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面试试讲真题汇总

上传人:494895****12427 文档编号:60020312 上传时间:2022-03-06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47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初中化学面试试讲真题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初中化学面试试讲真题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初中化学面试试讲真题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资源描述:

《初中化学面试试讲真题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化学面试试讲真题汇总(2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初中化学面试真题收集目录初中化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原子的构成考试目标:初中面试科目:初中化学题目名称:原子的构成详情:1、 题目:原子的构成2、 内容:原子的房量、体积都很小。那么,原子是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原子能不能再分?科学家为了揭示原子结构的奥秘,经历了漫长的探究过程。其中,英国科学家汤姆生(Joseph John Thomson, 1856-1940)和卢瑟福(Ernest Rutherford, 1871-1937)为人们认识原子结构作出了巨大贡献。科学家研究发现,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核外电子构成的。两者所带的电量大小相等,电性相反,因而原子

2、呈电中性。原子核的半径大约是原子半径的十万分之一。原子核在原子中所占的体积极小,核外电子在核外空间作高速运动。原子核的体积虽然很小,但原子核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电子的质量相对要小的多。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核电荷数)等于核内质子所带的电荷数(质子数),也等于原子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3、基本要求:(1) 配合教学内容要有适当板书;(2) 教学中要有提问互动环节;(3) 请在10分钟内完成试讲。解析:初中化学原子的构成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教师讲解:十九世纪末前,原子一直被认为是坚硬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1804年道尔顿已系统地提出了原子学说,他认为原子

3、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1897年汤姆生发现了电子。卢瑟福通过实验证明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两部分构成的。汤姆森提出枣糕式原子模型。请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想象一下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是怎样构成原子的?(二)新课讲授1、原子的结构展示视频:展示带正电荷的粒子轰击金箔,让学生仔细观察粒子的运动轨迹是怎样的。学生回答:实验中大多数的粒子能顺畅地穿透金箔;少数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路线,发生偏转;极少部分粒子遇到了坚硬的不可穿透的质点,反弹回来。提出问题:已知粒子带正电,原子中电子带负电,原子核带正电。大部分粒子可以顺利通过金箔,可以说明什么?学生回答:说明原子内的大部分空间被电子占据。提出问题:为

4、什么只有少数粒子发生偏转;而极少部分粒子被反弹回来?讨论交流:说明在原子中有一个原子核,它的体积与原子比小很多。提出问题:小组讨论一下在原子内部,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是如何分布的。学生回答:如果把原子比作一个庞大的体育场,而原子核只相当于一只蚂蚁。因此,原子里有很大的空间,电子就在这个空间里做高速运动。提出问题:教师展示原子结构动画示意图,并提问原子核是否还能进一步分为其他粒子?学生回答:原子核可以进一步分为质子和中子。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2、原子中各粒子提出问题:科学家经过不断研究证实了原子显电中性。组织学生阅读课本6

5、8页拓展视野思考可以得出核外电子数与核电荷数怎样的数量关系?学生回答: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教师补充:原子核中子不带电,故核电荷数所带正电荷数等于质子数,故可得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三)巩固提高学生活动: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寻找同学扮演的角色,说出构成原子的粒子有哪几种?他们是怎样构成原子的,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四)小结作业小结:师生互动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作业:本节课已知道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课后预习课本或查阅资料看看有关原子质量是如何表示的?板书设计【答辩题目解析】1、如何讲好较为抽象的、微观的化学知识?【学科专业知识】【参考答案】中学化学中,像原子等微观粒子的构成及

6、相关规律、物质结构等内容,都较为抽象,学生学习时也会比较枯燥所以在讲解时,应力求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要紧密联系学生已有的有关物质及其变化的经验与知识,尽可能通过化学实验或引用实验事实帮助学生理解。同时还要利用各种模型、图表和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此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还可能有畏难情绪,我们应该及时进行鼓励和疏导,保证学生能够顺利学习。2、请说出氢的三种同位素的质子数、中子数和核外电子数分别是多少?【学科专业知识】【参考答案】一个氢【氕】原子H,含有1个质子,0个中子,1个电子;一个重氢【氘】原子D,含有1个质子,1个中子,1个电子;一个超重氢【氚】原子T,含有1个质子,2个中子,1

