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考试内容整理

上传人:494895****12427 文档编号:60314423 上传时间:2022-03-0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5.7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朝花夕拾》考试内容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朝花夕拾》考试内容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朝花夕拾》考试内容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朝花夕拾》考试内容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朝花夕拾》考试内容整理(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朝花夕拾考试内容整理1作者: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现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2内容 朝花夕拾是鲁迅创作的以回忆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生活为主的散文集,共收入10篇散文,写于1926年6月至11月间,朝花夕拾题目意义是“早晨的花晚上拾起”,意即:“从记忆中抄出来的意思”。3故事梗概 狗猫鼠在这篇文章里,鲁迅先生清算猫的罪行:第一,猫对自己捉到的猎物,总是尽情玩弄够了,才吃下去;第二,它与狮虎同族,却天生一副媚态;第三,它老在嗥叫,令人心烦;第四,它吃了我小时候心爱的一只小隐鼠,虽然后来证实并非猫所害,但我对猫是不会产生好感的

2、,何况它后来确实吃了小兔子!这篇文章取了“猫”这样一个类型,追忆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受,尖锐而又形象地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阿长与山海经忆述儿时与保姆长妈妈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情,充满了尊敬和感激。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 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配有图画,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鲁迅先生从自己小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点描写了在阅读“卧冰求鲤”、“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

3、三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揭示了旧中国儿童可怜。作品对当时反对白话文、提倡复古的倾向予以了尖锐的抨击。五猖会五猖会是一个迎神赛会,在童年的我的心目中是一个节日。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无常无常是个具有人情味的鬼,去勾魂的时候,看到母亲哭死去的儿子那么悲伤,决定放儿子“还阳半刻”,结果被顶头上司阎罗王打了四十大棒。文章在回忆无常的时候,时不时加进几句对现实所谓正人君子的讽刺,虚幻的无常给予当时鲁迅寂寞悲凉的心些许的安慰。说明“无常”这个“鬼而人,理而情”,爽直

4、而公正的形象受到民众的喜爱,是因为人间没有公正,恶人得不到恶报,而“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文章在夹叙夹议中,对打着“公理”、“正义”旗号的“正人君子”予以了辛辣的嘲讽。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揭示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塾教育的尖锐矛盾,表达了应让儿童健康活泼地成长的合理要求。 父亲的病父亲被江湖庸医耽误,死去了,一直是埋在鲁迅心中的痛苦。文章重点回忆儿时为父亲请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琐记主要回忆了自己离开绍兴去南京求学的

5、过程。作品描述了当时的江南水师学堂和矿务铁路学堂的种种弊端和求知的艰难,批评了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作者记述了最初接触进化论的兴奋心情和不顾老辈反对,如饥如渴地阅读天演论的情景,表现出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藤野先生记录作者在日本留学时期的学习生活,叙述在仙台受日本学生歧视、侮辱和决定弃医从文的经过。作者突出地记述日本老师藤野先生的严谨、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说“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表达了对藤野先生深情的怀念。范爱农叙述作者在日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黑暗旧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倍受

6、打击迫害的遭遇,表现了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4人物形象 朝花夕拾中出现的四个主要人物是:作者的保姆、恩师、朋友和父亲。长妈妈有愚昧迷信的一面,但她身上保存着朴实善良的爱,令作者永生难忘。从长妈妈身上,我们看到鲁迅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感情:他既揭示他们身上愚昧麻木的一面,也歌颂他们身上美好善良的一面。藤野先生一位日本医学教授,因为表现出平等待人的态度,因为关心弱国子民的学业,他朴素而伟大的人格令人肃然起敬。他所做的一切都很平凡,如果我们不设身处地地想象鲁迅当时的处境,便很难感受到这位老师的伟大之处。范爱农一位觉醒的知识分子,但是无法在黑暗社会立足。他无法与狂人一样,

7、最终与这个社会妥协,也无法像N先生一样忘却,所以他的内心痛苦、悲凉,鲁迅先生疑心他是自杀的。父亲父亲曾让童年鲁迅困惑过,因为在他兴高采烈地要去看五猖会时,勒令他背书。但是,鲁迅从来没有指责过自己的父亲,他忏悔的是自己没有让父亲安静地死去,这让他的心灵永远不安永远痛苦。5重要内容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请简介一下其中的一篇(课内学过的除外)的主要内容:示例:二十四孝图主要内容:童年时代的我和我的伙伴实在没有什么好画册可看。我拥有的最早一本画图本子只是二十四孝图,主要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其中最使我不解,甚至于发生反感的,是“老莱娱亲”、“郭巨埋儿”、“卧冰求鲤”这三件事

