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统计国际比较与借鉴

上传人:细水****9 文档编号:60794462 上传时间:2022-03-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4.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社会保障统计国际比较与借鉴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社会保障统计国际比较与借鉴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社会保障统计国际比较与借鉴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社会保障统计国际比较与借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保障统计国际比较与借鉴(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社会保障统计国际比较与借鉴*本文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社会保障统计指标体系研究”(08BTJ007)资助。 摘要:本文通过对四大国际组织、三个代表国家社会保障统计的比较分析,总结出国际社会保障支出统计的口径差异主要集中在其所包括的社会保障项目、主体和形式三方面。呼吁国际社会关注社会保障统计标准问题,以使社会保障统计在其国际比较、理论研究和方向道路选择方面发挥应有作用。中国在构建社会保障统计的起始阶段,尤需注意英、美、日三国将社会保障作为独立大类在统计年鉴中单独列示;借鉴欧盟经验建立社会保障收支统计体系,并通过来源法、部门法、项目法和对象法的选择完成社会保障支出统计。关键词:社会保障;统计;国际比

2、较中图分类号:C829.1文献标识码:A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and Reference of Social Security StatisticAbstract: By analyzing social security statistics in four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and three countries, this paper finds that statistical criteria of social security expenditure differ from each other mainly in

3、 their items, bodies, and forms. Therefore, international social security statistical standards should be paid more attention and be applied to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theoretical studies, and route choice. The experience of listing social security as a separate classification in statistical yearb

4、ook in UK, USA, and Japan is helpful to setting up Chinese social security statistics. Also, we need to study EUs experiences and do our social security expenditure statistics by choosing among source approach, sector approach, project approach, and object approach.Key Words:social security;statisti

5、c;International comparison从20世纪70年代到现今,世界各国一直都在努力探寻社会保障改革的方向和道路,迫切需要社会保障的国际比较和理论指导。然而由于缺乏统一的国际通用统计标准,各国社会保障统计资料无法进行对比。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国际上陆续有学者关注社会保障统计口径问题,但有关理论和实践仍严重滞后于现实需要。中国目前尚未建立起社会保障统计体系,也尚未见到有关社会保障统计口径与标准的国际比较研究。建立社会保障统计体系是中国社会管理的重要基础工程,也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内容。一、四大国际组织的社会保障统计目前四大国际组织建立的社会保障统计体系,有的是进行收支统计,有

6、的只进行支出统计,其中建立最早的是国际劳工组织;统计口径最宽的是OECD,最窄的是世界银行;统计内容最全的是欧盟。(一)四大国际组织社会保障统计的发展简况1.国际劳工组织(ILO)从1949年开始社会保障给付费(Cost of Social Security)统计,曾进行过19次社会保障调查,汇集各国数据发表社会保障国际比较资料。但从1996年开始,由于考虑到与其他国际组织有关统计数据的整合,ILO对社会保障给付费统计标准和方法进行了较大修改,致使以往统计的连续性断裂,无法再用其进行国际比较。2.世界经济合作组织(OECD)于1996年开始发布社会支出(Social Expenditure)统

7、计,目前已经形成了专门的统计资料库(SOCX)。SOCX比ILO的社会保障范围宽泛,除一般的社会保障项目外,还包括了福利设施配置费等非个人转移性支出,故其统计的社会支出比ILO的社会保障费要大得多。继ILO的社会保障费统计国际比较中断后,OECD的社会支出统计使发达国家间社会保障支出比较成为可能,但SOCX体系中没有关于社会保障资金来源的统计。3.欧洲经济联盟(EU)于1996年建立了社会保障资金来源和支付综合统计体系(ESSPROS),其中作为社会保障支出统计指标的是社会保护费(Social Protection Expenditure)。由于EU目前已经包括了27个成员国,而且其社会保障统

8、计体系包括收入与支出两方面的统计,因此该统计体系利用价值较高。4.世界银行于1996年建立社会保障收支统计,包括社会保障捐款(Social Contributions)、社会保障支出(Compensation of employees)统计。其社会保障捐款包括雇员、雇主及自雇个人的社会保险金,以及其来源无法确定的其他贡献;社会保障支出包括针对雇员过去劳动的现金及实物补偿,以及政府对社会保障项目的财政支持和养老金补助。(二)四大国际组织社会保障支出统计口径比较作为社会保障规模与总量的统计指标,社会保障支出应该是全口径的支出,即一国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所有主体以各种形式实施的全部社会保障项目

