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与课外文言文比较阅读

上传人:z**** 文档编号:60241622 上传时间:2022-03-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5.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鱼我所欲也与课外文言文比较阅读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鱼我所欲也与课外文言文比较阅读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鱼我所欲也与课外文言文比较阅读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鱼我所欲也与课外文言文比较阅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鱼我所欲也与课外文言文比较阅读(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选自说苑)辟骄鱼,我所欲也与课外文言文比较阅读【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 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 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 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 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选自孟子鱼,我所欲也)【乙】曾子(名参)衣敝衣以耕。普君使人往致邑(给一座城)焉,曰:“请以此修衣。” 曾子

2、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 曾子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终不受。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1.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故患有所不辟也患 纵子有赐,不我骄也赐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3. 【甲】文中作者阐述的主要观点是: 【乙】文中赞扬了曾子的高贵品质。4结合现实生活,给【甲】文补充两个论据。(2分)5.请你从【甲】【乙】两文中提炼一个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

3、人弗受;蹴尔而 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 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选自孟子鱼,我所欲也)【乙】公孙仪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孙仪不受。其弟子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有 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虽嗜鱼,彼必不能常给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 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右下)注释:公孙仪:春秋时鲁穆公的

4、相。即:假如。下人:迁就他人。1. 解释加点的词语 蹴尔而与之蹴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辩 公孙仪相鲁而嗜鱼 嗜其弟子谏曰其2. 翻译句子 -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3. 【甲】文“此之谓失其本心”中的“此”指代什么?4. 【乙】文中哪句话表达了公孙仪的观点?5. 从公孙仪对受鱼和枉法关系的分析,可以看出他有怎样的品质?6概括这两个语段内容上的相同之处。7.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曾经造就了一大批仁人志士,而现在的学校教育则强调我们中 小学生要“珍爱生命”,教育部新修改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就删掉了“见义勇为,敢 于斗争”的字样,对此,你是怎样看待的 ?【甲】

5、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 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 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节选自鱼我所欲也)【乙】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晏子入见,立有 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 ”公笑。晏子曰:“婴(晏 子自称)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选自晏子春秋)注释:景公:齐景公。霁:雨雪停止,天放晴。堂侧陛:堂,朝

6、堂。陛,台阶。 逸:安乐,安闲。闻命:齐景公自谦的话,意为听您的话。1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万钟于我何加焉何加: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 公被狐白之裘被:乃令出裘发粟裘:2 翻译下列句子 此之谓失其本心。 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3. 【甲】全文主要阐述了 “舍生取义”的道理。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你怎样理解这个“义” 字?4. 文段(甲)中画线句子强调的是:5 文段【乙】所讲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四)【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 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 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7、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 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 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 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选自孟子鱼我所欲也)【乙】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如果)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 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争论)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 故曰:万事莫贵于义也。”(选自墨子贵义)1. 请指出甲文中的一个通假字,并

8、解释其意义。通意义2. 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断子之手足B.醉翁之意不在酒C.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3. 翻译两文中画线的句子.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或以钱币乞之C.诲汝知之乎投诸渤海之尾(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2)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4. 甲乙两文共同特点是都运用比喻论证来阐明观点,乙文用“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论证了的观点,甲文则用 论证了的观点。5. 甲文用“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阐述了对“义”的认识,这与乙文中表达 的观点是相同的。请你指出甲乙两文中“义”的内涵,并简述今天我们是否还有坚持这种 “义”的必要。(五)甲鱼,我

9、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 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 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 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 者。非独贤者由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勿丧耳。乙天祥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厓山, 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扞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 零丁洋诗与之。其沫

10、有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弘范笑而置之。厓山 破,军中置酒大会。弘范曰:“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 宰相也。”天祥泫然出涕,曰:“国亡不能捄,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 心乎!(节选自宋史文天祥传)【注】弘范:元军元帅。扞(ha n):保卫。泫(xu a n)然:水滴下的样子。 捄:同“救”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1)故患有所不辟也辟: (2)天祥泫然出涕 涕: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译文:(2)弘范遂以客礼见之。 译文:3、 请从乙文中分别找出最能体现文天祥“富

