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课程教案—教育技术研究方法

上传人:laiq****ong 文档编号:60729768 上传时间:2022-03-09 格式:DOC 页数:83 大小:773.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课程教案—教育技术研究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课程教案—教育技术研究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课程教案—教育技术研究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资源描述:

《《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课程教案—教育技术研究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课程教案—教育技术研究方法(8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湖南 学院教 案 本课程名称: 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 任课教师: 谭敬德 系 部: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 研 室: 现代教育技术教研室专业班级: 12教育技术学1班20142015学年度第 二 学期16湖南第一师范学院课程教案(首页)授课教师: 谭敬德 职称: 教授 单位: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课程名称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课程编号ZB 033003授课时间2015年上学期考核方式考查学 分2授课年级2012级专业班级12教育技术1班学生人数42总学时数36理论学时30实践学时6课程讲授30小组讨论0现场讲解0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 1、掌握教育技术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2、掌握教育技术研究的设计3、掌握教育

2、技术文献检索和资料收集的方法4、掌握教育技术实验研究方法5、掌握数据资料的统计分析6、7、掌握教育技术行动研究方法8、了解量的研究和质的研究的区别,在教育技术研究中如何做好量的研究和质的研究。9、了解研究论文撰写的基本方法教学重点1、教育技术研究的设计2、教育技术文献检索和资料收集的方法3、教育技术实验研究方法4、教育技术行动研究方法教学难点1、实验研究方法2、行动研究方法教材名称教育技术研究方法作者张一春出版社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年9月指定参考书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基础作者谢幼如、李克东出版社与出版时间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12月教育研究导论(第9版)作者威廉威尔斯马等著,

3、振国等译出版社与出版时间教育科学出版2010年湖南第一师范学院课程教案(章、专题首页)授课教师: 谭敬德 职称: 副教授 单位: 信息科学与工程系 课程名称: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章、专题:第一章 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概述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 1、了解科学研究的层次、类型和程序2、了解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体系3、了解教育技术学的研究任务4、了解教育技术研究方法的作用5、了解教育技术学研究的内容教学重点1、教育技术学研究的内容2、教育技术研究方法的作用教学难点教育技术学研究的内容教学内容与时间分配共2课时1课时1、了解科学研究的层次、类型和程序2、了解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体系3、了解教育技术学的研究任务1课

4、时4、了解教育技术研究方法的作用5、了解教育技术学研究的内容湖南第一师范学院课程教案(分页)授课教师: 谭敬德 职称: 副教授 单位: 信息科学与工程系 课程名称: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授 课 内 容第一章 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概述本章的内容结构: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概述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的作用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内容科学的研究方法及其特征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体系教育技术学的研究任务促进教育技术学科的形成与发展教育技术学科研究丰富教育技术学科内容推广运用教育技术成果教育技术学研究内容概述当前主要的教育技术学研究课题介绍科学研究方法的特征科学研究方法的程序揭示和发展科学事实探求科学规律建立和发展科学理论经验方

5、法理论方法系统科学方法第一节 科学的研究方法及其特征【方法】:人们通常把达到目的的途径、手段和工具等称为“方法”。【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为了深刻认识应用教育技术进行教育传播的过程和现象而采用的途径、手段和工具等。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是一门方法论学科,它是一门为进行理论研究和科学认识活动提供途径、手段和工具的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应用教育技术进行教育传播活动的基本理论、规律、办法和工具。一、研究方法是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1、构成学科的基本条件有:1)确定的研究对象;2)形成理论体系;3)具有能推进学科发展的研究方法。(这是本课程要学习的)2、【复习】教育技术定义(AECT 94 定义)教育技术是关于

6、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is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design, development, utilization, management, and evaluation of processes and resources for learning研究对象:学与教的过程和资源理论体系:学与教的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评价和管理研究方法:哲学方法,一般方法,专门方法研究基础:理论基础:学习与教学理论、传播理论、系统科学理论技术基础: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技术学的二、科学研究

7、方法的特征1程序化。科学的研究方法必须有一定的系统性,按照程序的步骤进行。2客观性。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建立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之上的,它十分重视科学事实的搜集,因此科学的研究方法具有客观性。3数量化。科学的研究方法不满足于对对事实的定性描述,而是十分注重收集具有数量特征的资料数据,并用数学的方法进行分析和处理。4现代技术手段的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能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成就进行资料的记录、呈现、分析和处理。如利用电影、电视、幻灯、多媒体、网络资源等技术作为实验刺激手段和资料记录手段;利用计算机进行资料的分析和处理,使科学研究更精确、更有效。三、科学研究方法的程序科学研究的程序化是使科学研究具有客观性、

8、克服片面性的重要保证。科学的研究程序分为四个不同的阶段。1准备阶段。即研究的规划、设计阶段,包括搜集信息,选择和确定课题,建立假设,选择研究对象,确定抽样方案,等等。2现象阶段。针对所要验证的假设,用科学的方法收集相关现象的资料。收集资料的主要方法有科学观察、科学调查、科学实验和测量等。3实体阶段。就是整理分析、加工所收集到的科学事实,采用适当的方法对资料进行简约化、分类化、系统化,并分析和确定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以求获得规律性的知识,从而达到验证假设的目的。进行资料分析的方法通常包括逻辑推理、统计描述、统计推论及系统化科学分析等。4本质阶段。根据所获得的规律性的认识,进一步推广其适用范围,获

