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听力筛查未通过的结果分析和解决措施(不用太担心)

上传人:cjc2****371 文档编号:60279673 上传时间:2022-03-07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80.5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新生儿听力筛查未通过的结果分析和解决措施(不用太担心)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新生儿听力筛查未通过的结果分析和解决措施(不用太担心)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资源描述:

《新生儿听力筛查未通过的结果分析和解决措施(不用太担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生儿听力筛查未通过的结果分析和解决措施(不用太担心)(1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新生儿听力筛查未通过的结果分析和解决措施(不用太担心) 新生儿听力筛查未通过,可以说,父母都会心急如焚。问医生,医生只会按照流程说,该怎么办怎么办,不会跟你说许多专业知识。问别人,别人通常也只会安慰性的说,大多数都没事的,会好的。可是,毕竟没有专业知识甚至连普通的知识都没有,正因为心里没有个底,连一根救命稻草都抓不住,所以才愈发的心里恐慌。不知道多少父母为此提心吊胆过,担惊受怕过。有的父母整日泪流满面,有的甚至连死的心都有了,那一刻心情只有当事人自己才最明白。我曾经也是其中的一员,我家宝宝三个月时三次听力筛查均未通过。同是天涯沦落人,共同悲伤痛苦过,那种焦虑急迫,无以言表。当时几乎翻遍了整个网

2、络,竟然连一份像样的材料都找不到,无以依凭,真是急迫又无奈。回想当初,多少的煎熬,时至今日,我把有关的事项逐一说明,能为大家打个底气,增个希望,愿大家能作以参考。一、第一次筛查未通过(出生第三天)宝宝出生的第一天晚上,我放置躺椅(那种椅子可以放下来做床)的时候,不小心撞出一声巨响,隔壁邻床的宝宝都被吓哭了,她也是同一天出生的,可是我家的宝宝连一点反应都没有,我心里惊疑,莫非耳朵听不见,这么大的声音,就在他边上,他都没反应,而邻床的都有强烈的反应。但是我想,也许小孩反应迟缓,刚好又睡的香喷喷的,所以没反应的。到了出生第三天,进行第一次听力筛查的时候,我在边上很担心的看着仪器变动。除了右耳一刹那间

3、的出现三个格子外,两耳几乎连一个格子都没有,仪器几乎没反应。医生说四个格子才过关;宝宝右耳可能要比左耳好;大部分宝宝第一次听力筛查都能通过,未通过的少,我翻看了一下医生的记录本,的确,未通过的少;医生又说像这样几乎连一个格子都没有的很少,人家宝宝未通过的也都能出现三个格子。医生说不要急,大多数在出生42天第二次筛查会通过的。当然这些话都是我问医生,医生才说的。当时我犹如五雷轰顶,大脑一片茫然。怎么会连一个格子也没有呢?如果是耳聋,还有可能是重度耳聋,连助听器都不行。当时事情多,因为忙碌,减轻了一点忧虑,而且心里还存有希望,毕竟希望并没有完全破灭,我在心里说,42天后再说吧。心里没底,翻看了很多

4、资料,相信大家此刻也会在网上寻找相关信息,但是网上的信息乱七八糟,甚至相互违背。比如有的说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有的又说说是隐性遗传,各种说法,而且还各种自信。我看了多种专业相关知识,总结如下:其实只要一个因素发生变化,都有可能导致听力损伤。而且这种因素是无限多个的,到现在都不能完全摸清。网上各种说法,之所以还各种自信,其实并不是他们故意说错的,反而他们认为是对的,这完全受制于他们自身的知识水平。就像一个小学生只知道地球是圆的,到了初中生就知道地球是球体,高中生就明白地球并不是球体而是椭球体,到了大学就明白地球其实也不是椭球体,而是不规则的椭球体,到了研究生,就要求更高了,地球的形状需要用数据来说

5、明了。同样,高中生物课本只会说先天性聋哑遗传基因只和两条染色体有关,甚至只会说和隐性遗传有关(因为主要和隐性遗传有关),不会说其他的,更不会说什么杂合子、等位基因等知识了。导致听力损伤的因素有无限个,有不少还没有弄清楚,甚至还没有发现研究的案例,属于“未知”领域,即使在“已知”里面也有“未知”。一个医学泰斗,并不是他精通所有,而是他懂得比一般人多而已,“未知”仍然在等着他。这就说明了,为什么大家在网上查阅资料,越查越乱越没底。下面就具体谈谈致病原因。聋哑症就是听觉与语言障碍兼有的病症。凡出生后或处于幼儿时期便有严重耳聋,不能听到说话的声音,以致无法学说话,或者初步学会说话,又因耳聋重新丧失说话

