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中感悟式学习方式探索

上传人:精****料 文档编号:60594692 上传时间:2022-03-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2.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语文课堂中感悟式学习方式探索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语文课堂中感悟式学习方式探索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语文课堂中感悟式学习方式探索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语文课堂中感悟式学习方式探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课堂中感悟式学习方式探索(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语文课堂中感悟式学习方式的探索 哈一00中学 秦洪杰感悟式学习是以学生为本、以生活为源、以内化为宗、以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实践和感悟为主要活动的一种学习方式。学生是生命体,是充满活力的“人”,课文是人的生命活动、心灵活动的结晶,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是人的生活过程,都是生命成长的过程。语文教学就是以言语为活动方式的人与人心灵的接触、交流、碰撞、启迪和激励,语文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生成的过程,没有生命气息的课堂不具有生成性。“注重感悟”集中体现了感悟式教学的基本理念。 语文应该是最能给学生快乐的学科。语文既然紧紧地与人的生命相连,时时地与人的心灵相通,那么,就必然与人生的快乐相

2、生。因此,这也是语文理所应当追求的境界。其实,语文教学也是同理,也必须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一种快乐,才能让学生有真正的收获,语文教学也才能有真正的成效。古人读书讲究“美读”,“批文入境”,得其意而忘其形,都突出了读书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在体念中感悟作品的意义,解读作者的情感。然而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差、情感淡漠,导致了语文教学的低效运作。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了学生的感悟。一、在“读”中感悟 “读”是实施体验感悟学习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书读多了,读熟了,理解透了,感悟深了,语感也就有了。只有通过反复朗读,语言的分寸感、畅达感、情味感、美感才能奔涌而来,学生的思想感情才会丰富起来

3、,对文章意蕴的领会才会更透彻,才会更好地形成形象语感,更好地理解文章深刻的含义。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养成了良好的语言习惯,达到培养语感的目的。 其次,带着情感去反复朗读,带着感情的诵读能够调动人的情感,教师适时适当的点拨,便能使学生将文本与自己的情感结合起来,产生独到的理解。课堂上,要让学生进行有情味的朗读、有思味的默读、有韵味的赏读、有深味的诵读。通过朗读、默读,范读、齐读,分组读、分角色读,美读、精读、品读、赏读等形式,让学生充分感知语言材料,促进知识的内化,陶冶情感,开启智能。通过读,使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全身心地投入课文中,与作品对话,与自己的心灵对话。教师每教一篇文章,

4、都要拿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读”课文。在“读”中循路入境,与作品人物同行,与作者心灵同在;在“读”中体味文本的情理,领悟作品的内涵,感受心灵的震撼。下面我就文言文教学设计中的“读”谈一点浅显的见解。1、读准字音:教师可范读或放录音,激发学生诵读兴趣,引导学生自读,读准字音,读得字正腔圆;读清句读,读出层次;读出缓急,读出意境。2、读懂文意:引导学生默读,对照注释疏通文字,初步感知文章的内容,做到读通;然后再通过反复朗读,体会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做到读懂文意。3、读出意境与情感。在前两步的基础上最后达到读美,把句子的美、景色的美、情感的美都读出来,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和风格特色。4、注重多种

5、形式的诵读:有自由读、齐声读,也有指名读。让学生反复的读,在读中感悟、读中品味、读中鉴赏,在读中受到熏陶。朗读在语文教学中却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不单是靠教师讲出来的,而是在教师的引导和指点下,由学生去读,去悟。因此,课堂上要给学生更多的读的机会,教师则是通过学生的朗读,引导学生对课文中规范的语言领悟、积累,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丰富学生的想象,激发学生的情感。为日后运用语言打下扎实的基础。从朗读中感悟作为如今阅读教学之重要手段,它激活了沉闷的课堂,强化了情意的熏陶,阐释了人文之精神。二、在赏析中感悟语文教材是一个美的宝库,所在皆有,俯拾即是。语文

