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考点浓缩笔记

上传人:kfc****60 文档编号:60336440 上传时间:2022-03-07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20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考点浓缩笔记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考点浓缩笔记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考点浓缩笔记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资源描述: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考点浓缩笔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考点浓缩笔记(3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目录第一篇 事业单位概况及职业道德1第一章 事业单位1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2第二篇马克思主义哲学3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3第二章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4第三篇 毛泽东思想6第一章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6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社会7第四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8第一章 邓小平理论8第二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9第三章 科学开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10第五篇法 律10第一章 法律学10第二章 宪 法11第三章 刑 法14第四章 民 法16第五章 行政法18第六篇公文及学术论文写作21第一章 公文根底知识21第二章 学术论文22第

2、七篇 文学、历史22第一章 文学22第二章 中国历史、世界历史24第一篇 事业单位概况及职业道德第一章 事业单位定义:指国家以社会公益为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效劳组织。1事业单位的性质: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国家机构的分支。2宗旨:为社会效劳,主要从事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活动。2.那些组织是事业单位:各级党政机关;教科文卫;新闻出版、体育、环境监测、城市建立;某些机关的附属机构和法律事务所。产生于新中国成立之初,也就是方案经济时期。所以它具有典型的方案特征:各类事业机构都是公立机构,资产均为国有;政府决定事业单位的设立、注销及编制

3、,并对其直接组织管理;经费来自政府拨款。四大特征:效劳性:是事业单位最根本、最鲜明的特征。公益性:追求的是社会效益,但,根据规定可以向承受效劳的单位或个人收取一定的效劳费。民政局办结婚证9元知识密集性:专业人才是其主要人员构成。公立公有性:国办的,从事科教文卫。活动特征:设立的目的:向社会提供各方面的公共效劳。履行的职责:为国民经济和社会提供各方面的效劳。运行的方式:主要提供非物质形态上产品上。作用:物质文明建立的根底;精神文明建立的主要力量;生产开展和人民生活的保障。 事业单位的登记在编制部门。 及签订聘用合同的职工发生劳动争议后,进展人事仲裁。 我国现阶段事业单位现状:类别126万个,人数

4、4000万。 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现存问题:政事不分,管办不分,投入机制不健全;政府对社会力量投入公益效劳的组织管理不标准。7.事业单位改革:改革的指导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开展观。改革的总体目标:到2021年建立起功能明确、治理完善、运行高效、监管有力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根本效劳优先、供应水平适度、布局构造合理、效劳公平公正的中国特色公益效劳体系。改革的主要任务:清理标准现有事业单位,按社会功能划分为公益效劳、行政职能、生产经营这三个类别。实行政事分开、转变政府职能、理顺政府及事业单位的关系。 承当行政职能的划归为行政机构;从事生产经营的改制为企业;从事公益效劳的不变。

5、 改革的阶段性目标:2021-2021 年清理标准事业单位并完成分类。 改革的根底是科学分类,核心是机制改革。 转企,由同级财政部门依法核定国家资本金;转企,给过渡期5年。根本思路:“脱钩、分类、放权、搞活9.事业单位用人制度:根本用人制度:聘用制度。选拔干部任用引入竞争机制。实行岗位管理制度。选人用人实行全面公开招聘和考试制度。10.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原那么:科学合理、精简效能。设置的类别:管理岗位:10个等级。专业技术岗位:13个等级,高级1-7级、中级8-10级、初级11-13级。工勤技能岗位:技工5级、普通岗位不分级。12.事业单位考核的原那么:客观公正;民主公开;注重实绩的原那么

