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试高分策略

上传人:ra****d 文档编号:60322026 上传时间:2022-03-07 格式:DOC 页数:66 大小:24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试高分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试高分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试高分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资源描述:

《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试高分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试高分策略(6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试高分策略一、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的总体情况从近几年的公务员考试的情况来看,行测共有100道试题,考试时间为90分钟。题型分为数量关系、言语理解与表达、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四大部分。其中,数量关系共15道,分为数字推理和数学运算两种类型,数字推理5道,数学运算10道。言语理解与表达共30道,分为选词填空、语句表达和阅读理解三种类型,各10道。判断推理共40道,分为图形推理、事件排序、演绎推理和常识判断四种类型,各10道,有的时候不考事件排序而考定义判断、类比推理,例如这次招警考试。资料分析共15道,分为文字、图形、表格三种类型,一般情况下是各5道。二、应对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的

2、关键是什么行测是100道题,平均54秒要做完一道题,很多人在考试时都感到时间紧张。因此,行测备考的关键核心就是要想办法提高速度。而要提高速度,应该从题型、关键点和方法三个方面去做好准备。第一,要扩大自己的题型库。行测的每一道都有考点,这个考点是通过题型的方式赋于的,从备考的角度一定要掌握每种题型。比如说数学运算部分考10道题,就是在40、50种题型中找到的,这些题型有没有掌握非常关键。比如说百分比、浓度、牛吃草、行程问题、工程问题、排列组合,这些基本原理都很重要,你有没有复习到,如果还没有复习到,就很难进行下面的准备。第二,要找到每种题型的关键点。熟悉题型以后,关键是要找到这种题型的关键点。比

3、如说1!等于1,2!等于12,3!等于123,如果问1!+2!+3!100!的尾数是多少,我相信95%的考生做不出来,因为没找到解题的关键点。有的考生想,不就是100!吗,我就直接加吧。但我估计两个小时也出不来。如果仔细观察,会发现1!尾数是1,2!尾数是2,3!尾数是6,4!尾数是4,而5!尾数是零,往下尾数都为零,找到这个关键点,做题就很容易了。所以考生一定要注意,行测在备考上一定要找到应对每种题型的关键点,这才是真正提高速度的地方。第三,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方法和技巧。其一,在行测考试中,有很多基本方法,如方程法、猜证结合法、代数法、还是假设法、矛盾法、排除法、列表法等等。这些都要很好地掌握

4、,运用自如。其二,对难题要学会放弃。行测考试时间是非常紧张的,因此当我们遇到较难的题目的时候,一定不要耗太多的时间。如果一看一道题没有把握在1分钟之内做完,就要马上放弃。其三,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形成相对固定的答题顺序。总的原则是可以先做一些简单的题目,确保能拿的分都拿到。而一些较难的题目如数学运算、判断推理可以放到最后来做。三、还有一个月就要考试了,应该怎样进行复习?首先,要制定一个科学的复习计划。总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系统地复习教材,大概半个月左右。第二个阶段是做真题。做真题的意义在于,一是真题有标准答案,二是真题体现了命题人的思路,它和真考非常接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做真题做多了

5、,在猜的时候方向都是对的,所以大家一定要用一个星期的时间做10套左右的真题。第三个阶段是做模拟题,严格按照考试时间进行模考,这样可以对考试有一个准确的把握。其次,要选择有针对性的复习教材。四川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的题型、题量、难度上与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有较大的差别,考生在复习的时候应该选择针对四川省公务员考试的资料。而判断复习资料是否有针对性,主要应看有没有四川的真题,其编写是不是建立在对四川真题分析的基础上。有很多写着“四川省公务员考试教材”的资料里没有一道四川真题,全是国家的题目,这样的资料就没有针对性。再次,要集中精力。其实,公务员考试并不是特别难,考试成绩与投入程度是成正比的。第一

6、是要减少应酬,抵抗住吃喝玩乐的诱惑。第二是妥善处理好复习和工作、学习时间的关系。第三是妥善处理好复习和投资如炒股、炒房之间的关系。数字推理题的解题技巧大全|行测交流及辅导 - 公务员资讯论坛 |公务员论坛|公务员考试论坛|事业单位考试论坛隐藏 快速浏览 第一部分:数字推理题的解题技巧数字推理考察的是数字之间的联系,对运算能力的要求并不高。所以,文科的朋友不必担心数学知识不够用或是以前学的不好。只要经过足够的练习,这部分是可以拿高分的,至少不会拖你的后腿。抽根烟,下面开始聊聊。一、解题前的准备1.熟记各种数字的运算关系。如各种数字的平方、立方以及它们的邻居,做到看到某个数字就有感觉。这是迅速准确

7、解好数字推理题材的前提。常见的需记住的数字关系如下:(1)平方关系,(2)立方关系,(3)质数关系,(4)开方关系。关系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平方49162536496481100121144169196225256289324361400立方827641252163435127291000质数2357771317192329开方234以上四种,特别是前两种关系,每次考试必有。所以,对这些平方立方后的数字,及这些数字的邻居(如,64,63,65等)要有足够的敏感。当看到这些数字时,立刻就能想到平方立方的可能性。熟悉这些数字,对解题有很大的帮助,有时候,一个

