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原理平的时作业一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0774115 上传时间:2022-03-0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9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政治学原理平的时作业一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政治学原理平的时作业一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政治学原理平的时作业一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政治学原理平的时作业一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学原理平的时作业一答案(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政治学原理平时作业(一)参考答案(导论至第三章)一、 填空题1、政治化2、“政党分肥”3、潜意识4、利益5、君主专制6、村民自治7、城市国家8、政治关系选择题1、D2、B3、D4、AC5、C6、D7、ABC8、ACD9、ABD10、D11、ABCD12、B13、ABCDE14、ABCD15、BCD16、BCD17、A18、D19、B20、B名词解释1、政治学:研究集体或国家之善,即研究人们在一定经济基础上围绕着 特定利益, 借助于社会公共权力来规定和实现特定权利的社会关系及 其发展规律的科学。2、权利:指某人或某一群体所享有的从事某种行为的资格或正当性。一 般被分为法律权利和道德权利。3、利益

2、:就是基于一定生产基础上获得了社会内容和特性的需要。4、政治权力:是一种政治能力,也是一种政治工具,反映的是一种政治关系,即支配与服从,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四、简答题1、答案要点:教材 P12-14、( 1)政治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2)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3)政治的根本问题是政治权力,也就是国家政权问题;(4)政治是有规律的社会现象,是科学,也是艺术。2、答案要点:教材 P52(1)“行为主义”就是坚信社会科学应该建立在可观察的人类行为基础之上、 并只能就可量化的数据展开研究的观点。( 2)行为主义政治学本质上是政治学研究对象和方法的革新, 其主要特点体 现在;其一,主张以政治行

3、为和行为互动作为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其二,注重政治研究形式和手段的精确化、数量化,因而注重定量研究而抛 弃定性研究;其三,强调以经验分析为核心内容的实证性政治研究,主张政治研究应该是 经验性和描述性的;其四,认为政治学研究应该价值中立,以不偏不倚的科学态度和方法得到公 正的结论;其五,吸收大量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研究方法, 对政治现象展开多种方式、 多种角度、 多个层次的研究, 构成了形形色色的政治学说, 大大拓宽了政治学研 究的领域,形成了诸如政治社会学、政治心理学等等大量边缘学科;其六,规定自己的分析任务不在于政治的“应然”,而在于政治的“实然”, 因此,在政治现实性上,它表现为从技术角度

4、看,怎样进行统治和权力分配,而 不是阐明统治为何是合理的。3、答案要点:教材 P58( 1). 理想主义方案:对人性持乐观主义态度,一般认为人性善,追求公益, 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如果有人昧了“良心”,那主要是由于环境不善,或者一 时糊涂,跟着别人没有学好。所以,通过改善环境或强化教育,人总会“弃暗投 明”,返璞归真。在此基础上,对公共权力也多持肯定性倾向,认为政治权力代 表公意,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如果偶尔出现“恶政”或“暴政”,那一定是当 政者个人品德出了问题,需要整顿,需要思想教育,加强领导人廉洁自律,以提 高其为人民服务的自觉性。 基于上述认识, 政治设计的核心是寻求一个 “清官明 君

5、”式的好人统治,保证选拔最优秀、最可靠、最完美的“德才兼备”者当政。 这是“人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 2) . 现实主义方案:对人性持悲观主义态度,一般主张性恶论,认为只有饥 饿才能使人勤奋,只有法律才能使人为善。人是自私的动物,自利自爱、趋利避 害、求福避祸是人的本性。人原本就不是天使,今后也别指望会变好。能做到彼 此不伤害就谢天谢地了。 在此基础上, 对公共权力也多持否定性倾向, 认为公共 权力本身就是“恶”,用好了能以“恶”制“恶”,用不好就更是变本加厉,雪 上加霜。所以,政治设计的核心是寻求一个好的制度安排,这种制度使“好人” 不会变“坏”,使哪怕是“坏人”也无法“作恶”。这是“法