6、能力者,都叫聋哑症。聋哑人不会说话,并不是语言系统的中枢部分或末梢部分有什么病变,而是由于听力障碍使之失去模仿学习的可能;丧失听到和辨别语言的能力;也就无法自我校正。聋是因,哑则是结果。我国的俗语“十聋九哑”,揭示了“哑”的实质是“聋”。引起聋哑症的原因主要可以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一)先天性聋哑是指出生以后即已有的听力障碍,即在胚胎期就已经形成的。先天性聋哑又有两种情况:1、先天性遗传聋哑儿童在母体胚胎期听觉器官发育不全或没有发育。这常同时伴有头面部或其它部位的发育畸形,与遗传有关。患儿出生后常被发现有耳部畸形,如小耳、耳廓缺失、外耳道闭锁。(当时我家宝宝两个耳垂很大,真的很担心,但是想

7、想,应该不是畸形,但是心里仍然有所顾虑,就怕耳朵里面出了问题,耳垂大只是外部表现)。下面重点说一下先天性遗传耳聋。先天性遗传耳聋可以简单地理解为由父母遗传而来的耳聋。既然如此,为什么有些先天性聋的父母所生的孩子并无听力障碍,而有些听力正常的父母却生下了耳聋的孩子?有的家族中可以有几个先天性聋的孩子,而有的家族中只有一个聋人呢?这种现象除了有的先天性聋的人并不是由遗传因素引起的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遗传性聋的遗传方式比较复杂,只从一个家庭或一个家族分析往往不能看出其遗传规律。人类遗传的物质基础是染色体,它存在于细胞核内,共有23对,其中22对称常染色体,1对与性别有关,称性染色体。这些染色体,

8、一半来自父亲,一半来自母亲。也就是说,父母在向子女传递遗传信息时,首先把自己的染色体分成相等的两组,然后再两两随机组合传给下一代,这样,父母的一些特征就传给了子女。当然,这些特征有些是对下一代有利的,也有些是对下一代有害的。耳聋这种特征就是对子女有害的。遗传规律有以下几种,需要自行判断自己属于哪一种,只要理解了以下规律,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就能够判断出。(1)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在两组染色体中,只要有一组有聋的成分,就会表现出耳聋。 1. 若父母一方患病,其患病方为杂合子(由两个基因型不同的配子结合而成的合子,杂合体的同源染色体,在其对应的一对或几对基因座位上,存在着不同的等位基因),子女有1/2的

9、机率获病;患病方为纯合子(由两个基因型相同的配子所结合而成的合子,纯合体的同源染色体,在其对应的一对或几对基因座位上,存在着完全相同的等位基因),子女百分百获病;若父母均为聋哑人,且均为杂合子,则子女有3/4机率患病,1/4为正常人。通俗的说:父母双方有一方是聋人,他(她)们的子女出现耳聋的可能性为1/2;如果父母均是聋人,则子女出现耳聋的可能性为3/4。 2.耳聋子女的下一代仍可能是聋人。但若子女未获病,则子女的后代也不会再获病,因此时其子女体内,已无获病基因。(2)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如果只有一组染色体有问题,并不出现耳聋,而成为携带者。本病的一对致病基因中,一个是父方传给的,另一个是母方传给

10、的。 1. 假设父母表型均正常,但都带有聋哑致病基因且都传给了下一代,就会生一个聋哑儿,机率为1/4;但若只有一方将聋哑基因传给了下一代,则后代将成为聋哑基因携带者并不致病,机率为1/2;若都未将致病基因传下,则后代无致病基因为健康人,机率也为1/4。如果一方是聋人,另一方为正常人,则其子女均不出现耳聋,但均是携带者。若父母一方为聋哑基因携带者,则子女也均不患病,只是其中有1/2机率可能成为聋哑基因携带者,另1/2机率成为无聋哑基因的正常者。若父母均为先天遗传性聋哑,且系等位基因,则所生的孩子均聋哑,不分男女性别。这种情况是不允许生育的。2.耳聋的子女如果同正常人结婚,其下一代不会出现耳聋,但

