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LDK-2型电力系统监控实验台实验指导书

上传人:laiq****ong 文档编号:60552311 上传时间:2022-03-08 格式:DOC 页数:78 大小:12.60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THLDK-2型电力系统监控实验台实验指导书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THLDK-2型电力系统监控实验台实验指导书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THLDK-2型电力系统监控实验台实验指导书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资源描述:

《THLDK-2型电力系统监控实验台实验指导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THLDK-2型电力系统监控实验台实验指导书(7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THLDK-2 型电力系统监控实验台实验指导书型电力系统监控实验台实验指导书目目 录录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THLDK-2 型电力系统监控实验平台使用简介型电力系统监控实验平台使用简介.111 概述.112 电力网络一次系统的构成和主要设备参数.213 监控实验平台和无穷大系统的组成.314 变压器分接头和负荷类型的选择.515 电力线路和电力仪表的检测.716 监控系统的配置.717 工作环境.8第二部分第二部分“N+1”电力系统实验平台的实验基本要求和安全操作说明电力系统实验平台的实验基本要求和安全操作说明.921 实验的特点.922 实验的基本要求.923 安全操作规程.10第三部分第三部

2、分 “5+1”电力系统实验平台实验内容电力系统实验平台实验内容.12概述.12第一章第一章 复杂电力系统运行实验复杂电力系统运行实验.13实验 1 复杂电力系统发电机组并列运行实验.13实验 2 复杂电力系统运行方式实验.15实验 3 电力系统负荷调整实验.20第二章第二章 电力系统分析实验电力系统分析实验.23实验 4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分析实验.23实验 5 复杂电力系统故障(暂态稳定)计算分析实验.31实验 6 复杂电力系统切机、切负荷稳定性实验.33第三章第三章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实验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实验.36实验 7 电力系统实时监控.36实验 8 电力系统有功功率频率特性实验.39

3、实验 9 电力系统无功功率电压特性实验.46实验 10 电力网的电压和频率调整实验.522实验 11 遥控、遥测、遥信、遥调四遥实验.56实验 12 电力系统调度运行实验.60第四部分第四部分 “4+1”电力系统实验平台实验内容电力系统实验平台实验内容.63概述.63实验内容.64第五部分第五部分 “3+1”电力系统实验平台实验内容电力系统实验平台实验内容.65概述.65实验内容.66第六部分第六部分 “2+1”电力系统实验平台实验内容电力系统实验平台实验内容.67概述.67实验内容.68附录一附录一 THLDK-2 监控实验平台与监控实验平台与 THLZD-2 综合自动化实验平台综合自动化实

4、验平台电力主线路以及电力主线路以及控制线路结构图控制线路结构图.69附录二附录二 THLDK-2 监控实验平台与监控实验平台与 THLZD-2 综合自动化实验平台通信线路结构综合自动化实验平台通信线路结构图图.70附录三附录三 PDM.-800AV 多功能电力监测仪表使用说明多功能电力监测仪表使用说明.721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THLDK-2 型电力系统监控实验平台使用简介型电力系统监控实验平台使用简介11 概述概述THLDK-2 型 电力系统监控实验平台是一个高度自动化的、开放式多机电力网络综合实验系统,它是建立在 THLZD-2 型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实验平台的基础之上,将多个实验平台联接成一

5、个复杂多变的电力网络系统,并配置微机监控系统实现电力系统“四遥”功能,还结合教学,提供电力系统潮流系统分析。本实验平台能反映现代电能的发、输、变、配、用的全过程,充分体现现代电力系统高度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的特点,实现电力系统的监测、控制、监视、保护、调度的自动化。此外,本实验平台针对新课程体系,适合创建开放式现代实验室和培训中心,有利于提高学生和学员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为电力行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电力系统监控实验平台整体结构如下图 1-1 所示。图 1-1 THLDK-2 型 电力系统监控实验平台整体结构图本实验平台最大的特点如下:本实验平台最大的特点如下:1、系统开放化,具

6、有很好的扩展性。2、结构微机化,各装置及相关电量均由微机监测和控制。3、监控屏幕化,模拟实际调度运行界面,系统控制简单、清晰,能打印各种运行参数,监控软件采用北京力控组态软件,功能强大,方便二次开发。4、功能综合化,实验项目多。5、电力系统潮流结构多样,提供各种模型分析。THLDK-2 型 电力系统监控实验平台主要由计算机系统,实验操作台和模拟无穷大系统三2大部分组成,与多台 THLZD-2 型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实验平台配合共同完成实验项目。本套多机电力网络综合实验系统,深化了电力专业的教学内容,提供了能进行基础课程学习、专业课程设计以及综合实验开发一套完整的基础平台,不仅能满足现代开放型、研

7、究型、综合型的电力专业教学体系,而且能提高专业实验的教学质量和水平,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 12 2 电力网络一次系统的构成和主要设备参数电力网络一次系统的构成和主要设备参数本套开放式多机电力网络综合实验平台由 N 台(最多为 5 台)相当于实际电力系统中发电厂的“THLZD-2 型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实验平台” 、1 台相当于实际电力系统调度中心的“THLDK-2 型电力系统监控实验平台” 、6 条不同长度的输电线路和 4 组功率不同的负荷、三绕组联络变压器以及模拟无穷大系统等组成。整个一次系统构成一个灵活多变的多机环形电力网络,便于进行理论分析和实验分析。(一)电力

8、网的构成(一)电力网的构成“THLDK-2 型 电力系统监控实验平台” ,是将 5 台“THLZD-2 型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实验平台”的发电机组及其控制设备作为各个单独供电单元组成一个电力环网,电力网一次接线图如图 1-2 所示。 5 台“THLZD-2 型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实验平台”中发电机组的母线通过电缆分别连接到电力网母线 1#6#母线上,模拟无穷大电源由市电 400V 经过 20KVA 自耦调压器连接到 7#母线上,三绕组变压器(带有 5 个分接头)连接 5#母线 400V、6#母线 400V、7#母线 220V,整个一次系统构成一个可变结构的电力系统网络。(二)电力网的结构特点(二)

