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水泥搅拌桩施工方案范本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60611049 上传时间:2022-03-08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21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速公路水泥搅拌桩施工方案范本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高速公路水泥搅拌桩施工方案范本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高速公路水泥搅拌桩施工方案范本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资源描述:

《高速公路水泥搅拌桩施工方案范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速公路水泥搅拌桩施工方案范本(2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武XX市圈环线高速公路仙桃段第二合同段水泥搅拌桩专项施工方案编制:_复核:_审批:_武XX市圈环线高速仙桃段第二合同段中建五局项目经理部20_年3月目 录一工程概况1二施工准备3三施工工艺及方法6四搅拌桩质量控制措施8五施工管理及注意事项9六搅拌桩质量检测10七双向水泥搅拌桩施工工艺框图11八试验段方案11九. 安全保证措施14十. 雨季施工保证措施173 武XX市圈环线高速公路XX市境段第二合同段水泥搅拌桩专项施工方案一、 工程概况本合同段属于XX市西流河镇、沙湖镇范围内,起于XX市西流河镇金桥村,止于沙湖镇滩湖村,与武XX市圈环线高速公路XX市境段对接,终点与武XX市圈环线高速公路荆州段对

2、接,桩号为K153+000K175+938,全长22.938Km。本合同段不良地质为软土地基,路线全线为软土,池塘、小湖泊较为发育。主要为流塑状淤泥和软塑流塑状淤泥土。为保证路基的稳定和满足工后沉降的要求,对软土深度22m以下的桥头路基段落(台后30m,台前10m范围)和涵洞基础采取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处理措施。本工程设计为双向水泥搅拌桩,桩长有10m 、14m、15m、16m、18m、19m 、22m,桩间距有1.2m、1.3m、1.5m,共计83840根,共计1471755m,采用等边三角形布置。本工程水泥搅拌桩施工计划及工程量情况见下表: 表1 水泥搅拌桩工程量表 起讫桩号处理面积桩间距(

3、m)桩径(m)桩长(m)根数总长(m)K153+140K153+16311731.30.5108008000K153+284K153+32616741.30.510114111410K153+299K153+311670.81.30.5105065060K153+411K153+4502113.81.30.510145714570K159+933K159+9691699.21.30.514115916226K159+100K159+700425401.50.52218911416042K159+700K159+90089201.50.518457582350仙桃南服务区场坪A25186.81.

4、50.51812920232560仙桃南服务区场坪B26365.51.50.51813535243630K163+974K164+1207383.41.50.515378856820K164+094K164+106658.81.20.5155287920DK0+295K0+3053311.20.5152684020EK0+207K0+2173061.20.5152483720K164+500K164+86921069.91.50.51510944164160K164+605.5K164+618.5835.91.20.51567010050K164+759.5K164+772.5773.51.2

5、0.5156199285CK0+030CK0+1266723.61.50.515349152365CK0+129CK0+1392761.20.5152243360BK0+246BK0+2562871.20.5152333495AK0+281CK0+4007842.11.50.515407561125AK0+374CK0+386505.21.20.5154046060LK0+800LK0+816.5427.351.50.5152193285LK0+816.5LK0+825.6226.81.30.5151552325LK0+825.5LK0+842427.351.50.5152193285LK1+

6、139LK1+156436.91.50.5182244032LK1+156LK1+162175.21.30.5181192142LK1+162LK1+178.5437.251.50.5182244032LK1+560.5LK1+576410.751.50.5202104200LK1+576LK1+5821711.30.5201162320LK1+582LK1+598430.41.50.5202214420LK2+277LK2+292406.51.50.5192083952LK2+292LK2+298163.81.30.5191122128LK2+298LK2+313412.51.50.5192

7、114009LK3+004.5LK3+020413.851.50.5162123392LK3+020LK3+026166.21.30.5161131808LK3+026LK3+041.5416.951.50.5162143424LK3+521.5LK3+5374341.50.5192224218LK3+537LK3+543175.81.30.5191202280LK3+543LK3+558439.51.50.5192254275合 计:163507838401471755 表2 施工计划表 起讫桩号处理面积总长(m)机械安排(台)开始时间完成时间K153+140K153+4505651.639

