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积累练习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60774417 上传时间:2022-03-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浙教版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积累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浙教版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积累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浙教版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积累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浙教版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积累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版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积累练习(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浙教版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积累练习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阅读文言文,回答下面的问题。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1解释下列句子中“之”的含义。诸儿竞走取之(_)人问之(_)取之,信然(_)2文章开头交代“王戎七岁”有()作用。A.王戎骄傲自大,从不把别人放在眼里B.暗示王戎年幼,间接写出了他的聪慧C.夸赞、欣赏王戎人为人3翻译句子:(1)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译:_。(2)取之信然。译:_。4从“信然”一词看,旁人对王戎所述理由抱有怎样的态度?()A.信服B.征服C.服从5这

2、个故事使你获得了什么启示?_。2. 阅读理解。原谷收舆原谷有祖,年老,谷父母厌憎,欲捐之。谷年十有五,谏父曰:“祖育儿生女,勤俭终身,岂有老而捐之者乎?是负义也。”父不从,作舆,捐祖于野。谷随,收舆归。父曰:“汝何以收此凶具?”谷曰:“他日父母老,无需更作此具,是以收之。”父惭悔之乃载祖归养。注释:原谷:人名。舆:手推的小车 凶:不吉利1下面文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_)父惭悔之乃载祖归养 父惭悔之乃载祖归养父惭悔之乃载祖归养 父惭悔之乃载祖归养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在句中的意思谷年十有五(_) 捐祖于野(_)3上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_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晏子使楚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

3、,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笑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注释)酒酣:酒喝得正畅快的时候。诣:到去。曷:同“何”,什么。坐:犯罪。固:本来。避席:离开座位。所以然者何: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呢?圣人:才德极高的人。熙:同“嬉”,开玩笑。反取病焉:反而自讨没趣了。1下面加点字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A.楚王赐晏子酒(赏赐,给予)B.齐人固善盗乎(擅长)C.叶徒相似,其实

4、味不同(只是,仅仅)D.寡人反取病焉(生病,疾病)2用现代汉语中的词语表示加点字,不正确的一项是()。A.缚者曷为者也?(呢)B.齐人固善盗乎?(吗)C.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吗)D.寡人反取病焉。(吧)3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_4楚王想要侮辱晏子,晏子巧妙地进行反驳后,楚王为什么笑着说“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_5文中有两处描写了楚王的笑,“王视晏子笑曰”中的“笑”是楚王_的笑;“王笑曰”中的“笑”是楚王_的笑。6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有()。A.面对楚王发难,晏子用类比推理的方式进行驳斥,使楚王陷入尴尬境地。B.晏子在席间的对话表现出其超人

5、的智慧与胆识。C.从文末楚王的话语可以看出,楚王尚能知错认错。D.晏子用“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句话,强调了环境对人的成长起着决定作用。4. 阅读小古文,完成练习。北人食菱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角生于水中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注释)菱:俗称菱角,一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池沼中。果实的硬壳大都有角,果肉可以吃。仕:做官。强:硬要。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食:_ 非:_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席上食菱,并壳入口。

6、_(2)夫菱角生于水中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_3这则故事的寓意是()(多项选择)A.北方人不适合吃菱角。B.人不可能什么都懂,但不能不懂装懂,否则会闹笑话。C.知识是无穷无尽的,而个人的知识是有限的,只有虚心潜学,才能得到真知。5.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商鞅立信商鞅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之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民信之,卒下令。选自史记(注释)商鞅(yng):战国时期政治家法家代表人物。令:指变法的命令。既具:已经具备。这里指制定完备。未布:尚未公布。恐:恐怕,担心。乃:于是。

7、募(m):广泛征求。徙(x):搬,迁移。予:给予,授予。金;古代货币单位。怪;感到奇怪。辄(zh):立即,就。明:表明。卒:最终。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1)商鞅令既具(_)(2)乃立三丈之木(_)(3)辄予五十金(_)(4)卒下令(_)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民怪之,莫敢徙。_3从本文看,你认为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是什么?_4你还知道哪些与诚信有关的故事?请写下来。_6. 文言文阅读。掩耳盗铃吕不韦 撰原文: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锤毁之,钟况然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也!译文:范氏逃亡的时候,有老百姓得到一口钟,想把它背走。但是

8、,这口钟太大了,不好背,他就打算用锤子砸碎以后再背。谁知,刚砸了一下,那口钟就“咣”地发出了很大的响声。他生怕别人听到钟声,来把钟夺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两只耳朵紧紧捂住继续敲。害怕别人听到钟的响声,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捂住自己的耳朵就以为别人也听不到了,这就太荒谬了。1写出这些字的意思:亡:_ 钟:_则:_ 负:_锤(chu):_ 况(hung)然:_遽(j):_ 悖(bi):_2写出句子的意思:范氏之亡也,_恶人闻之,可也;:_悖也!_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薛谭学讴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注释

