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烂的宋元文化(一)

上传人:二*** 文档编号:60234720 上传时间:2022-03-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灿烂的宋元文化(一)(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13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一)作者:未知教案来源:人教网点击数: 340更新时间:2005-6-8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比较清楚地掌握宋元时期灿烂辉煌的科学技术成就的基本概况,包括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及向世界的传播,科学家沈括、郭守敬的科技成就及贡献的有关史实,由此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通过引导学生对课本中插图的观察、想象以及对具体材料的分析,探究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过程,初步培养学生进行历史感知、历史想象的形象思维能力。通过对宋元科学技术高度发展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全面、系统的思考问题的初步能力以及概括、归纳的能力。通过学习宋元时期的科学技

2、术,对学生进行初步的科技史教育,使学生认识到我们的祖先在科学技术和文化方面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以及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学习古代科学家勤于探索、坚持不懈、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一、重点和难点本课的主题是宋元文化,而且是灿烂的宋元文化,可见宋元文化在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特殊地位。它上承隋唐、下启明清,以自己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独特的风格创造了中华文明史上又一个文化高峰。本课主要介绍了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向学生展现了我国古代的重大科技发明和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杰出贡献。本课的重点: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及向世界的传播。上述发明和造纸

3、术的发明,统称为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1)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隋唐时期出现雕版印刷,但它毕竟费工费时,且不经济,印刷术的改进创新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北宋的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解决了上述问题,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并逐渐传至世界各地。(2)指南针的应用与传播。早在战国时期,我国人民就制成了“司南”;北宋时,随着人工造磁法的掌握,人们用磁针指南制成了指南针;也是在北宋,指南针开始应用于航海事业,成为一种准确可靠的导航仪器;南宋时,指南针经阿拉伯人传至欧洲,为后来欧洲航海家的环球航行和发现美洲提供了重要的条件。(3)火药的应用和传播。它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唐朝末年开

4、始应用于军事上,宋元时期广泛应用于战争,13、14世纪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入阿拉伯和欧洲。(4)造纸术、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发明和传播,反映了我国古代科技的领先地位,是我国成为世界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进步所作出的巨大贡献。本课的难点:充分认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四大发明的传播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和影响,但初一学生对世界历史的内容知之甚少,对这一问题难以产生联想和分析。结合马克思、培根的话,让学生感知世界面貌的改变,建立其历史的纵横联系,会有助于对难点的理解。二、教法建议1.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出示中国古代文化发展阶段示意简图,通过对示意简图的阅读得出结论:中华

5、文明悠久绵长、根深叶茂、硕果累累。2.讲述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和传播,教师可按以下步骤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1)回忆隋唐时期雕版印刷的发展状况以及现存的雕版印刷品等相关知识,从已知的知识入手温故引新。(2)思考“雕版印刷的缺欠和不便之处”,教师适当举例说明。如:宋太祖时由官方主持刻印大藏经,耗时12年、雕版13万块,印完后堆积如山的雕版派不上用场。另外,当时一个刻工一天只能刻四五十个字,一本六万字的书就需要三四年才能刻完。由学生通过示例归纳出结论,并切实感到改革雕版印刷术的必要。(3)观察教材中毕升的画像,阅读小字部分,了解活字印刷术的发明,简要归纳出活字印刷中的四道工序:刻制单字、排版、印刷、

6、拆版。建议把“动动手”的活动在此时进行,既可以亲身感受活字印刷的过程,又可以体验发明创造的艰辛,并有助于理解学习的内容。(4)对比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的不同,体会毕升的创“新”在哪里?突出两个“变”:变死字为活字,变死版为活版,既经济又省时。(5)引导学生思考“活字印刷术发明的作用”。(6)结合地图了解活字印刷术在世界各地的传播。(7)指导学生观察插图,进一步了解活字印刷术在以后的不断改进和发展的状况(木活字、锡活字、铜活字以及套色印刷等)。引导学生联想到今天,印刷业已告别了“铅与火”的时代,进入到“光与电”的时代。(举例:今天印刷出版的速度)3.学习指南针的发明和传播,要求学生通过对教材的阅读

7、、插图的观察和史料的理解,对指南针的发明过程(战国、北宋)、指南仪器的构造和使用方法以及指南针的应用(北宋)、传播(南宋)的过程作出解答。4.教师在引导学生观察汉代的司南模型时,首先指出司南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它的发明是人类从靠天辨向到以物辨向的历史飞跃,并为简单实用的指南针的制作奠定了基础。第二,提出设问引导观察:司南是由哪两部分组成的?是根据什么原理制成的?(根据磁石指南的原理制成的)培养学生观察、识图的能力。引导学生观察宋朝的罗盘针模型时,带着下列问题进行思考:罗盘针比司南有哪些进步?它是用什么方法制成的?这种导航仪器为什么会在北宋末年得到很快的应用?它的广泛应用对中国和世界有何作用

8、?在思考和解答的过程中,学生既了解指南针的发明过程,又能加深对科技发明是时代的产物的认识。5.教师要求学生阅读教材中的材料,并用计算机大屏幕显示另外提供的资料。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北宋朱萍州可谈渺茫无际,天水一色,舟舶来往,惟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视惟谨,毫厘之差,生死系矣。南宋赵汝适诸蕃志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从以上材料中分别获得了什么信息?突出的变化是什么?北宋时指南针已经用于航海,特别是在阴晦天时要靠指南针辨其方向,而在晴天仍是观测日月星辰。南宋时则完全靠指南针来定方向。两材料都说明指南针已成为船舶航行辨别方向的护身法宝。“沉石寻孤屿,浮针辨四维”,南宋诗人朱继芳的