8、数字就能提供你一个正确的解题思路。如216,125,64,()如果上述关系烂熟于胸,一眼就可看出答案但一般考试题不会如此弱智,实际可能会这样215,124,63,(),或是217,124,65,()即是以它们的邻居(加减1),这也不难,一般这种题5秒内搞定。2.熟练掌握各种简单运算,一般加减乘除大家都会,值得注意的是带根号的运算。根号运算掌握简单规律则可,也不难。3.对中等难度以下的题,建议大家练习使用心算,可以节省不少时间,在考试时有很大效果。二、解题方法按数字之间的关系,可将数字推理题分为以下十种类型:1.和差关系。又分为等差、移动求和或差两种。(1)等差关系。这种题属于比较简单的,不经练

9、习也能在短时间内做出。建议解这种题时,用口算。12,20,30,42,()127,112,97,82,()3,4,7,12,(),28(2)移动求和或差。从第三项起,每一项都是前两项之和或差,这种题初次做稍有难度,做多了也就简单了。1,2,3,5,(),13A 9 B 11 C 8 D7选C。1+2=3,2+3=5,3+5=8,5+8=132,5,7,(),19,31,50A 12 B 13 C 10 D11选A0,1,1,2,4,7,13,()A 22 B 23 C 24 D 25选C。注意此题为前三项之和等于下一项。一般考试中不会变态到要你求前四项之和,所以个人感觉这属于移动求和或差中最难

10、的。5,3,2,1,1,()A-3 B-2 C 0 D2选C。2.乘除关系。又分为等比、移动求积或商两种(1)等比。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比等于一个常数或一个等差数列。8,12,18,27,(40.5)后项与前项之比为1.5。6,6,9,18,45,(135)后项与前项之比为等差数列,分别为1,1.5,2,2.5,3(2)移动求积或商关系。从第三项起,每一项都是前两项之积或商。2,5,10,50, (500)100,50,2,25,(2/25)3,4,6,12,36,(216) 此题稍有难度,从第三项起,第项为前两项之积除以21,7,8,57,(457) 后项为前两项之积+13.平方关

11、系 1,4,9,16,25,(36),49 66,83,102,123,(146) 8,9,10,11,12的平方后+24.立方关系 1,8,27,(81),125 3,10,29,(83),127 立方后+2 0,1,2,9,(730) 有难度,后项为前项的立方+15.分数数列。一般这种数列出难题较少,关键是把分子和分母看作两个不同的数列,有的还需进 行简单的通分,则可得出答案 1/2 4/3 9/4 16/5 25/6 (36/7) 分子为等比,分母为等差 2/3 1/2 2/5 1/3 (1/4) 将1/2化为2/4,1/3化为2/6,可知 下一个为2/86.带根号的数列。这种题难度一般

12、也不大,掌握根号的简单运算则可。限于计算机水平比较烂,打不出根号,无法列题。7.质数数列 2,3,5,(7),11 4,6,10,14,22,(26) 质数数列除以2 20,22,25,30,37,(48) 后项与前项相减得质数数列。8.双重数列。又分为三种:(1)每两项为一组,如 1,3,3,9,5,15,7,(21) 第一与第二,第三与第四等每两项后项与前项之比为3 2,5,7,10,9,12,10,(13)每两项之差为3 1/7,14,1/21,42,1/36,72,1/52,() 两项为一组,每组的后项等于前项倒数*2(2)两个数列相隔,其中一个数列可能无任何规律,但只要把握有规律变化

13、的数列就可得出结果。 22,39,25,38,31,37,40,36,(52) 由两个数列,22,25,31,40,()和39,38,37,36组成,相互隔开,均为等差。 34,36,35,35,(36),34,37,(33) 由两个数列相隔而成,一个递增,一个递减(3)数列中的数字带小数,其中整数部分为一个数列,小数部分为另一个数列。 2.01, 4.03, 8.04, 16.07, (32.11) 整数部分为等比,小数部分为移动求和数列。双重数列难题也较少。能看出是双重数列,题目一般已经解出。特别是前两种,当数字的个数超过7个时,为双重数列的可能性相当大。9.组合数列。此种数列最难。前面8

14、种数列,单独出题几乎没有难题,也出不了难题,但8种数列关系两两组合,变态的甚至三种关系组合,就形成了比较难解的题目了。最常见的是和差关系与乘除关系组合、和差关系与平方立方关系组合。只有在熟悉前面所述8种关系的基础上,才能较好较快地解决这类题。1,1,3,7,17,41()A 89 B 99 C 109 D 119选B。此为移动求和与乘除关系组合。第三项为第二项*2+第一项 65,35,17,3,()A 1 B 2 C 0 D 4选A。平方关系与和差关系组合,分别为8的平方+1,6的平方-1,4的平方+1,2的平方-1,下一个应为0的平方+1=1 4,6,10,18,34,()A 50 B 64

