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安徽省中考语文试题模拟卷(期末考试)

上传人:494895****12427 文档编号:60338346 上传时间:2022-03-0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71.7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19安徽省中考语文试题模拟卷(期末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9安徽省中考语文试题模拟卷(期末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9安徽省中考语文试题模拟卷(期末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2019安徽省中考语文试题模拟卷(期末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安徽省中考语文试题模拟卷(期末考试)(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2019年中考初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卷温馨提示: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分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4页,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3、答题过程中,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正版学生字典。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0分)(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任选其中6句,不得多选) ,千骑卷平冈。(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我寄愁心与明月,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_,五十弦翻塞外声。(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

2、词以寄之) ,归雁入胡天。(王维使之塞上)_,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杜甫在春望中写诗人感时伤别,见明丽之景诱发内心伤感的诗句是 , 。渔家傲秋思中表现边关将士思念家乡,但因功业未建,有家难回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 。(2)默写杜甫望岳后四句。(4分)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9 分)当光华沉淀于静谧的晨野,让时光之雨洗涤尘埃,静守在一方天地,在文字中沉淀自己。那时,再回归于诗酒田园,于宁静一隅,煮一壶淡茶,笃定自若地与书月下对饮,布衣粗粮,都yn藏着从容岁月的极至美好,令人悲悯感恩。好书如月,难道不足以去品读一生吗?(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静

3、谧( ) 洗涤( ) yn藏(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2分)(3)“笃定”一词在文中的意思是: 。(2分)(4)将文中画线句子改为陈述句,不得改变原意。(2分)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4分)(1)西游记是古典神话小说中成就最高、最受喜爱的小说之一,作者是明代小说家 (人名)。这部作品也有历史真实的影子,其中唐僧的历史人物原型是 。(2)行者闻言,大惊失色,心中暗想道: “又是冤家了!当年伏了A,说是这厮养的。前在那解阳山破儿洞遇他叔子,尚且不肯与水,要作报仇之意,今又遇他父母,怎生借得这扇子耶?” 以上文段出自西游记,文中的

4、A是 ,它被观音收服做了 。4.文明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孔夫子言“不学礼,无以立”。宿城第一初级中学以“文明礼仪伴我行”为主题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12分)(1)学校讲围绕“文明礼仪伴我行”的主题举行系列主题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再设计两个环节。(2分)活动一:举行“文明礼仪”征文比赛活动二: 活动三: (2)学校要拍一个关于文明礼仪的宣传短片,请参照示例为提供的一组镜头设计画外音。(要求:中心明确,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2分)示例:镜头课间,一个正在校园广场散步的学生,突然停下来,弯腰将歪倒在地的垃圾桶扶了起来。画外音扶起的是垃圾桶,扶正的是公德心,传播

5、的是文明。镜头不知是谁忘关了洗手池的水龙头,水一直哗哗地流着。画外音 。(3)10月15日下午2点,教务处要在多媒体教室召开各班级班干部会议,布置“文明礼仪伴我行”的活动相关事宜,请为教务处写一份通知。(4分)(4)活动中,林琳同学写了一篇有关“文礼仪明”的文章,下面是其中的一段,请你按要求帮她修改。(3分)文明的美丽发自内心,令人惊艳,文明的魅力来自素养,令人回味,文明是人的品格积于一身的体现。【A】它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受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时代潮流等因素影响。【B】它的目的是为了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既为人们所认同,又为人们所遵守。【A】处画线句有成分残缺的语病,请给出修

6、改意见: 。(2分)【B】处画线句句式杂糅,应删去“ ”。(1分)二、阅读(5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一】(22分)开在心灵的荞麦花张西武盛夏的阳光,火一样炙烤着大地。荒芜的山坡,因春旱而大片缺苗,原来的良田竟然变成了荒地。我汗流浃背地在前面刨地开垄,母亲在后面撒播荞麦种补苗。七月的天空像个大火炉,而此时的我就像这酷热的天气一样暴怒无常。刚刚得知以三分之差名落孙山的少年,在沉重的打击下,没有人安慰和鼓励,却要跟母亲在农田里拼命劳作。我心情烦乱地嚷道:“这都什么时候了,还来补种荞麦,不是白来遭这个罪吗?你看这满地的草,将来荞麦还不荒死!”母亲直起腰,擦一把额头上的汗水,望着荒芜的田

