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石油学院石油工程油藏工程设计

上传人:ET****1 文档编号:60847997 上传时间:2022-03-09 格式:DOC 页数:44 大小:1.07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哈尔滨石油学院石油工程油藏工程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哈尔滨石油学院石油工程油藏工程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哈尔滨石油学院石油工程油藏工程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资源描述:

《哈尔滨石油学院石油工程油藏工程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哈尔滨石油学院石油工程油藏工程设计(4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目录第 1章油藏地质概况 .11.1油藏构造特征 .31.2油藏储层特性分析 .4第 2章油藏流体物性分析 .82.1油水关系(边底水,气顶,溶解气) .82.2油水常规物性分析 .102.3油气水的高压物性 .112.4渗流物理特性 .11第 3章 油藏温度、压力系统 .15I3.1油藏压力系统 .153.2油藏温度系统 .17第 4章 油藏储量计算 .184.1油藏储量计算方法 .214.2各种储量参数的获得 .234.3最终计算 N、 Gs .234.4可采储量及采收率的预测 .244.5储量评价 .25第 5章 油藏驱动能量及开发方式的确定 .265.1天然能量分析 .26第 6章 开

2、发井网、开发层系及开采速度的设计 .306.1开发层系的划分 .306.2开发井网的设计 .316.3开发速度的设计 .32第 7章 开发方案的对比与经济评价 .32II哈尔滨石油学院课程设计第1章油藏地质概况油藏油气运移过程中,遇到一定的储集空间聚集下来,并且能够保存,形成的具有封闭圈闭的含油区域,称之为油藏。油藏可分为构造油藏、岩性油藏。油藏具有孔隙度、渗透率、厚度、温压等重要特征,同时根据储集流体的特征,又分为不同类别。油藏提供的石油资源, 是当前全球能源结构下, 不可或缺的能源。储油的孔隙性地层称储油层,简称油层。油层内不是所有地方都含有石油,油层内独立含油地区称油藏。储油的最小单位。

3、油藏工程中的油藏是: 单一圈闭中具有统一压力系统的基本聚集。孔隙度:岩样中所有孔隙空间体积之和与该岩样体积的比值,称为该岩石的总孔隙度,以百分数表示。储集层的总孔隙度越大,说明岩石中孔隙空间越大。从实用出发,只有那些互相连通的孔隙才有实际意义, 因为它们不仅能储存油气,而且可以允许油气在其中渗滤。 因此在生产实践中, 提出看了有效孔隙度的概念。有效孔隙度是指那些互相连通的,在一般压力条件下,可以允许流体在其中流动的孔隙体积之和与岩样总体积的比值,以百分数表示。显然,同一岩石有效孔隙度小于其总孔隙度。所谓孔隙度是指岩石中孔隙体积 (或岩石中未被固体物质充填的空间体积)与岩石总体积 的比值。孔隙度

4、的研究:陆相层序地层与被动大陆边缘海相层序地层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 .陆相盆地沉积受多种因素控制 ,而且不同类型盆地的主要控制因素又各不相同 ,造就了陆相盆地沉积类型多、 相变快、横向连续性差、 纵向上层序厚度变化大 , 频繁的湖侵湖退使湖盆沉积垂向上韵律变化快 ; 因此陆相层序地层的形成、 结构和模式更为复杂 ,研究更为困难 .在研究与实践中 ,中国学者根据陆相盆地的边界特征、体系域边界特征、初始湖泛面和最大湖泛面、是否有坡折带等因素,建立了符合中国盆地沉积实际的坳陷型盆地和断陷型盆地层序地层格架和模式.控制陆相地层层序发育的因素主要是湖平面的变化、构造、气候、基准面的变化和物源的供给 ,特别

