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ebxml技术的jit集成应用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60346677 上传时间:2022-03-07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275.0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基于ebxml技术的jit集成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基于ebxml技术的jit集成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基于ebxml技术的jit集成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资源描述:

《基于ebxml技术的jit集成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ebxml技术的jit集成应用(5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基于ebXML技术的JIT集成应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生 郭锐杰 罗运宏 谢田广 潘颖妍 指导老师 黄东林摘要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将电子商务推进到动态电子商务时代,ebXML的开发意味着企业可以自由地选择供应厂商、硬件平台、软件框架等电子商务的组成部分,只要这些供应厂商在相应的硬件平台上提供了支持ebXML规范或Web服务规范的软件框架就能够构建可用于交易的电子商务系统。ebXML所提供的一整套分布式服务,使得彼此有意愿进行商务流程集成的企业可以通过共同遵循ebXML规范来达到共享信息以及应用集成的目的。一方面,将此项技术应用到建立合理的、经济的物流配送网体系之上,将会为JIT技术的实现提供

2、更有力的技术支持。JIT的基本原理是以需定供,可避免商品积压、过时质变等不良品浪费,也可避免装卸、搬运以及库存等费用,通过ebXML构建的电子商务平台,可使供应链上的各个企业更有效地沟通,从而保证JIT技术的实施;另一方面,由于JIT具有普遍意义,既可适用于任何类型的制造业,也可适用于服务业中的各种组织,对于发展初期的电子商务,可降低其物流成本,使物流成为电子商务中的重要利润源。两种技术的集成应用将会使企业以最节约成本、最快的方式扩张自身规模,增强客户、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商业数据交换,使更多不同规模的企业能够在向客户提高服务质量的同时,实现自身物流配送体系的合理化、零库存、零废次品和最大节约,

3、增强企业竞争力。由此可见,ebXML技术与JIT技术是可以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的,而且,将两种技术融合必将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的必然趋势。在本文中提出了一个基于ebXML的物流配送服务平台,该平台在ebXML电子商务技术的基础上,通过标准化数据交换接口,对顾客或供应商实现相关商业数据的共享,加强信息传递的有效性和快速性,使某个供应链上的所有企业能够根据客户需求迅速地作出生产及销售计划,并灵活地寻找合作伙伴和开拓客户源,构建一个简便有效的电子商务流程,从而有效地实现JIT技术和管理思想。该平台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平台的体系构架研究 ;研究物流配送流程的模型及其XML表达;建立基于ebXML规范的电子

4、商务平台和建立基于ebXML规范的数据服务;实现基于ebXML技术的物流配送流程,支持商务贸易协议的自动化;ebXML电子商务基础平台和物流配送系统的整合,实现整个供应链上的业务集成.关键词及时生产制 精益物流 ebXML JITThe integ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JIT based on ebXML technologyMajor: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on SystemUndergraduates: Guo Ruijie Luo Yunhong Xie Tianguang Pan Yingyan supe

5、rvisor: Huang Donglin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technology has pushed the e-commerce into a dynamic era of e-commerce , the development of ebXML means that enterprises can freely choose e-commercial components, such as their suppliers、 hardware platforms and software framework. As long as

6、the suppliers provided the software framework which support ebXML norms or Web services criterion in the corresponding hardware platform that will be able to build a system that can be used for e-commerce transactions. A set of distributed services provided by ebXML makes the enterprises who are wil

7、ling to conduct a business process integration share information and achieve the purpose of application and integration by follow the common norms of ebXML. On one hand, applying this technology to establish a rational and economic system on logistics distribution network,will provide a much effecti

8、ve technical support for JIT technologies achievement. JITs basic principle is to supply by demand. It can not only avoid the waste of overstock and products of bad quality or out of date,but also can avoid the costs of load and unload, transportation and inventory. Through the e-commerce platform c

9、onstructed by ebXML , it will enable the various enterprises on supply chain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more effectively, so as to ensu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JIT technology; On the other hand, JIT has universal significance. It can apply to any type of manufacturing, and a variety of organization

10、s of the service industry. To for the initial stage of development of e-commerce, it can reduce its logistics costs and make logistics of e-commerce as an important source of profits. The two technologies application and integration will enable enterprises to expand their scale and enhance the comme

11、rcial data exchange among customers, enterprises and suppliers in the most cost savings and fastest way, so that more and more enterprises of different sizes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service to customers while achieving their own logistics and distribution system rationalization, zero inventory, z

12、ero waste and faulty and the largest savings and enhance their competitiveness. This shows that the ebXML technology and the JIT technology can promote and integrate each other, and, this two technologies integration will become an inevitable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commerce. In this

13、paper, we proposes a logistics distribution service platform based on ebXML, the platform is on the basis of e-commercial technology ebXML ,it achieve the relevant business data sharing for customers and suppliers through the standardized data exchange interface, and strengthen the effectiveness and

14、 the speediness of information transfer, so that all the enterprises on a supply chain are able to make the production and sale plans according to customers demand, to find partners and customers flexibly, and to build a simple and effective e-business processes, thereby, it may achieve JIT technolo