9、得一个概括性的陈述,提出某些定理、定律、原则,建立科学的理论体系,并写出研究报告。第二节 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体系一般来说,研究方法可以划分为经验方法、理论方法、系统科学方法三类型。一、经验方法获得经验材料的方法就是经验方法,通常包括四个方面:1文献研究法。是指有关专业文摘、索引、工具书、光盘以及Internet教育信息资源等文献的检索办法以及鉴别文献真伪、发挥文献价值与创造性地利用文献的方法。文献研究的目的就是对所要解决的问题全面、历史的了解。有了这种了解,才能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把前人和当代的成果作为进一步前进的起点,不重复前人已经做过的工作,避免前人已经走过的弯路,把精力放在创造性的研究上。

10、2社会调查法。是指人们有目的、有意识地对社会现象进行考察,从中获得来自社会系统各要素和结构的直接资料的一种方法。根据调查目的、调查对象和调查内容的不同,社会调查法可分为访问调查、问卷调查、个案调查等多种方法。在教育技术学研究中,经常使用问卷调查法。3实地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自己的感觉器官或借助科学观察仪器,直接了解当前正在发生的、处于自然状态下的社会现象的方法。4实验研究法。是指实验者有目的、有意识地通过改变某些社会环境的实践活动来认识实验对象的本质及其规律的方法。其基本要素是实验者、实验对象和实验环境和手段。在教育技术实验研究中,实验环境就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与学活动的

11、特定社会条件;其实验手段就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刺激、干预、控制、检测实验对象的活动。二、理论方法科学研究中,理论研究方法能够为研究者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提供切实可行的、具体的思考方法与加工处理步骤。理论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数学方法。所谓数学方法,是指忽略研究对象的其他特性,用数学工具对研究对象进行一系列量化的处理,从而做出正确的说明和判断,得到以数字形式表述的成果。在教育技术学研究中,数学方法主要运用统计处理利模糊数学分析方法。2思维方法。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人们正确进行思维和准确表达思想的重要工具。在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科学思维办法包括归纳演绎、类比推理、抽象概括、思辨想象、分析

12、综合等,它对于一切科学研究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三、系统科学方法。系统科学方法包括系统论方法、控制论方法和信息论方法。这些新的方法,既可以作为经验方法,作为获得感性材料的方法来使用;也可以作为理论方法,作为分析感性材料并将其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方法来使用。四、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的层次和体系1、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的层次科学研究方法的层次哲学方法。运用哲学的原则解决具体的科学问题。一般研究法。 指对某类学科具体研究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分为三类:一类是经验方法,即调查、观察、实验等;第二类是理论方法,如科学抽象、数据处理、逻辑推理等;第三类是综合方法。专门研究法 这是指对专门问题所采用的特殊的研究方法,

13、在教育技术研究中有内容分析法、课堂信息分析法(S-P表分析法)和评价研究法等。2、科学研究方法体系图科学研究方法体系哲学方法一般方法专门研究法经验方法理论方法系统科学方法评价研究法信息内容分析法响应信息分析法1.文献研究2.社会调查3.实地观察4.实验研究1.系统论方法2.信息论方法3.控制论方法1.数学分析2.逻辑分析第三节 教育技术学的研究任务教育技术学的研究任务就是以应用教育技术进行教育传播研究活动的过程和资源为对象,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揭示科学事实,探索规律,建立系统理论,以期能对教育技术应用的资源和过程做出科学的解释、控制和预测。一、揭示和发现科学事实收集事实材料是科学研究最基本的工

14、作任务。因为,科学研究是一个从事实上升到理论的过程,这就需要收集、揭示事实材料并进行整理和加工,从中概括出它的规律,形成定律、定理和原理,在此基础上建立系统理论。二、探求科学规律科学研究就是要对事实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和分析,通过抽象思维、逻辑推理、数学方法和系统科学分析方法等去寻找能正确地或近似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的规律。三、建立和发展科学理论科学理论的建立是科学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科学理论是通过科学方法所获得的一套有组织的系统知识,其目的是为了对客观事物现象进行解析、控制和预测。在教育技术研究中,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建立科学理论的任务有以下几项。(1)形成一些科学的概念、定义和命题

15、例如,在教育技术领域中,对于媒体、教育传播、教育技术、电化教育等概念,均需给科学的定义。(2)做出基本关系的判断,形成原理、定理、定律、原则通过科学方法来搜集和分析事实,做出关系判断,并利用明确的概念来表述一些原理、定理、定律、原则等。(3)形成一个有层次的结构理论体系借助逻辑手段,建立由概念、判断所构成的联结体系,按照一定的关系建立一个有层次的结构理论体系。(4)进行科学的预测和控制利用教育技术科学的概念、判断所构成的链接提心,对教育传播过程中的某些事物、现象做出说明、解释和评价,并做出科学的预测和控制。教育技术学的研究任务可归纳如下:(课本P7。)科学研究方法(经验方法理论方法专门方法)研