9、:本文选自列子汤问,题目为编者加。讴:唱歌。谓:认为。辞:告别。饯:饯行。衢:大路。节:节拍。遏:挡住。谢:认错。1用学过的方法读懂故事,再判断下列说法。(1)故事中的秦青是一个歌唱技艺十分高超的人。(_)(2)故事中的薛谭一开始就是一个歌唱技艺十分高超的人。(_)(3)为了表现秦青歌唱技艺高超,文中“响遏行云”用了夸张的说法。(_)(4)联系上下义,“薛谭乃谢求反”中的“反”应该同“返”。(_)(5)“末穷青之技”与“自谓尽之”中的“之”的意思相同。(_)2联系上下文,说说加点字的意思。秦青弗止:_抚节悲歌:_3你觉得秦青除了歌唱技艺十分高超之外,还是个怎样的人?为什么?_8. 阅读文言文,

10、完成练习题。书戴嵩画牛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1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所宝以百数数:计算B.一日曝书画曝暴露C.今乃掉尾而斗掉:摇动D.处士笑而然之然之:认为他说得对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是( )A.有一牧童见之锤子期听之B.常以自随以为世上无足复为鼓琴者C.处士笑而然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3用自己的话说说对句子的理解。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_9.

11、阅读幼时记趣(节选),按要求完成相关问题。幼时记趣(节选)沈复(清)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注释:斗草间:即斗于草间。观之正浓:观看这一情景兴趣正浓厚的时候。庞然大物:很大的东西。拔山:搬开土山。拔,移,搬开。盖:这里是“原来是”的意思。而:表承接,然后。为所:“.”的意思。方:正,刚刚。出神:精神过度集中而有点发呆。呀(y)然:哎呀地(惊叫一声)。1注释,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点字的意思。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_驱之别院:_2试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余年幼,方出神,不

12、觉呀然惊恐。_3这篇短文主要写了_4读了短文,你觉得“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_10. 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吕布为曹操所缚,将死之际,乃语操曰:“明公之所患,不过于布,今已服矣。令布将骑,明公将步,天下不足定也。”操竞杀之。1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字的意思。吕布为曹操所缚_将死之际_乃语操曰_明公之所患_2为什么吕布愿意投降并效力于曹操却仍然被杀?请谈谈你的理解。_11. 阅读揠苗助长,完成下面各题。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谓其人曰:“!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1默写句子,并写出自己的理解。句子:_。意思:_。句子:_。意思:_。2发挥想象,完成下面的续写。看到“苗则槁矣

13、”,农夫的儿子急匆匆地跑回家,他对父亲说:_。望着满地已经枯死的禾苗,农夫不禁感叹道:_。3“揠”、“苗”、“助”、“长”这几个字在新华字典中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A.揠苗助长B.苗揠助长 C.苗揠长助D.揠苗长助4小明才三岁,妈妈就每天逼着他练钢琴,这让小明很不开心。请你用上“揠苗助长”这个成语,劝说小明的妈妈。_两小儿辩日的写作特点。_12.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滥竿充数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mn)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注)选自韩非子。滥:虚妄不实。竽:古代一种竹制簧管乐器。滥竽,常用来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南郭:复姓

14、。处士:指没做过官的读书人。说(yu):同“悦”,高兴。廪(In)食:这里是供给粮食的意思。1联系上下文,给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齐宣王使人吹竽_用。派。让。请为王吹竽_请求。敬辞。邀约。好一一听之_喜好。常常。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_”的句子。3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_。13. 阅读下面文言文,再做题。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注释)逆:违抗。不信:不真实,不可靠。1解释下列加点词。(1)虎以为然,故送

15、与之行_(2)兽见之,皆走_2翻译句子。(1)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_(2)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_3从这则寓言可概括出的成语是_,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_。14. 小古文阅读训练。王蓝田性急。尝食鸡子,以箸(zh)刺之,不得,便大怒,举以掷地。鸡子于地圆转未止,仍下地以屐(j)齿蹍(nin)之,又不得。瞋(chn)甚,复于地取内口中,啮(ni)破即吐之。注释:(1)鸡子:鸡蛋。(2)箸:筷子。(3)屐:古人穿的一种木制鞋,鞋底由木齿支撑。(4)瞋:同嗔,发怒。(5)蹍:踏,踩。1本文主人公是_,他是一个_的人,文章主要是通过对他的_描写来体现这一特点的,相关的字词有_、_、_等。2请写出你对下列几个字词的理解。食:_ 掷:_ 复:_啮(ni)破:_3请写出你对下面这句话的理解。鸡子于地圆转未止,仍下地以屐齿蹍(nin)之,又不得。_7 / 7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