9、的支出总计。四大国际组织有关社会保障支出的统计口径差异主要集中在其所包括社会保障的项目、主体、形式三方面。1.从项目上说,全口径的社会保障支出包括一个国家用于社会成员生存和发展保护上的所有社会保障项目,既包括社会保险,也包括社会救助,还包括社会津贴与福利等。需指出:由各国社会保障制度不同而形成的统计项目差异应内含于社会保障统计中,但实践中有、而统计未包括的项目则是应予调整的口径差异。为了便于比较,我们将四大国际组织的社会保障统计项目列示如下:ILO OECD EU 世界银行社会保障费统计 社会支出统计 社会保障收支统计 社会保障收支统计1.老龄 1.老龄 1.保健医疗 1.残疾2.遗属 2.遗

10、属 2.残疾 2.劳动力市场3.残疾 3.残疾 3.老龄 3.养老金4.劳动灾害 4.劳动灾害 4.遗属 4.社会安全及收入转移5.保健医疗 5.伤病 5.家属 5.社会资金6.家属 6.保健医疗 6.育儿 6.战略与绩效7.失业 7.家属 7.失业 8.住宅 8.积极劳动市场政策 8.住宅9.生活保护及其他 9.失业 9.其他 10.住宅 11.其他社会给付 通过比较不难发现:四大国际组织社会保障统计项目的口径差异主要集中在就业促进、保健医疗、住房保障以及有关管理费上。关于就业促进(积极劳动市场政策),OECD和世界银行将其作为一个独立项目纳入统计范围,但ILO不包括,EU则是分散在相关的项

11、目中。关于保健医疗和住宅项目,只有世界银行没有将其纳入统计范围。另外世界银行仅将实际支付给劳动者个人的社会保护性支出列入统计范围,因而在四大国际组织中统计口径最窄。OECD不仅将对个人的社会保障支出列入统计范围,而且将一些并未实际转移给社会成员的社会性支出(福利机构的设施配置费)也纳入统计范围,因而在四大国际组织中统计口径最宽。“社会保障给付费、社会支出、社会保护费”的不同名称,反映了国际对社会保障概念、内涵和外延的不同理解,也严重限制着社会保障统计的国际比较与研究,建立社会保障国际统计标准势在必行。 2.从实施主体上说,全口径的社会保障支出包括所有主体实施的社会保障支出,既包括政府公共部门,

12、也包括社会单位及独立机构和个人实施的社会保障支出。但实践中,世界银行的统计范围主要是A板块,而OECD和EU则包括B板块和D板块。社会保障实施主体与形式公共部门 B私人部门 D强制的自愿的强制的自愿的再分配社会保险利益A公共保险项目参与自雇者选择保险覆盖雇主提供的疾病保险强制性贡献产生的利益 C税收优惠利益企业年金员工提供健康计划非再分配来自政府的利益个体储蓄方案 非税收优惠的精算公平的退休金独家私人:利益 保险累积、市场买进计划个体出价、参数选择3.从实施特点和支出形式上说,全口径的社会保障支出既包括初次分配,也包括再分配的社会保障支出;既包括强制性,也包括自愿性社会保障支出;既包括现金支出

13、,也包括实物支出,还包括各种券证形式的支出。四大国际组织社会保障支出所包括的社会保障统计口径ILO OECD EU 世界银行公共支出 公共支出 公共支出 公共支出准公共支出 强制性私人支出 强制性私人支出独立机构支出 私人自愿支出 私人自愿支出还应该指出,全口径的社会保障支出一定是社会保障支出的总额,而不是社会保障收入总额或基金总额。收入总额反映社会保障集中的资源,而并非真正用在了社会保障对象身上;基金总额反映社会保障集中资源的剩余存量;只有用社会保障支出总额占GDP比重反映社会保障规模更具现实意义。二、英、美、日三国的社会保障统计英国、美国、日本均将社会保障作为一个独立的大类单独列示在统计年

14、鉴中,在社会保障大类下再按项目、对象及部门等进行明细统计。(一)英国社会保障统计英国统计年鉴分为五大门类、29大类,社会保障列其第三大门类中的第12大类。英国统计年鉴的五大门类板块分明;社会保障大类下的统计不分城乡和地区,突出分项目和分对象的统计,反映出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全国统一性和全国统筹性,也体现出英国社会管理的成熟。英国统计年鉴门类和大类门类一:英国及其国民15大类门类二:政府与外交事务68大类门类三:社会和文化事务9.社会框架10.教育和培训11.劳动力市场12.社会保障13.健康14.犯罪和司法15.宗教16.文化17.通信和媒体18.体育门类四:环保事务1921大类门类五:经济事务