15、gy and management thinking effectively. The platforms main research include: Platform system architecture studies ;Study of logistics and distribution process model and its expression in XML;Establishing the e-commerce platform and data services based on ebXML ;Achieving logistics and distribution p

16、rocesses based on ebXML technology to support the automatization of business trade;The integration of ebXML e-commerce platform and logistics and distribution system, to achieve the whole supply chain operational integration.KeywordsJust in time Leanlogistics ebXML JIT 目 录1序言12电子商务扩展标记语言ebXML32.1电子商

17、务技术的历史32.1.1电子数据交换EDI32.1.2扩展标记语言XML52.2电子商务扩展标记语言ebXML概述62.3ebXML的商务需求72.3.1基本目标与领域72.3.2基本原则和商务需求82.3.3互操作性82.3.4法律和安全要求82.3.5适应人的环境92.3.6全球化92.3.7开放性102.4ebXML的方法总貌及体系结构102.4.1ebXML的方法总貌102.4.2ebXML技术的体系结构113即时制管理JIT133.1精益生产133.1.1精益生产的发展历程133.1.2精益思想的延伸143.2精益思想在供应链物流管理中的应用163.2.1精益物流概述163.2.2精

18、益物流网络设计的六大影响因素173.2.3精益物流配送系统的基本框架184ebXML应用在物流管理中的可行性分析204.1技术可行性204.2经济可行性204.3管理可行性215利用ebXML实现精益物流的基本流程225.1实施阶段225.1.1行业商务流程模型及对象请求225.1.2本企业信息注册登记225.2发现和检索阶段255.2.1寻找并下载潜在伙伴的CPP255.2.2达成合作方案协议CPA265.3运行时间阶段275.3.1日常商务贸易往来消息服务276物流信息系统分析296.1物流系统概述296.2物流信息的概念296.2.1物流信息的分类306.2.2物流信息的作用306.2.

19、3物流信息的特点306.3物流信息交换分析316.3.1物流信息交换的特点316.3.2物流信息交换平台技术要求316.4物流信息交换平台的技术选择317基于ebXML的物流信息交换平台实现337.1.1概述337.1.2ebXML技术的适用性337.1.3基于ebXML的物流信息交换平台结构347.1.4外部信息交换平台的开发步骤347.1.5外部信息交换平台的目标和要求357.1.6信息交换平台的开发工具和技术选择357.2注册中心模块功能实现367.2.1注册中心的体系结构367.2.2注册中心的主要功能377.2.3注册表的开发环境387.3基于ebMS的信息交换模块387.3.1信息

20、交换模块的体系结构387.3.2信息交换模块应实现的主要功能397.3.3信息交换模块的开发环境407.3.4Hermes MSH介绍407.3.5基于ebMS的信息交换平台结构图427.3.6基于ebMS的信息交换平台功能模块428结束语44参考文献451 序言在生产中降低物资消耗而增加利润为第一利润源,由于节约活劳动消耗而增加利润称为第二利润源,降低流通费用而增加利润称为第三利润源。随着技术的普遍进步,第一、二利润源泉的潜力已越来越小,但第三利润源泉即物流还是有待开发的“黑暗的大陆”,是“降低成本的最后边界”。物流(logistics)就狭意而言,是指商业流程中的仓储及运输。近年来随着区域

21、经济的快速发展,原来分散的、低效率和高成本的物流活动转化成物流资源互补整合、相互联系、分工协作的产业链条,形成以供应链管理为核心的社会化物流系统。现代物流活动逐渐从生产、交易和消费过程中分化出来,成为专业化的新型经济活动。现代物流就是通过仓储、运输、配送等全面综合管理,令整个物流过程缩短时间及减低成本。 进入90年代后,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与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推动着管理技术和思想的迅速更新,由此产生了供应链、虚拟企业等一系列强调外部协调和合作的新型管理理念,既增加了物流活动的复杂性,又对物流活动提出了零库存、准时制、快速反应。有效的顾客反应等更高的要求,使一般企业很难承担此类

22、业务,由此产生了专业化物流服务的需求。第三方物流的思想正是为满足这种需求而产生的。所谓第三方物流,是指生产经营企业为集中精力搞好主业,把原来属于自己处理的物流活动,以合同方式委托给专业物流服务企业,同时通过信息系统与物流服务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以达到对物流全程的管理和控制的一种物流运作与管理方式。因此第三方物流又叫合同制物流(Contractlogistics)。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的企业,其前身一般是运输业、仓储业等从事物流活动及相关的行业。从事第三方物流的企业在委托方物流需求的推动下,从简单的存储、运输等单项活动转为提供全面的物流服务,其中包括物流活动的组织、协调和管理、设计建议最优物流方案、

23、物流全程的信息搜集、管理等。 第三方物流给企业(顾客)带来了众多益处。企业不能承担多种原料和产品库存的无限增长,尤其是高价值的部件要被及时送往装配点,实现零库存,以保证库存的最小量,第三方物流提供者借助精心策划的物流计划和适时运送手段,最大限度地减少库存,改善了企业的现金流量,实现成本优势;第三方物流提供者与顾客,不是竞争对手,而是战略伙伴,他们为顾客着想,通过全球性的信息网络使顾客的供应链管理完全透明化,顾客随时可通过INTERNET了解供应链的情况;第三方物流提供者是物流专家,他们利用完备的设施和训练有素的员工对整个供应链实现完全的控制,减少物流的复杂性,他们通过遍布全球的运送网络和服务提