8、。朝花夕拾共收10篇回忆散文,被选为课文的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阿长与山海经。五猖会记叙作者儿时父子之间一场微妙的冲突我对五猖会的热切盼望和父亲的阻挠,表现了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和隔膜,含蓄地批判了封建思想习俗的不合理。朝花夕拾【关于作家】鲁迅原名周樟寿,字豫山,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作品简介】朝花夕拾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一向得到极高的评价。作者说,这些文章都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回忆文”。本书为鲁迅一九二六年所作回忆散文的结集,共十篇。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最初以旧事重提为总题,陆续发表于莽原半月刊

9、。一九二七年七月,鲁迅在广州重新加以编订,并添写小引和后记,1928年9月结集时改名为朝花夕拾。朝花夕拾共收入10篇作品。包括:对猫的厌恶和仇恨的狗.猫.鼠;怀念长妈妈又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阿长与;批判封建孝道观念的二十四孝图;表现封建家长制阴影的五猖会;描绘迷信传说中的勾魂使者无常;写童年之事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揭露庸医误人的父亲的病;描写一个心术不正,令人憎恶的衍太太形象的琐记;最使鲁迅感激的日本老师藤野先生;潦倒一生的同乡好友范爱农。朝花夕拾将往事的回忆与现实的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充分显示了作者关注人生、关注社会改革的巨大热情。【书名含义及改名原因】朝花夕拾,原名叫旧事重提,过于直白,

10、后改名为朝花夕拾,更含蓄,富于文采。 “朝花夕拾”的含义就是早上掉落的花,傍晚拾起,比喻晚年回忆早年的生活,也就是旧事重提,所以,其中的文章都是回忆性散文。【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狗猫鼠1.在鲁迅的朝花夕拾中,写“宠物”的文章是哪一篇文章?答:狗猫鼠2.简析狗和猫成了仇家的原因?答:动物们因为要商议要事,开了一个会议,鸟、鱼、兽都齐集了,单是缺了象。大家议定,派伙计去迎接它,拈到了当这差使的阄的就是狗。“我怎么找到那象呢?我没有见过它,也和它不认识。”它问。“那容易,”大众说,“它是驼背的。”狗去了,遇见一匹猫,立刻弓起脊梁来,它便招待,同行,将弓着脊梁的猫介绍给大家道:“象在这里!”但是大家都

11、嗤笑它了。从此以后,狗和猫便成了仇家。3.作者仇猫的原因有哪些? 答:猫的性情和别的猛兽不同,凡捕食雀鼠,总是尽情玩弄,直到玩厌了,才吃下去;与狮虎同族,却一副媚态;他们配合时到处嗷叫,闹得别人心烦;它吃了我小时候心爱的一只小隐鼠。虽然后来证实并非猫所害,但我对猫是不会产生好感的,何况它后来确实吃了小兔子!4.狗猫鼠中有关猫的故事有哪些? 答:德国童话猫狗成仇、爱伦坡短篇小说黑猫、日本“猫婆”的故事、中国古代“猫鬼”的故事、猫教老虎本领的故事(祖母讲的)。5.狗猫鼠中作者小时候床头贴的两张花纸是? 答:八戒招赘、老鼠成亲6.作者是如何认识隐鼠的? 答:有一回作者听到一间空屋里有“老鼠数钱”的声

12、音,推门进去,看见一条蛇伏在横梁上,看地上躺着一匹隐鼠,口角流血,但两胁还一起一落的。取来给躺在一个纸盒子里,大半天隐鼠竟醒过来了,渐渐的复了原,但不逃走。于是隐鼠就成了作者的玩伴。 7.隐鼠的结局是怎样的? 答:隐鼠缘着长妈妈的腿要爬上去,被她一脚踩死了。 8.狗猫鼠一文是针对谁的攻击引发的?用意何在?答:狗猫鼠中针对“正人君子”的攻击引发的,嘲讽了他们散布的流言,表述了对猫的“尽情折磨”弱者、“到处嚎叫”、时而“一幅媚态”等特性的憎恶;追忆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受,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阿长与山海经1.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情?哪些事是详写?哪些事是略