6、:德、能、勤、绩,重点为工作实绩。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第二条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那么,全面准确贯彻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方针。国家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行分级分类管理。第八条事业单位新聘用工作人员,应当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但是,国家政策性安置、按照人事管理权限由上级任命、涉密岗位等人员除外。第十二条事业单位及工作人员订立的聘用合同,期限一般不低于3年。第十三条初次就业的工作人员及事业单位订立的聘用合同期限3年以上的,试用期为12个月。第十五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连续旷工超过15个工作日,或者1年内累计旷工超过30个工作日的,事业单位可以解除聘用合同。第十六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7、年度考核不合格且不同意调整工作岗位,或者连续两年年度考核不合格的,事业单位提前30日书面通知,可以解除聘用合同。第十七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提前30日书面通知事业单位,可以解除聘用合同。但是,双方对解除聘用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第二十一条考核分为平时考核、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年度考核的结果可以分为优秀、合格、根本合格和不合格等档次。第二十六条奖励坚持精神奖励及物质奖励相结合、以精神奖励为主的原那么。受处分的期间为:警告,6个月;记过,12个月;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24个月。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包括根本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第三十七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及所在单位发生人事争议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

8、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有关规定处理。第三十八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对涉及本人的考核结果、处分决定等不服的,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申请复核、提出申诉。第四十一条事业单位违反本条例规定的,由县级以上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或者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第四十二条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人事处理违反本条例规定给当事人造成名誉损害的,应当赔礼抱歉、恢复名誉、消除影响;造成经济损失的,依法给予赔偿。第四十三条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和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在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

9、二章 职业道德含义:职业是参及社会分工,利用专门的知识和技能,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并获得合理的劳动报酬作为物质生活来源和满足精神需求的工作。含义:道德是上层建筑的产物,即人类生活所特有的。职业道德是以善恶为标准,依靠宣传教育、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来调整人及人、人及社会、人及自然之间相互关系中行为标准的总和。3.职业道德及职业责任和纪律关联严密,具有强制性约束力。4.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根本特征:内容上秉承了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原那么;社会主义的根本是为人民效劳。核心是为人民效劳。根本原那么是集体主义。根本内容:爱岗敬业:最根本、最起码、最普通的要求。老实守信:做人的根本准那么,“

10、表里如一、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办事公正:效劳群众:奉献社会:最高要求和最高境界。奉献和个人利益是辩证统一的,奉献的过程中同样能获得个人利益。8.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反映了:继承性和创造性的统一。孔子?论语?中“诲人不倦说明职业道德具有历史继承性。9.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终目的是:谋取社会整体的公共利益。10.特定行业的职业道德内容:教师行业: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教师区别于其他职业的最大特点是其:示范性。新闻职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效劳;正确舆论导向;维护新闻真实性,遵纪守法,作风廉洁,团结协作。医务行业:救死扶伤,尊重病人,文明效劳,廉洁奉公,保守医密

11、,互尊互学,团结协作,钻研医术,精益求精。10团队的概念:就是两个人为了一样的利益而协作结合在一起。11.团队精神的意义:推动运作,鼓涨士气,提高效能,减少内耗。12.在职业人的生产经营活动中,经济利益是第一驱动力。13.职业理想:是对未来工作部门、工作种类及业绩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职业活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表现,是形成职业态度的根底。14.职业良心:是指从业者在履行职业义务中形成的对职业责任的主观意识和评价能力。15.2006年3月4日,胡锦涛提出了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劳动者职业技能的上下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立的目标是:培养四有新人,即有

12、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公民道德建立的根本要求是: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我国公民根本道德标准内容20字: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第二篇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哲学、世界观、方法论、思维方式概念: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确立世界观、方法论的社会科学。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的根本看法和观点。是决定你如何对待身边的人、事物、如何处理问题等最根底的观念。方法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思维方式大脑活动的内在程式。2.哲学的两个根本问题:意识和物质、思维和存在哪个为本原的问题。是划分唯物

13、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派系的依据。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开展历经三个阶段: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分为: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共同点:都把个人的精神作为世界的本原,是第一性的。主观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区别点:主观唯心主义:物质世界是主观精神的产物,“心灵、意识、观念、意志作为世界本原。客观唯心主义:“理、理念、宇宙精神、绝对观念是独立存在的。4.哲学及具体科学的联系:哲学及具体科学是一般及个别的关系,两者有区别也有联系。即:哲学是以具体科学为根底。具体科学又