7、个电子。初中化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二氧化碳与温室效应考试目标:初中面试科目:初中化学题目名称:二氧化碳与温室效应详情:1、 题目:二氧化碳与温室效应2、 内容: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煤、石油、天然气消耗量急剧增加,释放的二氧化碳越来越多,而吸收二氧化碳的森林因为天灾和被滥砍乱伐而不断减少,使得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呈现上升趋势。当大气中二氧化碳或其他气体的含量升高时,会增强大气对太阳光中红外线辐射的吸收、阻止地球表面的热量向外散发,使地球表面的平均气温上升,这就是所谓的“温室效应”。许多科学家认为,温室效应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会产生不良影响。如果地球的气温上升,将导致冰川融化,海平

8、面上升,一些沿海城市会被淹没;有的地方会炎热得无法居住;气温上升,还会使很多的水蒸气进入大气,一些富饶的土地将变成沙漠。有的科学家认为近年来日益严重的全球厄尔尼诺现象也与温室效应有关。3、基本要求:(1) 教学过程中要与学生有互动;(2) 要求配合教学内容有适当板书。解析:初中化学二氧化碳与温室效应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全球平均温度逐年升高全球变暖与大气中哪种气体浓度的上升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回答:二氧化碳。教师引导:大气中来源与哪里,为什么会引起全球变暖,这对于我们的生态环境有哪些影响?这节课共同学习二氧化碳与温室效应。(二)讲授新课多

9、媒体展示: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图提出问题:自然界中有哪些产生二氧化碳的行为、有哪些消耗二氧化碳的行为。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二氧化碳的生成途径和消耗途径:人和动物的呼吸,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燃烧都会产生二氧化碳,而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却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因此,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相对稳定的。多媒体播放:实验:“模拟生物圈的实验”。提出问题:请学生观察温度计的变化,推测二氧化碳对环境的温度有何影响。学生回答:可以判断二氧化碳有保温的作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会引起环境温度的升高。 提出问题:为什么二氧化碳浓度过高会引起“温室效应”?多媒体展示图片:温室效应。学生回答:地球在

10、吸收太阳辐射的热量的同时也会向外辐射热量,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会吸收地球向外辐射的部分热量,也会将部分吸收的热量辐射回地球,这样就不会造成地球表面的温度过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稳定,地球表面的温度恒定或者变化不大。但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升高之后,这种效应会加强,因此会引起地球表面温度升高。提出问题:温室效应加剧,对我们生态环境的有哪些影响?学生回答,教师总结:1、海平面上升,部分岛屿、居住地会被淹没;2、气候反常,海洋风暴增多;3、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积增大;4、动物们失去栖息地。提出问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减小“温室效应”的危害?学生回答,教师总结:1、减少矿物燃料的燃烧;2、使用清洁能源;3.

11、植树造林。(三)练习巩固1.导致二氧化碳增多的原因是( )。A.制冷工业 B.森林遭破坏 C.大量使用矿物能源 D.新能源的使用(四)小结作业小结:请学生说一说这节课学到的知识,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的生成途径以及消耗途径;温室效应的危害以及措施。布置作业:查阅资料,进一步了解形成温室效应的气体都有哪些。板书设计【答辩题目解析】1、你通过这节课,想让学生获得怎样的知识?【教学设计】【参考答案】让学生获取的知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就是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的产生途径和消耗途径,分别是种植物的呼吸作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含碳物质)的燃烧、微生物对动植物尸体的分解作用和植物的光合作用,以及二氧化