11、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句子。(4 分) 答:富贵不能淫: 威武不能屈:4、乙文中,文天祥的所作所为印证了甲文中的哪句话? (1分)5、 请结合文体特点,简要分析甲、乙两文在写法上有何不同?(4分)(六)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 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 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乙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 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 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 “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

12、男子 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 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 ”遂班军而还。郡并获全。(选自世说新语)注释荀巨伯:汉桓帝时人。值:遇到。胡贼:胡人入侵的军队。败:毁坏,舍弃。 男子:这里表示轻蔑的称呼。止:停留。全:保全。1 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4分)(1)故不为苟得也 (2)故患有所不辟也(3)不忍委之 (4)遂班军而还2 用现代汉语翻译选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1)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2)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3 请概括出乙文所写的故事。(2分)4. 甲乙两文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体现了 的思想。(2分)(七)

13、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 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 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 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 奉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乙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妻而泣。其母曰:“汝还,顾反为汝杀彘 。”妻适市 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 非所以成教也! ”遂烹彘也。(节选自韩非子曾子杀彘)注辩

14、,有的版本作“辨”。曾子:曾参,孔子的学生。彘:zh 1 ,猪。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4分)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与: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得:曾子之妻之市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止:2.将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译文: 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译文:3. 古往今来,舍生取义的志士仁人很多,请举出两个人物,并简要概括其事例。(4分)4. 从“曾子杀彘”这个故事,可以看出曾子怎样的教子思想? (3分)(八)【甲】一箪食,一豆羹,此之谓失其本心。(选自孟子鱼我所欲也)【乙】孟子曰:“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 戒之

15、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 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节选自孟子滕文公下)注释丈夫成年男子 冠古时男子二十岁称作成年,要举行加冠礼。 命教导夫子丈夫妾妇妇女,这里“妾”“妇”连用 广居宽大 的房子,孟子用来比喻“仁”正位正确的位置,孟子比喻“礼”大道大路,孟子用来比喻“义”由遵循大道走。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所识穷乏者得 我与。() 是亦不可以已 乎?( ) 往之女家。() 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

16、,万钟于我何加焉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3、甲、乙两文中,孟子各阐述了怎样的主张?4、甲、乙两文中,孟子论述的观点一致的地方是什么?这其中又有何差异?(九)【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 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 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乙】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 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 其所处者焉。乙文注释:芝兰:一种香草。化:

17、同化。鲍鱼:咸鱼。肆:店铺。丹: 丹砂,矿物名,红色。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故不为苟得也()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2. 下列各组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所欲有甚于生者游于是乎始 B .即与之化矣春冬之时C .久而不闻其臭 妇拍而鸣之 D .亦我所欲也亦与之化矣3 翻译下列句子。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4 人生经常面临各种选择,关键看你怎样取舍。请仿照文中画线的句式,用现 代汉语另写一个句子,表明你的取舍观。5 请分别说出两文的主要观点,并指出其共同的论证方法。甲文的观点;乙文的观点;共同的论证方法鱼,我所欲也与课外文言文比较阅读参考答案(一)1 祸患

18、,灾难。 通“避”躲避 赏赐。傲视 2不仅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先生您又不是向别人索要(城),别人主动送您一座城,为什么不接受呢? 3 舍生取义;不受别人施舍,廉洁自律。(意思 对即可。)4. 论据一:文天祥宁死也不降元,慷慨就义;论据二: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论据三:抗洪英雄李向群为保一方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誓斗洪魔,以身殉国。论据四:刘胡兰面对敌人的屠刀毫不畏惧,宁死也不出卖党组织,最后英勇牺牲; 论据五:朱自清病危之际拒绝吃美国救济粮等。(只要是符合“舍生取义”这一观点的古今事例作论据都可。)5. 答案示例:当面对人身重要抉择时