24、供者(分承包方)大大缩短了交货期,帮助顾客改进服务,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第三方物流企业通过其掌握的物流系统开发设计能力,信息技术能力,成为建立企业间物流系统网络的组织者,完成个别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所无法实现的工作。发展第三方物流产业无疑是促进企业物流活动合理化、效率化,进而提高整个社会物流合理化的重要途径。 然而,要充分发挥第三方物流的优势,先决条件是利用当今信息时代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建立企业间跨行业的物流系统网络,将原材料生产企业,制品生产企业,批发零售企业等生产流通全过程上下游相关企业的物流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链状的商品供应系统。自电子商务的想法诞生的30多年以来,人们一直

25、在“通过连接在一起的计算机系统使数据能从一个系统传送到其他系统,从而不再使用纸介质文件来交换商业数据”的技术上发展,使企业之间能快速交换信息流,从而紧缩供应链并快速响应顾客需求。从电子数据交换(EDI)到可扩展标记语言(XML),人们不断通过改善电子商务技术来完善电子商务流程,通过新的基于Web的规范来使企业间的商务数据交换更为顺畅和有效。直到2001年,电子商务技术又再跨入新纪元电子商务扩展标记语言(ebXML)的诞生将为B2B和C2C提供一个同样的开放标准以进行跨行业的商务交易,通过最大限度地使用XML语言,使得电子商务简单、容易而且无处不在。 显然,利用最新的电子商务技术ebXML能更好

26、地为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服务,它将使第三方物流企业更轻松地与他们的顾客沟通,甚至与他们的竞争对手连成一个覆盖地区面更大更广的物流配送网络,快速响应订单需求,提高物流配送质量,并增强自身的综合竞争力。对于利用ebXML来建立并发展一个全球性的物流配送网络,将会成为第三方物流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如何利用ebXML技术来推动第三方物流的及时供应是非常值得研究和探讨的课题。2 电子商务扩展标记语言ebXML2.1 电子商务技术的历史2.1.1 电子数据交换EDI2.1.1.1 EDI概述电子数据交换即EDI(Electronic Date Interchange)技术,根据联合国标准化组织的定义,是指将

27、商业或行政事务处理按照一个公认的标准,形成结构化的事务处理或报文数据格式,从计算机到计算机的电子传输方法。EDI本身开始于运输行业,Transportation Data Coordinating Committee(TDCC)在1975年设计了一个铁路装卸电子帐单,接着他们为公路、汽车、海运和空运建立了一整套电子文档。1979年美国电子数据交换标准出现,使得将原本大量的分离的、冲突的文档合并到它的标准X12中。将近30年来,电子数据交换技术在工商界中的应用得到不断的完善和发展,在当前电子商务中占据重要地位。随着EDI应用于Internet,EDI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在美国财富杂志统计的财富前

28、1000家公司中,有95%在使用EDI。EDI用于电子计算机之间商业信息的传递,包括日常咨询、计划、采购、到货通知、询价、付款、财政报告等等,还用于安全、行政、贸易伙伴、规格、合同、生产分销等信息交换,目前人们正在开发适用于政府、广告、保险、教育、娱乐、司法、保健和银行抵押业务等领域的EDI标准。由此可见,EDI的应用远不止贸易事务,它还可以广泛地应用到各个经济、行政等部门。与传统的商业活动相比,使用EDI的最大的好处就是与企业MIS系统的紧密结合。由于EDI使用的是标准的报文结构,计算机可以识别并从中拣出有用的数据,直接存入企业MIS的数据库中。这样减少了贸易活动的中间环节,不仅减少了纸张的

29、使用,更重要的是减少了手工的工作,使出错的可能性变小,提高了响应速度。图2-1(手工条件下贸易单证的处理)表现的是手工条件下,贸易单证的传递方式。操作人员首先使用打印机将企业MIS的数据库中存放的数据打印出来,形成贸易单证。然后通过邮件或传真的方式发给贸易伙伴。贸易伙伴收到单证后,再由录入人员手工录入到数据库中,以便各个部门共享。图2-1 手工条件下的单证处理图2-2(使用EDI时贸易单证的处理)反映的是使用EDI的情况。数据库中的数据通过一个翻译器转换成字符型的标准贸易单证,然后通过网络传递给贸易伙伴的计算机。该计算机再通过翻译器将标准贸易单证转化成本企业内部的数据格式,存入数据库中。由此比

