得高风险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肺部感染、肺部肿物、肺 不张、肺发育不全、肺透明膜病、慢性肺部疾病得新生儿。3、正确选择新生儿适用得气囊容量:240ml。4、正确选择面罩得型号。5、选择具有减压阀得气囊,使用前需锁上减压阀以检查气囊密闭性,然后打开查瞧减压 阀就是否正常。使用前需确保减压阀处于开启状态。&正确控制气囊给氧得压力

9、:新生儿呼吸容积得潮气量为6-8ml/kg首次呼吸所需压 力为30-40cmH2O以后为20 cmH2Q用拇、食二指按压气囊,压力约为15-20cmH2O再加一 指按压,压力递增5cmH2O有条件者连接测压仪。7、正确控制气囊面罩给氧得频率:40-60次/mi n。8、气囊面罩专人管理,定期检测。 目标八:预防静脉输注钙剂等药物外渗,最大限度降低给新生儿带来得危害及痛苦 措施:1、建立与完善钙剂等药物外渗得预防与处理指引。2、熟练掌握静脉穿刺技术,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每次输注应尽量重新建立得静脉通道,并有两名护士确认回血好后再用药3、选择合适得血管:首选PICC导管或脐静脉导管。尽量选择粗直得

10、血管,避开关节部 位与头部。4、每次输注前后都应用生理盐水冲管。5、加强责任心,加强巡视,严格作好床头交班,做好标示。6、输注完药液后采取正确得拔针按压方法,在针尖即将拔离皮肤瞬间,迅速用棉签沿血 管与走向纵行按压穿刺点及其上方,直至不出血为止,时间约为 3-5分钟。7、如发生外渗时及时处理,并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 目标九:确保管饲安全 措施:1、有管饲安全管理指引。2、经口留置胃管,减少经鼻留置胃管导致得通气障碍。3、胃管置入合适得长度,选择合适得测量方法,如耳垂到鼻尖再到剑突;记录胃管得长 度。4、妥善固定,防止胃管滑脱引起误吸。5、管饲前确认胃管在胃内:a检查胃管刻度b、回抽有胃内容物抽

11、出c用听诊器 在胃部听气过水声d、胃管末端在水中无气泡逸出。6、间断管饲喂养时,采用重力喂饲。7、持续管饲喂养时,奶泵及管道上设置明显标识。8、喂养使用一次性无菌注射器,避免反复使用。9、胃管每3天更换一次。目标十:加强新生儿喂养安全,防止呛奶、误吸致窒息 措施:1、建立与完善新生儿喂养指引。2、按时按量喂奶,选择合适奶嘴。出生后遵医嘱先试喂糖水或温开水,无特殊后逐渐加, 质由稀到浓,量由少到多。3、喂奶时及喂奶后取头高右侧卧位,头偏一侧,禁止面部朝上、平卧位。4、鼻饲奶前先回抽,确认无误才注奶,如胃中有积乳量大于前一次入量1 /3,则不加量或 降至前一次量。5、喂奶时专人瞧护,禁止离岗,如离

12、开暂停喂奶,禁止物品遮挡口鼻。6、喂奶后抱起新生儿,轻拍背部,排出咽下得空气,及时清理呕吐物及口咽、气道分泌物,保持气道通畅。7、喂奶后加强巡视,至少每 1530分钟观察一次。8、有新生儿误吸应急预案,如发生能按应急预案进行及时处理。目标十一:提高安全意识,防止新生儿坠床事件得发生1、建立与实施新生儿坠床/摔倒得防范制度及处理程序。2、新生儿小床均设床档,禁止无人瞧管。3、用温箱、抢救台,及时关闭箱门、档板。4、可能出现意外情况得新生儿使用约束带。5、操作时将新生儿置于安全环境,专人瞧护。目标十二: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1、建立积极倡导医护人员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得制度(非处罚性)与措施2、鼓励医务人员积极参加卫生部医政司主办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系统网上报 告活动3、进行“医院安全文化”建设活动4、将安全信息与医院实际情况相结合,从医院管理体系、运行机制与规章制度上进行 有针对性得持续改进。目标十三、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安全措施:1、针对患者得疾病诊疗信息 ,为患者 (家属)提供相关得健康知识得教育 ,协助 患方对诊疗方案得理解与选择2、主动邀请患者参与医疗安全管理 ,尤其就是患者在接受手术 (或有创性操 作)前与药物治疗时3、教育患者在就诊时应提供真实病情与真实信息 ,并告知其对诊疗服务质 量与安全得重要性4、公开本院接待患者投诉得主管部门、投诉得方式及途径。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