7、地说:“浪费了这片地多可惜,只要下半年雨水调和,荞麦会很快长起来,等冬天给你做饸饹面吃。”在那个贫穷的年代里,能吃上一顿面食是多么令人向往啊!我似乎闻到了荞麦面的香味,于是又有了力气,继续在烈日下挥汗如雨地劳作。傍晚时分,荒芜的山坡种完了,虽然我和母亲已累得筋疲力尽,我却看到母亲欣慰地笑了。下山的路上,母亲看着狼狈的我心疼地说:“你看种地的活儿又苦又累,一辈子也别指望有出息,你还是去复读吧,你学习那么好,放弃可惜了,我和你爹再累也能供你上完学。”我摇摇头说:“不上了,我还是在家帮你们种地吧,不能再拖累你们了。”母亲絮絮叨叨说了务农的苦,但我没有听母亲的劝,决意留在家中务农。一个多月后,到了秋季

8、开学的日子,我的心里也长了草。失魂落魄的我整天跟着父母在农田里辛苦劳作,我企图用劳累驱逐心灵的空虚,但是没有用,我的心里仍然杂草丛生。一天傍晚,回家后发现母亲没回来。趁着月色,我在荞麦地里找到了母亲。月光下,荞麦花一片雪白,晚风轻拂,淡淡的花香在空气中氤氲。我微醉于如此静好的月夜,此时我忽然想起一句诗月明荞麦花如雪,真的好美啊!月光下,母亲弯腰弓背,在地里拔草。我看着辛苦的母亲,刚才欣赏美景的兴致荡然无存,心酸得落下泪来,母亲为了这点儿荞麦的收成,为了给我做一碗美味的饸饹面,竟然在月下坚持劳作!母亲发现了我,直起腰兴奋地对我说:“你不是说怕种晚了,荞麦长不了吗,你看现在已经开满了花,有的已经结

9、籽,我们就等着收荞麦了!”母亲的自信,让我感动,她在如此艰苦的生活中,仍然能够坚定信念,充满希望地生活,在这片面临绝收的土地上,播种了希望,让荞麦花开遍了田野。而我年纪轻轻怎么就轻言放弃了呢?几天后,我终于下定决心重返校园。临走前,母亲激动而自豪地说:“我就说我儿子不会窝在这个山沟里,将来一定会有出息的!”那一刻我也一样激动万分,暗暗下决心努力读书。后来终于在第二年榜上有名,完成了母亲的心愿,也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从此,每当生命中再遇到挫折和痛苦,我都会想起那个“月明荞麦花如雪”的夜晚,想起那一片开在心灵深处的荞麦花和在荞麦地辛苦劳作的母亲。那一片带着清香的荞麦花,把坚定的信念深植于我的心田,让

10、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5.根据文章思路和内容,梳理故事情节及“我”的情感变化(3分)名落孙山,暴怒无常 (见母)月下劳作,心酸落泪 6.根据括号内的要求,回答问题(4分)(1)盛夏的阳光,火一样炙烤着大地。荒芜的山坡,因春旱而大片缺苗,原来的良田竟然变成了荒地。(此处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2)我试图用劳累驱逐心灵的空虚,但是没有用,我的心里依然杂草丛生。(说说加点词语的含义。)7.结合全文内容,在结尾段横线处补写句子,使之能升华文章主旨。(3分)8.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9.根据你的理解,谈谈“荞麦”在文中的作用。(6分)【二】(18分)读

11、书应是一种沉静的坚守高昌4月23日已经过去了,“世界读书日”所唤起的全民阅读热潮,依然令人感动着。“世界活动日”相关活动的初衷,以及取得的成效,都是值得肯定的。不过,读书毕竟不是一日之功,更应该是一种恒久的坚持和沉静的坚守。读书需要思考一个“静”字。唐代书法家颜真卿劝学诗中说:“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这首诗里提到的,就是一种远离喧嚣和忍受孤独的读书方式。实际上,真正的读书生活,除了“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切磋,更需要静下心来,耐得住寂寞,需要艰苦的跋涉和曲折的探索。读书要守心以纯,要珍惜时光,而最重要的是只有通过自己的艰辛努力,才能获得丰稔的收获

12、。读书需要思考一个“活”字。李白在嘲鲁儒中说:“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问以经济策,茫如坠烟雾。”诗人对那些夸夸其谈而没有真才实学的“鲁叟”进行了辛辣的嘲讽。这些人谈起五经头头是道,问起经世济民之策却茫然无知。他们拿腔拿调,架子十足,却死于章句,不知时变。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中的观点,则更加值得那些“鲁叟”们深思。他说:“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是陆游写给小儿子的一首绝句,朴素亲切,满含哲理,尤其是诗中提出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观点,至今犹有现实意义。读书需要思考一个“高”字。书中的鲲鹏志向、报国情怀、浩然正气、丹心赤胆,对我们的精神是一种砥砺提升,

