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S系列立式压力蒸汽灭菌器使用规程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60553984 上传时间:2022-03-0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1.6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LS系列立式压力蒸汽灭菌器使用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LS系列立式压力蒸汽灭菌器使用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LS系列立式压力蒸汽灭菌器使用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LS系列立式压力蒸汽灭菌器使用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LS系列立式压力蒸汽灭菌器使用规程(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LS系列立式压力蒸汽灭菌器安全操作规程1、简介LS系列立式压力蒸汽灭菌器以下简称灭菌器是利用饱和蒸汽对物品进行消毒灭菌的设备,该类灭菌器的灭菌室结构形式为单层结构,蒸汽供应方式为自带蒸汽发生器,气体置换方式为下排气式,密封结构为横梁结构,控制方式为机械控制方式。2、适用范围该灭菌器主要供临床机构对医疗器械、敷料、玻璃器皿、溶液培养基等用蒸汽法消毒灭菌用。3、正常工作条件1)、环境温度+5C+40C2)、相对湿度80%RH3)、大气压力70kPa106kPa4)、工作电源AC220V22V,55Hz士1Hz4、主要技术参数规格型号灭菌室容积(L)额定工作电压(MPa)额定工作温度(C)额定输入功

2、率kW定时范围min压力/温度控制范围MPa/C外形尺寸长x宽x高cm毛重/净重kg134060注:灭菌压力范围:0.070.22(MPa),灭菌温度范围:115134(C)5、使用方法1、设备放置a)本设备应放置在平整的地面。b)设备与墙面应保持一定距离,左面距墙30cm以上,反面距墙20cm以上,右面距墙80cm以上。c)安全阀排气口不要距离电源插座太近,也不要被东西堵塞。2、设备的连接a)电源要求:单相交流电220V士10%50Hzb)设备必须可靠接地,如果插座没有接地端,则通电前必须用独立的接地地导线使设备接地。3、使用前准备a)检查电源参数是否与产品要求一致。b)敷料与纺织物不能包扎

3、太紧。c)准备好灭菌指示物化学指示卡或生物指示剂。6、操作程序加水f堆放f密封f设置灭菌温度和时间f加热排放冷空气f灭菌一结束6.1 加水旋转手轮,拉开桶盖,取出灭菌内胆。关紧放水阀,在灭菌桶内加入蒸储水,水位不超过水位线,防止水进入灭菌内胆内,浸湿被灭菌物品。由于灭菌过程中,水会逐渐蒸发,所以在每次使用前必须补足水量至上述位置。6.2 堆放灭菌物品应予以妥善包扎,有顺序地放在灭菌内胆内,相互之间必须留有适当的空隙,敷料包体一般以20cmX20cm10cm为宜,有利于蒸气的穿透,提高灭菌效果。6.3 密封灭菌内胆放入主体,盖上内盖,盖好灭菌器盖,然后将手轮用力顺时针旋转,使桶盖与灭菌桶相密合,

4、不宜旋得过紧,以免损坏橡胶密封垫圈。用橡胶管连接在放汽管上,然后插没到一个装有冷水的容器里,并关紧手动放汽阀顺时针关紧,逆时针打开,在加热升温过程中,当温控仪显示温度小于102时,由温控仪控制的电磁阀将自动放汽,排除灭菌桶内的冷空气。当显示温度大于102时,自动放汽停止,此时如还在大量放汽,则手动放汽阀未关紧,应及时把它关紧。设置灭菌温度和时间按照不同的灭菌物品的灭菌时间,将计时器旋钮旋至所需时间刻度,当到达预设的灭菌温度时,灭菌指示灯亮,计时器自动计时。预置灭菌温度是通过压力/温度控制器进行的,顺时针方向旋转旋钮温度值减小,反之温度值增大,温度预置范围115c134c。6.5 加热接通电源,