5、是构造和气候显得十分重要 ,它们直接控制了湖平面的变化 .陆相地层层序研究的方法体系主要包括露头层序研究方法、实验观测和分析方法、测井层序1哈尔滨石油学院课程设计地层分析、地震层序地层分析和层序地层的数值模拟方法 .在油气勘探中的区带勘探阶段、目标勘探阶段和开发阶段 ,层序地层学都能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有效孔隙度:在自然状态下材料中的的孔隙体积与材料体积之比,叫材料的孔隙度。它包括材料中所有的孔隙,不管它们是否连通。但在研究油贮的孔隙度时,所测量的孔隙度为连通的孔隙空间与岩石的总体积之比,即有效孔隙度。在一般情况下,有效孔隙度要比总孔隙度少510%。多数油贮的孔隙度,变化在530%之间,最普

6、通的是1020%范围之内。孔隙度不到5%的油贮,一般认为是没有开采价值的,除非里面存在有取出的岩芯或岩屑中所没有看到的断裂、裂缝及孔穴之类。根据现场经验中粗略的孔隙度估计,储集岩可以分为:孔隙度05% 无价值孔隙度510% 不好孔隙度1015% 中常孔隙度1520% 好孔隙度2025% 极好储层评价孔隙度是储层评价的重要参数之一核磁共振( NMR )孔隙度只对孔隙流体有响应,在确定地层孔隙度方面具有其他测井方法无法比拟的优势但是,在中国陆相复杂地层的应用中常常发现 NMR 孔隙度与地层实际孔隙度存在差异,有时差异甚至很明显,影响了 NMR 测井的应用效果介绍了 NMR 孔隙度的理论基础,在对

7、NMR 孔隙度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重点考察了国内现有的NMR孔隙度测井方法对测量结果的影响,通过对大量人造岩样和不同:占性的天然岩样的实验测量,提出了适合中国陆相地层的孔隙度测井方法,改善了NMR 孔隙度的测量效果针对中国陆相地层的复杂性,建议不同地区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岩心分析,确定恰当的 NMR 测井方法,以获得比较准确的 NMR 孔隙度孔隙度的定性方法:孔隙度的测定是在实验室中进行的,用的是小块的岩芯或岩屑。此外,还有几种估计孔隙度的定性方法:( 1)电测。测量岩石的自然电位( SP),计算单位为 mv(毫伏)。对非渗透层,电位低;对孔隙岩层,电位较高。( 2)放射性测井。 伽玛射线测

8、井是测量岩石中放出的自然伽玛射线, 中子测井是测量由于中子的作用而从岩层中感应出来的伽玛射线。中子测井曲线主要是受了2哈尔滨石油学院课程设计氢的影响,也就是因为岩石中有气、油及水等流体的反映;而流体的存在就证明岩石中有孔隙。这两类测井曲线已广泛的用来证明石灰岩及白云岩储集层的孔隙性。( 3)其他测井。微电极测井及声波测井对确定孔隙度是非常有用的。 井径测井也可以对孔隙带给予定性的指示,并且对于有其他测井定量的孔隙度的确定也可提供数据。( 4)钻井岩屑的显微镜检查。 微小裂缝中的油可以从它在紫外线下发出萤光而检查出来对其相对数量用:紧、密、晶洞、针点、孔隙、多孔、晶间孔隙、粒间孔隙等术语进行区别

9、。( 5)钻井时间录井。 钻时记录上进尺突然增加,表示钻遇的是孔隙岩石。孔隙越多,就越不致密,就越容易钻穿。( 6)岩芯的短缺。岩芯短缺是因为储集层不坚实、有断裂和孔隙, 而这些掉失的部分无法由岩芯筒取出,只能作为钻井岩屑由泥浆带出。1.1 油藏构造特征图 1-1 卫 22 区块油藏三维地质构造图构造类型3哈尔滨石油学院课程设计中央突起,西南和东北方向延伸平缓,东南和西北方向陡峭背斜构造东南和西北方向被两条大断裂断开断层构造构造形态断背斜构造油藏,长轴长:4.5Km, 短轴长 :2.0Km 比值: 2.25:1,为短轴背斜。圈闭研究闭合面积: 4.07km ,闭合幅度 150m。断层研究两条断