16、究对象教育者媒体受教育者基本概念如:教育传播,教育技术,电化教育,媒体,基本原理如:1.经验层次2.信息传递3.过程控制4.系统功能基本规律与法则、原理如:1.媒体选择2.媒体设计3.媒体运用4.媒体管理应用系统如:1.课堂辅助教学2.远程教学3.程序教学4.微型教学理论基础(其他学科)学与教的理论,传播理论、系统科学理论第四节 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的作用科学研究方法是人们进行科学认识的主观手段,能够发挥科学认识的主体(即研究工作者)的主观能动性、正确反映客观事物规律的主观手段,是科学认识必不可少的有效工具。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在教育技术研究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促进教育技术学科的形成和发展教

17、育技术研究方法是教育技术学科领域存在和发展的直接决定因素之一。没有科学的研究方法,就无法揭示这种复杂教育传播现象的本质和规律,就只能停留在纯朴的了解、经验的积累、肤浅的认识水平上,教育技术学科就不能向前发展。二、规范教育技术学科研究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科学认识过程可分为实践基础上的感性认识阶段、理性认识阶段以及回归到实践的阶段。科学研究方法依据认识论的原理,把科学研究的过程分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三个基本的认识阶段,这些程序为科学研究工作者提供了合理的、规范的、优化的思考步骤和操作规则。在科学发展的现阶段,尤其是现代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人类步入了信息时代,“知识膨胀”、“信息爆炸”成为当

18、代科学研究中不可忽视的问题。要解决信息量大和个人时间少之间的矛盾,就必须通过规范化、最优化和科学研究程序,提高科学思维的效率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三、丰富教育技术学科内容科学的研究方法其自身的内容具有很大的综合性,其中科学方法中的综合方法,即系统论方法、信息论方法与控制论方法,其具体内容的运用都将移植和渗透到教育技术学科本身,使教育技术的学科内容渗进了综合性以及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的观点和方法,从而使教育技术学产生一系列新的概念、法则和方法,丰富了教育技术学科的内容。四、推广运用教育技术成果教育技术研究成果的意义在于,它不仅仅告诉了我们某些规律、真理,回答了某些疑难问题,提供了某些具体的知识,

19、扩大了人类的认识范围;同时,还在于它提供了新的思想、原则和方法。一项教育技术研究成果作为知识的意义是有限的,而且可能在短时期内,但是,一项教育技术研究成果所提供的新思想、新原则、新方法,其作用和意义则是深远的,它作为教育技术研究的主观手段,可以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导致一系列新的研究成果。第五节 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内容一、教育技术学研究内容概述根据AECT94定义,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该定义指明了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教育技术的五个研究范畴分别是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利评价。该定义不仅阐述了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畴,

20、而且揭示了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内容。1教学系统的设计研究教学系统设计是教育技术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传统的教学系统设计主要包括教学目标确定、教学策略设计和教学评价设计等三个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教学系统设计无论是理论框架方面、模式构建方面还是应用领域方面都有了新的发展。这些新的研究成果进一步丰富了教学系统设计的内容。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习环境的设计、学习活动的设计等越来越成为教学系统设计的研究热点。2学习资源的开发研究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学习资源具有信息处理数字化、信息呈现多媒体化、信息传输网络化等鲜明特点。各种新型的信息化学习资源不断涌现,如网络课件、专题学习网站、网络课程、案例库、试题

21、库等,还包括各种交互性强、功能完善的网络教学评台与管理支撑平台、智能化教学系统等。如何利用各种新兴技术,如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开发各种适合教学与学习需求的优质学习资源,是教育技术学研究的基础性内容。3学习资源的运用研究学习资源是否能有效地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改善学习效果,其关键环节在于学习资源的运用研究。在不同的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习资源的运用模式各不相同,其在教育教学中所发挥的作用也各不相同。探索信息化学习资源的不同运用模式,进而构建基于信息技术环境的新型教学模式,是当前教育技术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22、4教育技术的管理研究教育技术管理的目的是充分调动教育技术系统内外的一切积极因素,发挥系统的整体功能,保证教育技术被有效地运用,实现教育效果的最优化。因此,开展教育技术的管理研究对于提高教育技术应用水平、改进教与学的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教育技术管理研究的内容包括教育资源建设规范的制定、教育技术标准的制定、信息化教学管理模式的构建、计算机管理教学的研究等。5教育技术的评价研究随着教育技术的深入发展,绩效研究日益成为教育技术领域所关注的焦点。绩效研究属于教育技术评价研究的范畴,教育技术评价所包括的范围十分广泛。根据AECT94对教育技术的定义,教育技术的评价主要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评价。无论学习

23、过程的评价,还是学习资源的评价,评价标准的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评价方法的运用、评价工具的开发等均是教育技术评价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二、当前主要的教育技术学研究课题介绍(采取学生课外阅读,课内讨论的方式)学生思考的问题:(1) 教育技术学研究课题写作包括哪些主要内容?(2) 本书所提供的5个案例在写作方法上有何异同?(3) 如果自己选择一个教育技术学研究课题进行写作,你会从把几个方面考虑?案例1信息化进程中的教育技术发展研究(相对后面4个案例,本案例分析详细点)(1)立项背景和项目研究的意义立项背景:A网络与教育的结合,将彻底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理念、内容和方法,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