13、写?为什么要这样安排?答:切切察察的毛病;摆成“大”字的睡相;令人厌烦的种种规矩;给我讲“长毛”的故事;为我买绘图的山海经。作者写此文目的是要表述出自己对长妈妈的敬意和怀念。因此着重写买山海经,突出了文章的中心意思,而略写其他,作者是采用了欲扬先抑的写法,力求写出一个真实而鲜活的长妈妈的形象,也为后面抒写对长妈妈的敬意和怀念作了铺垫。2.本文的线索是什么?答:我对阿长的感情是变化为线索,从“不大佩服不耐烦空前敬意新的敬意。”3.我想买山海经一事的起因是什么?(请用一句话概括)答:“我”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了。“这渴幕是从一个远房的叔祖惹起来的”。4.结合全文,概括长妈妈的形象特点。答:她没有文化

14、,粗俗、好事,而又心地善良,热心帮助孩子解决疑难问题。她是一个很不幸而又热望一生平安的劳动妇女。5.我平时怎样叫长妈妈?什么时候叫她阿长?为什么“实在不大佩服她?”又为什么会对她发生“空前的敬意”,“甚至有了特别的敬意”呢?答:平时叫她“阿妈”;憎恶她的时候叫她“阿长”,这个称呼不大客气,平时只有年辈最长的祖母才这样叫她;“实在不大佩服她”是因为她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语说些什么事,又不许我走动,并动辄以告状相威胁,睡相不好,占了许多地方,满肚子麻烦礼节等等。对她发生“空前的敬意”,是因为她给我讲长毛的故事,某些情况表明她似乎有“伟大的神力”,于是对她有了“特别的敬意”。后来她给我弄到了绘

15、图山海经,这是“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又使我对她发生了“新的敬意”。二十四孝图1.鲁迅先生认为“可以勉力仿效的”不难做到的是子路负米、黄香扇枕、陆绩怀桔三个孝道故事。认为“可疑”的故事是哭竹生笋;认为“有性命之虞”的故事是卧冰求鲤;而最为反感的是老莱娱亲、郭巨埋儿两个故事。2.二十四孝图从当时的儿童读物谈起,忆述儿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重点针对“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做了分析,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揭示了旧中国儿童可怜。3.二十四孝图对当时反对

16、白话文、提倡复古的倾向予以了尖锐的抨击。4.“那时的二十四孝图,早已不知去向了,目下所有的只是一本日本小田海儇所画的本子,叙老莱子事云:行年七十,言不称老,常著五色斑斓之衣,为婴儿戏于亲侧。又常取水上堂,诈跌仆地,作婴儿啼,以娱亲意。大约旧本也差不多,而招我反感的便是诈跌。无论忤逆,无论孝顺,小孩子多不愿意诈作,听故事也不喜欢是谣言,这是凡有稍稍留心儿童心理的都知道的。”这段文字是鲁迅对“老莱娱亲”一事的品析,作者对这个故事的态度是怎样的?答:鲁迅认为这位70岁的老莱头假装跌倒地上、逗人发笑,十分的矫揉造作,不近人情。是将“肉麻当作有趣”,对此十分反感。5.二十四孝图中鲁迅为什么得到二十四孝图

17、后即高兴又扫兴?答:因为“下图上说,鬼少人多,又为我一人独有”,所以很高兴 ;可是那上边宣扬的是封建的伦理道德,让他“知道孝有如此之难,对于先前痴心妄想,想作孝子的计划,完全绝望了?”这使他扫兴。6.“然而我已经不但自己不敢再想做孝子,并且怕我父亲去做孝子了”“ 但我从此总怕听到我的父母愁穷,怕看见我的白发的祖母,总觉得她是和我不两立,至少,也是一个和我的生命有些妨碍的人。”这是鲁迅读了哪一个孝道故事后发的感慨?答:郭巨埋儿7.文中 “绅士赤条条的躺在冰上面”借用的是“卧冰求鲤”的故事,晋书王祥传说他后母“常欲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将剖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之而归”。“将军跳下汽车去