15、 C 66 D 68选C。各差关系与等比关系组合。依次相减,得2,4,8,16(),可推知下一个为32,32+34=66 6,15,35,77,()A 106 B 117 C 136 D 163选D。等差与等比组合。前项*2+3,5,7依次得后项,得出下一个应为77*2+9=163 2,8,24,64,()A 160 B 512 C 124 D 164选A。此题较复杂,幂数列与等差数列组合。2=1*2的1次方,8=2*2的平方,24=3*2的3次方,64=4*2的4次方,下一个则为5*2的5次方=160 0,6,24,60,120,()A 186 B 210 C 220 D 226选B。和差与

16、立方关系组合。0=1的3次方-1,6=2的3次方-2,24=3的3次方-3,60=4的3次方-4,120=5的3次方-5。 1,4,8,14,24,42,()A 76 B 66 C 64 D68选A。两个等差与一个等比数列组合依次相减,得3,4,6,10,18,()再相减,得1,2,4,8,(),此为等比数列,下一个为16,倒推可知选A。10.其他数列。 2,6,12,20,()A 40 B 32 C 30 D 28选C。2=1*2,6=2*3,12=3*4,20=4*5,下一个为5*6=30 1,1,2,6,24,()A 48 B 96 C 120 D 144选C。后项=前项*递增数列。1=

17、1*1,2=1*2,6=2*3,24=6*4,下一个为120=24*5 1,4,8,13,16,20,()A20 B 25 C 27 D28选B。每三项为一重复,依次相减得3,4,5。下个重复也为3,4,5,推知得25。 27,16,5,(),1/7A 16 B 1 C 0 D 2选B。依次为3的3次方,4的2次方,5的1次方,6的0次方,7的-1次方。这些数列部分也属于组合数列,但由于与前面所讲的和差,乘除,平方等关系不同,故在此列为其他数列。这种数列一般难题也较多。综上所述,行政推理题大致就这些类型。至于经验,我想,要在熟练掌握各种简单运算关系的基础上,多做练习,对各种常见数字形成一种知觉

18、定势,或者可以说是条件反射。看到这些数字时,就能立即大致想到思路,达到这种程度,一般的数字推理题是难不了你了,考试时十道数字推理在最短的时间内正确完成7道是没有问题的。但如果想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还请继续多做难题。第二部分:数学运算题型及讲解一、对分问题例题:一根绳子长40米,将它对折剪断;再对剪断;第三次对折剪断,此时每根绳子长多少米?A、5B、10C、15D、20解答:答案为A。对分一次为2等份,二次为22等份,三次为222等份,答案可知。无论对折多少次,都以此类推。二、“栽树问题”例题:(1)如果一米远栽一棵树,则285米远可栽多少棵树?A、285B、286C、287D、284(2)有一块

19、正方形操场,边长为50米,沿场边每隔一米栽一棵树,问栽满四周可栽多少棵树?A、200B、201C、202D、199解答:(1)答案为B。1米远时可栽2棵树,2米时可栽3棵树,依此类推,285米可栽286棵树。(2)答案为A。根据上题,边长共为200米,就可栽201棵树。但起点和终点重合,因此只能栽200棵。以后遇到类似题目,可直接以边长乘以4即可行也答案。考生应掌握好本题型。三、跳井问题例题:青蛙在井底向上爬,井深10米,青蛙每次跳上5米,又滑下来4米,象这样青蛙需跳几次方可出井?A、6次B、5次C、9次D、10次解答:答案为A。考生不要被题中的枝节所蒙蔽,每次上5米下4米实际上就是每次跳1米

20、,因此10米花10次就可全部跳出。这样想就错了。因为跳到一定时候,就出了井口,不再下滑。四、会议问题例题:某单位召开一次会议。会前制定了费用预算。后来由于会期缩短了3天,因此节省了一些费用,仅伙食费一项就节约了5000元,这笔钱占预算伙食费的1/3。伙食费预算占会议总预算的3/5,问会议的总预算是多少元?A、20000B、25000C、30000D、35000解答:答案为B。预算伙食费用为:50001/3=15000元。15000元占总额预算的3/5,则总预算为:150003/5=25000元。本题系1997年中央国家机关及北京市公务员考试中的原题(或者数字有改动)。五、日历问题例题:某一天小

21、张发现办公桌上的台历已经有7天没有翻了,就一次翻了7张,这7天的日期加起来,得数恰好是77。问这一天是几号?A、13B、14C、15D、17解答:答案为C。7天加起来数字之和为77,则平均数11这天正好位于中间,答案由此可推出。六、其他问题例题:(1)在一本300页的书中,数字“1”在书中出现了多少次?A、140B、160C、180D、120(2)一个体积为1立方米的正方体,如果将它分为体积各为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并沿一条直线将它们一个一个连起来,问可连多长(米)?A、100B、10C、1000D、10000(3)有一段布料,正好做16套儿童服装或12套成人服装,已知做3套成人服装比做2套儿童

22、服装多用布6米。问这段布有多少米?A、24B、36C、48D、18(4)某次考试有30道判断题,每做对一道题得4分,不做或做错一道题倒扣2分,小周共得96分,问他做对了多少道题?A、24B、26C、28D、25(5)树上有8只小鸟,一个猎人举枪打死了2只,问树上还有几只鸟?A、6B、4C、2D、0解答:(1)答案为B。解题时不妨从个位、十位、百位分别来看,个位出现“1”的次数为30,十位也为30,百位为100。(2)答案为A。大正方体可分为1000个小正方体,显然就可以排1000分米长,1000分米就是100米。考生不要忽略了题中的单位是米。(3)答案为C。设布有X米,列出一元一次方程:X/6