13、对我们的心灵是一种洗涤净化,对我们的情操是一种美好陶冶一位名叫李时可的诗人写的一首舟中夜闻读书中说:“临谿一舍竹疏疏,舟过时闻夜读书。姓字是谁何必问,定应不是俗人居。”诗的意思是说在临近小溪岸边看见一间农舍隐在朦胧的竹林里,乘船走过的时候不时听到琅琅的读书声。诗人说不用打听这是谁的家,通过那琅琅的夜读声,就能猜到这里肯定不是一个鄙俗的人居住的地方。诗人通过这样一个简单的情节,巧妙地说明了读书使人志存高远、超凡脱俗的道理。读书使人内心清明、目光澄澈、骨骼清奇、脊梁挺直,从中可以识别得失成败,可以感受廉耻是非,可以升华情志操守,也可以友朋孝亲睦邻。 。唐代诗人杜荀鹤说:“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

14、寸功。”宋代诗人朱熹说:“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这些恳切真挚的声声教诲,都是劝人加紧学习,勤奋精进,不能放松自我,懈怠光阴。但今天的读书,已不局限于纸质传统载体,阅读途径也已更加丰富和多元。手机APP、电子出版物、微信读书、QQ阅读等等各种古人没有见过的阅读方式,使我们的读书生活更加便捷轻快。想想孔夫子韦编三绝的劳苦,想想范仲淹饘粥不继的艰辛,现代人的读书条件是多么轻便和舒适啊,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更加珍惜和努力呢?读书热是好事,但也需要一些冷静的思考。今年的“世界读书日”虽然过去了,但是对爱读书的人来说,天天都是读书日啊。 (选自中国文化报2017年4月27日,有删改)10.本文的中

15、心论点是什么?(3分)11.第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何作用?(4分)12.根据文意,仿照段画线句,为第段横线处补充恰当的语句。(3分)13.下面的材料作为本文论据,你认为放在哪一段最合适?请简述理由。(4分)宋代抗金名臣李纲在读书诗中说:“平生长作蠹书蟫,老去犹资慰我心。每到古人名节处,慨然掩卷一沉吟。”14.作者认为陆游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诗句满含哲理,至今犹有现实意义。请结合诗句内容与生活实际,谈谈你受到的启发。(4分) 【三】(15分)全文环滁皆山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乙】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

16、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节选自苏轼喜雨亭记)注释志:记。扶风,歧山:均为地名,在今陕西省。占:占卜。有年:年将有粮,引申为大丰收。乙卯:古代用干支纪日。乙卯:农历四月初二。甲子:农历四月十一日。丁卯:农历四月十四日。忭:高兴,快乐。15.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醉翁之意不在酒 意:情趣 B.佳木秀而繁阴 秀:草木茂盛C.民方以为忧 方:刚才 D.甲子又雨 雨:

17、下雨16.下列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名之者谁 雨麦于岐山之阳 B.而不知人之乐而凿池其南C.醉能同其乐其真无马耶 (马说)D.以为休息之所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17.下列对文本理解和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用一个“乐”字为主线,把众多内容连缀在一起,而这些“乐”,都是为了突出作者的自我陶醉之乐。B.甲乙两文中亭子命名的由来:甲文以作者的号来命名,而乙文以这件久旱逢甘霖的真事命名。C.甲文第段是交待醉翁亭的环境位置,由群山到琅琊山,由山及泉,由泉及亭,又由亭名引出太守的醉翁之意,内存的脉络是连贯的。D.甲乙两文都表达了作者被贬后寄情山水的忧乐之意和愁苦之情。18.把第卷文言文

18、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2)官吏相与庆于庭19.读了甲乙两文,你从欧阳修和苏轼身上得到什么启示?请结合实际谈谈。三、写作(55分)请以“那一刻,我长大了”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校名等,否则会被扣分。3、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被扣分。4、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00字。2019年中考初三模拟考试语文答题卷(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0分)(1)请在下列横线上