18、负米”,借用的是“子路负米”的传说。子路,姓仲名由,孔丘的学生。他服侍父母时,自己只吃粗劣的饭菜,为父母到百里以外去背米。”鲁迅在文中说,学“子路负米”并不难,而“卧冰求鲤”则有点危险。这里用以讽刺国民党反动派统治时期的社会状况,“整饬伦纪的文电是常有的”,但却很少看见那些“绅士”、“将军”为老百姓做出类似“卧冰求鲤”、“子路负米”这样的善事来。8.鲁迅的二十四孝图是不是反对孝道的文章?答:鲁迅的二十四孝图并非反对孝道,只是对古代某些迂腐文人对孝道无赖解释的拨乱反正。9.“妨害白话者的流毒却甚于洪水猛兽,非常广大,也非常长久,能使全中国化成一个麻胡,凡有孩子都死在他肚子里。”答:这段文字出自二

19、十四孝图,句中“麻胡”之说出自开河记,记载说隋炀帝命令麻叔谋开凿卞渠,麻叔谋喜欢蒸食小儿。所以现在北京常用“马虎子”这句话来恐吓孩子们。鲁迅先生的这段文字指出了反对白话、提倡复古的倾向的危害之大。五猖会1.五猖会中,父亲强迫“我”背 鉴略,让我感到痛苦,从中可以看出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答: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和隔膜。2.课文最后说,“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作者是真的“诧异” 么?你认为父亲为什么让“我”那时候背书?答:全篇都是叙述,结尾出语似极平静,感情却很强烈,在文字背后隐藏着那种父亲的不讲理、父亲的不理解孩子、父亲的专制在孩子内心造成的创伤和带来的痛苦。3

20、.请概括五猖会的主要思想内容。答:五猖会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的伤害,批判了封建思想习俗的不合理。4.读后你有什么感受?答:家长应了解孩子的心理,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强制学习是收不到预期的效果的 类似即可。无常1.无常是一个什么形象?答:是一个“鬼而人,理而情”的勾魂使者,浑身雪白,粉面朱唇,眉黑如漆,活泼而诙谐的招人喜爱的鬼。2.鲁迅写无常有何用意?答:讽刺人间没有公正,恶人不得恶报,所谓“正人君子”根本不是公正的代表,并且想告诉人们:连鬼都有如此善心,人又应该怎么样呢。3.鲁迅对无常持什么态度?答:

21、敬佩及赞美。4.鲁迅怎样刻画无常这一形象的?答:先写小时候对无常的害怕,和现在对他的敬佩作对比,并且拿阎罗王的昏庸和死无常的可怕与之对比,突出无常的善心。5.鲁迅在无常中对宣扬鬼神迷信思想的民间戏曲持赞扬态度,对此,你如何理解?答:民间戏曲大多是教人向善的,即使是鬼神,也有好坏,只要积极向上,引人向善,又有何不可呢?如果大家都相信,做了坏事有鬼上门的话,那就不敢做坏事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1.本文题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你从这个题目得到了哪些信息?答:“百草园”“三味书屋”点名全文记叙的两个地方。“从到”表明文章是按“百草园”在前,“三味书屋”在后的时间和空间顺序来写的。全文叙写了作者儿时

22、两处的生活片段。第一部分,记叙百草园的生活;第二部分,记叙三味书屋的生活。表明了作者由幼时玩乐到长大读书的过程。2.百草园有哪些乐趣?答:美丽的四季景色,神奇的传说(长妈妈讲的美女蛇的故事),有趣的游戏(雪后捕鸟)。3.三味书屋是我的启蒙学唐,儿童天性让这所“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充满别样情趣。作者为我们描绘了哪几个有趣的场景?答:严厉的学堂,也因孩子们的天性染上一层轻松的色彩:后园的折腊梅花,捉苍蝇喂蚂蚁,课堂之上人声鼎沸,不知所云的读书声,先生读书时有趣的样子,纸盔甲游戏和画画等。儿时的读书逸事在成年后的作者心中留下的是清晰而惬意的记忆。4.课文前半部分写百草园,后半部分写三味书屋。这两

23、部分存在什么关系,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衬托关系。用百草园自由快乐的生活衬托三味书屋枯燥无味的生活,揭露和批判封建腐朽、脱离儿童实际的私塾教育。对比关系。用百草园自由快乐的生活同三味书屋枯燥无味的生活作对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统一关系。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美好生活的回忆,表现儿童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5.文段为什么要写到关于吃像人形的何首乌根可以成仙,并插叙关于美女蛇的内容?答:增添了百草园的神秘色彩和无限情趣,突出百草园是乐园。6.在众多植物中,作者偏偏着重写何首乌原因是什么?。答