23、3-X/22=6,解得X=48米。(4)答案为B。设做对了X道题,列出一元一次方程:4X-(30-X)2=96,解得X=26。(5)答案为D。枪响之后,鸟或死或飞,树上是不会有鸟了。第三部分: 数字推理题的各种规律一题型:等差数列及其变式【例题1】2,5,8,()A 10 B 11 C 12 D 13【解答】从上题的前3个数字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典型的等差数列,即后面的数字与前面数字之间的差等于一个常数。题中第二个数字为5,第一个数字为2,两者的差为3,由观察得知第三个、第二个数字也满足此规律,那么在此基础上对未知的一项进行推理,即8+3=11,第四项应该是11,即答案为B。【例题2】3,4,6,

24、9,(),18A 11 B 12 C 13 D 14【解答】答案为C。这道题表面看起来没有什么规律,但稍加改变处理,就成为一道非常容易的题目。顺次将数列的后项与前项相减,得到的差构成等差数列1,2,3,4,5,。显然,括号内的数字应填13。在这种题中,虽然相邻两项之差不是一个常数,但这些数字之间有着很明显的规律性,可以把它们称为等差数列的变式。等比数列及其变式【例题3】3,9,27,81()A 243 B 342 C 433 D 135【解答】答案为A。这也是一种最基本的排列方式,等比数列。其特点为相邻两个数字之间的商是一个常数。该题中后项与前项相除得数均为3,故括号内的数字应填243。【例题

25、4】8,8,12,24,60,()A 90 B 120 C 180 D 240【解答】答案为C。该题难度较大,可以视为等比数列的一个变形。题目中相邻两个数字之间后一项除以前一项得到的商并不是一个常数,但它们是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1,1.5,2,2.5,3,因此括号内的数字应为603=180。这种规律对于没有类似实践经验的应试者往往很难想到。我们在这里作为例题专门加以强调。该题是1997年中央国家机关录用大学毕业生考试的原题。【例题5】8,14,26,50,()A 76 B 98 C 100 D 104【解答】答案为B。这也是一道等比数列的变式,前后两项不是直接的比例关系,而是中间绕了一个弯,前

26、一项的2倍减2之后得到后一项。故括号内的数字应为502-2=98。等差与等比混合式【例题6】5,4,10,8,15,16,(),()A 20,18 B 18,32 C 20,32 D 18,32【解答】此题是一道典型的等差、等比数列的混合题。其中奇数项是以5为首项、等差为5的等差数列,偶数项是以4为首项、等比为2的等比数列。这样一来答案就可以容易得知是C。这种题型的灵活度高,可以随意地拆加或重新组合,可以说是在等比和等差数列当中的最有难度的一种题型。求和相加式与求差相减式【例题7】34,35,69,104,()A 138 B 139 C 173 D 179【解答】答案为C。观察数字的前三项,发

27、现有这样一个规律,第一项与第二项相加等于第三项,34+35=69,这种假想的规律迅速在下一个数字中进行检验,35+69=104,得到了验证,说明假设的规律正确,以此规律得到该题的正确答案为173。在数字推理测验中,前两项或几项的和等于后一项是数字排列的又一重要规律。【例题8】5,3,2,1,1,()A -3 B -2 C 0 D 2【解答】这题与上题同属一个类型,有点不同的是上题是相加形式的,而这题属于相减形式,即第一项5与第二项3的差等于第三项2,第四项又是第二项和第三项之差所以,第四项和第五项之差就是未知项,即1-1=0,故答案为C。求积相乘式与求商相除式【例题9】2,5,10,50,()

28、A 100 B 200 C 250 D 500【解答】这是一道相乘形式的题,由观察可知这个数列中的第三项10等于第一、第二项之积,第四项则是第二、第三两项之积,可知未知项应该是第三、第四项之积,故答案应为D。【例题10】100,50,2,25,()A 1 B 3 C 2/25 D 2/5【解答】这个数列则是相除形式的数列,即后一项是前两项之比,所以未知项应该是2/25,即选C。求平方数及其变式【例题11】1,4,9,(),25,36A 10 B 14 C 20 D 16【解答】答案为D。这是一道比较简单的试题,直觉力强的考生马上就可以作出这样的反应,第一个数字是1的平方,第二个数字是2的平方,

29、第三个数字是3的平方,第五和第六个数字分别是5、6的平方,所以第四个数字必定是4的平方。对于这类问题,要想迅速作出反应,熟练掌握一些数字的平方得数是很有必要的。【例题12】66,83,102,123,()A 144 B 145 C 146 D 147【解答】答案为C。这是一道平方型数列的变式,其规律是8,9,10,11,的平方后再加2,故括号内的数字应为12的平方再加2,得146。这种在平方数列基础上加减乘除一个常数或有规律的数列,初看起来显得理不出头绪,不知从哪里下手,但只要把握住平方规律,问题就可以划繁为简了。求立方数及其变式【例题13】1,8,27,()A 36 B 64 C 72 D8

