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提高光缆接续质量的思考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60621658 上传时间:2022-03-0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4.6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对提高光缆接续质量的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对提高光缆接续质量的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对提高光缆接续质量的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对提高光缆接续质量的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提高光缆接续质量的思考(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对提高光缆接续质量的思考摘要:介绍了在光缆施工过程中光缆尾端处理、光缆接续、接续盒固定与余缆处理等环节的操作方法及关键技术。关键词:光缆光纤接续光缆接续是光缆线路施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光缆接续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施工质量,影响光通信质量。提高光缆接续质量在线路施工中十分重要。一、光缆尾端处理尾端处理是接续的准备工作,包括尾缆的剪切、开剥和固定。具体操作前,应做到“一查,二看”。即首先核对图纸资料,了解本接续处的类型(直接,支接,掏纤,分路)和下纤分配。再察看实际线路的光缆走向:进/出,分支光缆的尾端标记及有无过短、过长、漫杆、绞钢线等情况,最后再参考接续盒结构,确定接续盒在杆线上的预固定位置,

2、做到空中光缆进/出条理清楚,分支自然畅顺,弯度科学、美观、大方。尾端的处理,具体操作应把握好“剪、切、拔、固”四个环节。“剪”,余缆的剪除,应干净利落,保证光纤完全断开,切忌在“藕断丝连”的情况下顺缆拖拽,以防伤及内纤。“切”,光缆的环切,应把握好力度和深度,采用“分层渐进”法,切忌“一步到位”式的一刀法,以防对松套管和内纤造成伤害。“拔”,PE塑料保护层的拔除应讲究方法和技巧。困难情况下,可采取“一分”、“二缠”、“三烤”法,即分段环切和拔除,线杆缠绕加力,电暖器热烤膨胀软化。在野外严寒条件下,非常简单有效。“周”,光缆在接续盒内固定时,应合理利“废”。可将废弃的光缆PE保护层剪段(纵剖)做

3、填塞加固之用。实践证明,PE护层较之胶带、胶盒加固效果更好,可有效防止光缆转动。二、光缆接续作为光缆接续的中心环节,应抓好软硬两大因素和具体操作中的剥、洁、切、熔、盘、测、封。1软硬两大因素操作人员的技术业务素质,在工程施工中具有不可替代性,是确保一切的前提条件。一个优秀的操作人员,应具备系统的光纤通信知识,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硬件因素指性能优良、运行可靠的切割、熔接、测试设备,先进齐备的通信联络工具和干燥无尘的工作环境。2光纤端面的制备光纤涂覆层的剥除应掌握平、稳、快三字剥纤法。“平”,即持纤要平。左手拇指和食指捏紧光纤,使之成水平状,所露长度以5cm为宜,余纤在无名指、

4、小拇指之间自然打弯,以增加力度,防止打滑。“稳”即剥纤钳要握得稳。“快”,即剥纤要快,剥钳应与光纤垂直,上方向内倾斜一定角度,然后用钳口轻轻卡住光纤,右手随之用力,顺光纤轴向平推出去,整个过程要自然流畅,一气呵成。对不易剥除的,应用“蚕食法”,即对光纤分小段用剥钳“零敲碎打”,对零星残留可用酒精棉浸渍擦除,冬季施工,纤脆易断时,还可用电暖器“烘烤法”,以使涂覆层膨胀、软化,使纤芯韧性增加。裸纤的清洁一是讲究清洁用料择优原则,即选择使用优质医用脱酯棉,工业用优质无水乙醇。二是应用“两次”清洁法,即剥纤前对所有光纤用干棉捋擦,并用酒精棉对尾纤5-6cm处重点清洁;剥纤后,将棉花撕成层面平整的扇形小

5、块,洒少许酒精(以两指相捏无溢出为宜),折成V形,夹住已剥覆的光纤,顺光纤轴向擦拭,力争一次成功,一块棉花使用2-3次后要及时更换,这样既可提高棉花的利用率,又防止了裸纤的两次污染。三是注意与切、熔操作的衔接,清洁后勿久置空气中,谨防二次污染。裸纤的切割切割是光纤端面制备中最为关键的步骤。操作规范如下(以手动为例):光纤的放置,应讲究“前抵后掀、先进后撤”,即手持光纤,稍超前刻度要求平放导槽中,后部稍向上抬起,使光纤前半部紧抵导槽底部,然后向后撤至要求刻度,从而确保光纤吻合”V导槽并与刀刃垂直。切割时,动作要自然、平稳、勿重、勿急,避免断纤、斜角、毛刺、裂痕等不良端面的产生。另外,应学会“弹钢

6、琴”,合理分配和使用自己的右手手指,使之与切刀的具体部件相对应,并同时注意洁、切、熔协调配合,整个操作过程中放、夹、盖、推、压、掀、取、传,一套动作应有行云流水般的和谐流畅。另外,谨防污染,已制备的端面切勿放在空气中,移动时要轻拿轻放,防止与其它物件擦现。3光纤熔接光纤熔接是接续工作的中心环节。首先应根据光缆工作要求配备蓄电池容量和精密合适的熔接设备,操作中应狠抓“快、准、细、严”四字。即动作快捷,放纤准确,观察仔细,严格按流程操作,光纤的接、放、取、缩及仪器操作应快速、程序化。光纤在导槽及熔接室中放置应准确、到位,以便于仪器校准调节。操作过程中观察仔细,应做到“一瞧、二看、三分析”。即拿纤后