24、:因为何首乌根是鲁迅回忆童年时光的一个载体,是一个典型代表,它代表了鲁迅年少时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之心,也反衬了封建教育体制对儿童兴趣的扼杀。7.简述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一文的意义。答:描述了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揭示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塾教育的尖锐矛盾,表达了应让儿童健康活泼地成长的合理要求。8.少年鲁迅对三味书屋的生活哪些地方不满意?答:拘束的礼节 问“怪哉虫”老师不予回答 读的内容枯燥难懂9.你怎样看待寿无镜老师?答:方正、质朴、博学,比较开明、不打学生,对学生既和蔼又严格,但在封建社会里,他的教学内容、方式都是守旧的。10.文中三个“也许

25、是”表达了我怎样的心态?为什么在“蟋蟀”“覆盆子”和“木莲”的前面加上“我的”,后边加上“们”? “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这一段流露了作者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怎样的感情?答:三个“也许是”表示猜测,估计或不能肯定的语气。加上“我的”表示我跟“蟋蟀”“覆盆子”“木莲”的亲密关系,加上“们”是拟人化用法,而且表示数量多。表达了作者对百草园的留恋和怀念的心情。对百草园的喜爱、留恋的心情,以及去对三味书屋无奈、和有所畏惧的感情。父亲的病1.“名医”陈莲河所用的药方文中提到了哪些药引?答:原配蟋蟀一对,平地木十株、败鼓皮丸。2.朝花夕拾中提到衍太太的几件事是什么?答:在父亲临死时怂恿我一直呼唤父亲;

26、鼓励小孩子吃冰;鼓励小孩子打旋;怂恿孩子看下流书籍;怂恿“我”去偷母亲的首饰,还散布流言。3.父亲的病中为父亲看病的第二个医生是答:陈莲河4.父亲的病主要讲的是什么内容?答:作者回忆儿时为父亲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是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5.庸医的丑恶行径主要有哪些?答:(1)用迷信和巫术治病,如陈莲河用药中要求“蟋蟀一对”,且要“原配,即本在一窠中者”等。(2)治不好病人就推给命,说医能医病,不能医命。(3)索要高额诊金。(4)无计可施时就推给其他医生,推卸责任。6.父亲临终时,衍太太让年幼的鲁迅不停的大声喊“父亲!

27、”,此事为什么让鲁迅后悔不已?答:让父亲临终时也没能享受安宁,批评了封建主义的孝道。7.朝花夕拾中父亲的病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文中的s城是?答:即指绍兴城。8.清朝的刚毅练了些兵为什么称作“虎神营”?医生为什么要给父亲用“败鼓皮丸”,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答:因憎恨“洋鬼子”,预备打他们,取虎能食羊,神能伏鬼的意思。“败鼓皮丸”就是用打破的旧鼓皮做成,水肿一名鼓胀,一用打破的鼓皮自然就可以克服他。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对庸医害人的讽刺。9.从这篇散文中可以看出鲁迅具有什么样的医学思想?答:可以医治的应该给他医治,不可以医治的应该给他死得没有痛苦。琐记1.琐记作者记了哪些琐事?答:与衍太

28、太的交往。去江南水师学堂。去矿务学堂学习。去日本求学前的准备。2.结合实例说说衍太太是个怎样的人?答:衍太太: 冬天怂恿我们吃冰让我们看不健康的书 怂恿孩子们比赛打旋子,在孩子们跌倒时却又故作姿态。唆使我偷拿母亲的钱,然后又放出流言说我偷了家里的东西去变卖。性格:表里不一,搬弄是非,造谣生事,兴风作浪。3.概括琐记的主题内容:答:琐记鲁迅在这篇文章里主要回忆了自己离开绍兴去南京求学的过程。作品描述了当时的江南水师学堂和矿务铁路学堂的种种弊端和求知的艰难,批评了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作者记述了最初接触进化论的兴奋心情和不顾老辈反对,如饥如渴地阅读天演论的情景,表现出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4.作