9、电力网的结构特点1、具有多个节点的环形电力网,通过投切输电线路,能灵活改变网络结构。可构成辐射形(放射式、干线式)和环形(双端供电网络、环式)电力网络结构。3图 1-2 电力网络示意图2、通过本监控平台,可实现电力系统四遥功能,改变电力网潮流的分布。可以通过改变发电机有功、无功来改变潮流的分布,可以通过投切负荷改变电力网潮流的分布,也可以将双回路线改为单回路线输电改变电力网潮流的分布,还可以调整无穷大母线电压来改变电力网潮流的分布。3、在不同的网络结构前提下,针对 XL5 线路的三相相间短路故障,可进行故障分析实验。当 XL5 线路故障时,QF16、QF17 分闸(故障跳闸时间应整定在 0.5

10、 秒以内) ,切除故障线路。1 13 3 监控实验平台和无穷大系统监控实验平台和无穷大系统的组成的组成监控实验平台是由电源控制单元、输电线路单元、联络变压器和负荷单元、仪表测量和过流告警单元、微机装置单元、短路故障模拟单元以及与 THLZD-2 综合自动化实验平台联络单元组成。无穷大系统是由 20KVA 的自耦调压器构成,原边与市电连接,副边电压接入实验平台,可以模拟无穷大系统侧母线电压的变化。1、电源控制单元、电源控制单元实验操作台的“操作面板”上有电力网接线图,操作按钮以及指示灯和智能电力监测仪。操作按钮与模拟接线图中被操作的对象结合在一起,并用灯光颜色表示其工作状态,具有相当直观的效果。

11、红色灯亮表示开关在合闸位置,绿色灯亮表示开关在分闸位置。实验操作台的台面布置图见图 1-3。在实验操作台“操作面板”左上方有一个“操作电源”开关(如图 1-4) ,此开关向整个台体提供电源,包括智能电力监测仪、各种操作按钮、指示灯、PLC、接触器、继电器、风扇等的工作电源。 在开始各部分操作之前,必须先投入“操作电源” (向上扳至 ON) ,此时实验操作台的面板网络中各开关位置(断开状态)的绿色指示灯均点亮,同时 10 块智能电力监测仪上电。结束实验时候,正确完成其他操作后,必须断开“操作电源” (向下扳至 OFF) 。注意注意:投入“操作电源”后,风扇(6个)必须全部自动启动运行,在电力网中

12、投入负荷运行时,负荷上将产生大量的热量,这些风扇具良好的散热效果。如果有一台风扇没有运行,应该马上须断开“操作电源” ,检修风扇,否则,实验中负荷产生的大量热量会烧坏设备!4图 1-3THLDK2 电力系统监控实验台面板图图 1-4 总操作电源2 2、输电线路单元、输电线路单元本实验平台的一次线路结构见图 1-2,线路结构及特点可参考 1-2 节相关叙述。3 3、微机装置单元、微机装置单元实验台的总进线电缆接通市电,投入“操作电源” ,左、右两侧的电源插座得电,工控机、显示器和打印机的电源接通。实验台左侧放置显示器、鼠标以及键盘,信号线通过实验台左侧圆孔直接联接至工控机。右侧放置打印机,信号线

13、直接联接于右侧的 USB 接口上。4、联络变压器和负荷单元、联络变压器和负荷单元详见 14 节。5、仪表测量和过流告警单元、仪表测量和过流告警单元详见 15 节。6、短路故障模拟单元、短路故障模拟单元在 XL5 线路上,设有一个短路按钮,此按钮按下时,可在该线路上模拟发生三相短路故障,并且在实验台内部可设置对应的时间继电器,整定故障持续时间,经过延时后,动作QF16、QF17 分闸。7、与、与 THLZD-2 综合自动化实验平台联络单元综合自动化实验平台联络单元在监控实验平台右侧打印机摆放台下面,有五个 19 芯航空插座,如图 1-5 所示。具体结构以及线路原理参考附录一。图 1-5 THLD

14、K-2 与 THLZD-2 电气线路 图 1-6 THLDK-2 与 THLZD-2 通信线路连接接口 连接接口5在监控实验平台左侧后部有 8 个 RJ45 网线接口,如图 1-6 所示。可接入 8 个通信设备,本实验平台上共接入 5 个发电厂的通信设备,其他 3 个备用。具体结构以及线路原理参考附录二。8 8、无穷大系统的操作、无穷大系统的操作本实验平台采用 20KVA 自耦调压器(如图 1-7)模拟无穷大电源,它相对 5 台发电机组,能保证内阻抗为零,无穷大系统侧母线的电压和频率保持恒定。市电 400V 接至自耦调压器的原边,副边接至无穷大系统母线(实验台出线部分如图 1-8) 。通过监控

15、台的各输电线与各发电机组构成“多机无穷大电力系统” (最多可接 5 台发电机组) 。图 1-7 模拟无穷大系统(20KVA 自耦调压器) 图 1-8 自耦调压器与实验台连接线路图1)无穷大系统电源的投入操作)无穷大系统电源的投入操作实验过程中,在投入“操作电源”之后,投入“无穷大电源” , (如图 1-9)此时自耦调压器原边接通市电,副边可向电力网络供电。调整自耦调压器把手,顺时针增大输出电压,逆时针减少输出电压,从而模拟改变无穷大系统母线电压。每次实验前,逆时针调整自耦调压器把手至最小,在投入“操作电源”之后,投入“无穷大系统电源” ,按下 QF19,接通 8#母线,再按下 QF18,顺时针

16、调整自耦调压器把手至 400V,观察智能仪表上的读数,三相相电压是否对称,如果不对称,需要检修自耦调压器。2)无穷大电源的切除操作)无穷大电源的切除操作实验完成后,发电机与系统解列,所有线路都应切除,断路器都在分闸状态,绿色指示灯亮,逆时针调整自耦调压器把手至最小,断开“无穷大系统电源” ,切除无穷大电源。图 1-9 无穷大系统投入控制开关14 变压器分接头和负荷类型的选择变压器分接头和负荷类型的选择1、变压器分接头的选择本实验平台中,为了体现电力网结构复杂性和真实性,区域联络变采用三绕组变压器,高6压侧带有五个分接头(UN,UN5%,UN10%) ,采用无载调压方式,可选择变压器的变比,合理