12、碳的温室效应的危害和措施。2、说出至少两种鉴别和的方法?【学科专业知识】【参考答案】根据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的不同,可以采用如下方法鉴别和。方法一:分别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有沉淀产生的是,无明显现象的是。方法二:气体通过灼热的CuO黑色粉末,能将黑色的CuO还原成红色的Cu粉的是,无变化的是。方法三:分别将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剂中,试剂变红的是,无变化的是。初中化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考试目标:初中面试科目:初中化学题目名称: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详情:1、 题目: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2、 内容:实验1-1(1)把盛有少量水的试管斜夹在铁架台上(如图1-1)。在试管底部小心加

13、热到水沸腾。把一块洁净的玻璃片(或盛有冷水的小烧杯)移近试管口,观察并记录发生的现象。(2)取少量硫酸铜晶体(俗称胆矾或蓝帆)放在研钵内,用研钵把胆矾研碎。观察并记录胆矾发生的变化。(3)在2支试管中分别放入少量研碎前、后的胆矾,并加入少量水,振荡得到澄清的硫酸铜溶液。再向2支试管中分别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并记录试管中发生的现象。在实验(1)和实验(2)中,液态的水经过沸腾变为水蒸气,冷却后又变成液态的水;块状的胆矾经过研磨后变成粉末状的胆矾,虽然水和胆矾发生了形态的变化,但并没有生成其他物质。这种设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汽油挥发、铁水铸成锅、蜡烛受热熔化等都属于物理变化。在实验

14、(3)中,胆矾在变化中生成了其他物质。这种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做化学反应。木柴燃烧、铁的生锈都属于化学变化。3、基本要求:(1) 要有适当的板书设计;(2) 试讲要条理清晰,重点突出;(3) 教学过程中注意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解析:初中化学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教学过程(一)生活导入教师提问:在物质世界里,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多种相互作用,也不断发生着变化。请学生列举生活中常见的有关物质的变化。学生回答:例如,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水蒸气和冰、燃料能燃烧、钢铁制品在潮湿的环境会慢慢生锈等。教师总结:现在我们就来学习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二)新课教学1

15、、物理变化教师演示:教师进行有关物质变化的小实验。实验一:水沸腾的实验,有大量水蒸气冒出,玻璃片上有小水滴附着;实验二:将蓝色块状胆矾固体研碎后成为蓝色粉末。教师提问:实验1、2有什么共同特征?学生回答:变化过程中只是形状或状态发生了变化,物质的成分没有发生变化,并没有新物质的生成。教师总结:变化过程中只是形状或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像这种变化叫做物理变化。物理变化的主要特征就是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只是形状、状态(气态、液体、固体)的变化。比如弹簧的伸缩就是形状的变化,也属于物理变化。2、化学变化学生实验:在2支试管中分别放入少量研碎前、后的胆矾,并加入少量水,振荡得到澄清的硫酸铜溶

16、液。再向2支试管中分别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并记录试管中发生的现象。教师提问:能观察到什么现象?学生回答:两支试管都形成蓝色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立即生成蓝色沉淀。学生实验:在盛有少量石灰石(或大理石)的试管里加入适量稀盐酸。注意观察并记录试管和烧杯中发生的变化。教师提问:能观察到什么现象?学生回答:加入盐酸后立即有气泡产生,石灰石逐渐变小。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摸一下试管感觉到发热。教师提问:这两个反应有什么共同特征?学生回答:这两个变化都有新的物质生成。教师总结:日常看到木材燃烧,铁生锈等都是化学变化。在化学变化过程中除生成其他物质外,还伴随发生一些现象,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

17、淀等等。(三)巩固提高如何准确的判断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四)小结作业小结:学生总结本节课重点知识,教师补充。作业:查阅资料寻找古诗中的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下节课交流总结。板书设计【答辩题目解析】1、做实验就是探究吗?探究就是做实验吗?【教学设计】【参考答案】实验分为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探究性实验是实验的一种类型,所以做实验并不一定就是探究。同样探究的方法也有很多,如文献法、讨论法、观察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反思法等。做实验探究是探究一种重要的方法但不是唯一方法。2、原子弹爆炸是什么变化?【学科专业知识】【参考答案】原子弹爆炸既不属于化学变化,也不属于物理变化,它是热核变化。在中

