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感工作流程图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60703236 上传时间:2022-03-09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28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院感工作流程图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院感工作流程图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院感工作流程图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资源描述:

《院感工作流程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院感工作流程图(2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流程类 别 YGGZLC 修订日期:2017年9月8日工作计划质量监督考核评估执行措施结构反馈持续改进依据医院感染管理相关政策、制度、质量标准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参与耐药菌监测参与抗生素使用监测感染病例监测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环境卫生学监测制定制度、操作流程协助感染流行病学调查职业防护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院感染漏报率医院感染发生率参与抗菌药物管理参与耐药菌感控管理建筑布局流程重点部门感控管理消毒隔离医疗废物管理院感知识培训院感科研工作院感科主管副院长院感病例报告卡传递流程类 别 YGGZLC 修订日期:2017年9月8日首诊医生诊断患者为院感病例时立即填写院感病例报告卡并登记在

2、院感病例登记簿报告卡,首诊医生将院感病例报告卡立即送交院感科院感科管理员收到各科室的院感病例报告卡后,认真审核报卡质量院感科管理员核实无误后,登记报告卡在院感病例登记簿上每季度汇总分析医院感染散发病例监测流程类 别 YGGZLC 修订日期:2017年9月8日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前瞻性监测 目标性监测 回顾性监测专职人员分区管理,常规巡视各管区,监测住院病例的情况根据工作需要对重点环节、重点部位、易感因素进行监测定期进入病案室,对全院的出院病例进行监测 医院感染诊断 疑似 否 是找主管医生循证,进行确诊。出院病例进入漏报病例监测流程住院病例填写医院感染病例登记表 24小时内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24

3、小时内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医院感染暴发病例监测流程类 别 YGGZLC 修订日期:2017年9月8日进入散发病例监测程序医院感染病例监测人员针对可疑的暴发原因,提出初步整改意见,严密监控医院感染有无续发病例排除暴发流行临床医生发现可疑医院感染暴发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初步分析判断联系医务部进行专家会诊,完善检查,确定诊断确定医院感染 否 疑 似进入突发感染事件监测流程医院感染实验室人员根据假设,对可疑物品进行采样医院感染专职人员进入临床,进行循证确定爆发原因,提出整改措施评价整改措施是否有效,同时按时上报主管院长、质控中心和卫生行政部门,填写相关报表对提出的医院感染暴发原因的假设进行验证,探讨暴发原

4、因,评价初步的整改措施是否有效重大暴发流行事件医院感染督察人员对医院感染管理情况进行检查一般性暴发流行对暴发的原因提出假设 医院感染漏报病例监测流程类 别 YGGZLC 修订日期:2017年9月8日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感染管理小组提出整改意见院感科对整改进行评价,并纳入考核中查找漏报原因,完善医院感染管理控制措施确定漏报回顾性监测中发现的未上报的医院感染病例通知所在病区的医院感染监控员日常病例监测过程中发现超过规定时间未上报的医院感染病例告知主管医生,完善相关报表多重耐药菌病例报告流程类 别 YGGZLC 修订日期:2017年9月8日临床科室 报告 根据临床表现和检验结果做出判断和处理开具隔离

5、医嘱 社区感染医院感染检验科发现多重耐药菌 通知 主管医师24小时内: 主管医师24小时内: 1、电话上报 1、电话上报 2、填写多重耐药菌 2、填写多重耐药菌 相关医务人员执行隔离措施医务科护理部院感科感染病例报告卡 感染病例报告卡 3、填写多重耐药菌 3、填写多重耐药菌 监督落实 感染病人管理登记 感染病人管理登记表 表4、填写医院感染病 例登记表5、填写医院感染病感染 院 感 科 回访、调查、指导多重耐药菌监测处置流程类 别 YGGZLC 修订日期:2017年9月8日细菌阳性多重耐药菌病原学送检病人(感染性疾病)检验科出具检验报告单并标注细菌培养细菌阴性检验科微生物室非多重耐药菌解除隔离

6、措施病人标本复查3次阴性实施接触隔离措施临床科室普通病人诊治感染管理科指导、监督、检查填写多重耐药菌监测报告、处置表多重耐药菌(MDRO)医院感染控制流程类 别 YGGZLC 修订日期:2017年9月8日病人入院送检感染或疑似感染病人标本微生物室细菌培养无菌生长有菌生长报告单标注提示后通知科室药敏试验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医院感染管理科与医务科到病人所在科室现督导检查科室主任通知全科医生护士长通知全科护士实施单间隔离或同种病原同室隔离(无条件时实施床旁隔离措施)接触病人后:离开病人床旁或房间时,必须把防护用品如手套、隔离衣等脱下,按规定处理医疗废物,认真进行手卫生接触病人中:诊疗器械专用(如体温计

