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改井陉县城城市总体规划修编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60798275 上传时间:2022-03-09 格式:DOC 页数:108 大小:763.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水改井陉县城城市总体规划修编_第1页
第1页 / 共108页
水改井陉县城城市总体规划修编_第2页
第2页 / 共108页
水改井陉县城城市总体规划修编_第3页
第3页 / 共108页
资源描述:

《水改井陉县城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改井陉县城城市总体规划修编(10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06井陉县城总体规划(2004-2020年)说明书 第一部分 总则第一章 现状概况及规划背景一、井陉县概况(一)地理位置井陉县位于石家庄市域西南部,太行山东麓。地处东径1134818至1141750,北纬374135至381233之间,南北长57.2公里,东西宽43.6公里,面积1378.48平方公里。井陉县北邻平山,东界鹿泉,东南部与元氏、赞皇接壤,西部与山西省的盂县、平定、昔阳毗邻。(二)气候井陉县地处暖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季风大陆性气候。气候特点是干旱同季、雨热同期、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晴朗气爽,冬季寒冷干燥,年平均日照2714.6小时,年平均降水量467.7毫米,

2、年平均气温13.5左右,多年平均无霜期191天(最多205天、最少158天)。(三)地质地貌井陉县城由于历经多次地壳运动和漫长时期的侵蚀,剥蚀堆积及流水搬运作用,形成四面由太古界震旦纪地层构成的中低山环绕,中间陷落的山间盆地,最低海拔高度(孙庄乡的北王庄村)150米,最高海拔(南蒿亭的玉笔垴)1273.3米,大部分丘陵低山海拔在400800米,少数为200400米,超过千米的山峰达28座,全县总的地势由南向北,由西向东倾斜,地貌类型可依次分为中山,低山、丘陵和河川谷地。(四)水系井陉县为海河流域的一部分,属滹沱河流域,为滹沱河大支流冶河水系流经区,全县有大、小河流17条,其中主要河流有冶河、绵

3、河、甘陶河、金良河、小作河、割髭河6条。除冶河、绵河为常年河流外,其它均为季节性河流。(五)历史沿革井陉县历史悠久,据胡家滩、吕家、段庄、马村等地发现陶瓷石器等物考证,此地为新石器时代遗址,至迟在原始社会晚期,这里就已有人类聚居。战国时,井陉属中山国,公元596年设立井州。公元605年,废井州,并苇泽、蒲吾二县入井陉。公元617年,置井陉郡。公元820年,井陉为河北道镇州属县。公元1073年,井陉并入获鹿、平山县,公元1075年,复设井陉县,属真定府。公元13691912年,井陉为真定(后为正定)府属县。公元1928年,改直隶省为河北省,井陉为河北省属县。1949年,井陉县为河北省石家庄专区所

4、辖。1958年11月,井陉、获鹿合并为井陉县,治所在微水。同年12月,井陉、获鹿分立井陉区,获鹿区,为石家庄市所辖。1961年获鹿再次并入井陉县,1962年又分立为井陉、获鹿二县,1978年,井陉为石家庄地区行政公署辖县,1984年至今,井陉为石家庄市属县。(六)资源井陉县矿产资源丰富多样,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有32种,已开发利用的有26种,尤以石灰石、硅石、白云岩、耐火粘土、大理石、花岗岩等非金属矿储最最为丰富。此外,井陉山川秀丽、物宝天华、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境内峰峦叠嶂、奇峰耸立,以苍岩山、挂云山、雪花山及境内的古关隘,古长城、古寺庙、古墓群、古塔、古驿道、摩崖石刻等为代表的风景名胜等旅游资

5、源也十分丰富。(七)社会经济2004年底全县人口32.0万人。全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45.5亿元,工农业总产值125.5亿元,财政收入2.7亿元。二、本次县城总体规划修编的背景及动因1、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和“五个统筹”的重要思想。建设部指出,要将科学发展观、五个统筹作为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规划理念上要以人为本,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规划方法上要善于统筹兼顾,促进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协调发展;规划内容上,突出强制性内容,有效配置资源,保护资源环境。2、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这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模式将产生重大影响

6、,城市发展的原动力已有过去政策为导向的国家投资为主转向以市场为导向的多元化投资为主。市场发展的多元化和不确定性给城市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大北京地区作为我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也是国内、国际竞争最为激烈的地区。从过去十年来看,处于这一地区的大中城市及至小城镇,由于市场经济的作用,一方面城市间的合作与紧密程度不断加强,一方面由于产业结构的同构和市场空间的日益狭小,相互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从某种程度上讲,竞争大于合作,稍有不甚就有被边缘化的可能。4、地处大城市外围的井陉县虽地处晋冀交通要冲,但近年来在经济总量和人均GDP水平方面,仅位居全石家庄市第12位和第9位,可以说,在整个石家庄市域范