5、合上过载保护器开关,电源指示灯亮。计时器旋钮上的红点对至需要的时间,灭菌器进入工作状态,加热灯亮,开始加热,当压力表指针至115时,打开排气阀,排冷空气23min关闭排气阀,此时灭菌器内部的残余冷空气已经基本排干净,有利于提高灭菌效果。6.6 灭菌当灭菌器内蒸汽压力、温度逐步升至预置灭菌温度时,灭菌灯亮,加热灯灭,此时压力温度表上显示的值就是预置灭菌温度值。灭菌器在定时范围内自动进行恒温控制,此时计时器自动计时,计时指示灯亮,当到达预置灭菌时间后将自动切断加热电源,发出声响提示,灭菌结束。6.7 结束灭菌结束后,必须先将电源切断,如消毒灭菌物品为敷料、器械、器皿等,则可将灭菌器内的蒸汽通过排气

6、阀排出,当压力表指针回零后再稍等一分钟可开盖并去除内盖,过2030min去除灭菌物品,如消毒灭菌物品非溶液和培养基等,在灭菌结束后切忌立即放汽,否则会由于压力突然降低而剧烈沸腾,发生瓶子破裂溶液溢出。应当待其自然冷却直至压力表指针回至零位,一般2030分钟,再打开放气阀排尽余汽,才能旋转手轮把桶盖打开,取出灭菌桶,填写相关仪器设备使用纪录表,做好相关记录。7、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的监测对灭菌质量可采用物理监测法、化学监测法和生物监测法进行。灭菌器新安装、移位和大修后的监测应进行物理监测、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物理监测化学监测通过后,生物监测应满载连续监测三次,合格后灭菌器方可使用。1物理监测法:每次

7、灭菌应连续监测并记录灭菌时的温度、压力和时间等灭菌参数。温度波动范围在+3C以内,时间满足最低灭菌时间的要求,同时应记录所有临界点的时间、温度与压力值,结果应符合灭菌的要求。2化学监测法:1应进行包外、包内化学指示物监测。具体要求为灭菌包包外应有化学指示物,高度危险性物品包内应放置包内化学指示物,置于最难灭菌的部位。如果透过包装材料可直接观察包内化学指示物的颜色变化,则不必放辂包外化学指示物。通过观察化学指示物颜色的变化,判定是否到达灭菌合格要求。2采用快速压力蒸汽灭菌程序灭菌时,应直接将一片包内化学指示物辂于待灭菌物品旁边进行化学监测。3生物监测法:使用一次性标准生物测试包,对灭菌器的灭菌质

8、量进行生物监测。标准生物监测包置于灭菌器排气口的上方或生产厂家建议的灭菌器内最难灭菌的部位,经一个灭菌周期后,取出培养后观察结果。8、注意事项1) 本灭菌器具有如下安全功能a) 断水保护功能如灭菌室内未加水或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缺水断水现象导致加热器干烧时,灭菌器将自动切断加热电源,同时发出报警声。此时应关闭电源,打开排汽阀,在确保灭菌室内压力为零的情况下打开盖,往灭菌器内加水,重新启动灭菌程序。b) 过电压保护当进线电压,AC280V过电压指示灯亮,灭菌器将自动切断加热电源,同时发出报警声,此时应关闭电源,排除故障后方可重新启动。2) 消毒灭菌时,确保灭菌室内有足够适量的水。3) 在灭菌器开始加

9、热时,必须严格按照前述规定,排尽冷空气,否则将影响灭菌效果。4) 不同类型的灭菌物品请勿同时进行灭菌,如敷料与溶液,橡胶与器械,否则将不能到达理想的灭菌效果。5) 灭菌物品为溶液时,应灌注在耐高温的玻璃瓶或器皿内,不宜关注太满,一般以容积的1/23/4为宜,瓶口用纱布紧塞,切勿用无通孔的瓶塞,玻璃瓶应放在容器内再放入灭菌内胆,以免在灭菌过程中玻璃瓶爆裂而损及其他物品。6) 灭菌器应设立操作规程,以备查阅和遵守。9、维护保养1) 每次灭菌结束后应将灭菌器内的水排尽并使其干燥,经常擦洗水垢,以提高灭菌质量,延长使用寿命。清洗水垢可采用以下成分的溶液:10L清水里加入750g烧碱和250g煤油,注入