11、均是携带者。不聋的子女的下一代是否会出现耳聋,则要看他(她)本人是否为携带者,同时还要看他(她)的配偶的情况,也就是说,不聋的子女的下一代,也可能会有聋儿产生。3.这种耳聋没有性别差异。4.实际情况中子女患病的较之理论值更少。因为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又有型和型。型估计有35个基因座,型有6个基因座位。比如:因为聋哑患者由于难觅对象经常与聋哑人结婚,如果大部分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来估计,他们的子女应全部为聋哑患者,但实际调查结果约70子女不发病,这是由于大多数父母携带者的是非等位隐性基因,即父母的聋哑基因不在同一个基因座位所致,因而出现双重杂合子而不发病的现象。由此可见,先天性聋哑具有高度的遗传

12、异质性。(3)伴性遗传前面曾提到过,在人的23对染色体中,有一对决定性别的染色体称为性染色体,如果致聋因素位于这一对染色体上,当然也会向下传递,这种遗传性聋称伴性遗传性聋,也叫性染色体连锁,还可以叫X连锁,是指位于性染色体(特指x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某些性状伴随性别而遗传的现象。这种耳聋的特点是,在一个家族中,耳聋的发生有明显的性别差异。通常都是女性遗传不发病(除非为纯合子),男性发病。女性纯合子更为罕见,而且其子必然获病。(4)多基因遗传至于多基因遗传是不能简单的分析的。许多相对常见的先天性异常和家族性疾病并不遵循单基因遗传规律(孟德尔遗传),它们更接近于多基因遗传。多基因遗传是受多对

13、非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性状。多基因遗传性聋与环境因素造成的聋不易区分。链霉素中毒性聋具有明显的家族易感性。有人认为,这种家族易感性就属于多基因遗传。还有许多特殊基因正被发现。通常来说,只要双方均为正常人,后代一般来说也应该为正常者。(5)染色体异常染色体异常遗传病(简称“染色体病”),指染色体的数目异常和形态结构畸变,可以发于每一条染色体上。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在自发性流产、死胎、早夭中占50%以上,新生儿中发病率约点1%,是性发育异常及男女不孕症、不育症的重要原因,也是先天性心脏病、智能发育不全等的重要原因之一。不过在出生前,90%以上已有自然流产或死产。染色体异常性聋多伴有智力和其他方面的发育障

14、碍,在临床上易于发现。比如先天愚型就是最主要的染色体疾病。另外,这种耳聋可以通过化验检查发现。以上五种情况,前三种占遗传性聋的绝大部分。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和X连锁遗传性感音神经性聋,文献报告这三种类型分别占遗传性聋的10%24%,66%90%,1%10%。在整个遗传性聋中,X连锁遗传罕见,大约为1%左右。通过上述分析,我们也可以了解近亲结婚出现耳聋子女的可能性较大的原因,那就是由于男女双方有较近的血缘关系,出现相同特征染色体的可能性比非近亲结婚者大得多,有害染色体相组合的机率也高得多。据理论分析,表兄妹结婚生出先天性聋子女的可能性比非近亲结婚的人多7.8倍。因此,应严格禁止近亲

15、结婚,以确保优生优育。另外,在分析遗传性聋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遗传性聋并不一定都是先天性聋,有不少遗传性聋是后天发生的,有的甚至到中年才发病。2.由于外显不全或基因修正,实际的遗传性聋患者可能会少于理论计算值。 3.并非所有的遗传性聋都能通过染色体检查而诊断,单基因遗传性聋和多基因遗传性聋的绝大部分,目前还不能通过染色体检查查出。4.只要因缘聚合,聋哑有隔代遗传的可能。5.目前,遗传性耳聋约占所有先天性耳聋病人的30%以上,并且其中绝大部分为难以治疗的感觉神经性聋。如果大家不放心,有条件的现在可以在怀孕之前做个遗传基因测定,就可以检查到是否有遗传几率。如果没有,就可以放心的要个宝宝了。另外

16、,听说,怀疑宝宝是否会有先天性耳聋,在怀孕五个月的时候就能查出来,这主要针对高危人群的,如父母一方家族中有聋病遗传史的人、或双方都为聋人的家庭、或已经生过一个患有聋病的小孩,想要第二胎的家庭。当然,这话对于一部分看到此文的人来说,可能已经没有必要了。不过遗传的很少,大家应该是可以放心的。2、先天性非遗传聋哑孕妇在怀孕早期,胚胎各系统还未分化完全,若遭遇有害物质的侵袭,诸如母体感染病毒、使用如“庆大霉素”等抗生素、接受X线照射、接触或服用一些致畸物质或药物如耳毒性药物等环境因素造成的,会造成第八对听觉神经的损坏,严重的就会造成产婴“先天性”聋哑。这种聋哑是不遗传的(除非其另有隐性的聋哑基因)。能