7、围内,井陉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5、在周边县市经济发展普遍提速的前提下,在资源优势让位于体制创新优势这种新的竞争环境里,井陉的未来面临着新的选择。及时制定新的发展规划与战略,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是政府决策的当务之急。6、县城的定位和产业发展难以适应新经济时代背景下井陉在石家庄市域中的区域分工和区域定位,对现代物流服务业和生态景观关注不够。7、县城布局由于过份迁就现状,分区不够明确,工业、商贸、居住较为混杂、路网密度过稀,主干道过窄过少。同时对一些新的功能中心(文化中心、体育中心、休闲中心等)考虑不够,无法满足未来县城撤县建市的需要。8、还有一些问题上版规划虽有考虑,但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如县城

8、适宜规模问题、用地发展方向问题、带状组团城市结构及隔离带的控制问题、县城交通组织问题以及县城景观特色问题。9、随着县域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的发展,一些重大项目被陆续提上议事日程,包括污水处理厂、给水厂、垃圾处理场等等,这些重大项目的建设将对井陉县城的结构和功能布局产生深远影响,但难于以上版总体规划为指导,这些项目建设与否,如何建设,需要认真研究,新一轮的总体规划修编势在必行。第二章 规划依据、原则及规划期限一、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3、国务院2000年25号文“关于加强和改进城乡规划工作的通知”;4、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

9、5、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6、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 2002年版);7、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5022095);8、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8399);9、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建规(2002)218号10、河北省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编制导则(征求意见稿)11、河北省城市规划编制审批管理办法;12、石家庄市城市总体规划;13、井陉县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14、井陉县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十五”计划及2015年远景发展目标;15、井陉县专项工程规划1998-2010。二、规划原则1、全面贯彻“五个统筹”的科学发展观,立足实际,

10、着眼未来,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强调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重视城市文化建设、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实现全县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2、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提高井陉县人民的生活品位 、提升井陉县人民的整体素质、增强城市的凝聚力。3、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 、合理配置城市的自然资源、为井陉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4、强调对县城发展的区域整体把握,从区域经济分析入手,重点研究与石家庄市域西部各县市、山西相近邻的一些县市的关系。5、注重县城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和可能模式的探讨,将建设用地与非建设用地统一考虑,将生态规划理念贯穿始终。6、强调经济规划,空间规划和社会规划相融汇,通过

11、空间规划落实经济规划,注重社会规划,提倡以综合发展途径来提高城市竞争力。7、延续带状组团式的城市结构,从追求发展规模转变为强化内涵,走集约化发展道路,融入城市设计理念,突出山区城市特色,强化各组团个性。8、强调城市规划的刚性与弹性结合,注重规划实施保障机制和体制创新的研究。三、本次规划的工作技术方法结合本规划项目的特点,本次规划采用以下工作技术方法:1、以问题和目标为导向;2、注重比较研究;3、注重协调与沟通,强调公众参与;4、引入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的编制思路与手法。注重对县城发展的宏观把握,从计划经济时代的总体规划编制模式转向市场经济时代的总体规划编制模式。基于对县城发展的宏观背景研究分析和综

12、合发展条件,确定县城定位,制定县城发展战略,提出推进策略和落实措施。四、本次规划拟重点解决的问题1、制定规划期内城市发展战略及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战略;2、论证产业发展方向,明确产业发展的空间布局,提升井陉在周边地区中的功能和作用;3、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用地发展方向,确定城市布局形态;4、延续带状组团式城市结构,重点优化各组团内部空间结构,完善其功能布局,指导新一轮的城市建设;5、完善城市各项基础设施和公益性设施的配置建设,提高城市服务能力;6、促进县城各组团间的协调发展,探索有效的组团间交通组织和隔离带控制与利用的机制;7、突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8、挖掘城市个性,构筑城市整体景观构架,塑造

13、城市景观特色,提升城市品位,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五、规划期限本次规划期限为20042020年,其中近期为20042010年。第三章 相关规划简介一、河北省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全省城镇等级划分为省域中心城市、区域中心城市、县级市、县城和建制镇5个层次。调整城镇规模结构。到2010年,全省形成3个特大城市,7个大城市,12个中等城市,121个小城市(含县城);到2020年,全省形成8个特大城市,3个大城市,29个中等城市,103个小城市。井陉小城市: 到2020年,井陉县将发展成为人口规模在20万以下的小城市,县域包括一个中心镇天长镇。二、石家庄市城市总体规划1、城市化水平:2010年49%,2020

14、年63%。2、发展策略以区域的集聚发展为核心,优先发展中心城市,积极培育区域新增长中心,择优发展重点镇,注重提高城镇发展质量,引导和培育城市(镇)群和城镇带的形成和发展。城镇发展策略:点轴式聚合,多中心带动;中心集聚,东西非均衡发展。3、空间结构依托市域交通干道,规划构成“一个都市区、二条城镇发展主轴和一条城镇发展次轴”的区域城镇空间结构。井陉位于城镇发展主轴的东西向城市发展带。东西方向依托石太石黄高速公路、石太铁路石德铁路和307国道,形成东西向城市发展带,带动井陉(含矿区)、鹿泉、藁城、晋州、辛集等城镇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城镇发展空间。4、等级规模结构石家庄城镇体系的功能组织与区域经济区域组

