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及周边建筑物变形监测方案(50页)_详细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60792673 上传时间:2022-03-09 格式:DOC 页数:49 大小:63.71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基坑及周边建筑物变形监测方案(50页)_详细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基坑及周边建筑物变形监测方案(50页)_详细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基坑及周边建筑物变形监测方案(50页)_详细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资源描述:

《基坑及周边建筑物变形监测方案(50页)_详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坑及周边建筑物变形监测方案(50页)_详细(4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基坑及周边建筑物变形监测方案北京麦格天宝科技XX公司二零一五年四月目录一、项目概况31.1 工程概况31.2 基坑概况31.3 基坑周边环境31.4 基坑支护及降水方案4二、建设场地岩土工程条件52.1 工程地质条件52.2 地形、地貌及地下水6三、监测目的及监测依据73.1 监测的目的73.2 监测依据73.3系统构架7四、监测的项目和内容84.1仪器监测项目94.2巡视检查对象9五、监测精度及方法95.1 平面基准点95.2 水准基准点125.3 监测方法135.3.1 坡顶水平位移135.3.2坡顶竖向位移、周边地表及建筑物、管线沉降145.3.3深层水平位移监测145.3.4锚索内力监

2、测185.3.5 支撑内力监测195.3.6 立柱内力监测及沉降205.3.7 地下水监测215.3.8 巡视检查22六、观测周期23七、监测报警值25八、应急预案26九、监测数据的处理及信息反馈279.1监测数据的分级管理279.2 监测数据的分析和预测279.3监测数据的反馈27十、提交成果28十一、组织架构及保障措施2811.1 组织机构和人员设备投入情况2811.2 安全目标及控制措施2911.3 质量目标及控制措施3311.4 环境目标及控制措施35十二、软件展示平台系统36一、项目概况1.1 工程概况拟建场地绿地新城2#地块位于XX市纬十二路与经四路交叉口西南角,包括B-1、B-2

3、两个楼座及楼间地下车库。本次基坑工程设计范围为该地块B-1、B-2楼座及其楼间地下车库,按一个基坑考虑,分两期开挖,两期之间设置临时支护剖面。设计内容为基坑的支护、降水及监测设计。拟建建筑物性质:结构类型为框剪,1327层,基础形式为桩筏基础。该项目设计单位为XX市勘察测绘,施工单位为XX省深基XX公司。受绿地集团XX公司委托我院承担该基坑的监测工作。1.2 基坑概况本基坑开挖范围约200m50m。B-1楼基底标高为23.350,车库基础底标高为24.100;B-2楼基底标高为23.650,车库基础底标高均为24.550。根据现场条件,现自然地表标高为33.8337.94,基坑开挖前宜清除表层

4、填土适当整平,基坑挖深自然地表下约10.0m13.0m。根据基坑支护设计文件确认该基坑工程安全等级为一级。1.3 基坑周边环境 基坑北侧为经四路,地下室外墙线距北侧用地红线最近约4.34m,距北侧道路边线最近约10.87m;基坑南侧为1#、2#、3#住宅楼及售楼中心,地下室外墙线距南侧用地红线最近约0.58m,距1#住宅楼最近约8.14m,距售楼中心最近约2.96m;基坑西侧为临时道路,地下室外墙线距西侧用地红线最近约12.28m;基坑东侧为纬十二路,地下室外墙线距东侧用地红线最近约5.12m,距东侧道路边线最近约26.78m;基坑北侧经四路、东侧纬十二路地下埋XX市政管线,管类包括雨水、污水

5、和路灯等,埋深在0.53m不XX市政管线距离地下室轮廓线距离在15m以上,受基坑开挖变形影响较小。基坑南侧挡土墙后埋设有给水管线和污水管线,紧邻基坑上口,埋深约1m,受基坑开挖变形影响较大,基坑开挖时需重点保护,加强监测。 1.4 基坑支护及降水方案该基坑工程支护设计方案拟对该基坑工程支护结构采用内支撑及桩锚两种支护形式;封闭式高压旋喷桩止水帷幕截水,坑内大口径管井降水进行地下水控制。本工程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为一级,为临时性工程,设计使用时限12个月。其它参数略。根据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和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要求,为保证工程施工和周围建筑环境的安全,