19、,要明辨是非,树立重义轻利、舍身取义的价值观。 为人处世要廉洁自律,不贪不沾。(观点正确,答出一点言之成理即可。)【译文】曾子穿着很破旧的衣服在耕田,鲁国的国君派人要封送给他一大片土地, 说:“请先生用封地内的财富来买一些好衣服吧。”曾子坚决不受。那人回去,又再送来,曾子 还是不接受。使者说:“这又不是先生你向人要求的,是别人献给你的,你为什么不接受?” 曾子说:“我听说,接受别人馈赠的人就会害怕得罪馈赠者;给了人家东西的人,就会对受 东西的人显露骄色。那么,国君赏赐了我土地,而不对我显露一点骄色,我能不因此害怕 得罪他吗? ”曾子最终还是没有接受。孔子知道了这件事,就说:“曾参的话,是足以保

20、全他的节操的。”(二)1.用脚踢通“辨”,分辨。特别喜欢(很爱好)。他,指公孙仪2. 一碗饭,一碗汤,得到这些就能活下去,得不到就得饿死。先生喜欢鱼却不接受(别人送给的)鱼,为什么呢?3.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或: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如用自己的话答出这个意思也可 )4.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5.公孙仪是个注重防微杜渐(清醒自律),清正廉明的人6两个语段都是写在利与义面前如何抉择的问题7我们每一个个体,由于身体的、技能的原因,有着不同的特长与能力,只要为社会的正 义事业作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一个好市民。我们不能完全赞同一些 人提出的“遇

21、到暴力事件不要反抗”的理念,但这种“反抗” 一定要量力而行否则,对自 己,可能是身体的损害;对家人,是失去亲人的悲伤:对国家,贝規社会资源的无谓浪费。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在逞匹夫之勇,我们倡导的见义勇为,应该是“巧为”、“智为”。(或:人的生命是宝贵的,我们应当要珍爱这仅有的一次生命,但并不表示我们不见义勇 为,不伸张正义,只是我们在见义勇为时,要量力而行,要在与坏人斗勇的同时还要斗智, 尽量避免对自己的损害,对生命的威协。)【译文】公孙仪做鲁国的宰相时特别喜欢吃鱼,全国的人都争相买鱼来献给他,公孙 仪先生却不接受。他的弟子们劝他说:“您喜欢吃鱼而不接受别人的鱼,这是为什么? ”他 回答说:

22、“正因为爱吃鱼,我才不接受。假如收了别人献来的鱼,一定会有迁就他们的表现; 有迁就他们的表现,就会枉法;枉法就会被罢免相位。虽然我爱吃鱼,这些人不一定再送 给我鱼,我又不能自己供给自己鱼。如果不收别人给的鱼,就不会被罢免宰相,尽管爱吃 鱼,我能够长期自己供给自己鱼。”这是公孙仪懂得依靠别人不如依靠自己,懂得靠别人为 自己不如自己为自己(的道理)。(三)1.何加:有什么好处。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 被:同“披”,披着,穿着裘:皮衣,御寒的衣物2. 这种做法就叫做丧失了天性,天良及羞恶之心。我听说古时候好的君主自己吃饱了却想到别人的饥饿。3能见义勇为、为正义事业而献身、做于国于民于

23、人有益的事等。社会上的哥们义气是与 小团体个人私利相关的江湖义气与本文的“义”不同。4 有的人“不辩礼义”地贪求“万钟”,这就是失去本心“义”的表现。5. 作为君王要以民为本关心百姓的疾苦,不可咼咼在上,那样就会失去民心。【译文】齐景公在位的时候,大雪下了三天而不停。景公披着白色的狐皮裘衣,坐 在殿堂侧边的台阶上。晏子进宫拜见景公,站了一会儿,景公说:“怪啊!大雪下了三天而天气竟然不寒冷。”晏子回答说:“天气果真不寒冷吗? ”景公笑了笑。晏子说:“我听说古 代的贤德君王,吃饱的时候能知道有人在挨饿,穿暖的时候知道有人在受寒,安逸的时候 知道有人在辛苦。现在君王不知道民间的疾苦啊! ”景公说:“