29、者在琐记中提到喜欢看的一本书是什么?答:天演论。5.鲁迅在琐记一文中,用了“乌烟瘴气”一词来讥讽的是什么?答:洋务派的办学。6.鲁迅在琐记中写自己一有空闲,就照例地吃侉饼,花生米,辣椒,看天演论,表现了鲁迅什么?答:鲁迅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7.鲁迅首次知道“赫胥黎”,接触“物竟天择”,“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是在什么地方?这段经历在哪篇文章中提及过?答:矿路学堂,琐记8.作者在南京江南水师学堂求学的感受是怎样的?答:高年级的同学傲视和欺负低年级同学(螃蟹一样走路)。为淹死的学生造关帝庙,每年七月十五请和尚到操场放焰火。总之觉得“乌烟瘴气”。9.我如饥似渴地读那本书时遭到一位本家的老辈的反对。答:

30、天演论藤野先生1.文中出现了几个主要地名?答:东京、仙台2.“我”和藤野先生直接交往的事有几件?答:为“我”添改讲义;为“我”纠正解剖图;关心“我”的解剖实验;向“我”了解有关中国女人裹脚的事。3.请简述这两个事件“匿名信事件” “看电影事件”。答:“匿名信事件”:日本青年在国富兵强的大背景下,认为中国是弱国,中国人也是低能儿。他们不容忍一个中国人在一百多日本学生中成绩居中;对藤野先生精心辅导中国学生感到不满,从而用匿名信来诬蔑鲁迅。“看电影事件”:在课堂里看俄国人屠杀中国人的电影,这本已经让鲁迅很难堪,加上课堂里日本学生的欢呼,以及电影中同胞的麻木不仁更让鲁迅觉得自尊心受到极大的伤害。4.说

31、说“匿名信事件” “看电影事件”对鲁迅的影响。答:“匿名信事件”让鲁迅受人歧视,大毕竟可以去斗争,去澄清;而“看电影事件”让鲁迅看到了中国人的麻木不仁,鲁迅意识到:人民不觉醒是民族落后的根本原因,所以“我的意见却变化了”,最终决定“弃医从文”。5.分析藤野的形象。答:藤野先生是一个有高深的学问、严谨认真、对外表却很不在意、正直、富有人情味、尊重人、有平等意识、关心异国青年的人。6.课文的线索是如何安排的?答:明线是记叙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离别的过程以及对藤野先生的怀念,、暗线是作者的爱国之情。范爱农1.范爱农一文的主要内容以及主题。答:追叙作者在日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描

32、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黑暗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备受打击迫害的遭遇,表现了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2.范爱农这个人物形象的特点。答:一位觉醒的知识分子,一个正直倔强的爱国者,但是无法在黑暗社会立足,最后与社会妥协,内心痛苦、悲凉。3.范爱农的一生是个悲剧,造成悲剧的原因是什么?答:封建势力复辟的罪恶和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4.鲁迅对范爱农的情感变化的过程是怎样的?答:起初觉得范爱农离奇而且很可恶(徐锡麟、秋瑾被杀害,范因为反感鲁迅,因而故意和他唱反调,反对打电报到北京,痛斥满政府的不人道),觉得他是一个胆小、冷漠无情的人。后来在革命前的一年,在故乡与范爱农再

33、次相遇,彼此相熟,对范爱农产生友善之意。最后得知范爱农掉在水里,淹死了,为他的死感到悲伤,同情和悼念他。5.下列文字刻画的是哪一个人物形象?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答:范爱农6.从此我总觉得这范爱农离奇,而且很可恶。第二天爱农就上城来,戴着农夫常用的毡帽,那笑容是从来没有见过的。答:第一句用“很可恶”写出了鲁迅对范爱农的憎恶,但第二句话用“爱农”表达了鲁迅对范爱农的亲切,文章开头把范爱农写得如何地讨厌,为后文写作者对他的友善作铺垫,这是一种欲扬先抑的写法,对比写出了鲁迅先生对范爱农的友谊。以至于为范爱农写了五首诗。【艺术手法】1.把记叙、描写、抒情和议论有机地融