8、040120_.4.1520_.5.30K159+100K159+96953159.2514618520_.4.1520_.8.01仙桃南服务区场坪AB51552.3476190520_.4.2020_.7.30K163+974K164+1208042.264740120_.5.0120_.7.20K164+500K164+86922679.3183495220_.5.1020_.8.20匝道A B C D E16270.9134145220_.7.0120_.9.20LK0+800LK3+5586182.159527120_.7.0120_.8.30二、 施工准备1、 场地布置进行水泥搅拌桩

9、施工的场地,根据实际情况,实地测量放样,提前进行场地平整和现场布置,抽出地表明水,清除桩位处地面、地下的一切障碍物,如石块、树根等,并进行清表处理。场地低洼时,应用土填筑。合理布置机械设备、水泥储料罐。2、 施工前的准备(1)、组织施工人员学习和掌握有关设计图纸和公路工程桥涵施工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合同段的工程地质和水文气象条件,制定符合实际的施工组织设计,落实岗位责任制,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和进度。 (2)测量准备 首先清除施工范围内的地表积水及各种附着杂物,根据设计,用全站仪放出路基处理段起讫位置及边桩,再根据设计桩距,用全站仪(或GPS)和钢尺定出每排桩轴线和桩中心,并用白灰和木桩做醒

10、目标记。并做好临时排水设施,修筑好水泥进场的临时便道。放样偏距小于5,搅拌机就位垂直偏差小于1.5%。(3)试验准备 在设计提供的各种技术资料的基础上作补充工程地质勘察,进一步了解土的性质,在有代表性的地段必须钻探土样,作室内配方试验,了解最适宜加固的水泥品种掺入量,水灰比及最佳的外掺剂,了解水泥土强度增长期与强度的关键,以便核对试验所给配方是否合适选出最佳配方方案。及时对现场土样进行取样检测,掌握现场实际含水量,根据含水量情况指导选择采用干喷和湿喷工艺。(4) 材料准备 开工前(材料部负责进料,试验室进行检验),对水泥等原材料进行取样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进场,进场后按规定的检验频率再进行抽检

11、,合格后方可用于本工程中。水泥进场后采取防雨防潮措施,要下垫上盖。搅拌桩采用的粉体加固剂为42.5普通硅酸盐水泥,要求新鲜无结块,入罐时经筛网过筛,最大粒度不超过5mm,不含有纸屑、塑料布石子等杂质。(5) 人员准备 施工现场配备分部经理、分部技术负责人、施工技术员和工班长,负责施工现场管理。施工前,进行三级交底,即先由项目总工对项目技术人员进行交底,再由责任工程师对劳务队管理人员或班组长进行交底,再由劳务队管理人员对参与施工劳务人员进行现场交底,三级交底同样做到明确施工要点及注意事项,并对交底内容进行详细的记录。施工组织机构及施工人员配备如下: 图1施工组织机构 分部经理技术负责人工程部物资

12、部实验室质安部劳务施工负责人钻机操作班运输班机电组杂工组安全管理组 图2施工人员配备岗位分部经理分部技术负责人责任工程师施工员质量员测量员人数111322岗位安全员资料员电工钻机操作手焊工指挥配合工人人数21234526对焊工,桩机操作手,电工等特种作业人员要求持证上岗。施工前,认真核查人员是否符合要求。(6) 机械准备 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深层搅拌桩机及辅助设备。所用机械在施工前均需进行检修,以确保施工过程中能正常运转。(具体机械见机械设备情况一览表)施工机械设备一览表序号机械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数量性能备注1钻机SJB-17台良好2制浆机JBJ-30017台良好3灰浆泵HB317台良好4电磁流量

13、计型号LD8111-A17台良好每一台钻机配一部2001电磁流量计17台良好5电焊机BX#-500-15台良好6发电机200KVA4台良好备用 (7)成桩实验 水泥搅拌桩施工前,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试验桩施工,取得各种机械参数,确定施工工艺水泥掺量等各项指标,根据试桩确定和调整好技术参数,编制质量控制措施及施工工艺,以及打桩的顺序(一般采用横移退打或自一侧向单一方向进行),以确保大面积施工质量,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后进行工程桩的施工。三、 施工工艺及方法1、施工准备及测量放样搅拌桩施工前,备齐施工机械机具和材料,接通电力,施工劳力进场,进行需施作喷浆作业地点的地面表皮清除,查明地下线路管道情况

