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经典小学奥数教材编写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60491864 上传时间:2022-03-08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209.8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16年经典小学奥数教材编写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2016年经典小学奥数教材编写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2016年经典小学奥数教材编写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资源描述:

《2016年经典小学奥数教材编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经典小学奥数教材编写(2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16年经典小学奥数实用教材第一讲巧算1.1 加减法的巧算引子森林王国的歌舞比赛进行得既紧张又激烈。选手们为争夺冠军,都在舞台上发挥着自己的最好水平。台下的工作人员小熊和小白兔正在统计着最后的得分。由于他们对每个选手分数的及时通报,台下的观众频频为选手取得的好成绩而热烈鼓掌,同时,观众也带着更浓厚的兴趣边看边猜测谁能拿到冠军。观众的情绪也影响着两位分数统计者。只见分数一到小白兔手中,就像变魔术般地得出了答案。等小熊满头大汗地算出来时,小白兔已欣赏了一阵比赛,结果每次小熊算得结果和小白兔是一样的。小熊不禁问:“白兔弟弟,你这么快就算出了答案,有什么决窍吗?”小白兔说:“比如2号选手是93、95

2、、98、96、88、89、87、91、93、91,去掉最高分98,去掉最低分87,剩下的都接近90为基准数,超过90的表示成90+零头数,不足90的表示成90零头数。于是(93+95+96+88+89+91+93+9)1+8=90+(3+5+621+1+3+1)+8=90+2=92你可以试一试。”小熊照着小白兔说的去做,果然既快又对。这下小熊明白了,掌握了速算的技巧,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作用很大。它不仅可以节省运算时间,更主要的是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例题与方法第一题:巧算下面各题36+87+6499+136101136197263928解答:式=(36+64)+87式=(99101)136=100

3、+87=187=200+136=336式=(1361+639)+(972+28)=2000+1000=3000第二题:拆数补数188+873548+9969898+203解答:式=(188+12)+(873-12)(熟练之后,此步可略)=200+861=1061式=(548-4)+(996+4)=544+1000=1544式=(9898+102)+(203-102)=10000+101=10101第三题:减法中的巧算300-73-271000-90-80-20-10解答:式=300-(73+27)=300-100=200式=1000-(90+80+20+10)=1000-200=800第四题:

4、巧算4723-(723+189)2356-159-256解答:式=4723-723-189=4000-189=3811式=2356-256-1592100-159=1941第五题:巧算506-397323-189467997987-178-222-390解答:式=5006-400+3(把多减的3再加上)=109式=323-200+11(把多减的11再加上)=123+11=134式=467+1000-3(把多加的3再减去)=1464式=987-(178+222)-390=987-400-400+10=197【举一反三】1 计算:(1)2458+503(2)574+7982 计算:(1)95659

5、7(2)34753083 用简便方法计算:(1)783+25+175(2)2803+(2178+5497)+47224 计算:999+99+91.2分数的巧算我们在进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一般要先通分,再计算。但是对于有一定特点的或比较复杂的异分母分数加减运算,用上面的方法就比较麻烦了。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些巧算的方法。(一)阅读思考例1.分子是1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母互质,分子为一)计算下面各题,观察计算结果与原分数有什么关系?11111111i=-0=123234747111111119119113103101111j8-6=156561 1b+afAja一+一二(白羊0,b羊Q.abj

6、规律:二L-一匚-=-(以*0,b丰0,a6)abab例2.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加减法观察下面各题,找出计算方法2 1 8 + 5 13 _ -=5 4 - 20 -202 1_8-5_ 3V4 = 20 20规律:b d be +adFacacbdbe-adacac4 2+一二11 94 2二11 936+229136-22999 4 99 1-9例3*.一个分数约分后等于7,如果原分数的分子比分母小36,求原来的分数。(记得做老师的笔记)【举一反三】1 .计算:575725252 .计算:23_32_31_313 .简算:(1) 4757880 Q L - 1(3) 15715(4) 977