14、以哲学为指导,提供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及具体科学的区别:具体科学:以世界某一特殊区域的具体规律为研究对象,其理论具有个别性和特殊性。哲学:以自然、社会、人类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最一般规律,理论具有一般性和普遍性。5.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辩证法:是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运动、开展最普遍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法及形而上学对立:辩证法用联系、开展、全面的观点看世界。形而上学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世界。两者根本对立的分歧在于:辩证法成认矛盾,形而上学否认矛盾。6.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哲学的概念: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称。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15、唯物论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以?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为标志。马克思哲学的本质特征:以实践为根底和核心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他哲学的最主要区别点。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改造为目的的实践唯物主义。第二章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客观实在物质和运动密不可分,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及意识的辩证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运动是无条件的和绝对的。静止是一种特殊的运动状态。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存在性。3.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开展的产物。无机

16、物的反映特性进化为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进化为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动物心理进化为人的意识。意识是社会劳动的产物:劳动促进了人脑,促进了语言的产生,促进了意识的形成。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是客观事物的主观映象,意识不等同于客观事物,而是客观事物反映到人脑中的观念形态。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联系具有复杂性、多样性。联系的普遍性的三层含义:世界上的任何物质都不能孤立存在,每一种事物都同周围其他事物相联系而存在着。每一事物内部的不同局部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整个世界是一个万事

17、万物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而不是各个孤立的事物的机械堆积、凑合。6.物质世界的永恒开展:开展的实质是旧事物的死亡和新事物的产生。事物的相互联系产生运动、变化和开展。开展是一个过程。所谓过程是指任何事物都有产生、开展和灭亡的历史。任务事物都作为过程而存在,整个世界就是“过程的集合体,对具体事物来说,过程是这一事物产生、开展、死亡的历史;对整个世界来说,过程就是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开展历史。7.质量互变规律:质变和量变是事物开展的两个根本状态。质变和量变是相互转化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8.否认之否认规律:任何事物存在肯定和否认两个因素。肯定因素是维持现成事物存在的因

18、素,否认是促使现成事物灭亡的因素。9.对立统一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主义辩证法的根本规律。亦称斗争规律或矛盾规律。自然界、社会、思想领域中任何事物及事物之间都有矛盾性,事物矛盾双方又统一又斗争,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开展。对立统一规律的内涵:矛盾双方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事物开展过程中的矛盾以及矛盾双方开展存在不平衡性。10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范畴:透过现象看本质:现象是事物外部联系、外表特征和外在表现。感官可以感知的本质是事物内在的根本性质,是组成事物根本要素的内在联系。靠思维去认识任何本质都是通过现象表现出来的,没有不表现本质的现象,不管是真像还是假象。对立统一关系:本质具有一

19、般共性、稳定性、深刻单纯性。现象是个别或片面的表像、易变性、生动丰富性。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首先内容决定形式,其次形式对内容起反作用。原因和结果:客观世界到处存在着引起和被引起的普遍联系。唯物辩证法称之为因果关系。原因和结果对立:原因就是原因,结果就是结果,不能混淆。原因和结果并存:有因必有果,没有“无因之果。原因和结果互化:“互为因果。必然性和偶然性: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客观事物发生联系和开展过程中的一种可能性趋势。二者辩证关系:相互依存,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可能性和现实性:可能性是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现实性是指已经实现了可能性。两者辩证关系:可能不是现实,现实不是可能,二者不能等同。

20、11.认识、实践、真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指辨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毛泽东首先把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表述为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实践及其特征: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实践具有三个根本特征: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实践的根本形式:A物质生产劳动。征服世界、改造自然,是人类最根本的实践活动。B处理社会关系。C科学实验。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A认识的主体是人。B实践决定认识:一切真知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开展动力,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C认识的开展过程: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是第一次飞跃。从理性认识回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的第二次飞跃

