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度、时间及其测量》同步练习1

上传人:fgh****35 文档编号:60204927 上传时间:2022-03-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32.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长度、时间及其测量》同步练习1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长度、时间及其测量》同步练习1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长度、时间及其测量》同步练习1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长度、时间及其测量》同步练习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度、时间及其测量》同步练习1(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时间和长度的测量题型一 主要考查你对长度单位的认识以及长度单位的换算问题题型二 主要考查你能否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题型三 知道什么叫误差,知道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减小误差题型四 会用一些特殊方法测量长度基础知识训练136mm= dm,900s= min(题型一、题型五)图11-302某同学进行测量记录时因粗心漏掉了单位,请你补上:物理教科书的厚度为8.2 ,课桌的宽度为0.65 (题型一)3图11-30是测量一木块长度的示意图。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物体的长度是_cm。(题型二)4请你将下列长度按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列(填序号) A太阳的直径为71011cm B原子核的半径为210-15

2、m C人高度为1.7103mm D珠穆朗玛峰高度为8.84813km E万里长城全长为6.71012m F课桌长为1m (题型一)5请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将以下活动所需时间由长到短排列(填序号) (题型五)A去操场做一节广播操 B到隔壁教室去借一本书C到距离家3km的学校上学 D眨一下眼睛6某学生在记录测量结果时忘记写单位,试判断下列哪个数据的单位是“厘米”( )(题型一)A一支铅笔的直径是7.1 B茶杯的高度是11.2C物理书的长度是2.52 D他自己的身高是16.757以下数据,最接近一间普通教室的天花板距该教室地面的高度的是( )(题型一)A5.5mB3.5mC2.0mD1.5m8李明同学测

3、量课本宽度的4次结果如下,其中记录错误的一次是()(题型三)A 1731cmB 1732cmC 1752cmD 1730cm9如图11-31,在测物体长度时,有以下几种方式,其中操作正确的是( )(题型二)图11-3110木铅笔是同学们天天用到的工具。你判断一下,小宇对木铅笔的下列估测哪个有误,请你把它找出来( )(题型一)A铅笔的质量约为5kg B铅笔的长度约为 20cmC铅笔的截面积约为0.5cm2 D铅笔芯的直径约为 1 mm11某同学为了测定物理课本内一张纸的厚度,采用了如下步骤:a.量出一本书的厚度,记录L;b.选用学生用三角尺并检查零刻度线是否磨损(设:没有磨损);c.翻看物理书最

4、后一页的页码,记录n;d.用L/n 表示物理书内每张纸的厚度,记录d; (1)上述各措施中错误的步骤是 ,应分别改为 ;(2)实验措施改正后,正确的实验步骤应该为(填字母序号) 。(题型四)图11-3212如图11-32所示,是一棵百年银杏树,小明想知道此树的树干A处的有多粗,可是小明身边只有直尺没有软皮尺,请你帮助小明设计一个测量A处直径大小的方案。要求:说明所需的辅助器材,并写出简要的操作步骤。(题型四)综合提高训练图11-331为了测出细铜丝的直径,某同学把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32圈如图11-33所示,用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测得这32圈的总宽度为 cm,可算出细铜丝的直径约为 mm。(

5、题型四).2某校探究学习小组,为了研究蚯蚓在粗糙面上爬得快,还是在光滑面上爬得快,他们用一条蚯蚓在相同条件的外界下,分别让它在不同的表面上爬行,为了比较蚯蚓在不同表面上爬行的快慢,必须算出蚯蚓爬行的 ,为了准确测出蚯蚓爬行的路程,在确定蚯蚓的爬行起点和终点时,他们应该选择蚯蚓的 (填头部或尾部)作为观察对象,因蚯蚓爬行的路程是弯曲的,为了测出它的爬行的路程,除了使用棉线外,还需要的测量器材是: 。(题型四)3有两项实验:用刻度尺测细铜丝直径:把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派绕50圈;然后用刻度尺量出线圈的总长度再除以50;测一个大头针的质量:先测出100个大头针的总质量,再除以100。这两项实验的思想方