7、5 1125-24.一个分数约分后等于7,如果原分数的分子比分母小32,求原来的分数。1.3乘除巧算这一讲我们学习乘法、除法的巧算方法,这些方法主要根据乘、除法的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以及积、商的变化规律,通过对算式适当变形,将因数(或被除数、除数)转化成整百、整千的数,或者使算式中的一些数变得易于心算,从而简化计算。例1.(1)25X5X64X125(2) 75X16总结规律:例2.(1)125X(10+8)(3) (20-4)X25(4) 4004X25(5) 125X32总结规律:例3.(1)1248+96X24(2)1000+(125+4)总结规律:例4.(1)625+25(2)58500

8、+900总结规律:例5.*(1)(350+165)+52) )(702-213-414)+3总结规律: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1184X17+184X83.981+5X9810+49X981248X68-17 X 248+248X48(125X 99+125) X 163) 496X837-796X63745.304X28+4896+4867 .25X64X125第二讲配对求和引子高斯是德国著名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从小就聪明过人。他8岁时,老师给他和班上的同学出了一道题:1+2+3+4+99+100=?8 岁的小高斯很快报出了得数:5050。这个答案完全正确!最让老师吃惊的是,小高斯

9、是计算速度如此快小高斯用什么办法算得这么的呢?原来,他用了一种巧妙的方法配对求和。没错,这节课呢,我们要完成对简单的配对求和的理解任务,以及做对这些类型的题。例题1计算:1+2+3+4+5+6+7+8+9+10例题2计算:11+12+13+14+15+16+17+18+19例题3计算:10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10规律的寻找与方法总结(做好笔记)【举一反三】1,计算:1+2+3+4+-+18I+192,计算:1+2+3+4+29+303,计算:2+4+6+8+98+1004.计算:13+14+15+-+27第三讲等量代换引子同学们都知道曹冲称象的

10、故事吧。曹冲让大象上船,看船被河水水面淹没到什么位置,然后刻上记号。再把大象赶上岸,把这条船装上石块,当水面淹没到记号的位置时,就可以知道,船上的石块菜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曹冲称象就是运用了“等量代换”的方法:两个相等的量,可以互相代换。解数学题,经常要用到这种思考方法。例1,下面的四只天平都保持平衡。想一想:一个西瓜和几根香蕉的重量相等?根香蕉A例2.已知一只狗重8千克,请你根据下图推出一只小猴和一只小兔共重多少千克?例3.一头猪可以换3只羊,1只羊可以换2只狗,1只狗可以换4只兔子,1头猪可以换几只兔子?例4百货商店运来300双球鞋,分别装在2个木箱和6个纸箱里。如果2个纸箱同1个木箱装

11、的球鞋一样多,想一想;每个木箱和每个纸箱各装多少双球鞋?练习与思考1.o+o=+=()个。2已知1头猪=2只羊,1只羊=8只兔子。1 头猪=()只兔子;2头猪=()只兔子;3只羊=()只兔子;24只兔子=()只羊;32只兔子=()头猪。3已知20只鸡可以换2条狗,6条狗可以换2头猪,10头猪可以换2头牛。那么,5头牛可以换多少只鸡?4.已知3个苹果和重量加上一个梨子的重量等于14个桔子的重量,6个桔子的重量加上1个苹果的重量等于1个梨子的重量。问:1个梨子的重量等于多少个桔子的重量?5.已知1筐梨+2筐桔子=130千克;2筐苹果+2筐桔子=160千克;3筐梨+2筐苹果=310千克。求:1筐梨=

12、()千克;1筐苹果=()千克;1筐桔子=()千克。2千克桂圆6 .买6千克荔枝和8千克桂圆,共付312元。已知5千克荔枝的价钱等于的价钱。荔枝的单价是多少元?桂圆的单价是多少元?7 .甲、乙二人共同生产一种零件,甲生产了8小时,乙生产了6小时,一共生产了312个零件。已知乙5小时的工作量等于甲2小时的工作量。甲生产了多少个零件?乙生产了多少个零件?8 .甲、乙两数之差是180,如果将乙数的小数眯向右移动一位就与甲数相等。甲、乙两数各是多少?9 .如右图,阴影部分是正方形,求长方形ABCDW周长。第四讲*正方形与长方形引子:同学们已经学会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利用公式很容易算出它们的