10、层,其中西北断层延伸4.89km,东南断层延伸 2.836km。1.2油藏储层特性分析表 1-1油层特征参数表含油面积井号井深 (m)厚度 (m)R( m)(km)孔隙度()C14835-4875403.80.019720C24810-4850403.719.5C34900-4930303.7204930-4940100.610A= 4+班级号 /8+ 班内序号 /15=(4+9)/(8+36)/15=0.0197储层岩石分布及物性特征一、矿物分析样品数量: C1 井、 C2 井、 C3、井岩样各 50 块进行矿物分析得到如下结果。表 1-2储层物性参数表成分石英长石岩屑泥质灰质含量76%4%

11、20%5%7%4哈尔滨石油学院课程设计最终可知储层岩石类型为岩屑质石英砂岩。二、粒度分析含量最高的是粒径为0.25mm0.5mm中砂岩表 1-3储层粒度分析数据粒径10(mm)含量 (%)4.039.1429.536.5512.723.053.231.290.49因为粒径 0.700.400.700.100.400.050.100.900.700.900.500.700.300.500.050.300.057哈尔滨石油学院课程设计第 2 章油藏流体物性分析2.1 油水关系(边底水,气顶,溶解气)气顶气指与石油共存于油气藏中呈游离气顶状态的天然气。它在成因上与石油关系密切, 重烃气含量可达百分之

12、几到几十, 仅次于甲烷,属于湿气(富气)。随着地层压力的增减,气顶气可溶于石油或析出。在油气藏中气顶体积的大小与化学组成及地层压力有关。气顶气:是指在油气藏中,由于重力分异作用导致天然气位于构造的顶部,形成气顶。石油居中,形成油环;地层水位于下方或边部,形成底水或边水。英文对照:Gas in gas cap溶解气以溶解状态存在于原油或水中的天然气。 任一油藏的原油, 总是溶有数量不等的天然气。每吨油中溶解气的量,少则几立方米、几十立方米,多者可达数百、乃至数千立方米。 地下水中溶解气, 有低压水溶气和高压地热型水溶气。前者含量少,每吨水中溶解几立方米;后者含量很高,每吨水中可溶解数十至数百立方

13、米,具有开采价值。溶解量取决于天然气及溶剂的成分、气体的压力,它们之间的关系符合亨利公式 (Henrys Law)Q=P。式中 Q 为溶解量, 为溶解系数, P 为气体压力。天然气在水中的溶解度还取决于水的温度和含盐度。天然气易溶于石油或地下水。因此,在地质条件下,可区分为油内容解气和水内溶解气,他们日益引起人们的注意。油内容解气常见于饱和或过饱和油藏中,其主要特点是重烃气含量高,有时可达 40%。水内溶解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和氮,重烃气和二氧化碳含量一般不超过10%12%。8哈尔滨石油学院课程设计油水界面的判定油水界面 ( WOC、 oil aqueous interface)在油藏中,由于流

14、体的分异调整作用,石油占据油藏的高部位,水体则位于油藏的底部或边部。石油与水体之间的接触面,即称为油水界面油水界面为圈闭中油与水的分界面,一般用符号WOC 表示。表 2-1油层特征参数表含油面积井号井深 (m)厚度 (m)R( m)(km)孔隙度()C14835-4875403.80.019720C24810-4850403.719.5C34900-4930303.7204930-4940100.610油水界面判定:C3 井 4930-4940m 段电阻率为低值 0.6,小于 C1 井 4835-4875m、 C2 井4810-4850m、C 3 井 4900-4930m 三井段高值 3.8,

15、故为水层,以上3 段为油层。深度校正 :平台高出地面 6m,地面海拔 94m,故油水界面在构造图上实际对应的等深线为 4930-(6+94)=4830.0m储层属于底水油藏,无气顶,含溶解气。由C1 、C 2 、C 3 井的测井解释数据可知本设计研究中只有一个油层,没有隔层(见图2-1)。9哈尔滨石油学院课程设计C1C2-4810m油-4835m 40m40mC330m水图 2-1油藏构造图2.2 油水常规物性分析油的常规物性地面脱气原油:-4900m水3粘度:os= 6.5mpa*s ;脱气原油密度:os =0.87g/cm ;凝固点 TS00=-20 C;含蜡: 4.03%;含硫: 0.7