15、2229大类第12大类 社会保障社会保障支出社会保障体系社会福利税收抵免国民保险捐款社会服务提供者个人等非主体提供者当地政府家庭及养老院养老保险退休金国家养老金职业养老金个人储户养老金规章制度养老金改革其他财政支付老龄人口服务家居护理家庭和儿童财政支出儿童援助机构对家庭儿童的其他保障儿童早期发展促进计划日常护理儿童保护养育和建立儿童家园领养制度老弱病残保障对身体残疾者的保障对学习障碍人士的服务对精神问题病人的服务失业人员低收入群体寡妇和鳏夫战争养老金与其他国家共建项目(二)美国社会保障统计美国统计年鉴未设门类而是直接列示30个大类,社会保障是其中的第11大类。在社会保障大类下设有4个中类和10

16、0个统计指标,先按项目、再按对象分类,其中社会保障信托基金单列一个中类。美国统计年鉴中30个大类:1.人口2.出生与死亡率、成婚及离婚率3.健康和营养4.教育5.执法、法院和监狱6.地理和环境7.选举8.国家和地方政府财政与就业9.联邦政府财政和就业10.国家安全和退伍军人事务11.社会保险和人类服务12.劳动力、就业和收入13.收入、支出、贫困和财富14.物价20.建设和住房30.国际比较统计第11大类 社会保险和人类服务中类1:职业、收入和缴费率1.参保人数3.应税收入5.总就业收益9.总收入12.OASDHI的缴费率13.老年遗属残疾和健康保险17.补偿性医疗保险中类2:养老金待遇受益人

17、18.养老金总数1932按受益对象分类统计月均养老金(现行美元)3344按受益对象分类统计月均养老金(2005年美元)4561按受益对象分类统计年养老金支出总数62.月养老金待遇6377按受益对象分类统计中类3:受益人、年支出额及月均养老金78.养老金受益人总数79.退休职工及孤寡老人80.遗属81.工残职工及孤寡老人82.年支出(总数)8385同798186.月均养老金支付8789同7981中类4:社会保障信托基金90信托基金种类91.养老保险和遗属抚恤92.上缴净收入93.已获利息94.基金支付95.年末资产96.工伤保险97.上缴净收入98.已获利息99.基金支付100.年末资产(三)日

18、本社会保障统计日本社会保障在其国家统计年鉴27个大类中列第20大类,该大类下再按社会保障综合、社会保险、社会福利三个部分进行分类统计。其三个中类的分类清晰,但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中类下的统计项目多且杂,体现出日本社会保障制度繁复的特点。日本统计年鉴27个大类1.土地和气候2.人口和家庭3.国民账户4.货币和资金循环5.公共财政6.经济活动16.劳动和工资17.价格和土地价值18.住房和不动产19.家庭收入和开支20.社会福利21.健康和公共卫生22.教育23.文化24.政府职员和选举25.司法和警察26.环境,灾害和意外事件27.国际比较统计第20大类 社会福利(一)社会保障综合1.社会保障种类

19、占国民收入比重2.社会保障计划种类的给付费3.社会保障职能类别的给付费4.老人儿童及家属的给付费5.社会保障收入合计6.社会保障支出合计(二)社会保险7.制度类别的国民医疗保健支出8.社会保险适用人数9.社会保险对象人均诊疗费10.公共年金享受者及人均年金11.政府掌管的健康保险12.协会掌管的健康保险13.国民健康保险14.都道府县的国民健康保险15.劳动者养老保险16.国民年金17.农民养老金18.护理保险人数和给付19.国家及地方公务员养老保险20.私立学校教职员养老保险21.海员保险22.就业保险23.抚恤金24.战争伤亡者及遗属救助25.工人事故赔偿保险26.公务灾害补偿(三)社会福

20、利27.主要社会福利机构28.家庭住户的类型和数量29.都道府县的护理保险机构30.家庭服务机构数31.老年人保健32.制度类别的老年医疗支出33.老人医疗费和国民医疗费34.老人的诊疗支出35.儿童福利36.托儿所数及定员和接收数量37.儿童津贴享受人数及给付额38.残障福利39.帮助智障者康复人数40.生活救济住户、人员及给付费41.都道府县生活救济户与个人42.生活救济新进和退出家庭数43.社会福利机构及民生专员三、中国社会保障统计体系构建(一)中国社会保障统计现状中国目前并未建立起社会保障统计体系,在中国统计年鉴里,社会保障统计项目主要集中于最后一个统计大类“社会服务及其他”和第八大类