13、面积与周长。但在遇到一些较复杂的有关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时,一些同学就会感到棘手。这两讲我们将教给大家一些平移、转化、分解、合并等技巧,使大家在解题中能顺利地找到突破口,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例1.有一块长8分米,宽4分米的长方形纸板与两块边长4分米的正方形拼也一个正方形。拼成的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分米?例2.两个大小数点相同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后,周长比原来的两个正方形周长的和减少6厘米。原来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例题3.求图3和图4的周长(单位:厘米)10图310图4求这座厂房平面图的周长。例4.如图所示,图是一座厂房的平面图,(单位:米)1060例5.一块长方形土地,长为2

14、0米且是宽的2倍,中间有一座雕塑,雕塑的底面是一个边长为1米的正方形,周围是草坪(如图1),草坪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例6.已知图3中大正方形比小正方形的边长多4厘米,大正方形面积比小正方形多96平方厘米。大正方形和小正方形的面积各是多少?例题7.如图5,已知正方形ABCD勺边长为6分米,长方形BCE林口长方形AGHD勺面积分别为24平方分米和20平方分米,求阴影部分和面积。思考练习:1 .图14是一座楼房的平面图,这座楼房平面图的周长是多少米?80 图1+2 .用4个一样大的长方形和一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边长是16分米的大正方形(如图18),每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3.有一个长方形的市民广场,

15、长 100米,宽80米。广场中间留了宽平均分成四块(如图 6),每一块的面积是多少?4米的人行道,把广场图64.图7是由12个相等的三角形拼成的,这个图形的面积是多少?第五讲和差问题引子:和差问题往往是由已知条件可以得到两个数量关系的和,以及数量关系的差,通过一定的运算,求出这两个未知量。运算公式如下:已知:甲数+乙数=A.甲数-乙数=B用-=乙数+乙数=A-B这样就可以轻易求出乙数了或者用+=甲数+甲数=A+B这样就可以轻易求出甲数了例1.植树节,育红小学五、六年级学生共植树106棵,六年级比五年级多植树24棵,五、六年级各植树多少棵?例2. 小明期终考试,语文和数学的平均分数是97分,语文

16、比数学系少 6分,语文和数学各得了几分?例3.部书有上、中、下三册,上册比中册贵1元,中册比下册贵 2元,这部书售价32元。上、中、下三册各多少元?例4.这里有三道加法算式,当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各代表什么数,才能使等式成立? +0=20(1) +0=17(2) +0+0=15(3)练习与思考1小红家养了30只鸡,母鸡比公鸡多8只。小红养母鸡、公鸡各多少只?2甲、乙、丙三个数,和为300,已知甲比乙大50,乙比丙大20,甲数是多少?3甲、乙、丙三个同时参加储蓄。甲、乙两人共储蓄220元,乙、丙两人共储蓄180元,甲、丙两人共储蓄200元。问:三人各储蓄多少元?4两筐苹果共重64千克,如果从第一

17、筐中取出8千克放入第二筐后,那么,第一筐苹果比第二筐少2千克。两筐苹果原来各有多少千克?5小明比小华多30块糖果,小明给小华25块糖果,这时谁的糖果多?多几块?6小强沿长与宽相差20米的游泳池池边跑步5圈,作下水前的准备活动,已知他共跑了700米,游泳池的长和宽各是多少米?7张宁同学期末考试成绩如下:语文和数学平均成绩是94分,数学和外语平均成绩是88分,外语和语文平均成绩是86分。张宁同学语文、数学、外语各得多少分?8两个加数之和比一个加数大25,比另一个加数大52,这两面三刀个加数的和与差各是多少?9如果两个数的和与差的积是77,这两个数各是多少?10.已知=8,你能根据下面两道算式,算出