16、%;胶 +沥青: 10%;初馏点: 50 C天然气的常规物性天然气:天然气相对密度r g=0.98;天然气组成见下表:表 2-2天然气性质数据表组分C1C2C3C4C5C6N2CO2air含量40%6%4%3%1%1%20%25%15%油田水常规物性地层水:10哈尔滨石油学院课程设计3密度w =1.10g/cm ; pH=6.5;总矿化度: TSD=243869ppm。表 2-3地层水性质数据离子Na+Ca+Mg +Cl -SO42-HCO3 -ppm84641893550214822023569由 Na= 84641 1 为氯化钙水Cl148220Mg 2502型,为深层封闭环境(气田水)2

17、.3 油气水的高压物性原始地层压力 - 油田还没有投入开发,在探井中测得的油层中部压力。油气比 (gas-oil ratio)油井生产时,油和气同时从井中排出, 采出每吨原油所带出的天然气体量(立方米)。又称气油比。中国习惯称为油气比。在地下油层条件下,原油中溶解有一定数量的天然气,天然气溶于石油中可以导致石油体积的膨胀,比重和粘度降低,降低流体液柱压力,使油井更易自喷,有利于石油开采。当油层压力 (原油的饱和压力 )降低到某一界限时,所溶解的天然气开始从原油中逸出。油层压力和油气比是油井自喷能力的主要指标。如油层驱动方式为水压驱动时,在开采过程中,全部气体都呈溶解状态处于石油中,油气比相当于

18、溶解于石油中的气量。原始地层压力下油的体积系数Boi=1.08;溶解气油比 Rsi100 (m3/m3);饱和压力下的体积系数Bob=1.12;地层水粘度w0.64mpa s。2.4 渗流物理特性渗流是一种假想。 水在岩石空隙间的运动非常复杂, 研究起来非常困难且意义不大,人们就用一种假想水流来代替在岩石空隙运动的真实水流,这种假想水流11哈尔滨石油学院课程设计具有下列性质: (1)通过任一断面流量与真实水流相等; (2)在某一断面水头和压力和真实水流一样。这一假想水流就称渗流 .1 解释渗流理论在水利、土建、给水排水、环境保护、地质、石油、化工等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在水利工程中,最常用的

19、渗流问题有:土壤及透水地基上水工建筑物的渗漏及稳定,水井、集水廊道等集水建筑物的设计计算,水库及河渠边岸的侧渗等等。 这些渗流问题, 就其水力学方面看, 应注意以下问题:一、确定渗流流量;二、确定浸润线的位置;三、确定渗透压强和渗透压力;四、确定渗透流速。液体在多孔介质中的流动。天然多孔介质包括土体和岩层等多孔性和裂隙性介质。水利工程中有很多方面涉及渗流。例如水工建筑物的透水地基中以及与建筑物连接的岩层或土体中的绕渗及渗流、挡水土坝中的渗流、灌溉抽水或施工排水时在地层中引起的渗流等。主要研究的渗流问题是:渗流区域内的水头或地下水位的分布、渗流量的确定、渗流作用于建筑物基底上的力、渗流速度分布及

20、其引起的土体结构变形等。由于作为渗流通道的孔隙尺寸微小但数量众多,且表面积很大,所以渗流阻力较大 ,渗流流动速度较慢 ,因而惯性力和动能往往可以不计。2 基本定律渗流的基本定律是 1856 年法国工程师 H.-P.-G.达西由实验总结而得的达西定律,即:v=Q/A=kJ式中 v 为断面平均流速; u 为点流速; Q 为渗透流量; A 为断面面积 ;k 为土体渗透系数 ,与土体及水的性质有关 ,由实验确定为水力坡度渗流问题的解法有 :解析法 (包括直接求解微分方程组、平面问题的复变函数解及一维渐变渗流的分析法 )、数值法 (有限差分法、有限单元法、边界元法等 )、图解法 (流网法 )及实验法(包