30、较不难看出使用EDI的好处。图2-2 使用EDI时的贸易单证处理EDI的重要价值已经被许多使用硬拷贝格式的企业所认识,使用表格需要人力将数据处理并输入到公司的系统中,这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而且无可避免地,其出错率会随着数据库资料的累积而不断攀升,EDI不但减少甚至消除了这种直接成本,还通过改善商务过程而使企业生产力显著提高;同时,利用Internet实现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EDI使供应链上的成员能够减少昂贵的库存和成本,在企业成本关成功找出突破口从而使企业总体效益得到大幅度提高。2.1.1.2 EDI的缺点尽管EDI带来如此显著的效益,但它在商务中并没有被更广泛地应用。根据同一个统计数据,

31、财富前1000家公司中有95%采用了EDI,但在小企业中这个比例只有5%。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 系统的高成本。EDI软件很少低于1000美元,并且经常还要支付每年的维护费,这个高价格主要是来自于EDI复杂的X12标准。X12标准覆盖了应用EDI的所有行业,因此需要不断地加入新的交易集,同时增加代码目录,修改数据段和元素。标准的改变意味着支持标准的软件也需要改变,从而产生每年更新及维护的高昂费用。当具体到某个行业集团时,需要挑选出几个该行业需要用到的交易集、元素和交换所需的代码以编写适用于他们成员企业的操作指南,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原本已经非常昂贵的标准、软件和网络的价格。(2) 缺乏与

32、公司其他商务系统的集成。由于EDI交易时将原有数据经过EDI软件转化成EDI语句,再通过邮件传输,交易只携带数据,并没有结合商务应用的数据库语言,使用指令或路径来实施集成步骤,因此交易双方需要开发专门的软件来实现EDI数据与公司所使用的管理信息系统自动对接录入。很多时候,一些公司,尤其是小公司,会发现打印并在他们的系统中手工输入EDI数据要比在软件开发上花费金钱或时间更经济。(3) 两套EDI标准的出现。当公司做的是国际贸易时,则不可避免地遭遇两套不同的EDI标准北美的X12标准和世界其他地区的UN/EDIFACT标准,尽管两套标准拥有相似的基本设计,但他们并不等同,当不同地区的公司进行贸易往

33、来时,则必须支持两套标准,因而进一步增加成本和复杂性。2.1.1.3 EDI为新的基于Web的规范提供的经验教训尽管EDI对于小规模贸易存在一定的缺陷,但EDI30年的发展历程提供了很多非常有价值的经验教训。首先,EDI标准的出现不论是北美的X12标准或是世界其他地方的UN/EDIFACT都表明了建立一个可跨行业应用的基本消息结构的重要性。预先定义的通用的消息结构使软件销售商能够为更多的行业开发软件,并且能够将开发成本分摊到更多的客户身上。交易的基本结构为建立通用的解决方案提供了模板,使得不同行业内的企业进行通用信息交换成为可能。其次,EDI在商务消息中使用了可互换的组件,它能够跨很多行业重复

34、使用,不同的行业可以使用相同的基本交易集(发货单、提前发货通知等等)。每种交易集依次分成3个部分,称作表格(table):标题、详述和总结。每个表格由数据段(data segment)依次组成,这些数据段是按照功能关系集合起来的数据元素。大多数主要的数据段和元素是可重复使用的组件,因而可以容易地利用早先的EDI开发工作,为新的基于WEB的规范提供可直接使用的组件。再次,EDI对整个商务数据交换积累了定义语义的经验,这种经验经受了时间的考验并且它的设计符合现实生活中商务的需要,当前使用EDI的行业和企业通过对商务情景、生意伙伴的需要和外部限制(如法律的要求)的思考,提出了一套企业间日常大量传递的

35、信息和数据元素。最后,在开发EDI技术的过程中,积累了一些非常好的商务实践,而这些实践经验为以后实施一套正规的电子商务流程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价值。这些实践经验包括:预先建立基础规则,并让商务生意伙伴对此交换基础规则达成协议,使双方的商务活动融入基于WEB的新规范中去;给每个发送和接收的信息一个唯一的识别号包括交易中的人和所有产品资料,当交易的所有参与者都有了唯一识别自己身份与相同的产品标识符时,交易过程将被简化并减少了不确定性。2.1.2 扩展标记语言XML2.1.2.1 XML概述可扩展标记语言(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简称XML),是由万维网协会(W3C)推出的

36、新一代数据交换的标准。可以用于定义Web网页上的文档元素和商业文档,同时还可以用于复杂结构数据的表示和传输。XML是一种元标记语言,它可以被用于定义其他的标记语言。它的语法规范的文本是一段“纯”的数据,因而它可被任何其他支持XML的容器或程序处理,例如IE浏览器依据相关的CSS或XSL文件来显示XML“数据”;开发人员可以用来自Microsoft、IBM、Sun、BEA、Inprise等厂商的任何支持XML的开发工具开发自己的XML处理程序,而且它是平台无关的;它的结构由其他的称为DTD(Document Type Description)的文本来描述。XML定义了一套元句法,与特定领域有关的

37、标记语言都必须遵守,如果一个应用程序可以理解这一元句法,那么它也就自动地能够理解所有的由此元语言建立起来的语言。浏览器不必事先了解多种不同的标记语言使用的每个标记,甚至不用等到浏览器的开发商来满足用户的需要,用户就可以创建自己需要的标记,当需要时,告诉浏览器如何显示这些标记就可以了。XML文档由标记和内容组成。XML中共有六种标记:元素(elements),属性(attributes),实体引用(entity references),注释(comments),处理指令(processing instructions)和CDATA段(CDATA sections)。其中,元素是标记的最常见的形式