21、。真理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谬误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歪曲反映。真理的绝对性:指其客观性和无限性。真理的相对性:指其有限性和条件性。价值:客观事物对人的需要的满足。12.经济根底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人类社会的根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根底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的根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产力是生产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的总称。生产关系其实就是生产劳动过程中的经济关系。二者辩证关系:生产力对生产力具有决定作用,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经济根底和上层建筑:经济根底是指社会一定开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根底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及

22、之相适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二者辩证关系:经济根底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根底起反作用。13.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开展中的作用:阶级和阶级斗争阶级:生产力开展到某种历史阶段的群体。生产资料私有制确实立,是阶级产生的直接原因。阶级斗争:阶级之间因利益冲突而对立和斗争。国家、国体、政体、社会革命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属于暴力机关,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统治的工具。国家分为国体和政体。国体是社会各阶层在国家中的地位。政体是统治阶级实现其阶级统治的具体组织形式。辩证关系:国体决定政体,政体服从国体,政体为国体效劳,并保证国家的性质。我国的国体是无产阶级专政,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社会革命

23、:指社会形态、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即一种先进的社会制度代替另一种腐朽的社会制度。发生社会革命的根源、原因在于生产力于生产关系、经济根底及上层建筑的矛盾。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含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始终代表广阔人民的根本利益,使用专制的方法来对待敌对势力以维持人民民主专政。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的本质和人生价值人的现实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即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离开了社会,人就不能存在和开展。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统一。A 社会价值:个人对满足社会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所做的奉献。B 个人价值:社会对个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

24、活的满足程度。第三篇 毛泽东思想第一章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产生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近代中国社会开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产物。一、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的核心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立具体实践相结合:具体内涵包含三方面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开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革命和建立的正确理论原那么和经历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二、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关于中国资产阶级的分析和统一战线的政策。关于中国武装斗争的特点和作用。关于中国共产党本身的建立。关于中国革命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立理

25、论: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艰巨任务。3.革命军队建立和军事战略:解决了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革命军队。4.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理论5.党的建立学说: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及自我批评。三、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华。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独立自主:立足本国国情,从实际出发,走出一条适合国家开展的道路。四、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革命和建立的科学指南。毛泽东思想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

26、武器。是社会主义中国立国建国的思想政治根底。是建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先导。是中华民族大团结和振兴的精神支柱。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丰富和开展,是马克思主义开展史上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阶段。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社会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群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领导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动力: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民主资产阶级和其他爱国民主力量、革命对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革命任务:对外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求得民主的解放和独立;对内推翻封建地主阶级和官僚资资

27、产阶级的压迫,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走上现代化道路。路线核心: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群众的、反帝反封建和反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性质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前途是社会主义,这是中国开展的必由之路。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纲领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根底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经济纲领: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主义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主工业。文化纲领: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群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群众的

28、文化。三、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开展道路。四、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农民问题。五、中国革命的主要阵线:是统一战线。六、毛泽东的军事思想:人民军队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效劳;人民军队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绝对领导;人民军队的政治工作根本原那么是官兵一致、军民一致、瓦解敌军和宽带俘虏的原那么;人民战争的思想;人民军队的战略战术。七、人民民主专政及社会主义建立理论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实质是无产阶级专政。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是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开展的过渡性的社会。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期的总路线:“一化三改。将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为社会主义工业化。

29、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立。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确实立:1956年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矛盾学说: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仍旧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根底之间的矛盾。党的内部矛盾:无产阶级思想和非无产阶级思想之间的矛盾。第四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第一章 邓小平理论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及开展1.邓小平理论科学内涵: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根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开展,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开展经历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

30、: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二大前夕,是这一理论的准备和初步提出阶段。十一届六中全会做出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假设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党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的胜利完成。第二阶段:党的十二大到十三大,是这一理论的初步形成阶段。在十二大第一次提出和使用了“建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概念。第三阶段:十三大到十四大,理论开展和丰富阶段。邓小平视察南方,党的十四大将建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写入党章。第四阶段:党的十五大是邓小平理论正式确立命名的阶段。2.邓小平理论的的历史地位:是中国的当代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3.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