6、法是相同的,两个实验遇到问题的共同特点是: ,解决办法的共同特点: 。(题型四)4实验室的常用秒表,长针走一圈是 s,估计一下自己的身体的“生物钟”脉搏跳动10次大约 s。(题型五)5“纳米”是一种长度单位,1nm=109m,纳米技术是以0.1100nm这样的尺度为研究对象的前沿科学,目前我国在对纳米技术的研究方面已经跻身世界前列,1.76109nm可能是( )(题型一)A一个人的身高B物理课本的长度C一座山的高度D一个篮球场的长度6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题型三)A如果测量方法都是正确的,那么不论是哪个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都应得到相同的结果B两个人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测出的数值不同,其中

7、一定有一人的测量方法不正确C物体的真实长度是一定的,只要测量方法正确一定不会有误差D物体的真实长度是一定的,即使测量方法正确也会产生误差7有一叠纸,怎样测得某中一张纸的厚度?(题型四)8要测出一幢12层住宅楼的高度,请你提出三种方法(题型四)图11-349意大利的比萨斜塔600多年来“斜而不倒”. 300多年前物理学家伽利略在塔上做了著名的自由落体实验,使其更加充满了神奇的魅力,吸引着世界各地游客纷至沓来斜塔究竟有多高呢?图11-34为比萨斜塔的正面照片,请你仔细观察图片,利用图片所提供的信息,推断测算出斜塔实际高度,并简单说出推断理由. (题型四)10为了探究误差产生的原因,小名和同学做了如

8、下的实验:(1)找出几把不同的刻度尺(可以是分度值不同,也可以是制作材料不同),从中取出两把不同的刻度尺,将它们的零刻度线对齐,再看看它们的10cm或15cm刻度线是否还对齐;换用其它尺子仿照上述方法再做两次。(2)在一张白纸上画了一根直线,由几个同学独立测量直线的长度,注意:使用的是同一把刻度尺,并将零刻度对准直线的起点。现在请回答下列几个问题:15cm的刻度线不再对齐说明了: 不同的人测量的结果的最后一位不完全相同,说明了: 通过上述实验,你认为引起误差的原因有哪些?(题型三)11在观察如图11-35小球摆动时,小涛发现小球每摆一个来回的时间似乎都相同。于是他产生了猜想,小球来回摆动一次所

9、用的时间t: 可能跟小球质量m有关; 可能跟绳子长度l有关; 可能跟小球移开的距离s有关;为验证自己的猜想,他在竖直的木板上画出方格,用瓶子代替小球,并在瓶内装大米以改变质量,则:(1)除图11-35所示的器材外还需要 、 ;图11-35(2)在测出不同条件下,瓶子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t后,得到表中的数据。则:为了研究t与l关系,应选择序号为 的数据进行分析;序号瓶质量mg移开距离s格悬线长度l格来回时间ts1203122.12403122.13603122.14602122.15601122.1660391.9760361.5(3)通过分析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初步的结论:t与 无关,与 有关

10、(填写字母)。(4)实验中发现,瓶子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很难测准,请你帮他想一个更准确的测量方法: 。参考答案:基础知识训练 10.36 152mm m31mm 1.164A、E、D、C、F、B 5C、A、B、D6B7B8C9C10A11a、d a.选择书内页100张 除以纸的张数 b a c d12器材:细线 步骤:将细线围绕A点树干绕一圈;用尺测出绕树干一圈的细线长,并多次测量求平均值,记为l;树干直径为l/ 综合提高训练14.75.0 1.51.62速度 尾部 刻度尺3待测量太小,不便于直接测量 以多测少430 68s5A6D7答:一张纸的厚度一般约为几十微米,而常用的测量工具达不到这样的

11、准确程度,不能直接测量,只能用积多求少法间接地测量。用刻度尺测出一叠纸(几张)的厚度为d,则一张纸的厚度为:L=8解:(1)在楼顶用皮尺垂下测量;(2)用绳子从楼顶垂下,再测出绳子长;(3)测出一层楼高再乘以12;(4)用标杆配合测楼长可得楼高;(5)用高度计测量9解:观察图片取人的身高1.7m选取人的身高作为推算的依据 测量图片中某人的高度约为20mm ( 1分 )实际测量图片塔高646mm 根据比例知识可知:塔高 H = 646mm17m / 20mm = 549 m 10(1) 刻度尺刻度线不均匀;(2)有误差; (3)测量时估读值因人而不同,误差总是不可避免的 误差有测量工具误差引起,也有测量的人引起 11(1)秒表 天平 (2)3、6、7 (3)m、s l (4)测出摆动n次的时间t,则摆一次的时间为t/n 7 / 7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