6、治”社会的政治设 计思路。4 答案要点:教材 P67 有霍布斯的权力是行动者与行动对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观点;罗素的权力是有意努力的产物的观点; 马克斯韦伯的权力是行为者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其他行为者让的可能性观点; 拉斯韦尔和卡普兰的权力是借助制裁背离执行政策的行为来影响他人的决策的 过程的观点。四、 论述题答案要点:教材 P40(1)君权神授说:解释权力来源与权力监督的最终力量。(2)圣贤政治观:一种古代的精英政治理论君主是圣人,大臣是贤才, 民众是愚民。(3)伦理政治与尊君思想:用家庭伦理观念来规范社会政治秩序,君主是 大家长。(4)重民养民教民思想:从防民的角度出发,让老百姓安居乐业,服从

7、统 治。在如何对待臣民的问题上,道家明确提出愚民主张,儒家则强调教民,教民 服从,热爱君主,热爱大家庭,热爱等级秩序。中国传统的愚民和教化政策由此 而来。(5)德刑兼重:儒家重德,法家重刑,统治者兼而用之。依照孔子的说法, 乃“宽猛相济”。法、术、势统治术:这是法家的思想,是统治者的必修课。(6)重农抑商思想:中国的思想家认为太富有的人容易为非作歹,商人易 于致富,所以要抑制。证之西方历史,正是如此,商人发展成资产阶级,同封建 贵族斗争。 相比之下,中国的思想家聪明绝顶。 重农抑商政策使得老百姓中间产 生不了强大的力量来同政府相抗衡,消除了来自经济力量的威胁。(7)天朝大国理想:在中国人的国际

8、政治观念中,中国是世界中心,中华 文明是世界之归依。(8)忠孝观念,三纲五常:主张统治教化从小做起,使人接受服从观念, 尊卑观念,习以为常,觉得天经地义。在这样的思想观念中,追求奇装异服不被 允许,追求个性化也得不到认同,发明“奇技淫巧”更要受到惩罚。(9)等级制度,即人际关系上的尊卑观念:春秋大义,名分制度。每个人 在制度结构中有一个恰当的位置,不能有非分之想。(10)守旧传统,祖宗法制不可更改:这表现在以上各个方面的原则之中, 也表现在政治制度的安排之中。 清朝的制度可为这些原则的最佳表现, 体现在中 央集权、君主专制、思想统治、行政监察、民族政策等方面。(11)“汤武革命,应天顺人”:上

9、述各项理论和原则足以保证国家统治的 长治久安,但“变故”也是常有的。社会出现重大变数,改朝换代之后,一切都 可以重来。政治学原理平时作业(二)参考答案(第四章至第七章)一、 填空题1、瑞士2、政治正义3、普选权4、政治秩序5、传统型权威6、参政党7、私有制8、合法性、 选择题1、ABCD2、C3、AD4、ABCD5、ACD6、ABCD7、D8、ABCD9、ABCD10、ABD11、C12、AB CD13、D14、ABCD15、AD16、ABCD17、ABD18、B19、ABD20、AD三、名词解释1、比例代表制:根据参加竞选的各政党得票多少,按比例分配议席的制度。2、市民社会:指一个国家或政治

10、共同体内的一种介于“国家”和“个人”之 间的广阔领域,它由相对独立而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组织和团体所构成。3、政治共识:指人们对政治社会中公民的基本权利和政治制度的一种普遍的 认识与看法。4、政府职能: 政府在社会中所承担的职责和功能。 它反映了政府的实质和活 动内容。四、 简答题1、答案要点:教材 139( 1)它通过在竞选中的活动对政府权力的更迭产生影响;(2)政治社团通过院外活动影响了国家的立法以及行政部门的政策;(3) 政治社团通过其利益表达活动还在某种程度上起着协调社会各阶级、 阶层以及社会团体之间的关系,从而维护正常的政治秩序。2、答案要点:教材 P16善治提倡有效率的治理, 它对效率

11、的强调则不局限于管理效率, 同时还关注制度本身的效率。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涵:第一,管理效率,即指管理的成本与效果的比较。在政策执行方面,它有两 方面的基本意义,一是管理机构设置合理,管理程序科学,管理活动灵活;二是 最大限度地降低管理成本。 善治概念与无效的或低效的管理活动格格不入。 善治 程度越高,管理的有效性也就越高。第二,制度效率。 管理效率主要关注在既定制度模式下, 特定管理行为的成 本与收益分析。 而制度效率则是将两种不同的制度进行比较, 分析这两种制度对 于经济、社会的影响。制度效率比较的对象十分广泛,善治所关注的,不仅仅是 某一特定治理行为本身的效率, 更关注某种制度它