6、中的“美”,象珍珠一样撒落在教材的篇目、章节、词句里,附着在形象、意境、事理中。孩子的潜能是无限的,教学的创造空间是不可估量的。我们的课堂应尽可能地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时空和平台,让学生充分张扬自己的个性,以切实有效的方式引领他们在言语世界里主动探究、发现,并为他们潜能的发挥创造机会,使学生的生命之河跃起灿烂而美丽的浪花。学生自主亲历,是由语文学习的本质特点决定的,长期以来我们漠视这个问题,把丰富多彩的语文学习变成了应试教育的机械运作,扼杀了个性情感活动。现在,在“以人为本”教育思想逐步得到落实的时候,有必要使我们的语文教学“返璞归真”,实现语文学习的人文回归。我们在课堂上给学生足够的空间,

7、让他们对语言进行赏析。我们对学生如何赏析语言做了一个有效地引领并总结出了发表理由的方法:整句赏析法、关键词点评法、吟诵(不同于朗读)法、潜台词阅读法(说出语句蕴含的真实的意思)、浮想联翩法(谈谈亲身经历的、耳闻目睹的类似故事)等;”生1:我觉得在“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这句话中,辉煌一词用得很好,让我感到了色彩的绚丽,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开得热烈旺盛极有气势的藤萝花。生2:我特别喜欢“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这一句,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流动、欢笑、生长几个词让我感到了一种动感和活力,我想到

8、了一群孩子在嬉戏的情景。生3:“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我觉得这句话写得特浪漫,用浅紫色来形容香气,这大概是我们以前接触过的紫色本栏就是浪漫的色彩,再加上梦幻一次,更给人一种飘渺轻柔的感觉生4:结尾一句“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我觉得这句话蕴含的真实的意思是作者受到了鼓舞,充满了信心,已经从悲痛中解脱出来生5:伶仃、察言观色用了拟人的手法,尤其是察言观色一词让我想到了小心翼翼、胆战心惊,这应该跟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关系,这里是用花象征人。生6:我文章的倒数第二段,我觉得作者将花与人联系在一起,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对生命的态度。作者感受到了花的顽强的生

9、命力,感悟到生命的美好。我想读一读。我觉得学生们在赏析语言的过程中,很好地理解了文章的内容。在实际教学中,理论上重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上也热热闹闹,但并不等于中就真正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叶圣陶先生说:“单为应付教师的练习功课,而与自己的意思情感是没有关涉的。到这样觉得的时候,这人身上便已负着人生的缺陷,缺陷的深度比哑巴不能开口还要利害。”因此,只有学生的感受和体验真正实现和强化,才能真正把学生的主体性由课堂表面深化到学生内部身心活动中去,实现教学境界由教师的他控、他律向学生的自控、自主的提升。 三、在拓展中感悟新课标背景下的语文课程资源,有两大核心组成部分:一块是课堂文本资源,另一块就是

10、课外文本资源。课堂文本资源是单一的、有限的,用叶圣陶先生的话来说,教材永远只是一个例子。要想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单靠课堂文本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大量地扩充课外读物,增加课外阅读量。通过拓展内容感悟文章的主题,感悟语言。为了让拓展更具实效性我们对如何拓展进行了指导。延伸的内容,要么本身就是语文的,如名人名言、相关文章、相关著作、相关诗句等;要么引发语言实践,如想象、写作、语言表达等。”具体地说我认为拓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进行扩展性阅读,开阔语文视野1、向整部作品扩展阅读 适用于节选的作品,2、向同一作家的其他作品扩展阅读3、向同类题材的其他作品扩展阅读 4、向同一文体的其他作品扩展阅读5

11、、向有关这位作家的传记作品扩展阅读二、激活兴趣,建立“资料库可以让学生通过互联网或书刊、报纸、杂志等,集中搜集某一主题的相关资料。在搜集过程中,随时制作电子读书卡片或纸质卡片记录素材,将相关文字、插图有机结合。这一过程的展开可以贯穿学生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等不同的时段与活动类型,让他们建立起自己的语文学习“资料库”三、文本拓展要抓住文本“空白点”,向内拓展文本内涵。 文本中存在着许多“空白点”,需要老师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生活体验和阅读积累,充分发挥联想与想象去补充去拓展,以丰富文本的内涵,体会其中蕴含的复杂情感。四、读写结合法”阅读与写作同步进行可以是改写、扩写、仿写、想象作文、抒写真情实感转换