21、括砂模型及各种比拟模型电比拟、热比拟等)。渗流也可呈紊流流态 ,可用渗流雷诺来判别。式中 v 为渗流断面平均流速; d 为土体颗粒的有效粒径 ;为液体运动粘性系数。 达西定律适用的层流渗流的雷诺数上限值变化范围约为 110。大于此上限的称为非线性渗流,其水力坡度与流速的12哈尔滨石油学院课程设计关系可一般地表示为 J=u+ u2。式中 、 为待定系数,由实验确定; u 为渗流流速。润湿性吸水指数 0.5,吸油指数 0.1,由表 10 可知为水湿。润湿指数IA=Iw-Io=0.4.表 2-岩石润湿性评价表润湿指数亲油弱亲油中性弱亲水亲水油湿指数10.80.70.60.50.30.400.2水湿指

22、数00.20.30.40.50.70.610.8相渗曲线表 2-5相对渗透率数据表SwKroKrw0.3200.6760.00.3520.6095440.001870.3840.5453760.006490.4160.4837040.01320.4480.4245280.021780.4800.3679520.032120.5120.3141840.044220.5440.2633280.073260.5760.2154880.073260.6080.1709760.089980.6400.1301040.108240.6720.093080.127820.7040.0604240.14883

23、0.7360.0328640.171270.7680.0116480.195030.8000.00.235413哈尔滨石油学院课程设计油水相渗曲线1.210.8K 0.60.40.2000.20.40.60.81Sw图 2-2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KroKrw由上图 22 可知:束缚水饱和度Swi =0.32 ,最大含水饱和度Sw m ax =0.8 ,原始含油饱和度 Soi1Swi0.68 。毛管压力曲线图 2-3毛管压力曲线(一)毛管压力曲线的应用1.研究岩石孔隙结构由于一定的毛管压力对应着一定的孔隙喉道半径( r2cospc ),因此,毛管压力曲线实际上包含了岩样孔隙喉道的分布规律。曲线的右

24、侧纵坐标上就直接标出了孔隙半径大小。2.根据毛管压力曲线形态评估岩石储集性能好坏毛管压力曲线形态主要受孔隙喉道的分选性和喉道大小所控制。所谓分选性是指喉道大小的分散(或集中)程度。喉道大小的分布越集中,则分选越好,毛管压力曲线的中间平缓段也就越长,且越接近于横坐标平行。孔隙喉道大小及集中程度主要影响着曲线的歪度(又叫偏斜度)。是毛管压力曲线形态偏于粗喉道14哈尔滨石油学院课程设计或细喉道的量度。喉道越大,大喉道越多,则曲线越靠向坐标的左下方,称为粗歪度。反之,曲线靠右上方,则称为细歪度。3. 应用毛管压力曲线确定油层的平均毛管压力 J(Sw ) 函数一般不同储层其 J ( Sw ) 函数曲线不

25、同,同一储层中渗透率差别较大的毛管压力资料也不能获得统一的J (Sw ) 函数曲线。因此,J (Sw ) 函数整理毛管压力方法一般多用在储层相对比较均匀的情况,在储层结构比较复杂,非均质比较严重时,使用 J (Sw ) 函数有较大误差。4.确定油(水)饱和度随油水过度带高度之间的变化关系在此过度带内,含水饱和度从下至上逐渐减少,由 100%含水直至降到束缚水饱和度为止。5.利用毛管压力回线法研究采收率在毛管压力曲线测量中,采用加压非湿相驱替岩心中湿相属于驱替过程,所得的毛管压力曲线称为驱替毛管力曲线,简称驱替曲线;降低用湿相驱替非湿相的毛管力曲线,简称吸入(或吸吮)曲线。在压泵法中,通常又把驱