12、的影响。 善治要求对效率的衡 量必须放在大的环境中全盘平衡,综合考虑,从而得出效率高低的评价。第三,回应性。回应性是责任性在效率问题上的体现。它的基本意义是,公 共管理人员和管理机构必须对公民的要求做出及时的和负责的反应, 在必要时还 应当定期地、主动地向公民征询意见、解释政策和回答问题。回应性越大,善治 的程度也就越高。3 答案要点:教材 P93 政府:是一个国家的立法、行政和司法等机关的总称。 政府的特性(1) 阶级性:政府的阶级性是其赖以建立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环境所规定 的,是国家的阶级性在政府基本特性方面的体现。 政府的阶级性决定了它本质上 是统治阶级实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政府活动是按照

13、统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对于 社会进行政治统治和政治管理。 作为政府的本质特征, 政府的阶级性对于政府及 其活动具有主导性的作用,并且贯穿在政府的机构构成、制度设置、政策制定、 价值倡导和各种实际活动中。 就此而言, 阶级性是政府的灵魂, 统治阶级的性格 构成了政府的基本性格。(2) 公共性:国家本质上是一种阶级的统治,但是,在剥削阶级统治的 社会,统治阶级为了实现其统治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往往不得不以形式上的中立 者和公共利益的代表者的面貌出现, 而政府就是实现这种表面上公共性的基本形 式。在社会主义社会, 国家是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利益的代表者, 在这个范围 内,政府是公共利益的代表者和实

14、现者, 而运用政府权力谋求特定社会团体或者 私人利益,是与政府的这一特性相违背的。由此可见,政府本质上是统治阶级的统治工具,但是,政府的作用必须通 过一定的程序和途径, 在形式上或者实质上把自己的主张、 制度、规则和政策等 上升为对普遍的公共利益的诉求,以公共利益的名义或者实际要求来行使权力。(3) 权威性:政府的权威性是国家的强制性和合法性的有机结合和集中 体现。一方面,政府以法律制度为基础,以暴力手段为后盾,具有凌驾于社会之 上的普遍强制力,这是国家权力强制性在政府机构方面的具体要求和合法赋予。 另一方面,政府又必须得到多数社会成员的认同,只有这样,政府才能有序、有 效地进行社会政治统治和

15、政治管理, 这是国家权力的政治合法性在政府特性方面 的延伸。国家权力特性在政府构成和运行中的这种体现, 在实际政治生活中, 形成了政府的特有的权威性, 即政府权力与其所统治和管理的社会成员之间的命 令服从关系,只有在这种关系中,政府的职能才能得到实现。(4) 有机组织性:尽管现代政府都形成了严格的职能分工和权力划分, 但是就政府机关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而言, 则构成了严密的有机整体。 各政府机关 按照一定的原则和程序结成有机联系的整体系统, 共同运行和协调发生作用, 以 保证统治阶级意志的完整统一的贯彻实行。 同时,政府都是以组织的形式而存在 和运行的, 这些组织由特定的人员、 物质和财力等要素按

16、照特定的原则和规则构 成,政府的权力依托这些组织机构而得以行使, 按照这些组织的原则、 规则和程 序得以实施。(5) 特定的职能规定性:从总体上来看,政府执行着国家的对内和对外 的政治统治和政治管理的基本职能, 但是,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不同的社会经济 背景下,各个不同的国家的政府的职能在其范围、 内容和行使方式等方面, 都有 其特定的内容。 另一方面, 就政府内部的不同机构和部门来看, 其职能分工又有 其特定的规定性,这些机构和部门按照政府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特定职能分工、 相互协调和有机统一,构成了政府的总的职能。4、答案要点:(教材 P193)( 1)社会监督的预防功能:社会监督是遏制政

17、治 生活中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有效手段;(2) 社会监督的矫正功能:对权力主体的防范不可能天衣无缝,对其的约 束也难以保证每一次权力运用都得当。 但是社会监督的可贵之处在于能够对不当 或越轨的权力行为予以及时的矫正和补救;(3) 社会监督的惩戒功能:由于社会监督对滥用权力的行为及其责任者有 要求国家对其进行法律制裁的权力,由此体现了社会监督的惩戒功能;(4) 社会监督的保健功能:社会监督的功能不仅在于它对社会政治生活中 所出现的弊病及时发现并进行有效的治疗, 更重要的是通过全面监督, 可以为民 主政治的建康发展起到保健的作用;(5) 社会监督的教育功能:社会监督不仅能保障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维