38、。内容就是文本,由字符内容组成。由于XML的特性,其应用是非常广泛的,现将其常用的场合总结如下:(1) 应用于客户需要与不同的数据源进行交互时。数据可能来自不同的数据库,他们都有各自不同的复杂格式。但客户与这些数据库之间只通过一种标准语言进行交互,那就是XML。由于XML的自定义性及可扩展性,它足以表达各种类型的数据。客户收到数据后,可以进行处理,也可以在不同的数据库间进行传递。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XML解决了数据的统一接口问题。(2) 应用于将大量运算负荷分布在客户端。即客户可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和制作不同的应用程序以处理数据,而服务器只需发出同一个XML文件。应用XML处理数据的主动权交给

39、了客户,服务器所做的只是尽可能完善、准确地将数据封装进XML文件中,正式各取所需、各司其职。XML的自解释性使客户端在收到数据的同时也理解数据的逻辑结构与含义,从而使广泛、通用的分布式计算成为可能。(3) 应用于将同一数据以不同的面貌展现给不同的用户。它类似于同一个剧本,我们却可以用电视剧、电影、话剧、动画片等不同形式表现出来。这一应用将会为网络用户界面个性化、风格化的发展铺平道路。(4) 应用于网络代理对所取得的信息进行编辑、增减以适应个人用户的需要。有些客户取得数据并不是为了直接使用而是为了根据需要组织自己的数据库。比方说,教育部建立一个庞大的题库,考试时将题库中的题目取出若干组成试卷,再

40、将试卷封装进XML文件,接下来便是最精彩的部分,在各个学校让其通过一个过滤器,滤掉所有的答案,在发送到各个考生面前,未经过滤的内容则可直接发到老师手中,当然考试过后还可以再传送一份答案汇编。此外,XML文件中还可以包含进诸如难度系数、往年错误率等其他相关信息,这样只需几个小程序,同一个XML文件便可变成多个文件传送到不同的用户手中。2.1.2.2 XML的缺点当XML技术经过漫长的过程建立起交换商务消息所需的特征时,XML标记技术本身就已经不能满足所有需要了,XML在商务应用中的主要限制是,它不能在各类描写商务信息交换的术语间提供互操作的能力。除非找到一种利用这些商务词汇表来解释使用其他词汇表

41、消息的途径,否则XML成为数据交换技术的承诺是无法实现的。为了实现这种互操作性,使用XML的企业需要有一套通用的方法,在不同行业的语法中进行翻译。同时还需要一种方法关联XML消息和包含在整个商务流程中的消息的上下文及消息中的数据。XML本身对安全和保密性没有预先规定,尽管W3C主动承担了其中的重要工作,特别是用数字签名和保密参数扩展了基本的XML规范。2.2 电子商务扩展标记语言ebXML概述ebXML是联合国贸易简化和电子商务促进中心 (UN/CEFACT)及推进结构化信息标准组织(OASIS)于1999年11月成立的工作组。多年来,全球一百多个国家,两千多个组织的EDI、XML专家、企业、

42、行业组织、软件服务商等约5000人参与了ebXML标准的制订工作。ebXML的远景是提供“一套国际上一致认可的、由通用的XML语法和结构化文件组成的技术规范,使电子商务简单易操作并且无所不在、最大限度的使用XML、便于跨行业的B2B、B2C商务交易,促进全球贸易。 ebXML的目标是:构建一个以开放的XML标准为基础的电子商务基础架构,为全球统一的电子交易市场提供全球透明的、安全的、一致的电子数据交换环境,为所有企业进入电子商务的道路扫清障碍,简化贸易程序。 ebXML与其他电子商务标准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它不针对某一具体的行业。ebXML是一个跨行业的电子商务架构。该架构提供了各行业建立电子

43、商务交易的方法学。直接整合商务流程,ebXML电子商务的关键是商务,而不是电子。 ebXML标准技术规范为电子商务定义了一个基础架构,通过这个架构,可以建立协调一致的、有极强互操作能力的电子商务的服务和组件,在全球电子商务市场中无缝集成。同时标准技术规范提供了实现这一架构的七项机制: (1) 商务流程信息模型标准机制 (2) 注册与存储商务流程信息模型机制,用来实现共享和重用。 (3) 发现交易伙伴相关信息机制,包括商务流程、商务服务接口、商务信息、消息交换传输及安全。 (4) 注册和存储上述相关信息,供交易伙伴彼此发现、检索相关信息的机制。 (5) 合作协议协定配置(CPA)机制。 (6)