31、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开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到达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制定一切方针政策必须从这个根本国情出发。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改革是一场革命,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坚持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经济成分和分配方式互助补充,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外交战略理论:和平及开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社会主义建立的政治保证理论: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创造性设想。4社

32、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立为中心,坚持四项根本原那么,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辛创业,为把我国建立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开展生产力,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现四个现代化。十三大的“三步走战略: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

33、生活到达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0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到达中等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拟富裕,根本实现现代化。战略重点:将农业放在发作国民经济的首位。科教兴国战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两个大局思想和西部大开发战略:邓小平1988年提出“两个大局思想:沿海地区开放先开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开展这一大局,反过来,开展到一定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帮助内地开展的另一个大局。可持续开展战略:可持续开展的核心思想是经济开展,保护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协调一致,让子孙后代能够享受充分的资源和良好的资源环境。市场经济的概念:是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根底性手段的经济运行模式。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

34、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根底上的有方案的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特征:在所有制构造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开展。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并存。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阔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四项根本原那么具体内容: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立的内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立、教育科学文化建立。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内容:中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原那么。中国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中国积极推动建立公正合

35、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中国愿意在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预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那么的根底上,同所有国家建立和开展友好关系。中国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政策,愿在平等互利原那么的根底上,同世界各国和地区广泛开展贸易往来、经济技术和科学文化交流,促进共同繁荣。中国积极参及多边外交活动,是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的坚决力量。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把实行对外开放作为了根本国策。第二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开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阔人民的根本利益。2000年2月江泽民在广东考察是第一次

36、提出“三个代表。2002年11月江泽民在十六大进一步阐述“三个代表,并写入党章。2004年将“三个代表写进了宪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坚持及时俱进;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坚持执政为民,实现好、维护好、开展好最广阔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把开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开展;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必须以改革的精神建立党。二、全面建立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和奋斗目标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安康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宏观调控的根本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报告中说:“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开展,是我国社会主义

37、初级阶段的一项根本经济制度。国有经济又称全民所有制经济,即生产资料归国家所有。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开展起主导作用。集体经济,是生产资料归一局部劳动者共同所有的一种公有制经济类型。十六大提出:走新型化工业道路:以信息化带开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立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到2021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21年翻一番。第三章 科学开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开展是第一要义,核心是以人为本,根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2.科学开展观的要求:

38、生产开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华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底。: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及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到2021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务是: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更加完善、城乡区域差距逐步扭转、社会保障体系根本建立。根本公

39、共效劳体系更加完备、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及道德风气明显提高。全社会创造活力增强,创新型国家根本建成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资源利用率明显提高实现全面建立惠及十几亿人口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原那么: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开展、改革开放、民主法治、正确处理改革开展稳定的关系,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立。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的核心内容,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根本纲领,起到补偿劳动者收入损失的功能。社会救助,其目的是帮助社会成员获得最低限度的生活条件,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最低纲领。社会福利,一个国家的社会福利状况,是其国民经济开展水平的重要反映,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最高纲领。社会优抚

40、,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特殊纲领。社会互助和个人储蓄积累。是社会保障体系的补充纲领。1984年第六届人大二次会议把“一国两制作为根本国策。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第五篇法 律第一章 法律学 一、法的概述1.法的本质: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达;法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2.法的特征:法是调整人的行为的社会标准;法是国家创立的社会标准;法是规定权利和义务的社会标准;法是由国家保证实施的社会标准。3.法的概念:法是由国家制定、认可并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段意志,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以确认、保护和开展统治阶级所期望的社会

41、关系和社会秩序为目的行为标准体系。4.法的分类:根据法律的产生及其表达方式不同,分为成文法和不成文法;根据法的重要性、效力及制定程序方面的不同,分为普通法和根本法;根据法律指定主体及其适用范围的不同,分为国内法和国际法;根据法律具体内容的性质不同,分为实体法和程序法;根据法律适用范围的不同,分为一般法和特别法。5.法的标准作用:作为由国家制定的社会标准,法具有指引、评价、预测、教育和强制等标准作用。6.法的社会作用:维护统治阶级的阶级统治;执行社会公共事务。二、法及其他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法及经济根底的关系:法在市场经济宏观调控中的作用:引导作用;促进作用;保障作用;制约作用。法在标准微观经济行