24、说的对!我听从您的教诲了。 于是就下令拿出衣物和粮食,发放给饥寒交迫的人。(四)1. “辟”同“避”,“躲避”的意思。2.A3. (1)不只是贤明的人,才有这种思想。(2)给你天下但要你死,你干这件事吗?4. 万事莫贵于义(1分),舍鱼而取熊掌(1分),舍生而取义(1分)5. 正义(或是“有利于人民和国家的大义”)。(1分)。有必要。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坚持人民和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2分)【译文】墨子说:一切事物没有比正义更可贵的。如果向某人说:给你鞋帽,然后砍断你的手足,你干不干?某人)一定不干。什么缘故?就是因为鞋帽不如手足可贵。又说:给 天下,然后把你杀死,你干不干呢?某人)一定不

25、干。什么缘故?就是因为天下不如生命可 贵。(但是)为争论一句话而互相厮杀,这就是把大义看得比生命更为可贵啊!”(五)1、( 2分)(1)通“避”,躲避。(1分)(2)眼泪。(1分)2、( 4分)(1)由此可见,人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所厌恶的有比兀亡更严重的事。(2分)(2)弘范于是用接待宾客的礼节来会见文天祥。(2分)3、(4分)国亡不能捄,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 (2分) 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2分)4、( 1分)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或“舍生取义者也”)5、 ( 4分)甲文:通过比喻引出论点,接着从正反两方面进行阐述,最后得出结论。(2分)乙文

26、:以时间为顺序,通过对话、动作和神态来刻画人物。(2分)【译文】文天祥被押到潮阳,见张弘范,左右元军命令文天祥叩拜,文天祥拒不叩拜, 张弘范于是用宾客的礼节接见他。文天祥与元军一起进入崖山,张弘范让文天祥写信招降 张世杰。文天祥说:“我不能保卫自己的父母,却教唆别人也背叛自己父母,这可能吗?” 张弘范还是坚决要求他写。文天祥于是写下自己所作的零丁洋诗给他,诗的末尾有这 样的句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张弘范说:“国家已亡,丞相你已经 尽了忠孝之心了,如果你改变对南宋的忠心来效忠于元朝皇上,还给你宰相的官职。”文 天祥流泪说:“国家灭亡不能拯救,做人臣子的死有余罪,怎么还敢摆脱杀头

27、之罪而怀有 二心呢?”张弘范敬佩他的仁义,派人护送文天祥到京师。文天祥在途中,八天没有吃东 西,却没有死,于是又开始进食。到了燕京,客馆的人招待供奉得十分丰盛,文天祥不睡 觉,一直坐到天亮。于是把文天祥转交到兵马司,派士兵看守起来。 文天祥临刑的时 候很从容,对看守他的士兵说:“我的使命完成了! ”朝南方跪拜而从容就义。(六)1. ( 1)苟且(注:使用语文版教材的学生还可以答为“苟且。这里指为了生而不择手段”)(2)祸患,灾难(3)丢下,抛弃(4)于是,就2. ( 1)如果两者不能同时得到,(我就)舍弃生命,而选取(或得到)正义(2)朋友对荀巨伯说:“我现在就要死了!你可以离开了。”3. 荀

28、巨伯在危难关头不抛弃生病的朋友。 4.舍生取义【译文】荀巨伯从远方来探望朋友的病情,适逢胡人攻城。(荀巨伯的)朋友对荀巨伯说:“我注定要死去,你赶快离开吧! ”巨伯说:“我从远方来探望你,而你却让我离开,舍 弃义气而寻求生命,难道这是我荀巨伯所做的吗?”胡人已经到了,对荀巨伯说:“大军 到了,整个城的人都空了,你是什么男人,竟敢一个人留下? ”荀巨伯说:“我的朋友身 患重病,不忍心舍弃他,我宁愿用我的身体来取代朋友的性命。”胡人听了,对荀巨伯说:“我们这些不懂道义的人,却侵入了这有仁义的国家。”于是军队就撤回去,整个城都获 救。(七)1.给,给予 同“德”,动词,感激恩德 到,去,往 制止(或