18、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而且对监督者也是一种极好的民主教育和训练, 通过参与监 督,可以提高公民的政治责任感和政治素质。五、答案要点:教材 P140( 1)游说。由政治社团代表或专职院外说客直接对参与决策的议员和行政官 员进行说服工作。 游说活动主要包括, 陈述本集团对审议中的议案的立场、 观点 和重视的程度。许多国家的行政部门派专人与政治性利益集团对话。(2)决策咨询。政治社团针对政府官员和议员的不同决策提供专门的信息咨 询和顾问, 从而影响政府公共政策。 提供信息咨询和顾问服务的方式包括派人帮 助政府官员或议员进行专题研究, 帮助他们起草法案和报告, 出席立法委员会和 小组委员会的听证会,就有

19、关议案发表意见、参加政府的各种顾问委员会等。(3)社交活动。政治社团针对政府官员和议员展开公关活动的重要方式就是 定期不定期地举行社交活动。 社交活动形式多样。 各种政治社团以及院外说客常 常根据政府官员及议员的爱好,为其安排种种社交活动。(4)支持竞选。在竞选过程中政治社团通过支持候选人的提名、提供政治捐 款、协助选民登记、 动员选民参加投票等活动, 支持对其表示友好的候选人当选 或连任。(5)主导舆论。政治社团利用公众舆论和大众传媒影响政府公共决策人员。 政治社团发动会员甚至动员有关选区的选民进行游说活动, 如动员会员及有关选 民向议员写信、打电话,甚至登门拜访;运用大众传播媒介造成社会舆

20、论;甚至 越过政府公共决策者直接诉诸广大公众就某一问题进行表决,如发动公开创议 书、举行自作主张的公民投票等。(6)非常规方式。政治社团有时候也采用非常规手段或方式实现利益表达, 包括合法的方式如司法诉讼、 合法示威抗议等, 以及非法的方式如政变、 恐怖活 动以及非法示威抗议等。政治学原理作业(三)参考答案(第八章至第十章)、填空题1、意识形态2、民主制甘L r,丄丄 、* 、 _Ur7、.3、斯大林主义极权模式4、法国5、平等原则6、经验主义7、人民主权8、英国革命、选择题1、ABCD2、ABD3、ACD4、A5、B6、ABC7、ABCD8、ABCD9、ABD10、ABCD11、ABCD12

21、、ABCD13、A14、ABD15、ACD16、ACD17、AB18、D19、A20、D三、名词解释1、民主化:社会政治体系摆脱传统特性,以民主核心价值为基础,建立和推行现代民 主宪政的过程。2、全球化: 指人类社会生活跨越国家和地区界限, 在全球范围内展现的全方位的沟通、 联系、相互影响的客观历史进程与趋势。3、民主的限度:指民主作为一种制度所适用的有限范围。4、政治情感:是政治主体对政治体系,政治活动,政治事件和政治人物等形成的自发 的内心体验和感受。四、简答题1、教材 P244(1)政治革命是以革命阶级为主体的政治活动,是革命的阶级推翻落后、反动 阶级的统治的运动;(2)政治革命的首要任

22、务是夺取政权,通过夺取政权来推动政治发展,是 政治革命的最重要标志;(3)政治革命是以政治体系全面的、根本的变革为内容,与旧有的一切政 治关系、政治结构和政治观念进行决裂,建立一种全新的政治体系和政治体制;(4)政治革命往往以暴力为表现形式,通过革命的暴力推翻反动的阶级统 治,建立新型的政治制度和政治秩序。2、答案要点: P291在西方社会,迈向民主的最初推动力发生在 17 世纪上半叶。到目前为止,政治 民主化经历了三次大的浪潮。第一波民主化起源于美国革命和法国革命。美国大约在 1928 年开始了第一 波的民主化, 在以后的数十年中, 其他国家也逐渐扩展了选举范围, 确立了总理 (首相)和内阁