17、地选择变压器的分接头可调整电压。在实验台的的右侧有一个完成分接头切换的凸轮开关,通过标识,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合适的变比,可通过手动或遥控选择变压器分接头。如图 1-10。图 1-10 变压器和负荷类型选择开关注意:注意:由于实验台中的三绕组变压器采用无载调压方式,在进行切换分接头操作过程中,必须保证在变压器各侧绕组没有得电的情况下进行。2、负荷类型的选择本实验台上,分别在 4#母线上带有负荷 LD1、LD2,5#母线上带有负荷 LD3、6#母线上带负荷 LD4。其中 LD1、LD3、LD4 为“感性负荷” ;LD2 为“可调负荷” ,通过实验台右侧的凸轮开关,结合标识,可选择为“纯电阻” 、 “

18、感性负荷” 、 “纯电感” 。各组负荷都采用星形接法,且中性点不与母线上中心线连接,三相对称运行,各负荷的对应位置见图 1-1。各线路电感及负荷的电阻和电感值见表 1-1。表 1-1序号名称名称类型类型参数参数1XL1、XL238 mH2XL38 mH3XL426 mH4XL5、XL613 mH5LD1303 mH6LD2335 mH7LD3400 mH8LD4100 mH9短路电抗电感80 mH710LD112511LD216012LD312013LD4电阻4215 电力线路和电力仪表的检测电力线路和电力仪表的检测在本实验平台上,使用的是辽宁丹东华通的 PDM-800AV 电量测控单元,面板

19、上配置 PDM-800AV(DSC)液晶显示模块。智能电力检测仪表可检测多种电量参数,并可编程越限报警,在实验台上,1#、2#、6#、8#10#智能仪表能针对对应线路 XL1XL6 过流,发出告警信号,对应的告警指示灯亮。在每次实验前,必须对电力线路和电力仪表能否正常工作进行检测,具体操作步骤如下:逆时针调整自耦调压器把手至最小,投入“操作电源”之后,投入“无穷大系统电源” ,依次将线路上全部的断路器合闸,然后顺时针调整自耦调压器把手至输出 100V,此时观测全部智能电力监测仪表的电压参数显示是否正常。如果电压显示一切正常,可确定线路和电力仪表都可正常使用,然后断开线路上全部的断路器,逆时针调

20、整自耦调压器把手至最小,断开“无穷大系统电源” ,断开“操作电源” 。如果有显示不正常,立即关掉实验台电源,对相关线路和仪表进行检查、检修。智能电力测量仪表的对应位置以及编号见图 1-11。图 1-11 电力网测量系统原理图备注:PM1PM10 表示 1#10#智能仪表,*表示电压、电流同名端方向。81 16 6 监控系统的配置监控系统的配置多机电力网综合试验系统中的计算机监控系统是多目标、多参数、多功能的实时系统,为了使监控系统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并考虑实验系统的具体情况,采用了分层分布式系统配置。 、1)硬件结构系统:监控管理上位机采用抗干扰性强的工业控制计算机,各电站的 LCU 采用具有监

21、控功能的微机励磁系统和微机调速系统对机组完成现场监控,各开关站的电量监测采用具有数据处理功能的智能仪表对线路、负荷完成现场监测,且具有线路过流报警指示功能,通过高可靠性的 PLC 对各开关进行监控和负荷调节。本实验平台内的西门子 S7200PLC 作为下位机控制单元。2)通信系统:上位机和现场控制单元(LCU)之间采用 RS-485 总线型通讯网络结构,并且通过通讯网络与各开关站的智能仪表、控制执行单元(PLC)相联,可通过局域网与远方调度通讯。3)上位机软件系统:本实验平台结合电力调度运行实际运行管理软件,采用北京力控组态软件 PCAuto 5.0 设计,上位机软件为“THLDK-2 电力系

22、统监控及运行管理系统” ,界面丰富,功能完整。客户在使用时,可参考力控用户手册,进行二次开发,也可与公司开发人员共同完成。1 17 7 工作环境工作环境由于监控实验台的负载产生很大的热量,便于台内热量的散发,室内温度最好不要超过25,并保证空气的流通。面板上的 PDM-800AV(DSC)液晶显示模块,应避免阳光直射。9第二部分第二部分“N+1”电力系统实验平台的实验基本要求和安全操作说明电力系统实验平台的实验基本要求和安全操作说明电力系统稳态分析 、 电力系统暂态分析 、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等电力专业的基础专业课程, 电力系统自动装置原理 、 电力系

23、统自动化 、 电网监控及调度自动化 、 电力系统远动等是这些专业重要的专业课程。上述课程涉及面广,内容包括电力、电子、控制、计算机技术等,而实践环节是这些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可以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1 实验的特点实验的特点“N+1”电力系统实验平台的实验内容较多、较新,实验系统也比较复杂,系统性很强,是上述课程理论教学的重要补充和继续,而理论教学则是实验教学的基础。学生在实验中应学会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系统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提高动手能力;同时通过实验来验证理论,促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使认识不断提高、深化。具体的说,学生在

24、完成本实验平台的实验后,应具备以下能力:(1)掌握发电机组的控制原理和方法以及运行特点。(2)熟悉电力系统中各种电力网结构的特点。(3)掌握电力系统的有功功率频率特性,无功功率电压特性,熟悉电力系统调度运行中,有功、无功功率的合理分配的控制原理。(4)掌握电力系统调度管理的各种具体操作方法。(5)掌握电力网络中线路故障的原理和处理方法。22 实验的基本要求实验的基本要求实验过程中,应培养学生根据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及实验设备拟订实验线路,选择所需设备,确定实验步骤,测取所需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得出必要结论,从而完成实验报告。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必须集中精力,及时认真做好实验。现按实验过程提出下列具

25、体要求。一、实验前的准备一、实验前的准备实验准备即为实验的预习阶段,是保证实验能否顺利进行的必要步骤。每次实验前都必须进行预习,从而提高实验质量和效率,否则就有可能在实验时不知如何下手,浪费时间,完不成实验要求,甚至会损坏实验设备。因此,实验前应做到:(1)复习教科书有关章节内容,熟悉与本次实验相关的理论知识。(2)认真学习实验指导书,了解本次实验目的和内容,掌握实验工作原理和方法,仔细阅读实验安全操作规程,明确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有些内容可到实验室对照实验设备进行预习,熟悉组件的编号,使用及其规定值等) 。(3)实验前应写好预习报告,其中应包括实验系统的详细接线图、实验步骤、数据记录表格