6、施工期间需进行工程监测。二、建设场地岩土工程条件2.1 工程地质条件根据绿地新城公建及地下车库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场地勘察深度范围内,地基土自上而下分为7层。基坑工程影响范围内主要有4层土,自上而下分述如下:层杂填土(Qml): 杂色,稍湿,稍密,主要由砖块、混凝土及粘性土组成。该层厚度1.006.30m,层底标高29.8134.27m,层底埋深1.006.30m。层黄土状粉质粘土(Q4al+pl): 褐黄色,可塑,含少量钙质条纹。该层分布有碎石夹层(即-1层),灰色,中密,碎石成分为石灰岩,呈亚圆状,粒径一般0.56cm,最大9cm,含量5075,可塑状粘性土充填,厚度为1.103.50m。该

7、层厚度47.20_.50m,层底标高23.6228.37m,层底埋深7.0010.50m。层粉质粘土(Q3al+pl): 褐黄棕黄色,可塑,局部硬塑,含少量铁锰氧化物,混少量姜石粒径2-5cm。该层厚度1.20_.80m,层底标高20.2323.77m,层底埋深10.2015.80m。粘土(Q3al+pl)棕黄棕红色,硬塑坚硬,局部可塑,含少量铁锰氧化物及结核,偶见姜石。该层局部存在-1碎石,灰色,中密,碎石成分为石灰岩,呈亚圆状,粒径一般0.56cm,最大9cm,含量70,硬塑状粘性土充填,见于19#孔,该层厚度为2.20m。该层厚度3.508.20m,层底标高14.6318.29m,层底埋

8、深17.0021.70m。 2.2 地形、地貌及地下水场地地貌单元属山前冲洪积扇中后缘。地形南高北低,孔口地面标高为33.4237.94m,最大相对高差为4.52m。勘察范围内,场地地下水为第四系孔隙潜水及基岩风化裂隙水。勘察期间,从钻孔内测得地下水静止水位埋深6.507.30m,水位标高为26.6430.84m,因为勘探期间场地南侧XX市中大槐树棚户区改造工程及中大南建设项目1#、2#楼工程基坑正在进行施工降水,对场地影响较大。该水位不能客观反映场地的实际常年水位情况。参照20_年XX省城乡建设勘察院的中大南建设项目1#、2#楼工程勘察资料(岩勘09154),地下静止水位埋深1.20_.70

9、m,水位标高为32.0033.40m,地下水径流方向由南向北,该场地地下水位常年,变化幅度可按2m考虑。三、监测目的及监测依据3.1 监测的目的 (1) 根据监测结果,发现可能发生危险的先兆,判断工程的安全性,防止工程破坏事故和环境事故的发生,采取必要的工程补救措施。(2)以监测的结果指导现场施工,进行信息化反馈优化设计,使设计达到优质安全、经济合理、施工快捷;为甲方,设计方,施工方提供依据。(3)将现场监测的结果与理论预测值相比较,用反分析法求得更准确设计参数,修正理论公式,指导下一阶段的施工或其它工程的设计施工。3.2 监测依据 (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2012 (2)建

10、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 50497-2009 (3)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 (以下简称规范 (4)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5)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 12897-2006(6)绿地新城2#地块基坑支护设计方案。3.3系统构架基坑安全自动化监测系统采用总体设计,分项实施的架构模式,包括水平垂直位移监测子系统,深层水平监测子系统,锚索内力监测子系统,支撑内力监测子系统,地下水监测子系统及系统的防雷与供电系统,通讯系统,监控中心系统。其中所有子系统的数据采集终端-前端数据处理器布置在基坑监测区域内,用于在线实时采集各监测站点的数据信息;监控中心子系统用于数据实时