9、诗句更道出了那个时代人们由于小小的浮针而打开崭新视野的豪情。指南针的应用使人类可以全天候航行,将“原始航海时代推至终年”。由此指南针也被世人誉为“水上之友”。它的传播,为后来欧洲航海家的环球航行创造了条件。通过材料的阅读和分析,引导学生感知历史现象,作出合理的想象,并适时地插入一些富有趣味性的讲述。6.学习火药的应用和传播,首先要明确中国是火药发明的故乡,火药在唐朝末年开始用于军事,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第二,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插图,出示材料:“开庆元年(1259年)又造突火枪,以巨竹为筒,内安子窠,如燃放,焰绝然后子窠发出,如炮声,远闻百五十余步。”宋史兵志由学生依据材料描绘突火枪

10、的外观、制造时间、结构及燃放时的特征。突火枪是古代的一种用火药发射弹丸的竹管射击火器,是世界上最早的管形射击火器,是步枪、火炮的鼻祖。第三,13、14世纪火药和火药武器传至阿拉伯和欧洲。第四,大家动脑筋,观察、阅读导入框中的发射图和文字材料,比较金元时期的火箭发射与今天的火箭发射的原理是否相同。7.学习了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应用和传播后,不仅要能够分类概括,还要掌握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在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建议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加深对重大历史意义的认识。造纸术的发明,为人类提供了经济、便利的书写材料,是人类文字载体的革命;印刷术的出现,加快了文化的传播,改变了欧洲只有上等人才能读书的状

11、况;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为欧洲航海家进行环球航行和发现美洲提供重要条件,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火药武器的使用,改变了作战方式,帮助欧洲资产阶级摧毁了封建堡垒,加速了欧洲的历史进程。(通过大屏幕出示资料)英国近代科学家培根的精辟论述:“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这三种东西,已改变了世界的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又引起了无数的变化。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宗教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四大发明是中国的先民们以罕见的聪明才智为世界留下的一串光耀千古的足迹,是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巨大贡献的象征。8.为

12、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前可以布置学生搜集与沈括、郭守敬有关的故事,课上由23人讲述,并要求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归纳出沈括、郭守敬的科学成就,从而培养学生综合归纳问题的能力。9.全课讲完后,教师提出设问:“为什么说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什么因素促使宋元时期科技得到如此巨大的成就?”引导学生回忆宋元的历史发展,得出:宋元时期政治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各民族各地区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承继隋唐时期文化和吸收外来文化、各族人民的聪明才智和辛勤的劳动等等,都是宋元时期文化灿烂辉煌的原因。从中体会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三、学法指导1.指导学生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和理解,注重总结、归纳。能够概括提炼本

13、课所涉及的基本知识要点,自制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简表(包括时间朝代、发明者或科学家、科技成就、历史地位、影响)。这样将有助于学生深入、牢固地掌握知识,学会总结归纳的学习方法。2.指导学生观察本课中的有关插图,阅读相关的历史材料,提示一些观察的角度和思考的问题(参见教法建议),培养学生注意观察学习的习惯和依据史料获取信息、学习历史的方法。3.指导学生学会联系。学习本课文化史内容可与同一时期的经济、政治特点联系,加深理解和掌握宋元时期文化灿烂的背景,懂得文化的繁荣同国家的政治、经济、对外关系等方面的发展都有着密切的关系。4.指导学生动手制作,体验自制泥活字(木活字等)、排版、印刷工序的操作过程,不仅

14、可以感受科技发明的过程,而且培养动手实践的能力。北京的学生,还可以组织小考察队,实地调查地形、水源状况,进一步了解所开凿的通惠渠。5.除了理解和接受教科书上的知识以外,还应引导学生收集、查阅、整理其他科技成就的相关信息,进一步拓宽知识,丰富对本民族历史的了解。四、问题探究动脑筋1.想想看,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说活字印刷“既经济,又省时”?今天的印刷业又有了什么新发展?雕版印刷费工、费时,一次印刷后的雕版又无法再派上用场,很不经济。活字印刷术突出两个“变”:变死字为活字,变死版为活版,既经济又省时。联系到今天,印刷业已告别了“铅与火”的时代,进入到“光与电”的时代。(举例:激光照

15、排、电脑排版、高速印刷机等)2.导入框里的图,是我国金元时期的火箭发射示意图,想想看,它和今天的火箭发射原理是否相同?两个发射原理是一样的,都是利用燃料的燃烧所产生的反作用力,来推动火箭向前、升空。练一练B活动与探究1.动动手:选材:用橡皮泥、胶泥、土豆(或小木块)等做材料,并将这些材料制成大小一致的长方块。刻字:试着在所制成的小方块材料的平面上用刀刻出一些活字。排字:将刻好的活字排成诗句或格言。印刷:在活字上蘸满墨后印在纸上。注意事项:刻字时要在所选的材料平面上刻制反字,只有这样印出的才是正字。2.试一试:准备材料:一根针、一块磁铁、一根干草、一个盛了水的碗。试做并观察:按教材中“试一试”的操作程序完成。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