26、等,经教师检查认为确实做好了实验前的准备,方可开始实验。(4)认真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对于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提高实验质量和保护实验设备、人身的安全等都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二、实验的进行二、实验的进行在完成理论学习、实验预习等环节后,就可进入实验实施阶段。实验时要做到以下几点:1预习报告完整,熟悉设备10实验开始前,指导老师要对学生的预习报告做检查,要求学生了解本次实验的目的、内容和方法,只有满足此要求后,方能允许实验。指导老师要对实验装置作详细介绍,学生必须熟悉该次实验所用的各种设备,明确这些设备的功能与使用方法。2建立小组,合理分工每次实验都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每组由 510 人组成,实

27、验进行中,机组的运行控制、电力系统的监控调度、记录数据等工作每人应有明确的分工,以保证实验操作的协调,使记录的数据准确可靠。3试运行在正式实验开始之前,先熟悉仪表的操作,然后按一定规范通电接通电力网络,观察所有仪表是否正常。如果出现异常,应立即切断电源,并排除故障;如果一切正常,即可正式开始实验。4测取数据预习时对本次试验方法及所测数据的大小做到心中有数。正式实验时,根据实验步骤逐次测取数据。5认真负责,实验有始有终实验完毕后,应请指导老师检查实验数据、记录的波形。经指导老师认可后,关闭所有电源,并把实验中所用的物品整理好,放至原位。三、实验总结三、实验总结实验的最后阶段是实验总结,即对实验数

28、据进行整理、绘制波形和图表、分析实验现象、撰写实验报告。每位实验参与者要独立完成一份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的编写应持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如实验结果与理论有较大出入时,不得随意修改实验数据和结果,不得用凑数据向理论靠拢,而是用理论知识来分析实验数据和结果,解释实验现象,找出引起较大误差的原因实验报告是根据实测数据和在实验中观察发现的问题,经过自己分析研究或分析讨论后写出的实验总结和心得体会。实验报告要简明扼要、字迹清楚、图表整洁、结论明确。实验报告包括以下内容:1实验名称、专业、班级、学号、姓名、同组者姓名、实验日期、室温等。2实验目的、实验线路、实验内容。3实验设备、仪器、仪表的型号、规

29、格、铭牌数据及实验装置编号。4实验数据的整理、列表、计算,并列出计算所用的计算公式。5画出与实验数据相对应的特性曲线及记录的波形。6用理论知识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得出正确的结论。7对实验中出现得某些现象、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写出心得体会,并对实验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改进措施。8实验报告应写在一定规格的报告纸上,保持整洁。9每次实验每人独立完成一份报告,按时送交指导老师批阅。1123 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操作规程为了顺利完成电力系统监控实验,确保实验时人生安全与设备的可靠运行,实验人员要严格遵守如下安全规程:1、在进行“THLDK-2 型 电力系统监控实验平台”实验前,必须熟练掌握“THLZD

30、-2 型 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实验平台”全部实验,掌握操作方法,以及各微机设备的使用方法。2、实验过程中,绝对不允许实验人员用手触摸自耦调压器的输入、输出接线端子,否则电源将通过人体与大地构成回路,人体将触电,危及生命安全!所以严禁人体任何部位触碰自耦调压器的接线端子!3、实验过程中,不允许实验人员打开实验台的任何一扇门,这样不利于负载的散热,可能会造成设备损坏。4、在做多机系统联网实验时,在“THLZD-2 型 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实验台”上,必须发电机运行方式切至“组网”,同时,除并网开关 QF0,其余线路开关均不能合闸,并且“短路故障设置”部分各按钮都不要按下。对多机电力网络系统而言, “T

31、HLZD-2 型 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实验平台”仅仅只是用其发电机组及其控制调速、励磁系统和同期操作设备,及相关测量仪表。如将该实验台的无穷大系统电源和线路开关合上,很可能造成两个无穷大系统短路,实验者应特别注意这一点,以免进行误操作,损坏设备!5、在做多机电力系统网络线路发生三相短路实验时,由于短路电流很大,应保证线路保护的动作时间很快,实验前,确定实验台里的时间继电器,选择在“sec”位置,量程选择在“60”档,动作时间严格按实验要求调节,否则会毁坏实验设备!6、在做“THLDK-2 电力系统监控实验平台”实验时,不允许接到该实验台的“THLZD-2型 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实验平台”做单机的相

32、关实验。7、为防止发电机组非同期并入无穷大系统,在 THLDK-2 型 电力系统监控实验平台上,手动操作 QF19 只能分闸,不能合闸(合闸按钮只做指示用) 。合闸操作只能通过上位机系统完成。当做独立系统实验时,只要有任何一个发电厂的 QF0 合闸(即 QFG1QFG5 合闸) ,上位机系统不能进行 QF19 合闸控制。12第三部分第三部分 “5+1”电力系统实验平台实验内容电力系统实验平台实验内容概述概述“5+1”电力系统实验平台组成如下:1)5台“THLZD-2型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实验平台”2)1台“THLDK-2型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实验平台”“THLDK-2型电力系统监控实验平台”上的1

33、#5#发电厂,分别接至5个“THLZD2型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实验平台” 。本实验平台,结合工业现场的实际应用和发展而设计的综合型实验平台,能对发电厂中常用的自动装置、电力系统运行特性、电力系统监控、继电保护等教学内容进行原理性和操作性实验。在实验内容上,“5+1”电力系统实验平台与“4+1”、“3+1”、“2+1”实验平台相比,具有以下特点:1、潮流分析实验中,电力网络结构复杂、多变和全面。2、三相短路故障实验中,机组系统最多,故障分析全面。3、电力系统调度运行实验中,系统复杂,可操作内容更多,实验内容更全面。本实验平台有很好的开放性,实验人员如果对本实验平台原理和结构都比较熟悉后,可进行进一

