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案例分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0634407 上传时间:2022-03-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案例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案例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案例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案例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案例分析(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童年不同样,我的童年我做主”有关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案例分析与指导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照料自己生活的自我服务性劳动的能 力。会自己照顾自己,它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 幼儿生活自理 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对 幼儿今后的生活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可是在当今现实生活中,作为独生子女的孩子们,是全家的小宝贝,是重点 保护对象,平时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力能所及的事(如穿衣、洗脸等)都被家长们 好心地包办了。幼儿园作为孩子们学前教育的园地,要遵循和谐发展全面培养的 原则,在一定程度上也承担着对幼儿生活能力培养的重任。 因此,教师要对这些 幼儿自

2、理能力差、不爱劳动、懒惰等不良习惯,及时提出有效的方法以及帮助家 长寻找原因,要通过各方面的教育力量与家庭配合,步调一致地对幼儿进行教育, 争取让孩子们有更好的发展。一幼儿自理能力欠缺原因案例 1:在古代,一些权贵子弟终日斗鸡玩鸟,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 发生了战乱,奴仆们四散逃命,这些子弟什么都不会,只得坐着等死。如今我们 身边的孩子们呢?幼儿园时,所有的一切都是家长们包办,小学时,爸爸送,妈 妈接,不用自己走一步路,就连书包都是由家长背;为了考上好一点的高中,每 天是学习、学习再学习,动手的事几乎都不会或不用做;终于上了大学,但他们 不会挂蚊帐,不会洗衣服,上大学需要请保姆、钟点工,

3、甚至要父母陪伴,衣服 裤子带回家“孝敬”父母或者直奔干洗店其实这样的例子其实比比皆是!就像古人说的: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 因此,从小培养幼儿力所能及的自理能力势在必行。“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 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以下简称纲要) 对健康领域所提出的目标之一。如今纲要一再的强调“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 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首位,”强调“健康”第一。这正是纲要对培养幼儿生 活自理能力重要性的诠释。案例 2:4 岁的小波是今年中二班的新插班生,一来园,她就表现出非常活泼好 动,在陌生的新环境中能和同伴友好相处; 能积极参加教师组织的教育活动。 可 每当午睡时,其他

4、小朋友都手脚麻利的脱好衣服裤子午睡了, 她却坐在那儿 “发 呆”,老师怎么鼓励、赞扬,希望她自己动手,可她就是不动。一开始,我们以 为她不想睡, 可是过了一会儿她坐着都要睡着了。 还有几次穿着厚厚的衣服裤子 直接睡了, 后来,我们终于知道原来她不会脱, 再后来经过了解才知道原来小波 一直住在爷爷奶奶家,其实一岁半的时候,就能自己脱袜子、衣服,后来爷爷奶 奶舍不得,包办了,才造成她在自理能力上现在什么都不会。其实像小波这样的案例在我们班还有好多,这种家长也比比皆是,我们通 过多种研究方法发现造成幼儿自理能力低下的原因有多方面。1. 重智力、轻能力的教育误区 中国的学前教育发展比国外比较晚,这也导

5、致了上一辈家长对学前教育理 解的误区。(1)家庭教育的误区分析我国的现在的独生子女家庭现状, 家长往往重视对孩子智力的开发, 从 胎教到一两岁就教幼儿识字、唱歌、学琴、画画等等,家长往往重技能轻能力, 在自理能力上的培养存在“长大就会了”的教育误区。(2)幼儿园教育的误区 在幼儿园,教师们虽然知道保育的重要性,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把保教放 在了首位, 并没有很好的做到保教结合, 在农村的幼儿园尤为明显。 虽然在一些 活动中渗透了自我服务的内容, 但在日常生活中没有更好的去强化, 也没有使幼 儿形成习惯。2. 家长的溺爱从上面的案例 2 我们可以看出,幼儿在一定的年龄其实已经学会了或者有 兴趣去学