17、借母体影响到胎儿听觉的病毒有流行性感冒病毒(孕妇尽量不要感冒,感冒了一定要遵循医嘱)、腮腺炎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风疹病毒等。除此之外,即使胎儿在母体发育正常,母亲妊娠期健康情况良好,既没有伤风感冒,也没有用过什么药物,新生儿仍有发生先天性聋的可能。那就是在生产期前后发生的病变、如难产、早产、缺氧、妊娠高血压、孕妇并发症等情况,它们可能影响到了耳蜗发生听力障碍。另外,新生儿溶血性黄疸及从母体感染梅毒螺旋体都可造成先天性耳聋。这里还得提出另外一些情况,没有被注意但目前已经逐渐被注意的环境因素,那就是噪音、撞击等因素。我爱人在怀孕之前,曾经体检,直接受到过X线照射,后来在怀孕期间,因为一些事情,也

18、多次经过X线照射的门外,可能间接受到过X线的影响,这个因素曾经一度让我困扰,当然后来证明是我多心了,但是大家要引以为戒。不过现在说了,有点迟了,因为大家看到我这篇文章的时候,估计绝大部分都是新生儿听力筛查未通过的人,该发生的事情已经发生了。我爱人在怀孕期间,还曾经感冒过一次,但是是低烧,而且没有吃药就好了,后来在排查因素的时候,应该能否定这个因素。在怀孕宝宝四个月左右的时候,我爱人有次摔倒了,摔得还挺厉害,但是没有出血,一切似乎正常,当时我上网搜索了一下,发现宝宝在胚胎四个月的时候,正在发育神经系统,就怕神经系统受到了影响,不过我仍然安慰爱人,既然没有出事,应该没有问题,羊水应该能起到一定作用

19、的。摔得当天真的很紧张,后来在考虑到这个因素时,还是非常紧张,那时候只要考虑到一个可能因素,就容易胡思乱想,都要紧张好一阵子。另外,我爱人工作的地方噪音很大。当时我搜索新生儿听力筛查未通过的因素时,查看到了国外的一些资料,有专家专门研究噪音对听力的影响。(国内竟然没看到,百度百科等权威的文献里面竟然也没有提到,真是一种缺失),宝宝在肚子里的时候,有羊水保护,但是羊水隔音效果并不好,尤其是对低音调的声音,如同人在水底下,对水上面的声音是能够听到的。一般以环境噪音80分贝为界限,80分贝以上就是破坏性的噪音,会破坏宝宝的听力。有个孕妇在酒吧工作,环境噪音已经达到80分贝,而且还唱卡拉OK,里面的环

20、境噪音已经达到90分贝以上了,后来宝宝出生,经检查是全聋。80分贝以下,60分贝以上,会对宝宝的听力神经系统产生抑制生长。我估计很有可能就是噪音抑制了生长,后来造成发育迟缓,幸好没事。(二)后天性聋哑是指出生时听觉器官没有毛病,后来因为各种原因使听力损害,从而听不到别人说话或者虽初步学会了一些语言,但因耳聋后长期不用而逐渐遗忘,最终形成的聋哑。造成后天性聋的原因包括耳毒性药物的损害、创伤、传染病聋等。这里要说明一下,有人认为新生儿听力筛查未通过的,应该跟先天性的有关,何必关注后天性的呢?这是因为,新生儿听力筛查未通过的,很有可能更容易受到后天性的伤害。有不少宝宝听力本来听力很正常的,后来发高烧

21、,家人延误诊治,后来就烧坏了耳朵,甚至烧坏了脑袋的都有。何况听力本来就没有通过的,所以更要注意后期的呵护了。还要说明一下,耳毒性药物是指那些有可能造成内耳结构性损伤的药物,主要是损害第八对脑神经(位听神经),这种损伤将会导致临时或者永久的听力缺失,也会对已存的感音性听觉缺失造成更大伤害。如果新生儿已有感音性的听觉损失,不管这损失是什么造成的,一旦服用了耳毒性药物,那么就更容易遭到听力损失的加重。已知的耳毒性药物有近百种,常用者有:氨基甙类抗生素(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红霉素等),抗癌药(长春新碱、2硝基咪唑、顺氯氨铂),水杨酸类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等),抗疟