34、步研究,适当地增加或修改实验内容,但务必确保实验的安全性。本实验平台上,组建的典型网络电力结构如下图。13第一章第一章 复杂电力系统运行实验复杂电力系统运行实验实验实验 1 复杂电力系统发电机组并列运行实验复杂电力系统发电机组并列运行实验一、实验目的一、实验目的1、熟悉发电机各种自动调节装置功能和操作方法。2、发电机组的起动和运行控制过程和操作方法。3、熟悉多台发电机组并入区域电力网络运行过程和操作方法。二、原理说明二、原理说明在本实验平台上,要完成电力系统监控实验平台的相关实验,首先必须熟悉多台发电机组启动后,通过电力系统监控实验台上的电力网络结构,完成多台发电机组与无穷大系统的同期并列运行

35、,因此本实验中通过 1#、4#、5#机组与无穷大系统的并网运行,了解多机并网的整个过程。三、实验内容与步骤三、实验内容与步骤本实验电力网络结构如图 3-1 所示。图 3-1 复杂电力系统发电机组并列运行1、无穷大系统的调整以及电力网的组建1)逆时针调整自耦调压器把手至最小,投入“操作电源”之后,投入“无穷大系统电源” ,合闸 QF19,接通 8#母线,再合闸 QF18,顺时针调整自耦调压器把手至 400V。 联络变压器的分接头选择为 UN。2)依次合闸 QF1QF14QF10QF15QF7,观察 1#、4#和 5#母线电压为 400V 左右。2、各发电机组的启动和同期运行分别起动 1#、4#、

36、5#发电机组,控制方式:微机励磁,他励,恒压控制方式,组网运行,n=1500rpm,UG=400V。此时,通过 1#发电厂的自动准同期装置,将 1#发电厂并入无穷大系统,1#发电机组并网后,手动调节微机调速装置和微机励磁装置,发出一定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14然后按同样操作,依次完成 4#、5#发电机组的并网运行,发出一定的功率。3、各发电机组的解列和停机手动调节 1#发电厂发出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为 0,按下监控实验台的 QFG1“分闸”按钮,完成 1#发电厂与系统的解列操作,然后进行 1#发电机组的停机操作。然后按同样操作,依次完成 4#、5#发电机组的解列和停机操作。四、实验报告四、实验

37、报告1、记录发电机组同期并网过程中,操作步骤。 2、记录发电机组解列的顺序,操作步骤。五、注意事项五、注意事项1、电力网的组建时,必须确定各母线电压正常,否则要停电查看是否无穷大电源接线的可靠性。2、发电机组解列时,必须确保发电机 P=0,Q=0。15实验实验 2 复杂电力系统运行方式实验复杂电力系统运行方式实验一、实验目的一、实验目的1、了解复杂电力系统的不同运行方式下,电力系统的静态稳定运行。2、熟悉电力系统静态稳定运行下,多机无穷大系统的各运行参数和状态。3、理解电力系统运行可靠性概念。二、原理说明二、原理说明单台发电机与无穷大容量系统并联运行称为简单系统。在 THLZD-2 电力系统综

38、合自动化实验平台上,已经完成了简单系统的运行方式实验。现代电力系统电压等级越来越高,系统容量越来越大,网络结构越来越复杂。仅用单台机组对无穷大系统模型来研究电力系统,不能全面反映电力系统的各种特性,如网络结构的变化、潮流分布、多台发电机并列运行等。通过 THLDK-2 电力系统监控实验平台,可以组建一个多机电力系统网络,其网络结构可灵活多变,针对两机系统和多机系统运行方式下,静态稳定的的研究。在本实验中,研究稳定运行时,线路结构一到结构四的变化以及负荷类型变化时对各运行参数的影响。三、实验内容与步骤三、实验内容与步骤1 1、两机电力系统运行方式下,稳定运行实验、两机电力系统运行方式下,稳定运行

39、实验(1)1#、4#机组的启动和并列运行分别起动 1#、4#发电机组,控制方式:微机励磁,他励,恒压控制方式,组网运行,n=1500rpm,UG=400V。(2)输电线路组建、机组的并列运行,以及负荷的投入。依次合闸 QF1QF18QF15QF7,此时,通过 1#和 4#发电厂的自动准同期装置,分别完成 1#和 4#发电机组的并列运行。按下 QF8 合闸按钮,投入负荷 LD1。可形成如图 3-2 电力网络运行结构。操作并读取对应智能电力仪表的相关数据,记录各母线电压、线路输送的功率在表 3-1、表 3-2 中。图 3-2 结构一 表 3-1 母线位置电量参数1#4#8#平均相电压Uph(V)

40、16表 3-2 线路位置电量参数XL1(QF1 侧)XL6(QF18 侧)XL4(4#母线上负荷侧)有功功率P(kW)无功功率Q(kVar)(3)运行方式变化实验在以上实验线路的基础上,继续依次按下 QF2QF3QF16QF17,改变线路结构,可形成如图 3-3 电力网络运行结构。实验步骤同上,记录各母线电压、线路输送的功率于表 3-3、3-4 中。图 3-3 结构二表 3-3 母线位置电量参数1#2#4#8#平均相电压Uph(V)表 3-4 线路位置电量参数XL1(QF1 侧)XL2(QF3 侧)XL6(QF18 侧)XL5(QF17 侧)XL4(4#母线上负荷侧)有功功率P(kW)无功功率

41、Q(kVar)(4)发电机组的解列和停机按下 QF8 分闸按钮,切除负荷 LD1。17手动调节 1#发电厂发出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为 0,按下监控实验台的 QFG1“分闸”按钮,完成 1#发电厂的解列操作,然后进行 1#发电机组的停机操作。然后按同样操作,完成 4#发电厂的停机操作。2 2、多机、多机无穷大电力系统运行方式下,稳定运行实验无穷大电力系统运行方式下,稳定运行实验(1)无穷大系统的调整以及电力网的组建1)逆时针调整自耦调压器把手至最小,投入“操作电源”之后,投入“无穷大系统电源” ,合闸 QF19,接通 8#母线,再合闸 QF18 ,顺时针调整自耦调压器把手至 400V。 联络变压

42、器的分接头选择为 UN。 2)依次合闸 QF1QF14QF10QF12QF15QF7,观察 1#、4#、5#母线电压为 400V左右。(2)各发电机组的启动和同期运行分别起动 1#、4#、5#发电机组,控制方式:微机励磁,他励,恒压控制方式,组网运行,n=1500rpm,UG=400V。此时,通过 1#发电厂的自动准同期装置,将 1#发电厂并入无穷大系统,1#发电机组并网后,手动调节微机调速装置和微机励磁装置,发出一定的功率。然后按同样操作,依次完成 4#、5#发电机组的并网运行,发出一定的功率。(3)负荷的投入依次按下 QF8,QF9,QF11,QF13“合闸”按钮,投入负荷 LD1、LD2