6、一些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可因为没有得到及时的鼓励, 导致孩子没有 坚持下来, 在分析现在大部分的家庭情况, 现在大多数孩子入学前主要由爷爷奶 奶、外公外婆带大,退休后的老人不但宠爱第二代孩子,对第三代更加的宠爱, 他们认为, 孩子小,不忍心让孩子干这干那, 如果累坏了怎么办?自己有更多的 时间照料孩子,因此样样事情包办代替。3. 指导培养的策略不当 案例 3:两位老师指导孩子穿衣服。当面对两位幼儿满头大汗的歪歪斜斜的穿进 去时,A老师气冲冲地冲幼儿喊:“错了错了,给我重新穿! ”这位幼儿听后越学 越错。E老师去欣喜地赞赏自己的孩子:“哟!不错哦,小手穿进去了,真能干。 来,让老师看看,领子应

7、该在上面的哦。 ”这位幼儿受到鼓励,不仅把衣服穿得 越来越整齐, 而且独立做事的兴趣和信心也越来越强了, 久而久之, 自理能力越 来越强了。类似的这种案例,老师的指导策略很重要。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基本原则中 有一条,教育引导发展的原则,教师需要作为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要根据每个幼儿的身心特点和教育规律, 促进和引导每一位幼儿的进步。 如果训 练方法过于简单、粗暴,没有耐心,会挫伤幼儿的自尊心和学习的积极性。孩子 需要老师家长的支持和鼓励, 才能提高, 我们一定要让幼儿体验到独立完成一件 事情获得的快乐,从而增强其做事的信心。案例 5:学吃饭的儿歌:小调羹,拿拿好,小饭碗,扶扶牢,小眼

8、睛,看好碗, 吃得干净真正好。学叠衣的儿歌:衣服小宝宝,先来站站好,左手抱一抱,右手抱一抱,再来弯个 腰。穿脱裤子的儿歌:小朋友,穿裤子,先把前后看仔细,再让两脚钻山洞,一脚钻 进左山洞,一脚钻进右山洞,比比哪只先出洞。穿衣的儿歌:抓领子,盖房子,小老鼠,出洞子,吱溜吱溜上房子。 脱衣的儿歌:缩缩头,拉出你的乌龟壳,缩缩手,拉出你的小袖口。我国著名的幼儿教育家陈鹤琴也提出“活教育” ,爱玩游戏是孩子的天性。 对孩子说来,最高兴事莫过于游戏了,游戏是孩子幸福的源泉。抓住这一特征, 我就把自理能力的培养寓于游戏之中, 让孩子在游戏中, 在自己动手操作中进行 能力培养。比如表演和角色游戏: “给玩具

9、宝宝洗脸”, “给布娃娃扣纽扣”等, 这类游戏是用拟人化手法的构思情节来巩固自理能力的。孩子们在这些游戏中, 会学到一些吃饭、穿衣、整理玩具等基本技能。然后,再帮助孩子迁移到他自己 的实际生活中。这种方法,符合幼儿心理特点,自然亲切,生动活泼,收效较明 显。二幼儿自理能力指导策略1. 因材施教,有效的进行个别指导。由于幼儿之间存在个体差异, 因此,对于每层次的幼儿来说, 要求就有所区 别,须因材施教。对于自我服务能力较强的幼儿,就以较高水平来要求;对于自 理能力较差的幼儿,就相对降低要求的标准,不可强求,更不可鄙视,对他们的 点滴进步都应肯定。 我们可以开展“强帮弱”的活动, 如在午睡起床后,

10、 请能力 强的幼儿来帮助能力弱的幼儿穿衣服、 鞋子、叠被子等。 使能力强的幼儿体验到 为他人服务的乐趣, 也使能力弱的幼儿在内心深处播下了要学会自我服务的意识 并逐步学会掌握自理方法。2. 循序渐进,提高幼儿自理的要求。自理技能的掌握都不是一步到位的,它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例如: 小朋友学习吃饭, 我们首先应该让幼儿学习用勺, 再要求幼儿做到“三净”, 最 后才是要求幼儿注意速度和质量。 因此,当幼儿初步掌握一个自理技能时, 我们 应本着“跳一跳,够得着”的原则, 逐步提出新要求,以便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 教师切不可在幼儿的学习过程中以“一步登天”的思想高要求幼儿, 使他们失去 了学习的信