15、织是一致的。根据优先发展中心城市,积极培育区域新增长中心,城镇整体协调发展的原则,按照社会、经济、自然区位,结合省域城镇体系对全省中心城市的分级,形成“1个都市区、1个次中心城市、12个县城(县级市)、28个中心镇、66个一般建制镇”的城镇职能结构。井陉县城规模,井陉的天长镇、上安镇为中心镇。5、重点发展地区重点发展地区是指以石家庄市区为中心,包括大部分发展潜力大、经济实力强的县级市、县城和中型城镇。井陉属井陉县和矿区城镇密集区:以井陉县城矿区为核心,主要包括秀林镇、天长镇、贾庄镇、小作镇等。三、上版总体规划要点及执行情况回顾(一)总体规划编制历程井陉县城先后于1984年和1995年编制过县城

16、总体规划,上述规划在不同历史时期均为井陉的发展作出过贡献,对城市合理、有序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二)井陉县城总体规划(1995-2010年)版总体规划简介1、县城性质县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军需品生产储存基地,以地方资源加工工业为主的山区城市。2、县城规模县城人口到2010年发展到11万人,建设用地发展到11平方公里。3、布局结构规划县城形成“一带两组团”式的布局结构。一带是指宜沙公路带,两组团是指微水组团(包括桥东区、桥西区和良都区)和秀林组团(秀林区)。由宜沙公路将两组团联系成为有机的城市整体。微水组团是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中心。其中桥西区以科教为主

17、,桥东区以行政办公、文化娱乐及商业贸易为主,良都区以物资储运为主。秀林组团是以建材、陶瓷工业为主的工业区。4、执行情况该版规划指导思想明确,对指导井陉的城市建设,完善城市功能以及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该版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县城建成区面积已扩大到7.7平方公里,人口增至近6.9万人,县城各项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带状组团式的城市格局已见雏形。其中一些重大项目(307国道微水-秀林段的拓宽、南环大桥的建设等)已经或正在按规划实施,总体规划在城市发展和建设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5、对井陉县城总体规划(1995-2010年)版规划的认识(1)本版规划符合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要求的内

18、容和深度,是指导井陉县城市建设的法规性和纲领性文件,为规划管理者提供了法律依据。(2)本版规划从井陉的实际出发,充分挖掘和发挥井陉县的区位和资源优势,指导思想明确,近远期结合,从区域角度对城市发展作了充分论证,编制的规划成果规范、齐全。第二部分 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第一章 县域发展条件综合分析一、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一)区域发展背景井陉县的资源开发利用及社会经济发展离不开区域开发开放的大格局和大机遇。1、井陉县位于我省西部地带,处于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中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但资源蕴藏相对丰富的地带。是石家庄市域范围内经济发展较具潜力的优势区域之一,是市域经济发展战略布局中较为重要的区县,其经济的发展途径之

19、一是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2、井陉县地处晋冀交界处,是山西省东出太行咽喉之一,紧邻太原、阳泉、石家庄等重要城市,城缘位置较为重要,区位优势较为明显,在振兴石家庄市域经济和对外开放的大格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从加强经济联系和发展趋势出发,将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结合起来,形成整体优势,能更好地发挥本县在区域经济发展、对外开放格局中的战略作用,对缩小本县与东部县市的差距,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提高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整体竞争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3、由于历史的、自然的、人文的各种因素影响,导致井陉县二元经济结构特征突出,产业之间差异大,产业结构不合理,采掘矿业一枝独秀;其它产

20、业则发展滞后;资源优势与区位优势是井陉县的两大优势,井陉的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气候资源等自然资源在石家庄市域内具有很大的比较优势,而且各种资源之间又有良好的组合配套条件,容易形成综合资源优势,其中矿产资源是井陉县社会经济发展极其重要的基础和条件。依托资源开发,不断把资源禀赋优势转化为现实经济优势,始终是井陉经济持续发展的捷径。但是优势也是相对的和局部的,主要是具有比较效益的特色资源优势明显,总丰度较高,人均占有量并不高,井陉的资源优势还没有转化为绝对优势、全面优势和现实优势。(二)时代背景1、石家庄市实施一系列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战略措施,对井陉县域经济发展影响深远,并提供了良好的战

21、略机遇,井陉县必须抓住石家庄市建设华北商埠、药都等重要战略措施出台的机遇,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在一、二、三产业的发展思路方面做好文章。2、井陉县积极发旅游业的关联方向通过多年努力,井陉县的旅游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其知名度也有了进一步提高。由于交通基础设施较为便捷,具有邻近大、中城市的良好区位优势,对井陉县接受城市的经济、科技、信息、管理和知识的辐射,改善招商引资环境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关联影响效果,对本身潜在的旅游资源开发和其它资源的开发也会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随着今后井陉县旅游业的持续发展,井陉县发展对外旅游业的形象不断提高,县城的知名度也将相应随之提高,其对外开放的步伐将明显加快,吸引外

