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产品创新实训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60677507 上传时间:2022-03-09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555.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机电产品创新实训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机电产品创新实训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机电产品创新实训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资源描述:

《机电产品创新实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电产品创新实训(2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机电产品创新训练任务书姓名:学号:指导老师: 时间:2011.01.11学院:飞行器工程学院-21目录1、引言 -2、创新方案的提出 -3、产品概念以及原理介绍3.1、产 品 原 理图 -3.2、零、部件草图 -4、产品具体参数及结构计算7、附录:运动简图5、实训总结与心得 -6、参考资料及文献 -203- 4-5-5-6-6-9-9-191.引言为期两周机电产品创新实训拉开了帷幕,我们小组经过三次小组会议讨论,总共规划了三种方案,经过与老师的讨论和论证, 最 终确定创新产品为“多功能行星轮搅拌机”。经过分工与讨论,初步确定了机构的原理图,并且设计出了整套传动机构的方案, 并且论证了其可行性,

2、符合机电产品创新设计要求。小组成员:组长:组员:2.方案提出:在现今日益发展当今社会, 到处林立着高楼大厦, 而在混凝土结 构中,混凝土的制造工艺和水平,往往直接影响着房屋结构的质量,而在混凝土的制造中,混凝土搅拌机的性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方面,旧式搅拌机在结构设计上有很多不合理之处:1 )结构 型式过于粗糙, 传动支架与上横梁采用灰口铸铁, 这种薄壁支架强度 低,在复杂的施工现场极易在碰撞中断裂, 没有配件则整机瘫痪。2 )皮带轮安装在传动支架内部轴承座与上横梁之间, 而上横梁与支撑架 为螺栓连接, 这种不稳定的支架结构对设备损害极大, 两轴承之间的 纵向位移将使轴卡死或损失动力能。 对

3、于常规单铲叶片式搅拌机, 在 冲击载荷大和单纯双螺带式搅拌装置中易出现“ 抱轴”现象,这会 会严重影响电动机的工作,甚至出现烧毁电动机的事故。另一方面, 尽管搅拌机的种类繁多, 但目前使用最多的是带有一 个或两个固定在垂直轴上的三叶螺旋桨搅拌机。 这种螺旋桨搅拌机旋 转时,形成沿搅拌容器的内壁由下向上和中心由上向下的连续翻转液 流同时悬浮体还进行旋转运动。搅拌机运行时,在螺旋桨与搅拌容 器的底部之问, 构成一个搅拌强度最小的区域因此, 需要较长时间才 能达到必要的混合质量, 从而浪费了电能, 降低了搅拌机的工作效率。所以在这基础上,我们创新开发了“新型多功能行星轮式搅拌 机”,这种新式搅拌机主

4、搅拌轴由行星轮带动,可根据需要选用单个 或者多个搅拌轴(即加装行星轮) ,可以达到充分混合物料的目的, 而另一个创新之处, 在于利用电动机输出的动能, 链接到一个竖直方向上的副搅拌机构, 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小搅拌低强度区域, 最大限度 的使物料混合均匀。3.产品概念及原理依据GBJ107-87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混凝土的标号和强 度必须达到一定要求,这就决定了混凝土搅拌机的结构和混合效果。 所以我们为了使混凝土的搅拌效果更加合理均匀,并且能够符合GBJ107-87的要求,在现有的搅拌机基础上,改进设计了此款新型多 功能行星轮式搅拌机。产品的设计理念是基于在充分利用电动机动能的情况下,使得搅

5、拌效果达到最大化,并且能够有效的避免“抱轴”现象的出现,而且 能够在副搅拌机构的辅助下, 更加充分的将混凝土搅拌均匀。 此产品 不仅可以很好的利用能源, 而且能将混凝土的生产提高效率, 在同等 条件和水品下,能够加工质量更加优良的混凝土。3.1.产品原理图3.2 零、部件草图翻料棒装料斗搅拌棒、PZ/ILX(1)V带:(小带轮工程图)(大带轮工程图)(2)蜗杆传动装置:(蜗杆工程图)(3)行星轮:人阳轮1(蜗轮工程图)4.产品具体参数及结构计算:一、 输入机构:(电动机的选用)电机频率:40Hz电机额定电流:19.2A电机工作电压:380V电机转速:2400r/mi n电机功率:10.5KW二

6、、 主搅拌机构设计:(一)行星轮设计尺寸:电动机功率R=10.5kW,转速ni=2400 r/min,载荷平稳单向回转1.根据行星轮系中心轮1与行星架H的相对转速关系:n1=N=2400r/min同时nH=1/4N(即n1=4n)(n1-nH)/(n3-nH)=-Z3/z1令n1=4nH,n3=0, Z1=30,得Z3=90。2.根据行星轮同轴条件mz/2=mz2+mz/2由ZI=30,Z3=90得Z2=303.根据行星轮系中心轮1与行星轮2的相对转速关系:(ni-nH)/(n2-nH)=-Z2Z1代入ZI=30,Z2=30,ni=4nH得,n2=-2nHnH=600r/min,方向与ni相同