30、1【解答】答案为B。各项分别是1,2,3,4的立方,故括号内应填的数字是64。【例题14】0,6,24,60,120,()A 186 B 210 C 220 D 226【解答】答案为B。这也是一道比较有难度的题目,但如果你能想到它是立方型的变式,问题也就解决了一半,至少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这道题的规律是:第一个数是1的立方减1,第二个数是2的立方减2,第三个数是3的立方减3,第四个数是4的立方减4,依此类推,空格处应为6的立方减6,即210。双重数列【例题15】257,178,259,173,261,168,263,()A 275 B 279 C 164 D 163【解答】答案为D。通过考

31、察数字排列的特征,我们会发现,第一个数较大,第二个数较小,第三个数较大,第四个数较小,。也就是说,奇数项的都是大数,而偶数项的都是小数。可以判断,这是两项数列交替排列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排列方式。在这类题目中,规律不能在邻项之间寻找,而必须在隔项中寻找。我们可以看到,奇数项是257,259,261,263,是一种等差数列的排列方式。而偶数项是178,173,168,(),也是一个等差数列,所以括号中的数应为168-5=163。顺便说一下,该题中的两个数列都是以等差数列的规律排列,但也有一些题目中两个数列是按不同规律排列的,不过题目的实质没有变化。两个数列交替排列在一列数字中,也是数字推理测验中一

32、种较常见的形式。只有当你把这一列数字判断为多组数列交替排列在一起时,才算找到了正确解答这道题的方向,你的成功就已经80%了。简单有理化式二、解题技巧数字推理题的解题方法数字推理题难度较大,但并非无规律可循,了解和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对解答数字推理问题大有帮助。1.快速扫描已给出的几个数字,仔细观察和分析各数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前三个数之间的关系,大胆提出假设,并迅速将这种假设延伸到下面的数,如果能得到验证,即说明找出规律,问题即迎刃而解;如果假设被否定,立即改变思考角度,提出另外一种假设,直到找出规律为止。2.推导规律时,往往需要简单计算,为节省时间,要尽量多用心算,少用笔算或不用笔算。3.空

33、缺项在最后的,从前往后推导规律;空缺项在最前面的,则从后往前寻找规律;空缺项在中间的可以两边同时推导。4.若自己一时难以找出规律,可用常见的规律来“对号入座”,加以验证。常见的排列规律有:(1)奇偶数规律:各个数都是奇数(单数)或偶数(双数);(2)等差:相邻数之间的差值相等,整个数字序列依次递增或递减。(3)等比:相邻数之间的比值相等,整个数字序列依次递增或递减;如:2 4 8 16 32 64()这是一个“公比”为2(即相邻数之间的比值为2)的等比数列,空缺项应为128。(4)二级等差:相邻数之间的差或比构成了一个等差数列;如:4 2 2 3 6 15相邻数之间的比是一个等差数列,依次为:

34、0.5、1、1.5、2、2.5。(5)二级等比数列:相邻数之间的差或比构成一个等比数理;如:0 1 3 7 15 31()相邻数之间的差是一个等比数列,依次为1、2、4、8、16,空缺项应为63。(6)加法规律:前两个数之和等于第三个数,如例题23;(7)减法规律:前两个数之差等于第三个数;如:5 3 2 1 1 0 1()相邻数之差等于第三个数,空缺项应为-1。(8)乘法(除法)规律:前两个数之乘积(或相除)等于第三个数;(9)完全平方数:数列中蕴含着一个完全平方数序列,或明显、或隐含;如:2 3 10 15 26 35()1*1+1=2, 2*2-1=3,3*3+1=10,4*4-1=15

35、.空缺项应为50。(10)混合型规律:由以上基本规律组合而成,可以是二级、三级的基本规律,也可能是两个规律的数列交叉组合成一个数列。如:1 2 6 15 31()相邻数之间的差是完全平方序列,依次为1、4、9、16,空缺项应为31+25=56。4道最BT公务员考试数字推理题汇总1、15,18,54,(),210 A 106 B 107 C 123 D 1122、1988的1989次方+1989的1988的次方 个位数是多少呢?3、1/2,1/3,2/3,6/3,( ),54/36 A 9/12, B 18/3 ,C 18/6 ,D 18/36 4、4,3,2,0,1,-3,( ) A -6 ,

36、 B -2 , C 1/2 ,D 0 5、16,718,9110,( ) A 10110, B 11112,C 11102, D 10111 6、3/2,9/4,25/8,( ) A 65/16, B 41/8, C 49/16, D 57/87、5,( ),39,60,105. A.10 B.14 C.25 D.308、875489648933=() A.428303315966 B.428403225876 C.428430329557 D.428403325968 9、今天是星期二,5550天之后()。 A.星期一 B.星期二 C.星期三 D.星期四 10、一段布 料,正好做12套儿童服

