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眼穴治疗带状疱疹研究

上传人:w****1 文档编号:59988335 上传时间:2022-03-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龙眼穴治疗带状疱疹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龙眼穴治疗带状疱疹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龙眼穴治疗带状疱疹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龙眼穴治疗带状疱疹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龙眼穴治疗带状疱疹研究(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龙眼穴治疗带状疱疹带状疱疹中医称之缠腰火丹。此病可发生于任何部位,由集簇性的疱疹组成,并伴有疼痛;年龄愈大,神经痛愈重。中医治疗此病有一套独特的疗法。此法分为两步:1 .龙眼穴放血:龙眼穴位于小指近端指关节尺侧面上(第二、三骨节之间),握拳于横纹尽头处取之。局部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然后挤压,即有黄色黏液或血溢出,挤出12滴即可。2.龙头、龙尾点刺出血:疱疹最先出现处称为“龙尾”,疱疹延伸方向之端称为“龙头”。其放血部位应在“龙头”之前,“龙尾”之后。局部常规消毒后,以三棱针点刺出血,在针刺部位拔罐,以求恶血尽祛。起罐后,用酒精棉球擦净该处,不必包扎。龙眼位于小肠经脉中,属于经外奇穴。小肠

2、与心相表里,心经属火,主血脉,刺之放血能泻心火又可活血化瘀通经络。龙头、龙尾是指疱疹延伸方向的始末,在其疱疹发生部位的前(龙头)与后(龙尾)刺破出血,再加火罐拔尽恶血,此法控制了病势的发展,俗称“截法”。龙眼穴常用,我一般是配合梅花针叩刺后拔罐,效果非常后,有时配合蜘蛛穴艾灸,多能一次见效,两次收功。紫,合拢的线端达处即是支灸的穴位一一脚蛛紫,合拢的线端达处即是支灸的穴位一一脚蛛穴口上取好穴位后,将璃盖形支柱穴口上取好穴位后,将璃盖形支柱里上里上穴位穴位上点着上点着, ,燃至患者感轻灼痛为度拿次,四燃至患者感轻灼痛为度拿次,四次为一次为一疗程疗程. .:龙头就是疱疹刚出现的部位,龙尾就是疱疹延

3、伸的末端部位。如果疱疹刚发生范围较小,可以一个火灌把龙头和龙尾一起包围起来。治疗带状疱疹一次立刻痊愈绝技方法:病灶局部常规消毒.用梅花针扣刺疱疹及病变范围,皮肤微出血.然后用闪火法拔罐.拔出红黄相间的液体.消毒卫生纸擦净.注意:1 1 .毒液一定要拔净,一次拔不净,要反复拔,直到干净为止. .2 2 .病变部位一定要拔严,不留空位. .说明;1 1 .用本方法治疗完毕后,立刻止痛.有的患者病变部位被衣被接触即疼痛难忍,但是在拔罐过程中,只有轻微的拔罐造成的抽吸感.2 2 .病变部位糜烂的,不需梅花针扣刺,直接拔罐既可.拔完后,用红外线烤干. .3 3 .有的部位用拔罐无法操作时,可用 10-2

4、010-20 毫升的注射针管,切去头部,对准病变部位,抽吸针柄,可起到和拔罐同样的效果.现在则用真空拔罐代替.二.如作方球患者取正坐或俯卧患者取正坐或俯卧位位, ,医者站患者后面或侧医者站患者后面或侧面面, 取细线一根测出患者取细线一根测出患者的头围大小的头围大小, 噜余下的线噜余下的线除去除去, 然后用头固长度之然后用头固长度之线晓顿一周线晓顿一周. .再将两再将两 强强对齐对齐, 港典椎耳中线向背港典椎耳中线向背后下楷拉后下楷拉艾灸蜘4带状 (附85例验i北京铁禽总医下4 4 .操作完毕后.我一般不再消毒处理.也无感染的病例.但是,为了操作规范,请大家在运用时,自己掌握.5 5 .此方法优

5、于其他方法.我治疗将近 100100 例,均一次治愈. .我治带状庖疹一针绝至阳穴点刺放血加拔罐轻者一次重者五次愈,不吃药打针绝效一百多例未见后一神经疼者。三商穴可治愈带状疱疹三商穴为少商、中商、老商三穴。中商在拇指爪甲正中根部下一分许处;老商在拇指爪甲角尺侧一分处。病例:王某,男,2626 岁。三天前右上腹起一簇密集的疱疹,如米粒大,环形如带、有灼热刺痛感。局部皮肤异常敏感,着衣则痛加剧。舌质红苔微黄,脉浮滑。针刺三商穴放血,各挤出粘稠血数滴。针一次后疼痛明显减轻,经治疗数次后病愈。体会:带状疱疹,又名缠腰火丹、蛇盘疮。本病多因情志不遂;或肝胆火盛、 内蕴湿热, 外感湿毒之邪所致。 外邪侵入