7、n2=1200r/min,方向与ni相反4.模数的确定:(1)选择材料及确定需用应力:1轮用40MnB调质,齿面硬度241286HBSH730MPa,FE1600MPa2轮用40MnB调质,齿面硬度241286HBSHim2730MPa,F600MPa3轮用ZG35SiMn齿面硬度241269HBSHlim3620MPa,FE3510MPa由表11-5,取SH=1.1,S=1.25,彳0MPa 408MPa1.25(2)按齿面接触强度设计:设齿轮按6级精度制造。取载荷系数K=1.3,齿面系数d=0.8,1齿轮上的转矩664T1=9.55X10XP/n1=9.55X10X10.5/2400N m

8、=4.18X10N mH1H2汙罟MPa 664MPaH3竺MPa1.1564MPaF1F2旦MPa 480MPaSF1.25取ZE=188321.3 4.18 1042 18866420.8=52.5mm暂取d1=105mm又齿数乙=15,模数m=d1/z1=105/15=3.5mm齿宽b=dd1=0.8x105mm=84mm取b1=84mm b2=84mmd1=105mm,d=105mm中心距a1,2=d1+d2/2=105mm又Z3=90,m=3.5mm d3二mz=315mm中心距a2,3=(d2+d3)/2=210mm(3)验算轮齿弯曲强度齿形系数YFa1=2.6,Ysa1=1.63

9、YFa2=2.6,Ysa2=1.63YFa3=2.23,Ysa3=1.8由式(11-5)2(T F1=(T F2=2KTYFa1YSa1/bm Z1=2x1.3x4.18x104x2.6x1.63/(84x3.52x30)MPa2KTi u 1 di :-2ZEZH=14.9MPavTF1=480MPa(T F3=(T F2YFa3YSa3/YFalYsa1=14.9X2.23X1.8/2.6X1.63MPa=14.1MPavTF3=408MPa(4)齿轮的圆周速度v=ndini/60X1000=3.14X105X2400/60X1000m/s=13.2m/s对照表11-2可知选用6级精度是合

10、宜的。*ha=ha*m*hf=( ha+c)m又ha*=1.0,c*=0.25得ha=m, hf=1.25mda1=d1+2ha=105+2X3.5mm=112mmdf1=d1-2hf=105-2.5X3.5mm=96.25mmda2=105+2X3.5mm=112mmdf2=105-2.5X3.5mm=96.25mmda3=3 1 5+2X3.5mm=322mmdf3=315-2.5X3.5mm=306.25mm(二)搅拌刀头的选用:根据使用功能的不同,可以选用多种不同的刀头,以实现多功能的 效果:如图所示:(一)、V带结构设计1、带型的确定由Pc10.5Kw, ni2400r/min,在结

11、合表13-5,选取B型带确定带轮得基准直径di并验算带速V(1)、初选小带轮得基准直径di.由书本表13-9可知di应不小于125mm现取d1= 140mm:副搅拌机构设计:卞n1- Fi ftihd2i d113 140 (1 0.02) 411.6mm再由表13-9取d2=425mm(2)、验算带速vdg140 2400由V口17.6m/s60 1000 60 1000在5: 25m/s之间,因此符合要求。2、确定中心距,确定中心距a和基准长度LdLdLa a0945mm2(3)、验算小带轮上的包角od1d257.3o o .1180-163120 (合适)(4)、确定带得根数z由n124

12、00r / min,d1140mm查表13-3得P。3.70 Kw,且i=3故查13-5得F00.76Kw再由163o(1)、a01.5 d d21.5140 425847.5mm取a850mm且符合0.7d1d2a02 d1d2由式(13-2)得带长L 2a。d1d2d1d224a2610mm查表13-2,对B带选用Ld2800mm查表13-7得K 0.95f=14=34o ha=4 e=19.5 hf=11查表13-2得KL1.05PcPPoKKL取代根数Z=3di140d2425 a 9453.轴的设计1轴的材料的选择轴选用45号钢2轴尺寸的选择轴径dmin11039/nx1.03=11

13、0 x3V10.6/800X1.03mm=26.0mm取ds=30mm4.带轮结构设计带轮材料的选择:v=17.6m/s120故 选取 腹板式结构及尺寸如下:b0=15 h=11 dh=60 dr=100大轮:d2=425350故 选取 轮辐式结构及尺寸如下:f=14=38o ha=4 e=19.5 hf=11b0=15 h=11 dh=60 dr=375(二)涡轮蜗杆结构设计电动机功率 P1=10.5kW ,转速 n1=800r/min ,传动比 i=25 ,载荷 平稳单向回转。1、选择材料并确定其许用应力蜗杆用45钢,表面淬火,硬度为4555HRC蜗轮用ZCuAI10Fe3,砂模铸造。(1