23、对议会负责的制度。瑞士、英国的海外领地、法国、大不列颠和几个较小的欧洲国家在跨入 20 世纪之前就已经开始向民主过渡。在第一次世界 大战爆发之前不久, 意大利和阿根廷的政权也多少有点民主的性质。 在第一次大 战之后,新独立的爱尔兰和冰岛成为民主国家。 大约在 20 纪 30 代初第一波民主 化完全结束之后,西班牙和智利也加入了民主化的行列。 在这 100 多年的时间内, 总共有 30 多个国家建立了至少是最低限度的全国性民主制度。第二波民主化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 盟军的占领促进了民主制度在西德、 意 大利、奥地利、日本和韩国的确立。在 20 世纪 40 年代末期和 50 年代初期,土 耳其和希

24、腊开始了民主化过程。 在拉丁美洲,乌拉圭在战争期间回到了民主体制。 巴西和哥斯达黎加则在 40 年代末期转向民主。阿根廷、哥伦比亚、秘鲁、委内 瑞拉在 1945年和 1946年的选举产生了普选产生的政府。在 50年代末,哥伦比 亚和委内瑞拉也通过谈判达成协议,建立了民主制度。此外,马来西亚、印度尼 西亚、印度、斯里兰卡、菲律宾、以色列、尼日利亚等国也开始了民主制度。第三次民主化浪潮首先出现在南欧。在葡萄牙于 1975 年结束独裁后的 15 年间,民主政权在欧洲、亚洲和拉丁美洲 30 个国家取代了威权政权。在葡萄牙 政变后的三个月,统治希腊的军政权被文官政府接管。 同年佛朗哥结束了其在西班牙的独

25、裁统治, 此后,西班牙拟定了新宪法, 并进行 了议会选举。2、答案要点:P199 (1)政治知觉一一政治主体对政治认知客体形成的整体概念;( 2)政治印象政治主体对认知客体形成的较为固定的记忆; (3) 政治认知判断政治主体在前两个过程基础上对认知客体的评价和推 论,从而形成对认知对象的综合分析。3、答案要点: P248(1) 现代化过程中的利益冲突加剧,导致政治不稳定。发展中国家在社会 转型和现代化过程中,通过两种途径产生经济上的分配不公,进而引起政治 不稳定。其一,从长远观点看,经济发展固然能创造出比传统社会更为平等 的分配方式,但在短时期内,经济发展和增长很容易扩大贫富之间的差距。 其二

26、,现代化改变了人们的分配观念。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怀疑一些在传统 社会中看来是顺乎自然的分配方式公正性, 并且期望能有一种新的公正合理 的分配方式出现。(2) 新旧价值观念的冲突。当现代化加速体制转轨、社会关系调整和生活 改善的步伐时, 处于变革社会中的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在潜移默化中发生转变。 以 现代文明为背景的现代政治文化观念逐步传播, 在同传统的政治文化观念的交汇 与抗争中,传统的政治文化渐趋瓦解, 取而代之的是现代政治文化体系的萌生和 成长。但是,不同政治文化的冲突和替代决不可能一朝一夕完成和实现, 传统文化 的解体并不意未着现代政治文化体系的成型, 其间必然要经历一个漫长、 复杂的 转变

27、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新旧价值观念发生激烈的冲突, 并往往引发现实的政 治冲突。(3)人们的社会期望以及参与意识的提高而导致政治不稳定。发展中国家 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人们对社会的期望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推动, 会急剧膨胀, 甚至可能带来一场“期望革命”。与此同时,文化变迁使得人们的政治参与意识增强。 新兴的阶级、 阶层和利 益集团在无法通过制度化途径参与政治的情况下, 往往采取暴力的方式来进入政 治领域,这对政治秩序造成了严重的冲击。(4)政府的执行危机。在后期现代化国家中,由于政府发展的过程往往落 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 政府面对急剧变化的经济社会形势, 往往无力进行整 合和管理,形成一个

28、“弱政府”。政府的官员也在原有价值观受到冲击的情况下, 往往落入腐败的陷阱,这使得政府不稳定的情形更加严峻。(5)此外,对于那些后期现代化国家来说,由于国际势力的影响也往往造 成了很大的不稳定因素。国际体系中的霸权国家或者试图把自己的模式强加于 人,或者试图谋求势力范围, 从而干预后期现代化国家的内政, 这使得政治不稳 定的局势更加复杂。五、论述题 答案要点: P237、( 1)家庭,家庭是政治社会化的第一个途径。儿童时代的经 历和影响对一个人一生的政治态度十分重要, 而家庭正是一个人最初的、 影响最 为直接的政治社会化媒介。 在家庭环境中,上一代人通过日常生活把他们对世界、 对社会的看法,