18、口和。各表示几吗? +O=46 +0=37第六讲*和倍问题引子:和倍问题往往是由已知条件可以得到两个数量关系的和,以及数量关系之间的倍数关系,通过一定的运算,求出这两个未知量。运算公式如下:已知:甲数+乙数=A.甲数+乙数二B(即甲数是乙数的B倍).如果这里,我们把乙数看成“1倍量”,那么甲数就是“B倍量”,那么甲数加上乙数,就是“B+1倍量”,而这个“B+1倍量”就等于A,所以A+(B+1)=1倍量(即求出了乙数是多少),从而求得甲数。和倍问题的数量关系是:和+(倍数+1)=小数小数X倍数=大数例1六合农场把98000千克粮食分别存入两个仓库,已条存入第一仓库里的粮食是第二仓库的3倍。两个仓

19、库各存多少千克粮食?例2.被除数、除数、商三个数的和是212,已知商是2,被除数和除数各是多少?例3.百货公司卖出花布和白布共395米,卖出的花布是白布的4倍,花布每米6元,白布每米5元,卖出的花布和白布共值多少元?例4.光明小学买来足球和篮球共30个,已知买来足球的个数比篮球的2倍少3个,学校买来足球的篮球各多少个?练习和思考1长方形的周长是36分米,已知长是宽的2倍,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2. 姐姐和妹妹共有人民币264元(两人都是整元的钱),姐姐的钱数的个位是0,如果姐姐把自己钱数的个位上的0去掉,恰好和妹妹的钱数相等。姐姐、妹妹各有人民币多少元?3. 甲、乙两人共储蓄人民币179

20、0元,甲取出540元后,乙的钱数比甲的3倍还多50元。甲、乙两人原来各储蓄多少元?4甲瓶里有酒精470毫升,乙瓶里有酒精190毫升,为了使甲瓶的酒精是乙瓶酒精的2倍,应该把甲瓶的酒精倒入乙瓶多少毫升?5甲、乙两人存款数相等,如果取出30元,乙存入30元,那么,乙的存款数恰好是甲的5倍。甲、乙两人这时各有存款多少元?第七讲*差倍为题引子:差倍问题往往是由已知条件可以得到两个数量关系的差,以及数量关系之间的倍数关系,通过一定的运算,求出这两个未知量。运算公式如下:已知:甲数-乙数=A.甲数+乙数二B(即甲数是乙数的B倍).如果这里,我们把乙数看成“1倍量”,那么甲数就是“B倍量”,那么甲数减去乙数

21、,就是“B-1倍量”,而这个“B-1倍量”就等于A,所以A+(B-1)=1倍量(即求出了乙数是多少),从而求得甲数。差倍问题的数量关系是:差+(倍数-1)=小数小数X倍数二大数例1暑假里,兄弟两人去池塘钓鱼,哥哥比弟弟多钓20条,哥哥钓的条数是弟弟的3倍。哥哥与弟弟各钓了多少条鱼?例2*参加学校课外舞蹈小组的同学,女生比男生多45人,女生比男生的4倍少15人,男、女生各有多少人?例3两堆煤重量相等,第一堆运走7吨,第二堆运走19吨以后,第一堆剩下的吨数是第二堆的3倍。两堆煤现在各有多少吨?练习与思考1. 暑假里,哥哥做的数学题比弟弟多180道,哥哥做的数学题是弟弟的4倍多9道。两人各做多少数学

22、题?2. 甲、乙两人的钱一样多,甲给乙30元,则乙的钱是甲的5倍。甲、乙原来各有多少元?3甲粮仓的大米比乙粮仓多600袋,如果从乙粮仓运出300袋给甲粮仓,那么,甲粮仓的大米是乙粮仓的2倍。两粮仓原来各有大米多少袋?4两块同样长的花布,第一块卖出25米,第二块卖出7米,剩下的布,第二块的长度是第一块的3倍。这两块布原来各有多少米?5. 已知两个数的商是4,这两个数的差是39。那么,这两个数中较小的一个数是多少?第八讲 *年龄问题(一)日常生活中到处存在着数学,一些关于年龄的数学趣题,尤其使人迷恋。大象对长颈鹿说:“我现在的年龄,等于我像你那么大时你的年龄的2倍,而等你长到我这么大时,我俩的年龄