24、。B我国近年来对于教育技术在促进教育现代化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视。项目研究的意义:揭示信息技术对教育技术学科理论框架和实践体系的影响,推动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进而促进我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2)课题研究的目标和思路课题研究的目标:构建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育技术理论框架和实践体系,以促进教育现代化,推动教育的跨越式发展。课题研究的思路:通过对上述三个领域的需求分利,确定影响教育技术发展的主要因素,运用系统方法提出解决问题的理论与方法。(2)课题研究的内容A教育技术学科发展研究B教育技术事业发展研究C教育技术产业发展研究 (4)课题研究的价值理论研究成果将对教育技术学科在信息化环境下的确立和

25、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实践应用研究成果对于促进教育现代化有着重大的应用价值。(5)课题研究的方法小课题研究采用教学实验法、行动研究法、理论综合法、模式研究法、文献分析法、比较研究法、调研法等多种研究方法。(6)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A第一阶段:准备阶段(写明具体时间)B第二阶段:实施阶段(写明具体时间)C第三阶段:总结与结题阶段(写明具体时间) (7)预期成果(包括哪些内容?)撰写课题研究工作报告一份,学术报告一份。发表一批科研论文。撰写教材、翻译的著作。总结一批成功案例。制定一套国家教育技术标准。研制开发教学软件、资源库与资源体系。(8)课题的组织管理案例2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的教与学的理论

26、与实践研究(1)立项背景国际背景:国内背景:归纳及问题提出:(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2)研究目标 (3)研究内容A本课题的指导思想B本课题的界定(注意“如何界定,界定课题有何用处”)C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4)课题的组织与管理A总课题组B专项课题组和省级指导组C实验学校子课题组 (6)研究计划(注意是按时间顺序书写)案例3 学科“四结合”教学改革试验研究(1)立项背景(2)研究内容及目标研究内容研究目标(4)课题进展情况案例4网络教学的设计与评价研究(1)立项背景及意义A国内外的研究现状B课题研究的意义(2)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和内容A研究目标B研究内容网络教学设计理论体系的研究。基于网络环境

27、的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的研究。(3)课题的研究价值A创新点(注意创新点是如何写作的)B理论意义C应用价值 (4)课题研究人员及组织结构(注意是从哪些方面写作的) (5)课题研究计划A研究方法与步骤(本课题采用了哪些研究方法?)B关键技术C预期成果(预期成果包括哪些方面?)案例5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研究(1)立项背景(2)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A研究目标B研究内容 (3)课题研究人员及组织机构(4)课题研究的主要措施(本课题方案特色之处)作业1:科学研究方法的特征是什么?其基本程序如何? 2、教育技术学研究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3、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有哪些作用?研究实践:上网浏览当前教

28、育技术领域的几项研究课题,分析有关的研究内容与相关的研究方法。湖南第一师范学院课程教案(章、专题首页)授课教师: 谭敬德 职称: 副教授 单位: 信息科学与工程系 课程名称: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章、专题:第二章 教育技术研究设计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 1、掌握如何选择教育技术研究课题2、掌握如何确定课题的研究变量3、掌握如何确定课题的研究假设4、掌握如何抽取研究的样本5、掌握如何撰写教育技术研究方案教学重点1、如何选择教育技术研究课题2、如何确定课题的研究变量3、如何确定课题的研究假设4、掌握如何抽取研究的样本教学难点1、如何确定课题的研究变量2、如何撰写教育技术研究方案教学内容与时间分配共4课时1

29、、掌握如何选择教育技术研究课题 1课时2、掌握如何确定课题的研究变量 1课时3、掌握如何确定课题的研究假设4、掌握如何抽取研究的样本 1课时5、掌握如何撰写教育技术研究方案 1课时湖南第一师范学院课程教案(分页)授课教师: 谭敬德 职称: 副教授 单位: 信息科学与工程系 课程名称: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授 课 内 容第二章 教育技术研究的设计本章内容结构图教育技术的研究设计研究样本的抽取教育技术研究方案的撰写研究课题的选择研究变量的确定研究假设的建立抽样的基本概念常用的抽样方法研究方案的内容典型方案:区域性网络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方案典型方案:信息技术教学应用优质示范课程建设

30、课题方案研究课题的来源课题选择的原则假设的一般特征及其作用假设的陈述研究变量的类型教育技术研究中常见的变量类型教育技术研究的基本程序1、研究设计包括选定课题,确定变量、建立假设,选择研究对象、制订方案等基本环节。2、资料收集针对所要验证的假设,用科学的方法收集有关资料,包括有科学观察、科学调查、科学实验和测量等等。3、整理分析、加工所得资料用科学的方法对资料进行简约化、分类化、系统化,并分析确定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以求获得规律性的知识,从而达到验证假设的目的。4、形成结论,写出论文根据所获得的规律性的认识,获得一个概括性的陈述,提示某些定理、定律、原则,建立科学的理论体系,并写出研究报告。第一

31、节 研究课题的选择课题的定义:课题就是尚未解决的问题,但并非所有的问题都能成为研究的课题。一、教育技术研究课题的来源教育技术研究的课题来源于社会需要,来源于教育技术学科本身的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矛盾,来源于教育实践中所存在的问题等。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6种来源:(1) 直接来源于实践和社会需要;(2) 来源于实践经验向理论的转化;(3) 来源于理论向应用实践的转化;(4) 来源于科研本身的偶然发现;(5) 来源于科学理论自身的缺陷;(6) 来源于其他科学的启示与移植。二、课题选择的原则(1) 需要性原则:课题必须考虑社会实践的需要和教育技术学科自身发展的需要。需要性原则体现了研究的根本方向。这是课