11、自动采集、分析、显示、综合预警、数据存储及数据web数据发布等。详见系统总体拓扑图。图2.1 系统拓扑图四、监测的项目和内容 依据有关规范的规定和围护设计方案及业主对施工监测工作的要求,为保证工程施工和周围建筑环境的安全,采用仪器监测与巡视检查相结合的方法。4.1仪器监测项目支护结构坡顶水平位移和沉降监测深层水平位移周边地表及建筑物沉降监测 地下水位监测管线监测支撑内力立柱内力及沉降锚索内力4.2巡视检查对象 基坑工程施工和使用期内,安排专人对自然条件、支护结构、施工工况、周边环境、监测设施每天进行巡视检查,巡视检查如发现异常和危险情况,及时通知建设方及其他相关单位。五、监测精度及方法5.1

12、平面基准点 基准点埋设:拟在该基坑周边埋设4个稳定的基准点;监测过程中要定期检查基准点的稳定性,为保证监测工作的简单易行且提高观测精度的要求、消除测站的对中误差,水平位移控制点尽量采用强制对中的观测墩形式埋设,并宜采用精密的光学对中装置,对中误差不应大于0.5mm,安装全站仪,实时在线进行监测。各监测点需要用预埋件或膨胀螺栓固定小棱镜作为监测点。全站仪架设样图如图1所示,监测点埋设样图如图2所示,基准点埋设样图如图3所示。 选用仪器:美国天宝 S8高精度自动机器人全站仪,标称精度:测角0.5,测距0.8mm+1ppm。 联测:基准点每两个月进行一次联测,精度应满足建筑变形测量规范三级导线测量技

13、术的要求,若不能满足前者要求,也可根据现场情况建立独立的监测控制网。 平差计算:观测数XX公司T4D软件进行严密的实时平差解算。取得各控制点及监测点的坐标数据。全站仪架设样图1监测点埋设样图2基准点埋设样图3平面控制网观测技术要求(按照二级要求)级别平均边长(m)角度中误差()边长中误差(mm)最弱边边长相对中误差二级3001.53.01:100000注:1.最弱边边长相对中误差中未计及基线边长误差影响;2.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不宜按本规定,应另行设计; 1)最弱边边长中误差不同于表列规定时;2)实际平均边长与表列数值相差大时;3)采用边角组合网时。 各级测角、测边控制网宜布设为近似等边三角形网

14、,其三角形内角不宜小于30;当受地形或其他条件限制时,个别角可放宽,但不应小于25。宜优先使用边角网,在边角网中应以测边为主,加测部分角度,并合理配置测角和测边的精度。后期对水平位移监测控制网进行检测,边长较差需满足: d/D102次/1d底板浇筑后时间(d)72次/1d7141次/1d14281次/2d281次/3d 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提高监测频率 监测数据达到报警值或连续3d超过报警值的70%; 监测数据变化较大或者速率加快; 存在勘察未发现的不良地质; 超深、超长开挖等违反设计工况施工; 基坑及周边大量积水、长期连续降XX市政管道出现泄漏; 基坑附近地面荷载突然增大或超出设计限值;

15、 支护结构出现开裂; 周边地面突发较大沉降或出现严重开裂; 基坑底部、侧壁出现管涌、渗漏或流沙等现象; 出现其他影响基坑及周边环境安全的异常情况或基坑工程发生事故后重新组织施工。七、监测报警值 基坑及支护结构监测报警值基坑及支护结构监测报警值变形特征累计值变化速率(mm/d)绝对值(mm)相对基坑深度(h)控制值基坑支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300.3%5基坑支护结构顶部竖向位移300.3%3深层水平位移300.3%5建筑基坑工程周边环境监测报警值变形特征累计值(mm)变化速率(mm/d)备注邻近建筑位移102地下水位变化1000500管线位移刚性管道非压力203直接观察点数据裂缝宽度建筑1.5持续

16、发展地表10持续发展 基坑及支护结构监测报警值根据土质条件、设计结果及当地经验等因素确定,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须立即进行危险报警,并应对基坑支护结构和周边环境中的保护对象采取应急措施: 监测数据达到监测报警值的累计值(见报警值列表); 基坑支护结构或周边土体的位移值突然明显增大 基坑支护结构的锚索、土钉体系出现过大变形、压屈、断裂、松弛或拔出的迹象; 周边地面出现较严重的突发裂缝或危害结构的变形裂缝; 周边管线变形突然明显增长或出现裂缝、泄露等; 根据当地工程经验判断,出现其它必须进行危险报警的情况。八、应急预案 (1)当实际监测值超过报警值时,立即口头通知委托单位(或监理单位),24小时内

