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微软垄断案的经济学分析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60692575 上传时间:2022-03-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6.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反微软垄断案的经济学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反微软垄断案的经济学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反微软垄断案的经济学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反微软垄断案的经济学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反微软垄断案的经济学分析(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经济学原理课程论文论文名称 :反微软公司垄断案的经济学分析学 院: 商学院 _班 级 :级物流管理本科二班_姓 名: _学 号: _任课教师:张伟_完成时间 :年月日_成 绩:_反微软公司垄断案的经济学分析提出问题:什么是垄断?与垄断相关的特征,垄断的利与弊一垄断的概述(一)垄断的含义垄断(monopoly)一词源于孟子“必求垄断而登之.以左右望而网市利”。 原指站在市集的高地上操纵贸易,后来泛指把持和独占。 中国自古称垄断为“榷”。古代中国的盐、铁、茶长期属于官营之垄断事业因有暴利之故,国家一旦出现了财政危机,为贴补国用不足,必然实行禁榷制度。 在资本主义经济里,垄

2、断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在政治经济学指,少数资本主义企业凭借其控制的巨额资本,足够的生产规模和市场份额,通过协定、同盟、联合、参股等方法,操纵与控制一个或几个部门的商品生产或流通,以获取高额利润。(二)垄断形成的原因 从一方面来看,垄断的基本原因是进入障碍,也就是说,垄断者能在其市场上保持唯一卖者的地位,是因为其它企业不能进入市场并与之竞争。进入障碍的产生垄断的原因有三个: 资源垄断:关键资源由一家企业拥有。 政府创造垄断:政府给与一家企业排他性地生产某种产品或劳务的权利。 自然垄断:生产成本是一个生产

3、者比大量生产者更有效。 从另一方面看,垄断是从政府保护主义的自由竞争中成长起来的。在以自由竞争为基本特征的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资本主义企业为了攫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必然会采取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实行生产的专业化和协作,提高劳动生产率;在激烈的竞争中,大企业往往凭借自己在经济上的优势,不断排挤和吞并中小企业,使生产资料、劳动力和劳动产品的生产日益集中于自己手中。同时,资本主义信用制度和股份公司的发展,突破了单个资本的局限,加速了资本集中的发展,从而也推动了生产集中的发展。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则意味着企业数目减少,1个部门的大部分生产都集中在几个或几十个大企业手中,它们之间比较

4、容易达成协议,共同操纵部门的生产和销售,从而使垄断的产生具有可能;由于少数大企业的存在,使中小企业处于受支配地位,少数大企业之间为了避免在竞争中两败俱伤,保证彼此都有利可图,也会谋求暂时的妥协,达成一定的协议,从而使垄断的产生具有必要性。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走向垄断,是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一般的、基本的规律。(三)身边的垄断现象在我们所住的14号女生公寓前面,有一个“学子商店”,每天早晨第一节课,同学们路经此地,有不想买早餐的同学们就会在“学子商店“买早餐,每天早中晚都门庭若市。里面的每一种商品相对于校外的其他商店或者食堂来讲,其门面也不大,然

5、而其平均价格都会高五毛钱。虽然现实的情况是这样,但是其生意却一直很好。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该商店位于612号男生公寓与1416号女生公寓去新图书馆上课的必经之路,结合同学们早上不愿意花时间去食堂吃早餐,所以早餐便在此地解决,而附近又没有类似的商店与其抗衡,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则形成了一定的垄断。作为垄断者,便在一定程度上有制定价格的主动权,所以它的价格相对于其他的商店要稍微高一点。并且,根据垄断的“合并富力效益这一概念”,在这一块的经济利益都被其占有。(四)垄断的危害1.垄断破坏了人类进步与生存的竞争机制。2.垄断拉高了整个的社会成本。3.行业垄断导致有效投资不足。4.行政垄断导致滋生腐败。(五

6、)垄断的益处 1.垄断可以再一定程度上形成较好的规模经济。2.垄断在一定程度上有制定价格的自主权,实现社会财富最大程度的积累。二对于微软公司垄断现状分析结合以上身边的垄断现象,对于微软而言,1998年5月18日,美国司法部联合20个州控告微软垄断案,这在全球引起巨大的反响。1999年11月5日,美国联邦地区法院法官托马斯彭菲尔德杰克逊就这一案件作出了举世瞩目的初步裁决。该裁决从事实上认定,美国微软公司为垄断企业,从事了垄断行为,法院作出判决,将微软分解为两个独立的公司,一个经营电脑操作系统,一个经营此外的应用软件、浏览器等。微软公司不服判决,随后向哥伦比亚特区联邦上诉法院提起上诉。上诉法院驳回