32、题选择的一条首要的基本原则。实际需要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教育技术学科外部的由社会生产、经济、生活和其他方面产生的实际需要;二是教育技术学科内部的知识发展状况的实际需要。(2) 创造性原则:保证课题预期结果的独创性、突破性。创造性原则显示了科学研究的本质特征。根据这一原则,在选择课题时应当注意:对于基础理论研究课题,要考虑是否导致新发现、新观点,以及有所创新;对于应用研究课题的研究,要考虑是否有新的发现或出现革新成果。这就要求我们要到学科发展的前沿阵地去选题,要到原有理论和新的事实之间存在尖锐矛盾的地方去选题,要到学科空白区去选题,要到学科交叉的边缘地带去选题。(3) 科学性原则:课题必须具有科学

33、的客观事实根据和理论依据。科学性原则体现了科学研究的内在根据。这个原则包含有两层含义:其一,选题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南;其二,选题要以被科学实践反复证实的客观规律为基础。根据这一原则,当确定基础理论研究课题时,应以事实为根据。而确定应用研究课题时,必须要以科学的理论为根据。(4) 可能性原则:具备完成课题的主观和客观条件。可行性原则表示了科学研究的现实条件。根据这一原则,在选择科研课题时,一方面要从研究人员的知识结构、能力、心理品质、兴趣爱好及对课题的理解程度出发;另一方面要注意从现实已具备的客观条件出发,诸如资料、设备、经费、时间等,注意扬长避短,创造条件,充分发挥主观

34、能动性,发挥自己的优势。第二节 研究变量的确定一、研究变量的类型变量:就是在研究过程中,需要进行操纵、控制和测量的诸因素。有三种变量:(1)自变量;(2)因变量;(3)干扰变量1、自变量(X)自变量就是由研究者安排的,人为操纵控制,作有计划变化的诸因素。对于自变量必须设计有效操纵方法。它通常具有如下特征:(1)它的变化会导致研究对象发生反应。(2)它的变化能够被研究者所操纵控制。(3)它的变化是受计划安排,系统性变化的。例如,我们研究对同一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应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将会产生怎样的教学效果时,各类不同的教学方法就是其自变量。通常把自变量的一系列变化值称为自变数。2、因变量(Y)因变量(

35、又称应变量或依变量)是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是研究者打算观测的变化因素。对于因变量,必须可测量并要进行测量。它具有如下的特征:(1)它必须是跟随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因素,或对自变量作出响应的。(2)它是根据需要,有待观测的因素。(3)它是能够以某种反应参数来表征的可测量因素。对于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反应参数,通常称为因变数。3、干扰变量干扰变量是指除了研究者操纵的自变量外,另外一些引起对象因变量变化的其他影响因素,它会使研究者无法作出正确判断与解释的干扰因素。对于干扰变量必须加以排除或控制。例如,有些被试者的主观态度、习惯、动机、准备状态、目标定势,或对被试者的诱发启示以及研究者本身的

36、倾向性、指示语,与实验无关的某些动作、表情、口气、环境等足以影响测试结果因素。在研究设计中,要全面考虑各种变量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要考虑如何有意改变自变量,如何观察记录因变量,如何控制干扰变量,以使得研究能够达到预期的目的。二、教育技术研究中常见的变量类型1自变量的类型在教育技术学研究中,媒体的特性、对媒体的操作行为、研究对象个体的状态、团体的状念以及教学环境状态都可以作为自变量,可以受研究者操纵控制,人为地做某些安排变化。(1)媒体刺激条件。媒体可通过不同的形态作为刺激条件,每一种形态都可以考虑作为一种自变量。(2)教师对媒体的操作行为。例如,媒体的组合方式、媒体的呈现时机、媒体的呈现方式等(

37、3)研究对象的个体特征。例如,对象的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职业、职务、居住地等。(4)研究对象的团体特征。例如,学校的性质(城市或农村中小学校、重点或非重点学校等)、班级集体的素质、人际关系、组织形式等。(5)教学环境状态。例如,教学时间、教学地点、教学设施条件、教学实验设备等。上述所列举的诸多因素均可作为教育技术学研究的自变量。对于每一项自变量,都应包含一系列可以被控制变化的自变数,这些自变数的产生,既可以人为地分组、安排,也可以通过人为的设计、选择、制作而构成。2.因变量的类型在教育技术学研究中,研究对象对于某种刺激因素所作出的即时行为反应、持续累积的行为反应以及态度倾向等均可作为因变量

38、,都可以通过某种方法加以观察和测量。在教育技术学研究中,较常见的因变量有如下几种。(1)即时行为反应。这是指研究对象个体(学生)在媒体面前的即时行为反应。例如,语言行为反应、非语言行为反应(如动作、表情)、特殊语言行为反应等。(2)个体状态变化。这是指研究对象个体(学生)受刺激后,持续累积的状态变化。例如,知识的增长、能力的提高、心理的变化等等。(3)群体状态变化。这是指受媒体作用后,研究对象群体的状态变化。例如,教学规模的变化、教学质量的变化、教学效率的变化、态度倾向的变化等。(4)态度倾向等级。例如,教学规模的变化、教学质量的变这是指研究对象的评价性态度、情感性态度、行动倾向性态度、观念性