22、来资金和技术、产业的机遇也将明显增加。二、区域自然社会经济发展条件分析(一)区位、交通条件分析井陉县地处燕晋通衢之要冲,又处在我国经济发展“东靠西移”战略的中间地带,是海河流域经济发达的北京、天津与相对落后的山西省之间的过渡区,既受大北京地区和石家庄市的辐射影响,也是晋东北汇入大北京经济圈层的必经通道。县内有石太铁路、307国道、石太高速公路、宜沙公路、石阳公路、平涉公路等国道、省道贯穿全境,区位交通条件十分优越。(二)资源条件分析井陉县农业资源、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较为丰富;目前全县已形成了以建材、服装、电力生产为主的工业体系,外向型经济正在起步,产业结构正在逐步调整。但是井陉经济在快速发展的

23、同时,还存在着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的问题,例如主导产业发展后劲不足,第三产业层次较低等。全县科技教育水平不高,人才缺乏,技术落后,已成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井陉县城作为全县的中心,在经济、人口的集聚程度方面不强,对周边区域的辐射能力还明显不足。(三)经济发展现状分析1、综合经济发展(1)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演变1995年2004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2%。井陉县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演进览表产业结构演进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49年1979 年第二阶段1980年1992年第三阶段1993年2004年(2)经济发展水平横向比较石家庄市域层面石家庄所辖17个县市的主要经济指标排序位次名称

24、国内生产总值人均GDP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地方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邮电业务总量正定553653551辛集231325812藁城142212233鹿泉318134124井陉12917911613135晋州476448446新乐6645614367栾城725879778无极911971076119深泽16131416141691710赵县814711171011911元氏10101110912121012行唐131612131211141213平山111210128116814灵寿141515141313151615高邑15813151517101516赞皇171716

25、171615171417(3)经济与产业发展总体评价 2004年度井陉县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二产业占58.7%,井陉县处于工业化加速的阶段。 2004年底,井陉县的产业结构为10.2:58.6:31.2,轻重工业比例为1:4.3,井陉经济发展阶段已进入工业化中期。 据产业结构演进论,井陉县当前尚处于较为典型的二元结构时期。2、产业发展分析(1)第一产业1995年2004年全县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5.5%,2004年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8.7亿元(当年价),比1996年增长了61.7%。农业以畜牧养殖业为主,2004年比重占到65.9%。农林牧渔业产值及其构成比重变化(现价)年份工农业总产值(万元)

26、农业总产值(万元)农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比重(%)其 中种植业产值(万元)占农业总产值比重(%)林业产值(万元)占农业总产值比重(%)牧业产值比重(%)占农业总产值比重(%)渔业产值比重(%)占农业总产值比重(%)19965080035363910.62231641.646828.72656549.5760.119975781946142910.62552241.6620210.12956148.11440.219985428826772112.52613238.662939.33512251.91740.319994589946786814.82441936.0705510.43620153

27、.31930.320004840977069814.62479835.1900512.73665851.92370.320016276846881211.02206432.1752510.93891456.63.90.42002749469694499.32250632.456018.14080758.85350.82003870119699848.01952927.937625.44567465.35890.820041254537867216.92451828.338474.45719165.97150.8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A、农林牧渔业等生物资源开发的广度和深度不够。农产品中,具有市场

28、竞争力的品种比重和加工能力较低。B、农业生产以外延或粗放型增长为主,科技贡献率低,科技投入和劳动力素质成为农业增长方式转换的主要制约因素。C、农业发展缺乏市场带动,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2)、第二产业 19942004年全县第二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12.7%,其中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13.4%,建筑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5.4%。2004年底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16.8亿元,比上年增长14.5%。河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工业产值及其构成比重变化(单位:万元、%)年份构成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产值比重产值比重产值比重产值比重产值比重产值比重产值比重产

29、值比重产值比重各种经济类型国有2399941.81686019.3838316.7998414.41565218.61380314.31387211.91958512.3130586.5集体2846449.64858955.61168023.31780725.61957723.32267223.52251519.23640522.94473122.3其它49398.62192025.13004660.04174060.04862158.15990962.28064868.910259464.714312771.2轻重工业轻工业1833831.92360726.4962319.21636923.

30、51999623.82512826.12682022.93000418.93640318.1以农产品为原料1220821.31634918.712982.628414.113111.629143.023982.115641.036141.8以非农产品为原料613010.772588.3832516.61352819.51868522.22221423.12392220.42844017.93278916.3重工业3909268.76372273.04045380.85319776.56403576.27118873.99023177.112858081.116451381.9采掘工业38486

31、.751295.911872.410471.517062.018201.923612.068614.3107395.3原料工业1100019.22393727.42022740.42602237.42756732.83223133.53960033.86360240.17170135.7加工工业2424442.23465639.71903938.02612837.63476241.43713738.64827141.25751736.38133140.5总计574301008752910050076100695661008403010096316100117051001585841002009