43、、LD3、LD4。此时,负荷、线路和机组全部投入运行,电力网络为环形网络,网络结构如图 3-4。操作并读取对应智能电力仪表的相关数据,记录各母线电压、线路输送的功率,表格类似表 3-3、3-4。图 3-4 结构三(4)网络结构变化实验实验步骤同上,在组建电力网时,继续投入线路 XL2 和 XL5,网络结构如图 3-5。记录各母线电压、线路输送的功率,表格类似表 3-3、3-4。18图 3-5 结构四实验步骤同上,在组建电力网时,继续投入线路 XL3,网络结构如图 3-6。记录各母线电压、线路输送的功率,表格类似表 3-3、3-4。图 3-6 结构五(5)负荷大小和性质变化实验调节负荷 LD2

44、分别为“纯电阻” “阻抗性” “纯电感” ,保证投入负荷前的运行状态相同,19重复以上实验 。(6)各发电机组的解列和停机手动调节 1#发电厂发出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为 0,按下监控实验台的 QFG1“分闸”按钮,完成 1#发电厂的解列操作,然后进行 1#发电机组的停机操作。然后按同样操作,依次完成 4#、5#发电机组的解列和停机操作。四、实验报告四、实验报告1、在两机系统中,比较不同网络结构下,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状态的特点。2、根据实验数据,比较两机和多机无穷大系统的异同点。20实验实验 3 电力系统负荷调整实验电力系统负荷调整实验一、实验目的一、实验目的 1、了解负荷调整的概念。 2、学会负

45、荷调整的方法。二、原理说明二、原理说明电力负荷的大小随时间而异,负荷随时间变化的轨迹称为负荷曲线,最大负荷称为高峰负荷,最小负荷称为低谷负荷。由于工业电能不能存储,电力部门的发电功率必须实时跟踪负荷的变化,即高峰负荷时,必须要有和高峰负荷相当的发电容量,而在低谷负荷时,则要停掉部分机组。负荷控制利用限制负荷或调整部分负荷用电时间的方法控制高峰负荷,减小高峰负荷和低谷负荷的差值,以平滑负荷曲线。所谓负荷调整就是:当用电负荷增加时,电力系统的出力也应随之增加;当用电负荷减少时,电力系统的出力也须相应减少。如果各种用户最大负荷出现的时间过分集中,电力系统就得有足够的出力来满足用户需要,否则电力系统的

46、出力和负荷就不能平衡,出现供小于求的状况,造成拉闸限电。当用电高峰时段一过,电力供大于求,造成发电设备的压机运行或停机。用电负荷是一个不断变动的量,对一个地区而言,负荷变化的特性主要取决于用电行业结构、地域、季节变化、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用电负荷在时间上的不均衡性使得某一时段用电较多,某一时段用电较少,这就形成了用电高峰负荷与低谷负荷。峰谷差愈大,电网运行愈不经济。 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是指能够监测、控制、管理本地区用户用电负荷的双向无线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简称负荷管理系统)。通过负荷管理系统可以实现用电负荷监控到户,做到限电不拉闸,是电网错峰、削峰的重要技术手段。 本实验通过单机-无穷大网络结构,

47、在中间段通过联络变压器带上区域负荷,研究负荷变化时,发电厂的输出功率、无穷大系统发出和吸收的功率、负荷的取用功率的变化情况,可根据实验数据分析负荷变化对对网络中运行参数的影响,从而分析电力系统中进行负荷调整以及负荷管理的原因。三、实验内容与步骤三、实验内容与步骤(1)无穷大系统的投入和调整逆时针调整自耦调压器把手至最小,投入“操作电源”之后,投入“无穷大系统电源” ,合闸 QF19,接通 8#母线,再合闸 QF18,顺时针调整自耦调压器把手至 400V。依次按下 QF19、QF18、QF1“合闸”按钮,观察 1#母线电压为 400V 左右。联络变压器的分接头选择为 UN。(2)1#发电机组的起

48、动和同期运行起动 1#发电机组,控制方式:微机励磁,他励,恒压控制方式,组网运行,n=1500rpm,UG=400V。此时,通过 1#发电厂的自动准同期装置,将 1#发电厂并入无穷大系统,1#发电机组并网后,手动调节微机调速装置和微机励磁装置,发出一定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P=1kW,Q=0.75kVar。通过降低系统电压发出无功功率。21(3)负荷的选择投入依次按下 QF14、QF10、QF11“合闸”按钮,投入负荷 LD3,网络结构如图 3-7。图 3-7 负荷调整实验原理图记录此时发电机组的 P 和 Q 于表 3-5 中,同时记录 1、3、5、10#智能电力监测仪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于表

49、3-6 中。表 3-5发电厂 负荷类型电量参数LD1LD1+LD2有功功率P(kW)无功功率Q(kVar)表 3-6智能测量仪表电量参数负荷类型1#3#4#5#10#LD3线电压Uab(V)LD3+LD4LD3有功功率P(kW)LD3+LD422LD3无功功率Q(kVar)LD3+LD4依次按下 QF12、QF13“合闸”按钮,投入负荷 LD4,网络结构如图 3-6。记录此时发电机组的 P 和 Q,记录此时发电机组的 P 和 Q 于表 3-5 中,同时记录 1、3、5、10#智能电力监测仪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于表 3-6 中。(4)各发电机组的解列和停机手动调节 1#发电厂发出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

50、率为 0,按下监控实验台的 QFG1“分闸”按钮,完成 1#发电厂的解列操作,然后进行 1#发电机组的停机操作。四、实验报告四、实验报告1、根据实验数据,分析负荷变化时,线路上功率的方向和数值变化,以及对发电机组的输出功率的影响。23第二章第二章 电力系统分析实验电力系统分析实验实验实验 4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分析实验电力系统潮流计算分析实验一、实验目的一、实验目的1、熟悉电力系统潮流分布的典型结构,2、熟悉电力系统潮流分布变化时,对电力系统的影响,3、根据电力系统潮流分布的结果,能够分析各节点的特点。二、原理说明二、原理说明潮流计算是研究和分析电力系统的基础。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电流和功

