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浙教版六年级语文春季学期古诗阅读课后专项练习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60726333 上传时间:2022-03-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2年浙教版六年级语文春季学期古诗阅读课后专项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2年浙教版六年级语文春季学期古诗阅读课后专项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2年浙教版六年级语文春季学期古诗阅读课后专项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2022年浙教版六年级语文春季学期古诗阅读课后专项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浙教版六年级语文春季学期古诗阅读课后专项练习(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22年浙教版六年级语文春季学期古诗阅读课后专项练习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1作者在这首诗中塑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_2诗歌中以动衬静、声色相间的句子是:_对其中的动静和声色略作_3尾联中王孙指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4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两句表达了诗人隐居的闲适和对山水田园的喜爱之情。B.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是写人,传达出诗人喜爱这里的自然生活中人的美。C.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两句之所以有名,只是因为用了照

2、流两个动词。D.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是诗人留恋此处景美、人美、留恋隐居生活的心声。E.这首诗以空山为背景,写出了清幽静美的意境。是一幅色彩冲淡的山水画,具有鲜明的画面感。F.竹喧归浣女写浣纱女子归来路过竹林传出欢声笑语。2. 阅读宋词,完成练习。浣溪沙宋苏轼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_。谁道人生无再少?_!_。1补充词句。2词的序点出了词人所观所感的地点是_,其中的主要景物是_,景物的最大特点是_。这个序为词中的“_”这一句作了铺垫。3词的上阕描绘了_、_、_三个画面。请你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把这些画面连贯地表述出来。_4词中表现词人老当益壮,自强不

3、息的一句是:_。3. 阅读理解。田园乐唐王维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注释宿雨:夜雨,头天晚上的雨。朝烟:指清晨的雾气。家童:童仆。山客:隐居山庄的人,这里指诗人自己。犹眠:还在睡眠。1“朝”在诗中的读音为:_。2本诗描写的季节是_,我是从“_、柳绿 、_”这些词语中知道的。3诗的三、四句描绘了一种_、_、_的生活。“ 莺啼 ”二字在诗中起到了_的作用。4先解释字的意思,再解释诗句的意思。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啼:_ 犹:_诗句意思:_4. 诗歌鉴赏。菊郑谷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注)瓦松:一种寄生在高大建筑物瓦檐处

4、的植物,能开花吐叶,但“高不及尺,下才如寸”,没有什么用处。1这首诗用“露湿秋香满池岸”来描写菊花在秋天早晨开放的景象,请发挥想象,把该诗句中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_2菊花生长在沼泽低洼之地瓦松则长高大建筑之上。作者却说“由来不羡瓦松高”,是用_(填手法),其目的是_。5. 课内练习。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1这首诗是_代_写的。2诗题中“书”的意思是_。这首诗写了_的情境。3诗中“白雨跳珠”采用了_修辞手法,写出了雨的_特点。4“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这句诗的意思是_6. 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练习。忆秦娥娄山关西风烈,

5、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注释)娄山关:遵义市之北,四川与贵州交通要道上的重要关口。烈:猛烈,强劲。长空辽阔的天空。碎:细碎。咽:声音因阻塞而低沉。漫道:莫道。迈步:跨步、大踏步。从头越:从头再开始。1这首词的上阕描写了_、雁群、_、_、_等景物,衬托出一种_的气氛。读着读着,我不禁想象出这样一幅画面:_2反复诵读“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红军战士_精神。3“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是说青山起伏,宛如_;夕阳鲜红,艳若_。我也能运用这样的方法描写景物,比如残月如_、绿草如_等。4诵读全词,我感

6、受到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是( )。A.喜悦B.壮烈C.悲凉D.哀怨7. 阅读诗文,完成练习。(甲)七步诗曹植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乙)反七步诗郭沫若煮豆燃豆萁,豆熟萁成灰。熟者席上珍,灰作田中肥。不为同根生,缘何甘自毁?(注释)曹植:三国魏诗人,曹操之子,曹丕之弟。持:用来。羹:用肉或者菜做成的糊状食物。漉:过滤。菽:豆。萁:豆类植物脱粒后剩下的茎。釜:锅。郭沫若:中国现代诗人、学者、文学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1(甲)诗中,曹植巧妙运用比喻,用“豆”比喻曹植,用“萁”比喻_。“同根生”指_,“相煎”指_。(乙)诗中的“豆”成了“_”,“萁”成