18、学阶段,我们说的化学变化分子可再分,原子不可再分,而原子弹的爆炸是一系列的核裂变链式反应,即原子也再分了,故原子弹爆炸是热核变化。初中化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固体药品的取用考试目标:初中面试科目:初中化学题目名称:固体药品的取用详情:1、 题目:固体药品的取用2、 内容: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广口瓶里,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钥匙。有些块状的药品(如石灰石等)可用摄子夹取。用过的钥匙或镊子要立刻用干净的纸檫拭干净,以备下次使用。把密度较大的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玻璃容器时,应该先把容器横放,把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容器口以后,再把容器慢慢地竖立起来,使药品或金属颗粒缓缓地滑到容器的底部,以免打破容器。往试管里

19、装入固体粉末时,为避免药品沾在管口和管壁上,可先使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用小纸条折叠成的纸槽)小心地送至试管底部(如图1-24),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实验1-3:(1)用镊子夹取少量颗粒状石灰石(或大理石)放入试管中,并将试管放在试管架上备用。(2)取少星硫酸钠粉末放入另一支试管中,并将试管放在试管架上备用。3、基本要求:(1) 试讲中需进行实验演示;(2) 要求配合教学内容有适当的板书设计;(3) 请在10分钟内完成试讲内容。解析:初中化学固体药品的取用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实验仪器的名称、特点、用途,学习了实验室安全规则,当我们在实验室做实验

20、的时候离不开具体的实验操作,我们这一节就开始学习具体的实验操作,首先我们来学习固体药品的取用。(二)新课教学1、块状固体或金属颗粒的取用多媒体展示:取用块状固体药品(石灰石和金属锌)的视频,学生观察药品的状态、药品存放试剂瓶的特征、取用药品的仪器以及操作顺序。师生总结:块状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广口瓶里,可用镊子夹取。用过的镊子要立刻用干净的纸擦拭干净,以备下次使用。步骤:把密度较大的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玻璃容器时,应该先把容器横放,把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容器口以后,再把容器慢慢地竖立起来,使药品或金属颗粒缓缓地滑到容器的底部,以免打破容器。(一横二放三慢竖;仪器:镊子)学生实验:实验1-3(1)

21、用镊子夹取少量颗粒状石灰石(或大理石)放入试管中,并将试管放在试管架上备用。教师巡视指导。2、粉末状或小颗粒状药品的取用多媒体展示: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碳酸钠粉末)的视频,学生观察药品的状态、药品存放试剂瓶的特征、取用药品的仪器以及操作顺序。师生总结:粉末状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广口瓶里,可用钥匙夹取。用过的钥匙要立刻用干净的纸擦拭干净,以备下次使用。步骤:往试管里装入固体粉末时,为避免药品沾在管口和管壁上,可先使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用小纸条折叠成的纸槽)小心地送至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一横二送三直立;仪器:钥匙或纸槽)教师补充:固体药品取用原则:不触,不闻,不尝;节约药品;用

22、剩的药品放入指定容器。(三)巩固提高学生实验:实验1-3(2)取少量碳酸钠粉末放入另一支试管中,并将试管放在试管架上备用。教师巡视指导。(四)小结作业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内容。作业:利用家中的杯子、瓶子、碗、筷、匙等,以及食盐、冰糖进行固体药品的取用练习。板书设计【答辩题目解析】1、如何确定固体试剂取用量?【学科专业知识】【参考答案】取用量:按实验所需取用药品。如没有说明用量,应取最少量,固体以盖满试管底部为宜,液体以12mL为宜。多取的试剂不可放回原瓶,也不可乱丢,更不能带出实验室,应放在指定的容器内。2、液体药品如何取用?【学科专业知识】【参考答案】(1)液体试剂的倾注法取下瓶盖,倒放在桌