39、态度等的变化,通常用态度倾向等级描述。(5)学习行为变化。这是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学生对参与学习的需求性(迫切性)、学生学习的参与程度等学习行为的变化。对于上述各项因变量,均应以某一种反应参数来衡量其变化程度。例如,如果把知识增长作为因变量,可以用考试成绩作为测量参数,以确定因变量的变化情况。又如,如果以研究对象对于某项事物的评价性态度作为因变量,可以用评价等级这种参数作为确定因变量变化的参数。例如,研究者对某一事物的评价,可以用“很好”、“好”、“一般”、“不好”、“很不好”来区分。第三节 研究假设的建立假设是对选题提出的问题做假想性的回答,根据这种回答建立有关变量关系的陈述。一、假

40、设的一般特征及其作用建立假设是研究工作者最重要的思维方法,也是研究工作中十分重要的智力活动手段。假设是以已有的事实材料和科学原理为依据,对未知事实(包括现象间的规律性联系、事物的存往或原因、未来事件的出现)所做的假定的解释。科学的假设,具有如下以下显著特点。1假设具有推测的性质任何假设都是对于外界现象的猜测,尚未达到确切可靠的认识,因而有待通过科学实验进步检验或证实。2假设具有事实和科学知识的基础科学的假设,是以真实的事实材料为基础的,科学的假设与臆说是根本不同的。3假设是人们认识并接近客观真理的方式虽然假设对于未知事实的解释是否把握了客观真理还尚属疑问,但是假设是对于客观事物有根据的推测。从

41、发展的眼光来看,对假设的不断修正、补充和更新,会更多地、更正确地反映客观现实的某些方面。二、假设的陈述假设,是对选题提出的问题所做的假想性的回答,并根据这种回答建立有关变量关系的陈述。它有待于通过检验去验证。1假设的基本成分要表述一项研究假设,通常要包括三个基本成分。(1)研究课题的限制性条件。它可以包括研究个体对象的特征参数,或研究群体对象的特征参数,或研究环境的状态参数。(2)研究的自变量。即在研究过程中,研究者打算加以操纵控制的,并作有计划变化的诸因素,它可以是刺激研究对象的输入因素,也可以是研究对象的结构因素。(3)研究的因变量。即在研究过程中,研究者打算观测、了解的有关研究对象如何对

42、自变量做出响应变化的诸因素,它是研究对象的响应输出因素。2假设的表述方式假设的表述方式通常有以下几种。(1)存在式表述(又称描述型假设)存在式表述的形式是“在条件C下,A具有性质B。例如,对于网络教学软件,清晰的导航设计具有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内容结构的作用。在这项假设中,有条件因素:网络教学软件;自变量:网络教学软件中的导航设计;因变量:学生掌握知识内容的结构。(2)条件式表述条件式表述的形式是“在条件C下,如果有A,则有B。”例如,对于小学某年级的学生,在英语课的教学中,如果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情境教学,能增强对单词的记忆和理解,使长期记忆效果(6个月后)达到标准以上。件这项假发中,有条件因素:

43、学生年龄+学科科目;自变量:多媒体情境教学;因变量:对单词的记忆和理解程度。(3)差异式表述差异式表述的形式是“在条件C下,A和B之间存在差异。”差异可表示为AB或AB。例如,对于多媒体教学软件“桂林山水”的学习,城市和农村中学学生对“能帮助理解知识”作用的认识程度存在差异。在这项假设中,有条件因素:对多媒体教学软件“桂林山水”的学习;自变量:学校类型(城市和农村中学);因变量:对“能帮助理解知识”作用的认知程度。(4)函数式表述函数式表述的形式是“在条件C下,随着A的改变,B将做方式的变化。”例如,小学生在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进行学习时,随着学习时间的增加,学生的注意力保持率将逐渐下降。在这项

44、假设中,有条件因素:小学生使用多媒体教学软件进行学习;自变量:使用软件进行学习的时间;因变量:学生观看时的注意力保持率。第四节 研究样本的抽取一、抽样的基本概念抽样,就是从总体中抽取样本的过程。抽样的目的和作用在于科学地挑选总体的部分作为总体的代表,以便通过对这一局部的研究,取得能说明总体的、是够科靠的资料,准确地推断总体情况,从而认识总体的特征或规律性。抽取的样本对于总体而言必须具有代表性。教育技术研究的对象包括人(教师、学生、政府工作人员、教育信息企业人员等)、物(各类硬件、软件、文献资料、文字教材、图片等)和单位(学校、班级、教育技术机构、教育技术企业等),当研究对象是一个范围极为广泛的

45、总体时,为了能大幅度降低研究的费用提高效率,可以从一个大的总体中抽取部分单位作为研究的样本,再从样本的情况来推断总体的情况。二、常用的抽样方法包括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概率抽样包括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等距抽样)、分层抽样(类型抽样)和整群抽样等方法。1简单随机抽样若总体中的每个个体被抽取的机会是均等的(即抽样的随机性),且在抽样取走一个个体之后,总体内的成分不变(即抽样的独立性),这种抽样方式称为简单随机抽样。简单随机抽样一般采三种方法:(1)抽签法、(2)查表法、(3)计算机造数法【略讲】2系统抽样(等距抽样)系统抽样方法实际上是等间隔法的机械抽样。它把总体中的所有个体按照一定顺序编号,