10、消毒器,浸泡1012h,然后进行刷洗。2) 压力表应按规定期限进行检定,保证安全使用。日常使用中,假设压力表指示不稳定或不能恢复到零位,应及时检修或更换新表。3) 灭菌器在使用中切忌撞击,严禁超压使用。4) 设备容器盖上的橡胶密封圈使用日久会老化和变形,日常使用中除应正确使用外,如发现密封圈老化变形、断裂情况时,应及时更换,保证安全使用。5) 应经常用留底温度计,灭菌指示剂或其他生物的检验方法来检验所需的温度和时间,以获得可靠的灭菌质量。6) 压力温度控制器一旦设定预置值后可重复使用,不必每次重新设定,但要经常观察数值是否有变动。7) 更换保险丝规格应符合本说明书规定,并与原保险丝型号规格相同

11、。8) 保持灭菌器的清洁。灭菌器操作人员应履行的基本职责1) 操作人员必须遵守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及在用压力容器检验规程的有关规定。2) 操作人员必须接受过培训,了解压力灭菌器的正常工作条件及操作程序,熟悉基本结构及主要技术参数。3) 操作人员在使用操作时应加强责任感,严格按照该规程的要求和规定进行操作,确保灭菌器安全运行。4) 做好灭菌器的维护保养工作,以使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并正常运行。5) 经常对灭菌器的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发现运行条件不正常时及时调整,按规定采取措施。6) 对不利于灭菌器安全的违章操作应拒绝执行。压力容器操作人员培训考核制度压力容器操作人员具有良好的素质是保证设备安全运

12、行的前提,压力容器操作人员经技术监督部门考核合格,应做到:1. 压力容器操作和管理人员应接受相关的知识培训,取得由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颁发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后方可独立上岗。2. 从事压力容器操作和管理人员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1) 具有初中以上的文化程度。2) 身体健康视力听力良好,无特殊疾病。3) 具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工作踏实。4) 具有良好的安全意识。3. 培训的方式包括内部的岗位培训和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举办的上岗培训。4. 安全管理人员定期对操作人员开展内部培训,培训内容一般包括:1) 安全生产和特种设备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2) 压力容器相关的技术标准和

13、检验要求。3) 压力容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性能特点。4) 压力容器安全保护装置的种类和作用。5) 压力容器安全操作、应急处理和日常管理。6) 压力容器的事故及防范。7) 日常的安全教育。5. 各种形式的培训考核应予以记录,各种资格证书原件或复印件由人事部门同意保管,以便管理和查阅。6. 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应不断地学习新的相关知识,以适应法律法规的变化和技术的发展。7. 人事部门应及时安排压力容器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换证考核工作,一般应以前2个月向考核机构报名,对于资格证书过期或复审不合格的人员不得再安排相关岗位。灭菌器定期报检制度定期检验是由专业检验机构对灭菌器是否能够继续有效安全运行的法

14、定检验,是保证灭菌器有效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为保证定期检验的有效实施,应做到:1. 不得使用超过检验合格有效期或者检验不合格的压力灭菌器。2. 压力灭菌器的检验周期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设备所配备的安全装置,如安全阀等每年至少检定、检验一次,并定期进行疏通、排放工作,以保证其灵敏可靠,压力表每半年检定、检验一次。安全附件的检定、校验范围要严格控制在规定指标之内。3. 灭菌器安全管理人员在接到检验受理通知后,应及时做好待检验准备工作。4. 定期检验时向检验人员提供相关的技术资料,如实反映设备使用情况,并为检验人员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5. 检验不合格的设备,管理人员及时委托相关单位进行维修整改,维修