37、装或9套成人服装,已知做3套成人服装比做2套儿童服装多用布6米,这段布有多长? A 24 B 36 C54 D 48 11、有一桶水第一次倒出其中的6分之一,第二次倒出3分之一,最后倒出4分之一,此时连水带桶有20千克,桶重为5千克,问桶中最初有多少千克水? A 50 ?B 80? C 100 ?D 36 12、甲数比乙数大25%,则乙数比甲数小() A 20% B 30% C 25% D 33%13、一条街上,一个骑车人和一个步行人相向而行,骑车人的速度是步行人的3倍,每个隔10分钟有一辆公交车超过一个行人。每个隔20分钟有一辆公交车超过一个骑车人,如果公交车从始发站每隔相同的时间发一辆车,

38、那么间隔几分钟发一辆公交车?A 10 B 8 C 6 D414、某校 转来6名新生,校长要把他们安排在三个班,每班两人,有多少中安排方法? A 18 B 24 C 36 D 4615、某人把60000元投资于股票和债券,其中股票的年回报率为6%,债券的年回报率为10%。如果这个人一年的总投资收益为4200元,那么他用了多少钱买债券? A. 45000 B. 15000 C. 6000 D. 4800 16、一粮站原有粮食272吨,上午存粮增加25,下午存粮减少20,则此时的存 粮为?( )?吨?。 A. 340 B. 292 C. 272 D. 26817、3 2 53 32 ( ) A7/5

39、 B5/6 C3/5 D3/418、17 126 163 1124 ( )19、-2 ,-1, 1, 5 ( ) 29(2000年题) A.17 ?B.15 ?C.13? D.11 20、5 9 15 17 ( ) A 21 B 24 C 32 D 3421、 () 江苏的真题 A B C D22、3,2,53,32,( ) A 75 B 5 6 C 35 D 3423、2,3,28,65,( ) A 214?B 83?C 414?D 31424、0 ,1, 3 ,8 ,21, ( ) ,14425、2,15,7,40,77,( ) A96 ,B126, C138,, D15626、4,4,6

40、,12,(),9027、56,79,129,202 () A、331 B、269 C、304 D、33328、2,3,6,9,17,() A 19 B 27 C 33 D 4529、5,6,6,9,(),90 A 12, B 15, C 18, D 2130、16 17 18 20 () A B C D31、9、12、21、48、()32、172、84、40、18、( )33、4、16、37、58、89、145、42、(?)、4、16、.答案1、答案是A 能被3整除嘛2、答:应该也是找规律的吧,1988的4次个位就是6,六的任何次数都是六,所以,1988的1999次数个位和1988的一次相等,

41、也就是8 后面那个相同的方法个位是1 忘说一句了,6乘8个位也是8 3、C (1/3)/(1/2)=2/3 以此类推 4、c两个数列 4,2,1-1/2(依次除以2);3,0,-35、答案是11112 分成三部分: 从左往右数第一位数分别是:5、7、9、11 从左往右数第二位数都是:1 从左往右数第三位数分别是:6、8、10、126、思路:原数列可化为1又1/2, 2又1/4, 3又1/8。故答案为4又1/16 = 65/167、答案B。 5=22+1,14=42-2,39=62+3,60=82-4,105=102+58、答 直接末尾相乘,几得8,选D。9 、解题思路:从55是7的倍数减1,5

42、0是7的倍数加1,快速推出少1天。如果用55507=396余6,也可推出答案,但较费时10、思路:设儿童为x,成人为y,则列出等式12X9Y ?2X3Y-6 得出,x=3,则布为3*12=36,选B11、答5/6*2/3*3/4X=15 得出,x=36 答案为D12、已X,甲1.25X ,结果就是0.25/1.25=20% 答案为A13、B14、无答案公布 sorry 大家来给些答案吧15、0.06x+0.1y=4200 , x+y=60000, 即可解出。 答案为B 16、272*1.25*0.8=272 答案为C17、分数变形:A 数列可化为:3/1 4/2 5/3 6/4 7/5 18、

43、依次为23-1,33-1,,得出63-119、依次为23-1,33-1,,得出63-120、思路:5和15差10,9和17差8,那15和( ?)差6 5+10=15 9+8=17 15+6=2121、81/3+3=30,30/3+5=15,15/3+7=12,12/3+9=13 答案为132222、思路:小公的讲解 2,3,5,7,11,13,17. 变成2,3,53,32,75,53,32,117,75,53,32. 3,2,(这是一段,由2和3组成的),53,32(这是第二段,由2、3、5组成的)75,53,32(这是第三段,由2、3、5、7组成的),117,75,53,32()这是由2、

44、3、5、7、11组成的) 不是,首先看题目,有2,3,5,然后看选项,最适合的是75(出现了7,有了7就有了质数列的基础),然后就找数字组成的规律,就是复合型数字,而A符合这两个规律,所以才选A 2,3,5,后面接什么?按题干的规律,只有接7才是成为一个常见的数列:质数列,如果看BCD接4和6的话,组成的分别是2,3,5,6(规律不简单)和2,3,5,4(4怎么会在5的后面?也不对) 质数列就是由质数组成的从2开始递增的数列23、无思路!暂定思路为:2*65+3*28=214,24、0+3=1*3,1+8=3*3,3+21=8*3,21+144=?*3。得出?=55。 25、这题有点变态,不讲