23、之和是63岁。”你能根据大象的话,算出大象与长颈鹿的年龄吗?小鲸鱼说:“妈妈,我到您现在这么大时,您就31岁啦!”鲸鱼妈妈说:“我像你那么大年龄时,你只有1岁。”你能根据他们的对话,算出鲸鱼妈妈和小鲸鱼现在各是多少岁吗?年龄问题生动有趣,又往往是和差、倍数等问题的综合,因此需要灵活地解决例1妈妈今年43岁,女儿今年11岁,几年后妈妈的年龄是女儿的3倍?几的前妈妈的年龄是女儿的5倍?例2今年,父亲的年龄是女儿的4倍,3年前,父亲和女儿年龄的和是49岁。父亲、女儿今年各是多少岁?例3一家有三口人,三个人年龄之和是72岁,妈妈和爸爸同岁,妈妈的年龄是孩子的4倍。三人各是多少岁?例4王英5年前的年龄等

24、于李明7年后的年龄,王英4年后与李明3年前的年龄和是35岁。王英、李明二人今年各几岁?第九讲*年龄问题(二)例1已知祖父和父亲、父亲和孙子年龄的差是一样的,又知祖父和孙子的年龄之和为84岁,这个岁数再加上孙子的年龄,正好是100岁。问:三人的年龄各是多少岁?例2祖孙三人的年龄加在一起正好是100岁,祖父过的年数正好等于孙子过的月数,儿子过的星期数正好等于孙子过的天数。问:三人的年龄各是多少岁?例3王叔叔对小明说:“我15年前的岁数和你6年后的岁数相同。7年前,我的年龄是你的年龄的8倍。”小明今年多少岁?王叔叔今年多少岁?例4小英一家由小英的她的父母组成。小英的父亲比母亲大3岁。今年全家年龄的总

25、和是71岁,8年前这个家庭的年龄总和是49岁。今年小英多少岁?父亲多少岁?母亲多少岁?思考与练习4 倍?1小红今年14岁,爸爸41岁。几年前爸爸的年龄是小红的2父亲今年38岁,儿子今年10岁。几年之后,父亲的年龄是儿子的3倍?3父子两人的年龄和是64岁,儿子年龄的3倍比父亲多8岁。父子两人的年龄各是多少岁?4爸爸比小刚大25岁,爸爸的年龄比小刚年龄的5倍少3岁。爸爸多少岁?5今年小明和妈妈的年龄和是42岁,6年前,妈妈的年龄是小明年龄的14倍。小明和妈妈今年各多少岁?6李老师的年龄比小红年龄的2倍多8岁,李老师10年前的年龄和小红8年后的年龄相等。小红今年几岁?第十讲行程问题引子:我们把研究路

26、程、速度、时间这三者之间关系的问题,称为行程问题。行程问题主要包括相遇问题、相背问题的追及问题。相遇路程=速度和x相遇时间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例1甲、乙两人分别从相距30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走6千米,乙每小时走4千米。两人几小时后相遇?例2南北两村相距90千米,甲、乙两人分别从两村同时出发相向而行,2千米,5小时后两人相遇。两人的速度各是什么?例3两地相距900千米,甲、乙两列火车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驶6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驶90千米,两车在途中相遇后继续前进。从两车相遇算起,它们开到对方的出发点各需要多长时间?例4甲每小时行8千

27、米,乙每小时行6千米,两人于相隔32千米的两地144千米?思考与练习:1甲、乙两艘轮船分别从两港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船每小时行驶19千米,乙船每小时行驶13千米,经过8小时两艘轮船在途中相遇。两港间的水路长多少千米?2.甲、乙两车分别从相距240千米的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已知甲车到达B城需3小时,乙车到达A城需6小时,两车出发后多少时间相遇?3东、西两镇相距45千米,甲、乙两人分别从两镇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行2倍,5小时后两人相遇。两面三刀的速度各是多少?4两地相距6600千米,甲、乙两列火车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驶10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驶120千米,两车在途