7、了“_”。2(甲)诗最后两句的意思是:_3(乙)诗最后两句的意思是:_4(甲)(乙)两诗的写作角度不同,曹植写(甲)诗是希望_;郭沫若写(乙)诗是歌颂_。8. 古诗阅读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_,_。_,_。1默写古诗。2本诗描绘了望湖楼的_。如果将这首诗的内容画成一幅画,你给这幅画起的名字是_。3本诗把乌云比作_,用_形容雨点,写出了暴雨来临时的景色。4诗人通过写云翻、_、_、_这些自然最象,表达了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之情。9. 诗词阅读。清平乐春归何处宋黄庭坚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1根据这首词的内容,作者

8、写的应是_时节,表现了强烈的_之情。2阅读这首词,根据要求完成赏析。词的上片,一个“_”字直接道出了作者的设想:有人知道春的去处,唤回与自己同住。词的下片,通过黄鹂“_”,写出了春天已过,初夏已来。整首词表达了词人对春天的_之情。3这首词运用的最明显的修辞手法是什么?试分析这种手法使用的妙处。_4这首词的下片充满了奇妙的想象和美丽悠长的情味,请对此进行阐述。_10.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1游园不值是一首赞美_的诗,作者游园看花进不了门,本来是一件扫兴的事情,但他从“_”想象出“_”,感受到春天的生机勃发,心情由_转为_。2

9、对“应怜屐齿印苍苔”的正确理解是( )A.也许是园主可怜他爱惜的青苔,怕我的木屐把它踩坏。B.也许园主担心我的木屐踩坏他那爱惜的青苔。3读后两句诗,你想象到的情景是:_。4这首诗的后两句说明任何新生事物都是无法阻挡的。下面也能反映此哲理的诗句是( )A.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B.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C.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D.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11. 课内阅读。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1这首诗的作者是_朝诗人_。“吟”是_的意思。2用“/”表示朗读中的停顿,这首诗的朗读停顿不正确的是()A.千锤/万凿

10、/出深/山。B.烈火/焚烧/若/等闲。C.粉骨/碎身/浑/不怕。D.要留/清白/在/人间。3诗的前两句看似写石灰的烧炼,其实象征着_;第三、四两句描写了_的精神,表达了诗人_的决心。4这首诗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物”是_,“志”是_。5作者仅仅是写石灰吗?他为什么要写这首诗呢?_12.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1本词的作者是_,_(朝代)词人。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1)明月别枝惊鹊_(2)路转溪桥忽见_3对本词内容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西江

11、月是辛弃疾中年在江西闲居期间,夜行经过黄沙道,看到月夜乡村景色时写下的一首小令。B.词人描摹了一幅江南山村初秋月夜图。C.上阕中,夜间的“鸣蝉”反而更衬托出乡村的幽静。D.下阕中的“星”“雨”,与上阕中恬淡清幽的氛围相得益彰。13. 古诗赏析。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注释钱塘湖:即杭州西湖。水面初平:湖水才同堤岸齐平,即春水初涨。云脚低: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所以说“云脚低”。早莺:初春时早来的黄鹂。争暖树:争着飞到向阳的树枝上去。新燕:刚

12、从南方飞回来的燕子。乱花:纷繁的花。迷人眼:使人眼花缭乱。浅草:浅浅的青草。行不足: 百游不厌。足,满足。白沙堤:即今白堤,又称沙堤、断桥堤,在西湖东畔,唐朝以前已有。白居易在任杭州刺史时所筑白堤在钱塘门外,是另一条。(1)点明诗人游览的地点的诗句是。(2)诗中最能突出诗人感情的一个词语是。(3)“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中的两个动词是、。(4)“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运用的修辞手法有( )(多选)A.比喻 B.拟人 C.对偶 D.夸张 E.反问(5)从诗中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写的是初春景象?(写两个以上)_14.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春夜喜雨唐杜甫_,当春乃发生。_,_。_,江船火独明。_,_。1将诗句补充完整。2春夜喜雨的作者是_代诗人_。3你认为颔联中哪个字用得好?为什么?_。4这首诗写的是_,前两句点明_的季节,后六句集中写_(白天 下雨夜雨),诗中没有一个“喜”字,却体现出诗人的_之情。5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春雨的_、_的思想感情。6 / 6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