44、消息服务协定机制。 (7) 把商务流程与约定描述于消息服务的机制 ebXML技术规范完全同W3C 的XML技术规范保持一致,为ebXML贸易伙伴应用内部及相互之间提供互操作性,为已认可的电子数据交换标准和正制定的XML商务标准提供转换的方法,使互操作性和效益最大化,未来提交至一个国际认可的标准组织作为国际标准发布。2.3 ebXML的商务需求2.3.1 基本目标与领域ebXML的最终技术目标称作“提供”一个基于XML的开放式技术框架,使XML能够以一种相容的和一致的方式用于应用程序同应用程序之间、应用程序同人之间以及人同应用环境之间交换电子商务数据,从而创建一个单一的全球化市场。该目标的陈述包

45、括了几个重要的因素:(1) XML的任务。ebXML规范涉及了基于XML的电子化商务服务,在ebXML上建立系统时可能加入了其他技术,用不同的编程语言编写,访问很多不同的数据库并且运行在一套不同的操作系统上,XML就是允许这些不同的系统共同工作的粘合剂(2) 开放的技术架构。任何希望使用ebXML规范的人都可以免费无条件地使用该文档,该规范没有涉及任何系统和软件的所有权,规范的开发流程也是开放的,在开发过程中可以包括任何希望参加的人,任何时候ebXML都不需要会员费或组织认可参加开发小组(3) 相容性和一致性。标准化提供了相容性和一致性的基础,确保系统建立者能够成功地同用相同标准的系统交换数据

46、(4) 电子商务数据。ebXML管理的e-business信息和服务同商务流程联系在一起,并且包含了详细说明信息相互交换的核心组件(使用一个行业间或贸易伙伴之间一致同意的术语),最重要的是,接收者能够利用机器处理来自动识别、解释和利用收到的内容(5) 建立单一的全球化市场。ebXML的范围最初覆盖了所有的商务部分,从大型跨国公司到寻找同其他企业或消费者从事贸易的中型和小型企业,同样,基于ebXML的系统需要跨越行业的界限并且能够彻底地共同使用因此,ebXML能够使任意行业、任意规模的企业同任意其他行业、任意规模的企业互相发生作用。2.3.2 基本原则和商务需求基本原则如下:l 是电子化商务简单

47、、容易和普及。l 尽可能扩展XML。l 为B2B和C2C交易提供一个开放的标准,使商务贸易跨越行业的界限。l 将不同的XML商务术语结构和内容集合进一个单一的规范。l 在一个公共的长期目标下,鼓励行业合并短期的、直接的目标。l 避免要求最终用户在私有软件投资的解决方案或强制要求专门的系统利用ebXML实施e-business。l 保持最低的采纳费用。l 支持多种语言并且适应国际和国内的公共贸易规则。l 在任何时候都可以适用于特殊的SIMPL-EDI工作组、形成和基于Web的EDI的商务需求。除这些原则以外,需求还提供ebXML应该指出的用于商务解决方案的通用规范的通用目录,它们包括:l 决定遵

48、守ebXML、遵守ebXML规范和W3C XML要求的信息开发设计规则的流程。l 支持垂直的解决方案针对特殊的行业和企业以及跨越行业或企业界线、指明商务功能的解决方案。l 允许执行从核心到高层的各种特征。l 提供一致的商务流程建模语言和方法,包括元模型从字面上讲,就是一个模型的模型允许开发单独的商务流程模型。l 支持当前的商务流程和实现,但通过建模的方法,仍然允许开发新的商务流程。l 能够用中性语法的一系列核心组件来映射从前的信息和技术。l 支持使用元素和标记的行业XML设计,支持行业商务流程,还可以从行业术语中获得全部语义。l 提供规范中封装、传输和路由全部共同使用的信息。l 满足商务安全,

49、特别是机密性的需要。2.3.3 互操作性ebXML的一个很关键问题是互操作性叫做“ebXML初期的基本需求”并且规范中清楚地说明了这个概念的含义。规范明确了互操作性关注的4个要点:ebXML自身的体系;结构;消息;可扩展性;现有技术的利用2.3.4 法律和安全要求规范确定了一些其他与安全和数字问题有关的合法要求。这些要求包括全面审记能力,一个确认交易完成的机制,翻译控制来帮助重现交易的全部语义含义,以及符合1979年UN/CEFACT的建议,确认身份验证方法的需要不同于传统的签名。ebXML需要致力于几个单独的安全方面:(1) 机密性。贸易伙伴需要管理他们之间交流的信息,以便确保信息只有信息共

50、享一方知道。适当的机密性可以限制偷听的可能。(2) 发送者和接受者的身份验证。由于e-business变得更加庞大、更加全球化、更加间歇化和非个人化,潜在的贸易伙伴数量的增长将遍及全球,他们之间的联系将不再频繁并且越发无规律。交换数据的企业需要有信心,所有交易的参与人是真的如他们自称的那样,而不是伺机欺骗的骗子。这种关注增加了对涉及交易的参与人信用和鉴别的需要。(3) 完整性。从事e-business的企业需要确认一方接收到的数据项目同原始方发送的一致。贸易伙伴需要减少由于非恶意目的,如网络错误、或有意的伪造企图或其他篡改信息造成信息失真的可能性。(4) 起源认可和收据。E-business的

51、参与者需要提供一份交易确实发生的纪录,并且它是不可能伪造的。电子交易需要与签署文件一样的承诺机制来保证参与者有责任承担该项义务。(5) 存档。企业需要在一个和多个交易发生若干年后重现它们的意图和目的。规范注意到,在一些情况下,企业可能需要保存他们的商务文档实物和电子版文档直到30年来满足保持纪录的需要。(6) 数字签名。他的目的,意味着一种计算机生成的电子标识,使用它的参与者期望同使用手工物理签名有相同的效力和作用。如果数字签名包含了所有下列属性,那么使用它就应该有同手工签名一样的效力和作用:唯一的使用人;能够证实;由使用人单独控制;通过某种方式链接到数据,如果数据变化,数字签名就会失效。2.