7、杰克逊法官做出的将微软一分为二的判决,要求地区法院重新指定一位新法官审理此案。2001年9月,美国司法部放弃将微软一分为二的诉求,11月1日美国司法部和微软公司达成了一项临时性协议,宣布就“美国诉微软公司垄断案”双方进行庭外和解。(一)微软垄断的现状:第一,微软在全球个人电脑操作系统的占有率已经稳定地保持在95%以上;第二,微软的市场占有率受到进入该产业的高入门障碍的保护;第三,由于微软产品的高入门障碍,消费者缺乏商业上最显著的替代性选择。出现这种状况,主要还是处于人类本身的私心。每个人都追求利润最大化,获得更多的财富。而占有生产资料的人,往往处于主动地位。当我们掌握更多的生产资料时,我们便可

8、以按照获得最大利润的目的来分配这些资料并且拥有制定价格的话语权。这样一系列的措施则形成了垄断。(二)微软垄断所违背的经济学规率1.有效的竞争被打乱。微软企图通过捆绑,使自己的IE浏览器在浏览器市场上占有垄断地位;微软的捆绑行为本身构成“搭售”。当整个市场仅仅由一家或者几家企业来控制时,像上面这种情况,整个行业因为缺少竞争,导致整个行业的发展速度缓慢或者停滞不前。没有或者缺少参照物时,该行业因为垄断,技术更新缓慢,阻碍了本行业的发展。并且,为了巩固和扩大其用户人以及微软公司的操作系统和PC操作系统来吸引顾客,每年微软都会花数以亿计的美元用于WINDOWS应用软件的编写。从而抑制了其竞争对手构筑自

9、己网络效应竞争机制。扰乱市场竞争秩序,损坏社会公平。2.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在这样一个行业,微软几乎没有竞争对手。根据市场的长期均衡条件,来看,厂商在使用最低平均成本情况下保持生产均衡,因而生产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但在垄断条件下的长期均衡,曲线与曲线的交点确定的均衡产量,这时边际成本低于平均成本,此时的生产并不是在最低的平均成本下保持均衡,因而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因而,在长期的一个坏境下,微软的市场均衡也会造成资源浪费。.在一定程度上对消费者不利。 就微软产品而言,Windows的价格为4050美元(出售给计算机制造商的价格),与操作系统的历史价格及其他操作系统的现行价格相比,是比较低的。在

10、长期均衡条件下,平均收益同边际成本、平均成本相等,且此时平均成本最低,当然需求价格也是最低的价格。这就使消费者有可能从价格上得到最大的满足。但是在垄断条件下,保持长期均衡生产时,需求价格远远高于最低的平均成本,这样则对消费者不利。同样,微软在保持自己获利的情况下,虽然给消费者的危害不是很大,但是其产品生产也不会对消费者有利。另外,通过制定较低的价格,也让后经如这个行业的竞争者感到无利可图,则选择不进入或者退出。.可供消费者选择的余地减少。在目前看来,整个行业被微软垄断,消费者的选择余地大大减少,市场也受到阻碍。.垄断损坏了公共利益。垄断的适度与否还应该看是否与公共利益相悖,有些垄断形态如自然垄

11、断等本身的存在是为了避免竞争厂商对消费者和社会利益的可能侵害或由于在这些特定的行业内只有一个或几个厂商经营是效率最高,这主要体现在城市的水电供应等行业。而微软的垄断并非是自然垄断,对社会公众的利益造成损害。三.结论总体来讲,微软公司的捆绑销售、阻碍市场竞争、制定价格的主导权等由垄断所表现的形式。微软公司的垄断是弊大于利的。四解决办法从目前来讲,为了减少垄断带来的危害。主要由以下措施:1.政府部门应该加强监管力度,出台相应的法律政策,比如反垄断法。反垄断法通过规范垄断和限制竞争行为来调整企业和企业联合组织相互间竞争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通过政府这只有形的手和市场本身这只无形的手相结合,反垄断法的实施规范目前的市场,创造竞争性的市场氛围。2.提高社会关于财富的道德观。企业生产家也应该在发展经济的,获得巨额利润的同时,考虑到目前会对社会的发展、市场的发展以及民众的生活带来什么不良的影响,本着一颗利人利己的心去生产致富。3.当今的消费者也应该发挥自身的作用,通过消费者层面的施加压力,迫使垄断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为自身消费也为目前市场竞争,加快社会发展的步伐做出贡献。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