7、、血压计等),需共用的设备作好用后消毒隔离病房限制探视人员和控制人员流动病人床边及病历夹内面黏贴接触隔离标识周围物品、环境和医疗器械(床头柜、门把手等)须每天清洁消毒解除床旁隔离终末消毒病房和病人所用医疗器具医 护 院 务 理 感 科 部 科 督导检查医务人员病房接触病人前:手卫生、手套、必要时加穿隔离衣病人三次标本送检阴性(间隔24h/次)其他耐药YAOMDRO1、MORD监测目标包括:MRSA、VRE、ESBLS、MORAB、PDRAB及耐碳青霉烯的铜绿假单胞菌、肠杆菌科;2、不能专用的物品如轮椅,在每次使用后清洁消毒;3、该病人如去去他部门检查,应有工作人员陪同,并向接收方说明须使用接触

8、传播预防措施,用后的器械设备需清洁消毒。 附件2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处置流程类 别 YGGZLC 修订日期:2017年9月8日锐器伤立刻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伤口周围使血液流出皮肤暴露、粘膜暴露包括痰液、尿液、呕吐物、血液相关制品等在流动水下冲洗伤口、消毒伤口(0.5%碘伏,或75%酒精)用流动水或0.9%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报告:科室负责人、院感科(24小时内)填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登记审批表明确医患双方的抗原和抗体情况Anti-HIV、HBsAg、Antr-HBs、Anti-HBc、Anti-HCV、AntiTP 、RPR病人HIV(+)病人HBsAg(+)或Anti-HBc(+)病人Anti-H

9、CV(+)病人AntiTP(+)报告疾控中心疾控专家指导预防治疗措施医务人员HBsAg(+)或Anti-HBs(+)医务人员HBsAg(-)Anti-HBs(-)未注射疫苗医务人员HBsAg(-)Anti-HBs(-)正接受疫苗但未产生抗体医务人员HBsAg(-)Anti-HBs(-)已注射疫苗但未产生抗体医务人员Anti-HCV(+)未注射疫苗医务人员Anti-HCV(-)医务人员青霉素预防注射(120万U/次,肌注,1次/周,连续3周)不需注射疫苗或HBIG24小时内注射HBIG并一周后注射HBV疫苗24小时内注射HBIG并补一针疫苗24小时内注射HBIG并继续完成疫苗注射继续追踪肝功能G

10、OP、GPT暴露后3、6、9、12个月定期追踪GOT、GPT、Anti-HCV暴露后3个月追踪AntiTP、RPR暴露后6、12个月追踪HBsAg、Anti-HBs按医嘱抽血作本底调查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监测流程类 别 YGGZLC 修订日期:2017年9月8日(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59811995)下排气式压力蒸汽灭菌器或预真空压力灭菌器将两片嗜热脂肪杆菌芽胞菌片(含菌量为5.0105 5.0106cfu/片)放入一小纸袋内,共放3个小纸袋。压力蒸汽灭菌器上、中层中央,下层排气口处各放置一个菌片小纸袋(如左图)将菌片置于56 1 培养箱培养48h后观察颜色变化,7天后观察结果。如溴甲

11、酚紫胨水培养基不变色,判定灭菌合格。若培养基由紫色变为黄色判定为灭菌不合格(排气口上方) 上层 中层 下层放置位置如下:内镜消毒效果监测流程图类 别 YGGZLC 修订日期:2017年9月8日 采样:用无菌注射器抽取10ml缓冲液,采内镜的内腔面由内镜活检口入口注入缓冲液由活检口出口收集缓冲液活菌计数:取0.5ml收集的缓冲液,加入直径9cm无菌平皿,倒入溶化的4548的营养琼脂1518ml,待凝固37培养48h后计算细菌总数(标准:细菌总数20cfu/件)医务人员手监测流程类 别 YGGZLC 修订日期:2017年9月8日采样:被检人员五指并拢剪去手接触的部位,将棉拭子放入10ml稀释液的试

12、管内振打数次将浸有无菌稀释液的棉拭子,在双手屈面从指根到指端来回涂擦各两次并转动棉拭子37 培养48h后计数结果:手细菌菌落总数(cfu/cm2)=平皿上菌落的平均数采样液稀释倍数30接种平板,37 恒温箱培养48h待看结果注: 各类环境医务人员手细菌菌落总数卫生标准环境类别医务人员手(cfu/cm2)551015空气监测流程类 别 YGGZLC 修订日期:2017年9月8日30 的房间5个点(东、南、西、北、中);采样高度:与地面垂直高度80150 ,其中东、南、西、北点距墙1m。记录每个平皿上的菌落数;计算结果:菌数/m3=50000N/AT;式中:A为平民面积(cm2),T为平皿暴露时间