14、后进行场地平整,桩位放线,一切准备就绪后,进行搅拌桩作业。 (1)场地清理:施工前,应按技术规范要求进行场地清理。场地平整,填写报验单,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签字确认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2)布桩图:开工前,根据施工设计图按各分段里程画出布桩图。布桩图上应标明线路中心、里程、路基底宽线、每个桩应编号、量出设计桩长,布桩图报设计单位,监理工程师,确定验收确认后,方可施工。 (3)测量放样:对设计单位移交的导线点,水准点,施工前会同业主和监理工程师进行复核,确认无误后使用。测量人员按施工设计图,进行搅拌桩桩位、原地面标高、孔口标高等有关测量放样工作,测量放样记录及布桩图等,应报请业主和监理工

15、程师复核抽查,并填写测量放样报验单,经甲方和监理工程师审查签认。 (4)材料:搅拌桩施工采用加固料为水泥,其质量、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具有出厂质保单及出厂试验报告,确保在有效期内使用,严禁使用过期、受潮、结块、变质的劣质水泥。运到工地的加固料(水泥),应对水泥质量进行抽样检验,抽样试验频率根据规范要求及监理工程师意见定,一般要求每批量100吨最少抽检1组。试验结果报监理工程师签认后方可投入使用。 (5)水泥土强度试验:施工前应详细了解各施工现场的地质情况,选取有代表性的土层位置,钻孔取出一定数量的试样土进行必要的软土物理性质、含水量、有机质含量试验和水泥土配合比强度试验,以验证软土的性质和设

16、计的水泥土(搅拌桩)强度能否达到要求。试验结果均应及时以书面报告形式提交业主及监理工程师审查核实,如与原地质钻探资料和设计要求不符,应通知设计方。 (6)施工工艺试桩 搅拌桩施工前必须分区段进行工艺试桩,以掌握适用该区段的成桩经验及各种操作技术参数。成桩工艺试验桩不宜小于3根。 工艺试桩前,书面通知监理部门派员参加。工艺试桩结束后,提交工艺试桩成果报告,并经监理工程师审查批准后,作为该区段搅拌桩施工的依据,无监理工程师的指令,不得任意更改。工地技术主管在搅拌桩施工时应向机组下达操作指令,并负责监督执行。 工艺试桩应达到如下目的:a、获取操作参数:包括钻机钻进与提升速度,钻进持力层时孔底电流值,

17、送浆时管道压力、搅拌的叶片旋转速度、喷停浆时间等。b、喷浆和搅拌的均匀性。c、钻进、提升阻力情况及特殊情况施工处理措施等。 在施工过程中若需要更换电流表、喷浆计量仪等影响施工技术参数的设备时,必须以书面报告形式提交甲方和监理工程师。并在监理工程师的监督下试桩,重新确定施工技术参数,指导下阶段施工。 2、钻机就位及调直 组装架立搅拌桩机。检查主机各部的连接,液压系统、电气系统、粉喷系统各部分安装试调情况及浆罐、管路的密封连接情况是否正常,做好必要的调整和紧固工作,排除异常情况后,方可进行操作。浆罐装满料后,进料口加盖密封。安装钻机时,将钻机对准桩位,调平桩机机身以保证桩的垂直度。 3、钻进 桩机

18、调正后,启动主电机钻进,先启动内钻杆钻头(反向),后启动外钻杆钻头(正向),然后启动加压装置,加压装置中的链条同时对内外钻杆加压,使内外钻杆沿导向架向下,内钻头先切土、入土,外钻头后入土、搅拌。 4、喷灰(浆)、搅拌开启喷粉(浆)装置,在内钻头(反向)入土后喷灰(浆),其二层旋转叶片作用为:下面一层是破土,上面一层为搅拌;外钻头(正向)入土后,其二层旋转叶片作用为搅拌、压灰(浆);直到设计深度,桩端应就地持续喷灰(浆)搅拌10秒以上。 5、提升、搅拌在达到设计深度时,搅拌机提升、关闭送灰(浆)泵,先将外钻杆钻头换向(反向),后对内钻杆钻头换向(正向),同时对加压装置换向,链条将钻头提升直到地表

19、或设计桩顶标高以上50cm,完成单桩施工。 6、停机 将搅拌钻头提升到地面以上,停止主电机,停止空压机,填写施工记录。 7、桩机移位:利用桩机液压系统,将桩机移到下一个桩位施工。 8、搅拌施工完成后,在搅拌桩顶按照设计铺填30cm砂垫层。 四、 搅拌桩施工质量控制1、严格控制水泥等材料质量按照设计要求选用水泥的品种标号,并采取防潮、防雨淋措施,坚持先进库的水泥先用,后进库的水泥后用,避免水泥因放置时间长使标号降低。 2、加强管理工作 制定具体的施工管理措施和适用的施工方法,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技术交底、使作业人员心中有数。 指派技术水平高、精通地基加固知识的技术人员作技术指导或现场负责,使