32、16100 工业企业所有制结构工业总产值构成中,国有经济比重不断下降,集体经济比重变化不大,私营、个体经济发展迅速。 轻重工业结构总体结构以重工业为主,2004年工业总产值构成中,轻重工业比重分别为18.1%和81.9%,表明工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不强。 工业结构从全县独立核算工业、企业总产值构成看,各类制造业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分别占总量的95.7%、94.7%,成为井陉县的支柱工业行业。在制造业中,化学制品制造业、塑料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的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分别占总量的92.9%、98.9%。(3)第三产业19962004年全县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14.4%,自1993产

33、业结构调整为类型以来,至2004年年均增长率达10.2%。从构成看,第三产业以传统商业、交通运输业和仓储业为主,邮电通信、金融保险、房地产、社会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比重较低。3、产业空间利用特征第一个层次:县城。全县经济与产业发展中心(包括秀林),工业总产值占全县域的20.5%;第二个层次:上南城镇轴带中的上安、天长、南峪三镇,工业总产值分别占县域的15.1%、10.5%、7.6%;第三个层次:小作、南障城、威州、吴家窑经济实力一般,工业总产值分别占县域的13.1%、2.4%、10.4%、6.1%;第四个层次:测鱼、苍岩山、北正、于家、孙庄、辛庄、南王庄、南径等乡镇,合计工业产值占县域的14.3

34、%。总体来看:全县工业空间分布不均衡,结构同化现象较重,且主要集中在县城和上安、南峪一线,分别占据了20.5%和33.2%的份额。(四)经济与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1、产业结构层次较低,缺乏质量高档次高的二、三产业项目。2、产业内部结构调整步伐不快,经济增长以粗放型为主,比较优势无法转变成综合竞争优势。3、基础设施不足,投资环境对外资吸引力有待加强。4、财政积累能力不足,经济发展缺乏资金支持。5、县城人口与产业中心度小,区域带动作用不强。6、缺少高层次技术、管理人才。第二章 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一、经济发展战略1、指导思想全面加快“市场化、信息化、工业化、城镇化、区域经济一体化”五大进程,推动国民经济

35、持续、快速、稳定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2、战略目标(1)近期目标:数字化城市建设取得初步进展,山区小城市初具规模,县域综合经济实力迅速提高,农业产业化基本形成,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目标初步实现,县城综合竞争力明显增强。(2)远期目标:充分发挥井陉县区位和资源优势,主动融入环省会经济圈,本着“一产立县,二产强县,三产兴县”的方针,突出生态与环保,形成以特色农业为基础、旅游业为引导、加工业为支柱,现代服务业为依托的产业格局。建成连接晋冀两省沿边广大农村腹地的交通枢纽、物流中心和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现代化山区小城市。二、经济发展目标井径县经济增长方案比较区 间经济发展方案GDP年均增长速度

36、(%)规划期末GDP总量(亿元)规划期末人均GDP值(元/人)20042010高速29.855.916441中速12.449.614589低速3.446.61370620112015高速10119.833278中速891.825502低速674.32063920162020高速8176.045833中速6122.931992低速490.423542井陉县三次产业结构规划表三次产业结构(%)三次产业增加值(万元)一产二产三产一产二产三产200410.258.631.24631626717914220620079.852.238.04860825891218848020109.649.840.65

37、537528725623418920158.948.342.8817024433943929042020745.547.586030559195583775本规划推荐中速发展方案,即20042010年、20112015年、20162020年,GDP增长速度分别为12.4%、8%、6%;GDP总量2010年、2015年、2020年分别为49.6、91.8、122.9亿元;人均GDP值2010年、2015年、2020年分别为14589、25502、31992元/人。三、产业发展战略与空间布局(一)产业结构调整1、产业结构调整方向(1)优化提高第一产业,适当调低其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以生物资源开

38、发利用为引导着重发展优质高效农业。(2)优先发展第二产业,重点发展以适用技术为主的新兴工业和制造业。同时保留和适当发展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的传统制造业。(3)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快速提高其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巩固提高商贸流通等传统服务业,重点扶持发展现代服务业。2、产业结构调整目标由调整为,逐步形成以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三大产业协调发展结构,依靠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工业化并推动城市化进程。(二)产业发展战略1、第一产业发展战略调整优化农业内部结构,推进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设施农业、创汇农业和三高一优农业等优质高效农业的快速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逐步降低种植业比重,以市场

39、为导向,重点发展畜牧养殖业和林果草业。规划期内要走工农一体化的路子,加快农副产品精加工及运销、保鲜等产业,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进一步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建设有区域特色的经济模式。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民素质,促进生产方式转变,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提高农业专业化、技术化、集约化水平。2、第二产业发展战略(1)总体战略要大力开发、引进、培植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无污染型新工业,加快第二产业发展,充分发挥其国民经济的支柱的作用,成为地方财政收入和城镇建设资金的重要来源。第二产业的持续发展,尤其是城镇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村剩余劳