52、3.5 适应人的环境ebXML同传统EDI区别开的关键变量和因素是人参与企业间交换的程度。EDI交易假设信息从一个系统到另一个系统直接传送或通过一个邮箱在两端都没有人为干涉。EDI方式的系统交换通常流量大并且格式可预见,这样就允许同贸易伙伴的商务系统建立直接映射;虽然ebXML信息需要支持这些关系,但他们也需要利用人工影响和干预来管理,ebXML需要在一定范围的贸易伙伴环境和商务流程里运行.2.3.6 全球化ebXML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全球化e-business解决方案需要明确表示它在世界上任意地点运行的能力。规范注意到在需求中已经引用了简化当前数据传输方式和协调大量可用选项的必要。这些措施将帮

53、助建立全面的商务元模型并且鼓励在中性语法中使用核心组件。这些ebXML中两个关键的部分,使得不同的国内和跨国企业可以更容易地使用规范,同样,在它的一般需求中,ebXML充分利用了现有的特别是支持跨国商务活动的标准和规范。此外,需求中还列出了其他支持跨国商务的标准。Unicode支持对世界上大多数已知字符集包括科学和数学符号的编码,在主要语系如阿拉伯文、中文和日文汉字(日语字符集)中利用Unicode变换数据成为可能,它同样允许对专有字符集的编码,并为今后的扩充保留了8000个码点。Unicode的创建工作最早有一个有关计算机字符集表示法的国际标准化组织委员会发起,并在1993年推出ISO标准1

54、0646,能够在计算机内部表示这些字符并且在系统之间进行交换。它提供的是字符的编码,而不是和可读文本一样完全表示。Unicode严格遵循ISO10646的字符并且有助于今后标准的开发。另一种ISO标准ISO3166提供了标准的两个字符编码的法语和英语的国家名称。ISO也有针对语言名称的标准编码,在标准639中表示,该标准提供了从Afar到Zuni的每种人类语言的二字符和三字符的编码。2.3.7 开放性ebXML建立了自己的尽可能开放的开放流程,不收取参加规范开发的会员费用并且允许开放对所有规范草案的公开评论。在规范本身之中,需求关注记录操作和相关资料库的开放性,这是ebXML结构中两个关键的要

55、素。在这种情况下,开放对商务活动就意味着可以利用并且容易得到,而不仅仅是平等。记录列举了商务流程模型、信息格式、行业规划和术语、核心组件、贸易伙伴资料和贸易伙伴管理电子商务所需的其他资源。资料库储存了实际按照记录定义的商务产物。记录作为资料库的访问指针和索引,既方便人工查询阅读又可以自动传递数据。ebXML的设计预计企业在了解一个行业的e-business需求、列举他们的企业特点和需要以及发现贸易伙伴能力期间很可能同记录发生很多交互作用。如同Web本身,ebXML的记录和资料库需要分布而不是集中于一个或几个中心。集中的方式简单但不能应付预期的大访问流量。同样,很多企业需要访问若干个记录来实施电

56、子化商务。举例来说,一个行业记录很可能提供了很多企业的垂直商务流程和规划,但是企业很可能只与银行、会计或运输企业进行贸易,这就意味着要访问这些记录。一系列分布式记录的需要明显地支持了ebXML开放性和实用性的需求。2.4 ebXML的方法总貌及体系结构2.4.1 ebXML的方法总貌为实现ebXML的宏伟目标,ebXML需要一个稳固的体系结构,这个整体设计需要利用Web的分布式特性,获得商务过程的特殊定义,鼓励通过公共核心组件的操作性,并提供一个企业相互作用的方式,使得企业间之前及时从未做过生意,也能满足他们的商务要求。ebXML技术由下列主要特征组成:(1) 通过获得商业功能以及参与者、消息

57、交换、术语和代表行业商务惯例的数据元素来定义商务过程。(2) 创造核心组件,识别公用商务术语、名词和概念并且赋予它们一个中立的名称和唯一的标志符。利用核心组件,不同的行业能联系他们自己的术语,因此,为不同的行业的企业提供一个相互交往的途径。(3) 建立可机读的企业档案,获得企业支持不同行业的过程和他们的电子商务系统技术特征的能力。这些档案成为企业间交换电子商务消息的技术协定的基础,并作为更广泛的实际贸易安排的一部分。(4) 一个分布式的标准注册表系统,大多数公司将它用于ebXML的开始,并且提供索引式的路径访问行业过程、消息和商业数据以及具有交换电子商务信息技术能力的公司档案的数据库。(5)

