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花钟(教学案例)

上传人:jkl****17 文档编号:60200791 上传时间:2022-03-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86.5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花钟(教学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花钟(教学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花钟(教学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花钟(教学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花钟(教学案例)(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花钟教学案例 龙游雅村小学 童亚雯1、 案例背景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因此,在小学语文教材编排中科普类文本占有一定的比例。高频率出现的科普类文本不仅展现出不一样的体裁形式和语言特点,还向师生们折射、传达出一定的科普知识。正是因为科普类文本具备了“语文”和“科学”这样的双重性格,致使教师“捉摸不透”,学生“一头雾水”。师生语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双提高的平衡点很难把握。2、 案例主题 花钟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四组“细心观察”主

2、题中的一篇科普说明文,主要介绍了牵牛花、蔷薇花、睡莲、午时花、万寿菊、烟草花、月光花、夜来香和昙花九种花的花开时间及花开姿态(第一自然段);分析了花开时间各异的决定因素(第二自然段)。本文虽是说明文,但课文的语言表达优美、严谨,丝毫没有说明文的枯燥之味,科普知识浅显易懂。学生感受文本带来的语言美感的同时,还能掌握一定的科普知识,可谓是“一举两得”。本堂课是花钟教学的第一课时,重点是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我试图把握“科普类文本”特质,从“有效性”入手,将“语文”与“科学”有效整合,努力寻找“语文”与“科学”的平衡点。3、 案例叙述 这堂课,我采用了情境导入法,从课题入手,先抓住“花”字,充分利用多

3、媒体教学设备,通过花卉图片、音乐渲染和煽情的配乐旁白,让学生走入一个精彩纷呈的“花”的世界。其间最大的亮点是,配乐旁白写得很贴切,既能有效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让学生感受花之美、语言之美,又为本文设计的小练笔作铺垫,无形之中帮助学生积累描写花开姿态的词汇。配乐旁白如下: 紫色的蝴蝶兰像一只只紫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 火红火红的石榴花在风中轻轻摇曳。 成片的太阳花露出一张张灿烂的笑脸。 鲜红的月季花在枝头静静地绽放。 紫荆花使劲地扭摆着腰肢。 昙花总是这样来无影,去无踪。 蒲公英的花犹如柳絮在空中飞舞,四处安家。 栀子花含苞欲放,就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 玫瑰花娇艳而妩媚。桂花小巧玲珑,芬芳扑鼻,香飘万

4、里。看着学生完全沉浸在“花花世界”之后,我还是从课题入手,再抓住“钟”字,把课文第三自然段提前出示,并配上世界上最大的花钟日内瓦花钟的图片,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使学生了解什么是花钟,明白“花钟”有两个条件:一是花(不同时间开放的花);二是钟(花圃修成钟面的形状)。并在导学单里增加了有关花钟的知识链接,让学生了解花钟的背景知识,对花钟的感知更深刻一些。在“新授”这个环节中,我以“导学单”为依托,让学生在“导学单”的引领下与小组成员合作探究、交流解惑:课中-合作探究板块小妙招 “不动笔墨不读书”,朗读时让你的笔尖随着你的思想跳跃起来!【学习任务一】归类,填表,填好后小组交流。 花 名开

5、放 时 间 开 放 姿 态修 辞 手 法这个环节,我以学生为主体,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学生通过自学完全能独立完成这个表格,该设计能提高学生提取有用信息,归类、思考、判断、合作、口头表达等一系列能力。【学习任务二】从这些红色字体中你发现了什么? 在课堂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这样才会有不一样的收获。如:幻灯片一: 凌晨四点,牵牛花开了;五点左右,艳丽的开了;七点,睡莲开了;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了;下午三点,万寿菊开了;傍晚六点,烟草花在暮色中开了;月光花在七点左右开花了;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开放幻灯片二: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