40、动力向城镇的集中,是推进城镇化进程的重要保证。工业发展的战略重点是:积极开发新产品,采用新工艺,扩大生产规模,延长产业链。大力发展环保、新型材料等新兴行业,优化工业经济结构,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实施名牌战略,重点扶持名牌产品和名优企业。加强对乡镇企业的宏观指导,乡镇企业要向城镇和工业小区集中,特别是有污染的工业,集中后要建成相应的污染物处理设施。加强区域合作,大力推进井陉县域在石家庄市域及晋冀两省交界区域中工业的整合发展,提高井陉县在区域劳动地域分工和产业链中的地位。(2)工业结构调整工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为:由偏重于重化工为主的结构向轻重工业并举的方向转换;逐步形成以电力、建材、化工、矿山采

41、掘等工业为主和具有相当规模的食品、制鞋、服装等轻工业为辅的协调发展的工业体系。3、第三产业发展战略(1)面对快速城市化和城市劳动力的就业压力,应继续发展能容纳大量劳动力且具有较好基础和发展条件的商贸流通等传统服务业,同时积极扶持和发展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邮电通讯业、信息咨询业和旅游业,努力提高其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要健全国家、集体和农民个人相结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到2020年,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要达到100%;失业保险覆盖率要达到98%以上;医疗保险要达到98%以上。全县的科技进步贡献率要达到65%;科技成果推广率达到80%。(2)加快以旅游为龙头的市场体系建设,大力发展旅游服务业。围绕

42、农业结构调整,积极新建、扩建一批绿色及特色农产品市场,重点培育果品、蔬菜、畜禽、水产品等专业批发市场。(三)产业空间布局1、总体布局调整优化中心城区和各级建制镇的产业总体空间布局,县城工业要通过“退二进三”或空间置换的方式向秀林工业区转移,各建制镇的工业要摆布在城镇边缘地区;第三产业逐步向城镇中心集中。大中型工业企业、现代制造业向秀林集中;中小型工业企业向重点工业镇集中;小型工业企业向乡镇工业小区集中。2、产业轴线充分利用307国道和高速公路形成的物流、人流、资金流、技术流和信息流,加快对化工、轻纺、服装、食品、建材、能源、材料工业的重组与改造。结合上南产业带的发展,抓住石家庄市域产业结构与分

43、工调整、扩散的机遇,通过发展外向型经济和外引内联等举措,适当发展以适用技术为代表的新兴产业。积极发展旅游业。加快对传统农业的改造,向创汇农业方向发展。3、产业布局采掘工业布局A、上安矿业经济区以上安镇为基础,开发利用石灰岩生产水泥、石子、陶立混凝土空心砖等建筑材料。B、威州矿业经济区包括威州、孙庄两乡镇,开发利用砂岩和陶立页岩生产新型墙体材料。C、小作矿业经济区包括小作、辛庄、南径三乡镇,在稳定煤炭产量的同时,积极开发白云岩和铁矿。D、微水矿业经济区包括微水、吴家窑、北正三乡镇,重点生产滑石、石棉和建材石料。E、天长矿业经济区包括天长、于家、秀林三乡镇,大力发展电石、特种水泥、碳酸钙生产。F、

44、南部矿业经济区包括南障城、南王庄、苍岩山、测鱼四乡镇,大力发屈玻璃用砂岩深加工。林业生产布局A、以于家、南王庄、秀林、吴家窑、天长、微水、上安七乡镇为重点退耕还林种植枣树,建设生态经济林。B、以苍岩山、测鱼、南障城为重点,种植核桃、柿树,建设果品生产基地和黄连木生产基地。C、以辛庄、南峪、小作、南径四乡镇为重点,种植花椒、柿树,营造生态经济林。D、以威州、孙庄等乡镇为重点,建设全县的苹果生产基地。农业生产布局A、西部、南部中低山区主要包括辛庄、南王庄、于家、南峪、南障城、测鱼、苍岩山等乡镇,以旱作粮食和小杂粮为主,同时积极发展牛、羊、兔等食草牲畜养殖。B、中部、东部低山区主要包括吴家窑、南径、

45、孙庄、等乡镇,以发展油料、豆类、小杂粮为主,同时积极发展兔、猪、鸡的养殖。C、中北部低山河谷区主要包括微水、上安、北正、威州等乡镇,以水浇地粮食种植为主,同时积极发展蔬菜、果品、水产养殖和肉鸡、奶业等项目。四、城镇经济区划分井陉县宏观经济布局可分为北、中、南三大片区。北部片区为重要的生态保护区和水源涵养地,以发展林果、苗木和生物资源开发为主,粮食为辅。可有计划、有指导、有限制地发展矿产业。南部片区以特色农业和旅游业为主,重点发展“两高一优”农业区和以农副产品加工业、制造业、建材业为主的工业区。本区域大致可细分为二线:一线是南障城、南王庄、吴家窟、于家一带的丘陵浅山区,农业以发展杂粮等特色农业及

46、山地粮油、林果作物为主,工业以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建材业为主;二线是测鱼、苍岩山一带的山势陡峭区域。中部片区为现代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的重点发展区。第三章 城镇发展战略一、城镇化历程评价从1992年到2004年,城镇人口从5.5万人增至11.7万人,共增加6.2万人。城镇化进程可概括为:县城和规模较大的建制镇是县域城镇化的主要空间载体,小城镇普遍发展成为县域城镇化的重要推动力,集聚发展需要成为未来县域城镇化的主要模式。井陉县的城镇化进程不能局限在以规模论发展的认知水平上,面临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多重课题,其城镇化模式应该在提高质量的前提下,合理发展各级城镇,优化结构强化功能。二、县域总