23、上,(以免药品被污染)。标签应向着手心,(以免残留液流下而腐蚀标签)。拿起试剂瓶,将瓶口紧靠试管口边缘,缓缓地注入试剂,倾注完毕,盖上瓶盖,标签向外,放回原处。(2)液体试剂的滴加法滴管的使用:a.先赶出滴管中的空气,后吸取试剂;b.滴加试剂时,滴管要保持垂直悬于容器口上方滴加;c.使用过程中,始终保持橡胶乳头在上,以免被试剂腐蚀;d.滴管用毕,立即用水洗涤干净(滴瓶上的滴管除外);e.胶头滴管使用时千万不能伸入容器中或与器壁接触,否则会造成试剂污染。初中化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酯化反应考试目标:初中面试科目:初中化学题目名称:酯化反应详情:1、 题目:酯化反应2、 内容: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存在

24、下可以反应生成有浓郁香味、不易溶于水的油状液体乙酸乙酯。科字实验证明,乙酸乙酯是乙醇分子中的乙氧基()取代了乙酸分子中羧基上的羟基(-0H)的生成物,即乙醇分子和乙酸分子间脱去一个水分子的产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像这种醇和酸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应叫做酯化反应。信息提示:官能团甲醇、乙醇分子中含有羟基(-0H),乙酸、高级脂肪酸分子中含有羧基(-COOH),甲醛、乙醛分子中含有醛基(-CHO)。这些基团反映了一类有机化合物的共同特性,叫做官能团。3、基本要求:(1) 根据上述片段,简要写出试讲提纲(要求试讲结束后上交);(2) 试讲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3) 试讲中要有课堂提问(4)

25、试讲时要有必要的板书(5) 试讲中涉及到的实验及其他教学媒体只需用语言进行情景模拟即可。解析:初中化学酯化反应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厨师在炒菜尤其是烧鱼时都喜欢加些酒和醋,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这个过程产生了具有浓郁香味乙酸乙酯。(二)新课教学1、酯化反应【演示实验】视频演示乙酸与乙醇反应的实验过程。学生观察。【提出问题】乙酸与乙醇反应的实验中实验条件是什么?(浓硫酸作催化剂,加热)实验现象是什么?(实验中生成了有香味的、不溶于水的、无色透明油状液体。)【微观演示】乙酸与乙醇反应中各分子的变化过程。【学生归纳】乙酸脱掉羟基,乙醇脱掉氢,再结合生成乙酸乙酯和水。书写化学方程式

26、:【教师介绍】乙酸乙酯是乙醇分子中的乙氧基(CH3CH2O-)取代了乙酸分子中羧基上的羟基(-OH)的生成物。像这种醇和酸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应叫做酯化反应。【学生练习】乙酸与正丙醇生成的酯叫乙酸丙酯,甲酸与乙醇的反应生成甲酸乙酯。【发现规律】酸与醇生成的酯叫做某酸某酯。2、官能团【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信息提示”部分,归纳什么是官能团。并举例说明。【讨论作答】一些基团反映了一类有机物的共同特性,叫做官能团。例如:甲醇和乙醇的官能团是羟基,乙酸和高级脂肪酸的官能团是羧基,甲醛、乙醛的官能团是醛基。【归纳总结】官能团一般是指能决定这个物质特殊性质的基团。(三)小结作业小结:学生总结本节课内容。作业:

27、总结常见有机物中的官能团及性质。板书设计【答辩题目解析】1、教学重难点是什么?【教学设计问题】【参考答案】学生第一次接触酯化反应,酯化反应是高中有机化学的重要知识之一,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反应类型,因此本节课的重点是酯化反应。乙酸乙酯是乙醇分子中的乙氧基(CH3CH2O)取代了乙酸分子中羧基上的羟基(OH)的生成物,即乙醇分子和乙酸分子间脱去一个水分子的产物。对于学生来说,较难理解,内容也比较抽象,因此设置难点是酯化反应的机理。2、酯化反应生成的水分子里的氧原子是由醇提供还是酸提供?在科学上怎样给予肯定?【专业知识问题】【参考答案】酸提供的。可以用同位素示踪法:用含氧的同位素18O的乙醇与乙酸