29、对政治体系的态度, 对政治事件的评价以及他们的政治价值观和 政治态度、 政治感情, 直接或间接地传授给下一代, 使其初步学习和了解外部政 治生活。 许多研究表明, 家庭环境, 尤其是父母亲对待事物的态度和意见影响着 子女的态度和意见。(2)学校,学校是一个人走向社会的专门化的学习和训练场所,因而,是 传播文化的专门机构, 是系统化强有力的社会化途径。 在学校生活中, 学生一方 面通过接受专门的文化知识和系统的政治教育,形成了对政治生活的基本知识, 另一方面,在与同学和老师的相互关系中,初步体验了社会政治生活。(3)大众传播工具,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大众传播工具是现代社会 政治社会化的重要途

30、径。 它不仅在传播政治文化、 形成共同的政治意识方面, 而 且在改造政治文化、 引导社会政治方向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大众传播工具实 现政治社会化职能主要通过两种方式:( 1)通过新闻报导、舆论渲染等方式, 吸引社会大众对问题的关注,以增强公众政治认知。( 2)在宣传报导中直接宣 传某种政治观念、政治价值和政治感情。大众传播工具不仅是信息沟通的桥梁, 而且是改造政治文化的工具。一种新政治文化要上升成为社会的主体政治文化, 必须通过广泛的大众传播。 因此, 谁掌握了大众传播工具, 谁就拥有了政治文化 的领导权。(4)社会政治组织,各种各样的社会、经济、政治组织,如工会、职业协 会、社团、政党、

31、国家机关等,也是政治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它们通过宣传自己 组织的主张和信仰, 吸纳新成员, 使其过一种有组织的社会生活等方式, 实现政 治文化的传播。 在所有的政治组织和机构中, 政党是最重要的社会化途径。 它通 过宣传党的纲领、政策主张,影响社会大众的政治态度;通过发展新成员,使他 们在党组织中受到社会化的培训; 通过党的各项活动, 来实现其成员和拥护者的 政治参与。(5)政治符号,特定的政治符号如国旗、国徽、国歌、政治领袖人物的肖 像等等,在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政治象征意义和代表意义, 因此在政治社会化 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政治文化的传播作用。此外,教会、工作场所和娱乐、职业、文化团体、社区等,

32、也都具有政治社 会化的功能,承担着传播政治文化的功能。政治学原理作业(四)参考答案(综合)填空题1、政治心理2、大同世界3、公共4、政府5、公民权利6、无为而治7、政治操作原理8、政治研究院选择题1、B2、ABCD3、AD4、D5、AD6、B7、ABD8、B9、ABCD10、 ABCD11、 ABD12、 BC13、 ABCD14、 BCD15、 ABD16、C17、 ABCD18、A19、 ABD20、 B名词解释1、一党居优制:在多党竞争局面下一党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政党制度。2、政治共识:指人们对政治社会中公民的基本权利和政治制度的一种普遍 的认识和看法。3、团体利益:出于同一社会关系和社

33、会地位的人们在维护各自利益的基础 上结成的共同利益。4、二元君主制:国家最高权力形式上由君主与议会共同掌握,但实际上较 大权力为君主所有,政府也对君主负责,议会不能充分发挥自己作用。四、 简答题1 答案要点:教材 P245(1)政治改革以政治领导阶层为变革的主体,通过政治领导层自上而下的发动 来实现政治改革进程;(2)政治改革是有计划、有步骤的渐进过程,整个变革的过程从属于政治领导 层的严格控制,通过量变的过程达到质变的实质;(3)政治改革以和平的方式进行,从根本上排斥了革命和暴力在政治发展过程 中的地位;(4)政治改革从维护和巩固现在政治统治为目的,以不破坏既有政治统治的根 本基础和原则为限

34、度。2 答案要点: 教材 P39、(1) 从研究方法与研究体系的角度看,中国人注重研究 “天人之际”的学问,即把天地、宇宙、自然、社会、人生视为一体,政治研究 实际上就是将社会视为一个整体(系统)的综合研究。(2)就研究内容而言,从居于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来看,中国传统政治研 究特点似可概括为“伦理政治学”。(3)从具体的研究角度和成果来看,中国传统政治研究在以下方面形成了 理论要素和理论观点:君权神授说;圣贤政治观;伦理政治与尊君思想;重民养 民教民思想;德刑兼重;重农抑商思想;天朝大国理想;忠孝观念,三纲五常; 等级制度,即人际关系上的尊卑观念;守旧传统,祖宗法制不可更改; “汤武革 命,应