45、了,看了没有好处26、答案30。4/4=1,6/12=1/2,?/90=1/327、不知道思路,经过讨论: 79-56=23 129-79=50 202-129=73 因为23+50=73,所以下一项和差必定为50+73=123 ?-202=123,得出?=325,无此选项!28、三个相加成数列,3个相加为11,18,32,7的级差 则此处级差应该是21,则相加为53,则5317927 答案,分别是27。29、答案为C 思路: 56/5=6,6*6/4=9,6*9/3=18 (5-3)*(6-3)=6 (6-3)*(6-3)=9 (6-3)*(9-3)=18 30、思路:22、23结果未定,等

46、待大家答复!31、答案为129 9+3=12 ,12+3平方=21 ,21+3立方=4832、答案为7 172/2-2=84 84/2-2=40 40/2-2=18 18/2-2=7第四部分:数字推理题典!4,18,56,130,( )A.26 B.24 C.32 D.16答案是B,各项除3的余数分别是1.0.2.1 0.对于1、0、2、1、0,每三项相加=3、3、3 等差1,3,4,8,16,()A.26 B.24 C.32 D.16我选B3-1=28-4=424-16=8可以看出2,4,8为等比数列1,1,3,7,17,41, ( ) A89 B99 C109 D119 我选B1*2+1=

47、32*3+1=72*7+3=172*41+17=991,3,4,8,16,()A.26 B.24 C.32 D.16我选 C1+3=41+3+4=81+3+4+8=321,5,19,49,109,( ) 。A.170 B.180 C 190 D.2001*1+4=55*3+4=199*5+4=4913*7+4=9517*9+4=1574,18,56,130,( )A216 B217 C218 D219我搜了一下,以前有人问过,说答案是A如果选A的话,我又一个解释每项都除以4=取余数0、2、0、2、01. 256 ,269 ,286 ,302 ,( )A.254 B.307 C.294 D.31

48、6 解析: 2+5+6=13 256+13=269 2+6+9=17 269+17=2862+8+6=16 286+16=302?=302+3+2=3072. 72 , 36 , 24 , 18 , ( )A.12 B.16 C.14.4 D.16.4解析:(方法一)相邻两项相除, 72 36 24 182/1 3/2 4/3(分子与分母相差1且前一项的分子是后一项的分母)接下来貌似该轮到5/4,而18/14.4=5/4. 选C(方法二)612=72, 66=36, 64=24, 63 =18, 6X 现在转化为求X12,6,4,3,X12/6 ,6/4 , 4/3 ,3/X化简得2/1,3/

49、2,4/3,3/X,注意前三项有规律,即分子比分母大一,则3/X=5/4可解得:X=12/5再用612/5=14.43. 8 , 10 , 14 , 18 ,( ) A. 24 B. 32 C. 26 D. 20分析:8,10,14,18分别相差2,4,4,?可考虑满足2/4=4/?则?8所以,此题选188264. 3 , 11 , 13 , 29 , 31 ,( ) A.52 B.53 C.54 D.55分析:奇偶项分别相差1138,29131682,?312483则可得?55,故此题选D5. -2/5,1/5,-8/750,( )。A 11/375 B 9/375 C 7/375 D 8/

50、375解析: -2/5,1/5,-8/750,11/375=4/(-10),1/5,8/(-750),11/375=分子 4、1、8、11=头尾相减=7、7分母 -10、5、-750、375=分2组(-10,5)、(-750,375)=每组第二项除以第一项=-1/2,-1/2所以答案为A6. 16 , 8 , 8 , 12 , 24 , 60 , ( )A.90 B.120 C.180 D.240分析:相邻两项的商为0.5,1,1.5,2,2.5,3,所以选18010. 2 ,3 ,6 ,9 ,17 ,( )A.18 B.23 C.36 D.45分析:6+9=15=353+17=20=45 那

51、么2+?=55=25 所以?=2311. 3 ,2 ,5/3 ,3/2 ,( )A.7/5 B.5/6 C.3/5 D.3/4分析:通分 3/1 4/2 5/3 6/4 -7/513. 20 ,22 ,25 ,30 ,37 ,()A.39 B.45 C.48 D.51分析:它们相差的值分别为2,3,5,7。都为质数,则下一个质数为11则37+114816. 3 ,10 ,11 ,( ) ,127A.44 B.52 C.66 D.78解析:3=13+210=23+211=32+266=43+2127=53+2其中指数成3、3、2、3、3规律25. 1 ,2/3 , 5/9 ,( 1/2 ) ,

52、7/15 , 4/9 ,4/9 A.1/2 B.3/4 C.2/13 D.3/7解析:1/1 、2/3 、 5/9、1/2 、7/15、4/9、4/9=规律以1/2为对称=在1/2左侧,分子的2倍-1=分母;在1/2时,分子的2倍=分母;在1/2右侧,分子的2倍+1=分母31. 5 ,5 ,14 ,38 ,87 ,( )A.167 B.168 C.169 D.170解析:前三项相加再加一个常数变量(即:N1是常数;N2是变量,a+b+c+N1N2)5+5+14+141=3838+87+14+142=16732.( ) , 36 ,19 ,10 ,5 ,2A.77 B.69 C.54 D.48