28、反应,可发现所生成的乙酸乙酯分子里含有18O原子;同样用用含氧的同位素18O的乙酸与乙醇反应,发现所生成的乙酸乙酯分子里没有18O原子。初中化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如何从大豆中提取油脂考试目标:初中面试科目:初中化学题目名称:如何从大豆中提取油脂详情:1、 题目:如何从大豆中提取油脂2、 内容:油脂不溶于水,易溶于汽油等有机溶剂中。用有机溶剂可以把植物果实,如大豆、花生中的油脂提职出来。在通风良好的场所,用以下实验可以从大豆中提取豆油。1、用研钵把5g大豆研碎,放到试管中,加入10 mL己烷(一种有机溶剂),振荡后, 静置几分钟(图8-9 a、b);2、用过滤器过滤提取液(图8-9 c);3、把

29、提取液放在小烧杯中,用热水浴蒸发掉己烷(图8-9 d)4、观察得到的大豆油。把油移入试管,向试管中加入10 mL水,振荡静罝后,豆油和水分层,豆油浮在水面上(图8-9 e)。人体内的脂肪储备着丰富的热能。一个人如果活动量小,热量消耗就少,体内积累的脂肪就多。如果摄入的碳水化合物过多,剩余部分也会转化为脂肪。如果摄入的食物提供的热量不足以供给活动的需要,体内的脂肪就会被消耗。3、基本要求:(1) 试讲中要讲解实验的过程;(2) 十分钟内完成试讲;(3) 试讲中实验操作用语言进行情境模拟即可。解析:初中化学如何从大豆中提取油脂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教学过程(一)生活导入多媒体展示大豆油的图片,提出

30、问题:如何从大豆中提取大豆油?(二)新课教学1、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大豆油的图片,提出问题:如何从大豆中提取大豆油?2、探究新知(1)提取原理提问:根据生活经验进行判断,大豆油具有哪些性质,可以帮助我们提取大豆油?总结学生回答: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讲述:可以利用有机溶剂己烷,把大豆的油脂提取出来(2)提取过程多媒体展示:实验用具:大豆、己烷、研钵、过滤装置、烧杯、试管等。多媒体展示,教师演示:提取步骤:研碎加己烷静置。提问:油脂已经溶在了己烷中,接下来应该如何去做?(固液分离)教师演示:过滤器过滤提取液;用热水浴蒸发掉己烷。进行实验:学生实际操作,用己烷提取大豆中的油脂,观察得到的大豆油。

31、(巡视指导:注意通风,禁止明火。)提出问题:除去己烷的过程中,我们采取了热水浴的方法,原理是什么?学生回答:热水浴的条件下,己烷会蒸发,油脂不会蒸发。总结:这一实验中,利用了油脂易溶于有机溶剂的性质,用己烷提取了大豆中的油脂。再利用了己烷易挥发的性质,除去了己烷。(三)拓展提高多媒体展示:各种富含油脂的食物:肥肉、花生教师讲解:油脂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说明需要合理饮食,均衡营养。(四)小结作业小结: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作业:课下查阅资料,油脂对人体的重要作用,写成一篇文章。板书设计【答辩题目解析】1、举例说出几种含有油脂的食物?【学科专业知识】【参考答案】花生油、豆油、菜籽油、猪油、牛油

32、等,常温下呈液态的叫做油,常温下呈固态的叫做脂。2、六大营养素都有什么?【学科专业知识】【参考答案】蛋白质、糖类、油脂、无机盐、维生素、水。初中化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考试目标:初中面试科目:初中化学题目名称: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详情:1、 题目: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2、 内容:探究: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1、实验(1)在试管中加入5 mL 5%过氧化氢溶液,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现象。(2)向上述试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现象(如图2-15)。(3)待上述试管中没有现象发生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33、观察现象。待试管中又没有现象发生时,再重复上述操作,观察现象。2、分析与讨论(1)在实验(1)和(2)中木条是否复燃?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什么?(2)在实验(3)的重复实验中,反应后二氧化锰有无变化?(3)综合分析实验(1)(3)中所观察到的现象,你认为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 解的反应中起了什么作用?在实验(1)中,带火星的木条不能复燃,是因为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下分解缓慢,放出的氧气很少。在实验(2)中,木条复燃,是因为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使分解加速。这一反应可以表示如下:在实验(3)中,实验重复多次,每次只消耗了过氧化氢,二氧化锰好像永远用不完。如果在实验前用精密的天平称量二氧