17、向委托单位(或监理单位)提交一份书面监测成果,2天内提交监测简报,并与委托单位(或监理单位)确定加密监测事宜。 (2)当实际监测值超过预警值时,应立即通知委托单位(或监理单位),由委托单位(或监理单位)报告给设计、安检站等相关部门并协助分析原因;同时,根据合同约定进行加密监测。九、监测数据的处理及信息反馈9.1监测数据的分级管理 由于本工程施工难度大,监测后对各种监测数据应及时进行整理分析,判断其稳定性并及时反馈到施工中去指导施工。 我们根据既有成功经验对监测进行分、级管理: 在现场监测时间,可根据监测结果所处的管理阶段来选择监测频率,一般级管理阶段监测频率可放宽些;级管理阶段则应注意加密监测

18、次数;级管理阶段则应加强监测,通常监测频率为1次/天或更多。9.2 监测数据的分析和预测 取得监测数据后,要及时进行整理,绘制位移随时间或空间的变化曲线图。 取得足够的数据后,还应根据散点图的数据分布状况,选择合适的函数,对监测结果进行回归分析,以预测该测点可能出现的最终位移值,预测结构和建筑物的安全性,据此确定施工方法。9.3监测数据的反馈 信息化施工要求以监测结果评价施工方法,确定工程技术措施。因此,对每一测点的监测结果要根据管理基准和位移变化速率(mm/d)等综合判断结构和建筑物的安全状况。为确保监测结果的质量,加快信息反馈速度,全部监测数据均由计算机管理,并绘制测点位移变化曲线图。 每

19、次监测后及时提交基坑监测简报。为加快信息传递速度,监测简报可采用电子邮件或传真的方式给业主或监理;在下一次监测时再带去简报原件。当整个观测工作结束后,向业主提供正式的总的监测报告。十、提交成果 监测工作结束后提交成果包括: (1)各监测项目成果表 (2)基坑监测最终总结报告十一、组织架构及保障措施11.1 组织机构和人员设备投入情况 为做好本项目基坑监测工作,本项目中投入下列监测人员,其中注册土木(岩土)师2人,组员4人。表1:项目测量人员基本情况一览表序号姓名职称学历工作岗位1王宇工程师研究生项目负责人2于峰高级工程师研究生审核人3程爱华高级工程师本科审定人4陈圣仟研究员工程硕士专业副总4张

20、建波专科专职安全员5孔刚助理工程师本科组长6霍龙助理工程师本科组长7刘启禄助理工程师本科组员8葛尊勇助理工程师大专组员 根据测量业务的需要,配备了各种测量仪器设备和交通工具,具体见表2项目测量资源配备表。表2:项目测量资源配备表序号仪器设备名称型号、规格数量产地制造年份自有/租赁1全站仪Leica TS301瑞士2011自有2水准仪DINI031美国2011自有3测斜仪CX-806D1中国2012自有4频率仪CTY-2021中国2012自有5水位计SJ921中国2012自有6微机联想M4630d2中国2011自有以上测量设备都按规定进行了检测鉴定,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后附仪器检定证书11.2 安

21、全目标及控制措施 本工程安全目标:杜绝安全事故,安全、文明施工。控制措施如下: 我院针对本工程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确保安全监测的措施,明确各工种在生产活动中应负的安全责任。 (1) 在项目监测全过程中,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结合项目特点,提出有针对性的安全管理要求; (2) 由组长负责安全制度的落实检查; (3) 野外工作开始前,召开由有关人员参加的生产安全会议,强化有关人员的安全意识; (4) 定期组织安全生产检查,定期研究分析工程中存在的不安全生产问题,并加以落实解决; (5) 对施工现场的高压电线电缆、煤气、水、通讯光缆等进行了解,确定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22、 (6) 组织工人学习安全操作规程,教育工人不违章作业。 (7)在基坑周边和冠梁上作业时,要穿戴专业的防滑鞋,佩戴专业的保护装备。 (8)阴雨天气禁止在基坑周边作业等。本次工程的危险源及控制措施如下表:序号场所、设备以及活动危险源及类别可能造成的事故风险等级控制措施1能量、能量的载体、危险物质的存在2、可能失控的约束条件1道路上作业运动的车辆人员未穿警示服、未及时观察来往车辆、未设置警示墩;交通事故,人员伤亡,设备损坏可接受风险穿警示服,设置警示墩2施工工地高空坠物、铁钉、带电设备、电线、起重设备人员未带安全帽、未穿防护鞋;未注意带电设备、电线,没有漏电保护器,未戴绝缘手套;在起重设备下作业人

