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力作用下的振动教学设计

上传人:mby****80 文档编号:60524608 上传时间:2022-03-0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外力作用下的振动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外力作用下的振动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资源描述:

《外力作用下的振动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力作用下的振动教学设计(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外力作用下的振动教学设计周跃斌(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白泉高中,浙江舟山 316012)笔者在人教版选修3-4第十一章第5节外力作用下的振动教学实践中发现,按照教材中图11.5-3实验装置和方法做实验教学效果不理想。究其原因是:(1)学生参与度不高;(2)没有能够深刻体验驱动力;(3)驱动力频率单一,导致对共振曲线意义理解出现偏差。根据上述原因结合教改要求重视学生参与和体验,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对实验方法稍作改变,实验效果相当理想。现对该节教学设计整理如下,仅供参考。一、 教学目标固有振动、受迫振动、共振二、 重点和难点做固有振动时频率等于固有频率;做受迫振动时的频率等于驱动力的频率;受迫振动时的振幅

2、与驱动力频率的关系。三、 学情分析学生主要的问题源自“驱动力来自哪里”,由此分不清物体做固有振动还是做受迫振动,进而不知道为什么驱动力的频率与固有频率越接近振幅就越大。因此需要老师引导学生多参与多体验。四、 教学器材和实验方法共振摆;通过手指“搓”横线的方法吸引学生参与,体验振幅与驱动力频率的关系。五、 教学过程1、 固有频率振动系统不受外力作用时的振动叫固有振动,此时的振动频率就是系统的固有频率。(实验演示,并粗略观察系统的固有周期或频率)2、 阻尼振动系统克服阻尼,消耗机械能,振幅减小的振动叫做阻尼振动。3、 受迫振动ABCD(图11.5-3)根据教学目标、重难点以及学情分析,设计了这样一

3、个演示实验:实验仪器为传统的共振摆(如教材选修3-4 P19图11.5-3所示)。首先,让学生观察固有振动,大致了解不同单摆的固有周期。其次直接用手抓住某摆球使其做受迫振动,发现此时单摆的振动周期由手(即驱动力)的周期决定。第三步,用手指“来回搓”横线,发现所有单摆都摆动起来。(这一步是本设计的重点)(此处提问:单摆做什么振动?受迫振动;追问:驱动力来自哪里?手指)第四步,师:“老师想让哪个摆振幅最大都能做到。”(生将信将疑),在下面说“最长的那个”。于是老师来回搓了四、五下横线,最长的那个摆的振幅就明显最大了。接下去学生一个个点,老师一个个做,点到哪个摆老师都能让这个摆的振幅最大。(学生感到

4、很神奇,跃跃欲试。)请两个同学当场到讲台上实验。开始学生做不到,老师在旁边指点,要求学生看该摆的节奏(周期),手指“搓”的节奏要和该摆的固有周期一致。最后通过讲解,学生对“驱动力来自哪里”、“什么时候受迫振动的振幅最大”理解得非常深刻,课后不管男女、不管成绩好坏学生都想来亲自做这个实验。fOAf0图11.5-4f0小结:图11.5-4(虚线为笔者所加)有这样两层含义:同一个单摆(有确定的固有频率)的振幅怎样随着驱动力的变化而变化,物体做受迫振动时,驱动力的周期与固有周期越接近振幅越大,相等时最大;两个(固有频率)不同单摆在同一驱动力作用下做受迫振动时振幅往往不同(比较实线和虚线),达到最大振幅时所对应的驱动力的频率也不同。4、 共振与共振曲线驱动力频率f等于系统固有频率f0时,受迫振动的振幅最大,这种现象叫做共振。课后小结:这堂课,虽然教学仪器相当传统、简陋,仅仅改变一下操作方法用手指“搓”来代替某一单摆的带动,但是学生的参与度相当的高,教学效果相当好。上完这节课,笔者有了这样一个心得:用什么仪器做实验是次要的,关键是要让更多的学生一起参与进来,只有学生参与了才能获得体验、才能获得印象深刻的知识。课堂教学的生命力来自学生的参与,来自教师的创新。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