46、然后依固定间隔取样,间隔的大小视所需样本容量与总体中个体数目的比率而定,起始数字必须是随机决定的。等距抽样又分为直线等距抽样、对称等距抽样和循环等距抽样三种。等距抽样时,当总体按一定顺序排定后,第一个样本一经确定,其他样本也随之确定。等距抽样的间距确定之后,选择起点时应尽量避开总体可能存在的周期的点。系统抽样的具体方法如下。(1)设总体共有N个单位,现需要从中抽出n个单位作为样本。先将总体的N单位按照与总体特征标志无关的标志进行排队。(2)确定取样间隔,将N划分为几个单位相等的部分,每部分的间隔为(3)决定起点,抽样起点的选定有多种方式,通常是在第一部分顺序为l,2,3,i,的K个单位中随机选

47、取一个单位i作为抽样的起点。当总体单位N为奇数时,也可按k=(k+1)/2计算出R值,就按某一部分的第R个单位作为抽样起点。当总体单位N为偶数时,则按K=(K+2)/2计算出起点的位置。(4)在第一部分中,随机以i为起点抽出第一个样本后,继续在第i部分中抽出第i+K单位为样本;依此类推,在第n部分则抽取第i+(n-1)K单位为样本。若以R为起点,同理顺序抽取第R+K直到R+(n-1)K单位为样本。这样一共抽出了n个单位组成样本,而且每个样本的间隔都是K。【例题】现有180名学生,要利用系统抽样法从中抽取15名学生作为研究样本,如何采用等距抽样法抽取?先将学生按照与学生学习成绩无关的标志编号,假

48、设按学生座位顺序把学生编为ll80 号,然后按下述步骤抽取:A确定间距。B决定起点R=(K+2)/2=(12+2)/2=7,即决定以第一部分的第7号单位作为第1个样本。第2个样本为7+12=19号单位;依此类推,所抽出的15个样本为(7),(19),(31),(43),(55),(67),(79),(91),(103),(1l5),(127),(139),(151),(163), (175)。3分层抽样(类型抽样)分层抽样是先把总体按照一定标志分成不同的类型或层次,然后从不同的类型中随机抽取若干单位组成样本。分层抽样在各层中所抽取的样本也可看成是总样本数在各层的分摊。(1)分层抽样的种类等比例

49、抽样。即各层所抽样本数占各层总体单位数的比例相等。按各层的离散情况分配样本。若某层的离散程度大,则该层多分摊一些样本。最优分配。既考虑各层单位数的多少,又考虑各层的离散情况。由于同质性总体比异质性总体的抽样误差小,因此分层抽样的方法在更大程度下可以得到有代表性的样本,同时还可以减少抽样误差。但这种方法的分层标准不易掌握,手续比较繁琐。(2)分层抽样的具体方法设总体由N个单位组成,现在需要抽取一组容量为n的样本,其步骤如下。把总体按主要标志划分为R纽,使N=N1+N2+NR然后从各组的Ni中,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ni个单位构成样本,使得n=n1+n2+nR由于分层是按主要指标分组的,各组的单

50、位数不同,而分层抽样通常是按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的比例来抽出样本的,单位数多就应该多取样,单位数少则少取样,并要保证所以,各组的样本数应为【例题】某年级学生共l80人,分为4个班,其中甲班N1=40人,乙班N2=50人,丙班N3=45人,丁班N4=45人,现要抽取20%作为样本,则按照分层抽样法,如何从每班中抽取的样本单位数?(a)确定样本单位数n=N20%=18020%=36人(b)每班的样本单位数分别为则样本的容量为n=nl+n2+n3+n4=8+10+9+9=364. 整群抽样整群抽样是先将各单位划分为若干群(组),然后以群为单位从中随机抽取一些群作为研究样本。整群抽样在小范围内并无实

51、际意义,其抽样误差大,对总体的代表性差。在不能实现概率抽样的情况下,可采用非概率抽样法。【略讲】非概率抽样法包括:(1)有目的有判断的抽样、(2)随意抽样法、(3)定额抽样法第五节 教育技术研究方案的撰写一、研究方案的内容研究方案就是针对要进行研究的范围提出问题,并拟定解决办法,及为解决问题而需要的人员、预算和日程的一种研究计划书。研究方案所制定的内容包括:1研究问题(1)问题综述。(2)本研究的重要性。(3)列出所要进行检验的假说或要解答的特殊问题。2研究目的列出本研究要达到的目的和具体的目标。3其他有关研究的概述(1)引述前人的相关研究(最好列举5人以上的研究)。(2)讨论本研究与他人的研

52、究之间的关系。(3)指出本研究与他人的研究的不同之处。4研究步骤(1)总体来源,样本数目,抽样设计;若采用实验法,要说明实验组、控制组的构成。(2)资料搜集途径,资料的类型,搜集的方法;若采用问卷调查,要说明调查的地点。(3)实验设计、模式和采用这种方法的理由。(4)资料分析,其数学方法的选择及其他分析方法的使用。(5)预期结果。5研究的日程进度研究日程进度表通常采用图示的形式表示。6研究人员把从事研究的主持人及有关成员的姓名、学历列举出来。7.研究设备与器材把从事研究所需要的设备和器材列出来,如录像机、数码相机、电子计算机、互联网络等,以备使用。8.研究期限本研究所需要的时间共月,始于20年