12、角色等五、用其他方式诠释你对文章主体的理解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结合对文章主题的理解进行拓展。在这里我结合我们在学习背影一课所做拓展延伸来谈谈师生是如何共享语文之美的。我们班级的同学分成了几个学习小组,我让他们在学完这课后,以各小组为单位根据文章的主题进行拓展。下面是学完背影一课各小组的同学所做的拓展:(1)学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想说的? (2)你知道哪些歌颂亲情的名言、名诗、名篇?(3)说说母亲或母亲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件事,再把它写下来。(4)以“亲情”为主题,做一手抄报(5)推荐一本书(6)有的小组准备搜集班级所有同学母亲的生日,打算在同学母亲过生日的时候,他们要集体为这为母亲做一张和卡,

13、和卡中有一部分便是写上他的孩子的优点及他为班级所做的贡献,感谢这为母亲给我们这个集体送来这么好的孩子,(7)搜集赞美亲情的感人故事(8)搜集几篇本文作者朱自清的其他文章他们的拓展形式是多样的。我记得当时有一组同学搜集了一组“最感动你的母爱故事”并选择了一篇“你可知道母爱无言”在课堂上盛情并茂地朗读,由于文章写得很感人,加之他感情把握得很好,当时很多人感动得哭了,我也泪流满面。他读完后有一个孩子站起来读了他们小组写的一首赞美亲情的诗,虽然文笔稚嫩,但感情却很真挚,手抄报设计得很有个性,画面新颖别致,而主要的设计者竟然是班级里一位十分淘气,成绩又不很理想的孩子。搜集名言的小组当即便把他们搜集的名言

14、和诗贴在了墙上,并希望大家能抄到自己的摘抄本上。推荐书的同学首先谈了他读这本书的感受然后又把这本书捐给了班级的图书角,希望大家都能读读这本书。还有的小组搜集了本文作者朱自清的几篇文章。我的心中充满了惊喜和感动,孩子们内心世界是如此地丰富,他们身上有无穷的潜力可以挖掘。当时我也给他们准备了一个拓展的内容,我拿来了我给儿子写的日记,这本日记是以第二人称写的,里面零散的记载了儿子成长的片断,记录了他呱呱坠地后带给我的欣喜,记录者他的每一步成长带给我的喜悦,记录着每一个令我心动的瞬间, 也记录着他每一次不听话带给我的伤感和忧虑. 或许是受到了他们的感染,我读得十分投入,儿子成长的一幕幕似乎在我眼前重现

15、,我对儿子的爱也随着我的文字向外流淌,当时教室里静极了,但我分明听到此刻孩子们的心中正跳跃着一种感动。整个教室充满了爱的和谐气氛,有一种令人温暖的情愫在整个教室轻舞飞扬。读完后我说:“,这是一位母亲,用心记录的,或许你没有这样一本日记,但你们的母亲与我有一种共同的东西,那就是世界上最无私最圣洁的母爱。其实亲情是最珍贵又最容易被我们忽略的东西。亲情时刻在我们身边,是我们的心灵缺少感动。我话音刚落,就有个孩子举起了手,他们受了感动想有话要说,听着孩子们谈着与父母之间发生的或悲获喜或悲喜交加的故事,听着他们对父爱、母爱的理解。我的内心充满了幸福和感动,此刻学生们竟如到了一种学“妙悟”的自由状态,我和

16、同学们一起享受着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快乐,此刻,我觉得孩子是幸福的,我也是幸福的。在学生的语文学习中,言语实践过程、感悟过程和言语内化过程是并存的,并且水乳交融、不可分割。感悟生命活力,激发创造意识。教育是一项灵魂工程,语文教师应该设计一些有利于学生的问题系统、训练系统和情意系统,创设种种情境与契机,鼓励学生探索、实践,寻找作者、作品情感与自我心灵碰幢的契合点,将生活与生命融进课堂,在探索和实践中不断丰富精神生活,感悟生命活力,寻求对自然、社会的共鸣,在主体亲历中大胆追求真、善、美,使语文活动真正走进每位学生的心灵世界,在他们心灵深处形成主动求知与主动发展的热切欲望,激发创造意识,形成创造能力,迸发出创造火花,点燃生命的熊熊火炬。 语文课堂中感悟式学习方式的探索 哈一00中学 秦洪杰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