20、施工全过程处于规范化、规程化控制状态。 配备完整的制桩设备,具有可靠性和配套性机械,满足设计要求。 电脑自动记录仪要定时检校,保证其完好性。 3、确保加固桩体强度和均匀性。 施工时派人做好成桩记录,详细记录每根桩的位置、编号、喷灰(浆)量及喷灰(浆)深度等,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或采取补救措施。 成桩过程派专人监视发送设备,避免输浆管道发生堵塞。 严格按要求控制喷灰(浆)量和钻进提升速度,以保证桩体内每一深度均得到充分拌合。 为保证成桩直径及搅拌均匀性程度,对使用的钻头定期复核检查,对直径磨耗过大的钻头进行维修和更换。 4、加固效果检查 在桩的不同部位切取试块,送至试验室分割成与室内试块相同尺寸的试

21、件,比较相同龄期室内外试块强度。 做复合地基荷载试验,实测加固后的复合地基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五、 施工管理及注意事项1、施工过程中必须作好施工记录和计量记录,检查重点有:加固料质量和用量、桩长、制桩过程有无断桩,桩体均匀、搅拌的转速、提升时间、复搅长度、补桩和补搅等。搅拌桩施工质量监理应符合粉体喷搅法加固软弱土层技术规范(TBl0113-96)附录B的要求。 2、搅拌桩施工应有自动记录桩身长度、单位桩长水泥用量并能监测水泥是否到达喷浆孔底的自动记量装置。试桩过程中应对该自动装置进行校核,正式施工过程中应不定期检查。 3、施工环保及安全: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搅拌桩施工对环境的污染(粉尘、污水

22、、噪音等)和干扰附近既有道路上的车辆正常行驶。 4、 搅拌桩施工根据施工工艺及工艺性试验确定的操作参数进行,并随时注意记录压力、喷浆量、钻机钻进与提升速度、孔底电流等有关参数。 5、 施工中应严格控制喷浆、停浆时间、钻进深度、钻机垂直度及水平位置、停浆面标高等。终钻提升的确定,应以达到设计标高为原则。水泥损耗量不得大于1kgm。 6、 施工中不得中途中断喷灰(浆),确保桩长。在尚未到达设计桩底标高和尚未喷灰(浆)的情况下进行钻杆提升作业;若因停电或机械故障等原因而中断喷浆时,应将钻机下钻至断灰(浆)点下不小于1米的位置,待恢复供灰(浆)时再喷灰(浆)提升。 7、 按设计的水泥用量喷灰(浆),施

23、工中发现喷灰(浆)量不足时,应及时对原桩复钻复喷,复喷的喷灰(浆)量仍不应小于设计用量。施工过程中应随时检查灰(浆)罐内的水泥加入量、剩余水泥量,复核每米喷灰(浆)量及成桩后喷灰(浆)总量。 8、 钻头直径磨损量不得大于1cm。 9、 水泥入浆罐之前经过4目cm2筛网过筛,除杂除块。 10、对输浆管要经常检查,不得泄露及堵塞,管道长度以60m左右为宜,不得超过80m。六、 搅拌桩质量检测1、 开挖检查:成桩7天后,在监理工程师和甲方监督下进行开挖自检,开挖深度0.52.0米,目测成桩情况及搅拌均匀程度、桩径、桩位偏差等,检测频率2。 2、 成桩7天内采用N10轻便触探检测。检测频率2。搅拌桩施

24、工质量容许偏差项 次项目单位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和频率1桩距mm 100 钢尺抽查22桩径mm 不小于设计 钢尺抽查23桩长m 不小于设计喷浆前检查钻杆及刻度盘4竖直度%1.50% 垂球或经伟仪抽查5单桩喷浆量% 不小于设计 查施工记录6桩体强度KPa 不小于设计规定 N10或抽芯试验3、 桩体强度试验:采用N10轻便触探检测。七、 双向水泥搅拌桩施工工艺流程图 双向水泥搅拌桩施工工艺流程图八、 试验段施工1、 试桩位置试桩地点选择在沙湖互通连接线LK3+543LK3+558段,总长15米,面积439.5,桩间距1.5米,桩径0.5米,桩长19米。选择中心部位试桩9根。2、工期安排计划20_年3月