23、员砸伤,扎伤,触电可接受风险带安全帽;穿防护鞋;安装漏电保护器,戴绝缘手套;严禁在起重设备下作业3高空坠落思想麻痹,未认真观察作业现场,冒险作业;违章作业,未系安全带,防护措施不当;安全带失效;人员摔伤轻度风险观察好再前行,不具备条件的地方可停止作业4砸钢桩、钉、木桩工具锤锤把松动、锤头脱落人员受伤可忽略风险作业前检查工具5司机驾车汽车、货物路况不佳、车辆颠簸、超载、混装,仪器装箱、设备包装不到位仪器、设备的损坏,交通事故可接受风险正确装箱、按操作规程作业;遵守交通法规6施工工地钢化玻璃天窗钢化玻璃质量不过关人员砸伤,扎伤,触电、摔伤可接受风险避免在钢化玻璃上作业,采取适当的作业方法7野外作业

24、现场金属杆、塔尺绝缘不良遭雷击至伤、残、死可接受风险雷雨天气停止作业、使用绝缘设备8梯田、陡坡、坎、悬崖摔落、滑落、踩空、失去重心摔伤人员,摔坏仪器、设备可接受风险注意观察9外业施测雷电处于易被击中的地方人员伤亡不可接受风险处于落雷区域时,停止作业10工地爆破石头坠落、未及时远离人员伤亡不可接受风险作业前认真观察,停止作业及时撤离至安全区域11冲突的双方解释不到位,脾气暴躁人员伤亡,设备损坏可忽略风险暂停作业,耐心解释12蛇未穿防护鞋、长裤人员伤亡可接受风险穿防护鞋、长裤13枯井、矿井等盲目前进人员伤亡轻度风险在地面情况复杂区域,要试探前行14陡崖、滑坡、深水、枯井、高层建筑物思想麻痹,未认真

25、观察作业现场,冒险作业;违章作业,未系安全带,防护措施不当;安全带失效;人员摔伤轻度风险认真观察作业现场,按规定作业,穿戴安全装置、提高人员安全意识,加强安全培训15野蜂、疯狗等野生动物未仔细观察、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蛰、咬伤人员轻度风险仔细观察、采取有效防护措施;16作业时遇极端天气过热或寒冷的天气、大风的天气、雨、雪天气、沙尘、风暴防暑降温及御寒工作不到位、架腿没支牢或无防护措施、未做防滑准备中暑或感冒,刮倒架腿及仪器导致损坏,摔伤轻度风险关注天气预报,及时补充饮用水或防中暑药物,在极端天气情况下及时停止作业、进入安全区域17外驻饮食、传染病、蚊、蝇、虫、蛇食品不卫生、变质、感染、交叉传染

26、、叮咬腹泻、食物中毒、生病、传染疾病可接受风险注意饮食卫生,配备适当的药物,注意防范18测量钢标及三脚架高空作业高空坠落违章作业、防护措施不到位、不符合条件的人员作业人员伤亡、设备损坏可接受风险按照操作规程操作;加强防护措施;人员培训 本工程重要危险源为高空坠物、铁钉、带电设备、电线。11.3 质量目标及控制措施 本工程质量目标:合格,控制措施如下:(1)测试方法 1)在测试中固定测试人员,以尽可能减少人为误差; 2)在测试中固定测试仪器,以尽可能减少仪器本身的系统误差; 3)在测试中固定时间按基本相同的路线,以减少温度、湿度造成的影响; 4)在测试中用相同的测试方法进行测试,以减少不同方法间