13、,N为平均菌落数 。取配备好的培养皿,标准防护后进入重点部门。 30 的房间在一条对角线上取3点,即中心一点,两端各距墙1m处各取一点;采样高度:与地面垂直高度8050cm。37 恒温箱培养2048后观察结果。9cm直径平皿暴露5min后,收集培养皿。结果判定: 类环境:洁净手术部符合GB50333要求其他洁净场所 4.0 类环境:非洁净手术室产房导管室 4.0 cFu(15min直径9cm平皿)血液病病区、烧伤病区等保护性隔离病区 重症监护病区新生儿室 类环境:母婴同室消毒供应室检查包装灭菌区和无放物品存放区 4.0 cFu(5min直径9cm平皿) 其他普通住院病区等4.0 类环境:普通门

14、(急)诊及其检查、治疗室 感染性疾病科门诊和病区 4.0 cFu(5min直径9cm平皿)物体表面污染监测流程类 别 YGGZLC 修订日期:2017年9月8日采样时间:消毒处理后或怀疑与医院感染有关时采样面积: 100 cm2,取100 cm2, 100 cm2,取全部面积用棉拭子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各涂抹5次,将拭子放入装有10ml无菌检验用洗脱液的试管中摆放规格板将灭菌规格板放在被检物体表面涂抹采样送检接种培养震荡充分,取采样液1ml接种平皿,注入营养琼脂后37 温箱培养48h结果判定: 类环境: 5cfu/ cm2类环境: 5cfu/ cm2 类环境: 5cfu/ cm2 类环境: 5c

15、fu/ cm2结果计算:细菌菌落总数(cfu/ cm2 )=平均每皿菌数落洗脱液稀释倍数/采样面积( cm2 )紫外线辐射强度监测流程类 别 YGGZLC 修订日期:2017年9月8日打开紫外线灯,稳定5min后监测打开紫外线灯辐射强度监测仪,将仪器调至220V,253.7nm在距离灯管1m处进行测定测定合格标准:新灯管辐射强度 90w/ cm2;使用中灯管辐射强度应 70w/ cm2;38 ,切口局部肿胀、红肿、发热;有分泌物;切口疼痛或压痛;切口敷料有脓液、脓血渗透;术后24h后仍用抗生素;医生诊断切口感染排除切口感染完善记录,汇总资料,反馈信息,提出整改,进行评价怀疑感染医院就诊确诊感染

16、实验室提供培养结果,院感专职人员与临床医师根据结果进行判断医生填写标本培养申请单,在患者寒颤或发热时采血标本采样和培养无菌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和感染率监测流程类 别 YGGZLC 修订日期:2017年9月8日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回顾性的定期监测科室的医院感染监控人员报告日常监测不符合医院感染质量控制标准汇总资料,总结,计算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针对初步判断,采取整改措施无菌手术切口愈合良好分析原因,总结,提出整改意见符合医院感染质量控制标准查找原因发生无菌切口感染追踪、评价、总结评价医院感染相关的举措合理性与科学性院感科会同科室医生院感染监控人员无菌手术切口愈合情况和感染发生的情况特殊感染手术的应急

17、预案类 别 YGGZLC 修订日期:2017年9月8日手术后终末处理1.手术科室应于术前1天或术前提前通知手术室做准备2.在手术通知单电脑开单的备注栏内注明传染病的名称1.评估 (1)为何种特殊感染 (2)感染部位、程度 (3)手术方式、预计手术历时 (4)术中所需手术用物和器械 (5)所需护士人数2.用物准备 手术用物、手术器械、感染手术警示牌1.安排在专用手术间实施手术2.病人入室前将室内暂时可能不用的物品全部移出该室3.病人入室前巡回和器械护士将所有手术所需用物全部放入该手术间4.巡回在手术间门外悬挂“感染手术,谢绝参观“的警示牌5.接触病人血液和体液时需戴双层手套准备手术室采取标准预防

18、措施1. 术后器械密闭运送至供应室统一洗消2. 锐利器械直接投入锐器盒中3. 器械车、手术推车 用0.1%的含氯消毒剂擦洗,再用清水擦拭。4. 污染的被服及手术布类 均放入有标记的袋中封口。在其外套黄色医疗垃圾袋,外贴标签,注名感染种类后送洗衣房处理5. 手术间地面和墙壁用0.1%的含氯消毒剂擦拭,再用清水擦拭。6. 手术间净化3小时注:特殊感染手术是指霍乱、破伤风、结核、绿脓杆菌感染者的手术,艾滋病、伤寒副伤寒、痢疾、梅毒、淋病、各类病毒性肝炎、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者的手术。抗菌药物使用监测流程类 别 YGGZLC 修订日期:2017年9月8日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抗菌药物使用的适应症、用药级别、配伍、时限等是否合理(包括日常用药和围手术期用药)根据工作需要或者配合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对某类疾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监测定期进入病案室,对全院的出院病例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监测。专职人员分区管理,常规巡视各病区,监测住院病例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目标性监测回顾性监测前瞻性监测汇总资料、上报 药剂科及院领导 总结、整改、追踪指标不合格 指标合格定期汇总,计算抗菌药物使用率等各项指标,完善相关报表评价整改情况探讨措施,进行整改查找不合理使用的原因和环节记录不合理项 不合理 合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