21、“财政”。另外有些项目零散分布在相关大类中,其分布如下: 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中的社会保障内容大类8 “财政”大类21“文体卫生”大类5“固定资产投资”大类4“就业和工资”各地区职业介绍工作情况 经济适用住房的投资完成额 社会保障和就业 新农合 保障性住房支出 分地区新农合 医疗保障支出 大类22“社会服务及其他”社会保险社会救助与福利1.社会服务类单位基本情况 1.社会保险基金收支及累计结余2.提供住宿的社会工作机构情况 2.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3.各地区社区服务设施基本情况 3.社会保险基本情况4.社会救助和忧抚安置情况 4.各地区城镇基本养老保险情况5.社会福利企业基本情况 5.各

22、地区失业保险情况6.福利彩票销售情况 6.各地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7.社会捐赠情况 7.各地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支8.各地区工伤保险情况9.各地区生育保险情况10.各地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情况11.残疾人事业基本情况上述社会保障统计中:大类4、大类22中的社会救助与福利两部分只有基本数字统计,而无资金统计;大类8只有粗分类的资金统计而无基本数字统计;大类5、大类22中的社会保险两部分既有资金统计,也有基本数字统计,但其中经济适用房的资金统计是投资完成额,而不是同社会保障支出相一致的概念。因此,依据中国统计年鉴无法统计出中国社会保障支出总额。(二)中国社会保障统计体系建设方向和路径1.中国社会保

23、障统计建设的大方向是将其作为独立大类单独列示在统计年鉴中,这既是国际社会保障统计给我们的启示,也是中国改善民生、建立服务型政府、加强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当然目前一步到位尚不现实,可在“十二五”期间先行健全、规范现有社会保障统计体系,从“十三五”开始大类单列。2.明确社会保障统计内涵和外延。综括国际社会保障统计经验,社会保障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社会保障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在狭义社会保障基础上增加就业促进、住房保障、公共卫生构成广义的社会保障;另外,社会保障管理费作为单独项目统计在社会保障支出中,个人社会保障性存款也统计在内。中国应兼顾国际经验,注意规范

24、社会保障统计尚范围,这是建立社会保障统计体系的重要前提。3.构建包括收入和支出的社会保障统计体系。国际社会保障统计有支出统计和收支统计两种体系,考虑到我国社会保障的资金监管和制度选择与建设等需要,笔者提出中国应建立包括收入和支出在内的社会保障统计体系,将目前分散在有关统计大类的社会保障项目集中归并进两个大类,其中就业促进部分将职业介绍与培训等积极就业政策的内容从就业和工资大类移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统计从文化体育卫生大类移出,这两部分移出的内容均纳入社会保险统计中。住房保障只对建成交付使用的保障类住房的分配使用情况进行统计。财政大类提供资金支出总括数,社会保障与社会服务大类提供资金与基本数字的明

25、细数,以便在财政支出与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之间形成资金对应关系,考核财政资金的使用效果。中国社会保障收支统计体系财政大类的支出类项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大类收入支出 对社会保险基金补助 社会保险基金收入 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就 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费 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支出业 公费医疗 卫生部门拨款收入 公费医疗支出和 公共卫生与疾病预防 卫生部门拨款收入 公共卫生与疾病预防社 抚恤救助与福利费 民政部门拨款收入 抚恤救助与福利费支出会 就业促进 人社部门拨款收入 就业促进支出保 住房保障 有关部门地区收入 住房保障支出障 补充全国社会保障基金 全国社保基金收入 管理费 各部门管理费收入 各部门管理费支出

26、 社会捐赠收入 福利彩票收入4.建立健全社会保障统计指标体系。以社会保障项目为第一层次,以覆盖、待遇、负担、基金、成本效率为第二层次,构建起包括城市与农村、基本与补充的社会保障统计指标体系。5.建立社会保障支出统计的方法体系。相对于收入统计,社会保障支出统计更为复杂,因此成为社会保障统计的研究重点。在全面分析中外社会保障统计的基础上,笔者提出我国社会保障支出统计的方法体系:(1)来源法,即从社会保障资金来源角度分别按照市场、政府、社会三大来源统计社会保障支出。社会保障支出总额=社会保险支出+财政社会保障支出-财政对社会保险基金补助支出+社会性资金社会保障支出。式中社会保险支出既包括城镇、也包括