47、人口预测井陉县2004年现状户籍人口为32.0万人,经过综合发展速度法、回归线性模型、趋势外推法等方法的计算结果,本次规划预测井陉县域总人口2010年为36.2万人,2015年为37.1万人,2020年为38.4万人。三、城市化水平预测(一)现状城镇化水平2003年井陉县城镇人口11.7万人,城市化水平为36.6%。国际上通常认为30%-70%是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阶段,井陉县正处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阶段,表现为不断增长的经济实力、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思维观念和生活习惯的改变、大量农村富裕劳动力和城镇人口的增长。(二)城镇化水平预测规划确定的县域城镇化水平的指导性目标是:2010年城镇常住人口为14

48、.8万人,城镇化水平为40.9%;2015年城镇常住人口为16.5万人,城镇化水平为44.5%;2020年城镇常住人口为20.1万人,城镇化水平为52.3%。(三)城镇化目标到2020年,县城建成一个14万人口左右的小城市。县域要建成几个带动周围乡镇经济发展的区域中心城镇。县域各城镇的国民生产总值达到全县国民生产总值的90%以上。城镇的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0平方米以上,镇区人均道路铺装面积达到14平方米,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城镇人均年生活用电量达到1000度,城镇电话普及率达到每百人65部。城镇绿化覆盖率达到35%以上,居民生活全部实现燃气化,“三废”处理率达到90%。四、城市化发展战略(

49、一)城镇化的发展阶段世界城市化的普遍规律是,城市化水平达到3070时是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阶段。20042010年为井陉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助跑期, 20112020年为井陉城市化快速发展的稳定期,人口向城镇聚集,城镇质量提高。目前井陉县的城镇化落后于工业化、就业结构非农化和经济发展,今后一定时期内井陉县是高速增长的工业化阶段。高速的工业化必然推动城镇化的发展。(二)城镇发展战略井陉县城镇体系现状没有发育成传统的、严格的等级规模结构,而是形成了以井陉县城为中心的二级结构。故县域城镇体系规划提出“扩大主城、确保中心、分区发展、整体推进”,稳步提高城市化水平的发展思路。井陉县应积极培育中心城市,积极发展中

50、心小城镇,提高城镇聚集能力和建设水平,逐步形成以城带镇、以镇带村、梯度推进、整体协同的发展格局,建立优先发展小城镇、形成规模等级合理、布局和结构有序的城镇体系。重点培育县城,提高其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核心地位,依托其生产集中、金融发达、交通便利、信息灵通、人才荟萃、创新能力强等有利条件,发挥其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和带动作用。着力培育中心镇,加快这些城镇的聚集要素,扩大城镇规模,提高城镇建设水平,逐步使它们成为设施完备、聚集和辐射功能较强,并各具特色的区域中心。积极发展其他小城镇,加强建设,使其成为一定范围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极。第四章 城镇布局规划一、城镇空间布局结构(一)城镇分布现状井陉县现有一个县城

51、、八个建制镇、七个乡政府所在地。现状县域城镇等级基本分2级:县城建制镇。井陉县城位于县域中部偏东,县城人口6.9万人;县城以外的建制镇有3个人口在0.5-0.8万人之间,其它建制镇均在四千人以下。(二)城镇分布特点1、以县城(微水)为中心、建制镇为基础的城镇网络体系。2、城镇发展速度较快,城镇分布轴向关系较明显。3、平均每百平方公里城镇密度为0.72个,高于全省(0.46个/百平方公里)平均水平。4、既有悠久的历史名镇,又有新兴的工业城镇。5、矿业城镇占有一定比重。由于矿点多,产业工人及其家属的规模对城镇化水平的高低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三)城镇分布存在的主要问题缺乏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二级城镇,

52、中心城规模偏小,普遍存在着缺少主导产业、基础设施、社会服务设施不足、绿化水平低、环境质量差等问题。(四)城镇空间布局结构规划重点发展井陉县城,着力培育二级中心城镇,逐步形成县城中心镇一般乡镇三个层次的完整城镇体系等级结构。县域城镇的空间布局突出交通干线的牵动作用和中心镇的带动作用,以县城为中心沿交通干线呈点轴状均衡分布的城镇空间结构。二、城镇职能结构井陉县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城镇之间存在着产业结构相似、城镇职能雷同的现象。规划期内,将进一步明确各城镇的主要职能,着重加强中心镇的地位与作用。部分建制镇因区位条件、经济基础及资源条件的制约,仍将保留农业地域中心的地位与作用。详见表井陉县城镇职能一览表