6、人体, 肺经首当其冲, 而肺合皮毛”治应在肺,三商穴属肺,能宣泄肺热、疏散肺经之邪,故能治毒邪入表之带状疱疹。带状疱疹也有较好效果。方法:取鱼腥草干品 30-5030-50 克(鲜品 300300 克),加水适量,煎汤,温服。每日 1 1 齐 L L 分 3 3 次服,可连续服用 3-73-7 天。皮肤针加拔罐治疗带状疱疹本贴收到 2 朵盘鲜花方法常规消毒皮肤后.用皮肤针叩刺.将所看到的疱疹叩破至微微渗血.然后选适当型号玻璃火罐.用闪火法以患处为中心吸附于叩刺部位.看病人的情况使罐内出血几毫升或十几毫升不等.起罐后把血捺净,疱疹面外涂阿昔罗韦软膏.一般一天一次,连续三天.休憩一天.在继续治疗.

7、效果很好.:victory:中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31 例中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31 例作者:孔德立,张晓琳,张冬梅作者单位:吉林市龙潭区铁东医院,吉林吉林 132022;132022;吉林市医院皮肤科,吉林吉林 132001132001【关键词】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医药疗法带状疱疹是一种病毒性皮肤病,是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因病毒累及神经节后根而发病。本病骤然发病,沿一侧周围神经分布区出现集簇性水疱,排列呈带状,伴有神经痛及附近淋巴结肿大。临床上除出现皮肤红斑、水疱外,其疼痛为本病的主要特征且多为首发症状,疼痛在皮肤疱疹愈后可持续数周、数月不等,称疱疹后遗神经痛”。笔者自

8、2002年以来采用自拟中药方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来自我院皮肤科住院或门诊患者,符合皮肤性病学4版教材的诊疗标准,有带状疱疹病史,皮损经治疗消失4周后仍遗留原皮疹分布区域的针刺、烧灼样疼痛,通过相应检查排除引起疼痛的其他相关疾病,无严重心、肺、肾疾病。本组观察例;年龄最大72岁,最小31岁,平均56.2岁;病程最长13个月,最短3个月,平均6.5个月。2治疗方法中药汤剂内服药物组成:龙胆草、白花蛇舌草各20g,板蓝根、黄苓各15g,山桅子、生地、柴胡、延胡索、当归、丹参各10g,木通、木香各5g,每日1齐ij,水煎分3次服用,配合加味茶五倍散3剂

9、外敷。处方:儿茶、五倍子、马钱子、炉甘石、独角连各6g,黄连、冰片各1g,每日1齐【J。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疗效标准:根据1995年1月1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实施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拟定,治愈:临床体征消失,无疼痛后遗症;好转:疼痛明显减轻;无效:疼痛无缓解。经1-2个疗程治疗后,治愈16例,好转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3.2%。4病案举例患者,男,45岁,2002年9月15日初诊,初始右侧腰肋部皮肤灼热刺痛,2d后出现密集成簇的绿豆大小疱疹,疼痛加剧,给青霉素、病毒吵等药物静滴,阿昔洛韦软膏外用3d效果不佳,遂投自拟中药方治疗。处方:龙胆草、白花蛇舌草各20g,板蓝根、黄苓各15g,

10、山桅子、生地、柴胡、延胡索、当归、丹参各10g,木通、木香各5g。3剂水煎服。每日1齐ij,分3次服用,配合加味茶五倍散外敷。处方:儿茶、五倍子、马钱子、炉甘石、独角连各6g,黄连、冰片各1g,每日1剂,1d后疱疹大部分溃烂,疼痛明显减轻,第2d对未完全溃烂的疱疹续敷药,溃烂处敷消炎膏,3d后疱疹全部结痂,痛感消失而愈。5讨论带状疱疹,中医称为缠腰火丹。肝火脾湿郁于内,毒邪乘之发于外,气血瘀滞为其病因病机。治宜清热凉血、燥湿解毒、活血通络止痛、拔毒散结,故笔者辨证选用龙胆草、白花蛇舌草、黄苓、板蓝根、生地、山桅子、木通清热利湿解毒;延胡索、郁金、当归、丹参活血通络止痛;柴胡、木香疏理肝脾、使气

11、行而血行;外用儿茶清热收湿;五倍子清散热毒、消肿止痒;独角连、马钱子拔毒、清热散结、通络止痛;黄连清血热、除湿火、解毒消肿;冰片散郁热火毒、透邪通经。内外31例,男14例,女17结合,共奏奇效。现代研究证明,方中板蓝根、白花蛇舌草、黄苓、龙胆草等中药对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有明显抑制和抗毒、减毒、灭活作用。水煎内服,有效成份直入血中,能迅速改善全身血液循环、促进皮肤新陈代谢,提高肌体抗病能力,有效地对抗病毒,加快炎症的消退,再配以局部外敷,药力直捣病所,局部药物浓度增高,扩张皮肤血管,加速血液流通,诸药共奏清热解毒、泻火祛湿、化瘀凉血、通经活络、退疱止痛止痒之效,有助于疱疹消散干涸、结痂脱落,减轻局部神经性疼痛,且毒副作用较小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