7、快速观察,有无明显的棉花绒毛、灰尘颗粒粘附,光纤端面有无因断、碎而造成侧面反光现象,在光纤的拿、放、取过程中,应随时观察两侧光纤有无挂、扯、挤压。同时观察熔接中屏幕上有无气泡、过细、过粗、虚熔、分离等不良现象的原因,若产生不良现象应检查熔接的两根光纤材料、型号是否匹配,切刀和熔接机是否被灰尘污染,并检查电极氧化状况,若均无问题,则应适当提高熔接电流。4盘纤盘纤规则和方法:沿松套管或光缆分支方向进行盘纤,前者适用于所有的接续过程,后者仅适用于主干光缆末端,且为一进多出。分支为小对数光缆,以预留盘中热缩管安放单元为单位盘纤,此规则是根据接续盒内预留盘中某一小安放区域内能够安放的热缩管数目进行盘纤;

8、特殊问题特殊处理,如在接续中出现光分路器等特殊器件时,为安全常另盘操作,以防止挤压引起附加损耗的增加。盘纤时,应根据余留盘大小和光纤长度灵活采用圆、椭圆、“8”等多种形式盘纤。注意事项:盘纤中应特别注意“底、边、沿、坎”四个部位。即在预留盘上光纤的盘绕应尽量沉底,靠边,并用胶带粘贴加固,同时避免靠、漫预留盘的沿和有异物突起的坎,必要时用胶带进行包裹保护。统计表明盘纤后的断纤现象80%与此有关。5测试加强OTDR勺监测,对确保光纤的熔接质量,减少因盘纤带来的附加损耗和封盒可能对光纤造成的损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整个接续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OTDM道监测程序:熔接过程中对每一芯光纤进行实时跟踪

9、监测,检查每一个熔点的质量;每次盘纤后,对所盘纤进行例检以确定盘纤带来的附加损耗;封接续盒前,对所有光纤进行统测,以查明有无漏测和光纤预留盘间对光纤及接头有无挤压;封盒后,对所有光纤进行最后检测,以检查封盒是否对光纤有损害。6封盒封盒是接续中的收尾工作,讲究“严密”二字,操作时应兼顾里外两个方面。里:指封盒前,检查光纤有无外露,余留盘整体是否固定?在盒内摆放是否端正到位,填充胶是否均匀,特别是光缆根部缠胶要恰到好处,盒体合拢部位凹凸是否吻合,既要密封又不会使合拢困难。外:指盒体封固应讲究方法,对螺钉式,要采用循环递进加力法,使盒体受力均匀,谨防断裂。对卡接式,冬季施工,必要时应预热烘烤卡接环。

10、三、接续盒的固定和余缆处理分人井、杆头、钢线悬挂几种情况。对于前者,应先在地面,以盒体为基准切点,将光缆盘成圈状,再拖入井中,靠井壁分上下左右四个方位,用防锈扎线缚固,勿用细铁丝吊挂。杆头立式接续盒,要注意盒体的水平转向,使出/入,分支、光缆自然无扭绞并控制光缆弯曲弧度。钢线悬挂式,要注意两点:一是防止盒体或余缆根部的转动;二是防止对盒体的拖动和余缆自身的扭绞。具体方法:增加人员,以形成余缆“送一一拉”派对配合,原则上盒体和每个余缆架处一个,严禁一人唱双簧,必要时配备对讲机以增强联络。先中间后两边,即平拖盒体,将其固定在钢线上,再处理两边余缆,余缆自身有扭动现象时,提前将其沿钢线向对端顺出。在

11、暂不需要处理余缆时,应先将盒体固定后,将余缆全部顺到对端杆头悬挂,谨防二次施工时对接续盒及其内光纤的破坏,实践证明,违规操作时,返工率可高达20%。四、光缆接续中的几个问题光纤色谱与纤序纤序是接续工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如何确保正确的光纤纤序,有以下两种方法:类似电缆色谱排序法:正对光缆端面,使其中的松套管(带状缆除外)按填充芯颜色:红、绿顺时针(或逆时针)统一排列编号。松套管中的光纤按电缆色谱:兰、桔、绿、棕、灰、白、红、黑、黄、紫,顺排,常见光纤色谱还有乳白、浅红两种,可排在对应色前,电缆色谱排序法在光缆工程的设计和施工中可形成一个较统一的规范,易于记忆掌握和资料整理。操作中的三方交叉监控法即光纤端面制备人员的全过程总负责、总监控:熔接人员的辅助监控;OTDR终端测试人员的实时单芯检测。五、结束语提高光缆接续质量的思考为我们今后进行光缆线路施工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经过大量的工程实践后,还应不断的学习和总结,从而使接续方法和操作技能日趋完善和科学。参考资料1 通信工程施工技术通信施工企业项目经理培训教材编写组2 光电线缆检测技术北京工业出版社1996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