25、12日完成现场取样及进行相关实验工作,20_年3月15日前完成室内配合比选定,20_年3月20日前完成平整场地;20_年3月20日机械到达现场,并组装机械并对机械进行标定,20_年3月25日开始做试桩。3、室内配合比试验为确定本标段地基处理水泥搅拌桩采用合适的水泥掺入比,试验室将在工程现场钻孔,分别采集最软弱层土样二组到中心实验室做水泥搅拌桩掺入比室内配比试验,所取土样主要为黑色淤泥质土。根据设计要求,水泥采用P.C32.5级复合硅酸盐水泥,每延米掺量为55,为选择经济、可靠、合理的水泥浆配比,试验室将按水泥浆配比试桩和水泥+粉煤灰试桩二组做配合比,灰掺量为15%、18%、20%的各试配三组,

26、共6组。分别检验了龄期为7天的水泥试块抗压强度。根据搅拌桩掺入比室内加固试验结果,采用满足设计要求的最佳水灰比、土入量、水泥掺入量的配合比进行现场试桩。4、 试桩布置为了确定水泥搅拌桩的施工工艺,根据中心试验室试验的结果,本次选试验桩9根,桩排成3行,桩与桩成正三角形布置,间距为150cm,依次编号为19桩(见下图)。相关参数如下:试验桩布置图5、试桩目的:掌握满足设计单桩喷灰(浆)量(由水泥掺入量、水灰比计算)的各种技术参数,如钻进速度、钻杆提升和下沉速度、喷灰(浆)压力、搅拌机转速、进入持力层电流和钻进速度等(供参考的双搅桩机械参数:钻进速度0.71.0m/min;提升速度0.71.0m/

27、min;内钻杆转速50r/min;外钻杆转速70r/min;钻进时喷浆压力0.250.40MPa);掌握下沉和提升的阻力情况,选择合理的搅拌头形式、电机功率与搅拌叶片的宽度和倾角等(供参考的双搅桩机叶片宽度80100mm;叶片厚度2540mm;叶片倾角1020度);检验室内试验所确定的配合比、水灰比是否便于施工,是否需要添加外加剂等。6、试桩技术标准水泥搅拌桩施工28天后,进行试验检测,要求28d桩身强度达到1Mpa,单桩容许承载力不小于120KN。7、试桩质量保证措施为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及有关规范的规定,实行过程控制为主,工后检测为辅的方法,从人员、设备、材料、施工前的准备、工程施工

28、过程等方面对工程质量进行预控。(1)人员实行岗位责任制,做到定机、定人、定岗、定责。每处施工现场确定一名机长,制定详细的操作手、机长、自检人员岗位责任制。对现场施工和质检人员进行培训,从干部到职工都强化质量意识,凡参加浆体喷射搅拌桩施工的人员上岗前首先要了解、掌握、重温有关施工技术规范,明确岗位责任,做到未经培训不得上岗。充分发挥质检人员对工程质量的控制作用,对成型后的每根桩实行施工队、项目部全过程工地自检,全部合格后方可报请监理组抽检。项目部质检人员和监理人员对质量具有一票否决权。(2)设备双向搅拌桩机必须使用与东南大学双向旋喷搅拌专利相配套的钻机。输送管长度一般不大于60,摆放平顺,管道最

29、大长度不得大于80,接头最多不超过2个。每台湿喷桩必须配备能够自动记录,打印处理深度,单位长度水泥浆用量,水泥浆比重的电脑记录装置,即能打印每根桩施工中钻头下钻深度及提高高度的全过程记录和水泥浆段浆量、水泥浆用量曲线图和水泥浆比重,所有数据必须实时打印。所有的电流表、压力表和电脑计量装置等必须经过计量部门的标定认可,每台设备必须经监理人员现场试桩后,由驻地监理组统一发放进场设备准许证后方可使用。(3)材料只有合格的材料才能保证合格的工程,施工中建立健全材料管理台帐,施工中使用的水泥应经过自检后方可进场,进场后的水泥应按批进行报检,报请监理工程师抽检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用水泥库保管水泥,水泥库四