34、合为一体,充满诗情画意。如描写百草园的景致,绘声绘色,令人神往。2.在对往事深情的回忆时,作者无法忘却现实,时不时插入一些“杂文笔法”(即对现实的议论),显示了鲁迅先生真实而丰富的内心世界。如狗猫鼠一文既有作者对童年时拥有过的一只可爱的小隐鼠的深情回忆,又有对祖母讲述的民间故事生动的记叙,同时揭示了现实中那些像极了“猫”的正人君子的真实面目。3.常摄取生活中的小细节,以小见大,写人则写出人物的神韵,写事则写出事件的本质。如在无常中,从无常也有老婆和孩子的事实中,作者既写出了无常富于人情味的特点,又巧妙地讽刺了生活中那些虚伪的知识分子,入木三分。4.作者在批判、讽刺封建旧制度、旧道德时,多用反讽

35、手法。表面上很冷静地叙述事件的始末,其实是反话正说,在叙述中暗含着“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巧妙讽刺。如在父亲中,对庸医的行医过程细细道来,没有正面指责与讽刺,但字里行间处处蕴含着作者激愤的批判和讽刺。5.作者在散文中常用对比手法。如五猖会通过我前后心境的对比表达了对封建社会的反感和批判;无常通过无常这个“鬼”和现实中的“人”对比,深刻地刻画出了现实生活中某些“人格”不如“鬼格”的人的丑恶面目;狗猫鼠作者对小隐鼠的爱和对猫的强烈憎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习题汇总】一、填空题1.“赛神会”中“我”和许多人喜欢看活无常。2.琐记中记叙为了“寻别一类人们去”又选择了无须学费的南京江南水师学堂。3.“好。那么

36、,走罢!”而去“寻别一类人们去”一语出自鲁迅的琐记篇。4.作者在文中用“甚于洪水猛兽,非常广大,也非常长久,能使全中国化成一个麻胡,凡有孩子都死在他肚子里。”,表达了鲁迅先生对“妨害白话者”的愤怒之情。5.鲁迅首次知道“赫胥黎”,接触“物竟天择”,“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是在矿路学堂,这段经历在琐记中提及。6.朝花夕拾中鲁迅先生说起儿时生活,常常出现对迎神赛会、看戏等情节的回忆,如无常五猖会。7.鲁迅在日本留学时认识的一位朋友,当时彼此都没有什么好感,但回国偶遇之后,交往甚密,这位朋友是范爱农。8.鲁迅先生在朝花夕拾中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刻画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给读者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如从百

37、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方正、质朴、博学的先生寿镜吾,范爱农中正直倔强的范爱农, 阿长与山海经中淳朴善良的阿长,藤野先生中认真负责、热诚正直的藤野先生。(仿照示例,补全句子)9.朝花夕拾中引用长恨歌中“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诗句的是琐记篇。10.鲁迅借动物比喻人,表达对资产阶级反动文人的辛辣讽刺的文章是狗猫鼠。11.朝花夕拾中的妇女形象不多,除了阿长,还有一个衍太太,她的形象出现在父亲的病和琐记中。小时候,鲁迅认为她是一个和蔼的人,长大后却逐渐发现她虚伪自私。在她的影响下,鲁迅在父亲病逝的时候做了一件令自己终身不能释怀的事是在父亲临死的时候大声喊父亲的名字让父亲走得不安生。12.朝花夕拾在

38、叙事、议论中,常插入相关的童话、传说和典故,如狗猫鼠中串入德国童话狗与猫成仇的故事和日本“猫婆”的传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串入“美女蛇”的传说,中国古代“猫鬼”的故事等等,都增添了阅读的趣味。13.表现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压制的文章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五猖会;展现自己走出故乡,希望通过外出求学寻找到救国救民真理这一过程的文章是有琐记和藤野先生;在鲁迅一生中始终不能忘怀的三个人是阿长、藤野先生,范爱农。14.我所收得的最先的图画本子二十四孝图是来自一位长辈的赠品。(来历)15.根据以下提示写出人物名称: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范爱农)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

39、,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据说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藤野先生)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寿镜吾先生)他的脸是圆而胖的,一张药方上,总兼有一种特别的丸散和一种奇特的药引。(陈莲河)她生得黄胖而矮,说话时喜欢切切察察,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阿长)她对自己的儿子虽然狠,对别家的孩子却好的,无论闹出什么乱子来,也决不去告诉各人的父母。(衍太太)16.阿长与山海经刻画人物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朝花夕拾用了同样手法的一篇是(范爱农)二、简答题1.读朝花夕拾,我们了解到童年时的鲁迅爱收集带图画的书,除