29、阻止, 劝阻,劝止)(共4分,每小题1分,意对即可)2. 万钟的俸禄如果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仪就接受它,万钟的俸禄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呢?(共 2分,其中“则”和“加”没有翻译正确的,每个扣 1分)现在你欺骗他(儿子),这 是教他欺骗啊。(共2分,其中“子”和“欺”译错的,每个扣 1分)3. 示例:文天祥宁可为民族利益而死,也决不投降元朝做官;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 的救济粮。(共4分,写出人名得1分,写出其事迹,且能体现“舍生取义”得 1分)4. 言行一致;或言而有信;或父母对孩子要起到表率、示范作用(3分,意对即可)【译文】曾子的妻子到集市上去,她的儿子跟随着她在她后面边走边哭。他的母亲说: “

30、你先回去,等我回来后杀猪给你吃。”妻子从市场里回来,曾子就抓了只猪准备杀了它。 他的妻子马上阻止他说:“我只不过是跟儿子开了个玩笑罢了。”曾子说:“不可以与儿 子开玩笑。儿子什么都不懂,他们只学习父母的,听从父母的教导。现在你欺骗了他,这 就是在教育他欺骗人。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会再相信他的母亲了,所以不能用它来教 育孩子。”于是曾子就煮猪给孩子吃。(八)1、得:通“德”,感激。已:停止。之:到去。顺:顺从。2、万钟的俸禄不分辨是否合乎礼仪就接受了它,万钟的俸禄对我们有什么益处呢!富贵不能惑乱我的心,贫贱不能改变我的志向,威武不能使我屈服。3、答:甲文:义重于生,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该舍生

31、取义。乙文:大丈夫应该有“富 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骨气,要坚守仁、义、礼。4、答:为人处世应该讲求“义”;两文都表达了大丈夫要有追求“义”的骨气,但乙文中 还体现了孟子“仁”、“礼”的主张。【译文】孟子说:“这个怎么能够叫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举行加冠礼的时 候,父亲给予训导;女子出嫁的时候,母亲给予训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丈夫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从为原则的,是妾妇之道。 至于大丈夫,则应该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上,走着天下最光 明的大道。得志的时候,便与老百姓一同前进;不得志的时候,便独自坚持自己的原则。富

32、 贵不能使我骄奢淫逸,贫贱不能使我改移节操,威武不能使我屈服意志。这样才叫做大丈 夫! ”(九)1、苟得:苟且偷生是以:因此 2. D 3 .就像进入了放满香草的屋子,时间久了,也就闻不到香味了,就是被香草的气味同化了。4 .金钱是我所需要的,人格也是我所需要的,当两者不能同时得到时,我将放弃金钱,保全人格。5、舍生取义;君子慎其所处;比喻论证。【译文】和品行优良的人交往,就好像进入了摆满芳香的兰花的房间,久而久之闻不 到兰花的香味了,这是因为自己和香味融为一体了。和品行不好的人交往,就像进入了放 满臭咸鱼的仓库,久而久之就闻不到咸鱼的臭味了,这也是因为你与臭味融为一体了。朱 砂所蕴涵的一定是

33、红色,墨漆所蕴藏的也一定是黑色,所以君子必须谨慎地选择朋友。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Nur f u r den pers?nlichen f u 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Pour l e 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a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a des fins commerci

34、ales.to员bko gA.nrogeHKO TOpMenob3ymrnflCH6yHeHuac egoB u HHuefigoHMUCnO 员 B30BaTbCEb KOMMepqeckuxue 贝 ex.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Nur f u r den pers?nlichen f u 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Pour l e 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finspdesonnelles; pasa des fins commerciales.to员bko gA.nrogeHKO TOpMenob3ymrnflCH6yHeHuac egoB u HHuefigoHMucno 员 B30BaTbCEb KOMMepqeckuxqe 员 ex.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