30、周设排水沟,防止水泥受雨淋导致受潮、结块。建立水泥台帐审核签认制度,台帐中应注明水泥的领料日期、数量及施工桩点号等。浆体喷射搅拌桩机的水泥必须由机长领取并编号,同时必须由旁站人员现场核实后签认,施工人员在原始记录上应注明每根浆体喷射搅拌桩的施工桩号。8、试桩总结试桩施工完成后由班组、现场施工员、质安部进行自检,待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验收并检测,检测验收合格后写出试桩总结报告,报总监办审批通过后,作为水泥搅拌桩施工控制依据和操作规程,并按此严格认真执行,最终保证水泥搅拌桩的施工质量。九、 安全保证措施1、安全生产方针施工工程中,我单位将严格按照国家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条例及我单位的安全手册,始

31、终贯彻“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方针,对施工全过程中实施有计划、系统化的安全生产管理,树立全员安全意思,为确保施工期间的人身、设备及环境安全提供可靠的保障。 2、制度保证措施(1)严格执行国家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条例及当地的有关部门关于施工安全生产的有关规定和我单位有关安全生产的制度,确保安全生产。 (2)加强安全管理,保障施工人员和国家财产的安全,根据“管理生产、必管安全”和“谁施工,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分级管理。层层签定安全生产责任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3)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和奖惩制度,项目经理部每周对安全生产情况进行一次抽查,每月一次大检查,项目经理部积极配

32、合上级安全部门的安全监督。对存在的安全事故苗头和隐患及时处理。并根据安全检查情况实施奖惩。 (4)开展安全达标竞赛,项目部定期开展安全标准工地建设活动,组织队与队、班组与班组之间的安全达标竞赛活动,做到100%达标。 (5)随时接受业主及监理单位对安全生产的监督、检查、考评,对提出的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安全生产。 (6)广泛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增强安全生产意思和自我防护意思,使每个职工都明确各自的安全责任,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的方针,打好安全基础,形成全员参加、人人有责、全员管理的安全生产氛围 3、安全生产具体措施 (1)安全生产设备和器材管理措施 安全生产器材包括:交通器材、通讯报

33、警器材、灭火器材、劳保器材、环境保护器材及医疗保健器材等。 对上述器材的配备齐全,摆放和使用明确位置和确定管理人员,并使每个人都熟悉使用方法。 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安全生产器材的性能,并根据生产及进度需要,经常更换和补充所需器材,确保能正常使用。 设备物资部负责上述器材的管理,并将其管理情况作为物资管理报告内容之一。 (2)施工安全用电措施 建立电气安全管理和经济责任制度,由专业电工负责电器的安装和使用规定,专职安全员负责巡视监督检查。 用电施工组织设计由专业人员负责编制,内容包括配电装置及其电容量、供电线路的走向和现场照明的设置、生活、生产设施用电负荷情况,编制有针对性的电器安全技术规定。 经常

34、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使之懂得电的基本知识,认识安全用电的重要性,掌握安全用电的基本方法,从而安全、有效的进行工作。 施工现场装备行业统一规定的标准电源箱。对电气设备平时不带电的金属外壳,用专门设置的接地板进行接地,以防止由于绝缘损坏等原因而造成意外。电器线路和用电设备安装完成后,由安全部门验收合格后进行使用。 经常对用电设备进行安全检查、测试,检查电气设备绝缘有无破损,绝缘电阻是否合格;设备裸露带电部分是否有保护,屏保装置是否合格安全要求,安全间距是否足够,保护接零或保护接地是否正确可靠,保护装置是否符合要求;安全用具和灭火器材是否齐全,电气安装是否合格,电气设备运行中是否有过热等内容。每

35、周测试一次开关、接地电阻的接触和安全状况,并有书面记录,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专业电工持证上岗。电工有权拒绝执行违反电器安全规程的工作指令,安全员有权对违反用电安全的行为进行处罚,严禁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 (3)机械设备安全保证措施 机械设备操作人员(或车、船驾驶员)经过专门的训练,熟悉机械操作性能,经专业管理部门考核取得操作证或驾驶证后上机(车)操作。 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和指挥人员严格遵守安全操作技术规程,工作时集中精力,谨慎工作,不擅离职守,严禁酒后驾驶。 机械设备发生故障后应及时检修,决不带故障运行,不违规操作,杜绝机械和车辆事故。 机械操作人员做好各项记录,达到准确、及时,严格贯彻操作制度