14、)许用接触应力,查表12-4得(T H=200MPa;(2)许用弯曲应力,查表12-6得(T F=80MPa2、选择蜗杆头数z1并估计传动效率由i=25查表12-2,去Z1=2,贝卩Z2二iz1=25X2=50;由z1=2查表12-8,估计0.8。3.确定蜗轮转矩T2T29.55 106P9.55 106P丄n2n19.55 10610.5 0.8竺“mm 8002506875 N mm4.确定使用系数kA、综合弹性系数ZE取kA=1.1;取ZE=150(钢配锡青铜)5.确定接触系数ZP假定di/a=0.4,由图12-11的ZP=2.86.计算中心距a200236.73mm7.确定模数m,蜗杆

15、头数Z2,蜗杆直径系数q,蜗杆导程角丫,中心 距a等参数由式12-10得d10.68a0.875=0.68x236.730.875mm=82mmm=(2a-d1)/Z2=(2x236.73-82)/50mm=7.8mm由表12-1,若取m=8mmq=10, d=80mm由式(12-4)a=0.5m(q+Z2)=0.5x8x(10+50)mm=240mm236.73mm导程角arcta n0.2 11.30998.校核弯曲强度2506875150 2.8mma(1)蜗轮齿形系数由当量齿数33Zv=Z2/(cos)=50/ (COS11.3099)3=53查图11-8得YFa2=2.35(3)蜗轮

16、齿根弯曲应力1.53 1.1 2506875 2.3580 400 COS11.309979MPaF80MPa弯曲强度足够圆柱蜗杆传动各几何尺寸:齿顶高,齿根高:ha=m=4mm h=1.2m=4.8mm蜗杆齿顶圆直径,蜗轮喉圆直径:da1=m(q+2)=96mm,da2=m(z2+2)=416mm齿根圆直径:df1=m(q-2.4)=60.8mm, df2=m(z2-2.4)=380.8mm蜗杆轴向齿距:Fa1=R2=R=nm=25.13mm径向间隙c=0.20m=1.6mm中心距a=240mm(三)槽轮的主要参数是槽数Z和拔盘圆(5J YFa2d1d2mcosMPa销数K为了让槽轮在开始和

17、终止转动时的瞬时角速度为零,以避免圆销和槽发生撞击,圆销进入或脱落径向槽的瞬时,槽的中心线应相互垂直。设Z为均匀分布的径向槽数目,则槽轮2转过22=2n/Z弧度时,拔盘I的转角2i二n-22=n-2n/Z=90在一个运动循环内,槽轮2的运动时间Ti对拔盘I的运动时间T之 比T称为运动特征性系数。当拔盘I等速转动时,这个时间之比可用转角 之比来表示。T=tm/t=2i/2n=(z-2)/2z=1/4设均匀分布的圆销数目为K则一个循环中,槽轮2的运动时间为只有一个圆销时的K倍,T=K(z-2)/2zv1,所以Kv2z/(z-2)=4一次满足条件附图:副搅拌机构:5.实训总结与心得:此次多功能搅拌机

18、的设计涉及到行星轮,V带,蜗杆传动以及间歇 机构等机械结构。 这个实践一开始时我们想到了一个行星轮的减速装 置,利用行星轮控制正反转, 后来发现想要实现这一方面的问题有些 困难。于是进行了一些拓展思考, 最终将方案定为搅拌机方面的创新, 在装置中连接一个间歇机构实现搅拌机内搅拌物品的上下翻转, 这样 就加上了一个V带传动,一个蜗杆传动以及一个槽轮机构利用这些 机构实现了所设计搅拌机的上下翻转功能, 这样一个可以在xoy平面 做旋转的同时实现在xoz平面旋转的新型搅拌机就出世了。同时在这次实践中我获益颇多:首先此次创新设计拓展了自己的 知识面,也培养了我们敢想,敢说,敢做的意识,这些对自己的创新

19、 思维有着很大的帮助,对于创新思维有着一些浅显的认识, 自己也能 够做出一些简单的创新!同时对一些简易的机械机构都有了一些了 解, 并掌握了这些机构各自在机械中的具体作用,在具体的设计过程 中进一步加深了对所学课程的一些理解, 对行星轮及蜗杆机构各尺寸 参数的选取都能明了。 对于书本上讲解不怎么详细的间歇机构也有了 一定的了解! 由于时间的关系可能各机构间的衔接还略有不足。 这次 创新实践在各组员之间的配合完成了,我觉得这很好的培养了我们的 团队合作精神,分工明确,大家有了各自的目的做起来也就快了。有 了这次的创新训练我想以后的一些类似的问题也能够很好的完成!6.参考资料及文献:(1)机械设计基础 杨可桢 程光蕴 李仲生 主编第五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2)机电工程创新训练课程指导书 封立耀 王云 主编(3)机械创新设计 黄纯颖 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7(4)机电创新设计吕仲文 主编机械工程出版社,2004.1(5)机电创新训练讲义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程训练中心,2001.7(6)GBJ107-87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7)多功能搅拌机传动装置的创新设计朱秀娟 广东佛山 职业技术学院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