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二章教学设计(长春版八年级上册)

上传人:shi****gbu 文档编号:60821445 上传时间:2022-03-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5.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老子》二章教学设计(长春版八年级上册)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老子》二章教学设计(长春版八年级上册)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老子》二章教学设计(长春版八年级上册)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老子》二章教学设计(长春版八年级上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子》二章教学设计(长春版八年级上册)(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老子二章 教学设计(长春版八年级上册)课时计划课题老子二章第一课时授课班级 2.12.22.12.2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引导学生了解并走入老子,有韵味 地诵读文言经典,积累名句,激发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2、 能力目标:通过教师讲解、学生自悟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含义;通过合作与探究的学习 方式,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3、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感悟道理。 教学重点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蕴含其中的思想内涵。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感悟道理。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道可道,非常道”“天长地久”“上善若水”“自知 之明”说起这些话,我们都不会觉得陌生,它们都出

2、自 我国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作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曰聃,约生活在春秋末 年公元前 580-500580-500 年间,史记载“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 (楚国苦县厉乡,即现今的亳州市涡阳县闸北郑店)。老子 是春秋时期思想家,道家的创始人。曾做过周朝管理藏书的 史官,孔子曾向他问过礼,后隐退,著老子一书。老子 的学说对中国哲学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后世许多学者都从 不同的角度吸取了他的思想。老子又称道德经,是 道家的主要经典。书中提出了以道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具有丰富的朴素辩证思想, 保存了许多古代天文、 生产技术等方 面的资料,还涉及军事和养生。二、充分诵读。1.1.教师范读。教师以全情投

3、入的朗读感染学生。2.2.教师领读。进一步明确字音、句读,传达文言语感。3.3.学生自由朗读。要求学生自己放声朗读,读出自己的 风格。4.4.学生个别朗读。教师借此了解学情,可做个别指导。5.5. 师生齐读。三、讲解交流。1.1.我们在朗读天下皆知美之为美一章时,大家是否 发现这一章的规律呢?美和恶、善和不善、有和无、难和易、长和短、高和下、 音和声、前和后,这些都是完全对立的两个方面。2.2.它们之间除了完全对立之外,还有什么内在联系?在互相对立中互相依赖,是相反相成的概念,离开前者 则后者不存在,离开后者则前者不成立,同时,二者又可以 转化。这种关系是哲学中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3.3.这种

4、相反相成,互相转化的规律给我们哪些启示呢? 一切顺其自然,不居功自傲。4.4.课文中的哪几句话可以做它的佐证?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5.5.我们在学习论语的过程中,会经常发现“君子”这个词,“君子”是孔子赞美的品德高尚、追求完善人格的 人。而在老子中则经常提及“圣人”,何谓“圣人”呢? 道家的“圣人”指的是悟“道”者,以“道”作为立身 处世原则的人,也有的人认为“圣人”指的是统治者。6.6.这一章可以给统治者哪些借鉴意义呢?治国应顺其自然,实行“无为而治”。7.7. “无为而治”是老子提出的治国思想,“无为而治”

5、指的是什么都不去做吗?不是。道家的“无为而治”并非什么事都不做,而是无 心于为。无心即没有特别的意念,顺其自然,就是“我不特 别想怎么样”。老子认为治国的关键在于清静无为,少私寡 欲,慎行贵言,顺应自然,不要肆意妄为,扰民害民,更不 能作威作福,为所欲为,应该让百姓自化、自正、自富、自 朴,甚至让百姓感觉不到统治者的存在,才是做到最好。否则,就会招致更大的反抗,引起天下大乱。8.8.虽然我们并非圣人,但我们同样可以从经典中获取适 合我们的精神给养,你觉得这一章对你修身为人有哪些指导? 抛弃私欲和贪婪,采取顺其自然的方式对待人和事。9.9.如果说在修身为人方面能带给我们启示的,知人者 智一章则更

6、为集中。这一章主要谈的是修身和自我发展的 问题。请同学们齐读这一章,就你感触最深的一点谈谈自己 的思想收获。自知者明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死而不亡10.10.教师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1 1) 明朝哲学家王阳明曾说: “去山中之贼易, 去心中 之贼难。 ”这一章中的哪句话可以作为这种观点的佐证? 胜人者有力, 自胜者强。(2 2)古人也认为人是“死而不亡”的,认为人死后并没 有消失,所以才有祭拜祖先灵魂之举,这与老子的观点是否 一致?不一致。老子主张的“死而不亡者寿”指的是身虽死而 精神犹存的人才是真正的长寿。“死而不亡”可以有两种理 解:一是精神长存,足够后人敬仰和

7、效法;二是回归于 “道”,亦即永不消逝。这与古人祭拜祖先灵魂是不同的。四、背诵感悟。按照教师板书提示背诵。五、课后作业。1.1.背诵默写课文。2.2.继续阅读老子。 师导入。(学生借助预习资料进行介绍,教师补充总结。) ( 课件 显示内容 )(教师范读,指定几名学生分段朗读)学生自由朗读时 老师布置读书任务。学生带着任务读书。屏显继续引导学生边读书边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学生回答, 老师明确。(大家默读这一章) 组织学生集体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结合 自己对本文的认识进行思考分析。课后独立完成 板书设计老子二章 无相生难易相成处无为之事 天下皆知长短相形高下相倾 - 行不言之教 美之为