26、替叫注入。把吸入叫退出。6.毛管压力资料确定储层岩石的润湿性7.用毛管压力曲线可计算岩石的绝对渗透率和相对渗透率8.应用高速离心机所测得的毛管压力曲线可在室内快速评定油井工作液对储层的损害或增产措施的效果该方法的原理是:如果地层受到损害,则毛管压力曲线表现出高的入孔压力和高的束缚水饱和度,即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因此,通过对比岩样在接触工作液前后毛管压力曲线特征的变化,可判断储层是否受到损害以及评价各种工作液中添加剂的处理效果。第 3 章 油藏温度、压力系统3.1油藏压力系统油气藏的压力系统,是油气藏评价中的重要内容。对于每口探井和评价井,必须不失时机地准确确定该井的原始地层压力,绘制压力于埋深的

27、关系图,以便15哈尔滨石油学院课程设计用于判断油藏的原始产状和分布类型,并用于确定储量参数和储量计算。对于任何具有气顶和边底水的油藏,或具有边底水的气藏,不同部位探井的原始地层压力于埋深的关系,可表示如下:piaG D D式中pi 原始地层压力,MPa ;a 关闭后的井口静压,MPa ;GD 井筒内静止液体压力梯度,MPa m ;D 埋深, m。井筒内的静止液体梯度,由下式表示:GD dpi dD 0.01式中井筒内的静止液体密度,g cm3 。由上式可以看出,压力梯度与地下流体密度成正比,即液体密度小的气顶部分,比液体密度大的含油部分或边水部分,具有较小的压力梯度,而且压力梯度乘以 100

28、即为地层液体密度。因此,可以通过压力梯度的大小判断地层液体类型,并确定地层的液体密度。同时,代表不同地层液体直线的交点处,即为地层流体的界面位置。该油藏静压力测试数据如表3-1 所示:表 3-1静压和静温测试数据测点深度( m)测点压力( Mpa)测点温度 (摄氏度 )C1C2C3C1C2C3480052.6452.5352.09120120.8119.8450050.2950.1849.74113.8113.6113.9420047.9447.8347.39107.5107.9107.4390045.5945.4845.04101.3101.1101.4360043.2343.1242.68

29、95.195.295.3330040.8840.7740.3392.99392.8测试日期2007.062007.092007.122007.062007.092007.1216哈尔滨石油学院课程设计图 3-1压力梯度压力梯度 =0.784 Mpa/100m。表 3-2 压力梯度和温度梯度井号压力梯度方程中间深度 m中间压力 MpaC1P=0.0078h+ 15.006485552.875C2P=0.0078h+ 14.896483052.726C3P=0.0078h+ 14.456491552.793井号温度梯度方程中间深度 m中间温度(摄氏)C1T=0.0208h + 20.3248551

30、21.3C2T=0.0212h + 18.544830120.9C3T=0.0205h + 21.464915122.23.2油藏温度系统油气藏的温度系统,也是油气藏评价的重要内容。它既涉及储层液体参数的确定,也是计算油气藏储量的重要参数。油气藏的温度系统,是指由不同深井所测静温与相应埋深的关系图,也可称为静温梯度图。17哈尔滨石油学院课程设计应当指出,油气藏的静温主要受地壳温度的控制,而不受储层的岩性及其所含流体性质的影响。因此,任何地区油气藏的静温梯度图,均为一条静温随埋深变化的直线关系,并由下式表示:TABD式中T油气藏不同埋深的静温,;A 取决于地面的平均年平均常温,;B静温梯度,C

31、m ;D埋深, m。实际资料表明,由于地壳温度受到构造断裂运动及其岩浆活动的影响,因而,不同地区的静温梯度有所不同。比如,我国东北地区各油气田的静温梯度约为 3.54.5 C 100m 。油气田的静温数据一般在深井进行测井和测压时由附带的温度计测量。该油藏静温测试数据如表3-1 所示:图 3-2温度梯度温度梯度 =2.08 C/100m。第 4 章 油藏储量计算18哈尔滨石油学院课程设计油气藏是油气在单一圈闭中的聚集,具有统一的压力系统和油水界面,是油气在地壳中聚集的基本单位(图 5-5)。圈闭中只聚集了油,就是油藏,只聚集了气,就是气藏;既有油又有气,则为油气藏。所谓工业性油气藏:是指油气聚