53、月,止于20年月。9.其他事项(1)本研究的经费来源是否有其他机构资助。(2)本研究方案是否曾送到其他部门审议。(3)本研究是否是前人研究的延长计划等。二、典型的教育技术研究方案之一:区域性网络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方案特别注意研究假设与变量是如何陈述和确定的。1、课题提出2研究意义与价值3研究目标与内容4研究思路(1)区域所属的教育局统筹、领导,专业研究机构具体指导、组织实施 (2)依据新课程标准,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建设区域性网络优质教育资源应用平台 (3)基于应用研究,构建多种基于网上资源的教学模式5研究假设与变量(1)研究假设根据新课程标准,在现代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的指

54、导下,通过建设区域性网络优质教育资源应用平台,形成区域性网络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机制和途径,构建区域性网络优质教育资源的应用模式和策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整体素质,加强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水平。(2)研究变量自变量:区域性网络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其前提是区域性网络优质教育资源和应用平台的建设。因变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专业能力(包括教学能力、科研能力、信息素养等)、学校教学质量以及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水平。通过测验、问卷调查、评价量表、访谈、反思日志等评价手段来测量验证。干扰变量:教师、社会、网络教育资源质量诸因素的影响。可以考虑组织教师参

55、加各种信息技术操作及应用的培训活动,培养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激发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改革教学的主动意识。同时可以考虑制定一系列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保证网络教育资源的良好质量,有效实现共建共享的目的。6研究方法与步骤(1)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行动研究、质的研究和评价研究等方法。(2)研究步骤7. 预期研究成果(1)研究论文或论文集、(2)敦育资源和平台三、典型的教育技术研究方案之二:信息技术教学应用优质示范课程建设课题方案特别注意研究假设与变量是如何陈述和确定的。一、信息技术教学应用优质示范课程的建设背景1.信息时代教育教学的需要(2)精品课程建设的需要二、研究目标与内容1研究目标2研究内容三、

56、研究假设与变量1研究假设通过开展信息技术教学应用优质示范课程的建设,探索构建一整套适应地方经济和信息化发展的现代高等教育教学模式,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开展课堂教学和科学研究的能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开展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信息素养。2研究变量(1)自变量:信息技术教学应用优质示范课程的建设。其前提是网络优质课程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2)因变量: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开展课堂教学和科学研究的能力、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开展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能力、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信息素养。通过测验、问卷调查、评价量表、访谈、反思日志等评价手段来测量验证。(3

57、)干扰变量:教师、社会、网络教学资源质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可以考虑组织教师参加各种信息技术操作及应用的培训活动,培养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激发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改革教学的主动意识。同时,可以考虑制定一系列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保证网络教学资源的质量,有效地实现共建共享的目标。四、研究方法与步骤1研究方法。本研究综合采用行动研究和评价研究等方法。2研究步骤五、信息技术教学应用优质示范课程的建设措施1制定规范标准2开展教师培训3组织观摩交流六、预期成效与标志性成果1预期成效(1)教师队伍建设、(2)学生学习效果、(3)课程达标情况、(4)社会影响。2标志性成果作业:、 课题选择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58、研究变量有哪几种?他们分别有何特征?、 什么是研究假设?研究假设的表述方式有几种?、 什么是抽样?常用的抽样方法有哪些?研究实践: 仔细阅读课本上第二章的研究设计案例,并以这些案例为蓝本,选择一个与教育技术研究有关的课题,撰写一份研究方案。要求包括课题名称、变量分析、假设陈述、样本说明、研究目标与内容,研究方案与步骤等。湖南第一师范学院课程教案(章、专题首页)授课教师: 谭敬德 职称: 副教授 单位: 信息科学与工程系 课程名称: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章、专题:第三章 数据资料的收集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 1、了解数据资料收集的常用方法和工具2、掌握Internet文献检索的方法3、掌握问卷设计和问卷

59、调查4、掌握结构化观察教学重点1、问卷调查2、结构化观察教学难点1、问卷与量表的设计2、结构化观察表格设计教学内容与时间分配共3课时1、文献检索 1课时2、问卷调查 1课时3、结构化观察 1课时32湖南第一师范学院课程教案(分页)授课教师: 谭敬德 职称: 副教授 单位: 信息科学与工程系 课程名称: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授 课 内 容第四章 数据资料的收集内容结构图数据资料的收集文献检索问卷调查结构化观察问卷调查研究案例:教师的信息化专业发展的现状与问题结构化观察概述结构化观察表格的设计结构化观察的实施与结构分析文献检索概述常用的文献检索工具问卷与量表的设计调查的实施基于Internet的文献检索问卷调查概述第一节 文献检索一、 文献检索概述文献是指记录知识或信息的物质载体,主要是用文字、图形、代码、符号、音频、视频等方式和技术手段记载在一定载体上,具有一定价值的文字资料、图书资料、音像资料与电子资料等。教育技术文献是记载教育技术学知识的载体,它包括对人类的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知识,汇集了大量的教育案例、数据、课件、理论方法和假设等,记载了应用先进的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