6、的蔷薇绽开了笑脸;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花了;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傍晚六点,烟草花在暮色中苏醒;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幻灯片三: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花了;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傍晚六点,烟草花在暮色中苏醒;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通过幻灯片一和幻灯片二的对比,学生能感受到语言表达的优美、多样性;通过幻灯片二中的红色字体,学生可以感受不同花朵不同的开放姿态;

7、通过幻灯片三中的红色字体,学生可以感受到作者是在按时间顺序来介绍各种花朵开放的。【学习任务三】请你根据课文第一自然段制作一个花钟。(以下所示图片是完成后的“花钟”图形。) 该设计是想让学生对文本的感知从平面转化成立体,是学生“消化”文本的一个过程,也是“语文”与“科学”有效整合、完美呈现的一种方式。课后-拓展延伸板块 在“拓展延伸”这个环节,我以本课学习重点“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不同,开放的姿态也不同。”为引线,让学生用“科学”的眼光观察生活中还有哪些花是在什么时间开放的?开放的姿态又是怎么样的?然后出示练笔材料,要求学生用“语文”的思维来表达“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不同,开放的姿态也不同。”这一“

8、科学”现象。(练笔材料如下所示:)4、 教学反思一)导入入情入理1、立体渲染,“走马观花” 课题是课文的精华,我从课题“花”入手,各种花卉图片展示和煽情的配乐旁白,让学生感受了花朵美丽,感知了描写花朵不同开放姿势的语言之美。这种“走马观花”式的视觉冲击和听觉渲染,为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作了很好的铺垫。2、 前后倒置,认识“花钟”课文第三自然段提前出示最大限度地吸引了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探究花钟的兴趣。在这个环节中,每个孩子都很享受,很好奇,很有继续学习的欲望。当然这个环节也有瑕疵,因为欣赏的图片容量有点大,旁白有点多,所以耗时较长。 二)新授剥丝抽茧1、 字词教学,归类展示因为孩子已经课前预习过

9、,导学单上也练习过,所以新授时可以节省很多时间,“一带而过”既可。虽是“一带而过”,但我在幻灯片中出示时巧妙地设计了一下,将同类型的生字词分组展示,并让学生说说每组的词语和什么有关?如“凌晨”和“暮色”是表示时间的词语;“绽开笑脸”、“欣然怒放”和“含笑一现”都是形容花开姿态的词语。这种设计能引导学生关注词语的词性,学会归类积累词语,提高学生积累词汇的效率。 2、紧抓表格,梳理课文 学生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后,能独立思考问题并从文本中筛选出相关信息,再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最后进行小组交流汇报展示。此举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给予学生讨论、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口才与智慧的碰撞中不断完善自我。 3

10、、角度不同,收获有异教学中,三张幻灯片的相互对比让学生掌握了不同的语文知识点,人教版语文教材编排都是以主题的形式组织单元,每个单元中的语文训练点不突出,需要教师自己发现、挖掘训练点。这三张幻灯片的设计很好地起到了“放大镜”的作用,有效地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关注文本,收获更多的语文学习方法与技能。 4、关注细节,立体展示学生在感受花朵开放时间时,文中的介绍是平面的,这时我稍加改动,制作一个“花钟”就可以帮助学生感知。语文教学中,教师对一个片段、一句话、一个词、一个字、甚至是一个标点符号的有效处理都能让学生受益匪浅。三)拓展小试牛刀该环节我根据本堂的学习重点,给学生提供练笔的材料,让学生有话可写,并提醒学生写作技巧,如要按时间顺序写,可以用上比喻、拟人等修辞来写花朵开放的姿态,可以从花的颜色、形状、气味等方面写。纵观这堂课,我已将“语文”与“科学”有效融合,但也有值得改进的地方,如为了完成“学习任务一”,我忽略对学生的朗读指导,致使该环节的平衡点由“语文”滑向“科学”;在“小练笔”的环节,我给学生提供的课文材料却加大了学生的学习量,其实,在引导学生感受各种花开姿态时,我应该就地取材,让学生对文本中“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花了;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进行改写就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