42、为中的作用:确认经济活动主体的法律地位;调整经济活动中各种关系;解决经济活动中的各种纠纷;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法及政策的关系:政策指导法律,法保障政策的实现。法及政治的关系:政治主导法律,法律规制政治。三、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1.社会主义民主:又称“无产阶级民主、人民民主。是全体人民真正享有管理国家、管理社会经济文化的权利和其他各项公民权利的一种国家制度。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2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国家制定的表达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广阔人民的意志的法律制度。社会主义法制是立法、执法和守法的总称。根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四、法律的制定、实施及其

43、监视1.我国法律制定的根本原那么:科学性原那么、适时性原那么、民主化原那么、合宪性原那么。2.我国法律的制定权限:国家立法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全国人大制定和修改国家的根本法律。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制定和修改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各部委和直属的行政单位制定规章制度。各省级政府、人大和常委会制定地方法规。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有权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人民政府制定地方政府规章。特别行政区有自己独立的立法权。3.我国法律制定的程序:法律议案的提出法律议案的审议法律议案的表决法律的公布。4.法律的实施包括:执法、司法、

44、守法、法律监视。5.法律监视的主体分为:国家机关、社会组织、人民群众。第二章 宪 法一、宪法的概念及特征1.宪法的概念: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条件综合作用的产物。规定国家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宪法规定了公民根本权利和义务。2.宪法的法律特征: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公民的根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那么等根本问题;效力上,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程序上,宪法的制定和修改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包括: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任何普通法律、法规都不得及宪法的原那么、精神相违背。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那么。二、我国

45、的国体、政体、国家机构及其他根本制度1.国体:即国家的阶级本质。我国宪法第一条规定:我国的国体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的、以工农联盟为根底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2.政体:即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分两类:单一制、复合制。单一制:一部宪法、一套中央机关、中央独权、一个国籍。复合制:联邦和邦联国。邦联仅仅是几个国家联盟,各管各的。联邦是多国组成的复合制国,相互制约。3.我国的的国家机构:国家机构的概念:是一定社会的统治阶级,为实现其统治职能而建立起来的,进展国家管理和执行统治职能的国家机关的总和。它包括: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国家

46、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国家军事机关、国家平安委员会十八届三中全会中确立、国家元首。国家机构实际上是掌握国家权力的阶级实现其阶级统治的工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位:“全国人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权力机关。常设机关: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我国人民大表大会制度的内容是: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靠人民代表大会。任期:全国人大每届任期5年。组成:省、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军队、少数代表。行使职权:修改宪法;监视宪法实施;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根本法律;选举国家主席、副主席;主席提名,决定国务院总理人选;总理提名决定副总理、各部长

47、、秘书长人选;选举军委主席;选举最高法院院长;选举最高检察院院长;审查和审批国家预算、改变或撤销常委会不恰当的决定、批准省、直辖市、自治区建置,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决定战争和平问题。罢免权:国家主席、副主席;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中央军委主席及军委其他人员;最高法院院长;最高检察院院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地位:全国人大的常设机构组成:委员长1人、副委员长假设干、秘书长1人、委员假设干人。不得兼任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的职务。任期:每届5年,委员长、副委员长连任不得超过两届。职权:解释宪法,监视宪法实施;制定和修改除应当由

48、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以外的法律;补充人大制定法律;决定和撤销除人大职权以外的法规、决定、命令。任免副部级干部;决定特赦;决定战争状态、紧急状态、全国总发动的宣布。国务院:地位: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大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国务院实行总理负责制,各部委实行部长、主任负责制。组成: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职权:制定行政法规,发布决定和命令。部门设置:2021年机构改革将27个部门改为25个。外交部、国防部、发改委、教育部、科技部、工信部、民族委、公安部、国安部、监察部、民政部、司法部、财政部、人社部、国资部、环保部、住建部、交通部