28、中相遇后继续前进。从相遇时算起,两车开到对方的出发点各需多少小时?5甲每小时行9千米,乙每小时比甲少行3千米,两人于相隔20千米的两地同时相背而行,几小时后两人相隔80千米?6甲每小时行12千米,乙每小时行8千米,甲自南庄向南行,同时乙自北庄向北行,经过5小时后,两人相隔103千米。南北两庄相距多少千米?7解放军某部从营地出发,以每小时6千米的速度向目的地前进,6小时后,部队有急事,派通讯员骑摩托车以每小时78千米的速度前去联络。多少时间后,通讯员能赶上队伍?8一条环形跑道长400米,甲骑车每分行450米,乙跑步每分跑250米,两人同时同地同向出发,经过多少分两相遇?9育才小学有条300米长的

29、环形跑道,扬扬和宁宁同时从起跑线起跑,扬扬每秒跑6米,宁宁每秒跑4米。问:(1)扬扬第一次追上宁宁时两人各跑了多少米?(2)扬扬第二次追上宁宁时两人各跑了几圈?第十一讲流水问题引子:船在流水中航行的问题叫做行船问题。行船问题是行程问题中比较特殊的类型,它除了具备行程问题中路程、速度和时间之间的基本数量关系,同时还涉及到水流的问题,因船在江、河里航行时,除了它本身的前进速度外,还会受到流水的顺推或逆阻。行船问题中常用的概念有:船速、水速、顺水速度和逆水速度。船在静水中航行的速度叫船速;江河水流动的速度叫水速;船从上游向下游顺水而行的速度叫顺水速度;船从下游往上游逆水而行的速度叫逆水速度。除了行程

30、问题中路程、速度和时间之间的基本数量关系在这里要反复用到外,行船问题还有几个基本公式要用到。顺水速度=船速+水速逆水速度=船速水速如果已知顺水速度和逆水速度,由和差问题的解题方法,我们可以求出船速和水速。船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攵水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笠例1: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每小时13千米,水流的速度为每小时3千米,船从15小时,从乙港返回甲港需要多少小时?【思路导航】根据条件,用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水速=顺水速度,知道了顺水速度和顺水时间,可以求出甲乙两港之间的路程。因为返回时是逆水航行,用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水速=逆水速度,再用甲乙两港之间的全长除以逆水速度即可求出乙港返回甲港所需

31、时间。求乙港返回甲港所需要的时间,实际还是要用甲、乙两港的全程也就是说路程、速度和时间三者关系很重要,只是速度上要注意是顺水速度还是逆水速度。【举一反三】1、一只船在静水中每小时行12千米,在一段河中逆水航行4小时行了36千米。这条河水流的速度是多少千米?2、一艘轮船在静水中航行,每小时行15千米,水流的速度为每小时3千米。这艘轮船顺水航行270千米到达目的地,用了几个小时?如果按原航道返回,需要几小时?例2:一艘小船往返于一段长120千米的航道之间,上行时行了15小时,下行时行了12小时,求船在静水中航行的速度与水速各是多少?【思路导航】求船在静水中航行的速度是求船速,用路程除以上行的时间就

32、是逆行速度,路程除以下行时间就是顺水速度。顺水速度与逆水速度的和除以2就是船速,顺水速度与逆水速度的差除以2就是水速。【思维链接】因为顺水速度是船速+水速,逆水速度是船速-水速,所以顺水速度与逆水速度相差的数量就相当于2个水流的速度,再除以2就是一个水流的速度。顺水速度与逆水速度的数量和,就相当于2个船速,再除以2就是一个船速。【举一反三】3、甲、乙两港间的水路长180千米,一只船从甲港开往乙港,顺水6小时到达,从乙港返回到甲港,逆水10小时到达,求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和水速。4、一艘轮船从A地顺流而下开往B地,每小时行28千米,返回A地时用了6小时。已知水速是每小时4千米,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