27、农村;既包括基本、也包括补充,总之是全部社会保险支出。该方法有利于分析社会保障支出的资金来源构成,且统计相对简便;但三大块支出之间有交叉,易出现重复统计,也难以反映社会保障的支出结构。(2)部门法,即从社会保障政府管理部门的角度,将其各自的社会保障支出予以加总统计社会保障支出总额。我国的社会保障事业主要由四大部门管理:其中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人社)部门负责社会保险和就业促进,民政部门负责社会救济、社会优抚安置和社会福利,住房与城乡建设(住建)部门负责住房保障,财政部门负责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费、公费医疗、医疗保障以及疾病预防等支出。社会保障支出总额=(人社部门+民政部门+住建部门+财政部门)社会

28、保障支出额。该种方法与中国现实最为贴近,有利于统计工作的开展与数据质量的管理,也便于财政部门的事业费预算管理和考核,但难点在于财政部门与其他部门间的数字关系。财政部门向人社、民政、住建等部门划拨的社会保障资金,已然列入各部门的社会保障支出中,不能再统计到财政社会保障支出中。财政社会保障支出仅统计由财政部门直接支付的属于社会保障、且未包含在其他部门社会保障支出的项目。同时,上述部门除社会保障支出以外还有其他事业支出,需注意其支出的分类统计。还需指出,新农合和医疗救助目前由卫生部门管理,教育救助由教育部门管理,按照部门法统计社会保障支出,最好将其划归人社部门和民政部门。(3)项目法,即按社会保障构

29、成项目进行汇总,社会保障支出总额=(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住房保障+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公费医疗)支出。该种方法便于观察社会保障制度的项目构成,有利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但实施中仍需以部门统计为基础。(4)对象法,即从社会保障资金给付的对象的角度进行汇总,社会保障支出总额=(老年人+残疾人+儿童+妇女+劳动者+军人+其他优抚对象)社会保障支出。该种方法有助于分析不同的社会群体所享受的社会保障份额,便于政府分析有关分配问题,完善社会保障政策,但在我国目前以部门、项目统计为主的情况下该种方法还很难实现。中国2009年城镇基本社会保险支出12303亿元,补充社会保险收入(缺少支出统计)2525

30、亿元,财政社会保障支出10967亿元,财政对社会保险基金补助支出1776.73亿元,住房公积金支出(提取额1958.34+贷款额2035.93)亿元,社会捐赠资金收入(缺少支出数)509.4亿元,福利彩票公益金支出113.4亿元。由此在缺少农村社会保险支出、社会性资金社会保障支出、个人社会保障性存款、社会保障管理费支出的情况下,中国2009年社会保障支出总额为28635.34亿元,占当年GDP335353亿元的8.5%。在OECD统计的34个国家中,公共社会支出占GDP的比重平均为19.3%,其前三位是法国28.4%、瑞典27.3、奥地利26.4%。后3位是墨西哥7.2%、韩国7.5%、土耳其

31、10.5%,但该3国2008年人均国民收入依次为9980、21530、9340美元,中国仅为2940美元。由此可见,以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论,我国经济总量中用于社会保障的比例并不那么低。而且,现阶段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处于建设期,其发展趋势是从低到高,而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度早已经过高峰期进入调整期,其趋势是由高向低。因此,我们在同国际社会保障资料对比时,既要考虑到统计口径的差异,也要注意到经济水平与发展阶段的差异,切忌简单直接地将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规模作为我们的决策目标。参考文献:1片山 信子.海外社会保障研究J. 社会保障財政国際比較給付水準財源構造. 国立国会図書館 平成20年10月号.2

32、浜田 浩児. ESRI Discussion Paper Series No 49J.ILO 基準社会保障費比較見SNA 社会保障統計. July 2003.3 OECD. The Social Expenditure database: An Interpretative Guide SOCX 19802003. www.oecd.org.4Joint Report on Social Protection and Social Inclusion 2009 Brussels, 5 March 2009 5JAPAN STATISTICAL YEARBOOK 2007. .6U.S. Cen

33、sus Bureau Statistical. Abstract of the United States: 2009.7national statistics UK2005. The Official Yearbook of 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Northern Lreland Prepared by the Office for National Statistics London:Tso8 International Labour Office. Social security data required for the valuation of a national social security system Geneva. December 200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