36、,认真执行清洁、润滑、坚固、防腐、安全的十字作业法。 (4)物资材料安全保证措施 工地设物资、配件仓库,统一进行管理,做到分门别类储放,标牌清楚,并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 仓库设专人负责保管、看护,值班室内设报警器。 (5)施工作业安全保证措施 本工程施工时,自觉服从公安部门或安全监督部门的安全监督,并按照安全监督部门的要求,切实做好工程、车辆机械和施工人员的安全工作。 施工时作好各种临时支撑设施的受力验算,挂号安全网。 所有的现场施工人员佩带安全帽,特种作业人员佩带专门的防护用具。 对于被允许的参观者或检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时,佩带安全帽,非施工人员不得进入施工现场。 所有现场作业人员和机械操作

37、手严禁酒后上岗。 本工程现场周围配备,架立并维护一切必要而合适的标志牌以便为施工人员和公众提供安全和方便。标志牌包括警告与危险标志、安全与控制标志、指路标志。所有标志的尺寸、颜色、文字与架立地点,均以使监理工程师为满意为原则。 在有风的季节里,施工现场悬挂防火旗,落实防火安全措施。 (6)生活区安全保证措施 所有施工人员的宿舍、办公室设计合理、牢固稳定,生活区内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和洗浴设施,设专人管理。 生活用水妥善管理,保证饮水卫生。 食堂保持清洁,腐烂变质的食物及时处理,食堂工作人员定期体检。 与当地医疗保健和消防部门保持密切的联系,做到有备无患。 十、雨季施工保证措施 (1)雨季施工应加

38、强现场管理,合理使用场地,保证现场交通道路和排水系统的畅通。道路要有排水坡向,路边应挖设排水沟,污水汇集至沉淀池经沉淀后排入污水管网。(2)施工场地要经常清理,防止滑到,碰伤及铁钉刺脚。(3)现场材料堆场应做到硬地化,并于四周设排水沟,防止泥水污染。(4)现场水泥堆放要搁空(离地高15-20cm),保证底部地面干燥,防止回潮,水泥上方采用彩条布等覆盖。(5)工地接电、拉线应由电工负责,他人不得擅自变动。用电线路必须架空,破皮线严禁使用。用电设备要绝缘、接地。加强用电线路检查,现场设专职电工值班。(6)现场人员定期对施工机械、电源、脚手架和其它设备作定期检查,对查出的问题要及时整改。并坚持班前检

39、查、班后保护,并有记录。(7)桩机等施工设备必须安装避雷装置,并确保接地良好,以防雷击。(8)现场中、小型机械必须加设防雨罩或防雨棚,定期检查维修。(9)雷雨时不在树下、电梯下、房山墙等处避雨,不接触未经检查的带电物,防止雷击伤人。(10)夏季施工应根据气温条件和施工特点,做好防暑降温工作,配备必要的防暑降温的设施、器材和药品,并适当调整作息时间,保证工人有足够的休息。(11)经常收听气象台的天气预报,随时掌握天气变化,并将天气情况及时下发到基层。附件:工程施工现场应急预案及安全保证措施一、编制原则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原则。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所造成的损失

40、作为首要任务。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原则。在本项目部领导统一组织下,发挥各职能部门作用,逐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建立完善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 3、依靠科学,依法规范原则。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发挥专业技术人员作用,依照行业安全生产法规,规范应急救援工作。 4、预防为主,防止结合原则。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基本方针,坚持突发事件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重点做好预防、预测、预警、预报和常态下风险评估、应急准备、应急队伍建设、应急演练等项工作。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权威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二、编制目的1、应急预案应针对那些可能造成企业、系统人员死亡或严重伤害、设

41、备和环境受到严重破坏的突发性灾害,如触电事故、泥石流灾害、火灾、环境破坏等。2、应急预案是对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的必要补充,应急预案应以完善的预防措施为基础,体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3、应急预案应以努力保护人身安全、防止人员伤害为第一目的,同时兼顾设备和环境的防护,尽量减少灾害的损失程度。4、应急预案应结合实际,措施明确具体,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5、应急预案应经常检查修订,以保证先进科学的防灾、减灾设备和措施被采用。三、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1、应急组织机构为加强安全领导,进行系统化、网络化管理,项目部成立应急预案管理领导小组,项目经理任组长,项目总工程师、常务副经理、安全总监、项目副经理为