49、、水利部、农业部、商务部、文化部、卫计委、中国银行、审计署。中央军事委员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最高军事领导机构。主席负责制。国家主席:法律地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代表,也是国家机构之一。我国国家主席制度开展历程:1954年第一届人大设立1968年悬空1975年的?宪法?取消主席职务1982年恢复。职责: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决定,主管国事;公布法律;发布特赦令;宣布战争。任期:国家主席、副主席由全国人大选举产生。任期每届5年,最多连任两届。人民法院:性质和地位: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组织系统:最高院、地方各级法院、军事法院。人民检察院:性质和地位: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

50、监视机关,代表国家行使检察权。人民法院具有司法独立性。即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预。国家平安委员会:2021年11月12日,中国十八届三中全会设立了“国安委。三、我国宪法的根本制度1.政党制度:分两个类型,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苏联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2.选举制度:我国选举制度的根本原那么:选举权的普遍性原那么:?宪法?规定凡年满18周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除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外,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和居住期限,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选举的平等性原那么

51、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的原那么秘密投票原那么3.经济制度: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根底,劳动者成为生产要素的主人,实行按劳分配,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根底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4.文化制度: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立的主要内容包括两方面:教育科学文化建立、思想道德建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立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四有新人,提高民族素质。有思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中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区推行少数民族自治政策,在这些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6.特别行政区:是中国以

52、和平方式解决历史遗留下来的香港、澳门、台湾问题而设的特殊地方行政区域。实行“一国两制制度。特别行政区的特殊社会制度:立法自立、行政自管、司法终审、授权外事。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由当地选举产生,中央政府任命。四、公民的根本权利和义务1.公民概念:?宪法?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环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在我国出生的外籍不算中国公民。2.公民的根本权利: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政治权利和自由:选举和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旅行、示威的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及人格权监视权社会经济权社会文化权利和自由妇女保护权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保护华侨、归侨和侨眷的正当权利和利益受国家保护。3.公

53、民的根本义务:维护国家和全国各民族团结;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保护国家秘密,保护国家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遵守社会公德;维护祖国平安、荣誉和利益;劳动的义务;受教育的义务;保卫祖国、抵抗侵略、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依法纳税;夫妻双方有义务实行方案生育,父母有义务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成年子女有义务赡养扶助父母。第三章 刑 法一、刑法概论。1.刑法的含义: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处分的法律。2.刑法的根本原那么:罪行法定原那么:?刑法?第3条规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罪行相适应原那么。3.刑法的适

54、用范围:分为空间效力和时间效力。是指刑法在什么范围、在什么时间是有效的。空间效力四个原那么:属地管辖原那么属地指领域,即领陆、领空、领海、浮动领土;属人管辖原那么属人指国籍;保护管辖原那么?刑法?第8条规定: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外对我国国家或公民犯罪,按本法规定的最低刑为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适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分的除外。普遍管辖原那么指国际犯罪。?刑法?第9条规定: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所承当条约义务的范围内行使刑事管辖权,适用本法。时间效力:刑法溯及力的问题。即刑法生效后,生效前未经审判或尚未确定的行为是否具有溯及既往效力,假设适用,

55、就有溯及力;不适用,就没有溯及力。从就见从轻的原那么是指:第一种,旧法规定为犯罪而新法不认为犯罪,新法就不认定为犯罪;第二种,旧法、新法都认定为犯罪,但新法处分轻,那么从轻处分。理论上还有中间法那么。二、犯罪及犯罪构成1.犯罪的含义:犯罪指违反法律规定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和刑事违法性,应受到刑罚处分的行为。2.犯罪的特征:危害性。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根本特征。侵害性。惩罚性。犯罪是适用刑罚的前提,刑罚是犯罪的法律后果。违法性。3.犯罪构成。任何犯罪都必须构成4个犯罪要件: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4.犯罪预备、未遂及中止犯罪预备:是指为了实行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