27、的系统误差。(2)测试仪器 1)使用的测试仪器均由法定计量单位检验合格并在有效期内; 2)每天测试前对使用仪器进行自检,并记录自检情况,使用完毕后记录仪器运转情况; 3)使用过程中发现仪器异常立即对仪器进行维修或调换外,同时对该仪器当天测试的数据进行重新测试。(3)监测元件 1)使用出厂标定并得到法定计量单位认可且在有效期内的监测元件; 2)在埋设监测元件前线进行测试,检验合格后方进行埋设,并在埋设完成后立即检查元件工作的正常性;如有异常,换新的监测元件进行重新埋设。(4)工作基点及监测点的保护 工程监测中,应对测点进行现场保护,为此采取以下措施: 1)为避免泥土、污物或其它物质进入仪器、导向

28、或其它部分,影响测试结果或造成测试无法实施,也为了在使用、施工过程中不轻易遭到破坏,影响监测数据的及时性、完整性和连续性,必须对所有安装埋设监测设施设立保护装置进行保护。 2)工作基点及监测点应明确标示监测点的点号,同时在埋设工作完毕后应向各方提交监测实际埋设图纸以供查找。 3)日常监测过程中经常派人巡视各工作基点及监测点,及时掌握监测点的完好状况,对破坏的测点应在第一时间内尽可能的替换修补。 4)除监测单位做好现场工作基点及监测点的保护措施外,施工单位也应配合、协助监测单位共同做好监测点的保护。加强与施工单位的沟通,了解每天的施工进度情况,对重要工况安排现场监护人员协同施工单位共同保护好工作

29、基点及监测点。 5)施工单位应加强对现场施工人员的宣传教育,使其明白工作基点及监测点对本工程施工中的重要性。(5)数据处理 1)数据处理以后汇成报告经专项测试人员自检,现场测试负责校核,各项测试人员互检后,方可盖章报送; 2)测试数据发生异常时,及时与项目审核人、审定人联系,共同协商解决。11.4 环境目标及控制措施本工程环境目标:保护环境,杜绝环境事故。环境因素及控制措施一览表:序号场所、工序、活动环境因素排放去向频率环境影响时态状态是否受控是否守法控制方法38测绘野外作业油漆的涂写树木等偶然影响绿化现在正常是是不得在树木上涂写39油漆桶的遗弃垃圾箱偶然污染土地现在正常是是回收,集中处理40

30、油漆刷、毛笔的废弃垃圾箱偶然污染土地现在正常是是回收,集中处理41标石埋设废弃物的排放土地偶然污染土地现在正常是是尽可能少破坏植被,按规定处理固体废弃物,如回填等42作业时对植被的破坏土地偶然影响美观现在正常是是适当绕行43冲击钻噪声的排放周围空间间断影响居民休息现在正常是是合理安排工作时间44车辆尾气排放周围环境间断污染大气现在正常是是经常性的检修45汽车漏油土地偶然污染水土现在正常是是经常性的检修46木桩、钢钉的使用土地间断资源消耗现在正常是是最大限度减少使用47人员吸烟周围空间间断污染空气现在正常是是公共场所禁止吸烟48各专业现场及生活区火灾的发生周围空间偶然污染大气将来紧急是是控制易燃

31、物、火种、安全用电、制定管理方案十二、软件展示平台系统 1, 系统平台具有多项目同时在线管理功能。可以通过选择项目名称来查看对应项目的展示系统。而且系统具有配置功能,可以根据项目来选择自动化检测项目。对于10个基坑来说,我们一套软件平台就可以展示。系统可以制动根据需要,更改登陆页欢迎界面及首页基坑名称。2,该平台可接收多种传感器并进行展示。例如:全站仪,GPS,内部位移,渗压计,锚索内力计,雷达等传感器,并且用列表及图表的方式进行展示。并且可以将传感器的数据导出EXCEL.3,具有报表功能。可按时间导出传感器变化量的最大值,最小值及平均值。4.具有报警功能。并且根据不同的报警级别向相关人员推送短信。5 系统具有三维功能。可以立体展示传感器的数据。6 系统可以根据用户角色进行授权。可以方便用户管理。工程图片49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