42、副组长,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安全环保部安全员、各施工队专职安全员、施工队队长为组员,负责日常的安全管理工作。2、应急领导小组职责负责重、特大事故的现场应急抢险救援指挥,对施工现场突发性情况进行技术、资金和设备支持,在施工现场发生重特大事故时以最快的时间达到现场,分析紧急状态和确定风险事故级别,负责分部和有关地方管理部门、组织、机构联络和报告事故情况,制定抢险救援的方案措施,领导现场应急抢险救援工作,确定紧急状态的解除,协助事故原因的调查和处理工作。在上级和有关地方部门进入的情况下,参与制定抢险救援方案措施,做好应急抢险救援配合工作。四、应急预案的基本要求1、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后,施工现场应急处理措

43、施一般规定 当发生事故时,负伤人员或者最先发现事故的人,应立即报告项目经理或专项安全负责人,并应马上组织人力现场抢救伤害者,根据伤情需要,协助医务人员运送伤者到医院或拨打“120”,请求协助抢救。 1.1事故发生后,各级人员应保镇静及冷静,切实负起本身责任,主动控制局面。要有组织、有指挥和结合实际进行妥善处理。 1.2 第一时间进行“救死扶伤”,采取措施救护受伤(害)人员,对必须在现场进行紧急抢救的,应采取应急方法如止血、人工呼吸等进行施救。否则必须立即用工地的交通工具或截出租车将伤者送到就近医院进行抢救。同时应采取有效措防止事故蔓延扩大。 1.3 认真保护事故现场及善后工作。凡与事故有关的物

44、体、痕迹、状态不得破坏,并划出保护区禁止闲人进入。 1.4 因抢救受伤(害)人员,以及疏导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某些物体时,必须做好现场标记、拍照、录像或绘制现场简图,并写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等。 2、 发生火警、火灾事故时,施工现场应急处理措施一般规定。 2.1 应立即了解起火部位及燃烧的物质,积极抢救伤者及使用施工现场所有消防器材进行灭火自救工作。 2.2 迅速准确地拨打119报警。在拨打119时,做到镇静拨号,说清火灾单位的名称、地址、电话号码、燃烧部位、燃烧物质的性能等。 2.3报警后,派专人到约定的路口迎接消防队。 2.4 在消防部门到达前,对易燃、易爆的物质采取

45、正确有效的隔离。根据火场情况,机动灵活地选择灭火工具。 2.5 在扑救现场,应行动统一,如火势扩大,一般扑救不可能时,应及时组织撤退扑救人员,避免不必要的伤亡。 3、 利用一切可行的通讯工具按规定时间内将事故情况进行层级上报。 4、发生事故层级上报时限。 4.1 轻伤事故,应在24小时内报告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部门和基层工会组织。 4.2 重伤事故,一般情况下,事故单位应在24小时内报上级主管单位,由上级主管单位分XX市有关部门。对涉外有影响的,事故单位应在事故发生后4小时内如实报上级主管单位。 4.3 重伤3人或死亡1至2人的事故,事故单位应在事故发生后4小时内如实报上级主管单位,由上级主管

46、单位分XX市有关部门。 4.4 死亡3人以上重大、特别重大死亡事故应在事故发生后2小时XX市人民政府,同时报上级主管单XX市劳动行政部门、工会组织、公安部门。 4.5 发生急性中毒、中署事故,除报上级主管单XX公司安质部、办公室)外,应同时XX市卫生行政部门。 4.6 发生爆炸物品爆炸事故和火灾事故,除报报上级主管单XX公司质安部、办公室)外,应同时XX市公安部门。5、防止违章和事故的安全规定 5.1 未经三级安全教育的新工人,复工换岗的人员未经岗位安全教育,不得进入施工现场的工作岗位进行操作。 5.2 不正确佩戴安全帽及佩戴超过使用年限(2年半)的安全帽,不准进入施工现场。 5.3 严禁赤脚

47、或穿高跟鞋、拖鞋进入施工现场。 5.4 严禁酒后及带小孩进入施工现场。 5.5 不得到禁止烟火的地方吸烟、动火。 5.6 不得攀登脚手架。 5.7 特种作业人员、机械操作工未经专门安全培训,无有效专业上岗操作证,不得上岗操作。 5.8 脚手架及所有机械设施设备和现浇混凝土模板支撑,搭设安装后,未经验收合格,不得使用。 5.9 电源开关箱不准一闸、一漏电、一箱多用。 5.10 未经指派批准,未经作业安全交底或安全交底不清和无安全防护设施,不得盲目操作。 5.11 不得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对违章作业的指令有权拒绝,并有责作制止他人违章作业。 5.12 对各种安全检查防护装置、防护设施及警告、安全标志等不得随意拆除和有意挪动。 23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