32、集的数量足够大,具有开采价值的油气藏。一般用单井日产油量来衡量。如陆上 3000m 井深,工业油流标准为 3 吨/日 井;海上 3000m 井深,工业油流标准为 30 吨 /日井。油气藏( reservoir,pool):是地壳上油气聚集的基本单元,是油气在单一圈闭中的聚集,具有独立压力系统和统一的油水界面的聚集。油藏:圈闭中只有石油的聚集气藏:圈闭中只有天然气的聚集油、气藏:圈闭中既有油也有气的聚集商业性油气藏(工业性油气藏, commercial reservoir):在一定的政治、技术、经济条件下,具有商业开采价值的油气藏。单个油气藏中的油气水分布典型(重力分异)图 4-1塔里木油气田(

33、 1)底水油藏:油柱底下到处都有可动水的油藏。(油水界面海拔高度高于储层底面高点海拔)( 2)边水油藏:油藏高点附近的油柱下无底水,边部才有底水的油藏(边水)。( 3)气顶油环油藏:油气藏高点附近气柱下无底油,油体呈环状分布。油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19哈尔滨石油学院课程设计一、具有充足的油气来源;二、具备有利的生储盖组合;三、具备有效的圈闭;四、具备必要的保存条件。图 4-2东海油气田油气藏的类型有哪些:主要可分为五大类 :构造油气藏 ,地层油气藏 ,岩性油气藏 ,水动力油气藏 ,复合油气藏。1 介绍油气在地壳中聚集的基本单位。圈闭内聚集了一定数量的油气后而形成。一个油气藏存在于一个独立的圈闭

34、之中,具有独立压力系统和统一的油 -水(或气 -水)界面。只有油聚集的称油藏;只有天然气聚集的称气藏。油气藏具有工业开采价值时,称工业性油气藏,否则称非工业性油气藏。工业性和非工业性的划分标准是相对的,它取决于一个国家的油气资源丰富程度及工艺技术水平。油气藏按圈闭的成因分类:构造油气藏,包括背斜油气藏、断层油气藏、裂缝性背斜油气藏和刺穿油气藏。地层油气藏,包括岩性油气藏、地层不整合油气藏、地层超覆油气藏和生物礁块油气藏。水动力油气藏,包括构造型水动力油气藏和单斜型水动力油气藏。复合油气藏,包括构造 -地层复合油气藏、构造 -水动力复合油气藏、地层 -水动力复合油气藏和构造 -地层 -水动力复合

35、油气藏。除上述分类外,还有过去流传较广的布罗德分类。根据储集层的形态把油气藏分为:层状油气藏,包括背斜穹窿油气藏和遮挡油气藏;块状油气藏,包括构造突起油气藏、侵蚀突起油气藏和生物成因突起油气藏;不规则油气藏,包括在正常沉积岩20哈尔滨石油学院课程设计中的透镜体油气藏、在古地形凹处的砂岩体油气藏、在孔隙度和渗透率增高地带中的油气藏以及在古地形的微小突起中的油气藏。油气藏的破坏主要是由构造作用引起的。构造作用首先破坏圈闭的严密性,引起油气逃逸或遭受氧化和水力冲刷,使油气藏部分或全部被破坏。原生油气藏破坏后,也可能形成次生油气藏。地下深处的高温、高压作用也能使油气藏遭到破坏。2 油气藏描述油气藏描述

36、是一项利用获取的地下信息来研究和定量描述油气藏开发地质特征,并进行评价的新技术,简称 RDS 技术服务 (Reservoir Description Service)。其描述的主要内容包括 :油气藏构造形态、 储层沉积特征及非均质性、 储层物性及空间结构、流体性质及渗流特征等。不同勘探开发阶段,其描述内容有所差别和侧重,但都要围绕油气藏具体特点和生产需要来进行。3 油气藏物性指油气储层的岩石物理性质、储层内流体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其在地层条件下的相态和体积特性,以及岩石一流体的分子表面现象和相互作用,油、气、水的驱替机理等。研究油气藏物性为油气田开发设计、开发动态分析,以及提高最终采收率提供参数和