8、美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功成而弗居 相反相成,互相转化 - 无为而治,顺其自然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死而不亡老子二章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引导学生了解并走入老子,有韵味地诵读文言经典,积累名句,激发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2、 能力目标:通过教师讲解、学生自悟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含义;通过合作与探究的学习 方式,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3、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感悟道理。 教学重点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蕴含其中的思想内涵。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感悟道理。作业:巩固知识天下皆知美之为美1 1 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

9、意思。( 2 2 分)1斯恶已(恶就产生了。已,语气词,同“矣”。)相 生(由互相对立而产生。 )相成(由互相对立而形成。)相形(由互相对立而体 现。 )2.2. 文学常识填空。( 2 2 分) 老子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 邑东)厉乡曲仁里人,春秋时期思想家,道家的创始人。曾 做过周朝管理藏书的史官,孔子曾向他问过礼,后隐退,著老子一书。老子的学说对中国哲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后世许多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吸取了他的思想。 老子又 称道德经、 老子千字文,是道家的主要经典。书中 提出了以道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具有丰富的朴素辩证思想, 保存了许多古代天文、生产技术等方面的资料,还

10、涉及军事 和养生。3.3.翻译下列句子。( 3 3 分)1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 已。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 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2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 和,前后相随。所以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3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惟不居,是以不去。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 化。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有所施为,但不加自 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正

11、由于不居功,就无所谓失 去。4.4.第一章中,老子为我们展现出一位中国古代积极进取 的自觉地辩证法大师的精神风貌,又道出了他的核心世界观 和人生观,试着把这种观点概括出来?( 1 1 分)自觉的对立统一的相互比较和转化观。5.5.第一章共列举了哪些对常见的矛盾?目的是要说明什 么规律?( 2 2 分)六对: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 说明它们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道理, 从而 说明了对立统一是普遍的规律。1 1 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2 2 分)相倾 ( 由互相对立而依存。倾,依,倚。 )2相和 ( 由互相对立而产生和谐。 )3相随 ( 由互相对立而追随。 )4恃

12、(恃:依靠. .凭借。这里指不依仗自己对别人有恩惠而达到利己的目的。 )2.2. 赏析老子中的经典语句。( 5 5 分)老子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源头,是中国思想史 上一座名垂千古的丰碑,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文化及民族 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很多经典语句出于此,如“合抱之 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垒)土;千里之行,始 于足下。”它说明了什么道理?合抱的大树由嫩芽长成,九层的高台由土块叠成,千里 的旅程从脚下开始。二千多年来,老子深刻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华 儿女的思想心理和社会生活。全面正确地把握老子的思 想内涵,是深刻理解中华文化源流和民族精神的关键之一。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

13、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给我们什么 启示?遍天下再没有什么东西比水更柔弱了,而攻坚克强却没 有什么东西可以胜过水。弱胜过强,柔胜过刚,遍天下没有 人不知道,但是没有人能实行。它以水为例,说明弱可以胜 强. . 柔可以胜刚的道理。在中华民族五千年丰富的文化遗产中,道家学说的经 典之作老子道德经,无论对中国文化及至世界文化都、 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 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教导我们什么?真实可信的话不漂亮,漂亮的话不真实。善良的人不巧 说,巧说的人不善良。真正有知识的人不卖弄,卖弄自己懂 得多的人不是真有知识。站在时

14、代的高度,以宏观视野和战略眼光重新反思和 研究考证老子,对于全面正确地把握它的思想内涵,对 于在全球化时代重建中华文化,显扬其本真意义和价值,具 有重要意义。“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有静,处众人之 所恶,故几于道。”给人以怎样的启发?最高明的智者,就象水一样。水具有种种美德它滋润万 物有利于它们生成而又不和万物相争保持平衡,总是处于人 们所不喜爱的较低位置,所以它的完美接近于天地的精神。老子一直都在讲自然大道,包罗万象,把人、自 然、万事万物都概括了进去,而且总纲的道就是所有事物的 规律,了解了规律,就能按规律办事。横竖看天下,概莫规 律能囊括矣。有很多成语、名言都是出自与此,如玄之又玄、 无为而治、金玉满堂、视而不见、六亲不和、以柔制刚、以 德报怨等等,都是源于老子,你还能写出一些出自老 子的成语吗?芸芸众生大器晚成大智若愚天网恢恢少思寡欲 出生入死敢为天下先小国寡民功成身退受宠若惊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扩展作业每人至少收集并背诵老子名言十则。 生做,师生共同评价。学生读书交流、讨论后,回答问题。 老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补充明确。( 课件显示内容分析 )品读后尽可能让学生们谈一谈。老师点一点就可以了。(鼓励学生交流自己的生活经历及感悟,可围绕真诚与 容忍展开,也可提出其他的观点。关注课下注释对张公艺的介绍,加以积累。)课后独立完成未带地图的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