51、率分布计算。(2)电压损耗和各节点电压计算。(3)功率损耗计算。无论进行电力系统的规划设计,还是对各种运行状态的研究分析,都须进行潮流计算。电力系统日常运行的潮流计算其实是对运行方式的调整从而制定合理的运行方式。潮流计算的方法有手算的解析计算法和电子计算机计算法。在本实验平台中通过模拟电力系统运行结构取得各中原始数据,可根据线路形式以及参数初步进行潮流计算分析。但可能系统中一些设备原器件的非线性,造成理论计算和实际运行数据不符合,但基本在误差范围以内的,可作为全面分析实验中各中现象的理论依据。电力系统潮流控制,包含有功潮流控制和无功潮流控制。电力网络中,各种结构都有自身的特点,因此潮流控制对电

52、力系统安全与稳定、电力系统经济运行均具有重要意义。THLDK-2 电力系统监控实验平台上,根据电力网络中典型潮流结构特点,提供了 7 种网络结构进行分析。实验过程中,构建一个电力网络,增加或减少某些机组的有功出力和无功出力,在保持系统各节点电压在允许范围内的前提下,改变系统支路的有功潮流和无功潮流。可以研究某一单一网络结构,或者多中网络结构的互相变化,观察电力系统潮流的变化。实验过程中,要运行“THLDK-2 电力系统监控及运行管理系统”上位机软件,完成各种潮流分布中功率数值和方向变化,各母线电压的变化,最后数打印各中数据和图形,加以分析。在本实验平台上,实验人员要首先分析并熟悉各种网络结构的

53、特点,了解可能出现的变化规律,然后在实验中潮流控制时,各发电机的功率应该缓慢调节,待系统稳定后,再进行下一步调整,还应整体把握各发电机的出力,以及各母线电压的变化,始终保证整个网络的稳定安稳定安全运行全运行。注意:注意:实验过程中调节功率时,务必保证监控台上线路中的电流不超过 5A!潮流分析实验中,如果 1#发电机与 2#发电机的出口母线,通过断路器 QF1 连通,或者,3#发电机与 4#发电机的出口母线通过断路器 QF6 连通,则 1#、2#、3#和 4#发电机的调差系数设置为+10,这样并列运行的机组才能合理分配无功功率,保证系统稳定运行。注意:为保证发电机的输出电压不超过额定值允许范围,

54、本实验中,可通过适量降低无穷大系统电压,增加发电机的无功功率输出。24三、实验内容与步骤三、实验内容与步骤1 1、 “THLDK-2 电力系统监控及运行管理系统电力系统监控及运行管理系统”上位机软件的运行上位机软件的运行投入“操作电源” (向上扳至 ON) ,启动电脑及显示器、打印机,运行上位机软件。使用步骤见光盘软件使用说明书。实验中,在上位机界面(图 3-8)中可进行各种潮流分布图进行分析。图 3-8 潮流分布图选择2 2、辐射形放射式网络结构的潮流分布实验、辐射形放射式网络结构的潮流分布实验(1)无穷大系统的调整以及电力网的组建1)逆时针调整自耦调压器把手至最小,投入“操作电源”之后,投

55、入“无穷大系统电源” ,合闸 QF19,接通 8#母线,再合闸 QF18 ,顺时针调整自耦调压器把手至 400V。 联络变压器的分接头选择为 UN。2)依次合闸 QF18QF14QF12QF10QF1QF3QF4QF5QF6,观察1#、4#、5#母线电压为 400V 左右,6#母线为 220V 左右。(2)各发电机组的启动和同期运行起动 1#发电机组,控制方式:微机励磁,他励,恒压控制方式,组网运行,n=1500rpm,UG=400V。此时,通过 1#发电厂的自动准同期装置,将 1#发电厂并入无穷大系统,1#发电机组并网后,手动调节微机调速装置和微机励磁装置,发出一定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3

56、)潮流分布的控制以及潮流分布图的打印依次按下 QF8,QF9,QF11,QF13“合闸”按钮,网络结构如图 3-9。在上位机软件中可选择潮流分布图中“第一种 辐射形放射式”窗口。通过调节发电厂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输出,以及调整无穷大系统的电压,观察各种运25行情况下,潮流分布数据,打印对应的潮流分布图、区域总体调度图。(4)各发电机组的解列和停机切除负载 LD1、LD2、LD3 和 LD4,手动调节 1#发电厂发出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为 0,按下监控实验台的 QFG1“分闸”按钮,完成 1#发电厂的解列操作,然后进行 1#发电机组的停机操作。图 3-9 辐射形放射式原理图3 3、辐射形干线式

57、网络结构的潮流分布实验、辐射形干线式网络结构的潮流分布实验(1)无穷大系统的调整以及电力网的组建1)逆时针调整自耦调压器把手至最小,投入“操作电源”之后,投入“无穷大系统电源” ,合闸 QF19,接通 8#母线,再合闸 QF18,顺时针调整自耦调压器把手至 400V。 联络变压器的分接头选择为 UN。2)依次合闸 QF14QF10QF12QF3QF4QF5QF6,观察 4#母线电压为 400V 左右,6#母线为 220V 左右。(2)各发电机组的启动和同期运行起动 4#发电机组,控制方式:微机励磁,他励,恒压控制方式,组网运行,n=1500rpm,UG=400V。此时,通过 4#发电厂的自动准

58、同期装置,将 4#发电厂并入无穷大系统,4#发电机组完成并网操作后,手动调节微机调速装置和微机励磁装置,发出一定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3)潮流分布的控制以及潮流分布图的打印26依次按下 QF8,QF9,QF11,QF13“合闸”按钮,投入负荷 LD1、LD2、LD3、LD4,网络结构如图 3-10。在上位机软件中可选择潮流分布图中“第二种 辐射形干线式”窗口。通过调节发电厂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输出,以及调整无穷大系统的电压,观察各种运行情况下,潮流分布数据,打印对应的潮流分布图、区域总体调度图。(4)各发电机组的解列和停机切除负载 LD1、LD2、LD3 和 LD4,手动调节 4#发电厂发