37、依据,是油气田开发重要研究课题之一。4 油气藏驱动类型油气藏驱动类型依据油藏地质条件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类:1、水压驱动( 1)刚性水压驱动( 2)弹性水压驱动2、溶解气驱动3、气压驱动4、重力驱动4.1 油藏储量计算方法一、储量计算意义及储量分类油藏的储量包括原始地质储量、原始可采储量和剩余可采储量。不同储量级别,具有不同的可靠程度或称之可信度。探明已开发可采储量的可信度为 1.0;探明未开发可采储量的可信度为 0.80.9;概算级可采储量的可信度为 0.40.6;可能级可采储量的可信度为 0.10.2。油藏储量计算方法,大体上可以划分为类比法、容积法和动态法三大类。21哈尔滨石油学院课程设计一

38、、类比法类比法是利用已知相类似油气田的储量参数,去类推尚不确定的油气田储量。类比法可用于计算未探明储量,为进一步地质勘探提供依据。类比法又可分为储量丰度法和单储系数法两种。前者定义为单位面积控制的地质储量;后者定义为单位面积和单位厚度控制的地质储量。两者可分别表示为:N100 hSoi BoiAN100 Soi BoiSNFAH上二式中 储量丰度, 10 4 m3km2 ;S N F单储系数, 104 m3 ( km2m) ;N 油藏原油的原始地质储量,104 m3 ;A 含油面积, km2 ;有效孔隙度;小数;Boi 在原始地层压力下的原油体积系数;Soi 原始含油饱和度,小数。二、 容积法

39、容积法是在油气田经过早期评价勘探,基本搞清了含油气构造、油气水分布、储层类型及岩石物性与流体物性之后,计算油气田原始地质储量的主要方法。用于计算探明未开发储量,为编制开发方案提供依据。容积法表示为:N100 Ah SoiBoi式中各参数的意义及单位同上所注。三、 动态法动态法用于计算探明已开发储量,为生产计划方案调整提供依据。在计算油气藏原始地质储量和原始可采储量的工作中,有效的动态法有以下几种:22哈尔滨石油学院课程设计1.用于定容气藏的压降法;2.用于定容气藏的弹性二相法;3.用于水驱油藏的水驱曲线法;4.用于任何驱动类型油气藏进入递减期的产量递减法;5.用于任何驱动类型油气藏的预测模型法

40、。4.2各种储量参数的获得由提供的资料分析可得以下参数:A=4+ 班级号 /8+班内序号 /15=(4+9)/(8+36)/15=0.0197h=31.156m;=0.198, Boi =1.08,Soi1Swi =0.68,os =0.87 g cm3 ,Rsi =100 m3 m 3 ,4.3 最终计算 N、 GsN 100 Ah Soi Boi=1000.0197 31.156 0.2 0.68 1.08 7.73( 10 4 m3 )G s10 4 NRsi =10 4 7.73 1000.0773( 10 8 m 3 )储量丰度:N100 hSoi Boi7.73392.4(10 4

41、 m3 km2 )A0.0197单储系数:SNFN100 Soi Boi7.7312.610 4 m3 ( km2 m)AH0.0197 31.15623哈尔滨石油学院课程设计4.4 可采储量及采收率的预测一、可采储量对于一个油气田,一个油气区,乃至一个国家来说,油气田的剩余可采储量,也就是说目前的剩下的可采储量,是最有实际意义和最有实际价值的矿产资源。对一个国家来说,它不但影响到今后产量指标的制定和完成,甚至会影响到国家经济的发展决策。同时,有年度剩余可采储量与年产量之比所得的储采比,也是分析油气田、油气区。乃至全国油气开发形式的重要指标。可采储量的预测,也是采收率数值的预测,目前大都采用经验方法,即采用由许多已开发油气田和室内实验数据总结出来的经验公式或图板进行综合分析加以确定。本设计油藏采收率计算是根据 Guthrie 和 Greenberger法水驱砂岩的经验公式,即采收率Er=0.11403+0.2719logK-0.1355logUo+0.25569Swi-1.538 -0.00115h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