34、化锰的质量,实验后把二氧化锰洗净、干燥,再称量,你会发现它的质量没有发生变化。把它再加到过氧化氢溶液中,还可以加速过氧化氢分解。这种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做催化作用。硫酸溶液制过氧化氢瞧也有具有催化作用。3、基本要求:(1) 教学过程中要有适当的提问环节;(2) 如果需要实验或辅助教学工具,采用语言模拟即可;(3) 要求配合教学内容有适当板书设计(4) 试讲时间控制在10分钟。解析:初中化学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课前进行图片展

35、示,自然界可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获得氧气;工业上可通过工业生产获得氧气;在实验室中,我们上节课的学习知道了可以通过高锰酸钾分解获得氧气。那么,在实验室还能不能通过其他的方式来获得氧气呢?(二)新课讲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现象、思考问题并分析原因。实验1:取一支试管,加少量的过氧化氢溶液,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实验2:取一支试管,向试管中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学生回答】实验1有少量的气泡,木条不复燃:实验2有大量的气泡,木条复燃。思考得出木条复燃的原因是产生了大量的氧气。【提出问题】请学生思考实验2中产生大量氧气的原因是什么?【教师演示】实验3:取反应完后的实验

36、2的试管(课前准备以节约时间),倒掉上层清液,加入过氧化氢溶液,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观察现象。待试管中没有现象时,再重复本操作。实验实验现象分析实验1有少量的气泡,木条不复燃说明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下产生的氧气很少实验2有大量的气泡,木条复燃说明在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遇到二氧化锰时 迅速产生大量氧气实验3有大量气泡冒出,木条复燃说明二氧化锰仍然起作用,促进产生氧气【教师引导】如果重复实验3,待反应结束以后,倒掉上层清液,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还能看到木条复燃。实验重复多次都能看到同样的现象,推测二氧化锰的性质不变。【提出问题】二氧化锰的质量是不是也没有改变呢。称量实验后洁净干燥的二氧化锰发现其质量

37、没有发生改变。通过这些现象你能想到什么呢?【老师总结】催化剂概念、特点并书写过氧化氢分解制备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三)巩固提高关于催化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反应中使用催化剂,反应速率一定加快B.不使用催化剂过氧化氢反应不能发生C.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D.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化学性质没有改变,质量有所减少(四)小结作业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内容。作业:查阅资料,试着列举其他的催化剂物质以及是在什么反应中起到催化剂的作用。板书设计【答辩题目解析】1、如果某一个实验能够用作教师演示实验,有哪些教学要求?【教学实施】【参考答案】准备充分,确保成功。现象明显,易于观察。操作规范,注重示

38、范。演、讲结合,启迪思维。简易快速,按时完成。保护环境,注意安全。2、如何判断某种物质在化学反应中起到的是催化剂的作用?【学科专业知识】【参考答案】如果该物质在化学反应的前后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都没有发生改变,它的加入能够改变反应物化学反应速率(既能提高也能降低)而不改变化学平衡,我们就说它在化学反应中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初中化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硬水和软水考试目标:初中面试科目:初中化学题目名称:硬水和软水详情:1、 题目:硬水和软水2、 内容:如果用具有吸附作用的固体过滤液体,不仅可以滤去其中的不溶性物质,还可以吸附掉一些溶解的杂质、除去臭味。市场上出售的净水器,有些就是利用活性炭来吸附、