22、药(奎宁、氯奎等),袢利尿剂(速尿、利尿酸),抗肝素化制剂(保兰勃林),铊化物制剂(反应停)等,其中氨基甙类抗生素的耳毒性在临床上最为常见。在这里特别强调,在聋哑患者当中,后天性聋哑占大多数。其中多数与应用耳毒性抗生素、急性传染病及中耳疾病有关,故应加强卫生宣传,预防急性传染病,加强妇幼保健,慎用耳毒性药物。一旦发现耳聋,应积极及早治疗。现在听力残疾的危险因素也在变化,感染和药物的危险在明显下降,因为有很多医生也知道慎用耳毒性药物之类的了,人们的卫生水平也提高了,感染也少了,但新的因素正在出现,并且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比如环境噪音等。所以,以前医学界关注的是耳毒性药物与感染,但现在,生活

23、噪音是个更重要的因素,噪音造成的损害在直线上升。曾有位家长让孩子学习小提琴,但过完年后,他发现孩子的琴艺突然下降。本以为是过年疏忽了练习,最后却发现,竟然是听力下降的关系。这背后的祸首就是鞭炮。在10米的距离内放鞭炮,对于听力的损伤是肯定的,而且主要集中在高频和超高频段,在日常对话中这种损伤通常难以察觉。但如果是学习乐器、从事需精细耳力工作的人,损伤立竿见影。因为鞭炮或其他噪音而造成耳聋的患者也越来越多。要知道,鞭炮只是其中之一,还有很多其他不为人们关注的噪音,如家庭音响、MP3播放器、甚至儿童玩具过于尖锐的响声,都是问题源头。二、第二次筛查仍未通过(出生第42天)怀着一颗会好的心情,一直祈祷

24、第42天的复筛查会通过。第42天的时候,我因为有事出差在外,宝宝的外公外婆带着宝宝去检查的。后来,告诉我,仍然未通过。我细问,说当时只看见左右耳都跳到了第三个格子。我说,第一次筛查时,几乎一个格子都没有,现在能跳到三个格子,与四个格子只差一格了。但是,医生说,此时六个格子才能算过。我查看了许多相关资料,总结了一下,新生儿出生3天后的听力筛查,有将近15的孩子无法通过,此时家长不用恐慌,因为不少孩子并非听力有问题,诸如耳道羊水尚未吸收干净等因素都会影响到检查结果。而在一个月后的复查中,问题发生率就会降低到1100左右。也就是说,第一次未通过的,大部分会在第二次通过的。第一次未通过的时候,医院的医

25、生就这样对我说的,我也把希望寄托在羊水未吸收上面。但是第二次检查的时候仍未通过。我心里一惊,但是我告诉家人,虽然第二次没有通过,但是宝宝比第一次进步多了,以前一点都没有,现在最起码有三个格子了,这极有可能是发育迟缓的缘故,第三次检查就会通过了。我心里也暗想,最起码能听见一点声音了,比一点都听不到要好得多。我心里深知,如果第二次筛查仍未通过检查,就意味着这个孩子的听力的确存在问题。当然最好的可能就是发育迟缓,这时候再把期望放在羊水未完全吸收上面,自己也不太会相信自己的。按照几率来算,第二次未通过的,在三个月后的第三次筛查中,一般只有一半会通过。所以我心里也有点玄。三、第三次筛查还未通过(出生三个

26、月)按照医生的嘱咐,三个月的时候要到省立儿童医院去检查,注意这时候不是筛查了,而是检查诊断了。当宝宝三个月(其实还没到三个月,而是提前了一个星期)的时候,我依然在外出差,哎,竟然不能在宝宝身边。依然是宝宝外公外婆带着去检查的。后来得知,还是没有通过。医生诊断说,可能是发育迟缓,开了一些药,回来吃一个疗程,六个月的时候再去检查。问医生,会不会有什么问题,医生说他也不知道。就这样,医生开了几盒应该是叫做“赖氨肌醇维B12口服溶液”的,现在记得不大清楚了,作用是防止发育不良、促进生长发育的,吃一个半月。我看了一下检查报告单,也即“脑干听力诱发电位报告单”:这就要来仔细研究研究这个报告了。(一)听觉脑

27、干诱发电位的基础知识听觉脑干诱发电位(Brain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BAEP或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 是指给予声音刺激,在头皮上所记录到由耳蜗至脑干听觉神经通路的电位变化。包括6或7个小波,用罗马数字表示,出现在声音刺激开始后的10ms内。一般认为:波代表听神经的动作电位,波起源于耳蜗神经核,波起源于下桥脑的上橄榄核,波起源于外侧上丘系核,V波起源于中脑下丘,波起源于丘脑内侧膝状体,波代表听辐射的电位活动。听力正常人在接受短声刺激后,10毫秒可从颅骨皮肤表面描记出7个正相波,称之为ABR,依次用罗马数字来表示即波,及。这七个波并不是每人每次实验都能出现,主要为波。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