11、心。3. 体验成功,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幼儿情感脆弱,能力差,畏惧感强,对于他们的一点点进步,成人都不该 忽视,应及时的给予表扬, 让幼儿感受到成功的愉快。 幼儿获得成功的愉快感是 推动自理能力发展的动力。 如幼儿自己扣上扣子, 但位置却扣错了。 我们首先肯 定幼儿自理意识,表扬他:“真能干,能自己扣上扣子。”接着纠正:“只是一 颗小扣子进错了门,重新扣一次好吗?”使幼儿产生良好情绪, 提高自信心。 随着时间的推移, 幼儿自理能力不断提高。 因此当幼儿取得点滴进步时, 成人的 “你真棒”、 “你真能干” , 都会使幼儿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 成为激励幼 儿自觉掌握自我服务能力的强大推动力; 但当

12、幼儿限于自身能力, 无法达到预期 目标时,我们要耐心细致地引导,还可辅以鼓励性语言(如“你行的”,“我相 信你会干好的”等),必要时我们还需协助幼儿实现成功,以免挫伤幼儿积极进 取的精神。4. 提供幼儿的自理机会孩子虽小,但我们不能低估他们做事的能力,应该不失时机地为幼儿提供 锻炼的机会和条件, 放手让幼儿去尝试、去体验他要自己干的、能自己干的事 情。例如:每天安排小值日生。有管理自然角的,即早晨小值日生要早早入园, 给自然角的花、农作物浇水。还有餐前值日生,即餐前和老师一起擦桌子,协助 老师一起分小盘、分小勺。餐后帮助老师收拾桌子。孩子们非常感兴趣,每当这 时,孩子总会争先恐后地说:“老师让

13、我来分勺子吧。”“老师让我浇水吧。”5. 巩固幼儿的自理行为技能的形成是一个反复的过程,还要注意以后的巩固练习。教师要经常督 促、检查、提醒幼儿,使幼儿良好的习惯得到不断的强化, 逐步形成自觉的行为。 (1)在生活活动中训练幼儿的自理行为。入厕、盥洗、排泄无处不体现着幼儿 生活自理的水平, 我们和家长都要抓住这个关键时机, 指导、 监督幼儿的自理行 为,使其形成习惯。 如入厕后要求幼儿自觉整理好衣裤, 餐前便后要求幼儿能自 觉正确洗手,饭后要求幼儿正确漱口的习惯。 (2)在区角活动中练习生活自理的技巧。让幼儿在区角活动中掌握技巧、练习 技巧、熟悉技巧。如在“娃娃家”游戏中,给娃娃扣扣子、梳头、

14、穿衣等。在美 工区中玩折纸的游戏: 如供练习扣扣子的菊花扣, 大树与果子扣等, 给妹妹系蝴 蝶结(练习系鞋带);给开口娃娃喂饭(学习使用勺,拿筷) , ,使平时所掌 握的自我服务的技能能得到进一步的巩固的机会和条件。从儿童教育来说, 幼儿园是一个人养成习惯的关键时期, 最佳时期。 我们教 育的核心不是传授知识, 而是培养幼儿的健康人格, 而良好的生活习惯正是健康 人格的牢固基础。 当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不 是一两次教育就能奏效的,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师要充分给他们创造条件, 教他们正确的自理方法,多指导、多鼓励、少指责,要多一些耐心和等待,相信 我们的孩子有能力进行自我服务。 只有这样, 培养幼儿较强的自理能力才能成为 现实,最终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使我们的孩子终身得益。参考文献:1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 .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年 9月第 2版,第 107、 113页.2胡杰容,马德峰 .独生子女社会化研究述评 .青年研究, 2000,(12)53孙云晓 .习惯决定命运 . 新世纪出版社,2006年 3月版6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