58、一个标准的消息包,它允许通过Web、电子邮件或文件传输来传递ebXML数据;如果发生问题,支持应答和恢复;并且如果商业需要要求的话,可以提供不同级别的安全传输。2.4.2 ebXML技术的体系结构ebXML体系架构模式使用了两个视图来描述所有商务交互的相关方面,这两个视图产生于UN/CEFACT的早期工作:OpenEDI。第一个是商务运作视图(BOV, Business Operational View),针对的是商务数据事务的语义以及相关的数据交换,商业事务体系包括处理包括运作约定,协议、相互需要承担义务以及需求等。这些特定的商务规范的实际运用需要有同样支持或使用ebXML的贸易助手。图2-

59、3 商务运作视图图2-4 服务功能概览第二个是功能服务视图(FSV, Functional Service View),面向服务的支持以及对ebXML部署的需求满足。ebXML的FSV的实施有三个主要阶段:实施、发现和部署,以及其后的运行阶段。实施阶段专门处理为了建立以ebXML为基础架构的应用程序的过程。紧接着的发现和部署阶段包容了对所有的ebXML相关资源的发现以及随之的自我适应地进入ebXML的基础架构等方面。在此之后运行阶段则主要关注关联现有ebXML事务的ebXML运行环境。3 即时制管理JIT3.1 精益生产3.1.1 精益生产的发展历程3.1.1.1 精益生产的起源精益生产是起源

60、于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一种生产管理方法。其核心是追求消灭包括库存在内的一切“浪费”,并围绕此目标发展了一系列具体方法,逐渐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生产经营管理体系。(1) 管理技术背景。二战以后,日本汽车工业开始起步,但此时统治世界的生产模式是以美国福特制为代表的大量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以流水线形式生产大批量、少品种的产品,以规模效应带动成本降低,并由此带来价格上的竞争力。具体而言:在当时,大量生产方式即代表了先进的管理思想与方法。大量的专用设备、专业化的大批量生产是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的主要方式。与此同时,全面质量管理在美国等先进的工业化国家开始尝试推广,并开始在实践中体现了一定的效益。生产中库

61、存控制的思想(以MRPII思想为主)也开始提出,但因技术原因未能走向实用化。(2) 丰田式生产方式发展的环境。当美国汽车工业处于发展的顶点时,日本的汽车制造商们是无法与其在同一生产模式下进行竞争的。丰田汽车公司从成立到1950年的十几年间,总产量甚至不及福特公司一天的产量。与此同时,日本企业还面临需求不足与技术落后等严重困难,加上战后日本国内的资金严重不足,也难有大规模的资金投入以保证日本国内的汽车生产达到有竞争力的规模。此外,丰田汽车公司在参观美国的几大汽车厂之后还发现,在美国企业管理中,特别是人事管理中,存在着难以被日本企业接受之处。 因此,以丰田的大野耐一等人为代表的“精益生产”的创始者

62、们,在分析大批量生产方式后,得出以下结论: 采用大批量生产方式以大规模降低成本,仍有进一步改进的余地; 应考虑一种更能适应市场需求的生产组织策略。 在丰田公司开创精益生产的同时,日本独特的文化氛围也促进精益生产的产生。日本文化是一种典型的东方文化,强调集体与协作,这为精益生产的人力管理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维角度。符合这种追求集体与协调意识的东方文化,也符合日本独特的人事管理制度。因此在当时的环境下,丰田汽车公司在不可能,也不必要走大批量生产方式的道路的情况下,根据自身的特点,逐步创立了一种独特的多品种、小批量、高质量和低消耗的生产方式。(3) 精益生产效率的体现。从50年代到70年代,丰田公司虽

63、以独特的生产方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当时日本及整个西方经济呈现高速增长,即使采用美国相同的大批量生产方式也能取得相当规模的生产效果。因此,这一时期丰田生产方式并没有受到真正高度的重视,仅仅在丰田汽车公司及其配套商的部分日本企业中得以实施。 1973年的石油危机,给日本的汽车工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将整个西方经济带入了黑暗的缓慢成长期。市场环境发生变化后,大批量生产所具有的弱点日趋明显,与此同时,丰田公司的业绩开始上升,与其他汽车制造企业的距离越来越大,精益生产方式开始真正为世人所瞩目。3.1.1.2 精益生产思想的研究及实践石油危机以后,丰田生产方式在日本汽车工业企业中得到迅速普及,并体现了巨大的优越性。此时、整个日本的汽车工业生产水平已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并在1980年以其1100万辆的产量全面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汽车制造第一大国。 在市场竞争中遭受了惨重失败的美国,在经历了曲折的认识过程后,终于意识到致使市场竞争失败的关键,是美国汽车制造业的生产水平已落后于日本,而落后的关键又在于日本采用了全新的生产方式丰田生产方式。 1985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Daniel Roos教授等筹资500万美元,用了近5年的时间对90多家汽车厂进行考察,井将大批量生产方式与丰田生产方式进行对比分析,于1995年,出版了改造世界的机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