39、过滤水中的杂质的。经上述沉淀、过滤、吸附等净化处理后,浑浊的水变澄清了,但所得水仍然不是纯水。我们除去的主要是水中的不溶性杂质,水中还有许多溶解的杂质。例如,有些地区的水很容易使水壶或盛水的器具结水垢,就是因为该地区的水中溶有较多的可溶性钙和镁的化合物,在水加热或长久放罝时,这些化合物会生成沉淀(水垢)。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做硬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做软水。实验4-3把等量的肥皂水分别滴加到盛有等量的软水、硬水的试管中,震荡,观察两试管中产生泡沬的情况(如图 4-18)利用上述实验可以检验硬水和软水。使用硬水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麻烦,如用硬水洗涤衣物,既浪费肥皂

40、也洗不干净衣物,时间长了还会使衣物变硬;锅炉内结垢不仅浪费燃料,而且会使锅炉内管道局部过热,易引起管道变形或损坏,严重时还可能引起爆炸。设法除去硬水中的钙、镁化合物,可以使硬水软化成软水。工业上和科学实验中软化硬水的方法很多,生活中通过煮沸也可以降低水的硬度。3、基本要求:(1) 试讲时间10分钟;(2) 教学过程中要有适当的情境设计;(3) 教学中要与学生有交流互动;(4) 要有板书设计。解析:初中化学硬水和软水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水壶使用前和多次使用后的照片。提出问题:为什么经过一段时间使用后水壶中会有水垢呢?说明煮沸前后水壶里面发生了改变,

41、煮沸前后的水有什么不同?引入新课硬水和软水。(二)联系生活,探究新知1、教师讲解:硬水和软水的概念。请学生初步思考、回答水垢形成的原因。教师进行归纳、讲解原因。2、提出问题:如何区分硬水和软水。学生2人一组进行实验4。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表述现象,思考、回答结论。教师归纳讲解: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产生泡沫多的是软水,产生泡沫少、有浮渣的是硬水。继而提出问题:根据我们实验的现象,你能说一说硬水的危害、化学给予我们生活的启示吗?请学生思考、回答。之后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硬水的危害。3、提出问题,学生思考:结合生活经验,如何除去水中的钙、镁化合物,使硬水变为软水?请学生交流、讨论、回答。之后教

42、师归纳讲解:生活中我们常用煮沸的方法,使得钙、镁离子转化为难溶的沉淀,降低水的硬度。实验室常用蒸馏的方法获得蒸馏水以降低水的硬度。也可以加入化学试剂去除钙镁离子,工业上常用药剂法和离子交换法降低水的硬度。(三)课堂练习,巩固提升【多媒体展示试题】学生进行课堂练习。有关硬水和软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硬水洗涤衣物不易洗净B.硬水通过消毒可以得到软水C.硬水通过过滤就可以得到软水D.软水是指不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四)课堂小结,课后作业小结:学生总结归纳本节课所学主要知识,表述学习心得。作业:课后调研工业中软化硬水的方法,写成小论文的形式,下节课与同学分享。板书设计【答辩题目解析】1、

43、开水中的水垢是什么成分?【学科专业知识】【参考答案】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天然水中一般都含有少量的钙离子和镁离子,还含有少量碳酸氢根离子。由于碳酸氢钙和碳酸氢镁热分解温度低于100,碳酸氢钙会分解成碳酸钙、二氧化碳和水,碳酸氢镁也会分解成碳酸镁、二氧化碳和水,长时间煮沸,碳酸镁会跟水反应,部分或全部转化成氢氧化镁,所以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2、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什么?【教学设计】【参考答案】“硬水和软水”主要是介绍硬水和软水的概念、区分方法以及硬水软化的方法。通过前面知识的学习以及生活经验,学生已经知道未净化的水含有不溶性的杂质,但是还不清楚水中可能因含有可溶性杂质而使水不同,该阶段的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非常容易把无色透明的水与纯水混淆,同时该阶段学生的抽象思维还不够成熟,不容易建立硬水与软水的区别,因此结合本节内容和学生情况,确定本节课的重难点是知道硬水和软水的区别以及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