53、解析:5-2=3 10-5=5 19-10=9 36-19=175-3=2 9-5=4 17-9=8所以X-17应该=1616+17=33 为最后的数跟36的差 36+33=69所以答案是 6933. 1 ,2 ,5 ,29 ,()A.34 B.846 C.866 D.37解析:5=22+12 29=52+22 ( )=292+52 所以( )=866,选c34. -2/5 ,1/5 ,-8/750 ,() A.11/375 B.9/375 C.7/375 D.8/375解析:把1/5化成5/25先把1/5化为5/25,之后不论正负号,从分子看分别是:2,5,8即:5-2=3,8-5=3,那么

54、?-8=3?=11所以答案是11/37536. 1/3 ,1/6 ,1/2 ,2/3 ,( )解析:1/3+1/6=1/21/6+1/2=2/31/2+2/3=7/641. 3 , 8 , 11 , 9 , 10 , ( ) A.10 B.18 C.16 D.14解析:答案是A 3, 8, 11, 9, 10, 10=3(第一项)1+5=8(第二项)31+8=1131+6=931+7=1031+10=10其中5、8、6、7、7=5+8=6+78+6=7+742. 4 ,3 ,1 ,12 ,9 ,3 ,17 ,5 ,( ) A.12 B.13 C.14 D.15 解析: 本题初看较难,亦乱,但仔

55、细分析,便不难发现,这是一道三个数字为一组的题,在每组数字中,第一个数字是后两个数字之和,即4=3+1,12=9+3,那么依此规律,( )内的数字就是17-5=12。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44. 19,4,18,3,16,1,17,( ) A.5 B.4 C.3 D.2 解析:本题初看较难,亦乱,但仔细分析便可发现,这是一道两个数字为一组的减法规律的题,19-4=15,18-3=15,16-1=15,那么,依此规律,( )内的数为17-2=15。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45. 1 ,2 ,2 ,4 ,8 ,( ) A.280 B.320 C.340 D.360 解析:本题初看较难,但仔细分析后便

56、发现,这是一道四个数字为一组的乘法数列题,在每组数字中,前三个数相乘等于第四个数,即252=20,343=36,565=150,依此规律,( )内之数则为858=320。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46. 6 ,14 ,30 ,62 ,( ) A.85 B.92 C.126 D.250 解析:本题仔细分析后可知,后一个数是前一个数的2倍加2,14=62+2,30=142+2,62=302+2,依此规律,( )内之数为622+2=126。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48. 12,2,2,3,14,2,7,1,18,3,2,3,40,10,( ),4 A.4 B.3 C.2 D.1 解析:本题初看很乱,数字也多,

57、但仔细分析后便可看出,这道题每组有四个数字,且第一个数字被第二、三个数字连除之后得第四个数字,即1222=3,1427=1,1832=3,依此规律,( )内的数字应是40104=1。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49. 2 ,3 ,10 ,15 ,26 ,35 ,( ) A.40 B.45 C.50 D.55 解析:本题是道初看不易找到规律的题,可试着用平方与加减法规律去解答,即2=1?2+1,3=2?2-1,10=3?2+1,15=4?2-1,26=5?2+1,35=6?2-1,依此规律,( )内之数应为7?2+1=50。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50. 7 ,9 , -1 , 5 ,(-3)A.3 B

58、.-3 C.2 D.-1解析:7,9,-1,5,(-3)=从第一项起,(第一项 减 第二项) (1/2)=第三项 51. 3 ,7 ,47 ,2207 ,( ) A.4414 B 6621 C.8828 D.4870847 解析:本题可用前一个数的平方减2得出后一个数,这就是本题的规律。即7=3?2-2,47=7?2-2,2207?2-2=4870847,本题可直接选D,因为A、B、C只是四位数,可排除。而四位数的平方是7位数。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52. 4 ,11 ,30 ,67 ,( ) A.126 B.127 C.128 D.129 解析:这道题有点难,初看不知是何种规律,但仔细观之,

59、可分析出来,4=13+3,11=23+3,30=33+3,67=43+3,这是一个自然数列的立方分别加3而得。依此规律,( )内之数应为53+3=128。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53. 5 , 6 , 6/5 , 1/5 , ()A.6 B.1/6 C.1/30 D.6/25解析:(方法一)头尾相乘=6/5、6/5、6/5=选D(方法二)后项除以前项:6/5=6/51/5=(6/5)/6 ;( )=(1/5)/(6/5) ;所以( )=1/6,选b54. 22 ,24 ,27 ,32 ,39 ,( ) A.40 B.42 C.50 D.52 解析:本题初看不知是何规律,可试用减法,后一个数减去前

60、一个数后得出:24-22=2,27-24=3,32-27=5,39-32=7,它们的差就成了一个质数数列,依此规律,( )内之数应为11+39=50。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55. 2/51 ,5/51 ,10/51 ,17/51 ,( ) A.15/51 B.16/51 C.26/51 D.37/51 解析:本题中分母相同,可只从分子中找规律,即2、5、10、17,这是由自然数列1、2、3、4的平方分别加1而得,( )内的分子为5?2+1=26。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56. 20/9 ,4/3 ,7/9 ,4/9 ,1/4,( ) A.5/36 B.1/6 C.1/9 D.1/144 解析:这是一道分数难题,分母与分子均不同。可将分母先通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