53、。井陉县城镇职能一览表乡镇名称规划等级主要城镇职能县城中心城镇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发展地方资源加工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的山水园林城市。上安镇中心镇县域东部片区中心,以发展电力、建材为主的工业城镇。天长镇县域西部片区中心,井陉县的历史名镇,以发展建材、陶瓷、机械加工和煤炭集散为主的工业城镇。小作镇县域北部片区中心,以发展建材、化工工业为主的工业城镇。测鱼镇县域南部片区中心,以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和物资集散为主的区域中心镇。南障城镇一般乡镇以发展矿产采掘和加工工业为主的工业城镇。威州镇以发展建材工业和特种水产养殖业为主的工贸型城镇。苍岩山镇以发展旅游业为主的一般小城镇。南峪镇以采掘建材工业和化

54、工工业为主的一般工业小城镇。辛庄乡农业地域中心南陉乡农业地域中心孙庄乡农业地域中心北正乡农业地域中心于家乡以发展旅游业为主的一般乡镇。南王庄乡农业地域中心吴家窑乡农业地域中心三、城镇规模等级规划井陉城镇规模等级分为三个层次,即一个县城、四个中心镇、十一个一般乡镇。目的是确定城镇布局有序发展的总体格局,以中心镇为重点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避免一哄而起和重复建设。(一)确定中心镇1、原则结合城镇发展的历史渊源,在城镇现状分布基础上,确定城镇的辐射和吸引范围,使之成为一定区域内的片区中心。充分考虑交通条件对城镇产生的重大影响,特别是位于重要交通轴线节点上的城镇。充分考虑城镇的经济基础对城镇影响,结合城

55、镇人口规模、用地规模,合理确定城镇的发展潜力及其成长性。实现城镇空间布局的均衡性。2、规划中心镇规划天长镇、上安镇、小作镇、测鱼镇为中心镇。(二)规划一般乡镇规划设置十一个一般乡镇。包括:1、一般建制镇,即南障城镇、威州镇、苍岩山镇、南峪镇;2、一般乡镇,即辛庄乡、南陉乡、孙庄乡、北正乡、于家乡、南王庄乡、吴家窑乡。(三)各城镇人口规模等级各城镇人口规模等级详见井陉县城镇规模等级一览表。井陉县城镇规模等级一览表乡镇名称规划等级人口规模(人)县城中心城镇143000上安镇中心镇10000天长镇15000小作镇6000测鱼镇4000南障城镇一般乡镇7000威州镇15000苍岩山镇4000南峪镇50

56、00辛庄乡1200南陉乡3000孙庄乡5400北正乡2000于家乡3000南王庄乡2000吴家窑乡2000第五章 城乡建设用地协调发展规划一、城乡建设用地现状及城乡建设用地发展趋势(一)现状据井陉县土地详查资料,全县土地总面积137848公顷,其中耕地23658公顷,园地2693公顷,林地24510公顷,城镇工矿用地7197公顷,交通用地3256公顷,水域1245公顷,未利用地75289公顷。井陉县的人均建设用地,乡镇高于县城,农村高于乡镇。城乡建设用地现状存在的问题是部分城镇和村庄建设用地规模大,人均用地指标超标,土地浪费严重。居民点数量多,规模小,不利于资源的有效利用,行政村中大都存在有空

57、心村现象。(二)城乡建设用地发展趋势:1、县城及中心镇建设用地总量将逐年增加 县城及中心镇交通便捷,地势较平坦,基础设施较完善,是全县发展最快的地区。今后随着投资和生活旅游环境的不断改善,依托其较好的区位条件,县城将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必然需增加建设用地;县城和中心镇以其良好的环境、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及较大就业机会,必然成为本县及周围区域的经济文化中心和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场所,这也是城市化的必然结果。2、建制镇建设用地稳中有升 小城镇是一定地域的中心,是乡镇企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聚集的主要场所。积极发展小城镇,将散落在各村的二、三产业转移到城镇中来,是农村城市化的主要途径。其结果

58、是城镇人口聚集,建设用地增加,小城镇环境改善,生活方式向城镇转变。3、村庄建设用地稳中有降 城市化的结果是城镇人口增加,农村人口减少,其结果是对村庄建设用地需求的减少,若解决了转移人口的后顾之忧,实现了人口的永久转移,农村建设用地就会随之下降。4、独立工矿点相对集中 随着产业化速度的加快,分散的工矿企业的生产成本相对较高,也不利于环境的综合治理,这就需要走联合发展规模经营的路子。二、用地协调规划 以保护耕地、节约用地、合理安排各类用地,土地利用与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协调为原则,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方针,促进城乡各项事业的协调发展。(一)重点发展区包括县城、四个中心镇和十一个一般乡镇。城镇建设用地指城镇建设需要的土地。包括县城和建制镇的建成区。城镇建设应充分利用现有建设用地和空闲地,新增建设用地应当优先利用非耕地和劣质耕地。根据全县各期的城镇人口及用地基础,确定城镇建设用地标准和规模,到2020年县城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104m2,建制镇及乡镇人均建设用地标准控制在120-140m2之间,届时,增加用地来源首先是内部挖潜和占用非耕地,占用耕地时做到占补平衡。各城镇建设用地规模详见井陉县城镇规模等级一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