19、填写出古诗文名句。(任选其中6句,不得多选)(6分) , , (2)默写杜甫望岳后四句。 (4分) , 。 , 。2.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题。 (9 分)(1) (3分)静谧( ) 洗涤( ) yn藏( )(2) (2分)“ ” ,“ ”。(3) (2分) (4) (2分) 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4分)(1) (2) 4.(12分)(1)(2分) (2)(2分) (3)(4分) (4)(2分)【A】句应修改为: (1分)【B】句中,应删去“ ”。2、 阅读(55分)【一】(22分)丁香花5.(3分)名落孙山,暴怒无常 (见母)月下劳作,心酸落泪 6.(4

20、分)(1) (2) 7.(3分)(1) 8.(6分) 9.(6分) 【二】(18分)读书应是一种沉静的坚守10.(3分) 11.(4分) 12.(3分) 13.(4分) 14.(4分) 【三】(15分)15.( )16.( )17.( )18(4分) 三、写作(55分)200400密封线内不要答题600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1)锦帽貂裘随风直到夜郎西八百里分麾下炙征蓬出汉塞箫鼓追随春社近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2)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1)m d 蕴 (2) 极至(极致)(3)从容不迫,不慌不忙(4)好书如月,足以去品读

21、一生。3.(1)吴承恩 玄奘(2)红孩儿 善财童子4(1)举行“文明礼仪”摄影比赛 举行“文明礼仪”演讲比赛 (2)流失的是水,丢失的是节约意识,缺失的是良好习惯。(3)在“影响”后面加上“而形成的” 的目的(或为了)二、阅读(55分)【一】5.田间劳作,心情烦乱秋季开学,失魂落魄决心返校,激动万分 6.(1)交代了“我”和母亲撒播荞麦种补苗的原因,借恶劣的环境烘托“我”因落榜而烦乱的心情;为下文描写“荞麦花开了田野”、“我”重拾信心做铺垫。(2)“杂草丛生”指“我”不甘心务农,上学的愿望“疯长”。7示例:在人生跌入低谷时,要想让曾经荒芜的田地有生机和希望,最好的办法就是种上庄稼,把希望的种子

22、植入心田,然后用辛勤的汗水和坚定信念,浇开生命的花朵。8.(1)母亲在荒地上补种荞麦,并坚信它能开花结籽,表现了母亲的自信乐观;(2)“月光下母,母亲弯腰弓背,在地里“拔草”,表现了母亲的勤劳能干;(3)母亲看着狼狈的“我”心疼,耐心劝“我”返校复读,表现了母亲对“我”的疼爱;(4)母亲为了给“我”做一碗美味的饸饹面,在月下坚持劳作,表现了母亲的慈爱朴实。9.“荞麦”是贯穿全文的线索;“荞麦”象征着母亲勤劳朴实的品质,“荞麦花”则象征着“我”美好的希望。【二】10.读书应是一种沉静的坚守。(或:读书不是一日之功,更应该是一种恒久的坚持和沉静的坚守。)11.运用对比、道理论证的方法,将读书需要思

23、考一个“活”字的道理阐述得更加清楚、明白,也更有说服力。(共4分。论证方法2分。作用2分。意思对即可。)12.读书需要思考一个“勤”字。13.第四段。诗句表达了诗人年华老去,但仍耽于读书,对书中涉及名节操守的内容十分看重,与第四段阐述的“读书需思考一个高字”的分论点一致。14.示例:诗句强调从书本得来的知识终究是比较浅薄的,只有经过亲身实践,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因此,我们不仅要认真读书,还应自觉的与实践相结合,做到知行统一,让书本知识在实践中得到夯实和进一步升华,从而变成真才实学。【三】15.(1)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2)尽力做好分内的事(3)通“遍”,遍及、普遍 (4)充满,这里指士气正

24、旺盛。16.(1)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明察,也一定以实情判断。(2)(齐是)大国,难以揣测(它的情况),害怕有埋伏。17.(1)不能删去。用乡人对肉食者和国事的冷淡与曹刿形成鲜明对比,反衬出曹刿的爱国热情和责任感。(2)有爱国心和责任感,在敌国入侵时,立即“请见”,参与“肉食者”所谋之事,并主动请战。有远见卓识,深谋远虑。把取信于民作为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见解高于“肉食者”。 谨慎稳重。战斗中仔细查看,洞悉了敌人败退的真相,才下令追击。具有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战中能抓住战机,战后阐述了“一鼓作气”这样精辟的军事理论。有较高的说话技巧。对乡人直接解答疑惑,简洁明快;对国君,启发诱导,以理服人。(任选一点即可)三、写作(55分)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