59、出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为 0,按下监控实验台的 QFG1“分闸”按钮,完成 1#发电厂的解列操作,然后进行 1#发电机组的停机操作。图 3-10 辐射形干线式原理图4 4、环形双端供电网络(、环形双端供电网络(1 1)网络结构的潮流分布实验)网络结构的潮流分布实验(1)无穷大系统的调整以及电力网的组建1)逆时针调整自耦调压器把手至最小,投入“操作电源”之后,投入“无穷大系统电源” ,合闸 QF19,接通 8#母线,再合闸 QF18 ,顺时针调整自耦调压器把手至 400V。 联络变压器的分接头选择为 UN。2)依次合闸 QF1QF15QF7,观察 1#、4#母线电压为 400V 左右。(2)各发

60、电机组的启动和同期运行起动 1#、4#发电机组,控制方式:微机励磁,他励,恒压控制方式,组网运行,n=1500rpm,UG=400V。此时,通过 1#发电厂的自动准同期装置,将 4#发电厂并入无穷大系统,4#发电机组完成并网操作后,手动调节微机调速装置和微机励磁装置,发出一定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进行同样操作,完成 4#发电机组的启动和同期运行,并发出一定的有功功率。(3)潮流分布的控制以及潮流分布图的打印网络结构如图 3-11。在上位机软件中可选择潮流分布图中“第三种 环形双端供电网络(1) ”窗口。通过调节发电厂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输出,以及调整无穷大系统的电压,观察各种运行情况下,潮流

61、分布数据,打印对应的潮流分布图、区域总体调度图。27图 3-11 环形双端供电网络(1)原理图(4)各发电机组的解列和停机手动调节 1#发电厂发出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为 0,按下监控实验台的 QFG1“分闸”按钮,完成 1#发电厂的解列操作,然后进行 1#发电机组的停机操作。然后按同样操作,依次完成 4#发电机组的解列和停机操作。5 5、环形双端供电网络(、环形双端供电网络(2 2)网络结构的潮流分布实验)网络结构的潮流分布实验在环形双端供电网络(1)运行结构的基础上,依次合闸 QF14QF10QF12,再按下QF8,QF9,QF11,QF13“合闸”按钮,投入负荷 LD1、LD2、LD3、L

62、D4,完成放射式结构的变换。网络结构如图 3-12。在上位机软件中可选择潮流分布图中“第四种 环形双端供电网络(2) ”窗口。通过调节发电厂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输出,以及调整无穷大系统的电压,观察各种运行情况下,潮流分布数据,打印对应的潮流分布图、区域总体调度图。切除负载 LD3 和 LD4,手动调节 1#发电厂发出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为 0,按下监控实验台的 QFG1“分闸”按钮,完成 1#发电厂的解列操作,然后进行 1#发电机组的停机操作。然后按同样操作,依次完成 4#发电机组的解列和停机操作。图 3-12 环形双端供电网络(2)原理图6 6、环形双端供电网络(、环形双端供电网络(3 3

63、)网络结构的潮流分布实验)网络结构的潮流分布实验在环形双端供电网络(2)运行结构的基础上,按以下操作,形成环形双端供电网络结构(3) ,然后进行潮流分析。(1)电力网的组建依次合闸 QF3QF4QF5,观察 2#、3#母线电压为 400V 左右,6#母线为 220V 左右。(2)2#、3#发电机组的启动和同期运行起动 2#发电机组,控制方式:微机励磁,他励,恒压控制方式,组网运行,n=1500rpm,UG=400V。此时,通过 2#发电厂的自动准同期装置,将 2#发电厂并入无穷大系统,2#发电机组完成并网操作,手动调节微机调速装置和微机励磁装置,发出一定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28进行同样操作,

64、完成 3#发电机组的启动和同期运行,并发出一定的有功功率。(3)网络结构如图 3-13。在上位机软件中可选择潮流分布图中“第五种 环形双端供电网络(3) ”窗口。通过调节发电厂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输出,以及调整无穷大系统的电压,观察环形双端供电网络由(1)或(2)变为(3)改变,潮流分布的变化,观察各种运行情况下,潮流分布数据,打印对应的潮流分布图、区域总体调度图。(4)各发电机组的解列和停机手动调节 1#发电厂发出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为 0,按下监控实验台的 QFG1“分闸”按钮,完成 1#发电厂的解列操作,然后进行 1#发电机组的停机操作。然后按同样操作,依次完成 2#4#发电机组的解列

65、和停机操作。图 3-13 环形双端供电网络(3)原理图7 7、环形环式(、环形环式(1 1)网络结构的潮流分布实验)网络结构的潮流分布实验(1)无穷大系统的调整以及电力网的组建1)逆时针调整自耦调压器把手至最小位置,投入“操作电源”之后,投入“无穷大系统电源” ,合闸 QF19,接通 8#母线,再合闸 QF18,顺时针调整自耦调压器把手至 400V。 联络变压器的分接头选择为 UN。2)依次合闸QF1QF2QF3QF4QF5QF6QF7QF15QF16QF17QF14QF10QF12,观察1#、4#、5#母线电压为 400V 左右,6#母线为 220V 左右。(2)1#、4#、5#发电机组的启

66、动和同期运行起动 1#发电机组,控制方式:微机励磁,他励,恒压控制方式,组网运行,29n=1500rpm,UG=400V。此时,通过 1#发电厂的自动准同期装置,将 1#发电厂并入无穷大系统,完成 1#发电机组的并网运行,并手动调节微机调速装置和微机励磁装置,发出一定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进行同样操作,完成 4#、5#发电机组的启动和同期运行,并发出一定的有功功率。(3)潮流分布的控制以及潮流分布图的打印依次按下 QF8,QF9,QF11,QF13“合闸”按钮,投入负荷 LD1、LD2、LD3、LD4,网络结构如图 3-14。在上位机软件中可选择潮流分布图中“第六种 环形环式(1) ”窗口。通过调节发电厂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输出,以及调整无穷大系统的电压,潮流分布的变化,观察各种运行情况下,潮流分布数据,打印对应的潮流分布图、区域总体调度图。图 3-14 环形环式(1)原理图(4)各发电机组的解列和停机手动调节 1#发电厂发出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为 0,按下监控实验台的 QFG1“分闸”按钮,完成 1#发电厂的解列操作,然后进行 1#发电机组的停机操作。然后按同样操作,依次完成 4#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