15、整改后及时要求复检,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压力蒸汽灭菌器故障应急预案制定意外事故处理预案的目的就是催促有关科室在使用压力容器过程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防止事故的发生,事故发生后能够快速有效地组织力量进行处置,使事故损失到最低限度。为有效防止故障事故的发生,应做到以下几点:1、加强管理。确定具有专业技能人员进行操作,操作人员上岗前要接受安全监管部门严格的安全教育和专业技能培训。操作人员应做到“三好”、“三会”,即管好设备、用好设备、修好设备,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一般故障。2、严格操作规程。操作人员对设备在使用前应认真阅读说明书,熟悉操作程序和各种参数及故障排除的基本方法,操作时正确操作设备的每一个

16、开关、阀门、随时关注设备的压力参数。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操作程序进行操作,阀门和开关都应标有醒目的标识、编号和各种压力说明。3、严格交接班制度。为了保证设备的安全使用,操作人员应严格履行工作职责,认真记录设备运行过程中的各项参数,需要交接班时,交班人员要把当班的设备运转情况全面、准确地向接班人员交待清楚,并填写好交班记录,接班人员要做好接班前对设备的全面检查,做到对设备状况胸中有数。4、坚持例行设备的保养制度。操作人员每天要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不得使设备带病作业。5、定期及时对设备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才能使用。高压灭菌器故障状态及处理措施加热功能失灵检查加热管、控制加热管的继电器是否烧坏,及时

17、更换2 .灭菌器附件、仪表损坏一通知设备科及厂家,及时进行更换3 .电源开关跳闸一可能为过流冲击,此时应由专业人员检修网电源;可能为电器短路,此时应由专业人员检查电路,必要时更换电器部件。4 .灭菌器漏气,压力不能到达要求一通常是由于密封胶圈老化或上盖旋转造成密封胶圈损坏引起,此时应将密封胶圈取出重新安装,老化或损坏严重须及时更换。5 .仪器无法正常排汽排液一进行相关管道的疏通6 .安全阀工作异常一定期在压力为108Mp驻右手动打开安全阀泄压,防止安全阀长期不用导致锈死,损坏严重时须有专业人员进行更换及调试。7 .菌器严重故障不能工作一通知设备科及厂家及时安排专人维修,必要时联系其他医院协助灭

18、菌工作。灭菌器故障紧急处理预案一、如遇灭菌器灭菌出现不明原因的故障,则工作人员首先应停止使用压力蒸汽灭菌奥TTITo二、立即切断电源,待压力降至零刻度后将内容物取出,同时立即电报告相关部门,查明原因并进行维修。三、如灭菌器出现质量问题自院不能维修解决的,应请厂家的机械师来院进行维修。四、向上级相关部门汇报,必要时联系他院协助解决器械和物品的灭菌。五、灭菌器质量问题检修解决后,在使用前进行验证的内容包括:灭菌过程参数的测定,如各点的温度、压力与浓度等,还应进行B-D测试,被验证的灭菌器必须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监测,只有当三项监测都合格时才能正常使用。灭菌器档案管理制度设备技术档案是正确使用设备的主要依据。它可以是设备管理和操作人员全面掌握了解设备历史和当前的状况,了解设备运行规律。防止压力容器是个的发生,每台压力容器均应按有关规定建立档案。其技术档案应包括设备的原始技术资料、安全装置技术资料、设备检修使用情况记录和使用登记资料等。1.设备的原始技术资料设备设计资料:设备设计总图,设备使用说明书等。设备制造安装资料:产品合格证和质量证明书,产品监督检验证书,安装接受资料等。安全装置技术说明书,安全装置检验和更换记录。3.设备使用情况记录资料设备运行情况记录,设备检验检修记录,附件更换记录,定期检验报告等。设备注册登记表,设备使用证等。学习文档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