35、天顺人”。3、答案要点:教材 P187(1)应该明确权利与权力分属两个不同的领域和范畴,而这就构成了社会监督 机制的第一个层次:权利对权力的消极监督和制约;(2)在权利与权力的关系上权利被认为是权力的来源,而这就构成了社会 监督机制的第二个层次:权利对权力的积极监督和制约;(3)考虑到权力具有制约性和强制性,当面对强大的国家权力,作为原子 化个体的公民往往显得十分弱小, 很难与之相抗衡, 公民权利常常无法得到充分 的体现和实现,因此在现代社会,公民还可以依据其结社自由和言论自由的权利, 通过建立一定的组织团体 (一般来讲是各种政治社团) 、发挥新闻舆论的作用等 方式来监督权力主体,管束其权力的

36、运行;(4)在作为同体监督的政治监督机制中权力之间的相互制衡其背后仍然是 权利在起作用,这使得人们能够进一步深化对社会监督内在机制的本质理解和准 确把握。4、答案要点:教材 P29(1)研究对象主要是人的政治心理;(2)研究兼顾人的政治心理的潜意识和有意识两个方面,尤其重视人的潜 意识和人的政治本能;(3)重视围绕政治权力展开政治研究;(4)重视心理测验,重视数据的收集和分析;(5)以政治心理研究作为政治行为乃至全部政治学研究的基础。五、 论述题 教材 P291 1、在西方社会,迈向民主的最初推动力发生在 17 世纪上半叶。到目前为止,政 治民主化经历了三次大的浪潮。第一波民主化起源于美国革命

37、和法国革命。美国大约在 1928 年开始了第一 波的民主化, 在以后的数十年中, 其他国家也逐渐扩展了选举范围, 确立了总理 (首相)和内阁对议会负责的制度。瑞士、英国的海外领地、法国、大不列颠和 几个较小的欧洲国家在跨入 20 世纪之前就已经开始向民主过渡。在第一次世界 大战爆发之前不久, 意大利和阿根廷的政权也多少有点民主的性质。 在第一次大 战之后,新独立的爱尔兰和冰岛成为民主国家。 大约在 20 纪 30 代初第一波民主 化完全结束之后,西班牙和智利也加入了民主化的行列。 在这 100 多年的时间内, 总共有 30 多个国家建立了至少是最低限度的全国性民主制度。第二波民主化始于第二次世

38、界大战。 盟军的占领促进了民主制度在西德、 意 大利、奥地利、日本和韩国的确立。在 20 世纪 40 年代末期和 50 年代初期,土 耳其和希腊开始了民主化过程。 在拉丁美洲,乌拉圭在战争期间回到了民主体制。 巴西和哥斯达黎加则在 40 年代末期转向民主。阿根廷、哥伦比亚、秘鲁、委内 瑞拉在 1945年和 1946年的选举产生了普选产生的政府。在 50年代末,哥伦比 亚和委内瑞拉也通过谈判达成协议,建立了民主制度。此外,马来西亚、印度尼 西亚、印度、斯里兰卡、菲律宾、以色列、尼日利亚等国也开始了民主制度。第三次民主化浪潮首先出现在南欧。在葡萄牙于1975年结束独裁后的15年间,民主政权在欧洲、亚洲和拉丁美洲 30个国家取代了威权政权。在葡萄牙 政变后的三个月,统治希腊的军政权被文官政府接管。同年佛朗哥结束了其在西 班牙的独裁统治,此后,西班牙拟定了新宪法,并进行了议会选举。下表 三次民主化浪潮的时间及成果政治背景内因外因关系民主化方式第一次取代绝对君主制 和贵族制统治西方文化和专践 的自然演化暴力革命第二次取代法西斯统治、 殖民地统治或个 人车事独裁统治通过外部压力和 非殖民化实现军事战争第三次取代一党制、军人 政体或个人专制 统治内部民主条件发 育成熟的自然结 果,证明民主价值 超越文化界限,得 到世界认同妥协、选举:非暴 力的和平转变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