56、件,但因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实行犯罪。犯罪预备的4个特征:主观上为了实行犯罪;客观上有犯罪预备行为;事实上未能着手实行犯罪;未能着手实行犯罪是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犯罪未遂:是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因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实行终了的未遂是指行为人已经实行犯罪行为完毕,但因其意志以外的原因未得逞。未实行终了的未遂是指行为人在实施犯罪过程中,由人为意志以外的客观因素介入,导致行为人不敢或不能把行为实行终了,犯罪没有得逞。能犯未遂:犯罪本来有可能得逞,但客观因素介入而未得逞。不能犯未遂:主观上的原因或行为手段、行为对象等原因,犯罪不具备得逞的客观可能性。犯罪中止:自动放弃犯罪或自动有

57、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共同犯罪:二人以上是共犯,三人以上且固定有组织的是犯罪集团。共同犯罪包括:主犯、从犯、胁从犯。主犯:组织、领导犯罪集团3人以上进展犯罪,或起主要作用。主犯按犯罪集团的全部罪行处分。必要的共犯:犯罪主体必须是2人以上。任意的共犯:一人能单独实施的犯罪,由2人以上共同实施。一般共同犯及特殊共同犯的区分是有无组织形式。特殊共犯是有组织形式的犯罪集团。犯罪集团的特征:人数较多,组织固定,目的明确。单位犯罪: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犯罪行为。正当防卫:自我防卫,简称自卫,被害人国家、公共、个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为了免受正在进展的不法侵害,而采取制

58、止不法侵害或自救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防卫过当: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负刑责,但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分。对正在进展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平安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责。1997年修改后的新?刑法?赋予公民对某些犯罪采取绝对防卫而不受限度限制的权利,即对正在进展行凶、杀人、强奸、抢劫、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平安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紧急避险:被害人利益为了防止受到侵害,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责。但

59、超过必要额度造成不应有的伤害,应当负刑责,但应从轻处分或免除处分。其实质是为了保全最大权益,不得不将危险转嫁给另一个较小的权益。三、刑罚刑罚是刑法规定的,由国家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所适用的限制或剥夺其某种权益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特征是:特定性只能适用犯罪者;严厉性;权威性。2.刑罚的种类:主刑、附加刑A主刑有种: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管制:期限3月-2年,数罪并罚不得超过3年。拘役:期限1-6个月,数罪并罚不得超过1年。有期徒刑:期限6月-15年,数罪并罚不得超过20年。无期徒刑死刑。犯罪的时候不满18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B附加刑:罚金;剥夺政

60、治权利;没收财产。附加刑可以单独适用。刑法第35条规定:对于犯罪的外国人,可以适用独立或者附加适用驱逐出境。3.累犯:已受刑罚处分过,但又再犯罪,累犯应从重处分。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不得假释。刑罚执行完毕的罪犯,发生交通肇事罪不属于累犯,属于过失犯罪。4.自首:指犯罪后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自首可以从轻处分或减轻处分,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分。被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5.立功:罪犯揭露他人犯罪行为或提供重要线索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的行为。6.数罪并罚:一人犯有数罪。特征:数罪特征、时间特征、原

61、那么特征。7.缓期执行缓刑:对法定程序已定罪的罪犯,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决的刑罚。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8.减刑:减轻原判刑罚。减刑的对象条件:减刑只适用于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减刑的实质条件:罪犯在刑罚执行期间确有悔改表现或者有立功表现的。9.假释:被判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因其确有悔改,不致再危害社会,而提前释放。假释的法定对象:被判有期徒刑、无期徒刑且属于累犯和成心杀人、放火、强奸、绑架、抢劫、爆炸、投放危险品或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假释的法定实质条件:最关键的条件是遵守监规,承受改造,确有悔改,没有再犯。假释的法定时间条件:有期徒刑执行期达二分之一以上,无期徒刑执行13年以上且悔改没有再犯的,可以假释。最高法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