40、此之外,你还知道他此时其它的爱好吗?请举例说明。答:描绣像(或者画画儿),“用一种叫作荆川纸的,蒙在小说的绣像上一个个描下来,像习字时候的影写一样”。2.父亲的病中屡次提及庸医误人的种种荒诞行为,试举一例。答:如陈莲河用药中要求“蟋蟀一对”,且要“原配,即本在一窠中者”等。3.朝花夕拾中刻画的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妇女形象有哪些?答:阿长、衍太太。如阿长的愚昧迷信。4.长妈妈教给我的“元旦的古怪仪式”是什么?答:清早一睁开眼睛,第一句话就要说:“阿妈,恭喜恭喜!”说过之后,还要吃一点福橘(一年到头,顺顺溜溜)。5.朝花夕拾不仅仅是对往事的记录,作者撷取那些难以忘怀的生活片段加以生动地描述,选择富有

41、个性的情节和细节描画人物的性格,使作品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人物形象鲜明生动,给人以深刻的印象。特别是作者擅于描摹人物的神态心情,把人物写得栩栩如生。请举例说明。答:如阿长与山海经中写除夕夜长妈妈教少年鲁迅如何吃福橘、如何讲“吉利话”和元旦清晨等待鲁迅“恭喜”的情景,表现得活灵活现。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老先生大声朗读文章时,“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寥寥几笔,把老先生那种痴迷入神的情态,表现得惟妙惟肖。又如范爱农中写范爱农得知恩师被杀后,违逆众人意见,反对发抗议电报的细节,把他极度悲愤的心情和倔强耿介的性格刻画得入木三分。6.父亲的病一文的最后,作者为什么说“我现在

42、还听到那时的自己的这声音,每听到时,就觉得这却是我对于父亲的最大的错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答案:懊悔并自责于没有让父亲安静地离去。作者每念及此的不安、痛苦以及对父亲的爱和痛惜。7.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二十四孝图五猖会都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了封建教育,请结合内容具体分析。答: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通过写封建私塾教育教学内容的艰深难懂和教学方式的呆板枯燥,反映封建私塾教育对儿童天性的束缚和摧残。二十四孝图写自己儿时读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的感受,反映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五猖会在“我”兴奋地要去看迎神赛会时,父亲却强迫我背诵鉴略,使我十分扫兴痛苦,反映强制的封建家长制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43、8.谈谈你对朝花夕拾中父亲这一形象的认识。答:在五猖会中,父亲是一个严厉的封建家长,他在“我”兴奋地要去看迎神赛会时,强迫“我”背诵鉴略,可见他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和隔膜。在父亲的病中,他是一个可怜的人,他无辜的被草菅人命的庸医医死了,值得人同情。鲁迅对自己的父亲没有责怪和批判,只有不理解和同情愧疚。9.少年鲁迅、少年保尔、汤姆索亚三人都热爱大自然,都热爱自由的生活,都厌恶枯燥无味的学校生活,都是“顽童”形象,请说说他们身上顽皮的一面,分别表现在哪些地方?答:少年鲁迅:在百草园中拔何首乌根弄坏墙角,把砖头扔到隔壁人家去;在三味书屋上课时,画画、做纸盔甲游戏,到后面的小花园中寻蝉蜕等。保尔:到神父家

44、补课时,把烟末儿撒在神父家做面包的面团里,被学校开除。汤姆索亚:在家偷吃果酱,捉弄他的姨妈;在学校打架、逃学;牧师做祷告时捉苍蝇、玩铁钳虫。10.有人说,朝花夕拾包含了作者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请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五猖会无常中任选一篇,写出一处能够表现作者温馨的回忆和理性的批判的内容。答:温馨的回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描述孩子们在百草园的雪地上捕鸟的情景。 五猖会一文中迎神赛会时,孩子们买一个?吹嘟嘟?,地吹上两天,享受一份游戏的快乐。 无常一文中无常看到一位母亲为死去的儿子哭得伤心,放她的儿子还阳半刻。理性的批判: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老师让孩子们读一些枯燥乏味的书。 五猖会一文中看赛会前,父亲强迫我背书,让我感到扫兴和痛苦。 无常一文中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公理,反被要求到阴间寻求公正的裁判。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